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643A - 无线基站及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及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643A
CN109076643A CN201780021624.3A CN201780021624A CN109076643A CN 109076643 A CN109076643 A CN 109076643A CN 201780021624 A CN201780021624 A CN 201780021624A CN 109076643 A CN109076643 A CN 109076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pparatus
station
docking st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plink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16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6643B (zh
Inventor
大久保尚人
五十川贵之
内野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076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6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基站,包含扩展站和中央汇聚站,其中,所述扩展站具有: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判断在用户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用户装置间信号接收单元,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判断出的判断结果而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信息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用户装置间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测量信息;以及中央汇聚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所述测量信息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汇聚站,所述中央汇聚站具有:扩展站间接收单元,从所述扩展站接收测量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及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基站及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及LTE-A(LTE-Advance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高效地支持业务量高的热点那样的区域,已知能够一边抑制装置成本一边容纳多个小区的被称为C-RAN(集中无线接入网(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的技术(参照非专利文献1、2)。
C-RAN由作为远程设置型的基站的1个或多个RU(无线单元(Radio Unit))、和作为对RU进行集中控制的基站的DU(数字单元(Digital Unit))构成。DU具备基站所具备的层1~层3的功能,由DU生成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信号被采样而传输至RU,从RU所具备的RF(射频(Radio Frequency))功能单元被发送。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5G Vision for 2020 and Beyond",3GPP RAN Workshop on 5G,RWS-150051,2015年9月17-18日
非专利文献2:"NOKIA Vision&Priorities for Next Generation RadioTechnology",3GPP RAN Workshop on 5G,RWS-150010,2015年9月17-18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接着,说明在5G中研究的C-RAN结构。在图1中,4G-DU及4G-RU意味着具有LTE-A的功能(包含LTE的功能)的DU及RU。此外,5G-DU及5G-RU意味着具有第五代无线技术的功能的DU及RU。4G-DU和5G-DU之间通过对LTE中的X2-AP及X2-U接口进行扩展后的接口来连接。此外,连结DU和RU之间的网络线路被称为FH(前传(Front Haul)),在LTE中对FH使用了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在当前的LTE中,以层1(物理层:L1)及层2(MAC、RLC、PDCP)的功能被安装在DU侧为前提。因此,FH所需的带域成为在DU中支持的峰速率的约16倍。例如,在系统带域为20MHz,且DU支持2×2MIMO(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的无线通信(最大150Mbps)的情况下,FH所需的带域成为约2.4Gbps。
在当前正在进行研究的5G中,计划实现10Gbps以上的峰速率及进一步的低延迟化。从而,若5G被引入,则伴随峰速率的提高而FH所需的带域也飞跃地增大。因此,研究了通过在RU侧实现在DU中安装的层的一部分,从而削减通过FH而传输的信息量。关于在RU侧实现哪个层的功能,考虑各种变化,但作为一例,研究了在RU中实现DU所具备的层1的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方案、或在RU侧实现层1及层2的一部分的方案等。
在RU侧实现DU所具备的层的功能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需要通过DU及RU而恰当地接收在上行链路的质量测量等中使用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但是,现状是,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没有规定在RU中用于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接口及用于将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的测量信息从RU发送至DU的接口。
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基于C-RAN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使得能够在RU中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DU中接收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的测量信息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是包含扩展站和中央汇聚站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展站具有: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判断在用户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
用户装置间信号接收单元,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判断出的判断结果而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测量信息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用户装置间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测量信息;以及
中央汇聚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所述测量信息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汇聚站,
所述中央汇聚站具有:
扩展站间接收单元,从所述扩展站接收测量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公开的技术,在基于C-RAN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使在RU中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DU中接收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出的测量信息变得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5G中研究的C-RAN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DU和RU的功能分担的图
图4是表示在接收SRS时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接收SRS时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图(CA时)
图6是表示在DU和RU之间传输的测量信息的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在DU和RU之间传输的测量信息的具体例的图(其一)
图8是表示在DU和RU之间传输的测量信息的具体例的图(其二)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DU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RU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DU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RU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不过是一例,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限于以下的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设想了遵照LTE/LTE-A的方式的系统,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LTE/LTE-A,还能够应用于其他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LTE/LTE-A”在不仅包含与3GPP的版本8、或9对应的通信方式,还包含与3GPP的版本10、11、12、13、或版本14以后对应的第五代通信方式的较广的含义下使用。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1TTI在是调度的最小单位的含义下使用。此外,1子帧以是与1TTI同一长度为前提而使用,但并非意图限定于此,还能够置换为其他单位。
另外,“层1”和“物理层”同义。此外,在层2中,包含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子层、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子层、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子层。此外,在层3中包含RRC(无线资源控制)层。
<系统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例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DU 1、RU 2、用户装置UE。也可以将DU 1和RU 2一起表现为无线基站,也可以表现为无线基站系统。在图2中,图示了一个RU 2,但也可以包含两个以上的RU 2。也就是说,DU 1也可以构成为对多个RU 2进行控制。
DU 1也可以被称为中央数字单元(Central Digital Unit),也可以被称为基带单元(BBU:Base Band Unit),也可以被称为CU(中央单元(Central Unit))。此外,也可以被称为中央汇聚站或中央基站,也可以被简称为基站(增强节点B(eNB:enhanced Node B))。
RU 2也可以被称为远程无线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也可以被称为RAU(远程天线单元(Remote Antenna Unit)),也可以被称为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Head))。此外,也可以被称为扩展站或远程基站,也可以被简称为基站。
在图2中,示出了用户装置UE与一个RU 2进行通信的例,但用户装置UE能够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RU 2的载波或一个RU 2的多个载波进行通信。这样,将以规定的带宽(最大20MHz)为基本单位而同时使用多个载波进行通信称为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在载波聚合中成为基本单位的载波被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
在进行CA时,对用户装置UE设定确保连接性的可靠性高的小区即PCell(PrimaryCell:主小区)及附属的小区即SCell(Secondary Cell:副小区)。用户装置UE能够先与PCell连接,根据需要而追加SCell。PCell是与支持RLM(无线链路监控(Radio LinkMonitoring))及SPS(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等的单独的小区同样的小区。SCell是除了PCell之外还对用户装置UE设定的小区。SCell的追加及删除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来进行。SCell是在刚对用户装置UE设定之后为非激活(去激活(deactive))状态,所以通过进行激活化从而能够开始通信(调度)的小区。
RU 2需要从用户装置UE接收在上行链路的质量测量等中使用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将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出的信息发送至DU 1。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也可以被称为S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用户装置UE发送SRS的定时可以是周期性的定时,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定时。周期地被发送的SRS也可以被称为周期性SRS(Periodic SRS)。非周期地被发送的SRS也可以被称为非周期性SRS(Aperiodic SRS)。非周期性SRS通过来自DU 1的触发而被发送。
SRS被使用于为了应用频率调度而所需的接收质量测量及定时调整等。例如,SRS被使用于用于上行链路的AMC(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及发送功率控制的链路自适应(Link adaptation)的上行链路质量测量、用于上行链路的定时控制及定时提前(TA:Timing Advance)指令计算等的定时估计、用于用户装置UE的移动速度测量的Fd估计、AFC(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中的频率偏移的估计等。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使在RU 2中实现DU 1所具备的层的功能的一部分,且通过RU 2从用户装置UE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将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出的测量信息从RU 2发送至DU 1变得可能。
<DU和RU的功能分担>
图3是用于说明DU和RU的功能分担例的图。图3的边界“A”~“E”示出了在DU 1和RU2中分别安装的功能的边界。例如在边界“B”进行功能分担的情况下,意味着层2以上的各功能被安装在DU 1侧,层1的各功能被安装在RU 2侧。另外,在边界“E”进行功能分担的情况下,相当于将层1以上的功能安装在DU 1侧,使用CPRI对DU 1和RU 2进行连接的结构。
此外,在图3中,示出按每个边界而FH所需的比特率的例。例如,假设为在DU 1中支持150Mbps(下行链路(DL:Downlink))/50Mbps(上行链路(UL:Uplink))。在该情况下,在边界“A”或“B”进行功能分担的情况下,FH所需的带域成为150Mbps(DL)/50Mbps(UL)。此外,在边界“C”进行功能分担的情况下,FH所需的带域成为350Mbps(DL)/175Mbps(UL)。同样,在边界“D”进行功能分担的情况下,FH所需的带域成为470Mbps(DL)/470Mbps(UL)。另一方面,在边界“E”进行功能分担的情况下,FH所需的带域成为2.4Gbps(DL)/2.4Gbps(UL)。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构成为支持在边界“A”~“E”之中其中一个边界的功能分担,进而,也可以构成为在UL和DL中分别支持在不同的边界的功能分担。
<处理过程>
接着,说明在基于C-RAN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处理过程。
图4是表示接收SRS时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图。使用图4,说明RU 2从用户装置UE接收SRS,基于SRS而计算测量信息(例如,上行链路质量测量信息、定时信息、Fd信息、频率偏移信息)并发送至DU 1的处理过程。
首先,DU 1在用户装置UE和RU 2之间通知用于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定信息(步骤S101)。例如,DU 1将SRS的资源信息作为SRS接收所需的设定信息而事先通知给RU 2。SRS的资源信息表示在用户装置UE发送SRS时使用的资源,在SRS的资源信息中包含周期性SRS的频带、发送周期、跳频的有无等。此外,在SRS的资源信息中,也可以包含触发了非周期性SRS的UL许可(UL调度许可(Scheduling Grant))的资源信息(频率及时间)。进而,DU 1例如也可以将是否允许ACK/NACK和SRS的同时发送、是否设定了测量间隙(MeasurementGap)、是否设定了DRX、或是否设定CA作为SRS接收所需的设定信息而通知给RU 2。
此外,也可以是DU 1将用户装置UE的发送模式(Transmission mode)、双工模式(Duplex mode)、CA设定信息等通知给RU 2,RU 2接收这样的设定信息并保持。
进而,DU 1在管理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用户装置UE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表示用户装置UE的状态变化的状态变更通知发送至RU 2。有时根据用户装置UE的状态(例如,DRX(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状态、TA定时器(时间对准定时器(Time alignment timer))的状态、CA状态),用户装置UE不发送SRS。也可以是这样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在DU 1中管理,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DU 1将状态变更通知发送至RU 2。
例如,在用户装置UE中设定了DRX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在激活时(Active time)以外不发送SRS,所以RU 2需要掌握用户装置UE的DRX状态。例如,DU 1也可以为了管理用户装置UE在数据发送接收结束后成为非激活状态为止的时间而使用DRX定时器(DRX非激活定时器(inactive timer))。DU 1在与用户装置UE的数据发送接收结束之后启动DRX定时器。在DRX定时器的期满前进行了数据发送接收的情况下重启DRX定时器。在是否进行了数据发送接收的判定中也可以在接收到对于下行数据信道的ACK的情况或在上行数据信道分配时实际已接收到PUSCH的情况下视为进行了数据发送接收。在DRX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不发送SRS,所以DU 1也可以将定时器的期满通知发送至RU 2。此外,与DRX定时器无关地,在DU 1决定为使用户装置UE转移为非激活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向非激活状态的变更发送至RU 2。
例如,用户装置UE在TA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释放SRS的资源,所以RU 2需要掌握用户装置UE的TA定时器的状态。例如,DU 1也可以为了管理从用户装置UE接收TA(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指令之后的经过时间而使用TA定时器。UE在每次接收TA指令时重启TA定时器,所以DU 1在向用户装置UE发送TA指令而从用户装置UE接收到ACK的情况下,启动TA定时器。在TA定时器的期满前从用户装置UE接收到TA指令的ACK的情况下重启TA定时器。在TA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释放SRS的资源而停止SRS的发送,所以DU 1也可以将定时器的期满通知发送至RU 2。
例如,在用户装置UE中设定了CA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不向非激活状态的SCell发送SRS,所以RU 2需要掌握用户装置UE的CA状态。例如,DU 1也可以为了管理对用户装置UE设定的SCell被设定为激活状态之后直至转移至非激活状态为止的时间而使用SCell去激活定时器(sCellDeactivationTimer)。DU 1在将对用户装置UE设定的SCell设定为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启动SCell去激活定时器。在SCell去激活定时器期满前进行了对于SCell的数据发送接收的情况下重启SCell去激活定时器。在是否进行了数据发送接收的判定中也可以在接收到对于下行数据信道的ACK的情况或上行数据信道分配时实际已接收到PUSCH的情况下视为进行了数据发送接收。在SCell去激活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不发送SRS,所以DU 1也可以将定时器的期满通知发送至RU 2。此外,与SCell去激活定时器无关地,在DU 1决定为将用户装置UE的SCell指示为去激活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向去激活状态的变更发送至RU 2。
在上述的例中,说明了通过DU 1来进行用户装置UE的状态管理情况,但也可以通过RU 2来进行用户状态UE的状态管理。
接着,RU 2判断在用户装置UE发送SRS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基于判断结果而尝试SRS的接收(步骤S103)。例如,RU 2基于从DU 1事先通知的设定信息(周期性SRS的频带、发送周期、跳频的有无等),判断发送SRS的资源的分配,在SRS的接收定时中周期地尝试SRS的接收。此外,在触发了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RU 2从DU 1接收UL许可,所以基于UL许可,判断发送SRS的资源的分配,在SRS的接收定时中尝试SRS的接收。
例如,在不允许ACK/NACK和SRS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在ACK/NACK的发送定时中不发送SRS。RU 2从DU 1接收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的调度信息,所以能够判断来自用户装置UE的ACK/NACK的接收定时,从而能够判断来自用户装置UE的SRS的接收需要与否。
例如,在设定了测量间隙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在测量间隙区间中不发送SRS。RU2通过从DU 1预先接收是否设定了测量间隙的设定信息,从而能够判断来自用户装置UE的SRS的接收需要与否。
例如,在设定了DRX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在激活时(Active time)以外不发送SRS。如上述那样,RU 2能够基于由DU 1或RU 2管理的用户装置UE的DRX状态,判断来自用户装置UE的SRS的接收需要与否。
例如,用户装置UE在TA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释放SRS的资源,不发送SRS。如上述那样,RU 2能够基于由DU 1或RU 2管理的用户装置UE的TA定时器的状态,判断来自用户装置UE的SRS的接收需要与否。
例如,在设定了CA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不向非激活状态的SCell发送SRS。如上述那样,RU 2能够基于由DU 1或RU 2管理的用户装置UE的CA状态,判断来自用户装置UE的SRS接收。
接着,在RU 2从用户装置UE接收到SRS的情况下,基于SRS而计算测量信息,将测量信息发送至DU 1(步骤S105)。DU 1从RU 2接收测量信息。例如,RU 2基于SRS而计算上行链路质量测量信息、定时信息、Fd信息、频率偏移信息等。RU 2也可以将测量信息与用户装置UE的识别信息一并发送至DU 1,DU 1也可以将测量信息与用户UE的识别信息一并从RU 2接收。
另外,RU 2也可以将多个测量信息复用到一个格式而发送至DU 1。在该情况下,在被复用到一个格式的多个测量信息中,也可以包含用户装置UE的多个种类的测量信息,也可以包含多个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进而,在被复用到一个格式的多个测量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多个子帧的测量信息。关于测量信息的格式,在以下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接着,进一步说明CA时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管理。
图5是表示CA时的接收SRS时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图。在用户装置UE中设定了CA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的状态需要由PCell及SCell这双方掌握。在对相同的RU 2设定了PCell及SCell的情况下,RU 2能够同时掌握PCell中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和SCell中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但是,如图4所示,在对不同的RU 2及RU 2'设定了PCell及SCell的情况下,PCell的RU 2中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在SCell的RU 2'中也需要掌握。同样,SCell的RU 2'中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在PCell的RU 2中也需要掌握。这样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管理也可以在DU 1中进行,也可以在RU 2中进行,也可以在RU 2'中进行。
作为一例,说明在DU 1中对用户装置UE的TA定时器的状态进行管理,将用户装置UE的TA定时器的状态变化通知给RU 2及RU 2'的情况。
如参照图4说明的那样,DU 1通知用于在用户装置UE和RU 2之间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定信息(步骤S101)。同样,DU 1通知用于在用户装置UE和RU 2'之间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定信息(步骤S101')。
接着,RU 2判断在用户装置UE发送SRS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基于判断结果而尝试SRS的接收。(步骤S103)。同样,RU 2'判断在用户装置UE 发送SRS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基于判断结果而尝试SRS的接收。(步骤S103')。在RU 2及RU 2'从用户装置UE接收到SRS的情况下,基于SRS而计算测量信息,将测量信息发送至DU 1(步骤S105及S105')。
如上述那样,用户装置UE在TA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释放SRS的资源,不发送SRS。DU 1也可以为了管理用户装置UE接收TA指令之后的经过时间而使用TA定时器。UE在每次接收TA指令时重启TA定时器,所以DU 1在向用户装置UE发送TA指令而从用户装置UE接收到ACK的情况下,启动TA定时器。在TA定时器期满前从用户装置UE接收到TA指令的ACK的情况下重启TA定时器。在TA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释放SRS的资源而停止SRS的发送,所以DU 1将TA定时器的期满通知发送至RU 2及RU 2'(步骤S107及S107')。RU 2及RU 2'在从DU 1接收到TA定时器的期满通知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用户装置UE不发送SRS。
在上述的例中,说明了通过DU 1来进行用户装置UE的TA定时器的状态管理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RU 2或RU 2'来进行用户状态UE的TA定时器的状态管理。另外,在RU 2进行TA定时器的状态管理时,在RU 2检测到TA定时器的期满的情况下,停止RU 2中的SRS的接收处理,将TA定时器的期满通知给DU 1。DU 1在从RU 2接收到TA定时器的期满的情况下,向另一方的RU 2'通知TA定时器的期满。RU 2'进行TA定时器的状态管理的情况也同样。
在图5中,说明了CA时的用户装置UE的TA定时器的状态管理,但通过在DU 1、RU 2或RU 2'中对DRX定时器(DRX非激活定时器(inactive timer))进行管理从而也能够同样地应用CA时的用户装置UE的DRX定时器的状态管理。进而,通过在DU 1、RU 2或RU 2'中对SCell去激活定时器(sCellDeactivationTimer)进行管理从而也能够同样地应用CA时的用户装置UE的CA状态的管理。
此外,在不同的RU 2及RU 2'中的CA时,不允许ACK/NACK和SRS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RU 2(或RU 2')需要掌握其他RU 2'(或RU 2)中的PDSCH发送。例如,在RU 2'中进行了PDSCH发送的情况下,在对于该PDSCH发送的ACK/NACK的发送定时中用户装置UE不发送SRS。从而,在RU 2'中进行PDSCH发送的情况下,DU 1不仅对RU 2',还对RU 2也通知下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也可以是DU 1在从RU 2'接收PUSCH的情况下,不仅对RU 2',还对RU 2也通知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RU 2从DU 1接收RU 2'中的调度信息,判断SRS的接收需要与否。
<测量信息的格式>
接着,说明从RU 2发送至DU 1的测量信息的格式。
图6是表示在DU 1和RU 2之间传输的测量信息的格式的一例的图。在应从RU 2发送至DU 1的信息中,包含用于识别测量信息是对于哪个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的识别信息、和基于SRS而计算出的测量信息(例如,上行链路质量测量信息、定时信息、Fd信息、频率偏移信息)。此外,在应从RU 2发送至DU 1的信息中,也可以包含与测量信息相联系的SRS接收定时(例如,HFN(超帧号(Hyper Frame Number))、SFN(系统帧号(System FrameNumber))、子帧号)。
另外,在测量信息的格式中,也可以包含在一个子帧中计算出的测量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多个子帧中计算出的测量信息。在将多个子帧的测量信息以一个格式而一并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测量信息以子帧为单位被反复的格式。此外,测量信息也可以按SRS的每个接收定时被发送至DU 1,也可以以特定的周期被发送至DU 1。
如图6所示,在测量信息的格式中,包含表示本格式传递什么信息的报头字段(Header field)。在本实施例中,在报头字段中,包含表示SRS的测量信息的信息。
此外,在测量信息的格式中,包含表示后续的测量信息的结构的SRS报头字段(SRSHeader field)。例如,在SRS报头字段中,包含被复用的识别信息的数目(被复用到一个格式的用户装置UE的数目)。此外,在SRS报头字段中,也可以包含比特长度。另外,在能够通过各用户装置UE的设定状况而识别比特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包含比特长度。此外,也可以准备设想为最大的比特字段,省略比特长度的信息。或,也可以在各UE的测量信息中准备子报头,在子报头内包含比特长度。
进而,在测量信息的格式中,包含用户装置UE的识别信息。用户装置UE的识别信息是表示后续的测量信息为对于哪个用户装置UE的信息的信息。作为用户装置UE的识别信息,也可以使用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或SPS C-RNTI(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C-RNTI),也可以使用S-TMSI(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或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也可以使用SRS的资源索引即SRS设定索引(configuration index),也可以使用在基站eNB中分配的识别信息。例如,在CA时C-RNTI等识别信息重复的情况下,为了使得用户装置UE的识别信息唯一,也可以是PCI(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entifier))或ECGI(E-UTRAN小区全球标识符(Cell Global Identifier))那样的小区标识符作为附属信息而被追加使用,也可以是载波频率或载波号那样的载波信息作为附属信息而被追加使用。
进而,在测量信息的格式中,包含测量信息。例如,在测量信息中,也可以包含通过SRS而测量的上行链路质量测量信息(SIR(信号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息)、通过SRS而测量的定时信息、通过SRS而测量的Fd信息、及通过SRS而测量的频率偏移信息之中的一个以上
例如,通过SRS而测量的SIR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带域整体的SIR,也可以是将接收带域分割为预先决定的子带域的子带域单位的SIR。在通知子带域单位的SIR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基于接收带域整体的平均的量化后的偏移值进行报告从而削减比特数。此外,也可以作为SIR信息而分别通知信号功率(S)和干扰功率(I)。此外,SIR信息也可以是在某区间中平均化后的平均值。此外,SIR信息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使用表来量化的量化值,而不是实际的测量值。此外,例如在根据SIR等指标而判断为所接收到的SRS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SIR信息也可以设为表示不可接收的信息。
例如,通过SRS而测量的定时信息也可以是测量定时的绝对量,也可以是用于实际上基站eNB向用户装置UE发送的TA指令的值。
例如,通过SRS而测量的Fd信息也可以是所估计出的移动速度本身,也可以是预先决定的量化值(例如,低速(低(low))、中等程度的速度(中(middle))、高速(高(high))等)。
例如,通过SRS而测量的偏移信息可以是所估计出的偏移的绝对量,也可以是预先决定的量化值。
图7是表示在DU和RU之间传输的测量信息的具体例的图(其一)。在图7中,示出了作为用户装置的识别信息而使用C-RNTI,将C-RNTI#100的用户装置UE、和C-RNTI#200的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一并报告的例。在该情况下,在SRS报头字段中,包含表示两个用户装置的测量信息被复用的“识别信息数:2”这样的信息。在C-RNTI#100的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中,包含SIR=10dB、TA指令=31、及Fd=低,在C-RNTI#200的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中,包含SIR=15dB、TA指令=33、及Fd=中。
图8是表示在DU和RU之间传输的测量信息的具体例的图(其二)。在图8中,示出了作为用户装置的识别信息而使用C-RNTI,将C-RNTI#100的用户装置UE、和C-RNTI#200的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一并报告的例。在该情况下,在SRS报头字段中,包含表示两个用户装置的测量信息被复用的“识别信息数:2”这样的信息。在C-RNTI#100的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中,包含接收带域整体的SIR=10dB、接收带域整体之中子带域#0的SIR=12db、子带域#1的SIR=8dB、···及子带域#N-1的SIR=7dB,在C-RNTI#200的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中,包含接收带域整体的SIR=15dB、接收带域整体之中子带域#0的SIR=17db、子带域#1的SIR=16dB、···及子带域#N-1的SIR=10dB。
<功能结构>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DU的功能结构例的图。如图9所示,DU 1具有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RU间信号接收单元103、设定信息管理单元105、UE状态管理单元107、测量信息保持单元109。另外,图9仅示出在DU 1中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特别关联的功能单元,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遵照LTE/LTE-A(包含5G)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9所示的功能结构不过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功能区分及功能单元的名称也可以是任意。其中,也可以设为能够执行至此为止说明的DU 1的处理的一部分(例:仅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变形例、具体例等)。
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包含对于应从DU 1发送的数据进行各层的处理从而生成信号,将所生成的信号经由FH发送至RU 2的功能。RU间信号接收单元103包含从RU 2经由FH接收信号,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各层的处理从而取得数据的功能。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及RU间信号接收单元103包含作为在FH中使用的规定的协议的接口的功能。在与用户装置UE设定了CA的情况下,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不仅向与数据被发送或接收的CC对应的RU 2(或RU 2'),向其他RU 2'(或RU 2)也发送下行链路的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
为了使RU 2从用户装置UE接收SRS变得可能,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也可以将SRS接收所需的设定信息(包含SRS的资源信息)发送至RU 2。此外,在DU 1中管理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情况下,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也可以将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变化通知给RU 2。在用户装置UE和多个RU 2及RU 2'之间设定了上行链路的CA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变化也可以被通知给多个RU 2及RU 2'。
此外,RU间信号接收单元103接收基于从用户装置UE发送的SRS通过RU 2计算出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例如也可以按照参照图6而说明的格式,与用户装置UE的识别信息一并被发送。
设定信息管理单元105对用于在用户装置UE和RU 2之间发送接收信号的设定信息进行管理。例如,设定信息管理单元105也可以对周期性SRS的频带、发送周期、跳频的有无等进行管理,也可以对由调度器分配的非周期性SRS的资源信息进行管理。此外,设定信息管理单元105也可以将是否允许ACK/NACK和SRS的同时发送、是否设定了测量间隙、是否设定了DRX、或是否设定了CA作为SRS接收所需的设定信息而进行管理。
在DU 1中管理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情况下,UE状态管理单元107对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进行管理。例如,UE状态管理单元107也可以对DRX状态、TA定时器的状态、或CA状态进行管理。
测量信息保持单元109保持在RU间信号接收单元103中接收到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也可以被使用于频率调度或定时调整等。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RU的功能结构例的图。如图10所示,RU 2具有DU间信号发送单元201、DU间信号接收单元203、UE间信号发送单元205、UE间信号接收单元207、设定信息取得单元209、SRS接收判断单元210、UE状态管理单元211、测量信息计算单元213。另外,图10仅示出在RU 2中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特别关联的功能单元,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遵照LTE/LTE-A(包含5G)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10所示的功能结构不过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功能区分及功能单元的名称也可以是任意。其中,也可以设为能够执行至此为止说明的RU 2的处理的一部分(例:仅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变形例、具体例等)。
DU间信号发送单元201包含对于应从RU 2发送的数据进行各层的处理从而生成信号,将所生成的信号经由FH发送至DU 1的功能。DU间信号接收单元203包含从DU 1经由FH接收信号,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各层的处理从而取得数据的功能。此外,DU间信号发送单元201及DU间信号接收单元203包含作为在FH中使用的规定的协议的接口的功能。
为了使RU 2从用户装置UE接收SRS变得可能,DU间信号接收单元203也可以从DU 1接收SRS接收所需的设定信息(包含SRS的资源信息)。此外,在DU 1中管理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情况下,DU间信号接收单元203也可以从DU 1接收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变化。
此外,DU间信号发送单元201将基于从用户装置UE发送的SRS而计算出的测量信息发送至DU 1。测量信息例如也可以按照参照图6而说明的格式,与用户装置UE的识别信息一并被发送。
UE间信号发送单元205包含将包含应被发送至用户装置UE的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无线信号发送至用户装置UE的功能。UE间信号接收单元207包含从用户装置UE接收无线信号的功能。在从用户装置UE接收的无线信号中,除了数据及控制信息外,还包含SRS。
设定信息取得单元209从DU 1取得用于在用户装置UE和RU 2之间发送接收信号的设定信息。例如,设定信息取得单元209可以取得周期性SRS的频带、发送周期、跳频的有无等,也可以取得由调度器分配的非周期性SRS的资源信息。此外,设定信息取得单元209也可以取得是否允许ACK/NACK和SRS的同时发送、是否设定了测量间隙、是否设定了DRX、或是否设定了CA作为SRS接收所需的设定信息。
SRS接收判断单元210判断在用户装置UE发送SRS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及SRS的接收需要与否。在用户装置UE发送SRS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也可以基于在设定信息取得单元209中从DU 1取得的设定信息来判断。此外,SRS的接收需要与否也可以基于用户装置的状态的变化来判断。
在RU 2中管理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情况下,UE状态管理单元211对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进行管理。例如,UE状态管理单元211也可以对DRX状态、TA定时器的状态、或CA状态进行管理。此外,在与不同的RU 2'之间设定了CA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变化也可以经由DU 1被通知给不同的RU'。
测量信息计算单元213基于SRS而计算测量信息。测量信息经由DU间信号发送单元201被发送至DU 1。
以上说明的DU 1及RU 2的功能结构也可以将整体通过硬件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IC芯片)来实现,也可以将一部分由硬件电路构成,将其他部分通过CPU和程序来实现。
<硬件结构>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DU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图11示出了与图9相比更接近于安装例的结构。如图11所示,DU 1具有用于与RU 2进行连接的接口即RU间IF301、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BB处理模块302、进行高层等的处理的装置控制模块303、用于与核心网络等进行连接的接口即通信IF 304。
RU间IF 301具有用于对连接DU 1和RU 2之间的FH的物理线路进行连接的功能、对在FH中使用的协议进行端接的功能。RU间IF 301例如包含图9所示的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及RU间信号接收单元103的一部分。
BB处理模块302进行将IP分组、和在与RU 2之间发送接收的信号相互进行变换的处理。DSP 312是进行BB处理模块30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322作为DSP 312的工作区域来使用。BB处理模块302例如包含图9所示的RU间信号发送单元101及RU间信号接收单元103的一部分。
装置控制模块303进行IP层的协议处理、OAM(操作和维护(Operation andMaintenance))处理等。处理器313是进行装置控制模块303所进行的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323作为处理器313的工作区域来使用。辅助存储装置333例如是HDD等,储存用于DU 1自身进行操作的各种设定信息等。装置控制模块303例如包含图9所示的设定信息管理单元105、UE状态管理单元107、及测量信息保持单元109。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RU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图12示出了与图10相比更接近于安装例的结构。如图12所示,RU 2具有进行与无线信号相关的处理的RF(射频(Radio Frequency))模块401、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BB(基带(Base Band))处理模块402、用于与DU 1连接的接口即DU间IF 403。
RF模块401对从BB处理模块402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D/A(数模(Digital-to-Analog))变换、调制、频率变换、及功率放大等从而生成应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此外,对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频率变换、A/D(模数(Analog to Digital))变换、解调等从而生成数字基带信号,转交给BB处理模块402。RF模块401包含RF功能。RF模块401例如包含图10所示的UE间信号发送单元205及UE间信号接收单元207。
BB处理模块402进行对经由DU间IF 403与DU 1发送接收的信号和数字基带信号相互进行变换的处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412是进行BB处理模块402中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422作为DSP412的工作区域来使用。BB处理模块402例如包含图10所示的设定信息取得单元209、SRS接收判断单元210、UE状态管理单元211、及测量信息计算单元213。
DU间IF 403具有对连接DU 1和RU 2之间的FH的物理线路进行连接的功能、对在FH中使用的协议进行端接的功能。DU间IF 403例如包含图10所示的DU间信号发送单元201及DU间信号接收单元203。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在基于C-RAN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在RU 2中实现DU 1所具备的层的功能的一部分,且通过RU 2从用户装置UE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将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出的测量信息从RU 2发送至DU 1。
DU 1将SRS的资源信息预先通知给RU 2,从而RU 2能够掌握SRS的接收定时。另一方面,通过用户装置UE根据用户装置UE的状态而不发送SRS,所以在DU 1或RU 2中管理这样的状态,RU 2掌握用户装置UE的状态,从而RU 2能够判断SRS的接收需要与否。由此,RU 2能够在恰当的定时接收SRS。用户装置UE的状态还能够由RU 2管理,但在通过多个RU 2及RU2'设定了CA的情况下,由DU 1进行集中管理,从而能够将与SRS的发送相关的用户装置UE的状态的变化恰当地通知给多个RU 2及RU 2'。
此外,在RU 2向DU 1发送测量信息时,能够将多个用户装置UE的测量信息、多个子帧的测量信息一并发送。由此,能够减少FH所需的带域。此外,能够对测量信息使用量化值等而不是所测量出的绝对量,能够通过量化值等的使用而进一步减少测量信息所需的比特数。
<补充>
以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说明的各装置(DU 1/RU 2)的结构也可以是在具备CPU和存储器的该装置中,由CPU(处理器)执行程序从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具备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来实现的结构,程序和硬件也可以混合存在。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所公开的发明不限定于那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提及,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使用恰当的任意值。上述的说明中的项目的区分在本发明中并非本质的,也可以是在2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根据需要而被组合使用,也可以是在某项目中记载的事项被应用于在其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没有矛盾)。功能块图中的功能单元或处理单元的边界不限于必须与物理的部件的边界对应。多个功能单元的操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一个部件来进行,或者一个功能单元的操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多个部件来进行。在实施例中叙述的时序及流程图只要没有矛盾,也可以调换顺序。为了便于处理说明,DU 1/RU 2使用功能性的块图进行了说明,但那样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而由DU 1所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及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而由RU 2所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分别被保存至随机接入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其他恰当的任意存储介质。
以上,说明了用于在基于C-RAN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在RU中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DU中接收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出的测量信息的方法,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内,进行各种变更·应用。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16年4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78503号的优先权,将2016-078503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
标号的说明
1 DU
2 RU
UE 用户装置
101 RU间信号发送单元
103 RU间信号接收单元
105 设定信息管理单元
107 UE状态管理单元
109 测量信息保持单元
201 DU间信号发送单元
203 DU间信号接收单元
205 UE间信号发送单元
207 UE间信号接收单元
209 设定信息取得单元
210 SRS接收判断单元
211 UE状态管理单元
213 测量信息计算单元

Claims (8)

1.一种无线基站,包含扩展站和中央汇聚站,其中,
所述扩展站具有: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判断在用户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
用户装置间信号接收单元,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判断出的判断结果而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测量信息计算单元,基于所述用户装置间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测量信息;以及
中央汇聚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所述测量信息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汇聚站,
所述中央汇聚站具有:
扩展站间接收单元,从所述扩展站接收测量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所述中央汇聚站还具有:
扩展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扩展站,
所述扩展站还具有:
中央汇聚站间接收单元,从所述中央汇聚站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资源信息,
所述扩展站的所述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基于所述中央汇聚站间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资源信息,判断在所述用户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所述中央汇聚站还具有:
用户装置状态管理单元,管理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关的所述用户装置的状态,
所述中央汇聚站的所述扩展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状态的变化发送至所述扩展站,
所述扩展站的所述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判断单元基于所述用户装置的状态的变化,判断来自所述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接收需要与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在多个扩展站和所述用户装置之间设定了载波聚合的情况下,
所述中央汇聚站的所述扩展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状态的变化发送至所述多个扩展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在多个扩展站和所述用户装置之间设定了载波聚合的情况下,
所述中央汇聚站的所述扩展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其他扩展站中的下行链路的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发送至所述多个扩展站。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所述扩展站的所述中央汇聚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测量信息与所述用户装置的识别信息一并发送至所述中央汇聚站,
所述中央汇聚站的所述扩展站间接收单元从所述扩展站,将测量信息与所述用户装置的识别信息一并接收。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所述扩展站的所述中央汇聚站间信号发送单元将多个测量信息复用到一个格式而发送至所述中央汇聚站。
8.一种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用于包含扩展站和中央汇聚站的无线基站,其中,具有:
在所述扩展站中,判断在用户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时使用的资源的分配的步骤;
在所述扩展站中,基于所述的判断结果而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步骤;
在所述扩展站中,基于所述的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测量信息的步骤;
在所述扩展站中,将所述的计算出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汇聚站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中央汇聚站中,从所述扩展站接收测量信息的步骤。
CN201780021624.3A 2016-04-08 2017-03-30 无线基站及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Active CN109076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8503 2016-04-08
JP2016078503 2016-04-08
PCT/JP2017/013153 WO2017175654A1 (ja) 2016-04-08 2017-03-30 無線基地局及び測定情報送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643A true CN109076643A (zh) 2018-12-21
CN109076643B CN109076643B (zh) 2022-06-10

Family

ID=60000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1624.3A Active CN109076643B (zh) 2016-04-08 2017-03-30 无线基站及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9986B2 (zh)
EP (1) EP3442306B1 (zh)
JP (2) JP6882260B2 (zh)
CN (1) CN109076643B (zh)
ES (1) ES2826749T3 (zh)
PH (1) PH12018502128A1 (zh)
PT (1) PT3442306T (zh)
WO (1) WO20171756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257A (zh) * 2019-01-23 2020-07-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辅小区状态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1107B2 (ja) 2017-08-10 2021-07-14 オフィノ, エルエルシー 無線リソース構成同期
WO2019215894A1 (ja) * 2018-05-10 2019-11-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装置
US11533777B2 (en) 2018-06-29 2022-12-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ell site architecture that supports 5G and legacy protocols
US10728826B2 (en) 2018-07-02 2020-07-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ell site routing based on latency
IL263246B (en) * 2018-11-22 2022-04-01 Elta Systems Ltd Computer software system, method and product for direction finding and/or geo-location detection, for mobile phones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fourth-generation LTE standard
CN113632579B (zh) * 2019-02-12 2024-04-09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减小共享载波上基于定时器的传输的延迟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031980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Kyungmin Park Uplink resource release
WO2023011385A1 (zh) * 2021-08-03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参数更新方法及装置
JP2024024807A (ja) * 2022-08-10 2024-02-26 株式会社Kddi総合研究所 チャネル推定を高精度化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36211A (ja) * 2022-09-05 2024-03-15 株式会社Kddi総合研究所 チャネル推定を高精度化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31125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444221A (zh) * 2011-04-01 2013-1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US20140185483A1 (en) * 2013-01-02 2014-07-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05979A (zh) * 2012-03-29 2014-12-10 索尼公司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US20150223231A1 (en) * 2012-08-16 2015-08-06 Kt Corporati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WO2016010001A1 (ja) * 2014-07-15 2016-01-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非アクティブ化タイマ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9461A1 (ko) * 2015-12-07 2017-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4221A (zh) * 2011-04-01 2013-1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US20130231125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205979A (zh) * 2012-03-29 2014-12-10 索尼公司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US20150223231A1 (en) * 2012-08-16 2015-08-06 Kt Corporati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US20140185483A1 (en) * 2013-01-02 2014-07-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10001A1 (ja) * 2014-07-15 2016-01-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非アクティブ化タイマ制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Support for SRS switching among TDD Scell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1BIS:R2-154344》 *
PANTECH: ""SRS enhancements for CoMP"", 《3GPP TSG RAN1 #69:R1-12245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257A (zh) * 2019-01-23 2020-07-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辅小区状态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26749T3 (es) 2021-05-19
US10659986B2 (en) 2020-05-19
EP3442306A1 (en) 2019-02-13
PT3442306T (pt) 2020-10-19
US20190116514A1 (en) 2019-04-18
EP3442306B1 (en) 2020-09-16
JP2021119710A (ja) 2021-08-12
EP3442306A4 (en) 2019-03-27
JPWO2017175654A1 (ja) 2019-02-21
CN109076643B (zh) 2022-06-10
PH12018502128A1 (en) 2019-07-15
WO2017175654A1 (ja) 2017-10-12
JP6882260B2 (ja) 2021-06-02
JP7084527B2 (ja)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6643A (zh) 无线基站及测量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JP7133659B2 (ja) 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を監視および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622360B2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20220022279A1 (en) Low power oper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support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EP3261394B1 (en) User equipment and timer control method
KR102006920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구성 정보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06253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帯域幅部分ミスアライメントを防ぐ方法及び装置
KR20190113293A (ko) 차세대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연속수신모드가 적용시 채널상태보고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165455B2 (en) Coordination for PBCH
CN104919845A (zh) 用于报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效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05302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终端使用多个载波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2019508938A (ja) ナローバンドack/nack送信
US2022027942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96664A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and user equipment
US119030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08873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93742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KR20220009329A (ko)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의 저전력 소모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42940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si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WO2023276988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5777209A (zh) 从用户装备到网络的结构化的最小化路测测量数据
CN115769537A (zh) 覆盖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