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9686A - 除臭方法及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臭方法及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9686A
CN109069686A CN201780014437.2A CN201780014437A CN109069686A CN 109069686 A CN109069686 A CN 109069686A CN 201780014437 A CN201780014437 A CN 201780014437A CN 109069686 A CN109069686 A CN 109069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cation
anion
deodorization
deodoriz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4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川和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69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9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22Ionis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减低食品的气味、转移到食品中的容器的气味、或食品容器的气味。为了使作为食品的烤鸡肉串(F1)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的至少一者分解,使用除臭装置(10)对烤鸡肉串F1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Description

除臭方法及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离子而减低食品或食品容器所具有的特有气味的除臭方法及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利用如下性质而进行室内的除臭及去臭的方法:通过等离子体放电使空气中的氧及水蒸气电离而产生的离子具有除臭效果。
这种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已经得到实用化,在空气中产生作为正离子的H+(H2O)n(n是自然数)及作为负离子的O2 -(H2O)m(m是自然数)。该正离子及负离子是在氢离子(H+)或氧离子(O2 -)的周围附随有多个水分子的所谓簇离子的形态。如果在空气中放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进行化学反应,则成为作为活性物质的过氧化氢水H2O2或羟基自由基·OH。已知这些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进行从悬浮粒子或悬浮细菌中夺取氢的氧化反应而使悬浮粒子失活或杀死悬浮细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第5230150号(2013年7月10日发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超市、百货公司等食品销售场所,通常展示了生鱼、预制食品(家常菜、油炸食品等)、面包等食品。特别是顾客能够以所需数量购买的食品,有时并不密封到包装中而是在开放空间中展示。这种食品暴露在外部空气中会迅速变坏,因此通常会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将其从销售场所撤除。而且,这种食品容易发出特有的食品气味而吸引苍蝇等昆虫,因此希望减少食品气味。
而且,用于放置食品的托盘等容器通常多使用泡沫聚苯乙烯,会发出苯乙烯类特有的气味。如果该气味转移到食品中,则会有损食品的风味。而且,如上所述的容器自身的气味也是特有的,也会使一些人感到不舒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离子对于室内的除臭及去臭有效。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公开关于减低食品、与食品接触的容器、或容器自身的气味。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减低食品的气味、转移到食品中的容器的气味、或食品容器的气味。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除臭方法包括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即为了使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分解而对所述食品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除臭方法包括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即为了使容器或与该容器接触的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苯乙烯分解而对所述容器或所述食品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除臭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该离子产生装置为了使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分解而产生提供至所述食品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除臭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该离子产生装置为了使容器或与该容器接触的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苯乙烯分解而产生提供至所述容器或所述食品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起到可减低食品的气味、转移到食品中的容器的气味、或食品容器的气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其他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在冰箱中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在物品储藏室中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7(a)是用于验证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除臭效果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试验中所使用的除臭装置的侧视图,图7(b)是该除臭装置的立体图。
图8(a)~(d)是表示在上述试验中所使用的浓缩气体的制作顺序的立体图。
图9(a)~(d)是表示关于使离子作用的被测物及未使离子作用的试验的各个的上述试验顺序的立体图。
图10(a)~(d)是表示关于使离子与成为烤鸡肉串的气味成分的化合物作用的被测物及并未使离子作用的被测物的各个中,各化合物的检测结果的色谱。
图11(a)~(d)是表示关于使离子与成为生鱼的气味成分的化合物作用的被测物及并未使离子作用的被测物的各个中,各化合物的检测结果的色谱。
具体实施方式
[除臭装置]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所共通使用的除臭装置10(10A~10C)的系统构成,基于图1加以说明。而且,关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所共通使用的除臭装置10(10A)的外观构成,基于图2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除臭装置10的系统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除臭装置10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除臭装置10包括: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1;将正离子及负离子送出至外部的送风装置2;以及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及送风装置2的控制部3。而且,如图2所示,除臭装置10包括壳体4,在壳体4的内部收容有离子产生装置1、送风装置2及控制部3。壳体4具有:吹出口41、第一百叶板42、第二百叶板43、操作部44、及吸气口45。
吹出口41是为了将离子产生装置1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与在送风装置2中所产生的排气流(风)一同排出(吹出)至壳体4外部而设置的开口。吹出口41形成为在壳体4的正面以水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
第一百叶板42是使来自吹出口41的排气流朝向上方向或下方向的百叶板。第一百叶板42是具有几乎遍及吹出口41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的板状构件,并以横穿过吹出口41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且,第一百叶板42以相对于壳体4可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撑,且可手动改变朝向。
第二百叶板43是使来自吹出口41的排气流朝向右方向或左方向的百叶板,且设有多个。第二百叶板43在吹出口41的长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进行配置,且以可转动自如的方式被壳体4上下支撑,且可手动改变朝向。而且,左侧三个第二百叶板43以联动的方式相互结合,右侧三个第二百叶板43以联动的方式相互结合。由此,左侧三个第二百叶板43与右侧三个第二百叶板43可分别转动且设为不同的朝向。
操作部44是具有供使用者操作的各种操作按钮、显示运转状态的显示灯等的部分。操作部44配置于壳体4正面的右侧。
吸气口45是为了将外部气体吸入至壳体4内部而设置的开口。吸气口45由形成于壳体4上表面的多个狭缝状孔构成。
离子产生装置1具有产生高电压脉冲的高电压产生电路11、正离子产生部12、及负离子产生部13。正离子产生部12包含未图示的介电质电极及放电电极,通过施加高电压产生电路11所产生的正电压脉冲而产生正离子。负离子产生部13包含未图示的介电质电极及放电电极,通过施加高电压产生电路11所产生的负电压脉冲而产生负离子。
上述离子产生装置1的构成仅仅是一个例子,如果是可产生所需浓度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装置,则并不特别限定为上述构成。
正离子产生部12所产生的正离子是以H+(H2O)m(m是任意的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负离子产生部13所产生的负离子是以O2 -(H2O)n(n是任意的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
如果正离子及负离子同时存在于空气中,则如下述的式(1)~式(3)所示那样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有效率地生成作为活性氧种的羟基自由基(·OH)。此处,式(1)~式(3)中的m、n、m'及n'分别为任意的自然数。
H+(H2O)m+O2 -(H2O)n
→·OH+1/2O2+(m+n)H2O…(1)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2·OH+O2+(m+m'+n+n')H2O…(2)
H+(H2O)m+O2 -(H2O)n
→3·OH+(m+n-1)H2O…(3)
另外,在仅有正离子或仅有负离子释放到空气中的情况下,并未显著地生成羟基自由基。因此,通过同时释放出正离子及负离子而生成水分子与簇,稳定化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反应,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变显著。
送风装置2是生成将从壳体4的吸气口43取入的空气从吹出口41吹出的空气流(风路)的装置,且由风扇构成。正离子产生部12及负离子产生部13朝向上述风路而分别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
控制部3根据由操作部44接受的使用者的操作(指示)而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及送风装置2的运转。控制部3也可以通过形成于集体电路(IC芯片)等中的逻辑电路(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过软件来实现。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4而如下所示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除臭装置10用于烤鸡肉串的除臭的例子(除臭方法)加以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10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除臭装置10配置于陈列柜100上。陈列柜100是设置于超市、百货店等店铺的食品销售场所的食品陈列柜。该陈列柜100具有设于最高位置的平坦部101、及位于比平坦部101低的位置的多级载置台102。
在载置台102上载置有多个托盘T1,在各托盘T1上以暴露于外部气体的状态排列有作为除臭对象食品(除臭对象物)的烤鸡肉串F1。托盘T1由诸如泡沫聚苯乙烯的苯乙烯类材料而形成。除臭装置10以吹出口41朝向载置台102侧的方式配置于平坦部101上。
在如上所述的陈列环境中,除臭装置10在相对于烤鸡肉串F1的空气流的迎风侧,在离子产生装置1中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正负离子照射工序)。而且,除臭装置10由送风装置2产生空气流以使其吹到烤鸡肉串F1上(送风工序),由此将含有由离子产生装置1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从吹出口41吹到载置台102上的烤鸡肉串F1上(照射)。同时进行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和送风。而且,通过适当调整图2中所示的第一百叶板42及第二百叶板43的朝向,使从除臭装置10吹出的空气与所陈列的烤鸡肉串F1的全部接触。由此使烤鸡肉串F1所发出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参照第四实施方式)和硫化物分解,并且使托盘T1所发出的主要气味成分苯乙烯分解。
接着,对将除臭装置10用于生鱼的除臭的例子(除臭方法)加以说明。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10的其他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除臭装置10配置于冷藏柜200上。冷藏柜200是设置于超市、百货店等店铺的食品销售场所的食品陈列柜。冷藏柜200具有平坦的陈列面201、包围陈列面201周围的壁部202、设于陈列面201下侧的主体部203。壁部202具有朝向陈列面201放射主体部203内部所产生的冷气的多个冷气放射口(未图示)。
在陈列面201上载置有托盘T2,在托盘T2上以暴露于外部气体的状态排列有作为除臭对象食品的生鱼F2。托盘T2由诸如泡沫聚苯乙烯的苯乙烯类材料而形成。除臭装置10以吹出口41朝向托盘T2侧的方式配置于陈列面201上。
在如上所述的陈列环境中,除臭装置10在相对于生鱼F2的空气流的迎风侧,由离子产生装置1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正负离子照射工序)。而且,除臭装置10由送风装置2产生空气流以使其吹到生鱼F2上(送风工序),由此将含有由离子产生装置1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从吹出口41吹到陈列面201上的生鱼F2上(照射)。同时进行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产生和送风。而且,通过适当调整图2中所示的第一百叶板42及第二百叶板43的朝向,使从除臭装置10吹出的空气与所陈列的生鱼F2的全部接触。由此使生鱼F2所发出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参照第四实施方式)和硫化物分解,且使托盘T2所发出的主要气味成分苯乙烯分解。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使用除臭装置10的除臭方法中,对烤鸡肉串F1及生鱼F2吹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由此,烤鸡肉串F1及生鱼F2由于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作用而减低如上所述的气味成分。因此,不再因烤鸡肉串F1及生鱼F2所发出的气味而吸引苍蝇等。因此可良好地维持除臭对象食品的卫生状态。
而且,苯乙烯也被分解,因此从托盘T1、T2分别附着于烤鸡肉串F1及生鱼F2上的苯乙烯气味也减低。因此,能够避免因苯乙烯气味而损及烤鸡肉串F1及生鱼F2的风味。
另外,关于对其提供正离子及负离子的除臭对象食品,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烤鸡肉串F1及生鱼F2,但并不限定于烤鸡肉串F1及生鱼F2。例如该除臭对象食品可列举烤的食品、油炸食品、家常菜类、面包、腌制食品等。
[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2及图5如下所示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元件同等功能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10在冰箱300中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冰箱300在冷藏室301内具有除臭箱302。除臭箱302是箱状的容器,以正面可自由开闭的方式进行设置。而且,在除臭箱302内配置有除臭装置10A。
如图1及图2所示,除臭装置10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10同等的功能。而且,除臭装置10A构成为小型装置以使不占有狭窄的冷藏室301中所设的除臭箱302的有限空间,并且配置于除臭箱302的内侧。而且,如果除臭箱302的内部可形成密闭状态,则可使除臭箱302内充满足够量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与使正离子及负离子扩散至较广范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10相比,在这种环境中所使用的除臭装置10A的离子产生能力可以较低,且可以小型化。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冷藏室301中,为了对除臭对象食品F3进行除臭而在除臭箱302内配置除臭对象食品F3,且使除臭箱302内成为密闭状态。在该状态下,除臭装置10A从吹出口41放出含有由离子产生装置1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由此,不仅使正离子及负离子直接照射在除臭对象食品F3上,并且在除臭箱302内充满正离子及负离子。因此,可使正离子及负离子充分地对除臭对象食品F3起作用。其结果,除臭对象食品F3的气味成分减低。
除臭对象食品F3是生肉、生鱼(包括鱼块或生鱼片)、香肠、火腿、半成品食品、家常菜类等,且是放置在由诸如泡沫聚苯乙烯的苯乙烯类材料而形成的托盘上,在包裹密封的状态下陈列于店铺中的食品。使用者将这种除臭对象食品F3带回到自家等,将解开包装的状态下的除臭对象食品F3放入到除臭箱302内进行除臭。由此,即便除臭对象食品F3在店铺中陈列一段时间的状态下发出特有的食品味道,也可以减低成为食品气味源头的气味成分。而且,可以一并减低附着于除臭对象食品F3上的托盘的气味成分(苯乙烯)。因此,通过在烹调前如上所述地进行除臭对象食品F3的除臭,可避免因托盘气味而有损菜肴的风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冰箱300内设置除臭箱302的例子加以说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单独设置与除臭箱302同样构成的除臭箱,并使用该除臭箱进行除臭对象食品F3的除臭。
[第三实施方式]
基于图1及图6而如下所示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元件同等功能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10B在物品储藏室400中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除臭装置10B安装在物品储藏室400的天花板上,在物品储藏室400的地板上设置有储物架410。
如图1所示,除臭装置10B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10同等的功能。另外,关于操作部44,以并不设于除臭装置10B的主体,而可通过遥控操作器(未图示)进行远程操作的方式构成。而且,除臭装置10B具有壳体5,在壳体5的下部设有吹出口51,该吹出口51将含有由离子产生装置1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朝下方吹出。尽管未图示出,吹出口51形成为圆环状。而且,在吹出口51上设有未图示的百叶板,通过调整该百叶板的角度,可遍布物品储藏室400的广泛范围地扩散含有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
储物架41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层(图示的构成中为两层)架部411。架部411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具有在上下方向上敞开的部分以使从除臭装置10B吹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遍及下层架部411。架部411具体而言优选以形成为网状的结构、多个管道平行配置的结构等方式构成。
在储物架410的架部411上载置有多个托盘群TG。各托盘群TG由多个托盘T3堆积而构成。托盘T3由诸如泡沫聚苯乙烯的苯乙烯类材料来形成。
在如上所述的储藏环境中,除臭装置10B将含有由离子产生装置1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空气从吹出口51向下方吹出。由此,正离子及负离子直接吹到载置于储物架410上的托盘群TG上。而且,如果物品储藏室400为密闭状态,则由除臭装置10B所放出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充满于物品储藏室400内,并与托盘群TG全面地接触。其结果,托盘群TG的各托盘T3所发出的气味成分、即苯乙烯被分解。因此,物品储藏室400内的托盘T3的气味减低,因此即使为了方便而将衣服等其他物品储藏于物品储藏室400内中,也可以避免托盘T3的气味转移到该物品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除臭装置10B及储物架410设置于物品储藏室400内的例子。但设置除臭装置10B及储物架410的位置并不限定于物品储藏室400。例如,还可以将除臭装置10B及储物架410设置于卡车的集装箱内。在集装箱内收容了各种物品,因此在将托盘T3收容于集装箱内进行运输时使除臭装置10B工作。通过如上所述地减低集装箱内托盘T3的气味,可避免托盘T3的气味转移到集装箱内所收容的其他物品上。
[第四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7~图11如下所示地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元件同等功能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用于验证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上述气味成分被分解的试验。
图7(a)是用于验证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除臭效果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试验中所使用的除臭装置10C的侧视图,图7(b)是该除臭装置10C的立体图。图8(a)~(d)是表示在上述试验中所使用的浓缩气体的制作顺序的立体图。图9(a)~(d)是表示关于使离子作用的被测物TO1及并未使离子作用的被测物TO2的各个的试验顺序的立体图。
在本试验中,图7的(a)及图7的(b)中所示的除臭装置10C使用夏普株式会社制造的离子产生装置(A209AK)。
除臭装置10C包括:收纳基板(未图示)的壳体6、通过放电发出正离子的针状电极61、通过放电发出负离子的针状电极62、及在壳体6外部保护针状电极61及62的电极保护部63。针状电极61及62以前端部突出于壳体6外部的方式保持于基板上。除臭装置10C并不包括图1所示的除臭装置10中的送风装置2、控制部3及操作部44,而是仅仅由离子产生装置1构成。
图1所示的正离子产生部12相当于针状电极61,负离子产生部13相当于针状电极62。而且,图1所示的高电压产生电路11安装在上述基板上。针状电极61通过由高电压产生电路11施加正的高电压脉冲而在前端产生电晕放电,从而产生正离子。针状电极62通过由高电压产生电路11施加负的高电压脉冲而在前端产生电晕放电,从而产生负离子。
在试验之前,制作浓缩气体。在浓缩气体的制作中,使用加热解吸装置(MARKES公司制造的UNITY SERIES2)和内部捕集装置(TENAX),在捕集温度为-15℃下进行气体的捕集,且在解吸温度为250℃下进行所捕集的气体的解吸。
如图8(a)所示,在气体收集袋B1(100L)中配置试验食品F,将储气瓶气体填充至袋B1中直至其变满后,静置30分钟。其次,如图8(b)所示,分别在用于采集气体的两根气体捕集管G1中吸入70L袋B1内的气体,并捕集从试验食品F中发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次,如图8(c)所示,一面将这些气体捕集管G1加热至250℃,一面分别通入储气瓶气体7L左右,将所捕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赶出至其他袋B2(20L)中。由此,如图8(d)所示,制作具有约10倍浓度的浓缩气体。而且,作为试验食品F,使用烤鸡肉串(带调味汁,5根)及生鱼(沙丁鱼,8条)来进行试验。
其次,对使用如上所述而制作的浓缩气体的试验加以说明。如图9(a)所示,在试验中准备使离子对浓缩气体起作用的“有离子”的被测物TO1(Test Object 1)和不使离子对浓缩气体起作用的“无离子”的被测物TO2(Test Object 2)。被测物TO1及被测物TO2分别是在气体收集袋B3(10L)中封入除臭装置10C的状态下,将袋B3内的空气抽出后,在袋B3内填充了浓缩气体的被测物。对被测物TO1及被测物TO2同时实施试验。
在试验之前,如图9(b)所示,为了确认初始浓度,在打开除臭装置10C的电源之前,使用捕集装置D(上述内部捕集装置),将被测物TO1及被测物TO2的袋B3内的气体的1L或2L吸入到气体捕集管G2中。
如图9(c)所示,打开被测物TO1的除臭装置10C的电源,在没有打开被测物TO2的除臭装置10C的电源的状态下静置规定时间。其后,如图9(d)所示,将被测物TO1及被测物TO2的各自袋B3内的气体的1L或2L吸入至气体捕集管G3中。如图9(c)所示的静置状态的持续时间,烤鸡肉串为4小时,生鱼为4小时及8小时。在被测物TO1及被测物TO2的每一个中,将袋B3内的气体捕集到气体捕集管G3中,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分析。
此处,在定性分析中所使用的气相色谱-质谱仪及分析条件如下所示。
(气相色谱质谱仪)
型号名称: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制造的model 7890N/5975MSD
分离柱:HP-1 膜厚为1μm
(分析条件)
柱温度条件:40℃(保持5分钟)→5℃/min→100℃→10℃/min→290℃(保持1.5分钟)
载气:氦1.2mL/min
数据获得方法:SCAN模式
(测定结果)
以下对测定结果加以说明。图10(a)~(d)是表示关于使离子与成为烤鸡肉串的气味成分的化合物作用的被测物TO1及并未使离子作用的被测物TO2的各个中,各化合物的检测结果的色谱。图11(a)~(d)是表示关于使离子与成为生鱼的气味成分的化合物作用的被测物TO1及并未使离子作用的被测物TO2的各个中,各化合物的检测结果的色谱。
(1)烤鸡肉串:第一次测定结果
在烤鸡肉串的第一次试验中,关于被测物TO1,如表1的分析结果及图10(a)~(c)的下侧所示,观察到1-戊烯-3-醇、二甲基二硫醚及1-辛烯-3醇这三种化合物大幅减低。与此相对,关于被测物TO2,如表1的分析结果及图10(a)~(c)的上侧所示,虽然观察到1-戊烯-3-醇、二甲基二硫醚及1-辛烯-3醇这三种化合物减低若干,但与被测物TO1的减低程度相比较小。
而且,关于被测物TO1,如表2的分析结果及图10(d)的下侧所示,观察到苯乙烯大幅减低。与此相对,关于被测物TO2,如图10(d)的上侧所示,仅观察到苯乙烯稍许减低。苯乙烯的被测物TO1相对于被测物TO2的减低率为8成以上。
另外,在表1中,“TO1 0小时后”中的“峰面积的比例”是表示将该峰面积的值设为100%时的比例。而且,在表2中,“半定量值”是使用苯乙烯的标准物质而计算出的值。
[表1]
[表2]
(2)烤鸡肉串:第二次测定结果
在烤鸡肉串的第二次试验中,使用在第一次试验中确认了减低效果的化合物的标准品来进行半定量值的计算。
如表3所示,在第二次试验中,在与第一次试验同样的化合物中观察到减低,确认了再现性。而且,关于二甲基三硫醚及柠檬烯也观察到减低,因此关于这些化合物也使用标准物质来进行半定量值的计算。
另外,在表3中,“半定量值”是使用各化合物的标准物质而算出的值。
[表3]
(3)生鱼:第一次测定结果
在生鱼的第一次试验中,关于被测物TO1,如4小时静置后及8小时静置后的表4的分析结果所示,观察到1-戊烯-3-醇、苯乙烯及1-辛烯-3醇这三种化合物大幅减低。与此相对,关于被测物TO2,如表4的分析结果所示,基本未发现上述三种化合物减低。而且,关于被测物TO1,如表5的分析结果所示,观察到九种化合物的降低。图11(a)~(d)分别表示了这些化合物中,8小时静置后的硫代乙酸S-甲酯、2-乙基呋喃、2-戊烯-1-醇及1-辛烯-3-醇的被测物TO1(下段)及被测物TO2(上段)的测定结果。
[表4]
[表5]
(4)生鱼:第二次测定结果
在生鱼的第二次试验中,关于在生鱼的第一次试验中发现减低的表5中所示的化合物中的标有圆圈的化合物,使用标准物质来计算半定量值。
如表6所示,同样在第二次试验中,关于被测物TO1,观察到与第一次试验同样的化合物大幅减低,确认了再现性。与此相对,关于被测物TO2,确认这些化合物基本上没有减低、或仅仅稍许减低。
[表6]
(试验总结)
在上述试验中,关于烤鸡肉串及生鱼所产生的若干个被测物TO1的成分,在静置规定时间后浓度大幅降低,观察到减低的效果。观察到减低的化合物包括了在其结构中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和硫化物。认为这些化合物均具有特有的气味。特别是已知1-戊烯-3-醇是腥味的原因物质,从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生鱼中高浓度地检测出来,因此认为其参与了鱼特有的气味。通过减低这些成分,在被测物TO1中预测了气味的减低或有气味物质的变化。将观察到上述成分减低的化合物的有气味物质示例表示于表7中。
[表7]
化合物名 有气味物质示例
丙烯醛 刺痛鼻子深处的刺激气味
2-丁烯醛 在低浓度下为芳香味,在高浓度下为强烈的刺激气味
1-戊烯-3-醇 令人不适的酒精类气味
硫代乙酸S-甲酯 硫化物类气味
2-乙基呋喃 药品类气味
二甲基二硫醚 海腥“气味”
2-戊烯-1-醇 令人不适的酒精类气味
苯乙烯 泡沫聚苯乙烯类气味
1-辛烯-3-醇 像蘑菇一样的“气味”
二甲基三硫醚 硫化物类气味
柠檬烯 柑橘类的“气味”
另外,确认了腐烂气味等气味成分在烤鸡肉串的情况下,在静置维持时间为4小时的情况下被分解,在生鱼的情况下,则静置维持时间为4小时及8小时的情况下被分解。与此相对,关于风味成分(醇类及醛类),确认在上述静置维持时间的情况下未被分解。这种风味成分可列举乙酸乙酯(具有类似菠萝的芳香)、异戊醛(水果及酒的香味成分)、乙偶姻(对黄油提供风味的物质之一)、正戊醛(水果及酒的香味成分)、乳酸乙酯(坚果类、乳制品类、果实类的香味)等。这些风味成分虽然均含有碳氧双键,但不含碳的双键。
另外,表6及表7中所示的丙烯醛虽然具有醛基,但其是具有碳的双键的不饱和醛,不能称为风味成分。
[小结]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式的除臭方法包括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即为了使食品(烤鸡肉串F1、生鱼F2、除臭对象食品F3)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分解而对所述食品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根据上述方法,由所照射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自由基。推测通过该正离子及负离子与自由基的作用,将特别容易吸引苍蝇等昆虫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分解。因此,通过防止食品气味扩散,可避免食品吸引昆虫而良好地维持食品的卫生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除臭方法包括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即为了使容器(托盘T1~T3)或与该容器接触的食品(烤鸡肉串F1、生鱼F2、除臭对象食品F3)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苯乙烯分解而对所述容器或所述食品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根据上述方法,由所照射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产生自由基。推测由于该正离子及负离子与自由基的作用,将苯乙烯分解。因此,可将容易损及食品的风味、或给人们带来不适感的苯乙烯气味自容器或食品中除去。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除臭方法是在上述第一个方式或第二形态中,所述正离子是以H+(H2O)n(n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所述负离子是以O2 -(H2O)m(m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
根据上述方法,由H+(H2O)m和O2 -(H2O)n产生作为活性氧种的羟基自由基。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除臭方法是在上述第一个方式至第三形态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食品以暴露于外部气体中的状态下陈列于食品销售场所。
根据上述构成,可避免食品暴露于外部气体的状态下进行陈列的食品销售场所吸引昆虫。因此,可良好地维持食品销售场所的卫生状态。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除臭方法是在上述第一个方式至第四形态的任一个方式中,包括送风工序,即产生空气流以将其吹到含有需分解的气味成分的除臭对象物(烤鸡肉串F1、生鱼F2、除臭对象食品F3、托盘T1~T3)上,同时进行所述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和所述送风工序,在所述正负离子照射工序中,在所述除臭对象物的所述空气流的迎风侧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
根据上述方法,在迎风侧所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流动至背风侧,因此更均匀地扩散。因此,通过使正离子及负离子相对于除臭对象物而扩散,可对多个除臭对象物均匀地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除臭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1,该离子产生装置1为了使食品(烤鸡肉串F1、生鱼F2、除臭对象食品F3)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分解而产生提供至所述食品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根据上述构成,可与上述第一个方式的除臭方法同样地避免食品吸引昆虫,良好地维持食品的卫生状态。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除臭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1,该离子产生装置1为了使容器(托盘T1~T3)或与该容器接触的食品(烤鸡肉串F1、生鱼F2、除臭对象食品F3)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苯乙烯分解而产生提供至所述容器或所述食品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根据上述构成,可与上述第二形态的除臭方法同样地将容易损及食品的风味、或给人们带来不适感的苯乙烯气味自容器或食品中除去。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除臭方法是在上述第六形态或第七形态中,所述正离子是以H+(H2O)n(n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所述负离子是以O2 -(H2O)m(m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
根据上述构成,由H+(H2O)m和O2 -(H2O)n产生作为活性氧种的羟基自由基。
[附记事项]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关于将不同实施方式中所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适宜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可通过将各实施方式中所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加以组合而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 离子产生装置
2 送风装置
10、10A~10C 除臭装置
F1 烤鸡肉串(食品、除臭对象物)
F2 生鱼(食品、除臭对象物)
F3 除臭对象食品(食品、除臭对象物)
T1~T3 托盘(容器、除臭对象物)

Claims (8)

1.一种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其为了使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分解而对所述食品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2.一种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其为了使容器或与所述容器接触的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苯乙烯分解而对所述容器或所述食品照射正离子及负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离子是以H+(H2O)n(n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
所述负离子是以O2 -(H2O)m(m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品以暴露于外部气体中的状态陈列于食品销售场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送风工序,其产生空气流以将其吹到含有应分解的气味成分的除臭对象物上,
同时进行所述正负离子照射工序和所述送风工序,
在所述正负离子照射工序中,在所述除臭对象物的所述空气流的迎风侧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
6.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子产生装置,其为了使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具有碳的双键及不饱和键的物质和硫化物分解而产生提供至所述食品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7.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子产生装置,其为了使容器或与所述容器接触的食品中所含的气味成分中的苯乙烯分解而产生提供至所述容器或所述食品的正离子及负离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离子是以H+(H2O)n(n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
所述负离子是以O2 -(H2O)m(m是自然数)为主体的离子。
CN201780014437.2A 2016-04-28 2017-02-03 除臭方法及除臭装置 Pending CN1090696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1836 2016-04-28
JP2016-091836 2016-04-28
PCT/JP2017/004094 WO2017187702A1 (ja) 2016-04-28 2017-02-03 消臭方法および消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9686A true CN109069686A (zh) 2018-12-21

Family

ID=6016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437.2A Pending CN109069686A (zh) 2016-04-28 2017-02-03 除臭方法及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918787B2 (zh)
CN (1) CN109069686A (zh)
PH (1) PH12018501595A1 (zh)
TW (1) TWI653062B (zh)
WO (1) WO201718770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9104Y (zh) * 1993-05-04 1993-12-15 沈阳市仁义有限公司 水果蔬菜电子化学综合保鲜机
JP2006167190A (ja) * 2004-12-16 2006-06-29 Sharp Corp 空気浄化装置
CN102257338A (zh) * 2008-12-24 2011-11-23 夏普株式会社 冰箱
CN102498353A (zh) * 2009-09-16 2012-06-13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送出单元和冰箱
JP2014031897A (ja) * 2012-08-01 2014-02-20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05491888A (zh) * 2013-08-29 2016-04-13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照射装置和将其应用于需要通过冷藏保管的食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7475A (ja) * 1999-07-12 2001-01-30 Kyoritsu Denki Sangyo Kk 鮮度保持、脱臭及び殺菌機能付き貯蔵庫または冷蔵庫
JP3680120B2 (ja) * 2000-09-13 2005-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並びに空気調和機
WO2002053993A1 (fr) 2000-12-27 2002-07-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nite de stockage et refrigerateur
JP4713660B2 (ja) * 2009-09-16 2011-06-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3159569U (ja) * 2010-03-01 2010-05-27 有限会社泉設計 オープンショーケース
JP5015287B2 (ja) * 2010-05-11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102188742B (zh) 2011-05-12 2013-11-06 安徽康佳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杀菌除臭装置及冰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9104Y (zh) * 1993-05-04 1993-12-15 沈阳市仁义有限公司 水果蔬菜电子化学综合保鲜机
JP2006167190A (ja) * 2004-12-16 2006-06-29 Sharp Corp 空気浄化装置
CN102257338A (zh) * 2008-12-24 2011-11-23 夏普株式会社 冰箱
CN102498353A (zh) * 2009-09-16 2012-06-13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送出单元和冰箱
JP2014031897A (ja) * 2012-08-01 2014-02-20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05491888A (zh) * 2013-08-29 2016-04-13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照射装置和将其应用于需要通过冷藏保管的食品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8787B2 (ja) 2021-08-11
TWI653062B (zh) 2019-03-11
TW201737949A (zh) 2017-11-01
WO2017187702A1 (ja) 2017-11-02
JPWO2017187702A1 (ja) 2019-02-28
PH12018501595A1 (en) 201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53505U (zh) 用反应性气体处理产品或表面的系统
Nørgaard et al. Ozone-initiated VOC and particle emissions from a cleaning agent and an air freshener: risk assessment of acute airway effects
Mejía-Garibay et al. Composition, diffusion,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black mustard (Brassica nigra) essential oil when applied by direct addition or vapor phase contact
EP2941955A1 (en) Pathogenic microbe and insect pest extermination method and pathogenic microbe and insect pest extermination device
Šimek et al. Plasma-assisted agriculture: history, presence, and prospects—a review
Paes et al. Insecticidal fumigant action of mustard essential oil against Sitophilus zeamais in maize grains
EP0768822A4 (en) CYANOGEN FUME AND FUMING METHOD USING CYANOGEN
JP2011503041A (ja) 球根及び/または塊茎の防カビ処理及び/または発芽防止処理のためのミントオイルまたはl−カルボンの溶液の使用
Takaki et al. Function of plasma and electrostatics for keeping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e in post-harvest stage
Niakousari et al. Fumi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in postharvest treatment of kabkab dates (Phoenix dactylifera L.) against selected insect infestation
US20120096761A1 (en) A method and a kit of parts for decontaminating a mattress or other effects
CN109069686A (zh) 除臭方法及除臭装置
Shepard et al. The relative toxicity of insect fumigants
Han et al. Effect of gaseous chlorine dioxide treatment on the quality of rice and wheat grain
Zhang et al. Effects of phosphine fumigation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four Chinese cut flower species
Boina et al. Insect management with aerosols in food-processing facilities
US202003450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the efficacy using ionized/aerosolized hydrogen peroxide in reducing microbial populations, method of use thereof
Sjöberg et al. Irradiation of spices and its detection
Di Renzo et al. Effects of gaseous ozone exposure on cold stored orange fruit
Jemni et al. Ozone gas greatly reduced the survival of carob moth larvae in stored date palm fruit
Lee et al. Concurrent application of ethyl formate and 1‐methylcyclopropene to control Tetranychus urticae on exported sweet persimmons (Diospyros kaki Thunb.‘Fuyu’)
Norman The persistence of methyl bromide residues in rice, dried fruit, seeds and nuts following laboratory fumigation
Kostyukovsky et al. Improvement of phosphine fumigation by the use of Speedbox
Jung et al. A postharvest control technique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a molesta, infesting apples using CATTS
Xiao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Behaviours of Fumig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