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6139A -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6139A
CN109036139A CN201810970728.5A CN201810970728A CN109036139A CN 109036139 A CN109036139 A CN 109036139A CN 201810970728 A CN201810970728 A CN 201810970728A CN 109036139 A CN109036139 A CN 109036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ata line
line
metal layer
auxiliary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07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6139B (zh
Inventor
向东旭
陈英杰
彭涛
杨轩
陈菲
王宝男
宋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07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6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6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6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6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6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扫描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数据线异层设置的多条辅助信号线,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电连接。通过辅助信号线降低数据线断线的风险,提高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显示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苛刻。消费者需要一个显示设备具备像平板电脑一样的大屏幕同时又具备像手机一样的便携性。因此,可折叠显示面板将会是未来显示设备的发展趋势。然而,可折叠显示面板需要反复的弯折。在反复的弯折过程中会造成显示面板中的信号线断裂,导致显示面板失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扫描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数据线异层设置的多条辅助信号线,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电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降低断线的风险,提升驱动能力,增强显示效果和显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X处的一个实施例中局部放大显示面观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X处的一个实施例中局部放大非显示面观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图1中X处的另一实施例中局部放大显示面观测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X处的另一实施例中局部放大非显示面观测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AA’处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图5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AA’处另一种的截面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同时具备大屏幕和便携性,折叠显示面板成为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基于现有的显示面板的架构,做成折叠显示面板会出现断线的问题,造成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大大的下降。这也是目前为止都没有能够量产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出现的原因。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data线断线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X处的一个实施例中局部放大显示面观测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X处的一个实施例中局部放大非显示面观测示意图;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方向D2排布的多条扫描线100,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排布的多条数据线200;还包括数据线异层设置的多条辅助信号线,该辅助信号线与数据线对应电连接。
为了清楚的说明该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图2和图3为局部放大后分别从显示面板的正面和背面的观测图,因此,膜层堆叠关系不相同。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通常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的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101,第二扫描线102和第三扫描线103,其中第一扫描线101控制晶体管将初始化信号线VREF上的电压传输到该像素电路进行初始化,第二扫描线102控制晶体管将数据信号传输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并进行补偿。第三扫描线控制晶体管使得电源电压传输到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使得OLED发光单元发光。本申请包括与数据线200异层设置的多条辅助信号线210,该辅助信号线210与数据线200对应连接。
在用户反复的弯折显示面板的过程中,数据线200可能因为反复的弯折而发生裂缝,甚至直接发生断裂。当发生裂缝时,数据信号在传输受阻,数据信号写入不完全或导致裂缝的上侧的所有区域显示效果发生问题。当发生断裂时,断裂区域以上则完全无法显示,显示面板直接失效。而本申请还包括与数据线异层设置的辅助信号线210,通过辅助信号线避免数据线断裂带来的显示问题,确保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例如:数据线反复弯折发生断线风险的概率为千分之一,那么数据线和辅助信号线同时发生断线的风险则为百万分之一,而只有当数据线和辅助信号线断线的位置发生在同一处的时候才会导致真正的断线,这个概率要远远的低于百万分之一,因此,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大大的降低折叠显示面板的断线风险,大大提升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如2和图3,第一方向D1上,数据线200的宽度小于辅助信号线210的宽度,且辅助信号线210的边界的均超出数据线200的边界。在显示面板中,数据线的宽度只有几μm,和显示面板的工艺误差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如果辅助信号线很窄则可能由于工艺误差导致辅助信号线和数据线完全错位没有连接上,或者辅助信号线和数据线部分交叠。当辅助信号线和数据线完全错位的时候,根本达不到本申请降低断线风险,提升显示面板可靠性的目的。而辅助信号线与数据线部分交叠的时候则导致数据信号传输的不均一性,导致显示画面出现问题。本实施例中,设置辅助信号线210的宽度大于数据线200的宽度,并且辅助信号线210的两个边界超出数据线200的连个边界,确保及时工艺误差导致两者发生错位,也可以让辅助信号线完全覆盖数据线,使得接触电阻时均一不变的。
请继续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在基板上的有源层poly、栅极金属层M1、电容金属层Mc、源/漏金属层M2、辅助金属层Ma和阳极层500;扫描线100位于栅极金属层M1,数据线200位于源/漏金属层M2、辅助信号线210位于辅助金属层Ma。
进一步的,辅助金属层Ma与源/漏金属层M2厚度相同且材质相同。如此设置可以增加辅助金属层的利用率。例如:在下台阶处,可以使用不同层的金属层交替走线来减小相邻的扇出走线之间的间距。但是,由于不同层的金属层通常材质和厚度不同导致电阻差异很大,显示面板容易出现竖条纹,限制了这项技术的使用。这里设置辅助金属层Ma和源/漏金属层M2同材质同厚度可以在下台阶使用Ma和M2进行数据线的扇出走线,减小小台阶宽度。
该辅助金属层Ma处了能利用在下台阶区之外可以用作减小压降。现有显示面板中OLED发光单元由电流驱动,亮度受到电源电压的影响很大。电源电压由于压降的缘故,导致远离IC的区域亮度比较低。导致显示面板的不均一。请参考图5和图6,图5示出了图1中X处的另一实施例中局部放大显示面观测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X处的另一实施例中局部放大非显示面观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的源极通过第一晶体管连接电源金属线;
电源金属线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部301和第二部302;所述第一部301设置于电容金属层Mc且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第二部302设置于源/漏金属层M2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还包括辅助电源线,所述辅助电源线设位于辅助金属层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通过辅助电源线和电源金属线的第二部302交叠点连接,降低电源金属线的电阻使得电源金属线的压降降低,从而提升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301和第二部302在交叠处过孔连接,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电源金属线呈现网状的结构,降低线阻,减小压降。
进一步的,第二部302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辅助电源线310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内。同样可以确保及时工艺误差导致两者发生错位,也可以让辅助信号线完全覆盖数据线,使得接触电阻时均一不变的。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为了使得辅助信号线210和数据线200之间的接触电阻尽可能的小,该辅助信号线210可与数据线“完全接触”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图5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AA’处的截面图;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所述辅助金属层之间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001,所述第一绝缘层在与所数据线交叠的区域设置第一刻缝以暴露所述数据线200,辅助信号线210通过所述刻缝与所述数据线接触。刻缝沿着数据线200延伸方向延伸,使得可以暴露全部的数据线,从而是的数据线的电阻最小,IC的驱动能力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7示出了图5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AA’处的另一种截面图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所述辅助金属层之间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001,所述第一绝缘层在与所数据线交叠的区域设置多个第一过孔H1以暴露部分所述数据线,辅助信号线210通过所述第一过孔H1与数据线200接触。过孔与刻缝的区别在于,各个第一过孔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不设置第一过孔的地方,辅助信号线210和数据线20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001,当数据线发生裂缝的时候,裂缝不会直接传递到辅助信号线,而是传递到第一绝缘层2001,避免了数据线的裂缝传递到辅助信号线造成同一处断裂的问题。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可靠性,请参考图9和图10所示,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数据线第一端,且与所述数据线第一端绑定的第一驱动芯片IC1和位于数据线第二端,且与所述数据线第二端绑定的第二驱动芯片。根据前面所述,假定数据线的断线概率为千分之一,则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断线的概率课减小的远低于百万分之一。但是显示面板年出货量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片,仍然会又很多的显示面板出现问题。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即使数据线和辅助信号线210在弯折区10同时发生断线,且断线处为同一处,本申请中第一驱动芯片IC1可以为下半部分的显示面板提供数据信号,第二驱动芯片IC2可以为上半部分的显示面板提供数据信号,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仍然不会出显示问题,大大提升了显示的可靠性。此外,两个芯片同时驱动还大大的提升了显示面板的驱动能力,缩短了数据写入的时间,提升了显示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芯片IC1和第二驱动芯片IC2需要同步模块,以保证同一根数据线在一个时刻只收到一个数据信号,以保证显示正常。
进一步的,可以在显示面板的非折叠区域数据线200相互断开,辅助信号线210相互断开,并设置晶体管110,晶体管110用于连接断开的数据线和辅助信号线。晶体管110的由同一栅极信号线104控制。如此设计,在弯折区域未发生折断时,栅极信号线104控制晶体管断开,第一驱动芯片IC1和第二驱动芯片可以分别同时驱动两个显示区,可以实现高频率的显示。当弯折区域发生折断时,栅极信号线104控制控制晶体管连接两个区域的数据线,使得弯折区域断线之后仍然能够正常显示。而同时晶体管110设置在非弯折区域可以保证晶体管不会因为弯折受损,保证可靠性。当然,晶体管110需要尽可能的靠近弯折区域,使得两个显示区的的OLED显示单元的行数尽可能的一致。
为了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通常显示面板设置有“R角”和/或Notch,这样就造成显示面板中数据线驱动的像素个数不相同,使得显示面板显示不均一。
请参见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直角边界(参见图11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沿第一方向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边界区CA和正常区RA;
在所述边界区CA的数据线的长度小于在所述正常区RA的数据线的长度;且在所述边界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211的宽度小于在所述正常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212的宽度。由于在边界区CA的像素数量比正常区域的像素数量少,本实施例使得边界区域的辅助信号线211比较窄,电阻比较大来补偿这两者负载不同的差异。
进一步的,也可以在边界区CA设置补偿电容,补偿电容与边界区的辅助信号线211连接以补偿负载的不同。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凹口区Notch,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正常区RA和凹口显示区NA;
在所述凹口显示NA区的数据线的长度小于在正常区RA的数据线的长度;且在凹口显示区NA的辅助信号线213的宽度小于在正常区RA的辅助信号线212的宽度。本实施例使得凹口显示区域的辅助信号线213比较窄,电阻比较大来补偿这两者负载不同的差异。
进一步的,也可以在凹口显示区NA设置补偿电容,补偿电容与边界区的辅助信号线211连接以补偿负载的不同。
此外,显示面板可能同时包括边界区域CA和凹口显示区NA,可以根据数据线连接的像素个数来设定辅助信号线的宽度。例如:图11的实施例中,凹口显示区NA的数据线驱动的像素个数更少,凹口显示区的辅助信号线213的宽度小于边界区CA的辅助信号线211的宽度。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包含如上所述的驱动单元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2所示的蜂窝式移动电话1000、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驱动单元,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降低断线的风险,提升驱动能力,增强显示效果和显示的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扫描线,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条数据线;
与所述数据线异层设置的多条辅助信号线,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小于所述辅助信号线的宽度,且所述辅助信号线的边界的均超出所述数据线的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在基板上的有源层、栅极金属层、电容金属层、源/漏金属层、辅助金属层和阳极层;
所述扫描线位于栅极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源/漏金属层、所述辅助信号线位于辅助金属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金属层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厚度相同且材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通过第一晶体管连接电源金属线;
所述电源金属线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设置于电容金属层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部设置于源/漏金属层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布;
还包括辅助电源线,所述辅助电源线设位于辅助金属层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辅助电源线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所述数据线第一端,且与所述数据线第一端绑定的第一驱动芯片和位于所述数据线第二端,且与所述数据线第二端绑定的第二驱动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所述辅助金属层之间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在与所数据线交叠的区域设置第一刻缝以暴露所述数据线,所述辅助信号线通过所述刻缝与所述数据线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所述辅助金属层之间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在与所数据线交叠的区域设置多个第一过孔以暴露部分所述数据线,所述辅助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数据线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直角边界,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边界区和正常区;
在所述边界区的所述数据线的长度小于在所述正常区的数据线的长度;且在所述边界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的宽度小于在所述正常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凹口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正常区和凹口显示区;
在所述凹口显示区的所述数据线的长度小于在所述正常区的数据线的长度;且在所述凹口显示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的宽度小于在所述正常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的宽度。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1~14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970728.5A 2018-08-24 2018-08-24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036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0728.5A CN109036139B (zh) 2018-08-24 2018-08-24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0728.5A CN109036139B (zh) 2018-08-24 2018-08-24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6139A true CN109036139A (zh) 2018-12-18
CN109036139B CN109036139B (zh) 2021-04-20

Family

ID=6462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0728.5A Active CN109036139B (zh) 2018-08-24 2018-08-24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61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1922A (zh) * 2019-10-31 2020-02-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77669A (zh) * 2020-05-09 2020-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576A (zh) * 2010-01-15 2010-07-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电致发光装置
US20110221719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4103669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06409149A (zh) * 2015-07-28 2017-02-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板基板和使用该背板基板的柔性显示器
CN107293570A (zh) * 2017-05-12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79752A (zh) * 2017-08-14 2017-12-1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656386A (zh) * 2017-08-31 2018-02-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修复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7742481A (zh) * 2017-11-29 2018-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576A (zh) * 2010-01-15 2010-07-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电致发光装置
US20110221719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4103669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06409149A (zh) * 2015-07-28 2017-02-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板基板和使用该背板基板的柔性显示器
CN107293570A (zh) * 2017-05-12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79752A (zh) * 2017-08-14 2017-12-1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656386A (zh) * 2017-08-31 2018-02-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修复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7742481A (zh) * 2017-11-29 2018-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1922A (zh) * 2019-10-31 2020-02-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77669A (zh) * 2020-05-09 2020-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77669B (zh) * 2020-05-09 2023-04-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6139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6249B (zh) 一种可折叠的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7742481B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901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4904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036099B2 (en) Array substrat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ouch signal lines having multiple non-touch-signal-transmitting lines comprising a curved section curving and detouring around a through hole
CN1124662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70124065A (ko) 백플레인 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24199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5954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725910B (zh) 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CN11584320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1301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946337B (zh) 显示设备
CN10995029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WO2022027556A1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036139A (zh)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562971B (en) Display device
CN114335114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7222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0346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12205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31790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971047B2 (en) Device substrate
CN114842778A (zh) 测试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158902B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