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1259A -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1259A
CN109041259A CN201810831846.8A CN201810831846A CN109041259A CN 109041259 A CN109041259 A CN 109041259A CN 201810831846 A CN201810831846 A CN 201810831846A CN 109041259 A CN109041259 A CN 109041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connection
terminal equipmen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18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成好
杨泽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i 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i 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i 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i 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18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本发明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万物之间,皆可通过网络互联互通。如何让物体与物体互联,物体与网络互联,有多种实现方法。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第三方上网设备,比如路由器互联,这种方法对第三方依赖性强,不便捷。或者物联网设备和手机等上网设备,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连接,这种方法需要设备本身具有联网功能,同时需要第三方服务器支持。也有通过蓝牙或者NFC通信等方式连接,这种方法传输速度无法保证,数据吞吐量太小。此外还存在着安全性,便携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的方案。具体的,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在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之前,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的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建立第二连接后,隐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由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后,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之前,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内容为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的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
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在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之前,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建立第二连接后,隐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互联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通过接收器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由所述第一连接,通过接收器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通过发射器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由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后,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通过发射器向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
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发射器由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关闭所述第一连接,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由第二无线接入点,通过接收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既不依赖第三方设备,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操作过程,即可快速、安全的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一对一连接,实现网络共享。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为智能眼镜,开机后,打开智能眼镜Wi-Fi热点,Wi-Fi热点可以为开放式连接,也可以预设认证口令。
S102: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打开智能手机Wi-Fi,查找Wi-Fi列表中的智能眼镜Wi-Fi热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S103: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眼镜通过Wi-Fi热点,接收智能手机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S104:包括:
S1401: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S140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打开智能手机应用,通过配置软件输入智能手机Wi-Fi热点的名称和密码,并通过第一连接将智能手机Wi-Fi热点的名称和密码发送至智能眼镜。
S105: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关闭第一连接,并根据配置软件输入的Wi-Fi热点的名称和密码开启Wi-Fi热点,启用安全认证模式。
S106: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眼镜根据接收到的智能手机发送的Wi-Fi名称和密码,自动向智能手机的Wi-Fi热点发起第二连接请求。
S107: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自动接收智能眼镜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智能手机可通过Wi-Fi连接对智能眼镜实施相应操作控制,同时智能眼镜可通过智能手机Wi-Fi热点,访问移动互联网络。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在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之前,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的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建立第二连接后,隐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和智能眼镜通过静态IP进行Wi-Fi连接,连接和传输速度更快,更加便于操作。同时,智能手机和智能眼镜建立Wi-Fi连接后,可以隐藏其服务集标识信息(SSID),以保证智能手机和智能眼镜之间一对一、安全、私密的连接。
进一步的,对于第一终端设备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参见图2,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S202: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
S20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由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后,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为智能眼镜,第二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对于智能眼镜而言,首先,打开Wi-Fi热点,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然后,通过第一连接,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Wi-Fi名称和密码。再次,通过接收到的Wi-Fi名称和密码,向智能手机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智能眼镜可通过第二连接接受智能手机对其进行操作控制,也可通过智能手机的Wi-Fi热点,访问移动互联网络。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之前,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内容为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的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和智能眼镜通过静态IP进行Wi-Fi连接,连接和传输速度更快,更加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对于第二终端设备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参见图3,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
S302: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S303: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S304: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为智能眼镜,第二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对于智能手机而言,首先,智能手机向智能眼镜的Wi-Fi热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然后,通过配置软件输入智能手机Wi-Fi热点的名称和密码,并通过第一连接将该Wi-Fi热点名称和密码发送至智能眼镜。再次,关闭第一连接,根据配置的Wi-Fi名称和密码,开启智能手机Wi-Fi热点。最后,智能手机自动接收智能眼镜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智能手机可通过第二连接对智能眼镜实施相应操作控制,同时智能眼镜可通过智能手机的Wi-Fi热点,访问移动互联网络。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在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之前,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建立第二连接后,隐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眼镜和智能手机通过静态IP进行Wi-Fi连接,连接和传输速度更快,更加便于操作。同时,智能眼镜和智能手机建立Wi-Fi连接后,可以隐藏其服务集标识信息(SSID),以保证智能眼镜和智能手机之间一对一、安全、私密的连接。
以上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的实施例,基于同样的思路,参见图1、图4和图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互联的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发射器401,接收器402和处理器403,所述处理器4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通过接收器402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由所述第一连接,通过接收器402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通过发射器401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由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后,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
参见图1、图3和图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包括:发射器501,接收器502和处理器503,所述处理器5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通过发射器501向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
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发射器501由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关闭所述第一连接,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由第二无线接入点,通过接收器502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9)

1.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在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之前,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的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建立第二连接后,隐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
3.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由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后,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之前,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内容为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的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5.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
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在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之前,通知第一终端在随后发起的第二连接过程中使用静态IP,并指定静态IP地址;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指定静态IP地址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建立第二连接后,隐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
7.一种互联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
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第一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第二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8.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发起第一无线接入点,通过接收器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
由所述第一连接,通过接收器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通过发射器向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由第二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连接后,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
9.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通过发射器向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
配置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并通过发射器由所述第一连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
关闭所述第一连接,根据配置的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起第二无线接入点;
由第二无线接入点,通过接收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的网络和安全认证信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建立第二连接。
CN201810831846.8A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090412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1846.8A CN109041259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1846.8A CN109041259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259A true CN109041259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46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1846.8A Pending CN109041259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12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3368A (zh) * 2020-06-17 2020-09-18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ssid的配对方法、音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231A (zh) * 2013-11-15 2015-05-2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无线网络设定方法及系统
CN104936266A (zh) * 2015-05-20 2015-09-23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4994595A (zh) * 2015-05-29 2015-10-2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终端及其智能硬件联网控制方法
CN105517111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8830A (zh) * 2016-06-16 2016-08-2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034A (zh) * 2015-05-25 2017-01-0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实现家电设备无线本地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231A (zh) * 2013-11-15 2015-05-2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无线网络设定方法及系统
CN104936266A (zh) * 2015-05-20 2015-09-23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6302034A (zh) * 2015-05-25 2017-01-0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实现家电设备无线本地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94595A (zh) * 2015-05-29 2015-10-2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终端及其智能硬件联网控制方法
CN105517111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8830A (zh) * 2016-06-16 2016-08-2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3368A (zh) * 2020-06-17 2020-09-18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ssid的配对方法、音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及设备
CN111683368B (zh) * 2020-06-17 2023-12-26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ssid的配对方法、音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070B (zh) 一种家电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以及WiFi模块
EP3253080B1 (en)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6358265B (zh) 一种智能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89468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158883A (zh) 跨终端设备进行用户登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4540089B (zh) 一种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蓝牙配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107550A1 (zh) 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EP3021530A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049823A1 (zh) 一种自动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中继器
CN103688516B (zh) 提供公共可达性的方法和有关系统与装置
WO2015018327A1 (zh) 一种终端设备与网关设备间的互联方法和装置
JP2019516186A (ja) 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IoT)デバイスのグループのための連携サービス
CN10391685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4640122A (zh) 一种路由器与中继设备的无线组网方法
US20110138196A1 (en) Router collaboration
CN104981025A (zh) 终端配对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终端
WO2013181941A1 (zh) 接入互联网的方法与装置
EP3665921B1 (en) Virtual profile for bluetooth
CN107211265A (zh) 一种终端间的安全交互方法及装置
WO201900081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5139401A1 (zh) 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系统及无线路由装置
CN105594292A (zh) 一种通过WPS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移动Wi-Fi设备
CN105025273B (zh)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连接方法、密码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9041259A (zh)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025477A (zh) 无线安全自动配对方法、联机建立方法与无线存取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