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1766A -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1766A
CN109081766A CN201810997454.9A CN201810997454A CN109081766A CN 109081766 A CN109081766 A CN 109081766A CN 201810997454 A CN201810997454 A CN 201810997454A CN 109081766 A CN109081766 A CN 109081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f
hybrid fuel
ball milling
preparation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74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思
朱朝阳
邱贤平
余凯伦
孙忠祥
哈恒欣
陈克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9974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1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1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1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6EXPLOSIVES; MATCHES
    • C06DMEANS FOR GENERATING SMOKE OR MIST; GAS-ATTACK COMPOSITIONS; GENERATION OF GAS FOR BLASTING OR PROPULSION (CHEMICAL PART)
    • C06D5/00Generation of pressure gas, e.g. for blasting cartridges, starting cartridges, rockets
    • C06D5/06Generation of pressure gas, e.g. for blasting cartridges, starting cartridges, rockets by reaction of two or more sol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6EXPLOSIVES; MATCHES
    • C06BEXPLOSIVES OR THERMIC COMPOSITIONS; MANUFACTURE THEREOF;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EXPLOSIVES
    • C06B21/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working-up explosives, e.g. forming, cutting, drying
    • C06B21/0033Shaping the mixture
    • C06B21/0058Shaping the mixture by casting a curable composition, e.g. of the plastisol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6EXPLOSIVES; MATCHES
    • C06BEXPLOSIVES OR THERMIC COMPOSITIONS; MANUFACTURE THEREOF;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EXPLOSIVES
    • C06B23/00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non-explosive or non-thermic constituents
    • C06B23/005Desensitisers, phlegmat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6EXPLOSIVES; MATCHES
    • C06BEXPLOSIVES OR THERMIC COMPOSITIONS; MANUFACTURE THEREOF;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EXPLOSIVES
    • C06B33/00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articulate metal, alloy, boron, silicon, selenium or tellurium with at least one oxygen supplying material which is either a metal oxide or a salt, organic or inorganic, capable of yielding a metal oxide
    • C06B33/06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articulate metal, alloy, boron, silicon, selenium or tellurium with at least one oxygen supplying material which is either a metal oxide or a salt, organic or inorganic, capable of yielding a metal oxide the material being an inorganic oxygen-halogen sa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6EXPLOSIVES; MATCHES
    • C06BEXPLOSIVES OR THERMIC COMPOSITIONS; MANUFACTURE THEREOF;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EXPLOSIVES
    • C06B33/00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articulate metal, alloy, boron, silicon, selenium or tellurium with at least one oxygen supplying material which is either a metal oxide or a salt, organic or inorganic, capable of yielding a metal oxide
    • C06B33/12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articulate metal, alloy, boron, silicon, selenium or tellurium with at least one oxygen supplying material which is either a metal oxide or a salt, organic or inorganic, capable of yielding a metal oxide the material being two or more oxygen-yielding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推进剂制备技术领域。将微米级的Al粉和NaF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行星式球磨机的球磨罐中,不锈钢磨球的重量按球料比确定,惰性气体保护下保持一定的转速进行球磨,球磨完毕后需要在手套箱内开罐加入惰性稳定溶剂,在室温空气中缓慢挥发,以完成燃料的自然钝化,待溶剂挥发晾干后在烘箱中烘干得到的固体即为微纳结构Al‑NaF复合燃料。使用微纳结构Al‑NaF复合燃料取代铝粉进行推进剂成药实验,得到含微纳结构Al‑NaF复合燃料推进剂。

Description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推进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复合固体推进剂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粘合剂、增塑剂、高能添加剂、氧化剂、金属燃料、固化剂和其他功能助剂。其中金属燃料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推进剂的燃烧热。从理论上说Be、Mg、Al、B、Li等金属都是优良的金属燃料,但是Be的毒性太大,B难以燃烧,Mg的着火点低但热值相对也低。综合性能而言,Al因高密度、低耗氧量和高燃烧焓的优点,对提高固体推进剂比冲有显著作用,另外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Al作为金属燃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固体推进剂中。但铝粉作为固体导弹的金属燃料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为铝粉的熔点低、着火点高,因此铝粉在燃烧之前首先会熔化,导致铝粉颗粒相互凝结形成大的凝结相,并导致铝粉燃烧不完全。大的凝结相在火箭发动机内流动,会降低周围燃气的流速,形成火箭发动机的两相流损失,会使铝粉能量与理论计算值相比损失1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Al-NaF复合燃料,该复合燃料的组份包括Al粉和NaF,以复合燃料的总质量为100%计算,NaF的质量含量为1%-10%;
NaF以纳米形态均匀分布在Al粉的表面和内部。
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将Al粉和NaF进行高能球磨,得到混合物;
(2)球磨结束后使用钝化剂对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钝化处理;
(3)将钝化后的产物取出,晾干,烘干,过筛,得到Al-NaF复合燃料。
所述的步骤(1)中,以Al粉和NaF的总质量为100%计算,NaF的质量含量为1%-10%;Al粉为微米级颗粒或亚毫米级颗粒,NaF为微米级颗粒;进行球磨时使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球磨时球磨罐中球料比(质量比)为6-20:1,球是指不锈钢磨球,料是指Al粉和NaF的混合物;进行球磨时使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球磨时转速为250-400转/min,球磨方式为一直球磨或球磨3-5min停30s,球磨时间为6-12h;
所述的步骤(2)中,加入钝化剂时需要将球磨罐放置到手套箱中冷却至室温后,然后将混合物使用钝化剂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过程中钝化剂缓慢挥发,在这过程中完成了Al-NaF混合物的自然钝化;钝化剂的加入量为至少浸没Al-NaF混合物,一般为Al-NaF混合物质量的2-5倍;钝化剂为正己烷或环己烷,且正己烷或环己烷经过二苯甲酮作指示剂,除水剂除水严格蒸馏获得;
所述的步骤(3)中,烘干是在烘箱中进行,过筛后得到的Al-NaF复合燃料为微纳结构,过筛时筛子孔径为150-250μm。
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该复合固体推进剂包括氧化剂、粘合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和助剂;
以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总质量为100%计算,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氧化剂:40%~80%
粘合剂:5~20%
增塑剂:3%~25%
Al-NaF复合燃料:5%~20%
助剂:3%~8%。
优选含量为:
氧化剂:50%~70%,
粘合剂:7%~15%,
增塑剂:3%~20%,
Al-NaF复合燃料:15%~20%,
助剂:3%~5%。
所述的氧化剂为高氯酸铵、二硝酰氨铵、黑索今、奥克托今、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粘合剂为端羟基聚丁二烯、聚乙二醇、聚缩水叠氮甘油醚、聚3,3-双叠氮甲基氧丁环、PET、PEG中的一种;
所述的增塑剂为癸二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硝酸酯、TMETN、A3中的一种;
所述的助剂为卵磷脂、三[1,-(2-甲基氮丙啶)]氧化膦、醇胺络合物、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N,N-二苯基对苯二胺、炭黑、氧化铁、铬酸铅、辛基二茂铁、MAPO、CaCO3、CaF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将粘合剂、氧化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和助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制得浆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浆料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后保温固化,得到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
所述的步骤(1)中,混合温度为室温,混合时间为60-120min;
所述步骤(2)中,浇注为真空浇注,浇注温度为室温,固化温度为50-70℃,固化时间为5-7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为了改善铝粉在推进剂中的燃烧性能,促进铝粉的燃烧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钠结构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推进剂中的应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燃料在结构和形态上有如下特点:在复合材料重量比90%以上的Al在形态上为微米级,添加剂NaF在形态上为纳米级别。NaF是在球磨的作用下以纳米形态“嵌入”在Al粉基体,均匀分布在Al粉的表面和内部。该方法选用的NaF会在燃烧过程中,改善铝粉的低温氧化性能,降低其点火点,提高铝粉的能量的发挥。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的稳定性好,有成熟的工业级设备可以进行产量的扩大。
(2)本发明使用高能球磨机制备微钠结构Al-NaF复合燃料,工艺简单,适宜放大,能够实现批量性制备,本发明制备的Al-NaF微钠结构的复合金属燃料能够提高铝粉的低温氧化性能,降低因铝粉燃烧带来的两相流损失,提高铝粉能量发挥;
(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分别往行星式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内加入一定量的的铝粉和添加剂NaF,按照一定的球料比和工艺参数进行高能球磨;在手套箱内打开球磨罐,放置一定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并自然风干,实现材料的钝化;将固体粉末使用一定目数的筛子筛分,筛下物即为所需样品,得到本发明制备的Al-NaF微钠结构的复合燃料。
(4)本发明制备的Al-NaF复合燃料可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用金属燃料替代铝粉使用,可以起到降低铝粉着火点,提高铝粉的低温氧化性能,降低火箭喷管的两相流损失的作用。本发明使用高能球磨的方法制备Al-NaF复合燃料工艺简单,设备成熟,在固体推进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NaF良好的分散特性,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分散剂硬脂酸,既保证无多余物引入,又减少了有机溶剂清洗的步骤,简化了操作,最重要的是,NaF的添加同样显著改善铝粉的低温氧化性能,达到提高铝粉燃烧效率的目的。从这种Al-NaF的复合燃料DSC-TG热性能分析来看,在较低温的氧化阶段(<1000℃)能够迅速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一方面是由于NaF的引入破坏了铝粉表面的致密氧化层Al2O3,同时生成的AlF3沸点远低于Al2O3,极易升华,进一步破坏铝粉表面的致密氧化层Al2O3,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迅速进行,达到改善铝粉燃烧性能的目的。本发明使用高能球磨机设备简单,适宜放大,工艺灵活,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稳定高效的生产Al-NaF的复合燃料,在固体推进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5)一种利用高能球磨原理制备微钠结构Al-NaF复合燃料的方法,将微米级的Al粉和NaF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行星式球磨机的球磨罐中,不锈钢磨球的重量按球料比确定,惰性气体保护下保持一定的转速进行球磨,球磨完毕后需要在手套箱内开罐加入惰性稳定溶剂,在室温空气中缓慢挥发,以完成燃料的自然钝化,待溶剂挥发晾干后在烘箱中烘干得到的固体即为微纳结构Al-NaF复合燃料。使用微纳结构Al-NaF复合燃料取代铝粉进行推进剂成药实验,得到含微纳结构Al-NaF复合燃料推进剂。
附图说明
图1微纳结构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表面形貌图(SEM);
图2微纳结构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表面Na元素分布图(EDS);
图3微纳结构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表面F元素分布图(EDS);
图4普通球形铝粉(球Ⅰ)的TG-DSC曲线;
图5微纳结构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的TG-DSC曲线;
图6微纳结构Al-NaF(NaF含量3%)复合燃料的TG-DSC曲线;
图7微纳结构Al-NaF(NaF含量1%)复合燃料的TG-DS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Al-NaF复合燃料,该复合燃料的组份包括Al粉和NaF,以复合燃料的总质量为100%计算,NaF的质量含量为1%-10%;
NaF以纳米形态均匀分布在Al粉的表面和内部。
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将Al粉和NaF进行高能球磨,得到混合物;
(2)球磨结束后使用钝化剂对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钝化处理;
(3)将钝化后的产物取出,晾干,烘干,过筛,得到Al-NaF复合燃料。
所述的步骤(1)中,以Al粉和NaF的总质量为100%计算,NaF的质量含量为1%-10%;Al粉为微米级颗粒或亚毫米级颗粒,NaF为微米级颗粒;进行球磨时使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球磨时球磨罐中球料比(质量比)为6-20:1,球是指不锈钢磨球,料是指Al粉和NaF的混合物;进行球磨时使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球磨时转速为250-400转/min,球磨方式为一直球磨或球磨3-5min停30s,球磨时间为6-12h;
所述的步骤(2)中,加入钝化剂时需要将球磨罐放置到手套箱中冷却至室温后,然后将混合物使用钝化剂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过程中钝化剂缓慢挥发,在这过程中完成了Al-NaF混合物的自然钝化;钝化剂的加入量为至少浸没Al-NaF混合物,一般为Al-NaF混合物质量的2-5倍;钝化剂为正己烷或环己烷,且正己烷或环己烷经过二苯甲酮作指示剂,除水剂除水严格蒸馏获得;
所述的步骤(3)中,烘干是在烘箱中进行,过筛后得到的Al-NaF复合燃料为微纳结构,过筛时筛子孔径为150-250μm。
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该复合固体推进剂包括氧化剂、粘合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和助剂;
以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总质量为100%计算,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氧化剂:40%~80%
粘合剂:5~20%
增塑剂:3%~25%
Al-NaF复合燃料:5%~20%
助剂:3%~8%。
优选含量为:
氧化剂:50%~70%,
粘合剂:7%~15%,
增塑剂:3%~20%,
Al-NaF复合燃料:15%~20%,
助剂:3%~5%。
所述的氧化剂为高氯酸铵、二硝酰氨铵、黑索今、奥克托今、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粘合剂为端羟基聚丁二烯、聚乙二醇、聚缩水叠氮甘油醚、聚3,3-双叠氮甲基氧丁环、PET、PEG中的一种;
所述的增塑剂为癸二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硝酸酯、TMETN、A3中的一种;
所述的助剂为卵磷脂、三[1,-(2-甲基氮丙啶)]氧化膦、醇胺络合物、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N,N-二苯基对苯二胺、炭黑、氧化铁、铬酸铅、辛基二茂铁、MAPO、CaCO3、CaF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将粘合剂、氧化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和助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制得浆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浆料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后保温固化,得到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
所述的步骤(1)中,混合温度为室温,混合时间为60-120min;
所述步骤(2)中,浇注为真空浇注,浇注温度为室温,固化温度为50-70℃,固化时间为5-7天。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36克20-50μm铝粉和4克NaF加入到250ml不锈钢球磨罐中,然后向球磨罐加入320克不锈钢磨球,将球磨罐带盖后充入氮气,固定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内,设定工艺参数:转速300转/分钟,工作时间8个小时,球磨方式为球磨5分钟,停30秒,开启球磨机进行高能球磨。
球磨结束后,在手套箱内开盖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球磨好的复合铝粉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环己烷并充分搅拌。将烧杯转移至通风橱内放置,直至环已烷缓慢挥发完全后得到固体粉末,将固体粉末在烘箱中烘干,然后使用150μm孔径筛子筛分,得到38.5克筛下物即为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
对得到的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进行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测试,如图1-3所示。由图1中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表面形貌图可知,Al-NaF复合燃料为微米级层片状颗粒。图2为Al-NaF复合燃料表面Na元素分布图,由图可知Na元素在复合燃料表面以纳米尺度分布。图3为Al-NaF复合燃料表面F元素分布图,由图可知F元素在复合燃料表面同样以纳米尺度分布。综上所述,Al-NaF复合燃料为微米级层片状颗粒,在颗粒表面NaF以纳米尺度均匀分布,破坏了原铝粉表面致密的氧化层,提高了铝粉氧化性能。
对得到的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与普通球形铝粉对比进行热流热重分析,如图4-5所示。图4为普通球形铝粉的TG-DSC曲线图,图5为Al-NaF(NaF含量10%)复合燃料的TG-DSC曲线图。由图4可知,普通的球形铝粉在800℃以内增重缓慢,增重量不足4%,且仅有微量的放热,这是由于球形铝粉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粉的氧化。当温度达到950-1050℃之间,氧化膜发生部分破裂,铝粉进一步开始氧化,氧化增重为7.55%,放热峰值1026.6℃,放热量达到859.4J/g,从增重曲线可以看出放热峰值后1026.6℃以后增重放缓,且仅增重7.55%,说明铝粉在此温度段仅发生了部分氧化,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只发生部分破裂,仍然继续阻止铝粉进一步的氧化。由图5可知,Al-NaF复合燃料在1200℃以内则存在两个明显的氧化增重过程。第一氧化阶段发生在670-800℃之间,放热峰值712.5℃,放热量达到746.3J/g,该阶段增重5.05%。第二氧化阶段发生在900-1050℃之间,放热峰值提前至934.66℃和980.9℃,放热量明显提高达到3163J/g,且增重明显达到16.88%。可以看出,Al-NaF复合燃料与普通球形铝粉相比,首先增加了670-800℃之间的第一氧化阶段,提高了铝粉低温下的氧化,其次,第二氧化阶段(900-1050℃之间)氧化峰温较普通铝粉提前,利于铝粉氧化,同时放热量和氧化增重数倍增加,说明Al-NaF复合燃料在该阶段氧化速率显著提高。因此,Al-NaF复合燃料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优的氧化性能。
使用上述的燃料制备推进剂,配方如下:
(1)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及组成
将氧化剂、粘合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助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搅拌混合,混合时间为60min,制得料浆;将料浆真空喷淋浇注到模具中或浇注到发动机中,然后保温固化,固化温度为60℃,固化时间为6天。
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组成(质量百分比):氧化剂为AP,以该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总质量为100%计算,其中AP质量含量为69%,Al-NaF复合燃料的质量含量为18%,粘合剂为端羟基聚丁二烯,粘合剂的质量含量为8%,增塑剂为癸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的质量含量为3.5%,助剂为碳酸钙和MAPO,其中碳酸钙质量含量为0.5%,MAPO质量含量为1%。
(2)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成药性能
得到的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药块,药块致密,说明Al-NaF复合燃料可以在端羟基聚丁二烯复合固体推进剂体系中应用并成药。
实施例2
将38.8克300-500μm铝粉和1.2克NaF加入到250ml锈钢球磨罐中,向球磨罐加入约400克不锈钢磨球,将球磨罐带盖后充入氮气,固定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内,设定工艺参数:转速400转/分钟,工作时间12个小时,球磨方式为一直运转。开启球磨机进行高能球磨。
球磨结束后,在手套箱内开盖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球磨好的复合燃料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约200ml正己烷并充分搅拌。将烧杯转移至通风橱内放置,直至正已烷缓慢挥发完全。固体粉末烘干后,使用200um孔径筛子筛分,得到的38.7克筛下物即为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3%)复合燃料。
对得到的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3%)复合燃料进行热流热重分析,如图6所示。从图6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3%)复合燃料的TG-DSC曲线图可以看出,在低温阶段(600-700℃),复合燃料发生第一阶段氧化,增重达到10.72%,在较高温度阶段(800-1000℃),复合燃料发生第二阶段氧化,氧化迅速并大量放热,增重达到64.93%。与普通球形铝粉相比,Al-NaF(NaF含量3%)复合燃料在较低温度下氧化速率明显提高,氧化性能显著改善。
使用上述的燃料制备推进剂,配方如下:
(1)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及组成
将氧化剂、粘合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助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搅拌混合,混合时间为60min,制得料浆;将料浆真空喷淋浇注到模具中或浇注到发动机中,然后保温固化,固化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7天。
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组成(质量百分比):氧化剂为AP和HMX的混合物,以该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总质量为100%计算,其中AP质量含量为25%,HMX的质量含量为25%,Al-NaF复合燃料的质量含量为18%,粘合剂为叠氮甘油聚醚,粘合剂的质量含量为10%,增塑剂为硝酸酯,增塑剂的质量含量为18%,助剂为氧化铁、铬酸铅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氧化铁质量含量为1%,铬酸铅质量含量为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质量含量为2%。
(2)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成药性能及爆热测试
得到的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药块,药块致密,说明Al-NaF复合燃料可在NEPE复合固体推进剂中使用并成药。并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进行爆热测试,测试方法采用航天标准QJ1359-1988复合固体推进剂爆热测试方法恒温法,测试结果为6001.3J/g,与未采用Al-NaF复合燃料取代的基本配方的爆热值基本相当,说明少量NaF的引入虽然稍微降低了复合燃料中的活性铝含量,但是其优异的低温氧化性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降低因铝粉燃烧不完全带来的两相流损失,提高铝粉能量的发挥。
实施例3
将39.6克300-500μm铝粉和0.4克NaF加入到250ml锈钢球磨罐中,向球磨罐加入约500克不锈钢磨球,将球磨罐带盖后充入氮气,固定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内,设定工艺参数:转速350转/分钟,工作时间10个小时,球磨方式为一直运转。开启球磨机进行高能球磨。
球磨结束后,在手套箱内开盖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球磨好的复合燃料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约200ml正己烷并充分搅拌。将烧杯转移至通风橱内放置,直至正已烷缓慢挥发完全。固体粉末烘干后,使用200um孔径筛子筛分,得到的38.7克筛下物即为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1%)复合燃料。
对得到的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1%)复合燃料进行热流热重分析,如图7所示。从图7微钠结构Al-NaF(NaF含量1%)复合燃料的TG-DSC曲线图可以看出,在低温阶段(600-800℃),复合燃料发生第一阶段氧化,增重达到5.9%,在较高温度阶段(800-1200℃),复合燃料发生第二阶段氧化,氧化迅速并大量放热,增重达到12.37%。与普通球形铝粉相比,Al-NaF(NaF含量1%)复合燃料在较低温度下氧化性能得到改善。

Claims (13)

1.一种Al-NaF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燃料的组份包括Al粉和NaF,以复合燃料的总质量为100%计算,NaF的质量含量为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NaF复合燃料,其特征在于:NaF以纳米形态均匀分布在Al粉的表面和内部。
3.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将Al粉和NaF进行高能球磨,得到混合物;
(2)使用钝化剂对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钝化处理;
(3)将钝化后的产物取出,晾干,烘干,过筛,得到Al-NaF复合燃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以Al粉和NaF的总质量为100%计算,NaF的质量含量为1%-10%;Al粉为微米级颗粒或亚毫米级颗粒,NaF为微米级颗粒;进行球磨时使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球磨时球磨罐中球料比为6-20:1,进行球磨时使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球磨时转速为250-400转/min,球磨方式为一直球磨或球磨3-5min停30s,球磨时间为6-12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加入钝化剂时需要将球磨罐放置到手套箱中冷却至室温后,然后将混合物使用钝化剂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过程中钝化剂挥发,在这过程中完成了Al-NaF混合物的自然钝化;钝化剂的加入量为至少浸没Al-NaF混合物,钝化剂为正己烷或环己烷,且正己烷或环己烷经过二苯甲酮作指示剂,除水剂除水严格蒸馏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钝化剂的加入量为Al-NaF混合物质量的2-5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l-NaF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烘干是在烘箱中进行,过筛后得到的Al-NaF复合燃料为微纳结构,过筛时筛子孔径为150-250μm。
8.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固体推进剂包括氧化剂、粘合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和助剂;
以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总质量为100%计算,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氧化剂:40%~80%
粘合剂:5~20%
增塑剂:3%~25%
Al-NaF复合燃料:5%~20%
助剂:3%~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其特征在于:以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总质量为100%计算,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氧化剂:50%~70%,
粘合剂:7%~15%,
增塑剂:3%~20%,
Al-NaF复合燃料:15%~20%,
助剂:3%~5%。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为高氯酸铵、二硝酰氨铵、黑索今、奥克托今、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粘合剂为端羟基聚丁二烯、聚乙二醇、聚缩水叠氮甘油醚、聚3,3-双叠氮甲基氧丁环、PET、PEG中的一种;
所述的增塑剂为癸二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硝酸酯、TMETN、A3中的一种;
所述的助剂为卵磷脂、三[1,-(2-甲基氮丙啶)]氧化膦、醇胺络合物、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N,N-二苯基对苯二胺、炭黑、氧化铁、铬酸铅、辛基二茂铁、MAPO、CaCO3、CaF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Al-NaF复合燃料为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Al-NaF复合燃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l-NaF复合燃料为采用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Al-NaF复合燃料。
12.一种权利要求8-11中任一所述的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将粘合剂、氧化剂、增塑剂、Al-NaF复合燃料和助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制得浆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浆料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后保温固化,得到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含Al-NaF复合燃料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混合温度为室温,混合时间为60-120min;所述步骤(2)中,浇注为真空浇注,浇注温度为室温,固化温度为50-70℃,固化时间为5-7天。
CN201810997454.9A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9081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454.9A CN109081766A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454.9A CN109081766A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1766A true CN109081766A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9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7454.9A Pending CN109081766A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17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8763A (zh) * 2021-02-02 2021-06-15 南京理工大学 原位取代氧化铝改性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5615A (zh) * 2022-02-28 2022-05-17 山东大学 一种深海湿法fcaw专用药芯焊丝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3811A (en) * 1957-06-13 1973-08-21 E Julian Igniter composition
US3873385A (en) * 1968-03-11 1975-03-25 Kenneth Henrich Sodium fluoride ignition aid in solid propellant compositions
CN101910051A (zh) * 2007-11-16 2010-12-08 Gkss研究中心盖斯特哈赫特有限公司 储氢复合材料
CN107963951A (zh) * 2017-12-25 2018-04-27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钠结构Al-FeF3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7934A (zh) * 2018-01-15 2018-06-12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低熔点热塑性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3811A (en) * 1957-06-13 1973-08-21 E Julian Igniter composition
US3873385A (en) * 1968-03-11 1975-03-25 Kenneth Henrich Sodium fluoride ignition aid in solid propellant compositions
CN101910051A (zh) * 2007-11-16 2010-12-08 Gkss研究中心盖斯特哈赫特有限公司 储氢复合材料
CN107963951A (zh) * 2017-12-25 2018-04-27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钠结构Al-FeF3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7934A (zh) * 2018-01-15 2018-06-12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低熔点热塑性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凡: "添加剂对铝粉在高温水蒸气中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8763A (zh) * 2021-02-02 2021-06-15 南京理工大学 原位取代氧化铝改性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5615A (zh) * 2022-02-28 2022-05-17 山东大学 一种深海湿法fcaw专用药芯焊丝及制备方法
CN114505615B (zh) * 2022-02-28 2023-01-17 山东大学 一种深海湿法fcaw专用药芯焊丝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7962B (zh) 一种热塑性复合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1766A (zh) 一种Al-NaF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32695B (zh) 一种增强抗氧化性钼基合金的选区激光熔化制备方法
CN106809803A (zh) 一种MgH2基储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6965A (zh) 一种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73136B (zh) 一种孔隙率可控的石墨烯改性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354494B (zh) 一种高密度比冲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98487B (zh) 一种Fe基球形屏蔽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1972A (zh) 一种氧化铬-氧化钛基高温高发射率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JPH01116002A (ja) 基体鉄粉と合金化成分から複合金属粉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複合金属粉
CN1311937C (zh) 具有除硫磷功能的钢、铁水聚渣保温覆盖剂
CN107963951A (zh) 一种微钠结构Al-FeF3复合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6361B (zh) 一种纳米晶镁铝基贮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689821A (zh) 一种活化硼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0862B (zh) 一种电池级无水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06007748B (zh) 一种免烧免浸滑板的制备工艺
CN111872414B (zh) 一种微纳米预合金粉的制备方法
CN111892466A (zh) 一种高密度高能量的金属燃料
CN116695047A (zh) 一种高韧性强耐磨WC-Co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3929547B (zh) 一种高热值硼基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4403A (zh) 一种纳米复合结构颗粒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0721B (zh) 一种含硼富燃料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6234A (zh) 一种洁净复合固体燃气发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823A (zh) 一种风扇包容机匣用无机富勒烯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410492A (zh) 一种高成形性低松比还原铁粉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