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429B - 天线装置及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429B
CN109075429B CN201780025433.4A CN201780025433A CN109075429B CN 109075429 B CN109075429 B CN 109075429B CN 201780025433 A CN201780025433 A CN 201780025433A CN 109075429 B CN109075429 B CN 109075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lot
portions
periphery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54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429A (zh
Inventor
刘宏伟
卓伟建
饶勤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5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表面,包括:顶面;底面;外围,由上部、下部和一对侧部界定;第一天线,包括:第一槽,包括第一槽体、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一槽将所述表面分成四个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在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个部分之间延伸;第一电介质,位于所述第一槽中;第二天线,包括:第二槽,包括第二槽体、第四臂和第五臂,其中,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进一步分成七个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四臂和第五臂在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另一部分之间延伸,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延伸到的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个部分相对;第二电介质,位于所述第二槽中;其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表面中部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为所述表面下部的部分,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为所述表面上部的部分;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共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天线还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二天线还包括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大于所述第五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所述第一电介质,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所述第二电介质,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及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月20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天线装置及在各天线部件之间提供连续绝缘的方法”的第15/411,898号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其又要求于2016年5月6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天线装置及在各天线部件之间提供连续绝缘的方法”的第62/332,63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这两份发明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尤其涉及用于移动设备的天线。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均配有包括电路、一个或多个天线等必要的基础设施,以适应蜂窝通信形式的长距离通信。由于美观和/或功能设计的原因,这种天线通常隐藏在移动设备的外壳内部或者作为移动设备外壳的一部分整体成型。同时,随着蜂窝通信标准的发展,对移动设备天线设计的带宽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现代蜂窝通信标准需要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天线配置、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能力等。为此,在设计移动设备天线以满足前述设计要求时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表面,包括:顶面;底面;外围,由上部、下部和一对侧部界定。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天线,包括:第一槽,包括第一槽体、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一槽将所述表面分成四个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在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个部分之间延伸;第一电介质,位于所述第一槽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天线,包括:第二槽,包括第二槽体、第四臂和第五臂,其中,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进一步分成七个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四臂和第五臂在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另一部分之间延伸,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延伸到的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个部分相对;第二电介质,位于所述第二槽中。其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表面中部的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表面下部的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为表面上部的部分。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共用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天线还包括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二天线还包括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大于所述第五部分和第七部分。所述第一电介质,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所述第二电介质,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以及外围的侧部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臂、所述外围的下部和其中一个侧部之间;所述第三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所述外围的下部之间;所述第四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二臂、所述外围的下部和另一侧部之间;所述第五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四臂、所述外围的上部和其中一个侧部之间;所述第六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四臂、所述第五臂、所述外围的上部之间;所述第七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五臂、所述外围的下部和另一侧部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第一槽的第一槽体是线状或非线状的。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第一槽包括将所述第三部分分成两部分的第三臂。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模式操作和利用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模式操作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积是所述第二部分表面积的2至50倍。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用于在较高频带模式和较低频带模式下操作天线。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第三部分的表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总的表面积。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第一槽的宽度为0.5至3.0毫米。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第一槽的一个或多个端部为电闭合。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元件,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固定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分流器。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中的每个天线馈源包括头部和导电片;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进行电通信;所述天线馈源的导电片从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延伸。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可配置元件包括开关。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中的每个可配置元件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之间进行电通信。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中的一个可配置元件包括从所述可配置元件的头部延伸的导电片。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中的每个天线馈源包括头部和导电片;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进行电通信;所述天线馈源的导电片从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延伸。
另外,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造包括顶面和底面的表面,其中,所述表面具有由上部、下部和一对侧部界定的外围;蚀刻至少包含第一槽和第二槽的槽,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槽体、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二槽包括第二槽体、第四臂和第五臂;其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表面中部的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表面下部的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为表面上部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槽的第一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在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部分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槽的第二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四臂和第五臂在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一部分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大于所述第五部分和第七部分;将电介质注入到所述第一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将电介质注入到所述第二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为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和上述槽/电介质可以用作金属外壳移动设备的一部分,并不一定需要一个或多个外突天线,并且满足现代蜂窝通信标准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天线配置、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能力等。按此设计,所述天线可以应对设计移动设备天线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满足前述设计要求。应该注意的是,前述潜在优点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进行阐述,不应解释为任何方式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天线;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具有附加的槽部分;
图1C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具有Z字形槽;
图1D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具有天线馈源和可配置元件;
图1E示出了图1D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的天线馈源和可配置元件位于不同的位置;
图1F示出了图1D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的天线馈源和可配置元件位于不同的位置;
图1G示出了图1D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具有天线馈源和附加可配置元件;
图1H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具有第一天线馈源和第二天线馈源;
图1I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具有天线馈源和多个固定分流器;
图1J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所述天线具有附加槽,以此界定多个天线;
图1K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
图2A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的不同操作模式;
图2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回波损耗,所述损耗与图2A中所示的各操作模式相关;
图3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回波损耗,所述损耗与图1D所示实施例的操作相关;
图3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天线效率,呈现的所述效率与图1D所示实施例的操作有关;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网络架构;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天线100;如图所示,天线100包括顶面104、底面 (未示出)和外围106。此外围106由上部108、下部110和一对侧部112界定。天线100可以使用导电材料构造。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100可以使用至少包括部分金属的材料构造。
继续结合图1A所示,槽114形成于天线100中。此槽114将天线100分成第一部分116、第二部分118、第三部分120和第四部分122。在一个实施例中,槽114可以穿过天线100的顶面104和底面,以便完全分离不同的部分116、118、120、122。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16等部分中至少有一个部分可以在使用期间用作接地平面。在各种实施例中,天线100 的第一部分116的表面积可以比第二部分118、第三部分120和第四部分122的单个表面积或总的表面积更大,例如2至50倍。此外,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的表面积可以比第二部分118和第四部分122的总的表面积更大,例如1.25至20倍。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天线100 的第三部分120的表面积可以等于第二部分118和第四部分122的总的表面积。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20可以包括天线100的总宽度的50%以上。此外,槽114 的宽度(即,不同部分116、118、120、122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天线100的总宽度的0.5%至5%之间。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18和第四部分122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相同或基本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18和第四部分122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是不同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相对变化。如下面所述,天线100可以用于支持多个频带,包括但不限于600-960MHz等一个或多个低频带,以及1710-2700MHz等一个或多个高频带。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槽114可以在整体上呈现均匀的宽度。当然,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槽114具有不均匀的宽度。为此,槽114不包括导电材料,导致天线100分成多个部分。
继续结合图1A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槽114可包括作为主体的第一部分124,在天线 100的外围106的各侧部112之间延伸。此外,槽114的第一部分124可以是线状的或非线状的,例如弯曲的。如后续实施例明确所述,槽114的任何部分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槽114可以是均匀的Z字形,因此包括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线状或非线状部分。
槽114还可包括第二部分126(即第一臂),在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与天线100的外围 106的下部110之间延伸。类似于槽114的第一部分124,槽114的第二部分126也可以是线状的。同样,应该注意的是,槽114的任何部分,包括第二部分126或后续描述的各部分,可以是任何形状。如图1A中进一步所示,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可以垂直于槽114的第一部分124。
槽114还包括第三部分128(即第二臂),在槽114的第一部分124和天线100的外围106 的下部110之间延伸。类似于槽114的第一部分124和第二部分126,槽114的第三部分128 也可以是线状的或任何其他形状。此外,类似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槽114的第三部分 128垂直于槽114的第一部分124,同时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保持平行。为此,槽114可以是π形,也可以不是。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π形”是指具有一顶部和至少两个支腿、类似于希腊字母表的第十六个字母的任何形状。
继续结合图1A,电介质130位于槽114中,用于在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第二部分118、第三部分120和第四部分122之间提供连续绝缘。这种电介质130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弹性体材料、陶瓷、云母、玻璃、塑料、金属氧化物、气体和/或与金属相比更具绝缘性的任何其他材料。此外,应该注意的是,电介质130可以包括不同混合或分散布置的电介质的任何组合。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连续绝缘”是指这样一种设计:电介质130沿着槽114 的长度不间断地延伸,且槽114将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第二部分118、第三部分120和第四部分122分开。应注意的是,只要能提供连续绝缘,电介质130的宽度、形状、材料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不是。此外,如后续实施例的上下文所述,在可以提供这种连续绝缘的同时,仍允许在天线100的部分116、118、120和/或122中的两个或更多部分之间存在有限量的导电性。例如,这可以使用单独的分流器来实现,可以在构造槽114时保留天线100的有限部分,和/或可以使用能够提供这种有限量导电性的任何其他制造技术来实现。这可以出于任何期望原因来完成,包括但不限于改变由此产生的天线100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100可以用作移动设备外壳组件,因此可以作为共形天线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共形天线设计是指天线的形状遵循或符合诸如电话等移动设备的表面或主体的设计。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这种移动设备外壳组件可以是指移动设备外壳的任何组件,其又可以包括容纳或支撑至少一些能够实现移动设备操作的硬件的任何移动设备部件。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天线100以及移动设备外壳组件可以至少部分地使用金属材料和/ 或有部分导电性的任何其他材料来构造。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100还可以用作移动设备外壳的后板。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外壳组件不仅可以包括后板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包括移动设备外壳组件的外围壁的至少一部分。为此,顶面104和底面在设计上可以是平面,也可以不是,并且外围可以位于顶面/底面所在的平面内,也可以不位于。例如,顶面104和底面的外围可以是弯曲的,也可以是外围墙的一部分等。虽然天线100如图所示为直线形状,但应该注意的是天线100以及移动设备外壳组件可以呈现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此外,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采用手机、个人数据助理(personal data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 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便携式设备的形式。
在使用期间,天线100用于在槽操作模式下工作。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槽操作模式可以指电场延伸到槽114上的任何操作模式。通过这种设计,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 100可以用于支持多个频带,包括但不限于600-960MHz等一个或多个低频带以及1710-2700MHz等一个或多个高频带。此外,天线100可以用于支持其他高级蜂窝协议特性,例如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MIMO)天线操作、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等,同时提供至少部分金属化的移动设备外壳,具有紧凑外形。
作为另一选项,槽114的宽度可以用于在某些频率下优化天线性能。例如,可以选择所述宽度,以适应根据4G、LTE、LTE-A、5G等高级蜂窝协议标准及其进一步改进所使用的工作频率。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槽114的宽度可以在0.5-3.0毫米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一范围可以加宽到大约10到160毫米之间。
现在将阐述关于在各种可选结构和应用中根据用户需求可以或不可以实现所述方法的更多说明性信息。具体地,现在将描述天线100的多种变型。应该注意的是,下面的信息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提出的,不应解释为任何方式的限制。任何以下特征可以可选地进行合并,而不管其他特征是否描述。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具有附加的槽部分。可选的,图1B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B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还应注意的是,出于简洁的目的,在图1B和一些后续附图中仅示出了天线100的底部。
如图所示,天线100的槽114包括第四部分140,第四部分140在天线100的外围106的第一部分124和下部110之间延伸。类似于槽114的第一部分124、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槽114的第四部分140也可以是线状的。同样,应该注意的是,包括第四部分140 的槽114的任何部分可以是任何形状。如图1B中进一步所示,槽114的第四部分140可以垂直于槽114的第一部分124,并且平行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图1A中的天线100的部分120被第四部分140分成两部分。因此,图1B中的天线100比图1A多一个部分。
图1C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具有Z字形槽。可选的,图1C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C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如图所示,槽114是Z字形的。具体地,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槽114的第一部分124可包括位于第一线路的中心146,而端部148位于与第一线路隔开且平行的第二线路。在其他实施例中,端部148可以位于不同的线路(可以与第一线路隔开且平行),以使端部148可以位于不同的高度。此外,中心146可以在槽114的第二部分126与第三部分128的中点(或任何其他点)之间延伸,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端部148所在的上述第二线路的上方延伸。虽然在图1C中示出了一个具体实施例,但应该注意的是,Z字形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其中槽114的第一部分124或任何部分不仅仅是线状的,而是沿其长度指向一个方向和/或另一个方向。
图1D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具有天线馈源150和可配置元件152。可选的,图1D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D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具体地,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天线馈源150和可配置元件152如图所示位于特定位置并且在本图和一些后续附图中所示的某种方式工作,但是这些细节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进行阐述,不应解释为任何方式的限制,因为在天线100的任何组件上,天线馈源150和可配置元件152可以任何数量位于槽114上,并以任何方式工作。
如图所示,天线馈源150[包括至少一个导电片(如图所示),其中导电片端接槽114处的端头(也如图所示)]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 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馈源150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天线馈源150的端头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或负电压和正电压。在其他实施例中,这种触点可以在天线100的任何期望部分(例如,第一部分116、第二部分118、第三部分120和/或第四部分122)之间提供电通信。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导电片可包括迹线、导线、导电延长线、引出线或任何其他导电部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甚至端接)外围106的上部108和下部110中的一个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配置天线100,可以改变天线馈源150的配置进行匹配调谐(matching tuning,简称MT)。
如图进一步所示,可配置元件152[包括至少一个导电片(如图所示),所述导电片端接槽 114处的端头(也如图所示)]也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配置元件152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三部分128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可配置元件152的端头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在其他实施例中,这种触点可以在天线100的任何期望部分(例如,第一部分116、第二部分118、第三部分120和/或第四部分122)之间提供电通信。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配置元件152的至少一个导电片可包括迹线、导线、导电延长线、引出线或任何其他导电部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甚至端接)外围106的上部108和下部110中的一个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配置元件152可以采用开关的形式。通过这种设计,在使用期间,可配置元件152在断开时用于阻止电流在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和第三部分120之间传输。此外,可配置元件152在闭合时用于允许电流在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和第三部分120之间传输。为此,天线100用于在两种模式下工作,所述两种模式包括元件152断开时的模式以及元件152闭合时的模式。因此,根据4G、LTE、LTE-A、5G等先进蜂窝协议标准及其进一步改进的需要,天线100可以适应多个频带的信号通信。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可配置元件152为能够断开和闭合的开关,但是可配置元件152也可以在允许不同电流量传输的任何两种或更多种模式下工作。因此,可配置元件152可以具有N种状态,其中N=1,2,3等任何整数。此外,可配置元件152还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其它馈源或其任意组合。此外,如后续实施例明确所述,可配置元件152甚至可以用分流器、串联部件和/或两种元件的组合等固定元件进行替换/补充。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槽114的一个或多个端部153可以通过电闭合进一步配置天线100。为提供这种闭合,可以在端部153上应用分流器和/或串联部件(未示出),和/或可以使用允许任何期望的电流量在端部153流经槽114的任何其他制造技术。通过这种设计,端部153 的选择性闭合可以用于孔径调谐(aperture tuning,简称AT),以进一步配置天线100。
图1E示出了图1D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的天线馈源150和可配置元件152位于不同的位置。可选的,图1E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E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如图所示,天线馈源150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馈源150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天线馈源150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或负电压和正电压。
与图1D所示的实施例相反,图1E中所示的可配置元件152位于与天线馈源150相对的第二部分126一侧上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可配置元件152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二部分118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
在使用期间,可配置元件152在断开时用于阻止电流在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和第二部分118之间传输。此外,可配置元件152在闭合时用于允许电流在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 和第二部分118之间传输,以使天线100可以适应多个频带的信号通信。如前所述,可配置元件152可以采用开关、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其他馈源或其任意组合等形式,允许任何可配置的电流量通过,以增强天线100的可配置性。
图1F示出了图1D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的天线馈源150和可配置元件152位于不同的位置。可选的,图1F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F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如图所示,天线馈源150位于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第一部分124与天线100的第二部分118相邻。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馈源150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天线馈源150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二部分118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或负电压和正电压。
与图1C-1D所示的实施例相反,图1F中所示的可配置元件152位于槽114的第一部分 124上,第一部分124与天线100的第四部分122相邻。此外,可配置元件152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三部分128附近。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可配置元件152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四部分122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
在使用期间,可配置元件152在断开时用于阻止电流在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和第四部分122之间传输。此外,可配置元件152在闭合时用于允许电流在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 和第四部分122之间传输。为此,天线100用于在两种模式下工作,即元件152断开时的模式以及元件152闭合时的模式,使天线100可以适应多个频带的信号通信。同样,如前所述,可配置元件152可以采用开关、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其他馈源或其任意组合等形式,允许任何可配置的电流量通过,以增强天线100的可配置性。
图1G示出了图1D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具有天线馈源150和附加可配置元件。可选的,图1G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G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类似于图1D所示的实施例,天线馈源150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馈源150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天线馈源150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 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或负电压和正电压。
如图进一步所示,可配置元件152也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此外,可配置元件152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三部分128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可配置元件152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
另外,还提供了附加的可配置元件154,可配置元件154也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 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这种附加的可配置元件154可以位于槽114 的第二部分126附近,第二部分126与天线馈源150相邻。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所述附加的可配置元件154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还包括另外附加的可配置元件156和158,分别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槽114的第三部分128上。如图所示,附加的可配置元件156和158可以分别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的端部附近。
在使用期间,可配置元件152、154、156和158在断开时可以分别用于阻止电流在天线 100的相关部分之间传输。此外,可配置元件152、154、156和158在闭合时可以分别用于允许电流在天线100的这些相关部分之间传输。为此,天线100用于在各种模式下工作,每个模式均具有可配置元件152、154、156和158处于断开或闭合状态的唯一组合,使天线100 可以适应多个频段的信号通信。同样,如前所述,元件152、154、156和158可以采用开关、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其他馈源或其任意组合等形式,允许任何可配置的电流量通过,以增强天线100的可配置性。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元件152、154、156和158中的任一元件的位置。仅作为示例,元件156可以用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和第二部分118进行电通信的第一元件156A进行替换或补充,并且位于与天线100的第二部分118相邻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以配置天线100。此外,元件158可以用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和第四部分122进行电通信的第二元件158A进行替换或补充,并且位于与天线的第四部分122相邻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以进一步配置天线100。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馈源150可以用元件156A、158A以附加的馈源形式进行补充,所述附加馈源可以同时和/或分别用于激励天线100的部分118、120、122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部分。此外,元件152可以采用开关、电阻/电容/电感元件或其任意组合等形式,允许任何可配置的电流量通过,以增强天线100的可配置性。此外,虽然在图1G中的具体位置示出,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元件156A、158A和可配置元件152可以位于任何期望的位置上,以实现此目的。类似于图1D中所示,槽114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可以通过电闭合进一步配置天线100。为提供这种闭合,可以在端部上应用分流器和/或串联部件(未示出),和/ 或可以使用允许任何期望的电流量在端部流经槽114的任何其他制造技术。
图1H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具有第一天线馈源150 和第二天线馈源160。可选的,图1H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H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类似于图1D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天线馈源150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 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馈源150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第一天线馈源150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或负电压和正电压。
如图进一步所示,附加的第二天线馈源160也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 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与第一天线馈源150相比,第二天线馈源160可以位于槽 114的第三部分128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第二天线馈源160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或负电压和正电压。
继续结合图1H,固定分流器162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的中点(或任何其他点)上。固定分流器162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 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允许有限的电流量在所述两个触点之间传输。在使用期间,天线馈源150、160以及固定分流器162的位置可以如图所示且可作为两个单独的天线工作。
图1I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10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天线100具有天线馈源150和多个固定分流器。可选的,图1I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I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类似于图1D所示的实施例,天线馈源150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和第三部分128之间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天线馈源150可以位于槽114的第二部分126附近。此外,虽然未示出,但应注意的是,第一天线馈源150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三部分120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或负电压和正电压。
如图进一步所示,第一固定分流器170位于与天线馈源150相对的槽114的第二部分126 的一侧上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此外,如图所示,第一固定分流器170可以位于槽114 的第二部分126附近。第一固定分流器170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二部分118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允许有限的电流量在所述两个触点之间传输。
此外还提供了第二固定分流器172,位于与天线馈源150相对的槽114的第三部分128 的一侧上的槽114的第一部分124上。此外,如图所示,第二固定分流器172可以位于槽114 的第三部分128附近。第二固定分流器172包括与天线100的第一部分116进行电通信的第一触点和与天线100的第四部分122进行电通信的第二触点,所述两个触点用于允许有限的电流量在所述两个触点之间传输。在使用期间,天线馈源150以及第一和第二固定分流器170、 172的位置可以如图所示且用于使天线100提高天线性能。
图1J示出了图1A中的天线100,天线100具有附加槽180,以此界定多个天线,从而天线100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由附加的第二天线190进行补充。可选的,图1J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通过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图1J中天线100的形式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如图所示,附加槽180形成附加天线190(即第二天线),以使标记为金属的设备主体和附加天线190包括由附加槽180界定的第五部分182、第六部分184和第七部分186。此外,附加电介质188可以位于附加槽180中,用于在第五部分182、第六部分184、第七部分186和第一部分116之间提供连续绝缘。应该注意的是,附加槽180和附加电介质188可以对应于槽114和/或电介质130使用上文所述特性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来构造,也可以不使用。此外,槽114、180还可以相互连接,以使电介质130、188在部分116、118、120、122、182、 184、186中的任何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在图1J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五部分182、第六部分184、第七部分186和第一部分116用于在槽操作模式下作为附加天线190工作。为此,天线100和附加天线190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的天线馈源/收发器/无线协议同时连接并工作,也可以不与其同时工作。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开关(未示出),用于在利用天线100的第一模式操作和利用附加天线190的第二模式操作之间进行切换。
如前所述,图1A-1J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性可以与图1A-1J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结合,并且也可以调整其位置/调谐。仅作为示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D中的天线馈源150 和可配置元件152可以用图1G中的附加可配置元件156A和158A进行补充。如图1D的上下文中所述,槽114的一个或多个端部153可以通过电闭合进一步配置天线100。
图1K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194。可选的,所述方法194可以在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所述方法194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如图所示,在操作195中,构造包括顶面和底面的表面。这种表面具有由上部、下部和一对侧部界定的外围。在各种实施例中,这种表面可包括在图1A-1J所示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性。此外,所述表面可以用任何期望的方式构造,包括但不限于对金属片进行冲压、成形或以其他方式处理。
在操作197中,在所述表面中蚀刻至少一个槽。这种槽包括槽体、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二臂将所述表面分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三部分。此外,所述第三部分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此外,所述槽的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在所述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一个部分之间延伸。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槽还可包括在图1A-1J所示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性。此外,可以用任何期望的方式蚀刻所述槽,包括但不限于切割或冲压所述表面,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理使所述槽成形。
继续结合图1K,如操作199所示,将电介质注入到所述第一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还可包括在图1A-1J所示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性。此外,所述电介质可以用任何期望的方式注入,包括但不限于在模具中放入所述表面时将可塑形的电介质沉积在所述槽中、将预切割的电介质插入到所述槽中或者将电介质放入所述第一槽中的任何其他处理。
图2A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的不同操作模式200。可选的,不同操作模式 200可以在任何先前的和/或后续的附图和/或其描述中阐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不同操作模式200可以在任何期望环境的上下文中实现。
如图所示,第一操作模式202工作在700MHz,也就是四分之一波长模式。在第一操作模式202下,第一电流204以附图所示方式流动。如图进一步所示,第二操作模式208工作在1800MHz,也就是半波长模式。在第二操作模式208中,第二电流210以附图所示方式流动。
继续结合图2A,第三操作模式212工作在2300MHz,也就是全波长模式。在第三操作模式212中,第三电流214以附图所示方式流动。最后,第四操作模式216工作在2700MHz,也就是一个半波长模式。在第四操作模式216中,第四电流218以附图所示方式流动。
图2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回波损耗220,所述损耗220与图2A中所示的各工作模式相关。如图所示,第一模式操作202涉及较低频带的操作模式,而第二、第三和第四操作模式208、212、216涉及较高频带的操作模式。
图3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回波损耗300(|S11|),所述损耗300与图1D 所示实施例的操作相关。如图所示,在保持高频带性能的同时,在任何期望的点使用任何期望的有源部件切换低频带。例如,参见图1D中的可配置元件152。
|S11|是反射电压与传输电压的对数比的大小。假设传输电压为一(1)伏且反射电压为 0.5伏,则将0.5伏的电压传送到天线。因此,10*log10(0.5/1.0)=–3dB。因此,负数越大,反射的电压越小,天线传递和辐射的能量(电压平方)也越多。为此,负数越大表示性能越好(即,接受更多能量,反射更少能量)。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图3A所示的不同线路代表天线的三种不同开关状态,在使用期间切换RF开关可以为不同低频带选择最佳操作条件。如图3A所示,图1D所示实施例的天线能够在三种状态之间切换,并且所有这些状态都表现出理想的回波损耗。
图3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天线效率302,呈现的所述效率与图1D所示实施例的操作有关。天线效率的测量方法是接收天线在空中接收的能量(电压平方)除以传输到天线的能量。因此,这是一个整体性测试,因为能量被传输到天线端口,由发射天线辐射,以电磁波形式从空中传播,由接收天线接收,然后在接收天线端口上转变回电流。当发射天线正在发射时,接收天线将收集三维辐射图,然后聚集数据。假设接收到一半的发射功率,则10*log10(0.5/1.0)=–3dB。为此,负数越大表示性能越好(即,从一个天线向另一个天线传递的能量越多)。类似于图3A,应该注意的是,图3B中所示的不同线路代表天线不同开关状态,在使用期间切换RF开关可以为不同低频带选择最佳操作条件。如图3B所示,图1D所示实施例的天线能够(在每种状态下)将能量传输到空中,几乎没有能量以热量等形式损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天线设有槽装置,用于将天线分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例如,这种槽装置可以包括图1A-1J等所示的槽114的任何形式。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电介质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例如,这种电介质装置可以包括图1A-1J等所示的电介质130的任何形式。此外,还提供了电路装置,用于在槽操作模式下使移动设备外壳作为天线工作。例如,这种电路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收发器等。
为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槽/电介质可以提供与金属外壳移动设备连接良好的天线,而不需要一个或多个外突天线,同时适应现代蜂窝通信标准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天线配置、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能力等。按照其设计,所述天线可以用于应对设计移动设备天线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满足前述设计要求。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网络架构400;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述天线和其他组件可以在图4中所示的任何便携式设备的上下文中实现。当然,此实施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进行阐述,不应解释为任何方式的限制。
如图所示,提供至少一个网络402。在本网络架构400的上下文中,网络402可以采取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信网络、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无线网络、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例如互联网、对等网络,有线网络等。虽然仅示出了一个网络,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个类似或不同的网络402。
多个设备耦合到网络402。例如,服务器计算机412和终端用户计算机408可以耦合到网络402,用于通信。这种终端用户计算机408可以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逻辑。此外,各种其他设备可以耦合到网络402,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设备410、移动电话设备406、电视404等。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示例性系统500。可选的,所述系统500可以在图4 中所述网络架构400的任何设备的上下文中实现。但是,应理解的是,所述系统500可以在任何期望的环境中实现。
如图所示,提供了系统500,包括至少一个中央处理器502,所述中央处理器502连接到总线512。系统500还包括主存储器504,例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磁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所述系统500还包括图形处理器508和显示器510。
所述系统500还可以包括辅助存储器506。例如,辅助存储器506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和/或可移动存储驱动器,比如软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等。所述可移动存储驱动器以众所周知的方式从可移动存储单元读取和/或向可移动存储单元写入。
就此而言,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控制逻辑算法可以存储于主存储器504、辅助存储器506 和/或任何其他存储器。这种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使系统500能够执行各种功能(例如,如上所述的功能)。存储器504、辅助存储器506和/或任何其他存储器是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可能示例。
应理解,所描述的图中示出的组件的布置是示例性的,并且可能有其它布置。还应理解,由权利要求书界定的、下文描述的并且在各种框图中所说明的各种系统组件(和装置)表示根据本文中所公开的主题配置的一些系统中的逻辑组件。
例如,这些系统组件(和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整体或部分地通过所描述的图中的布置示出的至少部分组件实现。另外,尽管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组件至少部分地实现于电子硬件组件并因此构成机器,但是其它组件可以实现于软件,当包含于执行环境中时所述组件构成机器、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
更特别地,由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至少一个组件至少部分实现于电子硬件组件,例如采用基于处理器或包含处理器的机器形式的指令执行机器,和/或实现于专用电路或电路系统,例如,互连以执行专用功能的离散逻辑门。其它组件可以实现于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中。此外,可以组合这些其它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组件,可以完全省略一些组件并且可以添加其它组件,同时仍实现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因此,本文中描述的主题可以许多不同变化形式体现,且所有此类变化形式涵盖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在以上描述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参考动作和由一个或多个设备执行的操作的符号表示来描述主题。因而,应理解,有时被称为计算机执行动作和操作的此类动作和操作包含构造形式的数据处理器的操作。这种操作对数据进行变换或将该数据保持在计算机的内存系统中各个位置,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方式重新配置或改变设备的操作。数据作为数据结构保存在内存的物理位置处,数据结构具有由数据格式限定的特定性质。然而,虽然在前文上下文中描述了主题,但这并不表示对所述主题的限制,因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下文中描述的各种动作和操作也可以实施于硬件中。
为了促进对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理解,根据动作顺序描述许多方面。由权利要求限定的这些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由电子硬件组件执行。例如,可以认识到,可通过专用电路或电路系统,通过正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通过这两者的组合执行各个动作。本文中对任何动作顺序的描述并不意图暗示必须遵循用于执行此顺序而描述的特定次序。本文所描述的所有方法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次序来执行,除非本文中另有说明或上下文另有清楚否定。
在描述主题(特别是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中使用术语“一”,“一个”和“所述”以及类似的指示物将被解释为涵盖单数和复数,除非本文另有说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在此引证数值的范围仅旨在用作单独地提及每个单独的数值落在所述范围内描述的方法,除非在此另有说明,并且每个单独的数值并入到本说明书中就像它被单独地在此引证一样。此外,上述描述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寻求保护的范围由附属权利要求及其任何等效物来限定。本文提供的任何和所有示例或示例性语言(“比如”)的使用仅旨在更好地说明主题,并且不会对主题的范围提出限制,除非另有声明。使用术语“基于”和其它类似短语指示在附属权利要求和书面描述中产生结果的条件,并不旨在排除产生所述结果的其它条件。本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都不应理解为指示实践本发明所必需的任何非声明的要素。
本发明公开至少一项实施例,且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所述实施例和/或所述实施例的特征作出的变化、组合和/或修改均在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内。因组合、合并和/或省略所述实施例的特征而得到的替代性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其中,已明确表述了数值范围或限制,应当理解,此类明确表述的范围或限制应包括具有相似等级的迭代范围或限制,且均属于所述明确表述的范围或限制(例如,约从1到10中包括2、3、4等;大于0.10包括0.11、 0.12、0.13等)。例如,只要公开具有下限Rl和上限Ru的数字范围,则明确公开了此范围内的任何数字。具体而言,在所述范围内的以下数字是明确公开的:R=R1+k*(Ru-R1),其中, k是变量,范围是从1%到100%,增量为1个百分点,即k为1%、2%、3%、4%、7%……70 %、71%、72%……97%、96%、97%、98%、99%或100%。此外,由上文所定义的两个数字R定义的任何数字范围也是明确公开的。除非另有陈述,否则术语“约”的使用意味着随后数字±10%。相对于权利要求的任一元素使用术语“任选地”意味着所述元素是需要的,或者所述元素是不需要的,两种替代方案均在所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使用如“包括”、“包含”和“具有”等较广术语应被理解为提供对如“由……组成”、“基本上由……组成”以及“大体上由……组成”等较窄术语的支持。因此,保护范围不受上文所陈述的说明限制,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所述范围包含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标的物的所有等效物。每一和每条权利要求作为进一步揭示内容并入说明书中,且所附权利要求书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所述揭示内容中的参考进行的论述并非承认其为现有技术,尤其是具有在本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日期之后的公开日期的任何参考。本发明中所引用的所有专利、专利申请案和公开案的揭示内容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其提供补充本发明的示例性、程序性或其它细节。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包含发明人实施所要求的主题已知的一个或多个模式。应理解,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读了上述描述将明显了解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形式。本发明人期望熟练的业内人士适当时采用此类变化,并且本发明人想以不同于本文中特定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践本发明所主张的主题。因此,所主张的主题包含可适用法律所准许的在附属权利要求中叙述的主题的所有变化和等效物。此外,除非本文另外指示或以其它方式明确指出与内容相矛盾,否则本发明涵盖上述要素以其所有可能的变化形式的任何组合。

Claims (21)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面,包括:
顶面;
底面;
外围,由上部、下部和一对侧部界定;
第一天线,包括:
第一槽,包括第一槽体、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一槽将所述表面分成四个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在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个部分之间延伸;
第一电介质,位于所述第一槽中;
第二天线,包括:
第二槽,包括第二槽体、第四臂和第五臂,其中,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进一步分成七个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第四臂和所述第五臂在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另一部分之间延伸,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延伸到的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个部分相对;
第二电介质,位于所述第二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表面中部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为所述表面下部的部分,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为所述表面上部的部分;
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共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天线还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二天线还包括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大于所述第五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
所述第一电介质,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所述第二电介质,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以及所述外围的侧部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臂、所述外围的下部和其中一个侧部之间;所述第三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所述外围的下部之间;所述第四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二臂、所述外围的下部和另一侧部之间;
所述第五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四臂、所述外围的上部和其中一个侧部之间;所述第六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四臂、所述第五臂、所述外围的上部之间;所述第七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五臂、所述外围的下部和另一侧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的所述第一槽体是线状或非线状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包括将所述第三部分分成两部分的第三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模式操作和利用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模式操作之间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积是所述第二部分表面积的2至5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用于在较高频带模式和较低频带模式下操作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表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总的表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的宽度为0.5至3.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的一个或多个端部为电闭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元件,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
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分流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中的每个天线馈源包括头部和导电片;
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进行电通信;
所述天线馈源的导电片从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
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进行电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配置元件包括开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中的每个可配置元件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两个之间进行电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可配置元件中的一个可配置元件包括从所述可配置元件的头部延伸的导电片。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馈源中的每个天线馈源包括头部和导电片;
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进行电通信;
所述天线馈源的导电片从所述天线馈源的头部延伸。
21.一种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包括顶面和底面的表面,其中,所述表面具有由上部、下部和一对侧部界定的外围;
蚀刻至少包含第一槽和第二槽的槽,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槽体、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二槽包括第二槽体、第四臂和第五臂;其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将所述表面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表面中部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为所述表面下部的部分,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为所述表面上部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槽的所述第一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在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部分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槽的所述第二槽体在所述外围的各侧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四臂和第五臂在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一部分之间延伸,所述外围的上部中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延伸到的所述外围的下部中的一个部分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大于所述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大于所述第五部分和第七部分;
将电介质注入到所述第一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将电介质注入到所述第二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七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绝缘。
CN201780025433.4A 2016-05-06 2017-04-20 天线装置及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 Active CN109075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32634P 2016-05-06 2016-05-06
US62/332,634 2016-05-06
US15/411,898 US10665925B2 (en) 2016-05-06 2017-01-20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dielectric for providing continuous insulation between antenna portions
US15/411,898 2017-01-20
PCT/CN2017/081178 WO2017190591A1 (en) 2016-05-06 2017-04-20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dielectric for providing continuous insulation between antenna por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429A CN109075429A (zh) 2018-12-21
CN109075429B true CN109075429B (zh) 2020-04-03

Family

ID=60202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5433.4A Active CN109075429B (zh) 2016-05-06 2017-04-20 天线装置及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5925B2 (zh)
EP (1) EP3417510B8 (zh)
JP (1) JP6742434B2 (zh)
CN (1) CN109075429B (zh)
WO (1) WO20171905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6911B2 (en) * 2016-02-08 2019-10-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ver of device acting as antenna of the device
CN10788768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装置
EP3574551B1 (en) * 2018-03-16 2021-12-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s for metal housings
US10306029B1 (en) 2018-04-05 2019-05-2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111864350B (zh) * 2019-04-29 2021-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和终端
JP7245414B2 (ja) * 2019-10-11 2023-03-24 優 小島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IoT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6749U (zh) * 2011-01-15 2011-08-24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点馈电双频缝隙天线
CN103401059A (zh) * 2013-07-29 2013-1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全金属外壳天线装置
WO2015028710A1 (en) * 2013-09-02 2015-03-05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204243174U (zh) * 2014-10-21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
WO2015177404A1 (en) * 2014-05-23 2015-11-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having a conductive housing and an antenna with tunable reson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7946U (en) 2001-11-09 2002-10-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Dual band slotted antenna
JP2006310927A (ja) 2005-04-26 2006-11-09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アンテナ装置
US7705795B2 (en) * 2007-12-18 2010-04-27 Apple Inc. Antennas with periodic shunt inductors
TW201210133A (en) * 2010-08-31 2012-03-01 Acer Inc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antenna
US9673520B2 (en) * 2011-09-28 2017-06-06 Sony Corporation Multi-band wireless terminal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along an end portion, and related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s
US8836587B2 (en) 2012-03-30 2014-09-16 Apple Inc. Antenna having flexible feed structure with components
US9716307B2 (en) 2012-11-08 2017-07-25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JP6160687B2 (ja) * 2013-02-21 2017-07-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及びアンテナ
US10170837B2 (en) 2013-03-11 2019-01-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egmented antenna
TWI536667B (zh) * 2013-11-28 2016-06-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式天線
CN103682596B (zh) 2013-12-05 2016-03-30 清华大学 用于移动终端的宽频带四天线系统
CN103633426B (zh) * 2013-12-06 2016-06-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和移动终端设备
US10381875B2 (en) * 2014-07-07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hrough a metal object
KR102159195B1 (ko) * 2014-08-14 2020-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US9577318B2 (en) * 2014-08-19 2017-02-2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sensor and tunable hybrid antenna
GB2529885B (en) * 2014-09-05 2017-10-04 Smart Antenna Tech Ltd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arranged in the periphery of a device casing
KR102129799B1 (ko) * 2014-09-19 2020-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5703060B (zh) * 2014-11-28 2018-12-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机的天线和具有它的手机
WO2016198914A1 (en) * 2015-06-09 2016-12-15 Assa Abloy Ab Rifd tag with a tunable antenna
US9876272B2 (en) * 2015-08-18 2018-01-2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with embedded parasitic arm
KR102416525B1 (ko) * 2015-10-27 2022-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7092003A1 (zh) * 2015-12-03 2017-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边框天线和终端设备
CN105428808B (zh) 2015-12-09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多频段无线信号的天线和终端
US10446911B2 (en) * 2016-02-08 2019-10-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ver of device acting as antenna of the device
KR20170120438A (ko) * 2016-04-21 2017-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6749U (zh) * 2011-01-15 2011-08-24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点馈电双频缝隙天线
CN103401059A (zh) * 2013-07-29 2013-1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全金属外壳天线装置
WO2015028710A1 (en) * 2013-09-02 2015-03-05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5177404A1 (en) * 2014-05-23 2015-11-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having a conductive housing and an antenna with tunable resonance
CN204243174U (zh) * 2014-10-21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7510B8 (en) 2021-12-22
EP3417510A4 (en) 2019-04-10
JP2019514305A (ja) 2019-05-30
WO2017190591A1 (en) 2017-11-09
EP3417510B1 (en) 2021-09-22
EP3417510A1 (en) 2018-12-26
JP6742434B2 (ja) 2020-08-19
US10665925B2 (en) 2020-05-26
CN109075429A (zh) 2018-12-21
US20170324150A1 (en) 2017-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429B (zh) 天线装置及用于形成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的方法
CN10871327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7799909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Li et al. A switchable UWB slot antenna using SIS-HSIR and SIS-SIR for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US8223084B2 (en) Antenna element
Deng et al. TCM-based bezel antenna design with small ground clearance for mobile terminals
Wong et al. IFA-based metal-frame antenna without ground clearance for the LTE/WWAN operation in the metal-casing tablet computer
CN107516761B (zh) 金属机身移动终端的wlan天线
EP2406849A1 (en) Frequency selective multi-ban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1356543A1 (en) Pifa antenna arrangement
EP2851997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tenna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Liu et al. Compact zeroth-order resonant antenna based on dual-arm spiral configuration
JP4107325B2 (ja) アンテナ素子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Jassim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broadband elliptical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WO2006126320A1 (ja) 通信回路、通信装置、インピーダンス整合回路、インピーダンス整合回路を生産する方法、及び、インピーダンス整合回路設計方法
CN114122697B (zh) 一种用于超宽带系统中的陶瓷芯片天线
CN113140892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4733831A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wlan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32453A (zh) 分配移相器
Cihangir Antenna designs using matching circuits for 4G communicating devices
Qi et al. A novel design of frequency reconfigurable antenna for 5G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
Fakih et al. A dual-band PIFA for MIMO half-duplex 4G and future full-duplex 5G communication for mobile handsets
Malik et al. Transient response of dual-band-notched ultra-wideband antenna
US20200194856A1 (en) Dual-band resonator and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using same
CN112134005A (zh) 一种偶极子天线及无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