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0876A - 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60876A CN109060876A CN201811115590.7A CN201811115590A CN109060876A CN 109060876 A CN109060876 A CN 109060876A CN 201811115590 A CN201811115590 A CN 201811115590A CN 109060876 A CN109060876 A CN 1090608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e
- temperature
- reference material
- thermal conductivity
- measu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2925 referen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41 Rama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30 Raman mic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86 mic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42 scanning thermal mic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3 sol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包括:S1)将待测样品放置于参考材料的一端,待测样品的初始温度为T0;S2)加热待测样品不与参考材料接触的一端,加热的温度为Tf;S3)监测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相接触位置温度的变化,记录从某一温度T1增加到另一温度T2(T0≤T1<T2≤Tf)所需的时间为Δt;根据Δt、待测样品的厚度、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及参考材料的热导率得到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已知性质的参考材料量化温度场的增加速率,以还原待测样品的热性质,因此本发明可用于测量具有小尺寸(毫米及亚毫米级)的待测样品,还可用以测量未知其他性质如密度和热容量的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且制备测量方法简单,待测样品无需经特殊处理,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12日提交美国专利局、申请号为62/597451、发明名称为“Method and Device to Meas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s with LimitedSize”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小体积(毫米及亚毫米)材料热导率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热导率是材料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技术用来测量材料的热导率,例如稳态法、3ω法、光声光热法、扫描热显微镜法和调制与时间分辨的热反射技术、瞬态热带法、显微拉曼光谱等。然而,这些方法具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例如,稳态法和3ω法两者均需要在测量的样品上沉积金属层,这可能会影响样品的测量的性质;光声光热法需要在数据分析方面投入大量工作量;热显微镜法使用探针作为关键部件,探针的制造非常复杂且昂贵;瞬态热带技术虽然提供了用于测量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导率的有效途径,然而,常规的瞬态热带实验需要在范围从10毫秒至几秒的时间窗内的大样本,并不适合小样品;而显微拉曼测量方法实验要求高且昂贵。
由此可见,本领域需要具有一种易于实现并且使得能够测量具有小尺寸样品(毫米及亚毫米级)的热导率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热导率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可用来测量小体积样品(毫米及亚毫米)的热导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待测样品放置于参考材料的一端,所述待测样品的初始温度为T0;
S2)加热待测样品不与参考材料接触的一端,加热的温度为Tf;
S3)监测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相接触位置温度的变化,记录从温度T1增加到另一温度T2所需的时间Δt,T0≤T1<T2≤Tf;根据Δt、待测样品的厚度、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和热导率反求待测样品的热导率。
优选的,所述参考材料选自铜或金。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通过归一化的式(I),得到待测样品和参考材料中的瞬态温度场:
其中,式(I)中归一化方案为 ks为待测样品的热导率,kR为参考材料的热导率,αs为待测样品的热扩散率,αR为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d为待测样品的厚度,x为以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界面处为参考点的位置坐标,t为从步骤S2加热时算起的时间。
优选的,由式(I)可得到x=0处温度随时间的演变,再根据与的函数关系,得到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为归一化的体积热容量。
优选的,所述待测样品的厚度和直径小于或等于1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测量热导率的设备,包括:
参考材料,所述参考材料的端部为样品台;
与参考材料相连的移动装置;
与样品台相对的可控温探针;
用于加热可控温探针的加热装置;
与样品台相接触的第一测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液体加热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测温装置;所述第二测温装置与可控温探针相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真空测量室;所述样品台设置于真空测量室中。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测温装置;所述第三测温装置与参考材料相接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包括:S1)将待测样品放置于参考材料的一端,待测样品的初始温度为T0;S2)加热待测样品不与参考材料接触的一端,加热的温度为Tf;S3)监测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相接触位置温度的变化,记录从某一温度T1增加到另一温度T2(T0≤T1<T2≤Tf)所需的时间为Δt;根据Δt、待测样品的厚度、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及参考材料的热导率得到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已知性质的参考材料量化温度场的增加速率,以还原待测样品的热性质,因此本发明可用于测量具有小尺寸(毫米及亚毫米级)的待测样品,还可用以测量未知其他性质如密度和热容量的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且制备测量方法简单,待测样品无需经特殊处理,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热导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热导率方法基于的一维热传导模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中热导率与容积热容量的阿什比图;其中,所有值以铜的性质为参考值进行了归一化;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针对值范围内的关于和x=0处的温度从增加到所用的时间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针对值范围内的关于和在x=0处的温度从增加到所用的时间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热导率的设备,包括:
参考材料,所述参考材料的端部为样品台,用于放置待测样品;
与参考材料相连的移动装置;
与样品台相对应的可控温探针;
用于加热可控温探针的加热装置;
与样品台相接触的第一温度计。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热导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待测样品,2为参考材料,3为可控温探针,4为加热装置,5为第一温度计,6为第二温度计,7为第三温度计。
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热导率的设备包括参考材料,所述参考材料的端部为样品台,用于放置待测样品;所述参考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已知性质的材料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比待测样品热导率至少大一个数量级的材料,更优选为比待测样品热导率大一个数量级的材料,再优选为比待测样品热导率大一个数量级的已知热扩散率及热导率的固体材料,更优选为铜或金;所述参考材料沿样品台垂直方向的长度优选比待测样品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3个数量级,即测量具有小尺寸(毫米及亚毫米级)的待测样品,所述参考材料沿样品台垂直方向的长度优选为大于或等于10cm。
所述样品台连接有第一测温装置,用于监测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接触部位的变化;所述第一测温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灵敏测温装置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热电偶温度计。
与样品台相对应的为可控温探针,所述可控温探针和可移动样品台共同作用夹紧待测样品,为待测样品提供恒温热源;所述可控温探针的材料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材料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与参考材料相同。
所述可控温探针上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以加热可控温探针;所述加热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加热装置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液体加热装置,以为实验提供稳定的温度;所述液体加热装置中的液体优选为具有高比热容的液体,更优选为水;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加热装置优选包括控温系统、加热线圈与液体;所述加热线圈可直接用来加热探针,再以液体保温,还可用来直接加热液体,再以液体使探针升温,并无特殊的限制;所述可控温探针位于液体中,且所述参考材料并不与液体相接触。
按照本发明,优选还包括第二测温装置;所述第二测温装置优选与可控温探针相接触,更优选与可控温探针与待测样品相接触的端部相接触,以检测可控温探针加热待测样品的温度。
按照本发明,为减少测量误差,使测量更准确,优选还包括真空测量室,所述样品台置于真空测量室中,更优选所述参考材料位于真空测量室中。
按照本发明,优选还包括第三测温装置;所述第三测温装置与参考材料相接触,更优选与位于真空测量室中远离样品一端的参考材料相接触。通过监测测量过程中第三测温装置的温度是否始终保持在初始温度T0,以确保整个测量过程的测量条件符合预期热传导条件。如果第三测温装置探测到的温度超过T0,说明热量已经传导到参考材料底端,不符合测量条件,需改变T1、T2重新测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设备,包括:S1)将待测样品放置于参考材料的一端,所述待测样品的初始温度为T0;S2)加热待测样品不与参考材料接触的一端,加热的温度为Tf;S3)监测待测样片与参考材料相接触位置温度的变化,记录从温度T1增加到T2的时间为Δt;T0≤T1<T2≤Tf,根据Δt、待测样品的厚度、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及参考材料的热导率得到待测样品的热导率。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热导率方法基于的一维热传导模型,其中厚度为d的待测样品与沿x方向具有无限尺寸的参考材料接触。
其中,本发明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或自制均可;所述参考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参考材料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
将待测样品固定与参考材料的一端,所述待测样品的初始温度为T0;所述T0优选为10~30℃。
加热待测样品不与参考材料接触的一端,优选利用可控温探针加热待测样品,更优选先将可控温探针加热,检测其温度,当其温度稳定为Tf再加热待测样品;所述Tf优选为30~90℃。
监测待测样片与参考材料相接触位置温度的变化,记录从温度T1增加到T2的时间为Δt;T0≤T1<T2≤Tf,根据Δt、待测样品的厚度、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及参考材料的热导率得到待测样品的热导率。
最初,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整个系统的温度是均匀的并等于T0,在时间t=0时,待测样品表面的温度立即增加到Tf并且一直保持,由于热传导,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中的温度降增加。温度的增加速率取决于待测样品和参考材料的热性质,包括它们的热导率和热容量。对于具有已知性质的参考材料,可通过量化温度场的增加速率,进而还原待测样品的热性质。
按照本发明,优选通过归一化的式(I),得到待测样品和参考材料中的瞬态温度场:
其中,式(I)中归一化方案为 ks为待测样品的热导率,kR为参考材料的热导率,αS为待测样品的热扩散率,αR为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d为待测样品的厚度,x为从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接触部位开始沿参考材料方向的长度,t为时间,从可控温探针开始加热待测样品算起。
其中,热扩散率α为热导率k、密度ρ和热容量C的函数,
更具体地,x=0处的温度演变为下面式(II)所示:
由于因此通过式(II)给出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仅取决于归一化的容积热容量和归一化的热导率也就是说,该处温度从某温度T1上升到T2的时间也可以从式(II)计算得到(T0≤T1<T2≤Tf)。这个时间间隔Δt或其归一化值是归一化容积热容量和归一化的热导率的函数。如果刚好位于对容积热容量不敏感的区域,就可以直接从计算得到相对应则样品的真实热导率为如获得的位于容积热容量敏感区域,则热导率是不确定的,因为该热导率对待测样品的未知的容积热容量也是敏感的。(实施例1中以为界线,实施例2中以为界线)更具体地,上述式(I)与式(II)的具体理论推导过程如下:
最初,整个系统的温度场均匀地等于T0。在时间t=0时,待测样品表面(x=-d或者)处的温度瞬间增加到Tf并且一直保持。由于没有内部热源,因此温度场T(x,t)的演变应当满足通过以下给出的控制方程:
其中,和分别是待测样品和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k、ρ、C分别是热导率、密度和热容量。
引入 可以将式(A1)归一化为:
边界条件表明:
而初始条件要求:
在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的界面上,具有:
这里,对式(A2)的两侧均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产生:
这里,指的是的拉普拉斯变换。具体定义如下:
式(A3)的通解被给出为:
经拉普拉斯变换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被给出为:
将式(A4)代入式(A5),得到:
针对未知数A、B、C对式(A5)进行求解,得到:
其中,由于对于|x|<1的任何x,因此有:
将式(A8)代入式(A7)中,得到:
因此,式(A4)可以被改写为:
对式(A9)的两侧均进行拉普拉斯变换的反演,得到:
特别地,在界面处的温度(归一化)随时间(归一化)的演变由下式给出:
本发明利用已知性质的参考材料量化温度场的增加速率,以还原待测样品的热性质,因此本发明可用于测量小尺寸的待测样品,尤其是毫米级及亚毫米级的样品,还可用以测量未知其他性质如密度和热容量的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且制备测量方法简单,待测样品无需经特殊处理,成本较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测量热导率的设备及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和部件均为市售。
实施例1
1.1将待测样品直径为3mm、厚度为1mm的商业产品310不锈钢圆片放置在直径为3mm的样品台(参考材料的端部,参考材料为铜,长度为10cm)上,样品台与第一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连接。
1.2通过加热线圈来加热水浴,直到第二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上的读数达到所需温度Tf(例如75℃)为止。利用温度控制系统在整个测试时段期间保持该温度。
1.3在初始温度T0(例如,25℃)与最终温度Tf(例如,75℃)之间选择两个点用于进行时间间隔检查。例如,可以选择与归一化的温度和相对应的T1=30℃和T2=40℃。
1.4升高样品台以使可控温探针与待测样品紧密接触。监测第一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上的读数的变化。记录第一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上温度从T1=30℃增加到T2=40℃需要的时间间隔(Δt)。
1.5计算归一化的时间间隔其中,αR是参考材料(铜)的热扩散率。通过将铜作为参考材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的和的值在图3中示出。对于大多数材料,归一化的容积热容量被估计为在从0.03至1.5的范围内。
对于给定的和式(II)给出了x=0处的温度随时间的演变,即可估计x=0处的温度从一个值变化到另一个值所用的时间。例如,图4示出了针对值范围内的关于和在x=0处的温度从增加到所用的时间的关系。图4表明,在(0.03~1.5)的合理范围内,x=0处的温度从增加到所用的时间间隔对值不敏感,尤其是当小于0.1时。基于该特征,即使相关未知,也可以根据时间间隔来确定未知样品的值。
1.6根据获得的通过使用图4来确定对应的
1.7如果获得的小于0.1,则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为其中,kR为参考材料(铜)的热导率。否则,如果获得的大于0.1,则热导率是不确定的,因为该热导率对样品未知的容积热容量也是敏感的。
实施例2
2.1将待测样品直径为3mm、厚度为0.8-1.2mm的实验室制备复合材料圆片放置在直径为3mm的样品台(参考材料的端部,参考材料为铜,长度为10cm)上,样品台与第一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连接。
2.2通过加热线圈来加热水浴,直到第二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上的读数达到所需温度Tf(例如40℃)为止。利用温度控制系统在整个测试时段期间保持该温度。
2.3在初始温度T0(例如,20℃)与最终温度Tf(例如,40℃)之间选择两个点用于进行时间间隔检查。例如,可以选择与归一化的温度和相对应的T1=20℃和T2=22℃。
2.4升高样品台以使可控温探针与待测样品紧密接触。监测第一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上的读数的变化。记录第一测温装置(热电偶温度计)上温度从T1=20℃增加到T2=22℃需要的时间间隔(Δt)。
2.5计算归一化的时间间隔其中,αR是参考材料(铜)的热扩散率。通过将铜作为参考材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的和的值在图3中示出。对于大多数材料,归一化的容积热容量被估计为在从0.03至1.5的范围内。
对于给定的和式(II)给出了x=0处的温度随时间的演变,即可估计x=0处的温度从一个值变化到另一个值所用的时间。例如,图5示出了针对值范围内的关于和在x=0处的温度从增加到所用的时间的关系。图5表明,在(0.03~1.5)的合理范围内,x=0处的温度从增加到所用的时间间隔对值不敏感,尤其是当小于0.01时。基于该特征,即使相关未知,也可以根据时间间隔来确定未知样品的值。
2.6根据获得的通过使用图5来确定对应的
2.7如果获得的小于0.01,则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为其中,kR为参考材料(铜)的热导率。否则,如果获得的大于0.01,则热导率是不确定的,因为该热导率对样品的未知的容积热容量也是敏感的。
采用本发明的热导率测量仪和测量方法测量热导率的实施例1、实施例2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实施例2的测量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测得的热导率略低于基于激光闪光法的商业Flashline2000热性能分析仪在实验室测得的热导率值,这是由于实施例的实际测试条件为非真空并伴有仪器本身的阶段性局限。另外使用基于激光闪光法的Flashline 2000热性能分析仪测量材料的热导率需要测量待测样品的热容量和密度,而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导率测量方法不需要待测样品的其他材料信息,使得测量成本更低且更为简便。
Claims (10)
1.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待测样品放置于参考材料的一端,所述待测样品的初始温度为T0;
S2)加热待测样品不与参考材料接触的一端,加热的温度为Tf;
S3)监测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相接触位置温度的变化,记录从温度T1增加到另一温度T2所需的时间Δt,T0≤T1<T2≤Tf;根据Δt、待测样品的厚度、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和热导率反求待测样品的热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材料选自铜或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通过归一化的式(I),得到待测样品和参考材料中的瞬态温度场:
其中,式(I)中归一化方案为ks为待测样品的热导率,kR为参考材料的热导率,αs为待测样品的热扩散率,αR为参考材料的热扩散率,d为待测样品的厚度,x为以待测样品与参考材料界面处为参考点的位置坐标,t为从步骤S2加热时算起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可得到x=0处温度随时间的演变,再根据与的函数关系,得到待测样品的热导率,为归一化的体积热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的厚度和直径小于或等于1mm。
6.一种测量热导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材料,所述参考材料的端部为样品台;
与参考材料相连的移动装置;
与样品台相对的可控温探针;
用于加热可控温探针的加热装置;
与样品台相接触的第一测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液体加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测温装置;所述第二测温装置与可控温探针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测量室;所述样品台设置于真空测量室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测温装置;所述第三测温装置与参考材料相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597451P | 2017-12-12 | 2017-12-12 | |
US62/597451 | 2017-12-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60876A true CN109060876A (zh) | 2018-12-21 |
CN109060876B CN109060876B (zh) | 2021-07-16 |
Family
ID=64765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15590.7A Active CN109060876B (zh) | 2017-12-12 | 2018-09-25 | 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6087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2422A (zh) * | 2021-08-26 | 2021-11-2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双段铂丝法流体热导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47571A2 (en) * | 1988-05-20 | 1989-12-27 | Polska Akademia Nauk Centrum Badan Molekularnych I Makromolekularnych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thermal conduction coefficient of a material, and instrument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ame |
JPH08211000A (ja) * | 1995-02-06 | 1996-08-20 | Terumo Corp | 熱物性計測装置 |
CN1685224A (zh) * | 2003-01-29 | 2005-10-19 |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 气相色谱仪中用于热导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
RU2328724C1 (ru) * | 2006-12-11 | 2008-07-10 | Тамбовское высшее военное инженерное училище радиоэлектроники (во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комплекса теплофизических свойств тверд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
CN101470088A (zh) * | 2007-12-28 | 2009-07-0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 一种流体低温热导率的测试方法 |
CN103308550A (zh) * | 2013-05-31 | 2013-09-18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相对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
UA101979U (ru) * | 2015-04-14 | 2015-10-12 | Олександр Миколайович Бреус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эффициента температуропроводимости материалов |
CN107144597A (zh) * | 2017-06-02 | 2017-09-0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测量服役状态下建筑材料导热系数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
2018
- 2018-09-25 CN CN201811115590.7A patent/CN1090608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47571A2 (en) * | 1988-05-20 | 1989-12-27 | Polska Akademia Nauk Centrum Badan Molekularnych I Makromolekularnych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thermal conduction coefficient of a material, and instrument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ame |
JPH08211000A (ja) * | 1995-02-06 | 1996-08-20 | Terumo Corp | 熱物性計測装置 |
CN1685224A (zh) * | 2003-01-29 | 2005-10-19 |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 气相色谱仪中用于热导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
RU2328724C1 (ru) * | 2006-12-11 | 2008-07-10 | Тамбовское высшее военное инженерное училище радиоэлектроники (во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комплекса теплофизических свойств тверд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
CN101470088A (zh) * | 2007-12-28 | 2009-07-0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 一种流体低温热导率的测试方法 |
CN103308550A (zh) * | 2013-05-31 | 2013-09-18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相对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
UA101979U (ru) * | 2015-04-14 | 2015-10-12 | Олександр Миколайович Бреус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эффициента температуропроводимости материалов |
CN107144597A (zh) * | 2017-06-02 | 2017-09-0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测量服役状态下建筑材料导热系数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ASTM: "《ASTM E1225-04》", 30 June 200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5 March 1999 * |
任成伟 等: "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测控技术》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2422A (zh) * | 2021-08-26 | 2021-11-2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双段铂丝法流体热导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60876B (zh) | 2021-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07074B (zh) | 表征二维纳米材料热物性的双脉冲闪光拉曼方法及系统 | |
RU2387981C1 (ru) | Способ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плофизически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материалов | |
CN104215660B (zh) | 一种可同时测固体材料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6153672A (zh) | 基于一维导热原理的多孔粉末材料热导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02539472A (zh) | 一种利用稳态对比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 | |
Vatani et al. | A miniaturized transient hot-wire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on-conductive fluids | |
CN114264695B (zh) | 一种微量液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 |
CN109060876B (zh) | 一种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及设备 | |
Anis-ur-Rehman et al. | A modified transient method for an easy and fast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conductors and insulators | |
CN112834562B (zh) | 一种热导式混合气体中氦气浓度检测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4792821B (zh) | 微型量热仪 | |
US20220365014A1 (en) | Microfabricat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Surangsrirat et al. | Non-destructive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water content in organic solvents based on a thermal approach | |
CN110174185B (zh) | 表征有基底纳米线的空间扫描双波长拉曼闪光方法及装置 | |
Garnier et al. | A new transient hot-wire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and highly corrosive liquids using small samples | |
Phansi et al. | Kinetic thermometric metho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 |
RU2178166C2 (ru) | Способ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плофизически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твердых и дисперс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 |
Karthik et al. | Measurement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fluids using 3-ω method in a suspended micro wire | |
Disk | TPS 1000 | |
RU186025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пловых свойств материалов | |
Bashevskaya et al. | Development of an experimental-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emperature deformations of end measures for length in the nanometer range | |
CN114184596B (zh) | 一种同步热重-拉曼表征方法 | |
CN112254819B (zh) | 一种离子光频标黑体辐射温度评估方法 | |
RU2785084C1 (ru)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и коэффициента тепл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 |
US20240272109A1 (en) |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electric permittivity at 0 hz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