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348A - 通信终端装置、地面蜂窝基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装置、地面蜂窝基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348A
CN109076348A CN201780017254.6A CN201780017254A CN109076348A CN 109076348 A CN109076348 A CN 109076348A CN 201780017254 A CN201780017254 A CN 201780017254A CN 109076348 A CN109076348 A CN 109076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atellite
terrestrial cellular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2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6348B (zh
Inventor
藤井辉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ft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ftBa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ftBank Corp filed Critical SoftBan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6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6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204Multiple access
    • H04B7/2041Spot beam 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由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所共用,并且通过无线资源的简单的切换控制既能够避免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又能够改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的通信终端装置、地面蜂窝基站和移动通信系统。在通信终端装置存在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时,在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时隙,在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装置、地面蜂窝基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以及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终端装置和地面蜂窝基站。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能在同一区域内利用经由配置于地面的蜂窝基站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下,适当略称为“地面系统”。)和经由人造卫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下,适当略称为“卫星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06421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蓑轮正,另6名,“安心·安全のための地上/衛星統合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以安心、安全为目的的地面/卫星综合移动通信系统)”,电子信息通信学会论文集B,Vol.J91-B,No.12,pp.1629-1640,2008/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能够由上述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共用的通信终端装置中,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通过无线资源的简单的切换控制,既要避免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又要改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是被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共用的通信终端装置,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对使用同一频带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在时间轴上相互不重复的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收发单元,其根据该通信终端装置所在的区域,选择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和卫星移动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通信方式来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在该通信终端装置存在于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时,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如下进行控制:在去往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时隙,在来自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地面蜂窝基站是包含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地面蜂窝基站,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对使用同一频带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在时间轴上相互不重复的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收发单元,其与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如下进行控制:在去往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时隙,在来自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
根据这些通信终端装置和地面蜂窝基站,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内的下行线路中,不仅使用了分配给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还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时隙。由此,能够改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另外,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内的下行线路中,与来自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相比,来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的强度极弱,因此,即使是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也能够将来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的影响降低到能够忽略的程度。
另一方面,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内的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由此,能够避免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线路的信号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信号产生干扰。
而且,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中以在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之间切换的方式进行控制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是容易控制的时隙,因此,与以切换频率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相比,无线资源的切换控制是容易的。
在上述通信终端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在该通信终端装置存在于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时的去往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
另外,在上述地面蜂窝基站中,也可以是,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在去往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
根据这些通信终端装置和地面蜂窝基站,通过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
在上述通信终端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根据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中的下行线路的流量,改变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中的去往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所使用的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的数量。
另外,在上述地面蜂窝基站中,也可以是,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根据本站的区域中的去往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的流量,改变该区域中的去往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所使用的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的数量。
根据这些通信终端装置和地面蜂窝基站,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中下行线路的流量大时,通过增加该区域中使用的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的数量,能够提高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从而能够应对流量的增加。另外,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中下行线路的流量小时,通过减少该区域中使用的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的数量,能够降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信号对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线路的影响。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包含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具备:地面蜂窝基站,其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卫星基站,其能经由人造卫星的通信中继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基站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地面蜂窝基站和上述卫星基站,该地面蜂窝基站是上述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的地面蜂窝基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由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所共用,并且通过无线资源的简单的切换控制,既能够避免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又能够改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能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来进行利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中的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选择、切换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A是示出通信终端装置进行下行线路的通信时的从卫星系统向地面系统的干扰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4B是示出针对图4A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位置的分别来自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接收功率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坐标图。
图5是示出通信终端装置进行上行线路的通信时的从地面系统向卫星系统的干扰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时隙的分配和所分配的时隙在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中的分开使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时隙的分配和所分配的时隙在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中的分开使用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能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来进行利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便携电话系统)的整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能够利用经由地面的蜂窝基站的地面系统(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经由人造静止卫星的卫星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信终端装置10利用地面系统进行通信时的通信动作模式称为“地面通信模式”,将通信终端装置10利用卫星系统进行通信时的通信动作模式称为“卫星通信模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人造卫星为静止卫星(以下称为“人造静止卫星”。)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也可以使用人造静止卫星以外的非静止卫星、准天顶卫星等人造卫星。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具备:能经由地面系统与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以下称为“地面蜂窝基站”。)20;以及能经由作为卫星中继站的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与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的卫星基站30。地面蜂窝基站20的基站装置21、卫星基站30的基站装置31以及控制各基站的基站控制装置50分别经由包括专用线路、通用线路等的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核心网络60。
地面蜂窝基站20和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各自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同一无线传输方式和同一频带。作为无线传输方式,例如能够采用WCDMA(注册商标)(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CDMA-2000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通信方式、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dvanced的通信方式、第四代便携电话的通信方式等。另外,作为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的无线通信(服务链路)的频带,例如能够分配由IMT(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国际移动通信)-2000标准化的MSS带(上行1980~2010MHz和下行2170~2200MHz)中的规定范围(例如30MHz)的频带。另外,作为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与地面的卫星基站30之间的无线通信(馈线链路)的频带,例如能够分配Ku带(上行14GHz和下行12GHz)中的规定范围的频带。
通信终端装置10是便携电话机、智能手机、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便携电脑等,也被称为用户装置(UE)、移动机、移动台装置、便携型的通信终端。通信终端装置10例如在存在于能与地面蜂窝基站20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以下称为“地面站区域”。)200和能与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以下称为“卫星站区域”。)400相重复的区域时,能够利用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此外,在该重复区域中,来自地面蜂窝基站20的信号的接收强度(接收功率)大,因此,通信终端装置10优先利用地面系统。另外,通信终端装置10在存在于地面站区域200的范围外且卫星站区域400的范围内的区域时,能够利用卫星系统。
地面蜂窝基站20具有基站装置21、天线等,能够使用规定的无线传输方式(调制方式)以前述的规定频率范围内的频率f0与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通信。作为地面蜂窝基站20,例如可举出将通常为半径数百m至数km程度的大范围区域的宏小区覆盖的大范围的宏基站、以覆盖比大范围的宏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小的区域(例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的方式设置的小型基站等。有时也将宏基站称为“宏小区基站”、“Macro e-Node B”等,将小型基站称为“小小区基站”、“微小区基站”。
卫星基站30具有与地面蜂窝基站20的基站装置21同样的基站装置31、频率转换装置32、天线等,有时也被称为“馈线链路站”。卫星基站30能够使用与地面蜂窝基站20同样的规定的无线传输方式(调制方式),将频率f0转换为卫星通信用的频率fc而与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进行通信。频率转换装置32在对基站装置31与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时,作为在基站装置31所使用的频率f0和在与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的通信中所使用的卫星通信用的频率fc之间进行转换的频率转换单元发挥功能。
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具有进行非再生频率转换中继的频率转换单元。该频率转换单元在对通信终端装置10与卫星基站30的通信进行中继时,在与通信终端装置10的通信中所使用的频率f0和与卫星基站30的通信中所使用的卫星通信用的频率fc之间进行转换。例如,通信中继装置41能够将从卫星基站30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fc转换为f0,以频率f0与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通信。
基站控制装置50能够针对能与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共同区域所对应的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控制无线资源(频率、时隙)的分配。即,基站控制装置50进行如下控制:对地面蜂窝基站20所使用的无线资源与卫星基站30所使用的无线资源以相互不重叠的方式进行分配。另外,基站控制装置50也能够如下进行控制:在由于灾害等而地面蜂窝基站20的一部分发生了障碍的紧急情况时,使分配给卫星基站30的无线资源(例如时隙)比平常时多。例如,基站控制装置50如下进行控制:在由于灾害等而地面蜂窝基站20的一部分发生了障碍的紧急情况时,使分配给卫星基站30的无线资源(例如时隙)的分配率比平常时大。这些控制例如能够通过从基站控制装置50向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发送规定的控制数据来进行。在此,所谓分配给卫星基站30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率”,是指在共同区域中对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的全体所分配的无线资源中的分配给卫星基站30的无线资源的比例。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控制装置50进行如下控制:对地面蜂窝基站20所使用的无线资源的时隙与卫星基站30所使用的无线资源的时隙以相互不重叠的方式进行分配。该无线资源的时隙是将规定时间长度的无线通信帧以规定数量进行分割所得的时间间隔,是上述无线资源的时间分配控制的基本单位。例如,在对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的全体所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无线通信帧是被八分割或者十分割的情况下,该无线通信帧内的8个或者10个时隙以在地面蜂窝基站20与卫星基站30中相互不重叠的方式被分配。
分别分配给上述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无线资源(时隙)的分配信息是从基站控制装置50分别发送到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并被存储到各基站20、30的存储装置。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分别基于该无线资源(时隙)的分配信息,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进行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的通信。另外,上述无线资源(时隙)的分配信息例如从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发送到通信终端装置10,并存储到通信终端装置10的存储装置。通信终端装置10基于该无线资源(时隙)的分配信息,分别与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之间进行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的通信。
通信终端装置10例如使用具有CPU、存储器等的计算机装置、无线通信部等硬件来构成,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能够进行与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之间的无线通信等。另外,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例如使用具有CPU、存储器等的计算机装置、针对核心网络60的外部通信接口部、无线通信部等硬件来构成,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能够进行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的无线通信或与核心网络60侧的通信。另外,基站控制装置50例如使用具有CPU、存储器等的计算机装置、针对核心网络60的外部通信接口部来构成,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能够进行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的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地面蜂窝基站20和卫星基站30为了能够对应上述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控制而按规定的时间精度(例如1μs以下)相互被时间同步。该时间同步例如能够通过访问规定的时间服务器或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来进行。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一个构成例的框图。然而,通信终端装置10的构成不限于图2的构成,只要是能够利用于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能够对应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控制的构成即可。
在图2中,通信终端装置10具备:第1天线11,其用于与地面系统中的地面蜂窝基站20的无线通信;第2天线12,其用于与卫星系统中的人造静止卫星40的无线通信;以及天线切换开关(SW)181,其作为天线切换单元。第1天线11例如是对应地面系统的垂直偏振波的线状天线,第2天线12是对应卫星系统的圆偏振波的螺旋天线或者贴片天线。天线切换开关181根据所选择的地面系统或者卫星系统来切换第1天线11与第2天线12。
而且,通信终端装置10具备:基带单元13,其作为共用的基带处理单元;以及存储装置14,其作为存储该基带单元13所用的系统参数群的存储单元。基带单元13基于由对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共同定义的多种系统参数分别预先设定的值构成的系统参数群,进行下行线路的接收信号R和上行线路的发送信号T的处理。
基带单元13基于规定的无线传输方式(例如由3GPP的LTE、LTE-Advanced指定的无线传输方式),执行如下处理:通过对规定的时隙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来生成上行线路的发送信号T,或者解调下行线路的规定的时隙的接收信号R来取得数据。在该基带单元13的处理中,使用最适合地面系统的第1系统参数群或者最适合卫星系统的第2系统参数群。
存储装置14存储最适合地面系统的第1系统参数群和最适合卫星系统的第2系统参数群作为用于基带单元13的系统参数群。多种系统参数例如是调制方式、纠错码的编码率、重发控制时的最大重发次数、对收发数据进行累积的收发缓冲量。另外,存储装置14存储前述的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各自被分配的无线资源(时隙)的分配信息。
另外,通信终端装置10具备对输入到基带单元13的接收信号R和从基带单元13输出的发送信号T各自的功率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单元15。本构成例的功率放大单元15具有: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各自的接收信号R的功率放大所使用的共用的低噪声接收功率放大器(以下称为“接收功率放大器”。)151;地面系统的发送信号T的功率放大所使用的第1发送功率放大器152;以及卫星系统的发送信号T的功率放大所使用的第2发送功率放大器153。第1发送功率放大器152以使发送功率成为例如0.2[W]的方式对地面系统的发送信号T的功率进行放大。另外,第2发送功率放大器153以使发送功率成为例如1[W]的方式对卫星系统的发送信号T的功率进行放大。
在图2的构成例中,第1天线11和第1发送功率放大器152是地面系统专用的构成要素10A,第2天线12和第2发送功率放大器153是卫星系统专用的构成要素10B。
由天线11、1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R的路径与朝向天线11、12的发送信号T的路径由DUP(Duplexer:收发共用器)171将路径分离开。另外,经过第1发送功率放大器152的发送信号T的路径与经过第2发送功率放大器153的发送信号T的路径由发送路径切换开关(SW)182、183进行切换。
另外,通信终端装置10具备:选择单元,其选择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系统;以及控制装置16,其作为如下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根据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地面系统或者卫星系统,将存储装置14所存储的第1系统参数群或者第2系统参数群用于基带单元13。控制装置16例如由CPU和RAM、ROM等存储器构成,通过读入并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而作为上述控制单元发挥功能。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16也作为基于后述的共同控制信号所包含的基站标识符、接收功率等来选择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系统的选择单元发挥功能。
此外,通信终端装置10也可以具备连接到控制装置16的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面板等显示部、操作按钮等操作部。在该情况下,为了让用户能够随意选择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系统,也可以使用显示部或者操作部作为上述选择单元。
在图2的构成例的通信终端装置10中,当选择了地面系统的情况下,由第1天线11接收到的来自地面蜂窝基站20的下行线路的规定的时隙的接收信号R在被接收功率放大器151放大后,由基带单元13基于第1系统参数群进行处理以得到原始的数据。另外,在基带单元13中基于第1系统参数群从发送对象的数据生成的上行线路的规定的时隙的发送信号T在被地面系统用的第1发送功率放大器152放大到规定功率(例如0.2[W])后,从第1天线11朝向地面蜂窝基站20以规定的时隙进行发送。
另一方面,当选择了卫星系统的情况下,由第2天线12接收到的来自人造静止卫星40的下行线路的规定的时隙的接收信号R在被接收功率放大器151放大后,由基带单元13基于第2系统参数群进行处理以得到原始的数据。另外,在基带单元13中基于第2系统参数群从发送对象的数据生成的上行线路的规定的时隙的发送信号T在被卫星系统用的第2发送功率放大器153放大到规定的功率(例如1[W])后,从第2天线12朝向人造静止卫星40以规定的时隙进行发送。
如此,在图2的构成例的通信终端装置10中,能够根据从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之中选择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专用的天线11、12并且将最适合的第1或者第2系统参数群用在基带单元13中,因此,能进行与所选择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环境对应的无线通信。另外,通过天线11、12和系统参数群的切换,能够容易地切换地面系统与卫星系统。而且,能够使基于系统参数群进行接收信号R和发送信号T的处理的基带单元13为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所共用,因此,与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各自具备专用的基带单元的构成相比,能够使构成变得简单。
特别是,在图2的构成例的通信终端装置10中,能够根据从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之中选择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专用的发送功率放大器152、153,因此,无需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就能进行与所选择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环境对应的发送信号T的功率放大,并且能够考虑到功率效率而利用功耗小的最合适的功率放大器。另外,能够让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这两者共用接收功率放大器151,因此能够使构成更简单。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中的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选择、切换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图3中,当通信终端装置10的电源接通(S101)时,会选择地面系统(S102),切换为地面系统用的天线11和第1系统参数群。接下来,判断从地面系统的地面蜂窝基站20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功率(接收功率)是否大于规定的第1阈值Pth1(S103)。在地面系统的接收功率为第1阈值Pth1以下的情况下(S103中为“否”),从地面系统切换为卫星系统(S104),切换为卫星系统用的天线12和第2系统参数群。
接下来,判断从卫星系统的人造静止卫星40接收到的接收功率是否大于规定的第2阈值Pth2(S105)。在卫星系统的接收功率大于第2阈值Pth2的情况下(S105为“是”),接收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共同控制信号内的基站标识符(S106),基于该基站标识符判断该接收信号是否是卫星系统的接收信号(S107)。在此,在判断为是卫星系统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S107为“是”),继续由卫星系统进行接收(S108)。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是卫星系统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S107中为“否”),切换为地面系统(S102)。
另外,在上述步骤S103中,地面系统的接收功率大于第1阈值Pth1的情况下(S103为“是”),继续由地面系统进行接收(S109)。接下来,接收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共同控制信号内的基站标识符(S110),基于该基站标识符判断该接收信号是否是地面系统的接收信号(S111)。在此,在判断为是地面系统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S111为“是”),继续由地面系统进行接收(S112)。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是地面系统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S111中为“否”),切换为卫星系统(S104)。
根据上述图3的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选择、切换处理,能够优先利用在通常情况下无线传输环境更为稳定的地面系统,并且能在由于某些原因而来自地面系统的接收信号变弱的情况下自动切换为卫星系统。
此外,在上述图3的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选择、切换处理中,在步骤S103中,判断的是从地面系统的地面蜂窝基站20接收到的接收功率是否大于第1阈值Pth1,但也可以判断该接收功率是否为第1阈值Pth1以上。另外,在步骤S105中,判断的是从卫星系统的人造静止卫星40接收到的接收功率是否大于第2阈值Pth2,但也可以判断该接收功率是否为第2阈值Pth2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卫星系统是人造静止卫星40具有单波束天线构成的情况下的例子。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能与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通信的卫星站区域400为与表示通信中继装置41的天线的指向方向的波束410对应的单个波束区域。然而,卫星系统的人造静止卫星40也可以具有多波束天线构成。在该情况下,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能与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通信的卫星站区域400成为与表示通信中继装置41的天线的相互不同的多个指向方向的波束对应的相互在空间上错开的多个波束区域。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以上说明的构成的包含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进行下行线路的无线通信时与进行上行线路的无线通信时,地面系统与卫星系统之间的干扰是不同的。
图4A是示出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下行线路的通信时的从卫星系统向地面系统的干扰的情形的说明图,图4B是示出针对图4A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位置的分别来自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的接收功率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坐标图。图中的Sgd及Psgd分别表示从地面蜂窝基站20去往地面站区域200内的地面通信模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地面期望波及其接收功率,Igd及Pigd分别表示从地面蜂窝基站20去往卫星站区域400内的卫星通信模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地面干扰波及其接收功率。另外,图中的Ssd及Pssd分别表示从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去往卫星站区域400内的卫星通信模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卫星期望波及其接收功率,Isd及Pisd分别表示从通信中继装置41去往地面站区域200内的地面通信模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卫星干扰波及其接收功率。
在图4中,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的传播损失相比于地面蜂窝基站20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的传播损失是极大的(例如大50dB以上)。所以,在地面站区域200中从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接收的卫星干扰波Is的接收功率Pis极小。例如,来自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的卫星干扰波Is的接收功率Pis是比热噪声功率Pn稍大的程度。因此,即使在来自地面站区域200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中利用了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无线资源的时隙,该下行线路的接收质量(例如SINR:期望信号功率Psgd与(热噪声功率Pn+干扰信号功率Pisd)之比)也是稍有劣化的程度。
图5是示出通信终端装置10进行上行线路的通信时的从地面系统向卫星系统的干扰的情形的说明图。图中的Ssu是从卫星通信模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去往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的上行线路的卫星期望波,Igu是从地面站区域200内的通信终端装置10去往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的上行线路的地面干扰波。
在图5中,同时利用地面系统进行通信的地面通信模式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数量与卫星站区域400内存在的地面蜂窝基站20的数量相当。由人造静止卫星40的通信中继装置41接收的来自地面系统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功率为来自同时利用着地面系统的多个通信终端装置10的地面干扰波Igu的功率的总和。所以,由通信中继装置41接收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功率成为远远大于来自利用着卫星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10的上行线路的卫星期望波Ssu的功率的值,该上行线路的接收质量(例如SINR:期望信号功率Pssu与(热噪声功率Pn+干扰信号功率Pigu)之比)会大为劣化,因此无法进行卫星系统的上行线路的通信。因此,在上行线路中,无法在地面系统与卫星系统中使用同一时隙。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通信终端装置10存在于地面系统的地面站区域200时,在去往通信终端装置10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地面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卫星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时隙,在来自通信终端装置10的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地面系统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时隙的分配和所分配的时隙在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中的分开使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此外,在图6的例子和后述的图7的例子中,分别示出将无线帧按时间进行分割来分配的时隙的数量为8个的情况,无线帧的分割数量(每1个无线帧的时隙的个数)也可以是7个以下,还可以是9个以上。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将时隙T1~T3、T5和T6分配给地面系统,将其它时隙T4、T7和T8分配给卫星系统,但时隙的分配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在图6中,在卫星系统的卫星基站30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的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另外,在从地面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10向地面蜂窝基站20的上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而另一方面,在地面系统的地面蜂窝基站20向通信终端装置10的下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中全部时隙以及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一部分时隙(在图示的例子中为时隙T7和T8)。由此,能够改善流量多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吞吐量)。
此外,在图6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如下进行控制:根据下行线路的流量来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一部分时隙。例如,也可以控制为在下行线路的流量小的情况下,不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而使用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并控制为在下行线路的流量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一部分时隙。
如此,通过进行图6所示的利用地面系统时的时隙在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中的分开使用,在地面系统的地面站区域200的下行线路中,不仅使用了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中的全部时隙,还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一部分时隙。由此,能够改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另外,在地面站区域200的下行线路中,与来自地面系统的信号相比,来自卫星系统的信号的强度极弱,因此,即使是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也能够将来自卫星系统的干扰的影响降低到能够忽略的程度。
另一方面,在地面站区域200的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其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中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由此,能够避免地面系统的上行线路的信号对卫星系统的上行信号产生干扰。
而且,在地面站区域200中以在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之间切换的方式进行控制的卫星系统的无线资源是容易控制的时隙,因此,与以切换频率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相比,无线资源的切换控制是容易的。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时隙的分配和所分配的时隙在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中的分开使用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在图7中,在卫星系统的卫星基站30与通信终端装置10之间的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全部时隙。另外,在从地面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10向地面蜂窝基站20的上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中的全部时隙。而另一方面,在从地面系统的地面蜂窝基站20向通信终端装置10的下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中的全部时隙以及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全部时隙。由此,能够改善流量多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吞吐量)。
此外,在图7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如下进行控制:根据下行线路的流量来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例如,也可以控制为在下行线路的流量小的情况下,不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而使用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并控制为在下行线路的流量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全部时隙。
如此,通过进行图7所示的时隙在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中的分开使用,在地面系统的地面站区域200的下行线路中,不仅使用了分配给地面系统的时隙T1~T3、T5和T6中的全部时隙,还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全部时隙。由此,能够改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吞吐量)。
另外,与图6的例子同样,即使是使用了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也能够将来自卫星系统的干扰的影响降低到能够忽略的程度,并且能够避免地面系统的上行线路的信号对卫星系统的上行信号产生干扰,而且,与以切换频率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相比,无线资源的切换控制是容易的。
特别是在图7的例子中,通过在地面系统的区域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卫星系统的时隙T4、T7和T8中的全部时隙,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吞吐量)。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让通信终端装置10由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共用,并且通过无线资源的简单的切换控制既能够避免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又能够改善地面系统的下行线路的频率利用率(吞吐量)。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处理工序以及移动通信系统、基站、通信终端装置(用户终端装置、移动台)和路由器装置的构成要素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实现。例如,这些工序和构成要素可以通过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关于硬件实现,在实体(例如,各种无线通信装置、Node B、通信终端装置、硬盘驱动器装置或者光盘驱动器装置)中为了实现上述工序和构成要素而使用的处理单元等手段可以在1个或者多个特定用途IC(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电子设备、设计成执行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计算机或者它们的组合之中实现。
另外,关于固件和/或软件实现,为了实现上述构成要素而使用的各部可以由执行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功能的程序(例如,过程(procedure)、函数、模块、指令等的代码)来实现。一般而言,有形地体现固件和/或软件的代码的任意的计算机/处理器可读取的介质也可以用于为了实现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上述工序和构成要素而使用的处理单元等手段的实现。例如,固件和/或软件代码也可以在例如控制装置、存储装置中存储于存储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可以实现在计算机、处理器的内部,或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的外部。另外,固件和/或软件代码例如也可以存储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闪存、软(注册商标)盘、光盘(CD)、数字多功能磁盘(DVD)、磁或光数据存储装置等这样的计算机、处理器可读取的介质中。该代码可以由1个或者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另外,也可以使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功能性的某一方面。
另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制造或者使用本发明而提供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本发明的各种各样的修正是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中定义的一般性原理无需脱离本发明的宗旨或者范围就能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例子和设计,应认为其范围是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 通信终端装置
20 地面蜂窝基站
30 卫星基站
40 人造静止卫星
41 通信中继装置
50 基站控制装置
60 核心网络
200 地面站区域
400 卫星站区域
410 波束。

Claims (7)

1.一种通信终端装置,是被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共用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单元,其存储对使用同一频带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在时间轴上相互不重复的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
收发单元,其根据该通信终端装置所在的区域,选择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和卫星移动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通信方式来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该通信终端装置存在于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时,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如下进行控制:在去往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时隙,在来自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在该通信终端装置存在于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时的去往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根据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中的下行线路的流量,改变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域中的去往该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所使用的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的数量。
4.一种地面蜂窝基站,是包含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地面蜂窝基站,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单元,其存储对使用同一频带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在时间轴上相互不重复的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
收发单元,其与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基于上述无线资源的时隙的分配信息,如下进行控制:在去往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时隙,在来自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上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且不使用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蜂窝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在去往存在于本站的区域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中,使用分配给上述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和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部时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蜂窝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如下进行控制:根据本站的区域中的去往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的流量,改变该区域中的去往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所使用的分配给上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隙的数量。
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是包含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地面蜂窝基站,其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卫星基站,其能经由人造卫星的通信中继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基站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地面蜂窝基站和上述卫星基站,
上述地面蜂窝基站是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面蜂窝基站。
CN201780017254.6A 2016-03-14 2017-01-31 通信终端装置、地面蜂窝基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Active CN1090763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9568A JP2017168897A (ja) 2016-03-14 2016-03-14 通信端末装置、地上セルラー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16-049568 2016-03-14
PCT/JP2017/003465 WO2017159085A1 (ja) 2016-03-14 2017-01-31 通信端末装置、地上セルラー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348A true CN109076348A (zh) 2018-12-21
CN109076348B CN109076348B (zh) 2023-05-16

Family

ID=5985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254.6A Active CN109076348B (zh) 2016-03-14 2017-01-31 通信终端装置、地面蜂窝基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9965B2 (zh)
EP (1) EP3432630A4 (zh)
JP (1) JP2017168897A (zh)
CN (1) CN109076348B (zh)
WO (1) WO201715908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503A (zh) * 2019-04-11 2019-07-1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一种高空通信平台与地面蜂窝间干扰管理方法
CN111615127A (zh) * 2020-05-22 2020-09-01 海南大学 一种固定卫星服务系统与5g蜂窝网络共存时的协作调度算法
CN112737662A (zh) * 2020-12-22 2021-04-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无人机管道巡线系统及多站接力方法
CN115315903A (zh) * 2021-03-05 2022-11-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2903B2 (en) * 2018-12-03 2021-08-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handover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EP4022798A1 (en) * 2019-08-29 2022-07-0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sources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and controller
JP7220168B2 (ja) * 2020-02-19 2023-02-09 Haps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オーバレイセル構成における不連続サービスエリアの検知及びその検知に基づく無線ネットワーク設計
KR102642546B1 (ko) * 2020-06-30 2024-03-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초저전력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7395528B2 (ja) * 2021-03-03 2023-12-11 Kddi株式会社 地上基地局の配下の通信端末を衛星基地局で収容する基地局切替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22219845A1 (ja) * 2021-04-12 2022-10-20 楽天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3013090A1 (ja) * 2021-08-02 2023-02-09 楽天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4745737B (zh) * 2022-04-29 2023-01-13 爱浦路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流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18634A1 (ja) * 2022-07-22 2024-01-25 楽天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基地局の稼働予定に応じた通信機の接続状態への遷移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834A (zh) * 2007-03-27 2010-03-03 Telcom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提高数据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方法和系统
JP2010278886A (ja) * 2009-05-29 2010-12-09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地上/衛星共用携帯電話システムとそのシステム相互干渉軽減方法
CN103026640A (zh) * 2010-05-07 2013-04-03 国家宇宙研究中心 高容量混合陆地/卫星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
JP2014064219A (ja) * 2012-09-22 2014-04-10 Softbank Mobile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WO2015114729A1 (ja) * 2014-01-28 2015-08-06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1605B2 (en) * 2002-06-27 2012-02-21 Globalstar,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to terrestrial and satellite services
GB0721307D0 (en) * 2007-10-30 2007-12-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asuring apparatus
US20110064017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mbms in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ler therefor
US20130315112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ellular/satellite network coexistence
FR2997253B1 (fr) * 2012-10-24 2014-10-31 Thales Sa Methode d'allocation dynamique de ressources partagees dans un plan temps-frequence et dispositif associe
US20150079977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ynamically managing resources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of 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267527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Linkedin Corporatio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834A (zh) * 2007-03-27 2010-03-03 Telcom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提高数据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方法和系统
JP2010278886A (ja) * 2009-05-29 2010-12-09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地上/衛星共用携帯電話システムとそのシステム相互干渉軽減方法
CN103026640A (zh) * 2010-05-07 2013-04-03 国家宇宙研究中心 高容量混合陆地/卫星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
JP2014064219A (ja) * 2012-09-22 2014-04-10 Softbank Mobile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WO2015114729A1 (ja) * 2014-01-28 2015-08-06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503A (zh) * 2019-04-11 2019-07-1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一种高空通信平台与地面蜂窝间干扰管理方法
CN110012503B (zh) * 2019-04-11 2022-06-10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一种高空通信平台与地面蜂窝间干扰管理方法
CN111615127A (zh) * 2020-05-22 2020-09-01 海南大学 一种固定卫星服务系统与5g蜂窝网络共存时的协作调度算法
CN111615127B (zh) * 2020-05-22 2022-08-05 海南大学 一种固定卫星服务系统与5g蜂窝网络共存时的协作调度方法
CN112737662A (zh) * 2020-12-22 2021-04-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无人机管道巡线系统及多站接力方法
CN112737662B (zh) * 2020-12-22 2022-08-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无人机管道巡线系统及多站接力方法
CN115315903A (zh) * 2021-03-05 2022-11-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15903B (zh) * 2021-03-05 2024-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32630A1 (en) 2019-01-23
JP2017168897A (ja) 2017-09-21
WO2017159085A1 (ja) 2017-09-21
EP3432630A4 (en) 2019-10-09
US20190075468A1 (en) 2019-03-07
US10659965B2 (en) 2020-05-19
CN109076348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6348A (zh) 通信终端装置、地面蜂窝基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09155919A (zh) 通信终端装置、卫星基站、基站控制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Shayea et al. Key challenges, drivers and solution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in 5G networks: A survey
Rinaldi et al.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in 5G & beyond: A survey
Hong et al. Cognitive radio in 5G: a perspective on energy-spectral efficiency trade-off
CN104662817A (zh) 无线网络中基于终端的分组虚拟发送和接收
US10349459B2 (en) Relay node RN, donor eNodeB DeNB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749636B1 (ko) 2개의 위성들의 빔들 내에 로케이팅되고 인터넷 접속 포인트(ipp)의 이용가능성에 따라 제 1 위성으로부터 제 2 위성으로 데이터를 중계하는 중계 노드를 갖는 비-정지 위성 네트워크에서의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JP2014064219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KR20100053405A (ko) Tdd에 기반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US20240014888A1 (en) Flexible Frequency Band Pairing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iddiqui et al. Urllc in beyond 5g and 6g networks: A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Lo et al. Performance of in-band full-duplex amplify-and-forward and decode-and-forward relays with spatial diversity for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broadband
Zhao et al. Optimal user pairing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5G satellite random access networks
Van et al. Exact outage probability of energy harvesting incremental relaying networks with MRC receiver
JP6251705B2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ルータ装置
Papadogiannis et al. Pass it on: advanced relaying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for networks beyond 4G
Sabuj et al. Low Altitude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for Futuristic Aerial-Ground Communications.
CN102577276B (zh) 中继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CN117121398A (zh) 网络中继器
CN117730621A (zh) 侧行链路的中继方法、第一电子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WO2023097589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ndo et al. PoC of mmWave (40 and 60 GHz) integrated 5G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17580111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Liu et al. A novel efficient cooperative diversity protocol for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1, 7-fan, yidingmu, coast,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SOFTBANK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OFTBANK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