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626A -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增强的系统捕获 - Google Patents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增强的系统捕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626A
CN109076626A CN201780023306.0A CN201780023306A CN109076626A CN 109076626 A CN109076626 A CN 109076626A CN 201780023306 A CN201780023306 A CN 201780023306A CN 109076626 A CN109076626 A CN 109076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wearable
connec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33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克里希纳穆尔蒂
S·K·比特拉
S·米特拉
B·V·巴特初
N·贾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07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可以选择性地确定可穿戴无线设备中的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和方法。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估计至第一无线设备的分离距离;以及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可穿戴无线设备随后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和该分离距离来从第一无线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

Description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增强的系统捕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示例性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网络连接。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手表、健康跟踪器、智能眼镜等等的可穿戴无线设备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这样的设备可能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协议来进行通信。示例性无线通信协议可以包括IEEE 802.11(例如,Wi-Fi)协议、蓝牙协议和长期演进(LTE)。Wi-Fi通信可以利用2.4GHz频谱(例如,2.4G Wi-Fi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频带和/或5GHz频谱(例如,5G Wi-Fi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频带。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对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的集合。LTE通信可以利用许可的频谱(例如,大约在700MHz-2.6GHz之间;也称为LTE-L)的部分和/或非许可的频谱(例如,在5GHz附近;也称为LTE-U)的部分。
可穿戴无线设备典型地耦合到另一无线设备,例如蜂窝电话。诸如蓝牙低能量(BLE)、近场通信(NFC)或Wi-Fi的短程无线通信协议可以用于在可穿戴无线设备和另一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可穿戴无线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往往具有与其耦合的设备(诸如蜂窝电话)相比而言更有限的电池容量。因此,可以期望降低可穿戴无线设备的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来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公开了可以允许由可穿戴无线设备选择性地确定网络连接信息的装置和方法。在一个示例中,公开了用于确定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由可穿戴无线设备来执行,以及可以包括: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估计至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分离距离;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和所述分离距离来从第一网络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一种可穿戴无线设备。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可穿戴无线设备通过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来确定网络连接信息: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估计至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分离距离;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和所述分离距离来从第一网络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网络连接信息的可穿戴无线设备。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的单元,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用于估计至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分离距离的单元;用于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和所述分离距离从第一网络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的单元。
附图说明
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示例的方式来示出,并且不旨在受到附图中的图形的限制。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和说明书中引用了相同的元件。
图1是描绘其内可以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图。
图2是描绘图1的可穿戴无线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4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描绘可穿戴无线设备和另一无线设备的示例性空间配置的图。
图4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描绘可穿戴无线设备和另一无线设备的示例性空间配置的图。
图5是根据示例实施例描绘用于选择性地确定网络连接信息的示例性操作的说明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许多特定的细节,诸如特定的组件、电路和过程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透彻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耦合”意味着直接地耦合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介于中间的组件或电路来耦合。另外,在以下描述中并且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特定的命名和/或细节以提供对示例性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可能不需要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践示例实施例。在其它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电路和设备以避免模糊本公开内容。通过本文描述的各种总线提供的信号中的任何信号可以与其它信号进行时间复用以及通过一个或多个公共总线来提供。另外,在电路元件或软件块之间的互连可以被示出为总线或单个信号线。总线中的每个总线可以替代地是单个信号线,以及单个信号线中的每条单个信号线可以替代地是总线,并且单个线或总线可以代表用于在组件之间进行通信的大量的物理或逻辑机制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机制。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描述的特定示例,而是在其范围内包括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有实施例。
图1是描绘了其内可以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100的图。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可穿戴无线设备110、无线设备120、无线基站130和无线基站132以及接入点134。基站130和基站132可以形成蜂窝网络的至少一部分,该蜂窝网络可以根据LTE协议、码分多址(CDMA)协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协议和/或其它蜂窝通信协议来操作。接入点134可以形成无线局域网(WLAN)的至少一部分,该WLAN可以根据IEEE802.11标准族来操作。为简单起见,图1示出了包括两个基站130和132以及单个接入点134的无线通信网络100。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基站和/或接入点。
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是智能手表,如在图1中描绘的,或者替代地可以是另外的可穿戴无线设备(例如,健康跟踪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耦合到无线设备120。在一些示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使用蓝牙低能量(BLE)协议、近场通信(NFC)协议、Wi-Fi协议或其它短程无线协议来无线地耦合到无线设备120。无线设备120还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等等。例如,无线设备120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智能本、上网本、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蓝牙设备等等。
对于一些实施例,无线设备110还可以与无线通信网络100进行通信。例如,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和无线设备120中的每一者可以向基站130和基站132和/或接入点134发送信号以及从其接收信号。在一些方面,无线设备110和120还可以与卫星150进行通信。例如,卫星150可以形成卫星定位和/或导航系统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因此,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和无线设备120可以支持用于无线通信的若干种无线技术,诸如例如LTE、WCDMA、CDMA1X、EVDO、TD-SCDMA、GSM、802.11等。
图2是描绘图1的可穿戴无线设备1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包括耦合到主天线210的主收发机220、耦合到辅天线212的辅收发机222以及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主收发机220可以包括多个(K个)接收机230pa-230pk和多个(K个)发射机250pa-250pk,并且可以支持多个频带、多个无线技术、载波聚合、发射分集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辅收发机222可以包括多个(L个)接收机230sa-230sl和多个(L个)发射机250sa-250sl,并且可以支持多个频带、多个无线技术、载波聚合、接收分集和/或MIMO通信。
接收机230pa-230pk和230sa-230sl中的每个接收机包括各自的低噪声放大器(LNA)240(例如,240pa-240pk以及240sa和240sl)和接收电路242(例如,242pa-242pk以及242sa和242sl)。主天线210可以从基站和/或其它发射机站接收射频(RF)信号。天线接口电路224和天线接口电路226可以将接收到的RF信号提供给所选择的接收机(例如,接收机230pa-230pk或接收机230sa-230sl中的一个接收机)。天线接口电路224和天线接口电路226可以包括开关、双工器、发射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匹配电路以及用于将接收到的RF信号路由到接收机230pa-230pk或接收机230sa-230sl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机的其它合适的组件或电路。
在一个示例中,天线接口电路224可以选择接收机230pa来接收经由天线210接收的RF信号。在接收机230pa内,LNA 240pa放大RF信号,以及接收电路242pa可以将放大的RF信号从RF下变频至基带,放大和滤波该下变频的信号,并且向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提供模拟输入信号。接收电路242pa可以包括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匹配电路、振荡器、本地振荡器(LO)发生器、锁相环路(PLL)和其它合适的组件或电路。接收机230pa-230pk和接收机230sa-230sl中的每个接收机可以以如上文关于接收机230pa所描述的类似的方式来操作。
发射机250pa-250pk和发射机250sa-250sl中的每个发射机包括各自的发射电路252(例如,252pa-252pk以及252sa和252sl)和功率放大器(PA)254(例如,254pa-254pk以及254sa和254sl)。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要发送的数据,并且向所选择的发射机(例如,发射机250pa-250pk或发射机250sa-250sl中的一个发射机)提供模拟输出信号。在一个示例中,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可以选择发射机250pa来接收模拟输出信号。在发射机250pa内,发射电路252pa可以放大、滤波模拟输出信号,并且将模拟输出信号从基带上变频至RF,并且提供调制的RF信号。发射电路252pa可以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匹配电路、振荡器、LO发生器、PLL和其它合适的组件或电路。PA 254pa放大调制的RF信号,并且以期望的输出功率电平来提供发射RF信号。发射RF信号通过天线接口电路224被路由并且经由主天线210发射。发射机250pa-250pk和发射机250sa-250sl中的每个发射机可以以与如上文关于发射机250pa所描述的类似的方式来操作。
接收机230pa-230pk和接收机230sa-230sl中的每个接收机以及发射机250pa-250pk和发射机250sa-250sl中的每个发射机可以进一步包括图2中未示出的额外的电路和/或组件,诸如滤波器、匹配电路和/或其它合适的组件或电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模拟集成电路(IC)、RF IC(RFIC)、混合信号IC和其它合适的IC上实现收发机220和收发机222的全部或一部分。例如,可以在多个IC芯片上实现收发机220和收发机222内的LNA 240和接收电路242。收发机220和收发机222中的电路也可以以其它方式实现。虽然在图2的示例中示出了仅两个天线(例如,主天线210和辅天线212)且在图2中示出为单个天线,但在其它实施例中,收发机220和收发机222中的一个或多个收发机可以耦合到多个天线。
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可以执行针对无线设备110的各种功能。例如,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可以处理经由接收机230pa-230pk和接收机230sa-230sl接收的数据,以及可以处理要经由发射机250pa-250pk和发射机250sa-250sl发送的数据。进一步地,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可以控制收发机220和收发机222内的各个电路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82可以存储用于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数据处理器/控制器280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其它IC上实现。
如上文描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典型地具有有限的电池容量,例如由于设备大小和/或形状因子的约束。因此,可以期望可穿戴无线设备当可能时节省功率。示例性实施例认识到,连接到远程无线网络(例如,蜂窝网络)可能消耗大量功率。例如,当连接到远程无线网络时,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首先扫描无线介质以确定网络连接信息。这样的扫描可以包括:确定关于一个或多个基站的信息以及选择要连接到的基站。连接信息可以包括:物理层信息、网络标识信息(诸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标识符)、近邻测量信息以及可以经由多个系统信息块(SIB)来交换的其它信息。
如上文描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通常无线地连接到另一移动无线设备,诸如蜂窝电话(例如,使用短程无线协议,诸如BLE、NFC等)。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认识到,可穿戴无线设备典型地与它们所连接的移动无线设备非常接近。例如,智能手表可以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同时连接到位于用户口袋中的蜂窝电话(例如,经由BLE)。因此,蜂窝电话和智能手表可以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网络连接信息来与相同的无线(例如,蜂窝、Wi-Fi等)网络进行通信。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选择性地从无线连接的移动设备(为简单起见未示出)接收网络连接信息。例如,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使用第一通信协议来无线地连接到另一无线设备。在一些方面,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与无线网络直接地进行通信以确定针对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在其它方面,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示例性实施例认识到,当设备在彼此的阈值距离内并且共享相同的无线网络标识符(例如,两个设备共享蜂窝网络中的相同的PLMN或无线载波)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和另一无线设备可以使用相同的网络连接信息来连接到无线网络。
对于一些实施例,当设备110不在另一无线设备的阈值距离内或者不与另一无线设备共享相同的无线网络标识符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以第一模式来操作。当以第一模式操作时,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与无线网络直接地进行通信以确定网络连接信息。进一步地,对于一些实施例,当设备110在另一无线设备的阈值距离内并且与另一无线设备共享相同的无线网络标识符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以第二模式操作。当以第二模式操作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被配置为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从而节省功率。
当以第二模式操作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向另一无线设备发送请求,以及响应于该请求,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110还可以能够在低功率状态下操作。例如,当退出低功率状态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确定是以第一模式还是以第二模式操作。
图3示出了可以是图1的可穿戴无线设备110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包括PHY设备310(该PHY设备310包括至少若干个收发机311),可以包括MAC 320(该MAC 320包括至少若干个争用引擎321),可以包括处理器330,可以包括存储器340,以及可以包括若干个天线350(1)-350(n)。收发机311可以直接地或通过天线选择电路(为简单起见,未在图3中示出)耦合到天线350(1)-350(n)。收发机311可以用于向其它无线设备发送信号和从其它无线设备接收信号。虽然为简单起见未在图3中示出,但收发机311中的每个收发机311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发送链以处理信号和经由天线350(1)-350(n)向其它无线设备发送信号,并且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接收链以处理从天线350(1)-350(n)接收的信号。因此,对于示例性实施例,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被配置用于MIMO操作。
出于本文的论述的目的,MAC 320在图3中示出为耦合在PHY设备310和处理器330之间。对于实际的实施例,PHY设备310、MAC 320、处理器330和/或存储器34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总线(为简单起见未示出)连接在一起。
争用引擎321可以争用对一个或多个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以及还可以存储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共享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的分组。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包括针对多个不同接入类型中的每个接入类型的一个或多个争用引擎321。对于其它实施例,争用引擎321可以与MAC 320分离。对于还有其它实施例,争用引擎321可以实现为包含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例如,存储在存储器340中或存储在MAC 320内提供的存储器中),当所述指令由处理器330执行时,执行竞争引擎321的功能。
存储器340可以包括简档数据存储341,该简档数据存储341存储用于多个无线设备的简档信息。特定无线设备的简档信息可以包括诸如例如SSID、MAC地址、信道信息、RSSI值、有效吞吐量值、信道状态信息(CSI)、支持的数据速率、连接历史、可信度等级(例如,指示关于无线设备的位置的置信水平等)之类的信息,以及涉及或描述无线设备的操作的任何其它合适的信息。
存储器340还可以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元件,诸如EPROM、EEPROM、闪存、硬盘驱动器等等),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至少以下软件(SW)模块:
·网络识别软件模块342,其用于确定针对远程无线设备的网络标识符,以及将这样的网络标识符与可穿戴无线设备300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例如,如下文关于图5描述的);
·距离估计软件模块343,其用于例如使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或往返时间(RTT)估计在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与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例如,如下文关于图5描述的);
·网络连接信息确定软件模块344,其用于当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确定网络连接信息,以及当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以第二模式操作时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例如,如下文关于图5所述);
·网络连接软件模块345,其用于使用网络连接信息来建立与无线网络的连接(例如,如下文关于图5描述的);以及
·操作模式选择软件模块346,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设备的分离距离和网络标识符来选择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中的一者(例如,如下文关于图5描述的)。
每个软件模块包括指令,当该指令由处理器330执行时使无线设备300执行对应的功能。因此,存储器340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执行图5中描绘的操作的全部或一部分操作的指令。
在图3的示例中示出为耦合到PHY设备310、到MAC 320和到存储器340的处理器330,可以是能够执行存储在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中(例如,在存储器340内)的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脚本或指令的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330可以执行网络识别软件模块342以确定针对远程无线设备的网络标识符,以及将这样的网络标识符与可穿戴无线设备300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处理器330还可以执行距离估计软件模块343以例如使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或往返时间(RTT)来估计在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与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处理器330还可以执行网络连接信息确定软件模块344,以当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确定网络连接信息,以及当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以第二模式操作时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处理器330还可以执行网络连接软件模块345,以使用网络连接信息来建立与无线网络的连接。处理器330还可以执行操作模式选择软件模块346,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设备的分离距离和网络标识符来选择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中的一者。
如上文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无线耦合到另一无线设备,诸如蜂窝电话(例如,经由Wi-Fi或诸如BLE或NFC的短程无线协议)。因为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能非常靠近另一无线设备,所以这两个设备可以共享相同的网络连接信息。对于蜂窝网络,这样的网络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一个或多个近邻测量结果、与小区选择和重选有关的信息等等。
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允许可穿戴无线设备300通过利用另一无线设备的连接信息来节省功率(例如,而不是独立地确定其自己的网络连接信息)。然而,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到的网络连接信息的准确性和/或适用性可能取决于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与另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例如,当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和另一无线设备(i)共置一处(即,在与另一无线设备的预先确定的分离距离内),以及(ii)与相同的无线网络相关联时(例如两个设备都与相同的蜂窝载波相关联),共享网络连接信息可能是最准确和可靠的。
对于一些实施例,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以第一模式(例如,可穿戴无线设备300通过与无线网络直接地进行通信来独立地确定其自己的网络连接信息)或第二模式(例如,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来操作。例如,当可穿戴无线设备300与另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小于阈值并且两个无线设备与相同的无线网络相关联时,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以第二模式来操作。否则,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以第一模式来操作(例如,当分离距离大于阈值和/或两个设备与不同的无线网络相关联时)。
在一些方面,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使用合适的测距技术(诸如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或往返时间(RTT)的测距技术)来估计分离距离。在其它方面,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可以通过确定可穿戴无线设备300的网络标识符是否与另一无线设备的网络标识符相匹配,来确定另一无线设备是否与相同的无线网络相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标识符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标识符。
图4A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可穿戴无线设备和另一无线设备的示例性空间配置400。关于图4A,可穿戴无线设备110无线地耦合到另一无线设备120。虽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在图4A中被描绘为智能手表,但在其它示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是健康跟踪器、智能眼镜或任何其它可穿戴无线设备。在图4A的示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和无线设备120被分开了分离距离420。对于一些实施例,当分离距离大于阈值分离距离410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以第一模式来操作。在一些示例中,阈值分离距离410可以是10米。
如图4A所示,分离距离420大于阈值分离距离410。当(例如,使用公知的测距技术)确定分离距离420超过阈值分离距离410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以第一模式来操作,以及可以通过与无线网络(为简单起见未示出)直接地进行通信来独立地确定其网络连接信息。在一些示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当确定分离距离420超过阈值分离距离420时以第一模式操作,而不管其无线网络标识符与无线设备120的无线网络标识符是否匹配。
图4B根据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和另一无线设备120的示例性空间配置450。在图4B的示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和无线设备120处于分离距离430的位置,该分离距离430小于阈值分离距离410。当(例如,使用公知的测距技术)确定分离距离430在阈值分离距离410内时,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确定其无线网络标识符与无线设备120的无线标识符是否匹配。例如,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确定其PLMN与无线设备120的PLMN是否匹配。如果无线网络标识符匹配,则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以第二模式操作,以及可以从无线设备120接收网络连接信息。如果无线网络标识符不匹配,则可穿戴无线设备110可以以第一模式操作(例如,如上文关于图4A所描述的)。
图5根据一些实施例,是描绘用于选择性地确定网络连接信息的示例性操作500的说明性流程图。示例性操作50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诸如图1、图2、图4A和图4B的可穿戴无线设备110,或图3的可穿戴无线设备300,其可以是智能手表、健康跟踪器、智能眼镜或其它可穿戴无线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可能能够在低功率状态下操作,以及可以响应于设备退出低功率状态来执行操作500。
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501),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与无线网络相关联。例如,第一无线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使用Wi-Fi协议或诸如NFC或BLE的短程无线协议与第一无线设备通信。无线网络可以是根据蜂窝协议操作的蜂窝网络。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通过执行图3的网络连接软件模块345来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
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估计可穿戴无线设备与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502)。例如,可以通过执行图3的可穿戴无线设备300的距离估计软件模块343来估计分离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基于RSSI或RTT测量结果的公知测距技术来估计分离距离。
然后,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将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503)。例如,第一网络标识符和第二网络标识符均可以是与蜂窝网络相关联的PLMN标识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执行图3的可穿戴无线设备300的网络识别软件模块342来将第一网络标识符与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
然后,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和该分离距离来从第一无线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504)。例如,网络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或一个或多个近邻测量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分离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距离或者如果第一网络标识符与第二网络标识符不匹配,则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以确定网络连接信息。如果分离距离小于阈值距离,并且第一网络标识符与第二网络标识符相匹配,则可穿戴无线设备可以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在一些示例中,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网络连接信息可以包括:向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请求,以及响应于该请求接收网络连接信息。例如,选择性地接收网络连接信息可以通过执行图3的可穿戴无线设备300的操作模式选择软件模块346来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工艺中的任意技术和工艺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贯穿上文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已经对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其功能方面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样的功能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于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样的实现方式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背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方法、序列或算法可以直接体现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存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能够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和向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替代的方式中,存储介质可以整合到处理器。
在前述说明书中,已经参考其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公开内容的较宽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30)

1.一种用于确定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由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并且包括:
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
估计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
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和所述分离距离来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所述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使用短程无线协议来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使用蜂窝通信协议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程无线协议是蓝牙低能量(BLE)协议或近场通信(NFC)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连接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或者一个或多个近邻测量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来连接到所述无线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和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用于标识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性地接收包括:
如果所述分离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距离或者如果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不匹配,则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以确定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性地接收包括:
如果所述分离距离小于阈值距离并且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匹配,则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请求;以及
响应于所述请求来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距离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通信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或往返时间(RTT)来估计的。
11.一种可穿戴无线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收发机;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包括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指令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通过执行包括以下项的操作来确定网络连接信息:
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
估计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
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和所述分离距离来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所述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使用短程无线协议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使用蜂窝通信协议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所述短程无线协议是蓝牙低能量(BLE)协议或近场通信(NFC)协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连接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或者一个或多个近邻测量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所述指令执行以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还包括以下项的操作:使用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来连接到所述无线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和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用于标识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执行以选择性地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的指令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还包括以下项的操作:
如果所述分离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距离或者如果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不匹配,则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以确定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执行以选择性地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的指令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还包括以下项的操作:
如果所述分离距离小于阈值距离并且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匹配,则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执行以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的指令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还包括以下项的操作:
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请求;以及
响应于所述请求来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分离距离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通信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或往返时间(RTT)来估计的。
21.一种存储包含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在由可穿戴无线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通过执行包括以下项的操作来选择性地以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操作:
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
估计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
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和所述分离距离来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所述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使用短程无线协议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使用蜂窝通信协议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短程无线协议是蓝牙低能量(BLE)协议或近场通信(NFC)协议。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网络连接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或者一个或多个近邻测量结果。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
使用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来连接到无线网络。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和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用于标识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执行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选择性地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还包括以下项的操作:
如果所述分离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距离或者如果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不匹配,则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以确定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执行所述指令以选择性地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还包括以下项的操作:
如果所述分离距离小于阈值距离并且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匹配,则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执行所述指令以选择性地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使得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执行还包括以下项的操作:
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请求;以及
响应于所述请求来接收所述网络连接信息。
30.一种用于确定网络连接信息的可穿戴无线设备,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包括:
用于与第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的单元,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与无线网络相关联的;
用于估计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分离距离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可穿戴无线设备的第一网络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第二网络标识符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和所述分离距离来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选择性地接收针对所述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的单元。
CN201780023306.0A 2016-04-15 2017-02-24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增强的系统捕获 Pending CN1090766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30,786 US9730006B1 (en) 2016-04-15 2016-04-15 Enhanced system acquisition for wearables
US15/130,786 2016-04-15
PCT/US2017/019516 WO2017180250A1 (en) 2016-04-15 2017-02-24 Enhanced system acquisition for wearabl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626A true CN109076626A (zh) 2018-12-21

Family

ID=58314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3306.0A Pending CN109076626A (zh) 2016-04-15 2017-02-24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增强的系统捕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30006B1 (zh)
EP (1) EP3443763B1 (zh)
KR (1) KR20180132697A (zh)
CN (1) CN109076626A (zh)
AU (1) AU2017249006A1 (zh)
BR (1) BR112018071114A2 (zh)
WO (1) WO201718025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2211A (zh) * 2019-07-31 2019-10-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654899A (zh) * 2020-05-28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20204A1 (zh) * 2019-12-20 2021-06-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5906B (zh) * 2014-08-29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US10517021B2 (en) 2016-06-30 2019-12-24 Evolve Cellular Inc.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4495A1 (en) * 2013-09-05 2015-03-1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terminal computing device and a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04539321A (zh) * 2014-09-29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联系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智能手表
AU2014236165A1 (en) * 2013-03-14 2015-11-05 Aliphcom Network of speaker lights and wearable devices using intelligent connection managers
US20160037345A1 (en) * 2013-03-15 2016-02-04 Apple Inc. Controlling access to protected functionality of a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CN105450264A (zh) * 2014-06-04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3655B1 (en) * 1998-12-22 2008-05-13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securing inbound and outbound data packet flow in a computer network
JP2004318828A (ja) * 2003-03-31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法、装着可能なコンピュータ、メール送信システム、画像情報送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プログラム
KR101593591B1 (ko) * 2009-09-25 2016-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심 단말기의 프로토콜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8869263B2 (en) 2010-02-26 2014-10-21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device authentication bypass based upon user-wearable security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US9011292B2 (en) 2010-11-01 2015-04-21 Nike, Inc. Wearable device assembly having athletic functionality
US20150093990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Xintian E. Lin Techniques for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wireless docking
US9510208B2 (en) * 2013-10-04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quence generation for shared spectrum
EP2876619A1 (en) 2013-11-22 2015-05-27 Thomson Licensing Device location monitoring
KR102016644B1 (ko) 2014-02-23 2019-08-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기능 및 리소스 운용 방법
JP2017513405A (ja) * 2014-04-02 2017-05-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効率の良い近接検出
US20150304851A1 (en) 2014-04-22 2015-10-22 Broadcom Corporation Portable authorization device
KR102296184B1 (ko) * 2014-10-01 2021-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및 디스커버리 신호 송신 기법
CN105763715A (zh) * 2014-12-17 2016-07-13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查找终端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4236165A1 (en) * 2013-03-14 2015-11-05 Aliphcom Network of speaker lights and wearable devices using intelligent connection managers
US20160037345A1 (en) * 2013-03-15 2016-02-04 Apple Inc. Controlling access to protected functionality of a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WO2015034495A1 (en) * 2013-09-05 2015-03-1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terminal computing device and a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05450264A (zh) * 2014-06-04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539321A (zh) * 2014-09-29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联系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智能手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2211A (zh) * 2019-07-31 2019-10-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120204A1 (zh) * 2019-12-20 2021-06-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4899A (zh) * 2020-05-28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32697A (ko) 2018-12-12
EP3443763B1 (en) 2020-11-25
EP3443763A1 (en) 2019-02-20
AU2017249006A1 (en) 2018-09-27
WO2017180250A1 (en) 2017-10-19
BR112018071114A2 (pt) 2019-01-29
US9730006B1 (en)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6626A (zh)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增强的系统捕获
CN103747521B (zh)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射频识别的实时定位方法及系统
US9408033B2 (en) Hybrid location determin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313842B2 (en) Transceiver selection system
EP2831620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establishment
US201600950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OPTIMIZED IoT COMMUNICATION
CN102143603A (zh) 用于控制多无线电rf平台的方法
CN102217385A (zh) 无线个域网上的资源共享
CN105577246A (zh) 用于多无线电天线切换的仲裁器
CN105850056A (zh) 用于双无线电装置的天线切换
JP2021170770A (ja) 無線通信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5884438A (zh) 接入点(ap)的链路禁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633060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79081B (zh) 用于实现下行链路双载波的集成电路和用户设备
CN111294811A (zh) 一种小区扩容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7178577A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CN107258096A (zh) 具有不同坐标域的无线网络之间的通信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WO202319325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4026771A1 (zh) 接入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US2024016300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181449A1 (en)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channel selection based upon historical rf spectral data and related methods
EP437651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8077254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US9781680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measured positional information
CN116112025A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