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8871A -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8871A
CN111738871A CN202010436763.6A CN202010436763A CN111738871A CN 111738871 A CN111738871 A CN 111738871A CN 202010436763 A CN202010436763 A CN 202010436763A CN 111738871 A CN111738871 A CN 111738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mension
user
level
st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67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367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88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8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8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元社交方法及系统,属于互联网社交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应用于网络社交平台,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及系统。本系统分析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多元模块,根据多元模块设置“多元”维度等级,以考量用户在各模块价值输出,并把维度星级换算为等级级别,再把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为“多元”维度等级。用户根据“多元”维度等级,实现需求,获取权利。该多元社交方法及系统有利于促进用户参与网络社交平台多元活动,实现社交的多元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互联网社交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应用于网络社交平台,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社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网络社交平台非常多,如微信群、陌陌、外语口语类APP、网络社交游戏平台等。但是很多网络社交平台对人性分析不够深刻,对人的需求层次研究不够,提供的功能大多是“聊天”、“交友”等浅层功能。由于用户注册的要求过于简单,交往的形式过于虚拟,人性的特点没有把握,核心的价值没有挖掘,满足不了用户对社交的多层次需求,也满足不了用户参与社交的“实现价值”的需要。这就导致很多社交成了无效社交、无聊社交、骚扰社交,给很多用户带来困惑和烦恼。有时候还可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金钱的损失,有时还会滋长犯罪,给用户带来损失,给社会带来祸害!影响了网络社交平台的社交效率、社交价值及可持续发展。
另外,很多网络社交平台中,大多数用户为了满足自我需要,谋取私利,而不愿意付出,不愿意协作,这就将导致网络社交平台的资源无法流动,犹如一潭死水,最终大家都在社交中一无所获。获得与付出的矛盾,使得很多网络社交平台充满了诟病,难以形成和谐、高效的社交环境。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社交需求远不止生活交友、娱乐玩耍、喝茶聊天等这些浅层需求,还有获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
因此,为网络社交平台打造一个: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促进用户多元社交体验,实现用户价值的社交系统,对构建一个“生态型”网络社交环境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专利,利用“多元”维度等级的构建,为网络社交平台打造一个有生态的、可持续的、有价值的多元社交系统,将较好的解决现在市场上诸多网络社交平台的低效、无效、信息不对称、缺乏价值、助长违法犯罪等日益凸显的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社交、价值社交、生态社交的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无效社交、低效社交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网络社交平台的,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推动用户参与多元社交体验的,具有多元社交价值的社交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思路如下:
确定社交系统核心价值:设定用户需求满足与付出价值的统一。
无效社交或者低效社交、偏执社交、欺骗社交的本质是用户需求满足与付出价值的不匹配、甚至是相差悬殊的,扭曲的,其结果往往是一方无付出、少付出,但是却满足了较多的需求;而另一方,却是较多的付出,需求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得到满足,甚至还要在经济、人身方面遭遇巨大损失或者伤害。
本发明社交系统的核心价值是使得用户的多元需求与多元付出统一。多元需求指的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用户的需求或者权益;多元付出就是用户为了满足自己的多元需求,根据网络社交平台设定的规则,不断努力,进行多层次的,多元化的价值输出的过程。
用户的“付出”与“需求”内容的本质,就是价值。也就是用户在平台付出或需求的价值,包括:知识、技能、资源、物资等。
用户付出价值与需求满足的过程,实质就是用户的价值输出及价值实现的两大过程,并构建成用户社交的全部。
付出价值与需求满足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在价值付出的过程中,也包括获得需求被满足的权利,在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中,也有付出价值的义务。
另外,付出价值与需求满足都是多元化的,多维度的。付出不仅指能力的付出,还包括素质的提高,知识的扩充,信用的提升、协作的加强、利他等多元社交行为都作为付出的表现,而需求也不仅是物质的回报,还包括荣誉的获取,精神的价值等;付出价值与需求满足的具体义务与权利,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根据平台规划及用户需要来进行设定。
本发明专利多元社交系统强调用户社交的多元、和谐、高效,其实质就是使得“多元”需求与“多元”付出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交的和谐发展,以实现和谐社交,价值社交,实现每个用户的价值、实现多元社交的价值。
本发明专利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社交方法,包括步骤一至步骤七:
步骤一,分析系统用户的“多元”需求。
以“无效社交”或者“低效社交”为特征的网络社交平台,往往偏重于某块社交内容,某个需求,比如聊天,交友等;而忽视了用户社交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交需求,导致社交的无效或者低效,用户难以获得真正的社交价值。
本发明专利社交系统,分析用户“多元”社交需求。“多元”需求指的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社交需求,不仅包括社交中的交友、聊天,还应该包括个人生活、社群活动、资源共享、自我学习、素质提升、能力提高、价值实现等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元化的需求;
根据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实情及用户需要,设计“多元”需求。多元需求也就是多层次的需求。需求(Requirement)用R表示,,每个需求表述为R1,R2,R3……RN,,数量为N (N≥3)(N的数量是不固定的,可变化的,可以根据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及用用户需求进行修改、增加、减少);
比如,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确定系统的“多元”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完整的阐述了在社交中人的多元化需求:用户需求层次从低到高分为:生活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需求。
基于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现状来看,除了生活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基本满足外,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三大需求基本未满足。并且需求的层次越高,就越难轻易满足。
比如本社交系统可以设计用户交流、尊重、自我实现的三大初始需求。并且这几个需求的关系是不断上升的,是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发展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并且越是高层次的需求,被满足的用户就越少。需求满足模型呈金字塔形。
另外,网络社交平台可以根据社交及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增减、修改用户的需求,让社交系统的“多元”需求可持续发展。
步骤二,根据用户“多元”需求,构建系统“多元”模块
根据社交系统用户的“多元”需求,社交系统设定“多元”模块来满足用户“多元”需求,模块(Modular)用M表示。
设定“多元”模块与“多元”需求的对应。对应不仅指内容的对应,还包括层次的对应;即特定的需求由特定内容的模块来对应;某层次的需求由同层次的模块来对应。
比如,按照用户的需求层次:R1、R2、R33、……RN,分别设定模块的内容及层次: M1、M2、M3、……MN,,需求数量为N,则模块数量也为N(N≥3)(N的数量是不固定的,可变化的,可以根据网络社交平台要求、用户要求进行修改、增加、减少);比如M1对应 RI,M2对应R2,以此类推等;
比如本发明专利社交系统可以设定三个初始模块来对应满足用户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三大需求。即一个模块对应一个需求;本系统初始设定三个模块分别是:交流、能力和实现模块;交流模块满足初级的需求如社交的需求;能力模块满足中级的需求如尊重的需求;实现模块满足高级的需求如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本系统的初始“多元”模块中,交流模块是基础模块,是用户社交的基础,也是社交系统运转的基础;能力模块是核心模块,只有通过能力模块的能力提升,包括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知识及技能,才能帮助用户更好的参与其他各模块(子模块)的活动;实现模块是最高层次模块,满足用户最高层次需求。
这三大模块的关系是递进的,上升的,能不断满足用户上升的需求。
步骤三,把系统“多元”模块内容设定为用户“需求”价值及“付出”价值两大价值类别。
本发明专利社交系统的每个模块,就其内容来说均设定两大价值类别:即用户“需求”及“付出”价值。“需求”价值指的是每个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享有满足需求后的权利;“付出”价值指的是用户为平台的奉献,用户价值的输出。
也就是说,每个网络社交平台的用户,登录系统后,均需要参与每个模块的活动:既有付出价值的活动,也有满足需求的活动。
用户参与系统模块的活动,首先是付出价值,有一定价值付出才有资格享受需求满足的权利;
因此要衡量一个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即分配权利的多少:就要衡量用户的付出价值是多少。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元”维度等级构建方法。
步骤四,设定用户“多元”维度,考量用户在“多元”模块付出价值。
本发明专利系统由“多元”模块组成,每个用户参与每个模块的活动表现会不同,即在每个模块付出的价值会不同。
如果把用户付出价值等级化,尽管可以以等级高低来衡量用户付出价值的大小,但是无法考量用户在系统每个模块的付出价值的情况?在哪个模块有较多的付出价值,哪个模块付出价值较少?为了促成生态化的社交,推动社交的多元化,提升用户多元化的体验,促进用户积极参与“多元”模块的付出,要对用户在“多元”模块中各模块付出价值进行考量。用户参与了几个模块活动,就要对几个模块进行考量。
要对用户在“多元”模块中的价值付出进行考量,就要把等级细分。系统有几个模块就把等级细分成几个部分,以便一一进行价值付出的考量。
为了方便阐述,把细分的等级叫做维度。即系统有几个模块,等级就细分为几个维度。系统有“多元”模块,等级就细分为“多元”维度。
维度是多元的,维度数量随模块数量增减而增减。比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实现模块;则需要设定三个维度:交流(Communication)、能力(Ability)、实现(Realizability) 维度。
把用户等级细分“多元”维度,每个维度就是对应、考量用户在系统“多元”模块中的每个模块的付出价值。
在价值付出的考量中,对用户在每个模块付出价值的大小均以星级表示。即“多元”维度的单位是星级。用户在某个模块付出的价值越高,该模块维度星级越高。
星级数和用户等级级别数相同。系统设定了多少个等级级别,就要设定多少星级数。“多元”维度星级表示为:M1a(模块1星级为a)M2b(模块2星级为b)MNn(模块N星级为n)
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实现模块,则其维度星级表示为CaAbRc,其中a、b、c分别指交流、能力、实现的维度星级。具体星级随用户在各模块的付出价值多少而定。
维度星级数量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为n。其星级表示为1星,2星……n星 (n≥3)。其中星级越小,星级越低,表明用户在该维度的付出价值越小,数字越大,星级越高,表明用户在该维度的付出价值越高。在如某个模块维度级别为1-3星,则1星为初级,该维度付出价值小,3星为高级,该维度付出价值高。
步骤五,设定“多元”维度测评模块,衡量用户的“多元”维度价值
用户登陆系统及参与系统“多元”模块活动后,可以进入到用户“多元”维度测评模块,测评自己的“多元”维度等级。“多元”测评模块建构方式如下:
设定测评因素,即用户付出价值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价值数量指的是用户参与系统模块活动频率(次数)与参与活动的时间;价值质量指的是用户参与系统模块时获得的其他用户的评价即参与模块的业绩表现,以及通过模块测试获得的分数等。价值数量、质量具体规定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
维度星级测评。就用户参与系统“多元”模块的活动进行测评。系统有多少个模块,就要对多少个模块进行“多元”维度星级测评。比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实现模块;则对用户参与三个初始模块的活动表现进行测评。测评后,用户每个维度将获得一定的星级。
步骤六,“多元”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
用户在“多元”模块中各模块的付出价值以“多元”维度星级来表示。而各模块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同,其权重也不同。
为了更科学的核算用户在系统“多元”模块的总价值,以让系统更科学的给用户分配需求的价值,需要把“多元”维度星级按一定算法,换算成等级级别。用户根据等级级别来享受系统分配的权利,获得相应需求的满足。
在下面的步骤中,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多元”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算法如下:
“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的换算思路是:根据每个模块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每个模块的权重。根据模块的权重来设定维度的权重。权重以百分比表示。权重比例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根据模块的重要性的变化进行调整,模块权重百分比调整后,维度权重百分比相应调整。所有维度权重百分比之和一定为100%,不能超过或者少于 100%。另外,为了推动用户参与每个模块,而不是仅偏向于某一个模块,则采取以下方式来限定:
每个模块已测评的维度星级及维度权重均纳入公式计算体系。把维度星级乘于维度权重的数值作为该模块的综合维度星级进行等级级别的核算;另外,为了避免用户对模块的偏向,要把用户的最低维度星级在星级数的比率纳入计算公式体系,以衡量其参与多元活动的均衡情况,及在多元模块中的多元价值的协调输出。
“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的换算公式为:等级级别=[1a(模块1星级为a)*X%(模块1权重)+M2b(模块2星级为b)*Y%(模块2权重)+MNn(模块N星级为n)*(100-X-Y)% (模块N权重)]*(模块中最低维度星级\维度星级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经过公式计算后,结果有小数,则只保留一位小数,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保留。等级小数用方格表示。表示方法如附图4。
通过“多元”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把用户的付出价值与需求价值统一。
步骤七、把用户“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多元”维度等级
把“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构成用户的“多元”维度等级。等级表示为G,等级级别根据平台需要设为1-N,(N为整数)。则等级级别表示为G1-N;也可以用其他形状比如方格、圆形等符号来表示等级级别。比如用户等级为6级,则可以用6个圆或者钻石表示;,等级小数以方格表示。维度星级表示为:按照维度的层次顺序,把星级标识在后面。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实现,其星级分别为a、b、c,则维度表示为:CaAbRc;
进一步的,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多元”维度等级表示方法。比如,某个网络社交平台设定用户等级维度为三个:交流、能力、实现;按照其重要性,其权重分别为 20%、50%、30%,维度星级数为10,其维度星级经过测评后分别是:8,4,8;最低星级是4,则其等级=(8*20%+4*50%+8*30%)*,4\10=2.4,则“多元”维度等级表示为:G2C8A4R8。即左边是用户整数等级级别,右边是维度星级。
以方格表示的小数等级,排在整数等级与维度星级的下面。即整个“多元”维 度等级呈两排表示,上面是整数等级加维度星级,下面是小数等级,两排长度相同。则“多 元”维度等级表示方法形成。如附图5.
通过“多元”维度等级设定,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衡量用户在实现需求的努力程度,即在“多元”模块社交活动中,付出价值的多少。并通过用户在各个模块付出的价值,及其权重比例关系,核算其综合的付出价值,以确定用户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应该获得的权利,即满足的需求。以达到用户“付出”价值与“需求”价值的统一,推动用户参与多元化的社交体验,促进多元社交生态的形成。
进一步的,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社交系统,包括步骤一至步骤五:
步骤一,根据网络社交系统用户“多元”需求,设定社交系统的“多元”模块
该系统的模块数量为N(N≥3),模块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具体可以由平台设定。
系统“多元”模块一一对应系统“多元”需求。比如设定三个初始模块满足用户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三大需求。本系统初始设定三个模块分别是:交流、能力和实现模块;
每个模块均包括价值付出与价值获得即需求满足的内容。即每个用户参与每个模块的活动时,均包括有价值的付出以及价值的获得。
每个网络社交平台的用户,登录系统后,均需要首先参与每个模块的价值付出的活动:先有价值付出,后面才会有价值获得即需求满足。
步骤二,设定用户“多元”维度,考量用户在“多元”模块付出价值,
把用户等级细分,细分的因素就是系统的模块。系统有几个模块就把等级细分成几个部分。
为了方便阐述,把细分的等级叫做维度。即系统有几个模块,等级就细分为几个维度。系统有“多元”模块,等级就细分为“多元”维度。
维度是多元的,数量随模块数量增减而增减。维度并与模块一一对应。比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和实现模块;则需要设定三个维度:交流、能力和实现维度。
把用户等级细分“多元”维度,每个维度就是对应、考量用户在系统“多元”模块中的每个模块的付出价值。
考量中,对每个模块的付出价值的大小均以星级表示。即“多元”维度的单位是星级。用户在某个模块付出的价值越高,该模块维度星级越高。
维度星级数和用户等级级别数相同。系统设定等级级别有多少,就设定多少星级。
“多元”模块维度星级表示为:M1a(模块1星级为a)M2b(模块2星级为b)MNn (模块N星级为n)
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和实现模块;则其维度星级表示为CaAbRc,其中a、b、c分别指交流、能力、实现的维度星级。具体星级随用户在各模块的付出价值而定。
维度星级数量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为n。其星级表示为1星,2星……n星 (n≥3)。
其中星级越小,星级越低,表明用户在该维度的付出价值越小,数字越大,星级越高,表明用户在该维度的付出价值越高。
如某个模块维度级别为1-3星,则1星为初级,该维度付出价值小,3星为高级,该维度付出价值高。
步骤三,设定“多元”维度测评模块,测评用户的“多元”维度价值
用户登陆系统及参与系统“多元”模块活动后,可以进入到用户“多元”维度测评模块,测评自己的“多元”维度等级。测评步骤如下:
设定测评因素,设定用户付出价值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为测评的两大要素。价值数量指的是用户参与系统模块活动频率(次数)与参与活动的时间;价值质量指的是用户参与系统模块时获得的其他用户的评价,参与模块的业绩表现,以及通过测评模块获得的分数等。价值数量、质量具体规定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
维度星级测评。就用户参与系统“多元”模块的活动进行测评。系统有多少个模块,就要对多少个模块进行“多元”维度星级测评。
比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和实现模块;则对用户参与三个初始模块的活动表现进行测评。测评后,用户每个维度将获得一定的星级。
步骤四,“多元”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
用户在“多元”模块中各模块的付出价值以“多元”维度星级来表示。而各模块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同,其权重也不同。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用于多元社交系统的“多元”维度与等级级别的算法。
为了更科学的核算用户在系统“多元”模块的总价值,以让系统更科学的给用户分配需求的价值,需要把“多元”维度星级按一定算法,换算成等级级别。用户根据等级级别来享受系统分配的权利,获得相应需求的满足。“多元”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算法如下:
根据每个模块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每个模块的权重。
根据每个模块的权重来设定每个维度的权重。权重以百分比表示。权重比例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根据模块的重要性的变化进行调整,模块权重百分比调整后,维度权重百分比相应调整。
所有维度权重百分比之和为100%,不能超过或者少于100%。
“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的换算公式为:等级级别=[1a(模块1星级为a)*X%(模块1权重)+M2b(模块2星级为b)*Y%(模块2权重)+MNn(模块N星级为n)*(100-X-Y)% (模块N权重)]*(模块中最低维度星级\维度星级数)。如果经过公式计算后,结果有小数,则只保留一位小数,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保留。等级小数用若干方格表示。
步骤五、把用户“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多元”维度等级
把“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即等级级别加“多元”维度星级,构成用户的“多元”维度等级。
“多元”维度等级表示为:左边是等级及级别,右边下标是维度及星级。若等级偶遇小数,则最下面是方格等图形标识等级小数。
例如:某个网络社交平台设定用户等级维度为三个:交流、能力、实现;按照其重要性,其权重分别为20%、50%、30%,维度星级数为10,其维度星级经过测评后分别是:;最低星级是4,则其等级=(8*20%+4*50%+8*30%)*,4\10=2.4。则“多元”维度等级表示为:G2C8A4R8,另外小数等级0.4,以方框符号表示,比如用十个方框(四个白色,六个黑色)表示0.4等级。
若用户要想把自己的等级提升,必须同步提升其他维度星级,即积极参与其他模块活动,提升在该模块的付出的价值。尤其是要重视最低星级的模块,做到多元社交。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等级,获取参与“多元”模块更多的权益;另外,同等级的用户可以进行交互。低级别用户需要提升级别后才可与高级别用户交互。以促进生态社交的形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本发明实施例及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说明书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多元”维度等级构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社交系统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系统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一种“多元”维度等级构建示意图;
S1确定系统用户等级及别数;具体可以根据平台需求定。
S2把用户等级细分为维度。
S3根据系统的“多元”模块,设定等级的“多元”维度,系统有几个模块,就设定几个维度,并且维度和模块一一对应。每个维度代表着用户在该对应模块的价值付出程度。
S4设定“多元”维度星级,星级数由等级数定。系统设定多少等级,星级数就是多少。比如用户等级总共分为5级,则维度星级数最多为5星。
S5确定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的换算公式。换算公式就是根据各模块在系统中的权重比例,即维度权重比例,以及维度星级,最低维度星级数来核算等级级别。
S6通过测评模块对用户参与“多元”模块价值输出进行测评,并获得星级;
S7根据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的换算公式,确定该用户等级级别。
S8根据用户的维度星级以及等级的级别,合成用户的“多元”维度等级。
参照图2示,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社交系统示意图;
S1系统用户注册登入系统。
S2确定系统用户多层次的,多元化的需求
S3根据用户多元的需求来设定多元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对应相应的需求。
S4比如,本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模块,能力模块,实现模块等三个模块,分别表示为:M1,M2,M3;模块数量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增减及修改。
S5通过测评模块测评用户在多元模块中各模块的价值输出。测评的维度包括数量及质量方面。价值数量指的是参加模块活动的次数及频率,价值质量指的是参加模块活动的用户评价及考核成绩。具体评价维度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
S6经过测评,确定用户在多元模块中各维度的星级。
S7根据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换算公式,把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
S8把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为“多元”维度等级。
S9用户根据其“多元”维度等级,确定其在系统“多元”模块的需求满足,即权利的享受程度。
S10用户根据其“多元”维度等级,进行交互。
参照图3示,一种本发明系统模块示意图;
S1用户注册登入系统
S2根据用户需求,设定系统的多元需求模块。
S3根据用户多层次、多元需求,设定系统的多元模块,每个模块对应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
模块之间是上升的关系。即上一个模块需求满足,会导致用户产生下一个模块需求。这与用户的需求的层次性是对应的。
S4设定“多元”维度等级模块。以“多元”维度考量用户在每个模块的价值输出。
S5测评模块,测评用户在网络社交平台的价值输出,并以“维度”星级表示。通过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换算公式,换算成等级级别。用户通过自己的等级级别,获得“多元”模块需求满足。如果希望获得更多需求满足,必须不断在“多元”模块付出,尤其是同步参与各个模块活动,提升低纬度星级模块的价值付出,以提升自己的维度星级。

Claims (9)

1.本发明专利是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析系统用户的“多元”需求。
步骤二,根据用户“多元”需求,构建系统“多元”模块。
步骤三,把系统“多元”模块内容设定为用户“需求”价值及“付出”价值两大价值类别。
步骤四,设定用户“多元”维度,考量用户在“多元”模块付出价值。
步骤五,设定“多元”维度测评模块,衡量用户的“多元”维度价值。
步骤六,“多元”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
步骤七、把用户“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多元”维度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实情及用户需要,设计“多元”需求。多元需求也就是多层次的需求。需求(Requirement)用R表示,,每个需求表述为R1,R2,R3……RN,,数量为N(N≥3)(N的数量是不固定的,可变化的,可以根据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及用用户需求进行修改、增加、减少);本社交系统可以设计用户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三大初始需求。并且这几个需求的关系是不断上升的,是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发展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并且越是高层次的需求,被满足的用户就越少。需求满足模型呈金字塔形。根据社交系统用户的“多元”需求,社交系统设定“多元”模块来满足用户“多元”需求,模块(Modular)用M表示。设定“多元”模块与“多元”需求的对应。对应不仅指内容的对应,还包括层次的对应;即特定的需求由特定内容的模块来对应;某层次的需求由同层次的模块来对应。本发明专利社交系统的每个模块,就其内容来说均设定两大价值类别:即用户“需求”及“付出”价值。“需求”价值指的是每个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享有满足需求后的权利;“付出”价值指的是用户为平台的奉献,用户价值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把用户等级细分“多元”维度,每个维度就是对应、考量用户在系统“多元”模块中的每个模块的付出价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价值付出的考量中,对用户在每个模块付出价值的大小均以星级表示。即“多元”维度的单位是星级。用户在某个模块付出的价值越高,该模块维度星级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户登陆系统及参与系统“多元”模块活动后,可以进入到用户“多元”维度测评模块,测评自己的“多元”维度等级。“多元”测评模块建构方式:首先,设定测评因素,即用户付出价值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价值数量指的是用户参与系统模块活动频率(次数)与参与活动的时间;价值质量指的是用户参与系统模块时获得的其他用户的评价即参与模块的业绩表现,以及通过模块测试获得的分数等。价值数量、质量具体规定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其次,对维度星级测评。就用户参与系统“多元”模块的活动进行测评。系统有多少个模块,就要对多少个模块进行“多元”维度星级测评。比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实现模块;则对用户参与三个初始模块的活动表现进行测评。测评后,用户每个维度将获得一定的星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元”维度星级换算成等级级别算法思路是:根据每个模块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由网络社交平台设定每个模块的权重。根据模块的权重来设定维度的权重。权重以百分比表示。权重比例可以由网络社交平台根据模块的重要性的变化进行调整,模块权重百分比调整后,维度权重百分比相应调整。所有维度权重百分比之和一定为100%,不能超过或者少于100%。另外,为了推动用户参与每个模块,而不是仅偏向于某一个模块,则采取以下方式来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模块已测评的维度星级及维度权重均纳入公式计算体系。把维度星级乘于维度权重的数值作为该模块的综合维度星级进行等级级别的核算;另外,为了避免用户对模块的偏向,要把用户的最低维度星级在星级数的比率纳入计算公式体系,以衡量其参与多元活动的均衡情况,及在多元模块中的多元价值的协调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的换算公式为:等级级别=[1a(模块1星级为a)*X%(模块1权重)+M2b(模块2星级为b)*Y%(模块2权重)+MNn(模块N星级为n)*(100-X-Y)%(模块N权重)]*(模块中最低维度星级\维度星级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等级小数用若干方格或者其他形状表示。其方法为:先设定方格总数,方格总数等同于星级数。然后把不够一个等级的等级小数按照其在一个等级中的比例进行选定,比如可以用点亮方格来表示尚未达到一个等级的级别小数。例如测评用户等级为0.8,星级数为10,则以10个方格表示星级数,点亮的方格为8个表示等级为0.8,点亮方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
把“多元”维度星级与等级级别合成,构成用户的“多元”维度等级。等级表示为G,等级级别根据平台需要设为1-N,(N为整数)。则等级级别表示为G1-N;也可以用其他形状比如方格、圆形等符号来表示等级级别。比如用户等级为6级,则可以用6个圆或者钻石表示;,等级小数以方格表示。维度星级表示为:按照维度的层次顺序,把星级标识在后面。如系统初始模块为交流、能力、实现,其星级分别为a、b、c,则维度表示为:CaAbRc;
“多元”维度等级写法示例:比如,某个网络社交平台设定用户等级维度为三个:交流、能力、实现;按照其重要性,其权重分别为20%、50%、30%,维度星级数为10,其维度星级经过测评后分别是:8,4,8;最低星级是4,则其等级=(8*20%+4*50%+8*30%)*,4\10=2.4,等级小数部分需要以方格表示。则“多元”维度等级表示为:G2C8A4R8,另外小数等级0.4,以方框符号表示,比如用十个黑色方框点亮四个,表示0.4个等级。
CN202010436763.6A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17388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763.6A CN111738871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763.6A CN111738871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8871A true CN111738871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4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6763.6A Pending CN111738871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887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000A (zh) * 2011-07-22 2012-01-25 深圳市财富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社会化服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036442A (zh) * 2014-06-11 2014-09-10 澳亚运通(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学校社区系统
WO2015079460A1 (en) * 2013-11-28 2015-06-04 Gupta Lucky System for computing contribution and providing appropriate incentives
CN106651607A (zh) * 2016-12-26 2017-05-10 上海校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科研社交与服务的平台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07292465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户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39712A (zh) * 2018-07-13 2018-12-18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10516901A (zh) * 2019-07-06 2019-11-2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大数据的客户价值分层模型构建系统及客户分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000A (zh) * 2011-07-22 2012-01-25 深圳市财富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社会化服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WO2015079460A1 (en) * 2013-11-28 2015-06-04 Gupta Lucky System for computing contribution and providing appropriate incentives
CN104036442A (zh) * 2014-06-11 2014-09-10 澳亚运通(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学校社区系统
CN107292465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户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651607A (zh) * 2016-12-26 2017-05-10 上海校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科研社交与服务的平台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09039712A (zh) * 2018-07-13 2018-12-18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10516901A (zh) * 2019-07-06 2019-11-2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大数据的客户价值分层模型构建系统及客户分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hen et al. The emergence of the urban entrepreneur: How the growth of cities and the sharing economy are driving a new breed of innovators
Mulligan Reprint of: Revisiting the urbanization curve
CN107291815A (zh) 基于跨平台标签融合的问答社区推荐方法
Šiuškaitė et al.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s a business model
Hansen et al. The urban turn: Cities, talent and knowledge in Denmark
Mont et al. Improving Nordic policymaking by dispelling myths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Garg et al. Modeling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by extending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 emerging economy perspective
Nusraningrum et al.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rough creative economy
Costanza et al. A nexus approach to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using the four-capital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Puška et al. An assessment of improving the sustainable agro-touristic offer in an emerging country using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based on fuzzy logic
Krozer Theory and practices on innova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lcombe Engineering is not entrepreneurship
Samuels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CN111738871A (zh) 一种以“多元”维度等级为特征的多元社交方法和系统
Kotilainen et al. How consumers prefer to innovate in renewable energy and what they expect to get in return for co-creation
Zhao et al. BRICS innovative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
Rantanen et al. Second-home owners as local developers: Rol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älde Natural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good intentions” to “good consequences”
Suzuki et al. A Broad View of Regional Science: Essays in Honor of Peter Nijkamp
Yeghikyan How will AI and automation transform society and cities?
Nardini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for land-use management key ideas f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ased on MCA negotiation forums
Saaty Why Barzilai’s criticisms of the AHP are incorrect
Dani Reconciling Design and Evolu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ethods to Map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Won Assessing Urban Qualities Within the New Economy: A value based approach to cities
Rensman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long run: a survey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