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5775A -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35775A CN116435775A CN202111652231.7A CN202111652231A CN116435775A CN 116435775 A CN116435775 A CN 116435775A CN 202111652231 A CN202111652231 A CN 202111652231A CN 116435775 A CN116435775 A CN 116435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antenna
- branch
- feed
- antenna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nobelium Chemical compound [No]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787 dendri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lawrenc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Lr]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42—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tun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天线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PCB,PCB包括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第三介质板,第二介质板设置于第一介质板和第三介质板之间。第一介质板上设置有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第三辐射体,第三介质板上设置有第四辐射体,第五辐射体和第六辐射体。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第四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二馈电点,第一馈电点的电信号与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以形成第一天线单元。第二介质板上设置有第七辐射体,第七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三馈电点,以形成第二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临近或同频,且具有高隔离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产品,随着曲面屏柔性屏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ID)的轻薄化、极致屏占比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设计大大压缩了天线空间;同时,电子设备的一些功能如拍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摄像头数量和体积逐渐增加,加大了整机天线设计的复杂度;在这种环境下,设计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天线系统一般会出现空间不足,或者在紧凑空间采用传统设计导致系统隔离度或封包相关系数(envelop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ECC)不佳,难以满足通信频段的性能需求。当前状态下,电子设备的通信频段在很长时间内还将出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频段共存的局面,天线数量越来越多,频段覆盖越来越广,相互影响越来越严重。基于这些变化,电子设备上多天线之间的耦合抑制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包括设置在PCB中介质板上的第一辐射贴片,第二辐射贴片,第三辐射贴片,第四辐射贴片,第五辐射贴片和第六辐射贴片,利用不同的馈电方式使天线结构可以同时工作在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工作频段,且保持良好的隔离度,以使在电子设备日益紧凑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更多数量的天线结构,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包括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第三介质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其中,所述第二介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和所述第三介质板之间;所述第一介质板上设置有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第三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三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三介质板上设置有第四辐射体,第五辐射体和第六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设置在所述第五辐射体和所述第六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五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六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介质板的方向;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置有第七辐射体,所述第七辐射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体上,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四辐射体上;所述第一馈电点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三馈电点,所述第三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七辐射体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天线单元通过第一辐射体上设置的第一馈电点和第四辐射体上设置的第二馈电点馈入相位相差(180°±45°)的电信号,以产生辐射的电磁波。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第五辐射体和第六辐射体作为寄生枝节,用于拓展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带宽。第二天线单元通过第七辐射体上设置的第三馈电点馈入电信号,以产生辐射的电磁波。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通过不同的馈电方式,使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和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正交,以减少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提升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第三天线单元;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包括第四馈电点和第五馈电点,所述第四馈电点和所述第五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置的馈电枝节上,所述馈电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电连接,所述馈电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位置电连接;所述第一位置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二位置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通过不同的馈电方式,使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和第三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相互正交,以减少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提升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二馈源;所述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馈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在所述第一馈电点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辐射体在所述第二馈电点电连接;所述第二馈源与所述第七辐射体在所述第三馈电点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馈源馈电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和所述第四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反对称,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延伸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馈源馈电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和所述第七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流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呈反对称分布,其电场方向由第四辐射体指向第一辐射体,例如,z方向,因此,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为z方向。当第三馈电点馈电时,第二天线单元形成类似偶极子天线,其电场与电流方向相同,因此,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为x方向。由于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z方向,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x方向。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与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较低,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包括第三馈源;所述第三馈源与所述馈电枝节在所述第四馈电点和所述第五馈电点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馈源馈电时,所述第二辐射体上的电流和所述第三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反对称,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第三馈源馈电时,第三天线单元形成类似偶极子天线,其辐射体延伸方向为y方向,辐射体的两端向x方向弯折,其电场与电流方向相同,因此,第三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y方向。由于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z方向,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x方向,第三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方向为y方向。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较低,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天线单元还包括巴伦,所述巴伦的第一端与所述馈电枝节在所述第四馈电点电连接,所述巴伦的第二端与所述馈电枝节在所述第五馈电点电连接,所述巴伦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馈源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巴伦可以用于实现第三馈源在第四馈电点馈入电信号时,第一位置的电信号和第二位置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巴伦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或设计需求选取不同结构的巴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质板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七辐射体包括第一枝节,第二枝节和第三枝节;所述第一枝节和所述第三枝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枝节的第一端相对且互不接触,并形成第一缝隙;所述第二枝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枝节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馈电枝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穿过所述第一缝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七辐射体的延伸方向与馈电枝节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当第七辐射体和馈电枝节设置于第二介质板的相同表面时,第七辐射体和馈电枝节会出现交叉部分,出现短路的情况,无法进行电信号的传输。通过空气桥结构,可以避免第七辐射体和馈电枝节会出现交叉部分,保证电信号的良好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馈电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枝节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馈电枝节包括第四枝节,第五枝节和第六枝节;所述第四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电连接;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位置电连接;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枝节的第二端相对且互不接触,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四枝节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形成第二缝隙;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一端相对且互补接触,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形成第三缝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可以用于改变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例如,随着第二缝隙的宽度(第一凸起部和对应的第一凹陷部之间的距离)和第三缝隙的宽度(第二凸起部和对应的第二凹陷部之间的距离)的增加,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向高频移动。随着第二缝隙的长度和第三缝隙的长度的增加,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向低频移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馈电点和所述第五馈电点设置于所述第五枝节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金属连接柱可以理解为,在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之间的介质板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金属以形成金属连接柱。金属连接孔可以理解为,在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之间的介质板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壁设置有金属层以形成金属连接孔。应理解,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均是为了实现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之间良好电连接的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的形状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的形状可以相同,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完全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和第五辐射体的形状可以相同,第二辐射体和第五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完全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和第六辐射体的形状可以相同,第三辐射体和第六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完全重合。应理解,随着天线结构的对称性的增加,可以提升天线结构的辐射特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PCB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五辐射体和所述第六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不重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实际的应用中,PCB上还可以设置电子设备的多个电子元件以及电路,为保证天线结构具有良好的辐射环境,可以将天线结构设置于PCB的边沿处,避免电子元件及电路对天线结构的干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的仰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馈电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馈电点馈电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
图10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
图11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12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辐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馈电枝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的第四馈电点馈电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18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
图19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
图20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21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22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结构100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
图25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
图26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27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28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立体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沿x方向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1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
图32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
图33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34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35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
图38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
图39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40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4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包括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
图43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
图44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图45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
耦合:可理解为直接耦合和/或间接耦合,“耦合连接”可理解为直接耦合连接和/或间接耦合连接。直接耦合又可以称为“电连接”,理解为元器件物理接触并电导通;也可理解为线路构造中不同元器件之间通过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铜箔或导线等可传输电信号的实体线路进行连接的形式;“间接耦合”可理解为两个导体通过隔空/不接触的方式电导通。在一个实施例中,间接耦合也可以称为电容耦合,例如通过两个导电件间隔的间隙之间的耦合形成等效电容来实现信号传输。
连接/相连:可以指一种机械连接关系或物理连接关系,例如,A与B连接或A与B相连可以指,A与B之间存在紧固的构件(如螺钉、螺栓、铆钉等),或者A与B相互接触且A与B难以被分离。
接通:通过以上“电连接”或“间接耦合”的方式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器件之间导通或连通来进行信号/能量传输,都可称为接通。
相对/相对设置:A与B相对设置可以是指A与B面对面(opposite to,或是face toface)设置。
电容:可理解为集总电容和/或分布电容。集总电容指的是呈容性的元器件,例如电容元件;分布电容(或分布式电容)指的是两个导电件间隔一定间隙而形成的等效电容。
谐振/谐振频率:谐振频率又叫共振频率。谐振频率可以指天线输入阻抗虚部为零处的频率。谐振频率可以有一个频率范围,即,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共振最强点对应的频率就是中心频率-点频率。中心频率的回波损耗特性可以小于-20dB。
谐振频段/通信频段/工作频段:无论何种类型的天线,总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频段宽度)内工作。例如,支持B40频段的天线,其工作频段包括2300MHz~2400MHz范围内的频率,或者是说,该天线的工作频段包括B40频段。满足指标要求的频率范围可以看作天线的工作频段。
电长度:可以是指物理长度(即机械长度或几何长度)与所传输电磁波的波长之比,电长度可以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L为物理长度,λ为电磁波的波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体的物理长度,可以理解为辐射体的电长度±10%。
波长:或者工作波长,可以是谐振频率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或者天线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例如,假设B1上行频段(谐振频率为1920MHz至1980MHz)的中心频率为1955MHz,那工作波长可以为利用1955MHz这个频率计算出来的波长。不限于中心频率,“工作波长”也可以是指谐振频率或工作频段的非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中间或中间位置等这类关于位置、距离的限定,均是针对当前工艺水平而言的,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绝对严格的定义。例如,导体的中间(位置)可以是指导体上包括中点的一段导体部分,可以是包括该导体中点的一段八分之一波长的导体部分,其中,波长可以是天线的工作频段对应的波长,可以是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或者,谐振点对应的波长。又例如,导体的中间(位置)可以是指导体上距离中点小于预定阈值(例如,1mm,2mm,或2.5mm)的一段导体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共线、共轴、共面、对称(例如,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等)、平行、垂直、相同(例如,长度相同、宽度相同等等)等这类限定,均是针对当前工艺水平而言的,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绝对严格的定义。共线的两个辐射枝节或者两个天线单元的边缘之间在线宽方向上可以存在小于预定阈值(例如1mm,0.5m,或0.1mm)的偏差。共面的两个辐射枝节或者两个天线单元的边缘之间在垂直于其共面平面的方向上可以存在小于预定阈值(例如1mm,0.5m,或0.1mm)的偏差。相互平行或垂直的两个天线单元之间可以存在预定角度(例如±5°,±10°)的偏差。
天线系统效率(total efficiency):指在天线的端口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
天线辐射效率(radiation efficiency):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功率(即有效地转换电磁波部分的功率)和输入到天线的有功功率之比。其中,输入到天线的有功功率=天线的输入功率-损耗功率;损耗功率主要包括回波损耗功率和金属的欧姆损耗功率和/或介质损耗功率。辐射效率是衡量天线辐射能力的值,金属损耗、介质损耗均是辐射效率的影响因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效率一般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其与dB之间存在相应的换算关系,效率越接近0dB,表征该天线的效率越优。
天线回波损耗:可以理解为经过天线电路反射回天线端口的信号功率与天线端口发射功率的比值。反射回来的信号越小,说明通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信号越大,天线的辐射效率越大。反射回来的信号越大,说明通过天线向空间辐射出去的信号越小,天线的辐射效率越小。
天线回波损耗可以用S11参数来表示,S11属于S参数中的一种。S11表示反射系数,此参数能够表征天线发射效率的优劣。S11参数通常为负数,S11参数越小,表示天线回波损耗越小,天线本身反射回来的能量越小,也就是代表实际上进入天线的能量就越多,天线的系统效率越高;S11参数越大,表示天线回波损耗越大,天线的系统效率越低。
需要说明的是,工程上一般以S11值为-4dB作为标准,当天线的S11值小于-6dB时,可以认为该天线可正常工作,或可认为该天线的发射效率较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工作频段相同(也称为,同频)可以理解为下列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相同的通信频段。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均作为MIMO天线系统中的子单元。例如,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均包括5G中的sub6G频段。
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存在部分频率重合。例如,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LTE中的B35(1.85-1.91GHz),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LTE中的B39(1.88-1.92GHz)。
本申请中提到的工作频段邻近可以理解为:
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中,较高频段的起始频点与较低频段的结束频点之间的间距小于较高频段的中心频率的10%。例如,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LTE中的B3(1.71-1.785GHz),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GPS中的L1(1578.42±1.023MHz),B3(1.71-1.785GHz)和L1(1578.42±1.023MHz)是临近频段,则可以认为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邻近。或者例如,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LTE中的B40(2.3-2.4GHz),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BT频段(2.4-2.485GHz),B40(2.3-2.4GHz)和BT频段(2.4-2.485GHz)是临近频段,则可以认为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邻近。
天线的极化方向:在空间给定点上,电场强度E(矢量)是时间t的一元函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矢量端点在空间周期性地描绘出轨迹。该轨迹直线垂直地面,称垂直极化,如果水平于地面,称水平极化。
地(地板):可泛指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内任何接地层、或接地板、或接地金属层等的至少一部分,或者上述任何接地层、或接地板、或接地部件等的任意组合的至少一部分,“地”可用于电子设备内元器件的接地。一个实施例中,“地”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的接地层,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框形成的接地板或屏幕下方的金属薄膜形成的接地金属层。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例如具有8、10、12、13或14层导电材料的8层、10层或12至14层板,或者通过诸如玻璃纤维、聚合物等之类的介电层或绝缘层隔开和电绝缘的元件。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介质基板、接地层和走线层,走线层和接地层通过过孔进行电连接。一个实施例中,诸如显示器、触摸屏、输入按钮、发射器、处理器、存储器、电池、充电电路、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结构等部件可以安装在电路板上或连接到电路板;或者电连接到电路板中的走线层和/或接地层。例如,射频源设置于走线层。
上述任何接地层、或接地板、或接地金属层由导电材料制得。一个实施例中,该导电材料可以采用以下材料中的任一者:铜、铝、不锈钢、黄铜和它们的合金、绝缘基片上的铜箔、绝缘基片上的铝箔、绝缘基片上的金箔、镀银的铜、绝缘基片上的镀银铜箔、绝缘基片上的银箔和镀锡的铜、浸渍石墨粉的布、涂覆石墨的基片、镀铜的基片、镀黄铜的基片和镀铝的基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接地层/接地板/接地金属层也可由其它导电材料制得。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1,至少一个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12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3。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网络设备和UE的数量和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13可以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手(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5G网络中的电子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电子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的UE103:蓝牙(bluetooth,BT)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通信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技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信技术、宽频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信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以及未来其他通信技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1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网络设备(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new generationnodeB,gNB或gNode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以及后续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版本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应理解,CPE12可以通过接收网络设备11发送的蜂窝网络信号,并将蜂窝网络信号传递给用户设备13,使用户设备13联网。例如,CPE102可以将网络设备11传输的2G/3G/4G/5G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使用户设备103联网。
随着现今越来越多的通信标准被释放作为民用通信用途,单个电子设备所需要满足的通信标准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天线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通常,这些天线之间的工作频率越接近彼此、物理放置距离越接近,天线之间耦合就会越严重,隔离度就会越差。过低的隔离度会降低信道质量,恶化通信速率甚至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为了保证各个通信标准能够有效运行并且不互相干扰,天线之间的隔离是重中之重。
当相邻设置的天线工作在不同频段时,为了抑制异频干扰,会在天线后端连接滤波器来抑制带外的信号从而提高隔离度,但是此方法在天线的工作频段邻近,天线之间耦合很高的情况下对滤波器性能的要求非常苛刻。
当相邻设置的天线的工作频段包括相同的通信频段时,多个天线同时工作在相同频率下,该技术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技术。该场景中,会有多个天线同时覆盖所需的通信频带,并且每个天线能够提供一个独立的信道。通过这种方法,理论上来说可以成倍的提高通信的信道容量。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受限于天线之间的耦合以及天线周围环境等因素。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会大大降低最终的MIMO系统的性能。所以对于MIMO系统这种同频工作场景来说,天线之间的耦合抑制也至关重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天线结构包括设置在PCB中介质板上的第一辐射贴片,第二辐射贴片,第三辐射贴片,第四辐射贴片,第五辐射贴片和第六辐射贴片,利用不同的馈电方式使天线结构可以同时工作在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工作频段,且保持良好的隔离度,以使在电子设备日益紧凑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更多数量的天线结构,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2至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100的示意图。其中,图2是天线结构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天线结构100沿A-A线的剖面图。图4是天线结构100的俯视图。图5是天线结构100的仰视图。图6是天线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天线结构100包括PCB110,PCB110包括第一介质板111,第二介质板112,第三介质板113,第一连接件121,第二连接件122和第三连接件123。
其中,第二介质板112设置于第一介质板111和第三介质板113之间,如图3所示。第一介质板111上设置有第一辐射体131,第二辐射体132和第三辐射体133,第一辐射体131设置在第二辐射体132和第三辐射体133之间,如图4所示。第三介质板113上设置有第四辐射体134,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第四辐射体134设置在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之间,如图5所示。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21的一端与第一辐射体131的第一端1311电连接,第一连接件121的另一端与第四辐射体134的第一端1341电连接。第二连接件122的一端与第二辐射体132的第一端1321电连接,第二连接件122的另一端与第五辐射体135的第一端1351电连接。第三连接件123的一端与第三辐射体133的第一端1331电连接,第三连接件123的另一端与第六辐射体136的第一端1361电连接。第一辐射体131和第四辐射体134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辐射体132和第五辐射体135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三辐射体133和第六辐射体136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介质板111~113中的任一层的方向,例如,在图2所示的天线结构100中,第一方向为z方向。
应理解,第一辐射体131的第一端1311并不能狭义的理解为一定是一个点,还可以认为是第一辐射体131上包括第一端点(第一辐射体131的端点可以是第一辐射体131的边缘上的任一点)的一段辐射体,例如,可以认为第一辐射体131是距离第一端点第一波长的十六分之一以内的辐射体,或者,也可以认为是距离第一端点5mm以内的辐射体。本申请实施中的其他第一端也可以相应理解。其中,第一波长为天线结构100的工作频段对应的波长,例如,第一波长可以是工作频段中谐振点对应的波长,或者,也可以是工作频段或所支持频段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或者,第一频段对应的波长,例如,第一波长可以是第一频段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
如图3所示,第二介质板112上设置有第七辐射体137,第七辐射体137的第一端1371与第一连接件121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七辐射体137可以设置于第一介质板111和第二介质板112之间,或者,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介质板112和第三介质板113之间。
如图6所示,天线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天线单元101和第二天线单元102。第一天线单元101包括第一馈电点141和第二馈电点142,第一馈电点141和第二馈电点142用于为第一天线单元110馈电。第一馈电点141设置在第一辐射体131上,第二馈电点142设置在第四辐射体134上。第一天线单元101工作时,第一馈电点141的电信号与第二馈电点142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以使第一天线单元101采用差分馈电的方式馈电。第二天线单元102包括第三馈电点143,第三馈电点143用于为第二天线单元102馈电,第三馈电点143设置在第七辐射体137上。
应理解,第一天线单元101包括第一辐射体131,第二辐射体132,第三辐射体133,第四辐射体134,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第一天线单元101通过第一辐射体131上设置的第一馈电点141和第四辐射体134上设置的第二馈电点142馈入相位相差(180°±45°)的电信号,以产生辐射的电磁波。第二辐射体132,第三辐射体133,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作为寄生枝节,用于拓展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带宽。第二天线单元102包括第一辐射体131,第四辐射体134和第七辐射体137。第二天线单元102通过第七辐射体137上设置的第三馈电点143馈入电信号,以产生辐射的电磁波。第一天线单元101和第二天线单元102通过不同的馈电方式,使第一天线单元101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和第二天线单元102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正交,以减少第一天线单元101和第二天线单元102之间的相互耦合,提升第一天线单元101和第二天线单元102之间的隔离度。例如,当第一天线单元101和第二天线单元102工作在相同的工作频段,或者,相邻的工作频段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隔离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101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102的工作频段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101和第二天线单元102均作为MIMO天线系统中的子单元,使天线结构100可以应用于MIMO系统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101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102的工作频段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或设计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101还可以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一馈电件151。第一馈源与第一馈电件151电连接,第一馈电件151的第一端与第一辐射体131在第一馈电点141电连接,第一馈电件151的第二端与第四辐射体134在第二馈电点142电连接。第一馈源可以用于为第一天线单元提供电信号,以使第一天线单元产生辐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单元102还可以包括第二馈源,第二馈源与第七辐射体137在第三馈电点143处电连接,第二馈源可以用于为第二天线单元提供电信号,以使第二天线单元产生辐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可以是天线结构100内部设置的射频芯片中的不同的射频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体131~136均为条状枝节。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体131~136中的任一个可以包括弯折部和/或局部加宽部,和/或局部减窄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131和第四辐射体134的形状可以相同,第一辐射体131和第四辐射体134在第一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132和第五辐射体135的形状可以相同,第二辐射体132和第五辐射体135在第一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133和第六辐射体136的形状可以相同,第三辐射体133和第六辐射体136在第一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介质板111~113中的任一层的方向,例如,在图2所示的天线结构100中,第一方向为z方向。应理解,随着天线结构100的对称性的增加,可以提升天线结构的辐射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1包括至少一个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其中,金属连接柱可以理解为,在第一辐射体131和第四辐射体134之间的介质板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金属以形成金属连接柱。金属连接孔可以理解为,在第一辐射体131和第四辐射体134之间的介质板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壁设置有金属层以形成金属连接孔。应理解,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均是为了实现第一辐射体131和第四辐射体134之间良好电连接的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22和第三连接件123可以与第一连接件121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件122和第三连接件12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七辐射体137远离以第一连接件13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弯折部1372,弯折部1372可以用于在第七辐射体137在延伸方向(例如,x方向)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第七辐射体137的电路路径,使第七辐射体137的电长度保持不变的同时减少第七辐射体137在x方向上的长度。
图7和图8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的电流分布示意图。其中,图7是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馈电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图8是第三馈电点馈电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如图7所示,当第一馈源(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馈入电信号)馈电时,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上的电流反向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呈反对称分布(例如,电场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相位相反可例如相位相差180°)。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可以是第一辐射体的延伸方向,例如,长度方向,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第二方向可以是x方向。应理解,当第一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呈反对称分布,其电场方向由第四辐射体指向第一辐射体,例如,z方向,因此,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为z方向。
如图8所示,当第二馈源(第三馈电点馈入电信号)馈电时,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和第七辐射体上的电流同向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和第七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流动,其中,电流沿第二方向流动可以理解为电流的主要部分(大于50%)沿第二方向正向流动(电流的方向与第二方向呈±45°以内),或者电流的主要部分(大于50%)沿第二方向反向流动(电流的方向与第二方向呈180°±45°以内)。当第三馈电点馈电时,第二天线单元形成类似偶极子(dipole)天线,其电场与电流方向相同,因此,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为x方向。
应理解,由于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z方向,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x方向。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与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较低,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例如,可以使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同时工作在相同的工作频段,或者,相邻的工作频段,并保持良好的辐射特性。
图9至图12为图2所示的天线结构的仿真结果图。其中,图9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图10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total efficiency)的仿真结果图。图11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12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如图9所示,以第一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11)小于-6dB为例,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42GHz-2.55GHz。以第二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22)小于-6dB为例,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33GHz-2.72GHz。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具有良好的谐振带宽,可以应用于多个工作频段,例如,WiFi频段,BT频段等。
同时,由于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工作时,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与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因此,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在谐振频段,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S12)小于-34dB。由于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包括相同的频段,例如,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可以是MIMO系统中的天线子单元。
如图10所示,在图9所示的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内,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均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如下表1所示。
表1
谐振带宽 | 带内系统效率 | |
第一天线单元 | 2.42GHz-2.55GHz | >90% |
第二天线单元 | 2.33GHz-2.72GHz | >88% |
如图11和图12所示,分别为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点(2.5GHz)对应的方向图和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点(2.5GHz)对应的方向图。如图11所示,第一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1dBi。如图12所示,第二天线单元在yoz平面内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3dBi。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天线结构100还可以包括馈电枝节160,馈电枝节160可以设置在第二介质板112上。馈电枝节160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22的第一位置1221电连接,馈电枝节160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件123的第二位置1231电连接。
应理解,相较于图2所示的天线结构100,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在其基础上增加了馈电枝节160。天线结构1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单元(如图14所示的第三天线单元103)。第三天线单元可以包括第二辐射体132,第三辐射体133,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馈电枝节160为第三天线单元馈入电信号,以使第二辐射体132,第三辐射体133,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产生辐射。由于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相较于图2所示的天线结构100而言,增加了第三天线单元,可以使天线结构在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天线数量,以满足日益增多的通信频段的需要。
如图14所示,第三天线单元103还可以包括第四馈电点144和第五馈电点145,第四馈电点144和第五馈电点145用于为第三天线单元103馈入电信号。第四馈电点144和第五馈电点145位于馈电枝节160上。在第四馈电点144和第五馈电点145馈入电信号时,第一位置1221的电信号和第二位置1231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
在天线结构100中,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通过不同的馈电方式,使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和第三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相互正交,以减少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提升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例如,当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可以工作在相同的工作频段,或者,相邻的工作频段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隔离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天线单元103还可以包括第三馈源,第三馈源与馈电枝节160在第四馈电点144和第五馈电点145处电连接,第三馈源可以用于为第三天线单元提供电信号,以使第三天线单元产生辐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介质板112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表面1121和第二表面1122,如图15所示。第七辐射体137包括第一枝节1373,第二枝节1374和第三枝节1375。其中,第一枝节1373和所述第三枝节1375设置于第一表面1121。第一枝节1373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21电连接,第一枝节1373的第二端和第三枝节1375的第一端相对且互不接触,并形成第一缝隙171。第二枝节1374设置于第二表面1122,第二枝节1374的第一端与第一枝节1373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枝节1374的第二端与第三枝节1375的第一端电连接。馈电枝节160设置于第一表面1121,并穿过第一缝隙171。应理解,由于第七辐射体137的延伸方向与馈电枝节16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当第七辐射体137和馈电枝节160设置于第二介质板112的相同表面时,第七辐射体137和馈电枝节160会出现交叉部分,出现短路的情况,无法进行电信号的传输。通过图15所示的空气桥结构,可以避免第七辐射体137和馈电枝节160会出现交叉部分,保证电信号的良好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21可以是第二介质板112中靠近第一介质板111的表面,也可以是远离第一介质板的表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或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三馈电点143可以设置于第七辐射体137的第二枝节1374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枝节1374的第一端可以通过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与第一枝节1373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枝节1374的第二端可以通过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与第三枝节1375的第一端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馈电枝节160包括第四枝节161,第五枝节162和第六枝节163,如图16所示。第四枝节161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位置1221电连接,第六枝节163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件的第二位置1231电连接。第五枝节162的第一端与第四枝节161的第二端相对且互不接触。第五枝节162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第四枝节161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一一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形成第二缝隙172。第五枝节162的第二端与第六枝节163的第一端相对且互补接触。第五枝节152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第六枝节163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形成第三缝隙173。应理解,第二缝隙172和第三缝隙173可以用于改变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例如,随着第二缝隙172的宽度(第一凸起部和对应的第一凹陷部之间的距离)和第三缝隙173的宽度(第二凸起部和对应的第二凹陷部之间的距离)的增加,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向高频移动。随着第二缝隙172的长度和第三缝隙173的长度的增加,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向低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天线单元的第四馈电点144和第五馈电点145可以设置于馈电枝节160的第五枝节16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天线单元还包括巴伦181,如图16所示。巴伦181的第一端与馈电枝节在第四馈电点144电连接,巴伦181的第二端与馈电枝节在第五馈电点145电连接,巴伦181的第三端与第三馈源电连接。应理解,巴伦181可以用于实现第三馈源在第四馈电点144和第五馈电点145馈入电信号时,第四馈电点144处的电信号和第五馈电点145处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以使第一位置1221的电信号和第二位置1231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巴伦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或设计需求选取不同结构的巴伦。
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利用巴伦实现第三天线单元的馈电,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第一位置1221的电信号和第二位置1231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已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或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图17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的第四馈电点馈电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如图17所示,当第三馈源馈电(第四馈电点和第五馈电点馈入电信号)时,第二辐射体上的电流和第三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呈反对称分布(例如,电场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相位相反可例如相位相差180°)。第二辐射体上的电流和第五辐射体上的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同,第三辐射体上的电流和第六辐射体上的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同。当第四馈电点馈电时,第三天线单元形成类似偶极子(dipole)天线,其辐射体延伸方向为y方向,辐射体的两端向x方向弯折,其电场与电流方向相同,因此,第三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y方向。
应理解,由于第一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z方向,第二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为x方向,第三天线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的方向为y方向。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较低,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例如,可以使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同时工作在相同的工作频段,或者,相邻的工作频段,并保持良好的辐射特性。
图18至图22为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的仿真结果图。其中,图18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图19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图20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21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22是图1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如图18所示,以第一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11)小于-6dB为例,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38GHz-2.51GHz。以第二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22)小于-6dB为例,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27GHz-2.64GHz。以第三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33)小于-6dB为例,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35GHz-2.55GHz。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具有良好的谐振带宽,可以应用于多个工作频段,例如,WiFi频段,BT频段等。
同时,由于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工作时,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在谐振频段,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S12,S13,S23)小于-29dB。由于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三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包括相同的频段,例如,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可以是MIMO系统中的天线子单元。
如图19所示,在图18所示的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内,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均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均大于85%),如下表2所示。
表2
谐振带宽 | 带内系统效率 | |
第一天线单元 | 2.38GHz-2.51GHz | >90% |
第二天线单元 | 2.27GHz-2.64GHz | >85% |
第三天线单元 | 2.35GHz-2.55GHz | >85% |
如图20至图22所示,分别为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如图20所示,第一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1.9dBi。如图21所示,第二天线单元在yoz平面内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8dBi。如图22所示,第三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4dBi。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结构100的示意图。
相较于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如图2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与其结构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基础上调整了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相关参数(例如,辐射体尺寸,馈电结构尺寸等),使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分别位于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的两侧,使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三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不同的通信频段,使天线结构100可以同时工作在3个不同的通信频段。
图24至图28为图23所示的天线结构的仿真结果图。其中,图24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图25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图26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27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28是图23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如图24所示,以第一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11)小于-6dB为例,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25GHz-2.44GHz。以第二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22)小于-6dB为例,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38GHz-2.51GHz。以第三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33)小于-6dB为例,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48GHz-2.67GHz。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具有良好的谐振带宽,可以分别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工作频段。
同时,由于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工作时,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在谐振频段,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S12,S13,S23)小于-29dB。
如图25所示,在图24所示的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内,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均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如下表3所示。
表3
谐振带宽 | 带内系统效率 | |
第一天线单元 | 2.25GHz-2.44GHz | >90% |
第二天线单元 | 2.38GHz-2.51GHz | >75% |
第三天线单元 | 2.48GHz-2.67GHz | >52% |
如图26至图28所示,分别为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如图26所示,第一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3.0dBi。如图27所示,第二天线单元在yoz平面内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0.9dBi。如图28所示,第三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2dBi。
图29和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结构100的示意图。其中,图29是天线结构100立体的示意图。图30是天线结构100沿x方向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相较于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如图29所示的天线结构100与其结构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天线结构100中的PCB增加了金属层。
如图29所示,天线结构100还可以包括金属层180,金属层180可以作为天线结构的地板。应理解,金属层180可以设置于PCB110中任意一个介质板上,为论述的简洁,本申请实施例仅以金属层180位于第二介质板112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的应用中,金属层180也可以位于第一介质板111,第三介质板113上,或者其他介质板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其中,金属层180与第一辐射体131,第二辐射体132,第三辐射体133,第四辐射体134,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在第一方向(z方向)的投影不重合。应理解,在实际的应用中,PCB110上还可以设置电子设备的多个电子元件以及电路,为保证天线结构100具有良好的辐射环境,可以将天线结构100设置于PCB110的边沿处,避免电子元件及电路对天线结构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七辐射体137的第二端可以与金属层180电连接,如图30所示,用于减少第七辐射体137的长度。例如,可以通过第七辐射体的第二枝节1374与金属层180电连接。同时,第二天线单元可以利用金属层180作为地板产生辐射,从而拓展谐振带宽。
图31至图35为图29所示的天线结构的仿真结果图。其中,图31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图32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图33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34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35是图29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如图31所示,以第一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11)小于-6dB为例,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41GHz-2.56GHz。以第二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22)小于-6dB为例,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1.48GHz-2.63GHz。以第三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33)小于-6dB为例,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41GHz-3.25GHz。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具有良好的谐振带宽,可以应用于多个通信频段。
同时,由于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工作时,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在谐振频段,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S12,S13,S23)小于-27dB。由于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三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包括相同的频段,例如,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可以是MIMO系统中的天线子单元。
如图32所示,在图31所示的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内,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均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如下表4所示。
表4
如图33至图35所示,分别为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如图33所示,第一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1.9dBi。如图34所示,第二天线单元在yoz平面内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4dBi。如图35所示,第三天线单元在yoz平面内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4.2dBi。
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均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因此,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可以任意的进行组合,均可以保证天线单元之间良好的隔离度。例如,在图2所示的天线结构中,示出了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
图36是天线结构100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相较于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如图36所示的天线结构100仅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例如,天线结构100中的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体131,第二辐射体132,第三辐射体133,第四辐射体134,第五辐射体135和第六辐射体136。天线结构100中仅设置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馈源和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三馈源。
图37至图40为图36所示的天线结构的仿真结果图。其中,图37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图38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图39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一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40是图36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如图37所示,以第一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11)小于-6dB为例,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43GHz-2.56GHz。以第三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33)小于-6dB为例,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39GHz-2.60GHz。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具有良好的谐振带宽,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可以应用于多个通信频段。
同时,由于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工作时,第一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因此,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在谐振频段,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S13)小于-33dB。由于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三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包括相同的频段,例如,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可以是MIMO系统中的天线子单元。
如图38所示,在图37所示的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内,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均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均大于70%),如下表5所示。
表5
如图39和图40所示,分别为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如图39所示,第一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0dBi。如图40所示,第三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5dBi。
图41是天线结构100包括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相较于图13所示的天线结构100,如图41所示的天线结构100仅包括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例如,天线结构100中的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体131,第二辐射体132,第三辐射体133,第四辐射体134,第五辐射体135,第六辐射体136和第七辐射体137。天线结构100中仅设置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馈源和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三馈源。
图42至图45为图41所示的天线结构的仿真结果图。其中,图42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的S参数图。图43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的系统效率的仿真结果图。图44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二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图45是图41所示天线结构在第三馈源馈电时对应的方向图。
如图42所示,以第二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22)小于-6dB为例,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40GHz-2.61GHz。以第三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S33)小于-6dB为例,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带宽为2.30GHz-2.68GHz。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具有良好的谐振带宽,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可以应用于多个通信频段。
同时,由于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工作时,第二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与第三天线单元的极化方向正交,因此,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在谐振频段,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S23)小于-31dB。由于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三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包括相同的频段,例如,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可以是MIMO系统中的天线子单元。
如图43所示,在图42所示的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频段内,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三天线单元均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均大于70%),如下表6所示。
表6
谐振带宽 | 带内系统效率 | |
第二天线单元 | 2.40GHz-2.61GHz | >75% |
第三天线单元 | 2.30GHz-2.68GHz | >71% |
如图44和图45所示,分别为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和第三天线单元的谐振点对应的方向图。如图44所示,第二天线单元在yoz平面内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7dBi。如图45所示,第三天线单元具有全向的方向图,其最大增益为2.5dBi。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之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电路板PCB,包括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第三介质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介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和所述第三介质板之间;
所述第一介质板上设置有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第三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三辐射体之间;
所述第三介质板上设置有第四辐射体,第五辐射体和第六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设置在所述第五辐射体和所述第六辐射体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辐射体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五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六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介质板的方向;
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置有第七辐射体,所述第七辐射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体上,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四辐射体上;所述第一馈电点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三馈电点,所述第三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七辐射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第三天线单元;
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包括第四馈电点和第五馈电点,所述第四馈电点和所述第五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置的馈电枝节上,所述馈电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电连接,所述馈电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位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位置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二位置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差(18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二馈源;
所述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馈电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在所述第一馈电点电连接;
所述第一馈电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辐射体在所述第二馈电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馈源与所述第七辐射体在所述第三馈电点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源馈电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和所述第四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反对称,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源馈电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和所述第七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流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包括第三馈源;
所述第三馈源与所述馈电枝节在所述第四馈电点和所述第五馈电点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馈源馈电时,所述第二辐射体上的电流和所述第三辐射体上的电流沿第二方向反对称,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延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单元还包括巴伦,所述巴伦的第一端与所述馈电枝节在所述第四馈电点电连接,所述巴伦的第二端与所述馈电枝节在所述第五馈电点电连接,所述巴伦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馈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板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七辐射体包括第一枝节,第二枝节和第三枝节;
所述第一枝节和所述第三枝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枝节的第一端相对且互不接触,并形成第一缝隙;
所述第二枝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枝节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馈电枝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穿过所述第一缝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馈电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枝节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枝节包括第四枝节,第五枝节和第六枝节;
所述第四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电连接;
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位置电连接;
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枝节的第二端相对且互不接触,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四枝节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形成第二缝隙;
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一端相对且互补接触,所述第五枝节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形成第三缝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馈电点和所述第五馈电点设置于所述第五枝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连接柱或金属连接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的形状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设置有金属层;
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五辐射体和所述第六辐射体在第一方向的投影不重合。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2231.7A CN116435775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PCT/CN2022/140780 WO2023125207A1 (zh) | 2021-12-30 | 2022-12-21 |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2231.7A CN116435775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35775A true CN116435775A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699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52231.7A Pending CN116435775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35775A (zh) |
WO (1) | WO202312520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81549A (zh) * | 2023-11-30 | 2024-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54214B (zh) * | 2024-04-15 | 2024-06-25 | 安徽大学 | 一种基于混合电磁耦合的宽带定向滤波偶极子天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1044B (zh) * | 2015-08-12 | 2018-08-14 | 四川省韬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高隔离度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 |
CN106025534B (zh) * | 2016-07-13 | 2019-02-12 | 苏州卡基纳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频北斗高精度天线 |
WO2020145419A1 (ko) * | 2019-01-08 | 2020-07-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
CN112563737B (zh) * | 2020-11-02 | 2022-02-11 | 中山大学 | 包含周期性漏波结构的双频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659323B (zh) * | 2021-07-26 | 2023-07-07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多频圆极化天线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11652231.7A patent/CN11643577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2-21 WO PCT/CN2022/140780 patent/WO2023125207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81549A (zh) * | 2023-11-30 | 2024-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25207A1 (zh) | 2023-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22758B (zh) | 分集式天线装置 | |
CN100474695C (zh) | 双波段片状蝴蝶结隙缝天线结构 | |
US20120139793A1 (en) | High isolation multiband mimo antenna system | |
US20090051614A1 (en) | Folded dipole antenna | |
CN109659686B (zh) | 一种高隔离度mimo天线 | |
CN109286077B (zh) | 移动装置 | |
WO2023125207A1 (zh) |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
EP2763238B1 (en) | Printed antenna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EP2628208B1 (en) | Antenna pair for mimo/diversity operation in the lte/gsm bands | |
WO2019223318A1 (zh) | 室内基站及其pifa天线 | |
US11342669B2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 |
EP4421988A1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Muhsin et al. | An eight-element MIMO antenna system for 5G mobile handsets | |
CN116526114A (zh) | 天线结构 | |
CN105098371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天线装置 | |
TWI831867B (zh) |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之無線通訊裝置 | |
US11056781B2 (en) |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16581560A (zh) | 减少pcb上的表面波传播的结构、前端rf电路和电子装置 | |
CN108400430A (zh) | 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 | |
Zabetiakmal et al. | Design Side-edge Frame Dual-band 8× 8 MIMO Antenna Array For 5G Mobile phone | |
WO2023226919A1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7691625U (zh) | 辐射体、天线和基站 | |
CN216488520U (zh) |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 |
WO2024114283A1 (zh) |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
CN109994819B (zh) | 一种天线、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