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7435A -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7435A
CN109067435A CN201810761401.7A CN201810761401A CN109067435A CN 109067435 A CN109067435 A CN 109067435A CN 201810761401 A CN201810761401 A CN 201810761401A CN 109067435 A CN109067435 A CN 109067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turntable
connecting rod
data
dri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1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7435B (zh
Inventor
徐正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com Onl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614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7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7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09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g. perimeter networks or demilitarized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外壳、通信数据保护装置、数据输入端,通信数据保护装置安装在外壳内腔中,数据输入端与通信数据保护装置通过电信号连接,数据输入端设于外壳的一端中央并贯穿外壳,本发明通过机械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升降机构、网络监测装置、电源控制机构、数据传输装置、升降机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下,可以在检测到外来网络入侵时,将设备的电源切断,从而终止入侵,达到保护信息数据的目的,增强设备使用的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背景技术
有源或无源的RFID应答器通常与RFID收发器或类似装置一起使用以传送来自应答器的信息。为了通信,收发器将应答器暴露于射频(RF)电磁场或信号。在无源应答器的情况下,RF电磁场激励应答器,由此通过以称为反向散射的已知技术调制场来促使应答器对收发器做出响应。在有源应答器的情况下,应答器可以通过向收发器发送独立供电的答复信号来响应电磁场。
然而,当RFID收发器和RFID应答器被限制在诸如打印机或其他设备的内部壳体的空间内时,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附近的金属壳体可能导致在RFID收发器和RFID应答器之间传递的磁敏感近场图案的干扰和劣化。壳体的内部会限制RFID收发器和RFID应答器的空间布置,因此限制近场询问区域的可用空间和位置。当RFID应答器布置在打印机的色带供给辊的内部时,近场询问信号在传播经过色带供给辊时会变得衰减,因此RFID收发器需要更多的输入功率来激活RFID标签。
现有技术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在遭遇外来信号入侵时,不能及时将电源切断,导致信息数据丢失,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外壳、通信数据保护装置、数据输入端,所述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安装在外壳内腔中,所述的数据输入端与通信数据保护装置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数据输入端设于外壳的一端中央并贯穿外壳;
所述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由机械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升降机构、网络监测装置、电源控制机构、数据传输装置、升降机构驱动装置组成;
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机械配合,所述的驱动装置与网络监测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的网络监测装置与数据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与数据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通过升降机构与机械传动机构机械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由第一连接杆、第一固定座、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环形固定块、固定盘、固定连接杆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驱动杆中央,另一端与升降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环形固定块上,所述的环形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远离环形固定块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的环形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固定盘上,所述的固定连接杆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立与固定盘机械焊接,所述的两个固定连接杆远离固定盘的一端固定在电源控制机构上,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驱动杆运动,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均固定在环形固定块上,因此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环形固定块带动固定盘向右旋转,从而使得固定连接杆带动电源控制机构运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驱动装置由驱动芯片、电机转轴、活动框、第一转盘、一号锥形轮、扇形齿状转盘、第一活动杆、第三驱动杆、电机组成,所述的驱动芯片与数据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的驱动芯片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电机与电机转轴机械配合,所述的电机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一号锥形轮与第一转盘机械配合,所述的第一转盘上设有活动框,所述的活动框与扇形齿状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杆上临近扇形齿状转盘的一侧设有齿状边,所述的第一活动杆与扇形齿状转盘相啮合,所述的第三驱动杆与第一活动杆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三驱动杆远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升降机构驱动装置机械连接,在驱动芯片的作用下,电机通过电机转轴以及一号锥形轮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盘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框随之转动,带动扇形齿状转盘运动,扇形齿状转盘与第一活动杆相啮合,使得第一活动杆推动第三驱动杆牵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运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升降机构由第一固定杆、第二活动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座、固定板、E型升降杆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杆与E型升降杆机械焊接,所述的E型升降杆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另一端贯穿并固定在第二活动杆中央,所述的第二活动杆与第一连接杆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机械连接,所述的E型升降杆与升降机构驱动装置机械配合,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E型升降杆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杆随之运动,当第一固定杆向下运动,使得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连接杆运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网络监测装置由一号固定座、第一固定轴、检测芯片、二号固定座、一号导线组成,所述的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第一固定轴设有两个并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第一固定轴将检测芯片的两边固定在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上,所述的一号导线的一端与检测芯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数据传输装置电连接,当检测芯片检测到外来的网络入侵时,将数据信息通过一号导线传输到数据传输装置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电源控制机构由L型固定座、电源线、卡杆、一号导电块、L型活动座、二号导电块组成,所述的电源线固定在L型固定座上,所述的电源线与一号导电块与电连接,所述的一号导电块固定在L型活动座上,所述的L型活动座与固定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导电块与一号导电块电连接,所述的L型活动座内侧上固定设有卡杆,所述的卡杆与L型固定座上的凹槽相卡合,所述的二号导电块与数据传输装置电连接,在固定连接杆的作用下,L型活动座向左运动,使得卡杆与凹槽分离,并且电源线与一号导电块分离,以及一号导电块与二号导电块分离,从而实现断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由电路板、二号导线、输出端口、一号数据传输线排、二号数据传输线排组成,所述的电路板与二号导电块电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设有四个并呈竖直线状等距分布在与数据输入端相对的一侧上,所述的一号数据传输线排与输出端口电信号连接,所述的二号导线将一号数据传输线排相连接,所述的一号数据传输线排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的二号数据传输线排将电路板与数据输入端连通,根据检测芯片的反馈,电路板驱动驱动芯片运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由第二连接杆、三角形转盘、第二转盘、第三固定座、一号杆、二号杆、三号杆、第四转盘、中心转轴、驱动板组成,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第三驱动杆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盘上,所述的第二转盘设于三角形转盘上,所述的三角形转盘固定设于第三固定座上,所述的三角形转盘上设有一号杆,所述的一号杆通过二号杆与三号杆机械连接,所述的三号杆远离二号杆的一端固定在第四转盘上,所述的中心转轴贯穿并固定在第四转盘中央,所述的驱动板设有三个以上并且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板远离中心转轴的一端与E型升降杆活动连接,在第三驱动杆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转盘转动,使得三角形转盘转动带动一号杆运动,一号杆通过二号杆带动三号杆牵动第四转盘转动,使得驱动板旋转的过程中推动E型升降杆做升降运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当检测芯片检测到外来的网络入侵时,将数据信息通过一号导线传输到数据传输装置中,根据检测芯片的反馈,电路板驱动驱动芯片运行,在驱动芯片的作用下,电机通过电机转轴以及一号锥形轮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盘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框随之转动,带动扇形齿状转盘运动,扇形齿状转盘与第一活动杆相啮合,使得第一活动杆推动第三驱动杆牵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运行,在第三驱动杆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转盘转动,使得三角形转盘转动带动一号杆运动,一号杆通过二号杆带动三号杆牵动第四转盘转动,使得驱动板旋转的过程中推动E型升降杆做升降运动,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E型升降杆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杆随之运动,当第一固定杆向下运动,使得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连接杆运动,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驱动杆运动,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均固定在环形固定块上,因此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环形固定块带动固定盘向右旋转,从而使得固定连接杆带动电源控制机构运动,在固定连接杆的作用下,L型活动座向左运动,使得卡杆与凹槽分离,并且电源线与一号导电块分离,以及一号导电块与二号导电块分离,从而实现断电。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机械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升降机构、网络监测装置、电源控制机构、数据传输装置、升降机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下,可以在检测到外来网络入侵时,将设备的电源切断,从而终止入侵,达到保护信息数据的目的,增强设备使用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第三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数据输入端-3、机械传动机构-201、驱动装置-202、升降机构-203、网络监测装置-204、电源控制机构-205、数据传输装置-206、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第一连接杆-2011、第一固定座-2012、第一驱动杆-2013、第二驱动杆-2014、环形固定块-2015、固定盘-2016、固定连接杆-2017、驱动芯片-2021、电机转轴-2022、活动框-2023、第一转盘-2024、一号锥形轮-2025、扇形齿状转盘-2026、第一活动杆-2027、第三驱动杆-2028、电机-2029、第一固定杆-2031、第二活动杆-2032、第二固定杆-2033、第二固定座-2034、固定板-2035、E型升降杆-2036、一号固定座-2041、第一固定轴-2042、检测芯片-2043、二号固定座-2044、一号导线-2045、L型固定座-2051、电源线-2052、卡杆-2053、一号导电块-2054、L型活动座-2055、二号导电块-2056、电路板-2061、二号导线-2062、输出端口-2063、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二号数据传输线排-2065、第二连接杆-2071、三角形转盘-2072、第二转盘-2073、第三固定座-2074、一号杆-2075、二号杆-2076、三号杆-2077、第四转盘-2078、中心转轴-2079、驱动板-20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外壳1、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数据输入端3,所述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安装在外壳1内腔中,所述的数据输入端3与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数据输入端3设于外壳1的一端中央并贯穿外壳1;
所述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由机械传动机构201、驱动装置202、升降机构203、网络监测装置204、电源控制机构205、数据传输装置206、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组成;
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与驱动装置202机械配合,所述的驱动装置202与网络监测装置204电信号连接,所述的网络监测装置204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201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通过升降机构203与机械传动机构201机械连接。
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201由第一连接杆2011、第一固定座2012、第一驱动杆2013、第二驱动杆2014、环形固定块2015、固定盘2016、固定连接杆2017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接杆20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驱动杆2013中央,另一端与升降机构203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013远离第一连接杆2011的一端固定在环形固定块2015上,所述的环形固定块2015上设有第二驱动杆2014,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013与第二驱动杆2014远离环形固定块201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固定座2012上,所述的环形固定块2015固定安装在固定盘2016上,所述的固定连接杆2017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立与固定盘2016机械焊接,所述的两个固定连接杆2017远离固定盘2016的一端固定在电源控制机构205上,在升降机构203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2011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驱动杆2013运动,第一驱动杆2013、第二驱动杆2014均固定在环形固定块2015上,因此在第一连接杆2011的作用下,环形固定块2015带动固定盘2016向右旋转,从而使得固定连接杆2017带动电源控制机构205运动。
所述的驱动装置202由驱动芯片2021、电机转轴2022、活动框2023、第一转盘2024、一号锥形轮2025、扇形齿状转盘2026、第一活动杆2027、第三驱动杆2028、电机2029组成,所述的驱动芯片2021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所述的驱动芯片2021与电机2029电连接,所述的电机2029与电机转轴2022机械配合,所述的电机转轴2022远离电机2029的一端通过一号锥形轮2025与第一转盘2024机械配合,所述的第一转盘2024上设有活动框2023,所述的活动框2023与扇形齿状转盘2026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杆2027上临近扇形齿状转盘2026的一侧设有齿状边,所述的第一活动杆2027与扇形齿状转盘2026相啮合,所述的第三驱动杆2028与第一活动杆2027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三驱动杆2028远离第一活动杆2027的一端与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机械连接,在驱动芯片2021的作用下,电机2029通过电机转轴2022以及一号锥形轮2025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盘2024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框2023随之转动,带动扇形齿状转盘2026运动,扇形齿状转盘2026与第一活动杆2027相啮合,使得第一活动杆2027推动第三驱动杆2028牵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运行。
所述的升降机构203由第一固定杆2031、第二活动杆2032、第二固定杆2033、第二固定座2034、固定板2035、E型升降杆2036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杆2031与E型升降杆2036机械焊接,所述的E型升降杆2036安装在固定板2035上并与固定板2035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203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2034上,另一端贯穿并固定在第二活动杆2032中央,所述的第二活动杆2032与第一连接杆2011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杆2032远离第一连接杆2011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2031机械连接,所述的E型升降杆2036与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机械配合,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的作用下,E型升降杆2036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杆2031随之运动,当第一固定杆2031向下运动,使得第二活动杆2032远离第一固定杆2031的一端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连接杆2012运动。
所述的网络监测装置204由一号固定座2041、第一固定轴2042、检测芯片2043、二号固定座2044、一号导线2045组成,所述的一号固定座2041与二号固定座2044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第一固定轴2042设有两个并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第一固定轴2042将检测芯片2043的两边固定在一号固定座2041与二号固定座2044上,所述的一号导线2045的一端与检测芯片2043电连接,另一端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当检测芯片2043检测到外来的网络入侵时,将数据信息通过一号导线2045传输到数据传输装置206中。
所述的电源控制机构205由L型固定座2051、电源线2052、卡杆2053、一号导电块2054、L型活动座2055、二号导电块2056组成,所述的电源线2052固定在L型固定座2051上,所述的电源线2052与一号导电块2054与电连接,所述的一号导电块2054固定在L型活动座2055上,所述的L型活动座2055与固定连接杆2017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导电块2056与一号导电块2054电连接,所述的L型活动座2055内侧上固定设有卡杆2053,所述的卡杆2053与L型固定座2051上的凹槽相卡合,所述的二号导电块2056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在固定连接杆2017的作用下,L型活动座2055向左运动,使得卡杆2053与凹槽分离,并且电源线2052与一号导电块2054分离,以及一号导电块2054与二号导电块2056分离,从而实现断电。
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206由电路板2061、二号导线2062、输出端口2063、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二号数据传输线排2065组成,所述的电路板2061与二号导电块2056电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2063设有四个并呈竖直线状等距分布在与数据输入端3相对的一侧上,所述的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与输出端口2063电信号连接,所述的二号导线2062将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相连接,所述的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与电路板2061电连接,所述的二号数据传输线排2065将电路板2061与数据输入端3连通,根据检测芯片2043的反馈,电路板2061驱动驱动芯片2021运行。
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由第二连接杆2071、三角形转盘2072、第二转盘2073、第三固定座2074、一号杆2075、二号杆2076、三号杆2077、第四转盘2078、中心转轴2079、驱动板20710组成,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071与第三驱动杆2028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07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盘2073上,所述的第二转盘2073设于三角形转盘2072上,所述的三角形转盘2072固定设于第三固定座2074上,所述的三角形转盘2072上设有一号杆2075,所述的一号杆2075通过二号杆2076与三号杆2077机械连接,所述的三号杆2077远离二号杆2076的一端固定在第四转盘2078上,所述的中心转轴2079贯穿并固定在第四转盘2078中央,所述的驱动板20710设有三个以上并且与中心转轴2079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板20710远离中心转轴2079的一端与E型升降杆2036活动连接,在第三驱动杆2028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2071带动第二转盘2073转动,使得三角形转盘2072转动带动一号杆2075运动,一号杆2075通过二号杆2076带动三号杆2077牵动第四转盘2078转动,使得驱动板20710旋转的过程中推动E型升降杆2036做升降运动。
当检测芯片2043检测到外来的网络入侵时,将数据信息通过一号导线2045传输到数据传输装置206中,根据检测芯片2043的反馈,电路板2061驱动驱动芯片2021运行,在驱动芯片2021的作用下,电机2029通过电机转轴2022以及一号锥形轮2025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盘2024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框2023随之转动,带动扇形齿状转盘2026运动,扇形齿状转盘2026与第一活动杆2027相啮合,使得第一活动杆2027推动第三驱动杆2028牵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运行,在第三驱动杆2028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2071带动第二转盘2073转动,使得三角形转盘2072转动带动一号杆2075运动,一号杆2075通过二号杆2076带动三号杆2077牵动第四转盘2078转动,使得驱动板20710旋转的过程中推动E型升降杆2036做升降运动,在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的作用下,E型升降杆2036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杆2031随之运动,当第一固定杆2031向下运动,使得第二活动杆2032远离第一固定杆2031的一端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连接杆2012运动,在升降机构203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2011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驱动杆2013运动,第一驱动杆2013、第二驱动杆2014均固定在环形固定块2015上,因此在第一连接杆2011的作用下,环形固定块2015带动固定盘2016向右旋转,从而使得固定连接杆2017带动电源控制机构205运动,在固定连接杆2017的作用下,L型活动座2055向左运动,使得卡杆2053与凹槽分离,并且电源线2052与一号导电块2054分离,以及一号导电块2054与二号导电块2056分离,从而实现断电。
本发明所述的电机2029由正反转电路控制。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在遭遇外来信号入侵时,不能及时将电源切断,导致信息数据丢失,安全系数较低,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机械传动机构201、驱动装置202、升降机构203、网络监测装置204、电源控制机构205、数据传输装置206、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共同作用下,可以在检测到外来网络入侵时,将设备的电源切断,从而终止入侵,达到保护信息数据的目的,增强设备使用的安全系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外壳(1)、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数据输入端(3),所述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安装在外壳(1)内腔中,所述的数据输入端(3)与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数据输入端(3)设于外壳(1)的一端中央并贯穿外壳(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信数据保护装置(2)由机械传动机构(201)、驱动装置(202)、升降机构(203)、网络监测装置(204)、电源控制机构(205)、数据传输装置(206)、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组成;
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与驱动装置(202)机械配合,所述的驱动装置(202)与网络监测装置(204)电信号连接,所述的网络监测装置(204)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201)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通过升降机构(203)与机械传动机构(201)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201)由第一连接杆(2011)、第一固定座(2012)、第一驱动杆(2013)、第二驱动杆(2014)、环形固定块(2015)、固定盘(2016)、固定连接杆(2017)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接杆(20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驱动杆(2013)中央,另一端与升降机构(203)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013)远离第一连接杆(2011)的一端固定在环形固定块(2015)上,所述的环形固定块(2015)上设有第二驱动杆(2014),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013)与第二驱动杆(2014)远离环形固定块(201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固定座(2012)上,所述的环形固定块(2015)固定安装在固定盘(2016)上,所述的固定连接杆(2017)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立与固定盘(2016)机械焊接,所述的两个固定连接杆(2017)远离固定盘(2016)的一端固定在电源控制机构(20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202)由驱动芯片(2021)、电机转轴(2022)、活动框(2023)、第一转盘(2024)、一号锥形轮(2025)、扇形齿状转盘(2026)、第一活动杆(2027)、第三驱动杆(2028)、电机(2029)组成,所述的驱动芯片(2021)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所述的驱动芯片(2021)与电机(2029)电连接,所述的电机(2029)与电机转轴(2022)机械配合,所述的电机转轴(2022)远离电机(2029)的一端通过一号锥形轮(2025)与第一转盘(2024)机械配合,所述的第一转盘(2024)上设有活动框(2023),所述的活动框(2023)与扇形齿状转盘(2026)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杆(2027)上临近扇形齿状转盘(2026)的一侧设有齿状边,所述的第一活动杆(2027)与扇形齿状转盘(2026)相啮合,所述的第三驱动杆(2028)与第一活动杆(2027)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三驱动杆(2028)远离第一活动杆(2027)的一端与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机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203)由第一固定杆(2031)、第二活动杆(2032)、第二固定杆(2033)、第二固定座(2034)、固定板(2035)、E型升降杆(2036)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杆(2031)与E型升降杆(2036)机械焊接,所述的E型升降杆(2036)安装在固定板(2035)上并与固定板(2035)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203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2034)上,另一端贯穿并固定在第二活动杆(2032)中央,所述的第二活动杆(2032)与第一连接杆(2011)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杆(2032)远离第一连接杆(2011)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2031)机械连接,所述的E型升降杆(2036)与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机械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监测装置(204)由一号固定座(2041)、第一固定轴(2042)、检测芯片(2043)、二号固定座(2044)、一号导线(2045)组成,所述的一号固定座(2041)与二号固定座(2044)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第一固定轴(2042)设有两个并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第一固定轴(2042)将检测芯片(2043)的两边固定在一号固定座(2041)与二号固定座(2044)上,所述的一号导线(2045)的一端与检测芯片(2043)电连接,另一端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控制机构(205)由L型固定座(2051)、电源线(2052)、卡杆(2053)、一号导电块(2054)、L型活动座(2055)、二号导电块(2056)组成,所述的电源线(2052)固定在L型固定座(2051)上,所述的电源线(2052)与一号导电块(2054)与电连接,所述的一号导电块(2054)固定在L型活动座(2055)上,所述的L型活动座(2055)与固定连接杆(2017)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导电块(2056)与一号导电块(2054)电连接,所述的L型活动座(2055)内侧上固定设有卡杆(2053),所述的卡杆(2053)与L型固定座(2051)上的凹槽相卡合,所述的二号导电块(2056)与数据传输装置(206)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或6所述的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206)由电路板(2061)、二号导线(2062)、输出端口(2063)、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二号数据传输线排(2065)组成,所述的电路板(2061)与二号导电块(2056)电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2063)设有四个并呈竖直线状等距分布在与数据输入端(3)相对的一侧上,所述的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与输出端口(2063)电信号连接,所述的二号导线(2062)将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相连接,所述的一号数据传输线排(2064)与电路板(2061)电连接,所述的二号数据传输线排(2065)将电路板(2061)与数据输入端(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装置(207)由第二连接杆(2071)、三角形转盘(2072)、第二转盘(2073)、第三固定座(2074)、一号杆(2075)、二号杆(2076)、三号杆(2077)、第四转盘(2078)、中心转轴(2079)、驱动板(20710)组成,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071)与第三驱动杆(2028)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07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盘(2073)上,所述的第二转盘(2073)设于三角形转盘(2072)上,所述的三角形转盘(2072)固定设于第三固定座(2074)上,所述的三角形转盘(2072)上设有一号杆(2075),所述的一号杆(2075)通过二号杆(2076)与三号杆(2077)机械连接,所述的三号杆(2077)远离二号杆(2076)的一端固定在第四转盘(2078)上,所述的中心转轴(2079)贯穿并固定在第四转盘(2078)中央,所述的驱动板(20710)设有三个以上并且与中心转轴(2079)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板(20710)远离中心转轴(2079)的一端与E型升降杆(2036)活动连接。
CN201810761401.7A 2018-07-12 2018-07-12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Active CN109067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401.7A CN109067435B (zh) 2018-07-12 2018-07-12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401.7A CN109067435B (zh) 2018-07-12 2018-07-12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435A true CN109067435A (zh) 2018-12-21
CN109067435B CN109067435B (zh) 2021-12-14

Family

ID=6481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1401.7A Active CN109067435B (zh) 2018-07-12 2018-07-12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743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61551A (ko) * 2007-12-11 2009-06-16 한전케이디엔주식회사 불법 배선을 방지하는 배전 설비 관리용 rfid 태그장치
CN101740742A (zh) * 2009-12-30 2010-06-16 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 可预警断电的电池盒及智能水表
CN102009714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东亚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摩托车的防盗方法和系统
EP2466528A1 (fr) * 2010-12-14 2012-06-20 Oberthur Technologies Sécurisation de l'alimentation de moyens de commande d'une carte à microcircuit en cas d'attaque
CN202608940U (zh) * 2012-05-11 2012-12-19 刘华福 自平衡电动车防盗系统
CN203368667U (zh) * 2013-08-12 2013-12-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童锁功能的电视机及电视系统
EP2741247A1 (en) * 2012-12-04 2014-06-11 BlackBerry Limited Antenna shield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5335268A (zh) * 2014-06-17 2016-0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设备中的nfc部件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设备
CN105447978A (zh) * 2015-12-28 2016-03-30 炬众钛合(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nfc通讯的防伪饮品售卖机系统
CN107123223A (zh) * 2017-07-12 2017-09-01 合肥思博特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107275934A (zh) * 2017-06-19 2017-10-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配电保护装置、应用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61551A (ko) * 2007-12-11 2009-06-16 한전케이디엔주식회사 불법 배선을 방지하는 배전 설비 관리용 rfid 태그장치
CN102009714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东亚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摩托车的防盗方法和系统
CN101740742A (zh) * 2009-12-30 2010-06-16 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 可预警断电的电池盒及智能水表
EP2466528A1 (fr) * 2010-12-14 2012-06-20 Oberthur Technologies Sécurisation de l'alimentation de moyens de commande d'une carte à microcircuit en cas d'attaque
CN202608940U (zh) * 2012-05-11 2012-12-19 刘华福 自平衡电动车防盗系统
EP2741247A1 (en) * 2012-12-04 2014-06-11 BlackBerry Limited Antenna shield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203368667U (zh) * 2013-08-12 2013-12-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童锁功能的电视机及电视系统
CN105335268A (zh) * 2014-06-17 2016-0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设备中的nfc部件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设备
CN105447978A (zh) * 2015-12-28 2016-03-30 炬众钛合(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nfc通讯的防伪饮品售卖机系统
CN107275934A (zh) * 2017-06-19 2017-10-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配电保护装置、应用与方法
CN107123223A (zh) * 2017-07-12 2017-09-01 合肥思博特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435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5633B (zh) 一种集成芯片的电路测试装置
CN102177302B (zh) 电磁耦合装置、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以及车门
CN106364363A (zh) 嵌入工业用车辆内的管理系统
CN207458066U (zh) Rfid超高频安全门及rfid超高频安全门组
CN110351546A (zh) 旋转式相机模块检查装置
CN102034642A (zh) 智能型真空断路器
CN109067435A (zh) 用于近场通信装置的设备
CN201107631Y (zh) 基于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
CN208900466U (zh) 一种矿井提升机液压站在线监控系统
CN106185485A (zh) 无线传送系统
CN207424143U (zh) 一种继电保护压板监测装置
CN106932677B (zh) Gis设备分合闸行程检测设备及系统
CN100573068C (zh) 基于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变压器在线多参数监测装置
CN107153403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机床故障诊断系统
CN203535667U (zh) 基于rfid技术的隧道式读写装置
CN203545361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监控装置
CN213834119U (zh) 一种矿山立井罐笼防坠器位置检测装置
CN206773098U (zh) Gis设备分合闸行程检测设备及系统
CN106788581A (zh) 一种有源应答器监测装置
CN206193811U (zh) 一种电梯维保流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CN106655511A (zh) 一种带状态输出的电力压板
CN213715346U (zh) 一种多通信智能电参量监测装置
CN210403584U (zh) 一种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箱力矩超值报警装置
CN106652526A (zh) 信号机电路智能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2670B (zh) 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Feng

Inventor after: Li Xiangdong

Inventor after: Wu Chao

Inventor after: Xu Zhengxing

Inventor before: Xu Zhengx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1

Address after: 102600 No. 1, Zhonghe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UNICOM ONL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No. 397 Limin Road,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 Zheng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