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9712A -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9712A
CN109039712A CN201810771408.7A CN201810771408A CN109039712A CN 109039712 A CN109039712 A CN 109039712A CN 201810771408 A CN201810771408 A CN 201810771408A CN 109039712 A CN109039712 A CN 109039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ank
weight
online knowledge
knowledge comm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14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雪
陈喆
焦碧碧
李秋豪
莫智慧
毛书宇
王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m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m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m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14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9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9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9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6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ir network customers, e.g.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从而实现了针对在线知识社区用户的评价和管理,增加了社区活跃度、问答质量、用户粘性。

Description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线问答社区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知识传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问答社区将提问与回答构建成一个社区化的知识仓库,并将有信息需求的提问者与拥有相关知识或经验的回答者关联在一起,以一种更加灵活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智慧碰撞。
在线问答社区的数据反应了社区问答行为、用户行为等模式,通过对该类数据的有效分析,可发现问答行为中潜在的规律与用户行为的特点,包括影响问答序列质量的因素、因素间的关联、用户的行为偏好等。对社区管理者而言,分析在线问答社区的数据可以帮助其理解影响社区质量的因素,进而帮助确定恰当的策略对社区活跃度、问答质量、用户粘性等进行维护;对数据分析人员而言,分析在线问答社区的数据比如对用户、问题与答案的关系进行研究,包括用户在问答社区中的群体行为、社区中信息的传播规律以及用户行为动机等,得到潜在规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因此,如何进行在线问答社区的用户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其包括:
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
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
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每个评价维度的权重;
对应地,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
对应地,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更新后的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评价维度包括如下中至少其一: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包括: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包括: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社会地位的权重大于内容贡献的权重,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之后社会地位的权重小于内容贡献的权重。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标识在显示页面中的显示特权,或者,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回复的特权,或者,确定邀请回答询问的特权,或者,确定邀请回答询问受奖励的特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装置,其包括:
第一程序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
第二程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
第三程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程序单元,用于获取每个评价维度的权重;
对应地,所述第二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
对应地,所述第二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更新后的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评价维度包括如下中至少其一: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社会地位的权重大于内容贡献的权重,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之后社会地位的权重小于内容贡献的权重。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在线知识社区系统,其包括前端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所述前端设备用于用户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交互,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以及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从而实现了针对在线知识社区用户的评价和管理,增加了社区活跃度、问答质量、用户粘性。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在线知识社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的用户终端100中。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00优选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穿戴式移动终端等等。
如图1所示,电子终端包括存储器101(或又称之为存储介质)、存储控制器102,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3、外设接口104、射频模块105、音频模块106、显示屏幕107、传感器108如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信号线116相互通讯。
存储器101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存储器101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处理器103以及其他可能的组件对存储器101的访问可在存储控制器102的控制下进行。
外设接口104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处理器103以及存储器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4,处理器103以及存储控制器102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射频模块105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音频模块106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
显示屏幕107在电子终端与用户之间同时提供一个输出及输入界面。具体地,显示屏幕107向用户显示内容输出,这些输出的内容可包括文字、图形、视频及其任意组合。
传感器108中的距离传感器用于感应电子终端与人体距离,例如在通话过程中,当电子终端的屏幕贴近用户脸部时,就会自动感应出电子终端与人体距离是多少。该距离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实现悬浮等控制。
传感器108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是能感受加速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终端中安装有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浏览器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软件,与服务器(Server)端相对应,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电子阅读服务,用于播放本地或在线的各种可视化文本文件。
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界面可以包括电子终端中的客户端的显示界面,包括实际显示内文的界面,以及用于显示当前所显示内文的浏览进度的进度标签。显示界面的大小与客户端对显示界面的设置有关,如果客户端设置的显示界面可以是全屏模式,那么显示界面的大小与电子终端显示屏(如显示屏幕107)的显示区域大小可以相同,如果客户端设置的显示界面小于电子终端的显示屏,那么显示界面的大小就是实际所设置的显示界面的大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本申请如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之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最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从而实现了针对在线知识社区用户的评价和管理,增加了社区活跃度、问答质量、用户粘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201-S203:
S201、获取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针对每个评价维度的设置权重;
本实施例中,在线知识社区又可称之为智能社区,其中,为使用该在线知识社区的用户配置了多个评价维度,对用户本身进行进行评估,比如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的内容贡献。进一步地,该内容贡献具体可以体现在参与答题数、用户点赞数、用户点踩数、用户PK数、被推荐数、用户被邀请回答数等数据指标,这些数据评价指标可以称之为评价维度。
另外,通过给上述评价赋予不同的的权重,有区别地引导用户的行为,鼓励用户的某一种行为,比如如果将参与答题数的权重设置的较高,则引导用户更多的参与答题;如果鼓励用户被邀请参与回答问题,则将用户被邀请回答数对应的权重设置的较高。推而广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在线知识社区的功能,灵活配置上述各个评价维度的权重,权重的总和比如为100%。
本实施例中,针对在线知识社区的所有用户,可以设置相同的评价维度和权重,即在相同的评价体系下对用户基于统一的规则进行分级、管理。
本实施例中,上述评价维度和权重的关系保存在一数据表格中,该数据表格配置在在线知识社区的后台服务器上。
S202、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中,具体可以根据维度和权重的加权或者加权平均值的方式来确定的用户的级别。比如,直接用维度和权重的加权或者加权平均值来反应用户的级别,该加权值或者加权平均值越大,代表用户的级别越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若干个阈值范围,一个阈值范围对应一个用户级别,从而可以通过该加权值或者加权平均值与阈值范围进行匹配,若加权值或者加权平均值处于某个特定的阈值范围,则该加权值或者加权平均值对应的用户则处于该与特定阈值范围对应的用户级别。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加权值或者加权平均值仅仅是实现用户分级的一种可选手段,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启发下,无需创造性劳动,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替代,只要可以直接后者间接反映出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的内容贡献即可。
S203、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本实施例中,在根据之前步骤确定出用户的级别后,为了仅以增加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的粘性,提高用户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提高用户在在线知识社区的活跃度,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配置了不同的管理策略,实现了给不同级别的用户设置特权,比如级别越高,用户的特权数量越多,特权的权限更高。比如用户ID的特别显示、用户被邀参与回答的特权以及享受回报的高低等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其包括如下步骤S301-S303:
S301、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并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
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包括: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中,相当于根据用户在在线知识社区的行为,对该用户的评价维度的权重进行动态更新,比如可以在使用初期设置一套权重标准,而在过了该使用初期又设置一套权重标准,或者推而广之,在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的不同使用时期,设置不同的权重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引导用户。
与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评价维度主要从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来定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是,社会低位主要是基于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的使用时长来界定,比如在初期使用期间,该用户在在线知识社区的社会低位较低,而随着其使用在线知识社区的时间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高,其在在线知识社区的社会低位也越来越高。即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社会地位的权重大于内容贡献的权重,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之后社会地位的权重小于内容贡献的权重。
比如,对于在在线知识社区新注册用户或者又称之新晋用户,其社会低位较低,其对在线知识社区的内容贡献较低甚至为0,因此,对于该新晋用户,为了增加其对在线知识社区的粘性,鼓励其更多的参与内容贡献,在该新晋用户的使用初期,社会低位的权重要大于内容贡献的权重。具体地,比如社会地位的权重为80%,而内容贡献的权重为20%。如果内容贡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多个数据指标,则意味着该多个数据指标的整体比重为20%。而具体地,多个数据指标之间的权重如何分配,可以根据使用场景或者需求进行选择性配置。使用初期可以由用户注册成功之日起设定的若干天之内。
当用户过了使用初期之后,可以将社会低位对应的权重调低,而将内容贡献的权重调高。进一步过了使用初期之后,也可以分阶段进行社会低位和内容贡献对应权重的动态调整。比如,在过了使用初期之后的设定时间段内,社会低位的权重下降到20%,而内容贡献的权重调高到80%,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用户的行为,实现用户粘性的增加等等。
S302、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更新后的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使用更新后的权重进行用户级别的确定。其计算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图1的记载,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等同替代方式,详细不再赘述。
S303、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图1所示示例相同,在根据之前步骤确定出用户的级别后,为了仅以增加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的粘性,提高用户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提高用户在在线知识社区的活跃度,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配置了不同的管理策略,实现了给不同级别的用户设置特权,比如级别越高,用户的特权数量越多,特权的权限更高。比如用户ID的特别显示、用户被邀参与回答的特权以及享受回报的高低等等。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步骤S303中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时可以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比如: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标识在显示页面中的显示特权,或者,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回复的特权,或者,确定邀请回答询问的特权,或者,确定邀请回答询问受奖励的特权。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来说,显示特权也可以配置成相互之间存在差异,以此类推,对所述用户的回复的特权、邀请回答询问的特权,邀请回答询问受奖励的特权也配置成不同用户存在差异。
比如,在用户的回复的特权中,拥有高等级的用户回答优先进行回复展示,并且在产生了点赞后有对应的加权行为。
再比如,在邀请回答询问的特权中,针对该问题进行可答题用户的推荐,以获得优质答案。在可答题的用户推荐中,会以该问题所属标签,用户回答率,用户回答通过率等数据标准进行整体排序,不同等级的用户会对于用户回答率与用户回答通过率有不同的加权效果,以实现高层级用户高优推荐的策略。根据问题所属标签、用户回答率,对用户回答通过率进行整体排序,并根据该整体排序进行邀请回答询问的特权分配。
再比如,在邀请回答询问受奖励的特权中,针对不同的层级的用户拥有不同的定价标准,针对高层级用户,邀请其回答所花费的金额也就越高,其回答一个问题对应获得的报酬也就越高。比如V3级别的用户参与一个问题产出答案后获得的奖励积分为200积分,V2级别的用户参与后获得积分即为150积分。(V3级别高于V2级别)。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包括:
第一程序单元401,用于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
第二程序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
第三程序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程序单元401也可以配置成为评价维度获取单元,第二程序单元402可以配置为用户级别计算单元,第三程序单元403可以配置为管理策略配置单元。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程序单元404,用于获取每个评价维度的权重。
对应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程序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具体地,所述第四程序单元404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程序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更新后的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本实施例中,所述评价维度包括如下中至少其一: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有关社会低位以及内容贡献的说明详见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程序单元404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比如,所述第四程序单元404进一步用于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社会地位的权重大于内容贡献的权重,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之后社会地位的权重小于内容贡献的权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程序单元403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有关奖励特权的相关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记载。
上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来实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在线知识社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包括前端设备601以及后台服务器602,所述前端设备601用于用户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交互,所述后台服务器602用于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以及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具体地,所述后台服务器602上可以配置时上述图4或者图5的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装置。
本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可以包括若干个子服务器,这些子服务器可以按照分布式布局设置,子服务器可以配置执行不同的技术作用,但整体上能实现后台服务器的功能。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表述“第一”、“第二”、“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可修饰各种部件而与顺序和/或重要性无关,但是这些表述不限制相应部件。以上表述仅用于将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分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表示不同的用户设备,虽然两者均是用户设备。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第一元件可称作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称作第一元件。
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称为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联接”或“(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联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或“连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时,应理解为该一个元件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该一个元件经由又一个元件(例如,第三元件)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相反,可理解,当元件(例如,第一元件)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第二元件)时,则没有元件(例如,第三元件)插入在这两者之间。
如本文中使用的表述“配置为”可与以下表述可替换地使用:“适合于”、“具有...的能力”、“设计为”、“适于”、“制造为”或“能够”。用语“配置为”可不必意为在硬件上“专门设计为”。可替代地,在一些情况下,表述“配置为…的设备”可意为该设备与其它设备或部件一起“能够…”。例如,短语“适于(或配置为)执行A、B和C的处理器”可意为仅用于执行相应操作的专用处理器(例如,嵌入式处理器)或可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执行相应操作的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或应用处理器(AP))。
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用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方式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另有所指,否则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可包括复数形式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除非在本公开中明确限定,否则如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所限定的这种用语可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的语境中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而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于形式的意思。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在本公开中限定的用语也不应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的任何设备,并且可包括:相机、便携式设备、移动终端、通信终端、便携式通信终端、便携式移动终端等。例如,电子设备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e-book)阅读器、台式PC、膝上PC、上网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MP3播放器、移动医疗设备、相机、以及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的头戴式设备(HMD)、电子服装、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配件、电子纹身、或智能手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用于以计算机(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送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速存储介质、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等,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18)

1.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
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
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每个评价维度的权重;
对应地,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
对应地,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更新后的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维度包括如下中至少其一: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包括: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包括: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社会地位的权重大于内容贡献的权重,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之后社会地位的权重小于内容贡献的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标识在显示页面中的显示特权,或者,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回复的特权,或者,确定邀请回答询问的特权,或者,确定邀请回答询问受奖励的特权。
9.一种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程序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
第二程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
第三程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程序单元,用于获取每个评价维度的权重;
对应地,所述第二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对多个评价维度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权重更新;
对应地,所述第二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以及更新后的对应权重,确定所述用户的级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维度包括如下中至少其一: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周期对社会地位以及内容贡献的权重进行更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社会地位的权重大于内容贡献的权重,用户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的使用初期之后社会地位的权重小于内容贡献的权重。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程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奖励特权。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8.一种在线知识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所述前端设备用于用户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交互,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获取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根据所述用户的多个评价维度,计算所述用户的级别,以及根据所述用户的级别,确定对所述用户的管理策略。
CN201810771408.7A 2018-07-13 2018-07-13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039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1408.7A CN109039712A (zh) 2018-07-13 2018-07-13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1408.7A CN109039712A (zh) 2018-07-13 2018-07-13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9712A true CN109039712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42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1408.7A Pending CN109039712A (zh) 2018-07-13 2018-07-13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971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2921A (zh) * 2019-01-17 2019-06-18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成长体系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361A (zh) * 2019-09-18 2020-01-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内容发布用户的等级确定系统、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738871A (zh) * 2020-05-21 2020-10-02 郭胜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101A (zh) * 2012-04-13 2012-09-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新浪微博的用户等级排序算法
CN104793925A (zh) * 2014-01-21 2015-07-2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微博功能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809368A (zh) * 2016-03-30 2016-07-27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等级的评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99186A (zh) * 2016-12-14 2017-04-26 孙冯离尘 一种知识变现网络平台的构建系统及方法
CN108090148A (zh) * 2017-12-08 2018-05-29 程桂平 问答类网站根据用户等级限制行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101A (zh) * 2012-04-13 2012-09-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新浪微博的用户等级排序算法
CN104793925A (zh) * 2014-01-21 2015-07-2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微博功能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809368A (zh) * 2016-03-30 2016-07-27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等级的评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99186A (zh) * 2016-12-14 2017-04-26 孙冯离尘 一种知识变现网络平台的构建系统及方法
CN108090148A (zh) * 2017-12-08 2018-05-29 程桂平 问答类网站根据用户等级限制行为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OUNDFISH: ""用户等级&会员体系研究"",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HTTP://WWW.WOSHIPM.COM/OPERATE/828317.HTML》 *
我爱我的大北京: ""社区运营,如何设计社区积分系统"", 《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53D801C10102X9PL》 *
金晓玲 等: ""用户为什么在问答社区中持续贡献知识?:积分等级的调节作用"", 《管理评论》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2921A (zh) * 2019-01-17 2019-06-18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成长体系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361A (zh) * 2019-09-18 2020-01-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内容发布用户的等级确定系统、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708361B (zh) * 2019-09-18 2022-06-0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内容发布用户的等级确定系统、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738871A (zh) * 2020-05-21 2020-10-02 郭胜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5726B (zh) 用户召回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5301A (zh) 一种推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310098B (zh) 采集并共享控制台游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Montgomery Children's media culture in a big data world
Wang et al. QuaCentive: a quality-awar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mobile crowdsourced sensing (MCS)
US20140087355A1 (en) Gaming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ecution of customized games and game components
Han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martphone user's in–game purchase intention
KR102179226B1 (ko) 라이브 동영상을 전송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09039712A (zh)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09086742A (zh) 场景识别方法、场景识别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80715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22856A (zh) 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3207675A (zh) 制作媒体节目集锦或扩充媒体节目
CN105917332A (zh) 基于观看简档来选择内容项
CN103893970B (zh) 响应于检测到对应的令牌来管理任务、环境和/或主题的系统
CN106687922A (zh) 参数惯性和api
US20150126333A1 (en) Virtu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CN110264262A (zh) 基于用户行为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453535B1 (ko) 온라인 쇼핑 플랫폼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174911A (ja) コンテンツ共有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共有サーバ装置、コンテンツ共有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190028A (zh) 基于大数据的活动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092348A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移动终端广告播放方法
Jang et al. Effect of prior gameplay experience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sports gameplay intention and live esports streaming content
CN113570395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408714A (zh) 一种多模型融合的推荐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3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508, floor 5, building 4, No. 699, Wangsha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libaba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7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Whampoa Tianhe District Road No. 163 Xiping Yun Lu Yun Ping square B radio tower 12 layer self unit 01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HENM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