CN109082205B -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2205B
CN109082205B CN201810707053.5A CN201810707053A CN109082205B CN 109082205 B CN109082205 B CN 109082205B CN 201810707053 A CN201810707053 A CN 201810707053A CN 109082205 B CN109082205 B CN 109082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agnesium alloy
alloy shell
surface treatment
treatment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70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2205A (zh
Inventor
黄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 Kaiwei
Original Assignee
Shi Kaiwe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 Kaiwei filed Critical Shi Kaiwei
Priority to CN2018107070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2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2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2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2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2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9D163/10Epoxy resins modified by unsaturated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2Pretreat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05D3/0254After-treatment
    • B05D3/0263After-treatment with IR hea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1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etal, e.g. car 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36Pearl essence, e.g. coatings containing platelet-like pigments for pearl lust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3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本发明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5~40份、丁酮5~15份、乙烯基树脂32~48份、纳米二氧化硅12~24份、金属颜料5~18份和色浆5~15份。本发明可以提升镁合金外壳表面金属质感,安全、环保、无污染,克服了对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类材料的限制,在较低的成本下能实现高量的生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批量化生产。

Description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强度和刚度好,电磁屏蔽性能好,无磁性;吸震性好;无毒、可回收;极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尺寸收缩小,优良的低温性能和导热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且镁合金制品容易回收,环保性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镁合金的用途也在逐渐普遍化,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音响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镁是化学元素中特性比较活泼的金属,因而在潮湿、高温等恶劣的环境下,常易导致耐蚀性和耐磨性等特性的不佳,进而导致该电子产品外壳破坏的缺陷发生。
通常为了提升产品的价值和美观等需要,在镁合金表面进行喷漆工艺,起到色彩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耐蚀性等。其中,喷漆是人造漆的一种,用硝酸纤维素、树脂、颜料、溶剂等制成。通常用喷枪均匀地喷涂在物体表面,然后将涂料干燥固化,形成一个硬涂膜。然而,该物质有毒性,对身体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牌的喷漆由于成分含量不同毒性也不同;在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吸入和皮肤接触。如果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长期接触苯会引起慢性中毒,造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等疾病产生。另外,油漆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可以通过肺部吸入而发生,还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人体皮肤直接与油漆接触,能溶去皮肤中的脂肪,造成皮肤干裂,发炎的同时还进入人体。因此喷漆时必须备好防护配置,同时限制工作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而且工作地点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否则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重则会患上白血病。
因此,现有的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存在处理后的产品所呈现的表面质感单一或缺乏质感,产品材质受到限制,存在安全隐患且对环境、设备要求较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伤害较大等缺陷。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提升镁合金外壳表面金属质感,安全、环保、无污染,克服了现有工艺对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类材料种类的限制,在较低的成本下能实现高量的生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批量化生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金属质感强烈,表面美观,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外壳采用本发明的镁合金外壳,因而至少具有与上述镁合金外壳相同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25~40份、丁酮5~15份、乙烯基树脂32~48份、纳米二氧化硅12~24份、金属颜料5~18份和色浆5~15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8~38份、丁酮6~12份、乙烯基树脂35~45份、纳米二氧化硅15~20份、金属颜料8~15份和色浆6~12份;
优选地,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35份、丁酮8~10份、乙烯基树脂38~42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金属颜料10份和色浆8~10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颜料包括金粉、银粉、珠光粉、银浆、铝粉和金葱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金属颜料包括珠光粉和银浆;
优选地,所述珠光粉和银浆的重量比为1:1。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还包括质感浆料;
优选地,上色过程中,先涂装显色浆料,再涂装质感浆料。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0%~70%和纳米二氧化硅10%~20%;
优选地,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2%~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4%~68%和纳米二氧化硅10%~18%;
优选地,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4%~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6%~64%和纳米二氧化硅12%~16%。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采用喷涂、辊涂或淋涂的方式对经过表面清洁后的镁合金外壳进行上色,优选采用喷涂的方式;
优选地,喷涂的单层涂膜厚度为6~15μm,优选为8~14μm,进一步优选为10~12μm。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清洁的步骤包括: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超声波水洗、清水润洗、封口剂浸泡和干燥;
优选地,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20~60℃;
和/或,超声波水洗的时间为1~5min,优选为2~4min;
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0%~40%、钼酸铵5%~15%和水50%~70%;
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7%~35%、钼酸铵8%~12%和水53%~65%;
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30%、钼酸铵10%和水60%;
优选地,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20~60℃;
和/或,封口剂浸泡的时间为2~10min,优选为3~8min。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为烘烤链结,所述烘烤链结优选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
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170~190℃;
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4~26min,温度为175~18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经过上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制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镁合金外壳;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携带式电子装置;
优选地,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通过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的方式即可完成对镁合金外壳的表面处理,简化了表面处理工艺,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处理原料来源广、经济易得、为无毒、环保型原料,也缓解了现有的工艺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危害的问题;本发明对环境、场地、设备等无特殊限制,投资成本低,实用性和适应性强,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低成本和处理效果佳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高量的生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批量化生产,易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在上色过程中采用了包含乙二醇丁醚、丁酮、乙烯基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金属颜料和色浆作为显色浆料,为环保性浆料,无毒无污染,可降低制造成本和改善作业环境,避免了喷漆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挥发性有毒气体,会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通过上述原料的协同配合作用,可以增强产品的质感,产品的外观更漂亮,且对镁合金外壳表面质感无限制,可以实现现有类似表面处理所能呈现的各种表面质感。
3、本发明对金属材料无限制,该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在提高镁合金基材表面特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类材料的限制,适应性更强,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通过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得到的镁合金外壳金属质感强烈,外观更漂亮,产品质量稳定,且综合性能优异。应用该镁合金外壳的移动终端,例如笔记本电脑镁合金外壳具有优异的金属质感,更具美感,并且质量轻,强度好,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第一方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25~40份、丁酮5~15份、乙烯基树脂32~48份、纳米二氧化硅12~24份、金属颜料5~18份和色浆5~15份。
本发明通过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的方式即可完成对镁合金外壳的表面处理。本发明通过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和自主研发的操作浆料的协同配合作用,简化了表面处理工艺,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处理原料来源广、经济易得、为无毒、环保型原料,也缓解了现有的工艺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会产生危害的问题;本发明对环境、场地、设备等无特殊限制,投资成本低,实用性和适应性强,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低成本和处理效果佳的表面处理方法,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大大提升了产品表面质量,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高量的生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批量化生产,易于推广应用。进一步地讲:
本发明在上色过程中采用采用合适且适量的乙二醇丁醚、丁酮、乙烯基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金属颜料和色浆作为显色浆料,为环保性浆料,无毒无污染,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可降低制造成本和改善作业环境,避免了喷漆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挥发性有毒气体,会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的问题,缓解了传统工艺生产环境、喷涂时间等的限制。
通过乙二醇丁醚、丁酮、乙烯基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金属颜料和色浆的协同配合作用,可以增强产品的金属质感,产品的外观更漂亮,呈现出特殊的装饰效果,且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和稳定性;同时对镁合金外壳表面质感无限制,可以实现现有类似表面处理所能呈现的各种表面质感。此外,当上述乙二醇丁醚、丁酮、乙烯基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金属颜料和色浆采用上述的组分组成和配比时,各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更佳,更能体现出上述质感浆料环保、经济、个性化以及装饰质感强烈的价值。
另外,本发明对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金属材料种类无限制,采用本领域常用的任何材料均可,例如金属类、合金类、陶瓷类等均可。本发明的方法在提高产品的外观特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类材料的限制,适应性更强,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乙二醇丁醚、丁酮、乙烯基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金属颜料、色浆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原料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法自行制备。
本发明中,乙二醇丁醚、丁酮和乙烯基树脂的加入可增强产品的金属质感、光亮度,金属色泽好,着色效果好,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可增强产品的耐磨性、耐蚀性等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金属颜料的加入可增强产品表面的颗粒感,色浆的加入可以使产品呈现不同的颜色。按照重量份数计,乙二醇丁醚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25份、28份、30份、32份、34份、35份、36份、38份或40份;丁酮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5份、6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4份或15份;乙烯基树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32份、34份、36份、38份、39份、40份、41份、42份、45份或48份;纳米二氧化硅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12份、14份、16份、18份、19份、20份、22份、23份或24份;金属颜料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5份、8份、10份、12份、14份、15份、16份或18份;色浆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2份、14份或15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8~38份、丁酮6~12份、乙烯基树脂35~45份、纳米二氧化硅15~20份、金属颜料8~15份和色浆6~12份;
优选地,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35份、丁酮8~10份、乙烯基树脂38~42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金属颜料10份和色浆8~10份。
通过合理调整各组分之间的配比,充分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提高了质感效果,增强了镁合金外壳制品的美观性,还可进一步提高附着力、稳定性等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颜料包括金粉、银粉、珠光粉、银浆、铝粉和金葱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金属颜料包括珠光粉和银浆;
优选地,所述珠光粉和银浆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对于金属颜料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可从市场上购买得到的金属颜料即可。例如可以为珠光粉、银浆、铝银浆等。其中,珠光粉的颜色主要有银色、亮金色、金属色、彩虹干扰色及变色龙系列等,可以满足用户对金属壳体的外观颜色的多样化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粒径的珠光粉。银浆是一种金属闪耀效果颜料,具有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平滑,闪耀感极强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色浆为市售的本领域的常规色浆,例如可以为油性色浆,色浆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颜色包括紫色、蓝色、红色、黄色、橙色、绿色、黑色或棕色等一种颜色或多种颜色的复配,每种颜色又可以细分,例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红色为桃红、透红、鲜红、丽红或洋红等;我们可以根据金属需要的颜色,选择色浆的颜色,本发明对此不做特殊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35份、丁酮8~10份、乙烯基树脂38~42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珠光粉5份、银浆5份和色浆10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还包括质感浆料;
优选地,上色过程中,先涂装显色浆料,再涂装质感浆料。
将清洗后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在常温常压下喷涂显色浆料,即可使得镁合金外壳表面具有优异的金属质感,达到普通阳极电镀效果;然而为了增加该效果的可调整性,可以在喷涂完显色浆料层后再喷涂质感浆料层,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表面质感的微调;同时通过进一步涂装质感浆料还可以增加产品的抗磨性,综合性能更优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0%~70%和纳米二氧化硅10%~20%。
上述质感浆料为环保性浆料,无毒无污染,环境友好,无有害气体挥发,改善了大气环境,避免了喷漆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挥发性有毒气体,会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产生危害的问题。且对产品的质感无限制,可以变换各种表面质感,还可以呈现出与经过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类似质感。
通过异丙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纳米二氧化硅的协同配合作用,可以增强产品的质感,呈现出特殊的装饰效果,且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和稳定性。此外,当上述异丙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纳米二氧化硅采用上述的组分组成和配比时,各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更佳,更能体现出上述质感浆料环保、经济、个性化以及装饰质感强烈的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异丙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纳米二氧化硅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原料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法自行制备。
本发明中,异丙醇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加入可增强产品的质感、光亮度,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可增强产品的耐磨性等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异丙醇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50%、52%、54%、55%、56%、58%、60%、62%、64%、65%、66%、68%或70%;纳米二氧化硅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可以为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2%~28%、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4%~68%和纳米二氧化硅10%~18%;
优选地,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4%~28%、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6%~64%和纳米二氧化硅12%~16%。
通过合理调整各组分之间的配比,充分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提高了质感效果,增强了产品的美观性,还可进一步提高附着力、稳定性等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显色浆料和质感浆料的制备方法可采用常规的混合复配工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如下:
将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称量,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喷涂、辊涂或淋涂的方式对经过表面清洁后的镁合金外壳进行上色,优选采用喷涂的方式;
优选地,喷涂的单层涂膜厚度为6~15μm,优选为8~14μm,进一步优选为10~12μm。涂膜的厚度不易过薄或过厚,适宜的涂膜厚度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涂膜太厚则容易脱落或裂解,涂膜太薄则不耐刮、不抗磨。
优选地,喷涂显色浆料和质感浆料均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喷涂的气压和流量可按照需求调整;
优选地,喷涂的气压为100~300kPa;
和/或,喷涂的流量为20~60CC/min,优选为30~50CC/min;喷涂的流量一般为小流量或中流量,一般可根据产品的尺寸、所需要的质感效果等的不同进行流量的调整;
和/或,喷涂的温度为15~35℃。在上述范围内的喷涂条件下得到的镁合金外壳的涂膜厚度更均匀,不起皱,不起粒,无桔皮。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对于上色过程中的具体涂装方式没有特殊限制,可采用本领域中常用设备进行常规的操作即可。优选采用喷涂的方式进行上色,例如可以为,将备好的镁合金外壳放入喷涂生产线,将准备好的显色浆料和质感浆料在常温常压下依次喷涂到镁合金壳体表面上,对清洗后的镁合金壳体表面进行上色,其中,气压和流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发明中,喷涂完显色浆料后,再喷涂质感浆料可以更好的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表面质感的微调;质感的微调是通过质感浆料的喷涂时的气压、流量、最终喷涂的涂膜的厚度达到的。
喷涂的显色浆料层的涂膜的厚度为6~15μm,喷涂的质感浆料层的涂膜的厚度为6~15μm,优选为10μm左右。典型但非限制的,显色浆料层的涂膜厚度和质感浆料层的涂膜厚度各自独立的可以为6μm、8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或15μm。本发明规定了喷涂的涂膜厚度,在保证涂膜牢固度的同时,可以获得不同质感的镁合金外壳制品表面,满足不同人们的审美要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清洁的步骤包括: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超声波水洗、清水润洗、封口剂浸泡和干燥。
本发明中,先将待上色的镁合金外壳基材表面进行清洁,去除率镁合金外壳表面油渍、污垢等。如可以先使用常规的脱脂剂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例如可以先用强蚀性溶剂去除该镁合金外壳基材表面的油渍污染,大面积破坏油渍与该镁合金外壳基材的键接,然后对该镁合金外壳基材进行主脱洗净,用缓和性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外壳基材表面的油渍污染,但不得损伤该镁合金外壳基材表面本身。接下来进行一次或多次水洗,例如可以先采用常规的超声波技术进行水洗,再采用清水进行润洗,然后用封口剂进行浸泡,将该镁合金外壳基材表面残留的脱脂溶剂及污染彻底洗掉,还可以抗氧化,最后进行干燥,备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对于上述脱脂处理、超声波水洗、清水润洗、干燥等步骤没有特殊限制,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进行操作。所述的脱脂剂为市售的本领域常规的脱脂剂。
优选地,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20~60℃;
和/或,超声波水洗的时间为1~5min,优选为2~4min;超声波水洗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的镁合金外壳的污垢程度和脱脂处理的程度进行调整。
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0%~40%、钼酸铵5%~15%和水50%~70%;
更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7%~35%、钼酸铵8%~12%和水53%~65%;
最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30%、钼酸铵10%和水60%;采用合适且适量的锆氟化钾、钼酸铵和水作为封口剂对镁合金外壳进行浸泡,处理效果佳,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还方便后续的上色工序的进行,使得处理后的产品质感强,性能优异。
优选地,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20~60℃;
和/或,封口剂浸泡的时间为2~10min,优选为3~8min。
优选地,干燥采用热水干燥。本发明对于干燥的温度、时间等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操作进行即可。
在喷涂前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超声波水洗、清水润洗、封口剂浸泡和干燥,更有利于喷涂的进行,喷涂后的金属质感更强烈,色彩更均匀,不起皱,不起粒,不出现气泡,还抗氧化。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为烘烤链结,所述烘烤链结优选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
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170~190℃;典型但非限制的,时间例如可以为20min、21min、22min、23min、24min、25min、26min、28min或30min,温度例如可以为170℃、172℃、175℃、176℃、180℃、182℃、185℃或190℃。
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4~26min,温度为175~185℃。
更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5min,温度为180℃。
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对上色后的镁合金外壳表面进行干燥,效率高、时间短、效果好;可以保证浆料中的成分充分扩散到镁合金外壳表面,提高处理效果,得到的金属色彩均匀,不起皱,无色差,无桔皮。烘烤的温度不易过高或过低,温度过低达不到处理效果,还容易脱落,温度过高则容易裂解。
第二方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经过上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制得。
第三方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镁合金外壳;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携带式电子装置;
优选地,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上述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的镁合金外壳,以及用于支持所述移动终端正常工作的部件。示例性的,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等,优选为笔记本电脑。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镁合金外壳和移动终端与前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因而至少具有与前述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相同的优势,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32份、丁酮10份、乙烯基树脂40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金属颜料10份和色浆8份。
实施例2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40份、丁酮6份、乙烯基树脂34份、纳米二氧化硅14份、金属颜料16份和色浆12份。
实施例3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34份、丁酮8份、乙烯基树脂40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珠光粉5份、银浆5份和色浆10份。
实施例4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和质感浆料;
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份、丁酮8份、乙烯基树脂42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珠光粉5份、银浆5份和色浆15份;
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4%、丙二醇甲醚醋酸酯64%和纳米二氧化硅12%。
实施例5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8%、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6%和纳米二氧化硅16%。
实施例6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6%、丙二醇甲醚醋酸酯60%和纳米二氧化硅14%。
实施例7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表面清洁:先使用常规的脱脂剂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然后进行超声波水洗,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25℃,时间为4min;然后用清水进行润洗;再采用封口剂进行浸泡,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30%、钼酸铵10%和水60%,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25℃,时间为5min;最后进行干燥;
上色:使用准备好的显色浆料和质感浆料在经过表面清洁处理后的镁合金外壳表面依次进行常温常压下喷涂,显色浆料层和质感浆料层喷涂的涂膜厚度各自为10μm;
其中,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5份、丁酮9份、乙烯基树脂41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珠光粉5份、银浆5份和色浆10份;
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异丙醇26%、丙二醇甲醚醋酸酯60%和纳米二氧化硅14%。
干燥: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进行烘烤链结,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5min,温度为180℃。
实施例8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表面清洁:先使用常规的脱脂剂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然后进行超声波水洗,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45℃,时间为2min;然后用清水进行润洗;再采用封口剂进行浸泡,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0%、钼酸铵12%和水68%,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35℃,时间为3min;最后进行干燥;
上色:使用准备好的显色浆料和质感浆料在经过表面清洁处理后的镁合金外壳表面依次进行常温常压下喷涂,显色浆料层和质感浆料层喷涂的涂膜厚度分别为8μm和10μm;
其中,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40份、丁酮6份、乙烯基树脂34份、纳米二氧化硅20份、珠光粉6份、银浆6份和色浆6份;
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5%和纳米二氧化硅15%;
干燥: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进行烘烤链结,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8min,温度为175℃。
实施例9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
表面清洁:先使用常规的脱脂剂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然后进行超声波水洗,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55℃,时间为5min;然后用清水进行润洗;再采用封口剂进行浸泡,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40%、钼酸铵10%和水50%,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45℃,时间为6min;最后进行干燥;
干燥: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进行烘烤链结,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2min,温度为182℃。
对比例1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18份、丁酮22份、乙烯基树脂32份、纳米二氧化硅20份、金属颜料12份和色浆15份。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乙二醇丁醚和丁酮的含量不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含量范围内。
对比例2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20份、丁酮20份、乙烯基树脂55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金属颜料20份和色浆20份。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的显色浆料中各原料的含量均不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含量范围内。
对比例3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和质感浆料;
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份、丁酮10份、乙烯基树脂20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珠光粉5份、银浆5份和色浆5份;
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1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70%和纳米二氧化硅20%。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对比例的显色浆料乙烯基树脂、质感浆料异丙醇的含量不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含量范围内。
对比例4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异丙醇8%、丙二醇甲醚醋酸酯85%和纳米二氧化硅7%。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对比例的质感浆料中各原料的含量不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含量范围内。
对比例5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
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42%、钼酸铵18%和水40%。
对比例6-7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
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分别为10min,温度分别为155℃和205℃。
对比例8-9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
显色浆料层和质感浆料层喷涂的涂膜厚度各自为5μm;
显色浆料层和质感浆料层喷涂的涂膜厚度各自为20μm。
对比例10
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采用的是现有的喷漆工艺,包括:
提供镁合金外壳基材和金属靶材,对该镁合金外壳基材进行表面清洁,利用金属靶材在该清洁的镁合金外壳基材表面喷漆,然后加热烘干。
性能测试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镁合金外壳进行表面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1715602650000201
Figure BDA0001715602650000211
其中,光泽的测试方法为,在60度照射角下用光泽仪进行表面测试。附着性力的测试方法为,用百格刀划样品,擦掉表面毛边后,用酒精擦拭干净,进行附着力测试;无一格分开剥落表示非常良好,有一、两格分开剥落表示良好,大于等于一半的格分开剥落表示不良,其余为一般。
由以上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得镁合金外壳的质感强,色泽亮丽,自然大方,铮亮的金属光感使产品更显档次,实现了新的外观效果,且无毒,环保,附着性优异,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而改变显色浆料、质感浆料中各原料的配比,使得原料的配比不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或者改变红外线烘烤等条件,使其不在本发明特定范围内,或者采用现有的喷漆工艺,均不能实现上述效果,得到的镁合金外壳无法满足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
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乙二醇丁醚25~40份、丁酮5~15份、乙烯基树脂32~48份、纳米二氧化硅12~24份、金属颜料5~18份和色浆5~15份;
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还包括质感浆料;其中,上色过程中,先涂装显色浆料,再涂装质感浆料;
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0%~70%和纳米二氧化硅10%~20%;
所述表面清洁的步骤包括: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超声波水洗、清水润洗、封口剂浸泡和干燥;
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0%~40%、钼酸铵5%~15%和水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8~38份、丁酮6~12份、乙烯基树脂35~45份、纳米二氧化硅15~20份、金属颜料8~15份和色浆6~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35份、丁酮8~10份、乙烯基树脂38~42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金属颜料10份和色浆8~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颜料包括金粉、银粉、珠光粉、银浆、铝粉和金葱粉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颜料包括珠光粉和银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粉和银浆的重量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2%~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4%~68%和纳米二氧化硅10%~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4%~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6%~64%和纳米二氧化硅12%~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涂、辊涂或淋涂的方式对经过表面清洁后的镁合金外壳进行上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涂的方式对经过表面清洁后的镁合金外壳进行上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涂的单层涂膜厚度为6~15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涂的单层涂膜厚度为8~14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涂的单层涂膜厚度为10~12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20~60℃;
和/或,超声波水洗的时间为1~5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水洗的时间为2~4min。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7%~35%、钼酸铵8%~12%和水53%~6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30%、钼酸铵10%和水6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20~60℃;
和/或,封口剂浸泡的时间为2~10min。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口剂浸泡的时间为3~8min。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进行干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170~190℃。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4~26min,温度为175~185℃。
23.一种镁合金外壳,其特征在于,经过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制得。
2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3所述的镁合金外壳。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携带式电子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
CN201810707053.5A 2018-07-02 2018-07-02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9082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7053.5A CN109082205B (zh) 2018-07-02 2018-07-02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7053.5A CN109082205B (zh) 2018-07-02 2018-07-02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2205A CN109082205A (zh) 2018-12-25
CN109082205B true CN109082205B (zh) 2021-03-30

Family

ID=6483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7053.5A Active CN109082205B (zh) 2018-07-02 2018-07-02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220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5024A (zh) * 2013-11-01 2014-02-05 苏州泰科尼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eva薄膜表面涂料
CN103665973A (zh) * 2013-12-11 2014-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仿铜无机涂料的制备工艺及将其用于取代金属表面防护装饰性铜层的工艺
CN107141905A (zh) * 2017-06-09 2017-09-08 冯智勇 一种金属漆防护涂料
CN107844037A (zh) * 2017-12-08 2018-03-27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色剂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1735C (zh) * 2006-12-15 2010-02-24 湖南工业大学 有机/无机杂化反应性半互穿网络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
US20080287323A1 (en) * 2007-05-16 2008-11-20 Leiming Li Treatment and Reuse of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CN105086823B (zh) * 2015-05-28 2017-12-15 浙江凌志新材料有限公司 有机硅室温固化防腐涂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5024A (zh) * 2013-11-01 2014-02-05 苏州泰科尼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eva薄膜表面涂料
CN103665973A (zh) * 2013-12-11 2014-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仿铜无机涂料的制备工艺及将其用于取代金属表面防护装饰性铜层的工艺
CN107141905A (zh) * 2017-06-09 2017-09-08 冯智勇 一种金属漆防护涂料
CN107844037A (zh) * 2017-12-08 2018-03-27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色剂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2205A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4088B (zh) 一种无电镀仿古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CN104722461A (zh) 一种木纹拉丝描金漆工艺方法
CN103396725A (zh) 仿真铜涂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9082205B (zh) 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CN103184411A (zh) 镀膜件及镀膜件的制作方法
CN102101103A (zh) 金属表面仿古色的制作方法
CN103254715B (zh) 丙烯酸透明中涂色漆基料及丙烯酸透明中涂色漆制备方法
JP2017503076A (ja) 発色処理された基材およびこのための基材の発色処理方法
KR100637723B1 (ko) 잉크와 옻액 혼합액의 실크스크린 인쇄를 이용한금속시트의 코팅방법
CN100360620C (zh) 一种屏蔽导电涂料/漆
JP2007203260A (ja) カラークリアー塗料による光沢ある金属感を有する表面装飾方法
CN101456271A (zh) 一种显示器的彩色保护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3307B (zh) 一种玻璃画的制备工艺
CN108793764B (zh) 玻璃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玻璃制品
CN104151989A (zh) 氨基烘干清漆
TW202218845A (zh) 受鐵披覆處理的塑膠模型以及其製造方法
KR20130046074A (ko) 진주 느낌을 나타내는 다층 도막 및 다층 도막을 갖는 제품
CN113861788A (zh) 一种面漆涂料及可实现仿铜拉丝效果的涂装方法
CN103056093A (zh) 一种木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及木制品
EP0439112B1 (en) Subtle patina metallic coatings containing guanine
CN105725385A (zh) 一种真空镀水钻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45895A (zh) 一种多功能负离子内墙腻子
CN110643979A (zh)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JP2007077192A (ja) 耐食光輝性顔料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耐食光輝性塗料
CN104017471B (zh) 一种不锈钢pvd硬化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