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6056B -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6056B
CN109046056B CN201810968502.1A CN201810968502A CN109046056B CN 109046056 B CN109046056 B CN 109046056B CN 201810968502 A CN201810968502 A CN 201810968502A CN 109046056 B CN109046056 B CN 109046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gas
inlet
booster pump
wate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685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6056A (zh
Inventor
王明
吴金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685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6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6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6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30Injector mixers
    • B01F25/31Injector mixers in conduits or tubes through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 flows
    • B01F25/312Injector mixers in conduits or tubes through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 flows with Venturi elements;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微气泡装置包括:气液混合器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增压泵与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增压泵的介质的压力;两相容器的一端与增压泵相连接;恒压单向阀位于第一进液管与两相容器之间,以使在增压泵关闭后,两相容器内的压力值恒定。通过设置恒压单向阀,避免了在微气泡装置停机后,仍滞留在两相容器内的高压介质会向进液口段泄压,保证滞留在两相容器内的高压介质的压力值能持续保持,再次开启微气泡装置后,无需等待增压泵进行升压,开启后保持正常工作压力,节省等待时间,实现停机恒压。

Description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泡发生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气泡装置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微气泡是指直径在50μm以下的微小气泡,微气泡因具有在水中停留时间长、气泡尺寸小、能深入到毛孔、纤维等缝隙内进行深度清洁等优点,现在已经逐步在各个领域进行应用。但是在微气泡装置停机后,其内部的恒定压力会降低,这是由于增压泵停机时,增压泵输出端与输出端会有压差,进而产生回流泄压,使得压力降低析出微气泡;当微气泡装置再次使用时,增压泵重启工作,会需要一段升压时间,这就造成微纳米气泡水输出需等待一定的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气泡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气泡装置,微气泡装置包括:气液混合器,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增压泵,增压泵与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增压泵的介质的压力;两相容器,两相容器的一端与增压泵相连接;恒压单向阀,恒压单向阀位于第一进液管与两相容器之间,以使在增压泵关闭后,两相容器内的压力值恒定。
在本发明提供的微气泡装置中,包括气液混合器、第一进液管、进气管、恒压单向阀、增压泵和两相容器,气液混合器包括用于进气的进气口、用于进液的进液口及气体和液体初步混合后的气液出口,进液口与第一进液管的一端相连,使得由进液口和进气口流入的液体和气体在气液混合器内进行初步混合,随后通过增压泵对初步混合的气液混合介质进行增压,在增压的过程中会使得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提升,增压完成后将介质送入至两相容器中,在两相容器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气体溶解至液体中,从而获取到微气泡水;通过在第一进液管与两相容器之间设置恒压单向阀,使得在增压泵关闭后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介质不会向第一进液管的方向回流,避免了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介质回流时造成内泄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在微气泡装置停机后,仍滞留在两相容器内的高压介质会向进液口段泄压,保证滞留在两相容器内的高压介质的压力值能持续保持,再次开启微气泡装置后,无需等待增压泵进行升压,开启后保持正常工作压力,节省等待时间,实现停机恒压。
可以想到地,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可以是外界的空气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如空气过滤器直接与制氧器相连接,使得由制氧器制得的氧气最终与液体进行混合形成富含氧气的微气泡水,为用户使用微气泡水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放松的环境。优选地,微气泡水为微纳米气泡水;优选地,两相容器为两相增溶罐。
具体地,当微气泡装置工作时,两相容器内的压力值为0.4Mpa至1.0Mpa,此时两相容器内空气对液体的溶解度增加,提升微气泡水浓度。当微气泡装置停止工作时,增压泵停止增压,两相容器内压力回流内泄,两相容器内压力值降低。因此本发明将恒压单向阀接入第一进液管与两相容器之间(第一进液管与两相容器之间的各个位置均可行)时,能有效阻止在停止工作时两相容器压力内泄,起到恒压作用,保证在产品重新启动时,微气泡水持续输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微气泡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进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与进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微气泡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或气源相连接,使得通过进气管向气液混合器内部输入气体。
优选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进气单向阀,将进气管设置在进气单向阀与气液混合器之间,进气单向阀可以使得气体仅可以从外部向气液混合器方向流动,而不可从气液混合器向外部流动,避免气体和/或液体出现由进气口端向外溢出的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发生器,发生器与两相容器的另一端相连接,发生器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
在该技术方案中,微气泡装置还包括发生器,两相容器远离增压泵的一端与发生器相连接,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在两相容器内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如若直接由两相容器向外流出时,会由于压力瞬间变化而使得气体析出量无法控制,出现微气泡水流量湍急等问题,因此通过设置发生器缓慢释放介质中的压力,气泡在液体中均匀析出,使得发生器一方面起到释压的效果,另一方面起到缓流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恒压单向阀被连接至两相容器与增压泵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恒压单向阀的连接位置的具体方案,将恒压单向阀连接至两相容器与增压泵之间,使得在增压泵停止工作后,恒压单向阀能保证两相容器内的介质的压力不会再继续向增压泵端内泄,进而能保证两相容器内的压力值恒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恒压单向阀被连接至第一进液管与气液混合器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恒压单向阀的连接位置的具体方案,将恒压单向阀连接至第一进液管与气液混合器之间,使得在增压泵停止工作后,恒压单向阀能保证两相容器内的介质的压力在流经增压泵和气液混合器后,不会再继续向第一进液管端内泄,进而能保证两相容器内的压力值恒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恒压单向阀被连接至增压泵与气液混合器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恒压单向阀的连接位置的具体方案,将恒压单向阀连接至增压泵与气液混合器之间,使得在增压泵停止工作后,恒压单向阀能保证两相容器内的介质的压力在流经增压泵后,不会再继续向气液混合器和第一进液管端内泄,进而能保证两相容器内的压力值恒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包括文丘里射流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气液混合器内设置文丘里射流器,由于文丘里射流器可以产生文丘里效应,实现自动吸气的效果,可以无需在气液混合器内部设置气泵,节省了微气泡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减小了产品的体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进气口位于混合室的底部,进液口位于混合室的顶部,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混合器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使得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和由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均能在混合室内进行初步混合;同时将进气口设置于混合室的底部,将进液口设置于混合室的顶部,气体会向上运动,而液体则会向下运动,因此可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溶气速率,增大液相流速和紊动程度来减薄液膜厚度和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保证气体和液体的初步混合均匀。
此外,将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可以保证从气液出口排出的为混合后的气液混合介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相容器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相连接,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相容器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并将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相连接,使得被增压后的介质通过第一气液入口进入到容纳室的内部;同时将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气液混合介质在从顶部流入到容纳室内时就会具有较大的流速,减小气体和液体在融合时产生的气膜与液膜的厚度,保证两者更好的相融合。
具体地,气、液两相接触的自由界面附近,分别存在着流动的气膜和液膜,即在气相侧的气膜和液相侧的液膜。气体必须以分子扩散的方式从气相主体连续通过该两层膜而进入液体主体。由于该两层膜在任何情况下均呈层流,又称为层流膜。两相流动情况的改变会影响膜的厚度,即气体的流速越大,气膜就越薄;同样液体的流速越大,液膜也就越薄,可以使得气体分子更易扩散至液体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热水器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及第三进液管;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相连接;恒温混液装置,恒温混液装置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混液出口,第一入口与加热装置相连接,第二入口与第三进液管相连接,将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进入的液体混合至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第三进液管、加热装置、恒温混液装置和净化过滤装置,加热装置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相连接,第二进液管可与水龙头相连接,加热装置用于将第二进液管内的液体进行高温加热,并通过第一入口将加热后的液体向恒温混液装置内送去,同时恒温混液装置还具有与第三进液管相连的第二入口,第二进液管也可与水龙头相连接,使得由第一入口送入的高温液体与由第二入口送入的低温液体进行混合至预设温度,使得用户在进行洗浴时热水器能始终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与微气泡装置之间,净化过滤装置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净化过滤装置,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与微气泡装置之间,并且净化过滤装置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相连接,通过设置净化过滤装置可以将热水器内的水进行过滤净化,以使水质得到保证。将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与微气泡装置之间,使得被净化的水为混水之后的温水,避免过热的水会将净化过滤装置内部烧毁,同时还会在净化过滤后再进入到微气泡装置内,避免净化过滤装置会对产生的微气泡水造成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使得加热装置加热时长和/或加热温度可被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恒温混液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以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恒温混液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可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使得由混液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始终能保持为恒定的温度,保证用户洗浴时水温恒定。
具体地,控制装置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时为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即对添加热水和冷水的量进行调节,保证混合后的水温能符合预设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净化过滤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净化过滤装置电连接,使得控制装置可检测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保证对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在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较低时提醒用户及时进行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微气泡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微气泡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如若在用户无需进行微气泡水洗浴时,则关闭微气泡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具体地,在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开启提示器,以提示净化过滤装置的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净化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的外壳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净化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并且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的外壳内部,在使用一段时长后,可以将至少一层过滤芯从净化过滤装置的外壳内部抽出进行清洗或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棉过滤滤芯、PAC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纤维)棉过滤滤芯、PAC(Poly Aluminum Chloride,聚合氯化铝)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可以将上述过滤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加热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控制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微气泡装置,102气液混合器,104第一进液管,106进气管,108恒压单向阀,110增压泵,112两相容器,114发生器,116进气单向阀,20第二进液管,30第三进液管,40加热装置,50恒温混液装置,60净化过滤装置,7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及热水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气泡装置10,微气泡装置10包括:气液混合器102,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第一进液管104,第一进液管104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增压泵110,增压泵110与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增压泵110的介质的压力;两相容器112,两相容器112的一端与增压泵110相连接;恒压单向阀108,恒压单向阀108位于第一进液管104与两相容器112之间,以使在增压泵110关闭后,两相容器112内的压力值恒定。
在本发明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中,包括气液混合器102、第一进液管104、进气管106、恒压单向阀108、增压泵110和两相容器112,气液混合器102包括用于进气的进气口、用于进液的进液口及气体和液体初步混合后的气液出口,进液口与第一进液管104的一端相连,使得由进液口和进气口流入的液体和气体在气液混合器102内进行初步混合,随后通过增压泵110对初步混合的气液混合介质进行增压,在增压的过程中会使得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提升,增压完成后将介质送入至两相容器112中,在两相容器112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气体溶解至液体中,从而获取到微气泡水;通过在第一进液管104与两相容器112之间设置恒压单向阀108,使得在增压泵110关闭后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介质不会向第一进液管104的方向回流,避免了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介质回流时造成内泄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在微气泡装置10停机后,仍滞留在两相容器112内的高压介质会向进液口段泄压,保证滞留在两相容器112内的高压介质的压力值能持续保持,再次微气泡装置10后,无需等待增压泵110进行升压,开启后保持正常工作压力,节省等待时间,实现停机恒压。
可以想到地,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可以是外界的空气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如空气过滤器直接与制氧器相连接,使得由制氧器制得的氧气最终与液体进行混合形成富含氧气的微气泡水,为用户使用微气泡水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放松的环境。优选地,微气泡水为微纳米气泡水;优选地,两相容器112为两相增溶罐。
具体地,当微气泡装置10工作时,两相容器112内的压力值为0.4Mpa至1.0Mpa,此时两相容器112内空气对液体的溶解度增加,提升微气泡水浓度。当微气泡装置10停止工作时,增压泵110停止增压,两相容器112内压力回流内泄,两相容器112内压力值降低。因此本发明将恒压单向阀108接入第一进液管104与两相容器112之间(第一进液管104与两相容器112之间的各个位置均可行)时,能有效阻止在停止工作时两相容器112压力内泄,起到恒压作用,保证在产品重新启动时,微气泡水持续输出。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进气管106,进气管106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进气单向阀116,进气单向阀116与进气管106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进气管106,进气管106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进气管106的另一端与外界或气源相连接,使得通过进气管106向气液混合器102内部输入气体。
优选地,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进气单向阀116,将进气管106设置在进气单向阀116与气液混合器102之间,进气单向阀116可以使得气体仅可以从外部向气液混合器102方向流动,而不可从气液混合器102向外部流动,避免气体和/或液体出现由进气口端向外溢出的现象。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发生器114,发生器114与两相容器112的另一端相连接,发生器114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
在该实施例中,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发生器114,两相容器112远离增压泵110的一端与发生器114相连接,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在两相容器112内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如若直接由两相容器112向外流出时,会由于压力瞬间变化而使得气体析出量无法控制,出现微气泡水流量湍急等问题,因此通过设置发生器114缓慢释放介质中的压力,气泡在液体中均匀析出,使得发生器114一方面起到释压的效果,另一方面起到缓流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恒压单向阀108被连接至两相容器112与增压泵11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恒压单向阀108的连接位置的具体方案,将恒压单向阀108连接至两相容器112与增压泵110之间,使得在增压泵110停止工作后,恒压单向阀108能保证两相容器112内的介质的压力不会再继续向增压泵110端内泄,进而能保证两相容器112内的压力值恒定。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恒压单向阀108被连接至第一进液管104与气液混合器102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恒压单向阀108的连接位置的具体方案,将恒压单向阀108连接至第一进液管104与气液混合器102之间,使得在增压泵110停止工作后,恒压单向阀108能保证两相容器112内的介质的压力在流经增压泵110和气液混合器102后,不会再继续向第一进液管104端内泄,进而能保证两相容器112内的压力值恒定。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恒压单向阀108被连接至增压泵110与气液混合器102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恒压单向阀108的连接位置的具体方案,将恒压单向阀108连接至增压泵110与气液混合器102之间,使得在增压泵110停止工作后,恒压单向阀108能保证两相容器112内的介质的压力在流经增压泵110后,不会再继续向气液混合器102和第一进液管104端内泄,进而能保证两相容器112内的压力值恒定。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102包括文丘里射流器。
在该实施例中,将气液混合器102内设置文丘里射流器,由于文丘里射流器可以产生文丘里效应,实现自动吸气的效果,无需在气液混合器102内部设置气泵,节省了微气泡装置10的能源消耗,同时减小了产品的体积。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102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进气口位于混合室的底部,进液口位于混合室的顶部,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气液混合器102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使得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和由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均能在混合室内进行初步混合;同时将进气口设置于混合室的底部,将进液口设置于混合室的顶部,气体会向上运动,而液体则会向下运动,因此可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溶气速率,增大液相流速和紊动程度来减薄液膜厚度和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保证气体和液体的初步混合均匀。
此外,将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可以保证从气液出口排出的为混合后的气液混合介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两相容器112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110相连接,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两相容器112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并将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110相连接,使得被增压后的介质通过第一气液入口进入到容纳室的内部;同时将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气液混合介质在从顶部流入到容纳室内时就会具有较大的流速,减小气体和液体在融合时产生的气膜与液膜的厚度,保证两者更好的相融合。
具体地,气、液两相接触的自由界面附近,分别存在着流动的气膜和液膜,即在气相侧的气膜和液相侧的液膜。气体必须以分子扩散的方式从气相主体连续通过该两层膜而进入液体主体。由于该两层膜在任何情况下均呈层流,又称为层流膜。两相流动情况的改变会影响膜的厚度,即气体的流速越大,气膜就越薄;同样液体的流速越大,液膜也就越薄,可以使得气体分子更易扩散至液体主体。
如图4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热水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20及第三进液管30;加热装置40,加热装置40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20相连接;恒温混液装置50,恒温混液装置50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混液出口,第一入口与加热装置40相连接,第二入口与第三进液管30相连接,将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进入的液体混合至预设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20、第三进液管30、加热装置40、恒温混液装置50和净化过滤装置60,加热装置40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20相连接,第二进液管20可与水龙头相连接,加热装置40用于将第二进液管20内的液体进行高温加热,并通过第一入口将加热后的液体向恒温混液装置50内送去,同时恒温混液装置50还具有与第三进液管30相连的第二入口,第二进液管20也可与水龙头相连接,使得由第一入口送入的高温液体与由第二入口送入的低温液体进行混合至预设温度,使得用户在进行洗浴时热水器能始终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净化过滤装置60,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50与微气泡装置10之间,净化过滤装置60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60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10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净化过滤装置60,净化过滤装置60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50与微气泡装置10之间,并且净化过滤装置60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60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104相连接,通过设置净化过滤装置60可以将热水器内的水进行过滤净化,以使水质得到保证。将净化过滤装置60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50与微气泡装置10之间,使得被净化的水为混水之后的温水,避免过热的水会将净化过滤装置60内部烧毁,同时还会在净化过滤后再进入到微气泡装置10内,避免净化过滤装置60会对产生的微气泡水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加热装置4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加热装置40的加热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加热装置4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加热装置40的加热功率,使得加热装置40加热时长和/或加热温度可被调节。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恒温混液装置5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以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恒温混液装置50电连接,控制装置70可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使得由混液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始终能保持为恒定的温度,保证用户洗浴时水温恒定。
具体地,控制装置70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时为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即对添加热水和冷水的量进行调节,保证混合后的水温能符合预设温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净化过滤装置6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检测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净化过滤装置60电连接,使得控制装置70可检测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以保证对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较低时提醒用户及时进行更换。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微气泡装置1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10的开启与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微气泡装置1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10的开启与关闭,如若在用户无需进行微气泡水洗浴时,则关闭微气泡装置10。
图4和图8所示,控制装置70可以分别与加热装置40、恒温混液装置50、净化过滤装置60和微气泡装置10相连接,也可以为控制装置70与上述部件任意组合连接,以实现上述功能;优选地,同时控制装置70包括限温器、主控板、温度传感器、恒温模块和水流传感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70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70电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具体地,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开启提示器,以提示净化过滤装置60的更换。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净化过滤装置60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外壳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净化过滤装置60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并且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外壳内部,在使用一段时长后,可以将至少一层过滤芯从净化过滤装置60的外壳内部抽出进行清洗或更换。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棉过滤滤芯、PAC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
在该实施例中,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纤维)棉过滤滤芯、PAC(Poly Aluminum Chloride,聚合氯化铝)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可以将上述过滤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装置包括:
气液混合器,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
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
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所述增压泵的介质的压力;
两相容器,所述两相容器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泵相连接;
恒压单向阀,所述恒压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两相容器之间,以使在所述增压泵关闭后,所述两相容器内的压力值恒定;
所述恒压单向阀被连接至所述两相容器与所述增压泵之间;或
所述恒压单向阀被连接至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气液混合器之间;或
所述恒压单向阀被连接至所述增压泵与所述气液混合器之间;
所述两相容器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所述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所述第一气液入口与所述增压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所述容纳室的顶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
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与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
发生器,所述发生器与所述两相容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发生器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混合器包括文丘里射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混合器还包括混合室,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液口及所述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所述混合室的腔壁上;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混合室的底部,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混合室的顶部,所述气液出口位于所述混合室的侧壁。
6.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
第二进液管及第三进液管;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管相连接;
恒温混液装置,所述恒温混液装置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混液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三进液管相连接,将所述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进入的液体混合至预设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
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恒温混液装置与所述微气泡装置之间,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净化入口与所述混液出口相连接,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进化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管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
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和/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恒温混液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入口及所述第二入口的开度,以调节所述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和/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气泡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微气泡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
提示器,所述提示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控制所述提示器的开闭。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过滤装置包括:
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壳体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棉过滤滤芯、PAC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
CN201810968502.1A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Active CN109046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8502.1A CN109046056B (zh)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8502.1A CN109046056B (zh)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6056A CN109046056A (zh) 2018-12-21
CN109046056B true CN109046056B (zh) 2024-02-27

Family

ID=64756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8502.1A Active CN109046056B (zh)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60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7741A (zh) * 2019-03-30 2019-07-0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芯的过滤组件结构
CN110773013A (zh) * 2019-12-02 2020-02-11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4818B (zh) * 2020-12-10 2022-03-22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热水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4476A (ja) * 1998-04-28 2000-01-25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用いる圧力制御弁
CN101618296A (zh) * 2008-07-03 2010-01-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体处理装置
CN101754785A (zh) * 2007-04-27 2010-06-23 Sogepi有限公司 改进的压缩空气泡沫技术
CN203090312U (zh) * 2012-12-27 2013-07-31 成都贝克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
CN206868027U (zh) * 2017-05-10 2018-01-1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水生产装置
CN208911850U (zh) * 2018-08-23 2019-05-3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4476A (ja) * 1998-04-28 2000-01-25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用いる圧力制御弁
CN101754785A (zh) * 2007-04-27 2010-06-23 Sogepi有限公司 改进的压缩空气泡沫技术
CN101618296A (zh) * 2008-07-03 2010-01-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体处理装置
CN203090312U (zh) * 2012-12-27 2013-07-31 成都贝克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
CN206868027U (zh) * 2017-05-10 2018-01-1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水生产装置
CN208911850U (zh) * 2018-08-23 2019-05-3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6056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6056B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101349629B (zh) 溶气液制造装置
CN108870718B (zh) 一种具备微气泡功能的燃气热水器
WO2018033144A1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04136272A (ja) 炭酸水製造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炭酸水製造方法
CN208911851U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109046057B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WO2018020707A1 (ja) 水素水生成装置
CN208911850U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114288883B (zh) 一种气泵式微气泡发生装置及热水器
CN216769801U (zh) 一种带微纳米气泡水功能的热水器
CN217646209U (zh) 微纳米气泡水装置、热水器和家用电器
CN110759546A (zh) 净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3488376U (zh) 台下式净水即时加热一体机
KR100673076B1 (ko) 오존농도 조절이 가능한 오존살균수 제조장치
JP2002191949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N216273404U (zh) 一种使用具有气压平衡功能的加热罐的净水系统
CN112499795A (zh) 净水系统
CN109548305A (zh) 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技术的电路板清洗装置
CN215175947U (zh) 热水器
CN210150825U (zh) 净水机
CN218231910U (zh) 一种带微气泡水的净水系统
JP7415440B2 (ja) 給湯装置
CN217795535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气泡水发生装置
CN220083169U (zh) 一种热水供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