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0439B -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0439B
CN109040439B CN201810820632.0A CN201810820632A CN109040439B CN 109040439 B CN109040439 B CN 109040439B CN 201810820632 A CN201810820632 A CN 201810820632A CN 109040439 B CN109040439 B CN 109040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privacy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06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0439A (zh
Inventor
司马经华
龙志明
王细勇
汪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06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0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0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0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0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0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G06F16/4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对目标联系人的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自行进行保护,且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安全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作为通信工具,已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移动终端中通常记录了用户的生活情况,特别是跟周边朋友的联系情况。对于一些特别的联系人,用户可能并不想被其他人在移动终端上看到与该联系人有关的信息,例如,通话记录、短信、图像及视频等。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些保护隐私的方法,例如,在移动终端设置访客模式,在用户开启访客模式后,移动终端的部分功能则被隐藏,且无法进行通话和上网,故访客模式也屏蔽了移动终端的部分的基本功能,具有较大的限制性,且需要用户自行开启;另外,现有技术还提供应用隐藏方法可在移动终端中将应用程序设置为隐藏,然而,这只针对应用程序,无法对移动终端存储的针对联系人的隐私数据进行隐藏;在此情况下,现有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卫士的应用,可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短信进行隐藏,也可对一些指定文件进行加密,然而,该现有技术需要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分别进行设置,操作繁琐,并不能进行统一对指定联系人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通话记录、图像、视频、录音等,进行快速设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能够对目标联系人的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自行进行保护,且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实现隐私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预先采集并存储于本地;或者根据用户输入指令,即时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用户输入指令,即时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脸部特征时,通过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并进行人脸检测,以从所述个人图像中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作为特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声纹信息时,则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姓名时,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特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三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文字信息类时,在本地中搜索包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图像类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脸部特征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音频类时,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声纹信息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音频类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四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隐藏或隔离。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五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检测到新存入数据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则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接收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则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和/或如果接收到用户的恢复隐私数据指令,且验证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则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存有目标联系人的信息,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搜索模块及保护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数据类型发送给所述搜索模块;所述搜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发送给所述保护模块,其中,所述特征数据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搜索模块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预先采集并存储于本地;或者根据用户输入指令,即时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脸部特征时,通过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并进行人脸检测,以从所述个人图像中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作为特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声纹信息时,则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姓名时,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特征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三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搜索模块包括姓名搜索单元、脸部搜索单元及声纹搜索单元;所述姓名搜索单元用于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文字信息类时,在本地中搜索包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所述脸部搜索单元用于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图像类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脸部特征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所述声纹搜索单元用于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音频类时,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声纹信息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音频类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四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隐藏或隔离。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五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新存入数据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时,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并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发送给所述保护模块,以对所述数据进行保密设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在接收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恢复模块,所述恢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恢复隐私数据指令,且验证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通过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目标联系人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从第二存储器中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并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计算机指令,以从第二存储器中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预先采集并存储于本地;或者根据用户输入指令,即时从第二存储器中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计算机指令,以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脸部特征时,通过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并进行人脸检测,以从所述个人图像中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作为特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声纹信息时,则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姓名时,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特征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三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计算机指令,以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所述数据类型为文字信息时,在第二存储器中搜索包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且所述数据类型为图像数据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第二存储器中搜索含有所述脸部特征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且所述数据类型为音频数据时,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第二存储器中搜索含有所述声纹信息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音频类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四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计算机指令,以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隐藏或隔离。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五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计算机指令,以在检测到第二存储器新存入数据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时,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计算机指令,以在接收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和/或在接收到用户的恢复隐私数据指令,且验证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结合目标联系人的个人特征,通过获取目标联系人的个人特征,并采用个人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识别,搜索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实现了对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自动保护,而且,通过联系人的不同的个人特征,可实现同时搜索出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并作出保密设置,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
移动终端在本地存储有联系人列表,且提供有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输入对至少一种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将用户选中的联系人作为预保护目标联系人,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图像类型、文字信息类型、音频类型、视频类型等。
步骤S102: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
在获取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后,移动终端获取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例如,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等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可以为预先采集并存储于本地,或者,即时从目标联系人信息中采集的所述特征数据。
移动终端根据获取到的特征数据,在本地中搜索出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获取的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例如,移动终端获取的数据类型为图像,则至少根据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和/或姓名,搜索出包含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和/或名称中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的图像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步骤S103:移动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
移动终端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例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隐藏技术或隔离技术设置隐私保密,以使移动终端在获得密码验证或者进入更高级别的系统时,才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在对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执行隐私保护前,向用户提供密码设置界面。在用户设置好密码后,移动终端获取所述设置好的密码作为参考的预设密码信息。在用户需要查看目标隐私数据时,移动终端进行密码验证,如果判断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信息一致,则密码验证通过,向用户显示目标隐私数据,否则,不作显示。其中,本申请所采用的密码信息可以为预设字符串、预设图形、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声纹信息等任意可用作识别的信息。相应地,密码验证可采用对应的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技术等。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
移动终端提供有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输入对至少一种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将用户选中的联系人作为预保护目标联系人,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图像类型、文字信息类型、音频类型、视频类型等。
具体地,移动终端在人机界面提供有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接口,如包括对通信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视频信息、所有信息等设置隐私保护。对应地,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通信信息保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获取通话记录、短信等文字信息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图像信息保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获取图像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声音信息保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获取音频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视频信息保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获取图像及音频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所有信息保护的指令时,即对本地中与所述目标联系人有关的所有信息,如通话记录、短息、备忘录、日历、图像、音频、视频等进行隐私保护,移动终端获取所有文字信息、图像、音频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
步骤S202: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
移动终端提供有预先采集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设置预先采集特征数据时,移动终端从目标联系人的信息中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的至少一种用以识别目标联系人的隐私数据,并作为特征数据保存在移动终端的预设路径中。移动终端在获取用户输入隐私保护指令时,判断所述预设路径内是否预存有所述特征数据,如果有,则移动终端直接获取所述预存的特征数据,如果没有,则移动终端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进行即时采集。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也可设置为在获取用户输入隐私保护指令时,直接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进行即时采集。
对移动终端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进行采集进行具体说明,移动终端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姓名、面部图像、声纹信息的至少一种作为特征数据,其中,采集的特征数据与目标隐私数据类型匹配,以0识别所述目标隐私数据。例如,如果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文字信息类型,则至少采集目标联系人姓名作为特征数据,如果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图像类,则至少采集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作为特征数据,如果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类,则至少获取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当然,如果所述数据类型为图像类或者音频类,移动终端也可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作为特征数据,以使搜索出名称包含所述目标联系人姓名的图像类或音频类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也可由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的接口进行设置,故本申请对特征数据类型的采集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具体地,在进行采集特征数据时,如果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姓名,则移动终端从联系人列表信息中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特征数据。
如果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包括脸部特征,则移动终端从联系人列表信息中获取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并进行人脸检测,如果所述个人图像能够准确获得人脸特征,则从所述个人图像中获取人脸特征作为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如果个人图像不能准确获得人脸特征或者联系人列表信息中无法获取到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移动终端则提示用户获取面部图像失败,即移动终端无法根据脸部特征进行隐私保护。在其他优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从联系人列表信息获取联系人脸部特征失败时,从本地存储的第三方通信软件的联系人资料中,如第三方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简称SNS)、微博、微信,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人脸特征。或者,移动终端也可利用网络获取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中的目标联系人的人脸特征。另外,移动终端通过上述方式获取人脸特征失败时,也可提示用户利用摄像头对所述目标联系人进行拍照,或者提示用户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图像上传至本地预设路径下,移动终端在用户上传完成后,从预设路径中获取脸部图像并进行识别以获取脸部特征。故在此对移动终端采集人脸特征的具体步骤不作出限定。
如果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包括声纹信息,则移动终端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在用户与目标联系人下一次进行通话时,判断所述通话是否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例如,通话环境噪音值是否小于预设噪音值,或者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值,如果是,则符合声纹提取条件。所述预设声纹提取条件可由用户进行设置或者由系统默认设置。在所述通话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时,移动终端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并停止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在所述通话不符合预设声纹提取条件时,移动终端继续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并在用户与目标联系人进行下一次通话时,判断所述通话是否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直到监听到的通话符合所述声纹提取条件时,移动终端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并停止监听所述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终端采集到目标联系人声纹信息之前,移动终端无法根据联系人的声纹信息进行隐私保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在用户设置隐私保护时,提示用户利用麦克风等语音输入设备获取目标联系人的声音,以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或者,移动终端提示用户将仅包含目标联系人的声音的音频文件上传至本地预设路径下,移动终端在用户上传完成后,从预设路径中获取音频文件中的声纹信息。
步骤S203: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文字信息类时,移动终端在本地中搜索包含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文字信息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例如,当用户预保护的目标隐私数据为通信信息时,即移动终端获取目标联系人姓名作为特征数据,在本地搜索出名称或者内容中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的通信信息,如来自目标联系人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等,以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步骤S204: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图像类时,移动终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脸部特征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例如,当用户预保护的目标隐私数据为图像时,移动终端获取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作为特征数据,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本地搜索出含有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的图像数据,以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其中,人脸识别为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具体,移动终端对本地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其中,移动终端采用参考模板法、人脸规则法、样品学习法、肤色模型法、特征子脸法等的其中一种或者综合上述几种来进行人脸检测。移动终端检测到图像中的人脸后利用特征向量法、面纹模板法等将检测到的人脸与移动终端采集到的联系人脸部特征进行人脸对比,如果检测到的人脸与所述联系人脸部特征匹配,则确定所述图像为目标隐私数据。
对上述人脸检测技术进行说明:1)参考模板法:移动终端首先设计一个或数个标准人脸的模板,然后计算测试采集的样品与标准模板之间的匹配程度,并通过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人脸;2)人脸规则法:由于人脸具有一定的结构分布特征,移动终端提取这些特征生成相应的规则以判断测试样品是否包含人脸;3)样品学习法:即采用模式识别中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移动终端通过对面像样品集和非面像样品集的学习产生分类器;4)肤色模型法:移动终端依据面貌肤色在色彩空间中分布相对集中的规律来进行检测;5)特征子脸法:移动终端将所有面像集合视为一个面像子空间,并基于检测样品与其在子孔间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存在面像。由于脸部识别技术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实现请参考相关脸部识别技术资料,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步骤S205: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音频类时,移动终端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声纹信息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音频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例如,当用户预保护的目标隐私数据为声音信息时,移动终端获取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移动终端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本地搜索出含有所述目标联系人声纹信息的音频数据,以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具体,声纹识别是指根据语音波形中反映说话人生理和行为特征的为说话人特有的语音参数,根据所述语音参数识别出说话人。移动终端获取本地中的音频中的声音,提取声纹特征,将该声纹特征与之前采集的联系人声纹信息作对比,如果该声纹特征与联系人声纹信息匹配,则将该音频数据作为隐私数据。由于声纹识别技术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实现请参考相关声纹识别技术资料,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步骤S206:移动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隐藏或隔离。
移动终端对搜索出的与获取到的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预保护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数据加密、隐藏或者隔离,以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密设置。优化地,移动终端在搜索出目标隐私数据之后,在人机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并提示用户是否进行隐私保护,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确定隐私保护指令时,移动终端对用户选择进行隐私保密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采用通用的标准加密算法,如国际标准对称加密算法AES128/256实现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使得目标隐私数据处在不可读状态,并在得到密码验证时,移动终端正常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采用隐藏技术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具体,移动终端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从原来的存放目录下移动到预设文件夹中,并对所述预设文件夹设置权限,或者移动终端直接对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在原来的存放目录下进行权限设置,使得移动终端中的所有应用不能对所述设置权限的预设文件夹或直接设置权限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访问,并在人机界面显示上呈现保护状态,在用户需要查看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时,进行密码验证,并在密码验证通过时,移动终端暂时获得权限以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或者,移动终端也可采用隔离技术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具体,移动终端隔离出部分存储区域,并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从原来的存放目录下移动到隔离的存储区域,其中,隔离的存储区域为系统中的应用不能访问的区域,用户在查看该存储区域时,需要密码验证。在移动终端为多系统如双OS系统时,也可将目标隐私数据隔离到安全级别高的系统环境中。移动终端在处于低安全级别系统时,无法访问高级别系统中的目标隐私数据,在进入高安全级别系统环境时,移动终端正常显示目标隐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可通过系统默认选择上述隐私保护方式,也可提供隐私保护方式设置界面,以供用户对隐私保护方式的进行选择。另外,本申请移动终端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的方式也并不限于上述数据加密、隐藏和隔离,还可采用其他保护方式,在此对隐私保护方式不作限定。
步骤S207:如果检测到新存入数据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则移动终端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
移动终端在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移动终端本地新存入数据,则对新存入数据进行判断是否与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匹配,且是否属于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如果新存入数据与所述联系人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则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数据加密、隐藏或者隔离。
举例说明,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指令隐藏目标联系人的通信消息。移动终端在进行隐私保护过程中,如果有新的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记录,则通过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如姓名,判断该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记录是否来自所述目标联系人,或者所述短信内容是否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如果是,则将该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记录进行隐藏。另外,在有未接来电或者未读短信时,如果移动终端判断出所述未接来电或者未读短信来自所述目标联系人,则移动终端在人机界面提示用户有未接来电或未读短信时,不显示所述来电者或者来信者,且在通过密码验证时,移动终端显示未接来电的信息或未读短信的内容。
步骤S208:如果接收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则移动终端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在处于隐私保护状态时,移动终端不正常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移动终端设置有查看所述目标隐私数据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以查看目标隐私数据时,移动终端向用户提供预设的密码输入界面,在验证用户在所述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为用户预设的密码信息时,则密码验证通过,移动终端显示所述隐私数据。
步骤S209:如果接收到用户的恢复隐私数据指令,且验证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则移动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
在对目标联系人进行隐私保护时,移动终端设置有对目标联系人恢复隐私数据的接口。如果用户在所述恢复隐私数据的接口输入恢复隐私数据指令,则移动终端向用户提供密码输入界面,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并验证所述获取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移动终端对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例如,对被进行数据加密的目标隐私数据,则移动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永久解密,以使所有用户均可直接查看该隐私数据。对被进行隐藏或者隔离的目标隐私数据,移动终端在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藏或隔离时,标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的原来保存路径。在执行隐私数据恢复时,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从预设路径下根据标识的保存路径分别移动至原来保存的路径。
本实施方式结合目标联系人的个人特征,通过获取目标联系人的个人特征,并采用个人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识别,搜索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实现了对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自动保护,而且,通过联系人的不同的个人特征,可实现同时搜索出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并作出保密设置,操作简单方便。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存有目标联系人的信息,包括获取模块310、搜索模块320及保护模块330。其中,
获取模块31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数据类型发送给所述搜索模块320。
本实施方式中,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本地存储有联系人列表,且提供有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输入对至少一种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指令时,获取模块310将用户选中的联系人作为预保护目标联系人,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图像类型、文字信息类型、音频类型、视频类型等。
搜索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发送给所述保护模块330,其中,所述特征数据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
在获取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后,搜索模块320获取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例如,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等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可以为预先采集并存储于本地,或者,即时从目标联系人信息中采集的所述特征数据。
搜索模块320根据获取到的特征数据,在本地中搜索出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获取的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例如,搜索模块320获取的数据类型为图像,则至少根据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和/或姓名,搜索出包含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和/或名称中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的图像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保护模块330用于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保护模块330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例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隐藏技术或隔离技术设置隐私保密,以使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在获得密码验证或者进入更高级别的系统时,才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保护模块330在对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执行隐私保护前,向用户提供密码设置界面。在用户设置好密码后,保护模块330获取所述设置好的密码作为参考的预设密码信息。在用户需要查看目标隐私数据时,保护模块330进行密码验证,在判断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信息一致时,则密码验证通过,保护模块330向用户显示目标隐私数据,否则,不作显示。其中,本申请所采用的密码信息可以为预设字符串、预设图形、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声纹信息等任意可用作识别的信息。相应地,密码验证可采用对应的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技术等。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存有目标联系人信息,包括获取模块410、搜索模块420、保护模块430、检测模块440、显示模块450及恢复模块460。其中,搜索模块420包括姓名搜索单元421、脸部搜索单元422、声纹搜索单元423及获取单元424。
获取模块41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数据类型发送给搜索模块420。
获取模块410提供有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输入对至少一种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指令时,获取模块410用户选中的联系人作为预保护目标联系人,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图像类型、文字信息类型、音频类型、视频类型等。
具体地,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提供有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接口,如包括对通信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视频信息、所有信息等设置隐私保护。对应地,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通信信息保护的指令时,获取模块410获取通话记录、短信等文字信息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图像信息保护的指令时,获取模块410获取图像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声音信息保护的指令时,获取模块410获取音频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视频信息保护的指令时,获取模块410获取图像及音频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对目标联系人设置所有信息保护的指令时,即对本地中与所述目标联系人有关的所有信息,如通话记录、短息、备忘录、日历、图像、音频、视频等进行隐私保护,获取模块410获取所有文字信息、图像、音频类型作为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
获取单元42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发送给所述姓名搜索单元421、脸部搜索单元422或声纹搜索单元423。
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提供有预先采集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设置预先采集特征数据时,获取单元424从目标联系人的信息中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的至少一种用以识别目标联系人的隐私数据,并作为特征数据保存在预设路径中。在获取用户输入隐私保护指令时,获取单元424判断所述预设路径内是否预存有所述特征数据,并在预存有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时,直接获取所述预存的特征数据;在所述没有预存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时,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进行即时采集。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也可用于在获取用户输入隐私保护指令时,直接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进行即时采集。
对获取单元424对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进行采集进行具体说明,获取单元424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姓名、面部图像、声纹信息的至少一种作为特征数据,其中,采集的特征数据与目标隐私数据类型匹配,以识别所述目标隐私数据。例如,在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文字信息类型时,至少采集目标联系人姓名作为特征数据,在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图像类时,至少采集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作为特征数据,在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类时,至少获取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当然,在所述数据类型为图像类或者音频类时,获取单元424也可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作为特征数据,以使搜索出名称包含所述目标联系人姓名的图像类或音频类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也可由用户通过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提供的接口进行设置,故本申请对特征数据类型的采集不作具体限定。
获取单元424进行采集过程中,在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姓名时,获取单元424从联系人列表信息中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特征数据。
在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包括脸部特征时,获取单元424从联系人列表信息中获取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并进行人脸检测,在所述个人图像能够准确获得人脸特征时,从所述个人图像中获取人脸特征作为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在个人图像不能准确获得人脸特征或者联系人列表信息中无法获取到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时,获取单元424提示用户获取面部图像失败,即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无法根据脸部特征进行隐私保护。在其他优化实施例中,获取单元在从联系人列表信息获取联系人脸部特征失败时,从本地存储的第三方通信软件的联系人资料中,如第三方SNS、微博、微信,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人脸特征。或者,获取单元也可利用网络获取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中的目标联系人的人脸特征。另外,获取单元通过上述方式获取人脸特征失败时,也可提示用户利用摄像头对目标联系人进行拍照,或者提示用户将目标联系人的脸部图像上传至本地预设路径下,获取单元在用户上传完成后,从预设路径中获取脸部图像并进行识别以获取脸部特征。故在此对获取单元采集人脸特征的具体步骤不作出限定。
在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包括声纹信息时,获取单元424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在用户与目标联系人下一次进行通话时,判断所述通话是否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例如,通话环境噪音值是否小于预设噪音值,或者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值,如果是,则符合声纹提取条件。所述预设声纹提取条件可由用户进行设置或者由系统默认设置。在所述通话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时,获取单元424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并停止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在所述通话不符合预设声纹提取条件时,获取单元424继续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并在用户与所述目标联系人进行下一次通话时,判断所述通话是否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直到监听到的通话符合所述声纹提取条件时,获取单元424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并停止监听所述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单元424采集到目标联系人声纹信息之前,保护模块430无法根据联系人的声纹信息进行隐私保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在用户设置隐私保护时,提示用户利用麦克风等语音输入设备获取目标联系人的声音,以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或者,获取单元提示用户将仅包含目标联系人的声音的音频文件上传至本地预设路径下,获取单元在用户上传完成后,从预设路径中获取音频文件中的声纹信息。
姓名搜索单元421用于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文字信息类时,在本地中搜索包含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文字信息作为目标隐私数据。例如,当用户预保护的目标隐私数据为通信信息时,即获取单元424获取目标联系人姓名作为特征数据,姓名搜索单元421在本地搜索出名称或者内容中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的通信信息,如来自目标联系人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等,以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脸部搜索单元422用于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图像类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脸部特征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例如,当用户预保护的目标隐私数据为图像时,获取单元424获取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作为特征数据,脸部搜索单元422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本地搜索出含有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的图像数据,以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其中,人脸识别为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具体,脸部搜索单元422对本地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其中,脸部搜索单元422采用参考模板法、人脸规则法、样品学习法、肤色模型法、特征子脸法等的其中一种或者综合上述几种来进行人脸检测。脸部搜索单元422检测到图像中的人脸后利用特征向量法、面纹模板法等将检测到的人脸与获取单元424采集到的联系人脸部特征进行人脸对比,如果检测到的人脸与所述联系人脸部特征匹配,则确定所述图像为隐私数据。由于脸部识别技术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实现请参考相关脸部识别技术资料,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声纹搜索单元423用于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音频类时,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本地中搜索含有所述声纹信息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音频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例如,当用户预保护的目标隐私数据为声音信息时,获取单元424获取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声纹搜索单元423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本地搜索出含有所述目标联系人声纹信息的音频数据,以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具体,声纹识别是指根据语音波形中反映说话人生理和行为特征的为说话人特有的语音参数,根据所述语音参数识别出说话人。声纹搜索单元423获取本地中的音频中的声音,提取声纹特征,将该声纹特征与之前采集的联系人声纹信息作对比,如果该声纹特征与联系人声纹信息匹配,则将该音频数据作为隐私数据。
保护模块430用于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隐藏或隔离。
保护模块430对搜索出的与获取的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预保护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数据加密、隐藏或者隔离,以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密设置。优化地,保护模块430在搜索出目标隐私数据之后,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并提示用户是否进行隐私保护,在获取到用户输入隐私保护指令时,保护模块430对用户选择进行隐私保密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本实施方式中,保护模块430采用通用的标准加密算法,如国际标准对称加密算法AES128/256实现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使得目标隐私数据处在不可读状态,在得到密码验证时,正常显示隐私数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保护模块采用隐藏技术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具体,保护模块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从原来的存放目录下移动到预设文件夹中,并对所述预设文件夹设置权限,或者保护模块直接对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在原来的存放目录下进行权限设置,使得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中所有应用不能对所述设置权限的预设文件夹或直接设置权限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访问,并目标隐私数显示为保护状态,在用户需要查看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时,进行密码验证,并在密码验证通过时,暂时获得权限以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或者,保护模块也可采用隔离技术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具体,保护模块隔离出部分存储区域,并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从原来的存放目录下移动到隔离的存储区域,其中,隔离的存储区域为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系统中的应用不能访问的区域,用户在查看该存储区域时,需要密码验证。在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为多系统如双OS系统时,也可将目标隐私数据隔离到安全级别高的系统环境中。在低安全级别系统环境下,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所有应用无法访问高级别系统中的目标隐私数据,在进入高安全级别系统环境时,正常显示目标隐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模块可通过系统默认选择上述隐私保护方式,也可提供隐私保护方式设置界面,以供用户对隐私保护方式的进行选择。另外,本申请保护模块对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的方式也并不限于上述数据加密、隐藏和隔离,还可采用其他保护方式,在此对隐私保护方式不作限定。
检测模块440用于在检测到新存入数据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时,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发送给所述保护模块430。
在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过程中,当检测到本地新存入数据时,检测模块440对新存入数据进行判断是否与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匹配,且是否属于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在新存入数据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时,检测模块440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数据加密、隐藏或者隔离。
举例说明,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能够通信,并根据用户输入指令隐藏目标联系人的通信消息。在进行隐私保护过程中,当有新的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记录时,检测模块440通过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如姓名,判断该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记录是否来自所述联系人,或者所述短信内容是否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在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记录来自目标联系人或短信内容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时,检测模块440将该通话记录或者短信记录进行隐藏。另外,在有未接来电或者未读短信时,如果检测模块440判断出所述未接来电或者未读短信来自目标联系人,则检测模块440提示用户有未接来电或未读短信时,不显示所述来电者或者来信者,且在通过密码验证时,检测模块440显示未接来电的信息或未读短信的内容。
显示模块450用于在接收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在处于隐私保护状态时,显示模块450不正常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设置有查看所述目标隐私数据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以查看目标隐私数据时,显示模块450向用户提供预设的密码输入界面,在验证用户在所述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为用户预设的密码信息时,则密码验证通过,显示模块450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恢复模块46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恢复隐私数据指令,且验证用户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
在对目标联系人进行隐私保护时,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设置有对目标联系人恢复隐私数据的接口。在用户在所述恢复隐私数据的接口输入恢复隐私数据指令时,恢复模块460向用户提供密码输入界面,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并验证所述获取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恢复模块460对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例如,对被进行数据加密的隐私数据,则恢复模块460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永久解密,以使所有用户均可直接查看该隐私数据。对被进行隐藏或者隔离的隐私数据,保护模块430在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藏或隔离时,标识所述隐私数据的原来保存路径。在执行隐私数据恢复时,恢复模块460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从预设路径下根据标识的保存路径分别移动至原来保存的路径。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为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510、第一存储器520和第二存储器530。其中,处理器510通过总线(如图示)分别与第一存储器520和第二存储器53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二存储器530用于存储联系人信息。
处理器510执行第一存储器520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根据用户输入指令,获取预保护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从第二存储器530中搜索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并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
具体地,首先,第二存储器530存储有联系人列表,且提供有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接口输入对至少一种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的指令时,处理器510将用户选中的联系人作为预保护目标联系人,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图像类型、文字信息类型、音频类型、视频类型等。
在获取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后,处理器510从第二存储器530中获取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例如,目标联系人的姓名、脸部特征、声纹信息等用以识别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可以为预先采集并存储于第二存储器530,或者,从第二存储器530存储的目标联系人信息中即时采集的所述特征数据。
其中,进行采集过程中,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的类型包括姓名时,处理器510从联系人列表信息中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特征数据。
在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包括脸部特征时,处理器510从联系人列表信息中获取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并进行人脸检测,在所述个人图像能够准确获得人脸特征时,从所述个人图像中获取人脸特征作为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在个人图像不能准确获得人脸特征或者联系人列表信息中无法获取到目标联系人的个人图像时,处理器510提示用户获取面部图像失败,即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无法根据脸部特征进行隐私保护。在其他优化实施例中,处理器在从联系人列表信息获取联系人脸部特征失败时,从第二存储器存储的第三方通信软件的联系人资料中,如第三方SNS、微博、微信,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人脸特征。或者,处理器也可利用网络获取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中的目标联系人的人脸特征。另外,处理器通过上述方式获取人脸特征失败时,也可提示用户利用摄像头对目标联系人进行拍照,或者提示用户将目标联系人的脸部图像上传至第二存储器的预设路径下,处理器在用户上传完成后,从预设路径中获取脸部图像并进行识别以获取脸部特征。故在此对处理器采集人脸特征的具体步骤不作出限定。
在所需采集的特征数据类型包括声纹信息时,处理器510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在用户与目标联系人下一次进行通话时,判断所述通话是否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例如,通话环境噪音值是否小于预设噪音值,或者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值,如果是,则符合声纹提取条件。所述预设声纹提取条件可由用户进行设置或者由系统默认设置。在所述通话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时,处理器510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并停止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在所述通话不符合预设声纹提取条件时,处理器510继续监听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并在用户与所述目标联系人进行下一次通话时,判断所述通话是否符合预设的声纹提取条件,直到监听到的通话符合所述声纹提取条件时,处理器510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作为特征数据,并停止监听所述目标联系人的来去电。需要说明的是,在采集到目标联系人声纹信息之前,处理器510无法根据联系人的声纹信息进行隐私保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在用户设置隐私保护时,提示用户利用麦克风等语音输入设备获取目标联系人的声音,以采集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或者,处理器提示用户将仅包含目标联系人的声音的音频文件上传至第二存储器的预设路径下,处理器在用户上传完成后,从预设路径中获取音频文件中的声纹信息。
处理器510根据获取到的特征数据,在第二存储器530中搜索出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获取的数据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例如,处理器510获取的数据类型为图像,则至少根据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和/或姓名,搜索出包含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和/或名称中包含目标联系人姓名的图像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具体,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文字信息类时,在第二存储器530中搜索出包含目标联系人的姓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文字信息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图像类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第二存储器530中搜索出含有所述脸部特征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当所述特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且所述数据类型属于音频类时,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在第二存储器530中搜索出含有所述声纹信息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的音频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
处理器510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设置,例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隐藏技术或隔离技术设置隐私保密,以使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在获得密码验证或者进入更高级别的系统时,才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优化地,在对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执行隐私保护前,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向用户提供密码设置界面,在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设置好密码后,处理器510获取用户设置好的密码作为参考的预设密码信息,以使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在通过密码验证后才显示目标隐私数据。其中,本申请所采用的密码信息可以为预设字符串、预设图形、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声纹信息等任意可用作识别的信息。相应地,密码验证可采用对应的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技术等。
进一步地,处理器510在第二存储器530搜索出目标隐私数据之后,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并提示用户是否进行隐私保护,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隐私保护指令时,处理器510对用户选择进行隐私保密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
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0采用通用的标准加密算法,如国际标准对称加密算法AES128/256实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使得目标隐私数据处在不可读状态,在得到密码验证时,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正常显示目标隐私数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可采用隐藏技术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具体,处理器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从第二存储器原来的存放目录下移动到第二存储器的预设文件夹中,并对所述预设文件夹设置权限,或者处理器直接对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在原来的存放目录下进行权限设置,使得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的所有应用不能对所述设置权限的预设文件夹或直接设置权限的目标隐私数据进行访问,并在显示时呈现保护状态,在用户需要查看目标隐私数据时,进行密码验证,并在密码验证通过时,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暂时获得权限以显示目标隐私数据。或者,处理器也可采用隔离技术对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具体,处理器在第二存储器中隔离出部分存储区域,并将搜索出的目标隐私数据从第二存储器原来的存放目录下移动到隔离的存储区域,其中,隔离的存储区域为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中的应用不能访问的区域,用户在查看该存储区域时,需要密码验证。在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为多系统如双OS系统时,也可将目标隐私数据隔离到安全级别高的系统环境中。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可通过系统默认选择上述隐私保护方式,也可提供隐私保护方式设置界面,以供用户对隐私保护方式的进行选择。另外,本申请处理器对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的方式也并不限于上述数据加密、隐藏和隔离,还可采用其他保护方式,在此对隐私保护方式不作限定。
进一步优化地,处理器510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存储器530新存入数据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在所述数据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且属于所述数据类型时,将所述数据作为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私保护。
更进一步地,处理器510在验证用户在预设输入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设置有查看所述目标隐私数据的接口,处理器510在判断用户在所述接口输入的密码信息为用户预设的密码信息时,则密码验证通过,处理器510使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处理器510还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恢复隐私数据指令,且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并验证为预设密码信息时,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在对目标联系人进行隐私保护时,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设置有对目标联系人恢复隐私数据的接口,在用户通过所述恢复隐私数据的接口输入恢复隐私数据指令时,处理器510使移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向用户提供密码输入界面,处理器510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并验证所述获取的密码信息为预设密码信息时,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恢复到未保护状态。
本申请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为可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实现隐私保护装置也可为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结合目标联系人的个人特征,通过获取目标联系人的个人特征,并采用个人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识别,搜索出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实现了对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的自动保护,而且,通过联系人的不同的个人特征,可实现同时搜索出不同类型的目标隐私数据并作出保护,即使在需要保护多种数据类型,如与联系人有关的所有消息时,无需用户对应不同的数据类型分别进行设置保护,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2)

1.一种隐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确定对至少一种数据类型,以及目标联系人设置隐私保护;
所述终端通过接口采集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特征数据包括所述目标联系人的脸部特征或声纹信息,将所述特征数据保存在所述终端的预设路径中;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目标隐私数据,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属于所述至少一种数据类型;
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显示隐私保护设置界面,所述隐私保护设置界面用于让用户选择对至少一个数据类型设置隐私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确定对至少一种数据类型,以及目标联系人设置隐私保护包括:所述终端获取用户通过所述隐私保护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对目标联系人设置通信信息的隐私保护,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短信或通话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显示密码设置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密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密码包括预设字符串、预设图形、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声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显示密码输入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根据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密码验证,密码验证通过,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恢复隐私数据的操作,显示密码输入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根据所述预设密码验证成功后,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取消所述保密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检测到新数据,判断所述新数据属于所述目标隐私数据的数据类型,将所述新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包括: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隐藏或隔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包括:所述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加密,使得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处在不可读状态,在密码验证成功时,正常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或,
所述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隐藏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从原来的存放目录移动到预设文件夹中,并对所述预设文件夹设置权限,或者所述终端直接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在原来的存放目录下进行权限设置,不显示所述目标隐私,当用户输入密码验证通过,所述终端显示所述目标隐私数据;或,
所述终端对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进行隔离包括:所述终端隔离出存储区域,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从原来的存放目录移动到隔离的存储区域存储。
11.一种隐私数据处理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终端的界面;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820632.0A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040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0632.0A CN109040439B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4236.0A CN104376011B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201810820632.0A CN109040439B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4236.0A Division CN104376011B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0439A CN109040439A (zh) 2018-12-18
CN109040439B true CN109040439B (zh) 2021-01-12

Family

ID=5255492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4236.0A Active CN104376011B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201810819697.3A Withdrawn CN109117665A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201810820632.0A Active CN109040439B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4236.0A Active CN104376011B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201810819697.3A Withdrawn CN109117665A (zh) 2013-08-14 2013-08-14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4376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6636A (zh) * 2015-03-24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私密信息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60261A (zh) * 2015-04-30 2015-12-16 北京车音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加密和解密方法以及设备
CN105138885B (zh) * 2015-08-22 2018-06-26 北京创鑫旅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加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454421A (zh) * 2015-12-24 2024-01-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5893865A (zh) * 2015-12-31 2016-08-24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03245B (zh) * 2016-02-23 202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的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66967A (zh) * 2016-05-26 2016-11-0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6778132B (zh) * 2016-11-30 2019-08-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处理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03913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于平 景观留影拍照系统
CN107315937A (zh) * 2017-06-08 2017-11-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65810B (zh) * 2017-07-11 2020-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590465A (zh) * 2017-09-14 2018-0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06892B (zh) * 2017-12-29 2021-04-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隐私的保护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345800A (zh) * 2018-02-08 2018-07-31 王四春 一种跨境电商商务大数据中隐私数据的发现与分类方法
CN109543424A (zh) * 2018-11-05 2019-03-29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隐私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784089A (zh) * 2018-12-19 2019-05-21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客户信息的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616114B (zh) * 2018-12-29 2021-09-17 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语音防范窃听的系统、配置方法及防范窃听方法
CN110059498B (zh) * 2019-03-21 2021-07-2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社交网络的隐私控制自动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10298191A (zh) * 2019-06-03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414271A (zh) * 2019-08-02 2019-11-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数据保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5770A (zh) * 2019-12-27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31758B (zh) * 2020-11-03 2023-11-17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隐私保护系统、终端设备
CN112528326B (zh) * 2020-12-09 2024-0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78135B (zh) * 2021-06-08 2023-08-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计算机隐私数据查询验证的方法
CN114003880A (zh) * 2021-10-27 2022-02-01 北京琥珀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5114667A (zh) * 2022-08-26 2022-09-27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芯片的隐私信息处理分类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890A (zh) * 2012-12-31 2013-05-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信息的加密方法及通信终端
US9820143B2 (en) * 2010-12-06 2017-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4453A (zh) * 2008-06-17 2008-11-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数据保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83861A (zh) * 2008-12-17 2009-07-15 北京亿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
US8516212B2 (en) * 2009-03-24 2013-08-20 Nec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02006358A (zh) * 2010-11-02 2011-04-0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私密通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594555B (zh) * 2011-01-17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网络侧实体和通信终端
CN103164441B (zh) * 2011-12-14 2017-09-19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脸部特征值对图片分类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EP2807846A2 (en) * 2012-01-27 2014-12-03 NEC Corporation Privacy issues in m2m
CN102819726B (zh) * 2012-06-27 2016-08-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照片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915350A (zh) * 2012-09-29 2013-02-06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查询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035247B (zh) * 2012-12-05 2017-07-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声纹信息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0143B2 (en) * 2010-12-06 2017-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3095890A (zh) * 2012-12-31 2013-05-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信息的加密方法及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6011B (zh) 2018-08-17
CN109117665A (zh) 2019-01-01
CN104376011A (zh) 2015-02-25
CN109040439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0439B (zh)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US9801048B1 (en) Uniquely identifying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00010B (zh) 个人信息保护方法及保护装置
US10135818B2 (en) User biological featur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4850827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403804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browser private information
EP265788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bined physical and cyber data security
CN104112091A (zh) 文件锁定方法和装置
CN104573485A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US98005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05354509A (zh) 图片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7533598B (zh) 应用程序的登录密码的输入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8206892B (zh) 联系人隐私的保护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765434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824030A (zh) 数据保护装置和数据保护方法
Mayrhofer et al. Adversary models for mobile device authentication
TW201504839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互動式人臉登入方法
CN10664858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725636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196642A1 (zh) 数据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7085694B (zh) 信息显示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22002103A (ja) モバイル端末のプライバシー保護方法および保護装置、並びにモバイル端末
US202000268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vering private data
US10095911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for verifying a fingerprint
CN108073820A (zh) 数据的安全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