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8935B -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8935B
CN109028935B CN201810704558.6A CN201810704558A CN109028935B CN 109028935 B CN109028935 B CN 109028935B CN 201810704558 A CN201810704558 A CN 201810704558A CN 109028935 B CN109028935 B CN 109028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joint
conveying
positio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45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28935A (zh
Inventor
陆永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Xinzh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Xinzh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Xinzh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Xinzh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45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8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8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8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28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8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7/00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7B7/2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rotary-drum furnaces
    • F27B7/38Arrangements of coo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其步骤在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机构同步转动、并且输送接头经引导块的引导斜面引导至定位区,此时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停止转动,同时该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消除了高度误差,第一误差消除装置消除了宽度误差;当输送接头经引导机构引导至定位区后,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转动,则第二误差消除装置开始运行并消除长度误差;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完成定位对准后,升降机构运行并使导气接头上升至于输送接头连接接通,同时电磁阀打开,储水罐内的水蒸气经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导气接头、输送接头、输送管道输送入需水蒸气的机器。

Description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式隧道窑是一种砖坯不动而窑体进行旋转式移动的烧砖设备,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在冷却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并且该热量未被有效利用,不仅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还增加了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冷却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冷却段的热量较大,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蒸气发生的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热量作为储水罐的热源,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且降低了成本,还降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冷却时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对准阶段;
S1: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定位装置同步转动;
所述的与需水蒸气机器连接的输送管道呈弧形管道结构、并且输送管道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同轴布置,输送管道沿其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输送接头并且输送接头位于输送管道下方,所述的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均位于平行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同一弧形线上、并且输送接头位于导气接头上方;
所述的引导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引导机构、升降机构,所述的定位板为呈水平布置的矩形板体结构,所述的引导机构、升降机构均安装于定位板,所述的引导机构用于对输送接头进行引导并使其完成与导气接头的定位对准,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使导气接头上升并使其完成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
所述的引导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引导机构分别位于导气接头的一侧、并且两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垂直于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固定构件、引导构件、复位构件;
所述的固定构件包括固定支架、固定块、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定位板的上端面,所述的固定板水平布置并且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安装于定位板的上端面并且固定块位于固定板的正下方,固定块的上端面与固定板的下底面之间的区域为安装区,所述的引导构件设置于安装区;
所述的引导构件包括引导块,所述的引导块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呈一体结构的定位段、引导段,所述的定位段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段设置于固定构件的安装区并且定位段的上端面与固定板的下底面抵触、定位段的下底面与固定块的上端面抵触,定位段朝向导气接头的侧面设置有与导气接头呈同轴布置的弧形缺口、并且两引导机构的弧形缺口之间的区域为定位区,定位段的弧形缺口处还设置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设置有感应器,所述的引导段为长方体结构,引导段朝向导气接头的侧面为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导气接头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引导段设置有两组并且沿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分别为一引导段、定位段、另一引导段;
所述的引导块的引导段的下底面为触发斜面,触发斜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所述的输送接头设置有触发凸起;
输送接头的实际高度大于输送接头的安装高度时,引导机构使得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对准的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使得引导定位装置、导气机构整体上升,避免了该高度误差对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S2: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对准过程中,第一误差消除装置消除本设备沿两引导机构之间距离方向的宽度误差;
所述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包括减震板、支撑板、减震机构、误差消除机构一,所述的减震板与支撑板均水平布置,所述的减震板为矩形板体结构,减震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矩形结构的安装孔,所述的定位板设置于安装孔内并且定位板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减震板;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包括滑块一、滑块二,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一并且滑块二铰接于铰接凸起一,所述的减震板沿两组引导机构之间距离方向且朝向滑块二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二、并且滑块一铰接于铰接凸起二,滑块二与铰接凸起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滑块一与铰接凸起二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两组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还包括导杆、消除弹簧一、消除弹簧二,所述的导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滑块一设置有伸出孔,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二、另一端穿过伸出孔并位于支撑板正上方并且该端设置有外置台阶四,导杆与伸出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消除弹簧一套接于导杆外部,消除弹簧一的一端与外置台阶四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一抵触,消除弹簧一的弹力使得滑块一沿导杆的延伸方向做靠近滑块二的运动,所述的消除弹簧二套接于导杆外部,消除弹簧二的一端与滑块一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二抵触,消除弹簧二的弹力使得滑块一沿导杆的延伸方向做远离滑块二的运动;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设置有两组,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分别位于减震板的一侧、并且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
当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之间存在有宽度误差时,即输送接头沿两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偏离导气接头,引导机构将输送接头引导至定位区的过程中,输送接头会使得引导定位装置、减震板整体沿导杆的延伸方向向输送接头的偏离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了宽度误差对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S3: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机构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输送接头与引导块的引导段的引导斜面接触、并且输送接头经引导斜面引导至定位区,此时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停止转动,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呈同轴布置,即两者完成定位对准,同时输送接头经引导斜面引导至定位区的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消除了高度误差,第一误差消除装置消除了宽度误差;
S4:当输送接头经引导机构引导至定位区时,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并牵引连接板继续转动,即本设备存在有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此时第二误差消除装置开始运行;
所述的第二误差消除装置包括连接板、滑轮构件、误差消除机构二,所述的连接板呈水平布置,连接板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二,支撑支架二固定安装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支架二,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连接孔,所述的支撑板设置于连接孔内并且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滑轮构件进行滚动式连接;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二包括拉绳一、动滑轮、定滑轮、拉绳二、消除弹簧三,所述的动滑轮设置于支撑板与连接板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之间的区域,所述的定滑轮设置于连接板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的上端面,所述的连接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凸起一、固定凸起二,所述的支撑板设置有固定凸起三,所述的拉绳一的一端与固定凸起三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并与固定凸起一固定连接,所述的拉绳二的一端与动滑轮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与消除弹簧三的一端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的另一端与固定凸起二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的弹力通过拉绳二使得动滑轮做靠近连接板的行进端的运动;
当输送接头经引导机构引导至定位区时,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并牵引连接板继续转动,即本设备存在有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由于输送接头的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支撑板相对连接板做远离连接板行进端的运动,支撑板运动并通过拉绳一、动滑轮、拉绳二使得消除弹簧三处于拉伸状态,即将本设备的长度误差转换为支撑板相对连接板的运动位移,从而避免长度误差对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二)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接通阶段;
S5:所述的设置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储水罐与导气接头之间设置有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所述的导气软管的一端与储水罐连接接通并且接通处设置有电磁阀、另一端与螺纹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接通,螺纹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导气接头连接接通,所述的储水罐用于接收旋转式隧道窑的热量并将水转换为水蒸气;
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完成定位对准后,升降机构开始运行并使导气接头上升,直至导气接头上升至于输送接头连接接通后,升降机构停止运行,此时电磁阀打开,储水罐内的水蒸气经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导气接头、输送接头、输送管道输送入需水蒸气的机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储水罐、导气机构、输送管道三者的配合并将水蒸气输送入需水蒸气机器中,本发明利用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热量作为储水罐的热源,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且降低了成本,还降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冷却时间,同时本发明通过第一误差消除装置与第二误差消除装置的配合对输送管道与导气机构的定位接通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消除处理,不仅提高了定位对准的精度,还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并避免水蒸气喷出烫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送接头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引导定位装置与输送接头的配合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引导机构与定位板的配合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引导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复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引导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固定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输送接头、导气机构、升降机构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与定位板的配合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导气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导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第二误差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二误差消除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二误差消除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储水罐;
200、输送管道;
210、输送接头;211、圆柱段;212、圆台段;213、密封套;214、压紧弹簧;215、密封圈;
300、导气机构;310、导气接头;320、连动支架;330、螺纹连接管;
400、引导定位装置;
410、定位板;
420、引导机构;
4210、固定构件;4211、固定支架;4212、固定块;4213、固定板;4214、转轴;
4220、引导构件;4221、引导块;4222、定位区;4223、滑孔;
4230、复位构件;4231、复位套筒;4232、复位杆;4233、复位弹簧;
4240、感应器;
430、升降机构;
4310、升降电机;
4320、动力传递构件;4321、主动齿轮;4322、传递齿轮一;4323、传递齿轮二;4324、传递齿轮三;4325、驱动齿轮;4326、从动齿轮;
4330、丝杆;
500、第一误差消除装置;
510、减震板;520、支撑板;
530、减震机构;531、减震杆;532、螺母二;533、减震弹簧;
540、误差消除机构一;541、滑块一;542、滑块二;543、导杆;544、消除弹簧一;545、消除弹簧二;
600、第二误差消除装置;
610、连接板;
620、滑轮构件;621、滑轮;622、滑轨;
630、误差消除机构二;631、拉绳一;632、动滑轮;633、定滑轮;634、拉绳二;635、消除弹簧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4所示,用于收集旋转式隧道窑热量的水蒸气发生设备,包括储水罐100、输送管道200、导气机构300、引导定位装置400、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所述的储水罐100安装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且储水罐100内储存有水、并且储水罐100用于接收旋转式隧道窑的热量并将水转换为水蒸气,所述的引导定位装置400用于使输送管道200与导气机构300定位接通,所述的导气机构300与储水罐100连接接通并且导气机构300用于将储水罐100内的水蒸气导入输送管道200,所述的输送管道200与需水蒸气的机器连接接通并且输送管道200用于将水蒸气输送入该机器,所述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与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配合并用于消除输送管道200与导气机构300的定位接通过程中的误差。
本发明采用储水罐、导气机构、输送管道三者的配合并将水蒸气输送入需水蒸气机器中的优越性在于,本发明利用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热量作为储水罐的热源,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且降低了成本,还降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冷却时间,同时本发明通过第一误差消除装置与第二误差消除装置的配合对输送管道与导气机构的定位接通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消除处理,不仅提高了定位对准的精度,还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并避免水蒸气喷出烫伤工作人员。
如图2-3所示,上述的输送管道200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一,支撑支架一固定安装于地面并且输送管道200固定安装于支撑支架一,输送管道200为弧形管道结构并且输送管道200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同轴布置,输送管道200沿其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输送接头210并且输送接头210位于输送管道200下方。
所述的输送接头210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输送接头210可分为两段并且分别为圆柱段211、圆台段212,所述的圆柱段211的轴向垂直于地面且圆柱段211与输送管道200连接接通并且接通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控制水蒸气由圆柱段211向输送管道200单向流入,所述的圆台段212与圆柱段211同轴布置,圆台段212的小端与圆柱段211连接接通。
所述的圆台段212的大端设置有密封套213,具体的,所述的圆台段212大端的端面设置有与其同轴布置的环形槽,所述的密封套213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与圆台段212呈同轴布置的环形筒体结构,密封套213的封闭端设置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导孔,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与导孔相对应并相匹配的导柱并且导柱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密封套213的封闭端通过导孔活动套接于导柱外部并且导孔与导柱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密封套213的外圆面与环形槽槽壁之间构成滑动密封式配合,所述的导柱的自由端设置有外螺纹一并且导柱的自由端匹配安装有螺母一,密封套213的开口端位于环形槽正下方并且密封套213开口端设置有内置台阶,内置台阶的内圆面直径等于圆台段212内腔的大端直径,密封套213的开口端还匹配设置有密封圈215。
所述的密封套213的封闭端还设置有容置槽,密封套213的封闭端与环形槽槽底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214,所述的压紧弹簧214的一端与环形槽的槽底抵触、另一端与容置槽的槽底抵触,压紧弹簧214的弹力使密封套213沿导柱的引导方向做远离环形槽槽底的运动。
优选的,为了使密封套213与环形槽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同时使密封套213沿导柱引导方向的运动更加顺利,所述的设置于密封套213封闭端的导孔沿其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所述的导柱对应设置有若干个;为了使压紧弹簧214驱动密封套213沿导柱引导方向的运动更加平稳,所述的压紧弹簧214沿密封套213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所述的容置槽对应设置有若干个。
如图5-18所示,上述的引导定位装置400包括定位板410、引导机构420、升降机构430,所述的定位板410为呈水平布置的矩形板体结构,所述的导气机构300、引导机构420、升降机构430均安装于定位板410,所述的引导机构420用于对输送接头210进行引导并使其完成与导气机构300的定位对准,所述的升降机构430用于使导气机构300上升并使其完成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
如图12-15所示,上述的导气机构300包括导气接头310、连动支架320、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定位板410正下方的安装板,安装板为呈水平布置的矩形板体结构,安装板与定位板410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并且安装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于定位板410的下底面,定位板410设置有导向孔一、穿设孔一,安装板设置有与导向孔一呈同轴布置的导向孔二。
所述的连动支架320包括呈环状结构并且轴向垂直于地面的连动套、轴向垂直于地面的连动柱,连动套位于定位板410的正上方,连动柱的一端与连动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定位板410的穿设孔一并位于定位板410与安装板之间。
优选的,为了使连动支架320与定位板410、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所述的连动柱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连动柱沿连动套的圆周方向呈均与间隔分布。
所述的导气接头310为两端开口并且轴向垂直于地面的筒体结构,导气接头310固定套接于连动套内部,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均位于平行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同一弧形线上、并且输送接头210位于导气接头310上方,导气接头310的一端为出气端、另一端为进气端,导气接头310的出气端位于连动套上方并且与输送接头210的圆台段212内腔相匹配,导气接头310的进气端穿过设置于定位板410的导向孔一、设置于安装板的导向孔二并位于安装板的下方。
所述的导气接头310与储水罐100之间设置有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330,所述的导气软管的一端与储水罐100连接接通并且接通处设置有电磁阀、另一端与螺纹连接管330的一端连接接通,螺纹连接管330的另一端与导气接头310的进气端连接接通。
导气机构30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导气机构300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引导机构420使得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机构300的导气接头310呈同轴布置,此时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停止转动;升降机构430运行并通过连动支架320使得导气接头310沿自身轴向做上升运动,上升过程中,导气接头310的出气端与输送接头210的密封圈215接触、并通过密封圈215使得密封套213沿自身轴向做向上运动并且压紧弹簧214处于压缩状态,当导气接头310的出气端上升至输送接头210的圆台段212内腔中时,压紧弹簧214的弹力使得密封套213沿自身轴向做远离环形槽槽底的运动趋势,使得导气接头310的出气端与输送接头210之间的密封性更佳,若无压紧弹簧214,则导气接头310的出气端与输送接头210之间的密封性较差,会出现水蒸气泄露并烫伤工作人员的情况。
如图6-11所示,上述的引导机构420设置有两组,两组引导机构420分别位于导气接头310的一侧、并且两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垂直于输送管道200的延伸方向,所述的引导机构420包括固定构件4210、引导构件4220、复位构件4230,所述的引导构件4220安装于固定构件4210并且引导构件4220用于使输送接头210完成与导气机构300的定位对准。
所述的固定构件4210包括固定支架4211、固定块4212、固定板4213,所述的固定支架4211固定安装于定位板410的上端面,所述的固定板4213水平布置并且固定板4213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4211,所述的固定块4212固定安装于定位板410的上端面并且固定块4212位于固定板4213的正下方,固定块4212的上端面与固定板4213的下底面之间的区域为安装区,所述的引导构件4220设置于安装区。
所述的引导构件4220包括引导块4221,所述的引导块4221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呈一体结构的定位段、引导段,具体的,所述的定位段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段设置于固定构件4210的安装区并且定位段的上端面与固定板4213的下底面抵触、定位段的下底面与固定块4212的上端面抵触,定位段朝向导气接头310的侧面设置有与导气接头310呈同轴布置的弧形缺口、并且两引导机构420的弧形缺口之间的区域为定位区4222,定位段的弧形缺口处还设置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设置有感应器4240,所述的引导段为长方体结构,引导段朝向导气接头310的侧面为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导气接头310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200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引导段设置有两组并且沿输送管道200的延伸方向分别为一引导段、定位段、另一引导段。
所述的复位构件4230设置于固定支架4211与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之间的区域,复位构件4230包括复位套筒4231、复位杆4232、复位弹簧4233,所述的复位套筒423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复位套筒4231的轴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且复位套筒4231的封闭端连接于固定支架4211、并且复位套筒4231的外圆面设置有外置台阶一,所述的复位杆4232与复位套筒4231同轴布置,复位杆4232的一端连接于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另一端穿过复位套筒4231开口并位于复位套筒4231内,并且复位杆4232与复位套筒4231之间构成滑动配合,复位杆4232的外圆面设置有外置台阶二,所述的复位弹簧4233套接于复位套筒4231外部,复位弹簧4233的一端与外置台阶一抵触、另一端与外置台阶二抵触,复位弹簧4233的弹力使复位杆4232沿自身轴向做远离固定支架4211的运动。
所述的复位构件4230设置有两组,并且一复位构件4230与一引导段位于定位段的同一侧、另一复位构件4230与另一引导段位于定位段的同一侧。
引导机构42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机构420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输送接头210与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的引导斜面接触,引导机构420继续转动,由于输送接头210的位置固定不变,输送接头210对引导斜面产生挤压力,引导块4221在挤压力作用下牵引复位杆4232沿复位杆4232轴向做靠近固定支架4211的运动,直至引导机构420转动并使输送接头210位于引导机构420的定位区4222时,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停止转动,此时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呈同轴布置,即两者完成定位对准,同时感应器4240将信号传递至电磁阀;当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完成对砖的冷却后,其冷却段继续转动,输送接头210脱离定位区4222,并且引导机构420在复位弹簧4233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优选的,为了使引导机构420将输送接头210引导至定位区4222的过程更加顺利,所述的复位套筒4231封闭端与固定支架4211之间的连接方式、复位杆4232与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均垂直于地面,所述的固定块4212与固定板4213之间设置有轴向垂直于地面的转轴4214,转轴4214固定安装于固定块4212,所述的引导块4221的定位段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复位套筒4231的滑孔4223、并且转轴4214位于滑孔4223内;若复位套筒4231封闭端与固定支架4211之间的连接方式、复位杆4232与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固定连接,则输送接头210经引导机构420引导至定位区4222的过程中,由于输送接头210只对引导块4221的一引导段产生挤压力,则使得输送接头210经引导机构420引导至定位区4222所需的挤压力较大,会对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产生较大阻力,对旋转式隧道窑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如图12-18所示,上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4310、动力传递构件4320、丝杆4330,所述的升降电机4310用于为丝杆4330提供升降动力,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4320用于接收升降电机4310的升降动力并将其传递至丝杆4330。
所述的升降电机4310固定安装于定位板410的下底面并且升降电机4310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
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4320包括限位板、安装外壳,所述的限位板呈水平布置并且设置于安装支架的安装板的正下方,限位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紧固杆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外壳为设置有安装内腔的壳体结构,安装外壳设置于限位板与升降电机4310之间的区域,安装外壳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安装外壳设置有避让孔一、避让孔二,所述的升降电机4310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避让孔一并位于安装外壳内。
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4320还包括齿轮轴一、齿轮轴二、齿轮轴三、齿轮轴四并且四者轴向均垂直于地面,齿轮轴一活动安装于安装外壳内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齿轮轴二活动安装于安装外壳内且齿轮轴二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避让孔二并位于安装外壳外部、并且齿轮轴二可绕自身轴向转动,齿轮轴三设置于安装板与限位板之间并且齿轮轴三与导气接头310呈同轴布置,齿轮轴三活动安装于限位板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限位板设置有贯穿限位板厚度及齿轮轴三高度并且与导向孔一呈同轴布置的导向孔三,导气接头310的进气端穿过设置于定位板410的导向孔一、设置于安装板的导向孔二、设置于限位板的导向孔三并位于限位板的下方,所述的安装支架的安装板设置有与设置于定位板410的穿设孔一呈同轴布置的穿设孔二,齿轮轴四活动安装于限位板且齿轮轴四的动力输出端穿过穿设孔二并位于定位板410与安装板之间,所述的丝杆4330同轴固定连接于齿轮轴四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的连动支架320的连动柱与丝杆4330之间设置有丝母并且连动柱通过丝母套接于丝杆4330外部,齿轮轴四对应设置有四组,丝杆4330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4320还包括主动齿轮4321、传递齿轮一4322、传递齿轮二4323、传递齿轮三4324、驱动齿轮4325、从动齿轮4326,所述的主动齿轮4321固定套接于升降电机4310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外部,所述的传递齿轮一4322固定套接于齿轮轴一的外部并且传递齿轮一4322与主动齿轮4321啮合,所述的传递齿轮二4323固定套接于齿轮轴二外部并且传递齿轮二4323与传递齿轮一4322啮合,所述的传递齿轮三4324固定套接于齿轮轴二的动力输出端外部,所述的驱动齿轮4325固定套接于齿轮轴三外部并且驱动齿轮4325与传递齿轮三4324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4326固定套接于齿轮轴四外部并且从动齿轮4326与驱动齿轮4325啮合,从动齿轮4326对应设置有四组。
升降机构43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当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完成定位对准后,升降电机4310开始运行并且通过动力传递构件4320使得丝杆4330绕自身轴向转动,丝杆4330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连动支架320的连动柱沿其自身轴向做上升运动,连动柱运动并通过连动套牵引导气接头310同步上升运动。
更为具体的,由于本设备的零部件在加工/安装的过程中,会使得引导块4221与输送接头210之间产生高度误差,为了避免高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所述的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的下底面为触发斜面,触发斜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200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所述的输送接头210的圆台段212的外圆面设置有触发凸起;当输送接头210的实际高度大于输送接头210的安装高度时,引导机构420使得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接头310定位对准的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使得引导定位装置400、导气机构300整体上升,从而避免了该高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当输送接头210的实际高度小于输送接头210的安装高度时,由于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中,与引导块4221的引导斜面接触的为输送接头210的圆柱段211,该高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未产生不利影响。
如图19-21所示,上述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包括减震板510、支撑板520、减震机构530、误差消除机构一540,所述的减震板510与支撑板520均水平布置,所述的减震机构530用于定位板410与减震板510之间的连接,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用于减震板510与支撑板520之间的连接并且误差消除机构一540用于避免本设备沿两引导机构420之间距离方向的宽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所述的减震板510为矩形板体结构,减震板5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矩形结构的安装孔,安装孔孔壁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套接凸起并且套接凸起设置有套孔,所述的定位板410设置于减震板510正下方、并且定位板410的四角处设置有与套孔呈同轴布置的套接孔,所述的减震机构530包括减震杆531、减震弹簧533,减震杆5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减震杆531的一端位于套接凸起正上方并且设置有外置台阶三,减震杆531的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套接凸起的套孔及设置于定位板410的套接孔并位于定位板410下方、且该端设置有外螺纹二、并且该端匹配安装有螺母二532,所述的减震弹簧533套接于减震杆531外部,减震弹簧533的一端与外置台阶三抵触、另一端与套接凸起抵触,减震弹簧533的弹力通过通过外置台阶三使得减震杆531沿自身延伸方向做远离地面的运行趋势。
减震机构53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当输送接头210的实际高度大于输送接头210的安装高度时,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使得引导定位装置400整体上升的过程中,定位板410上升运动并通过螺母二532、套接凸起牵引减震板510同步上升运动,当输送接头210脱离定位区4222时,引导定位装置4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并恢复至初始状态,此过程中,减震弹簧533的弹力对定位板410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若无减震机构530,则引导定位装置4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下降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严重的还会使定位板410受到损坏。
所述的支撑板520为矩形板体结构,支撑板52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矩形结构的通孔,所述的减震板510放置于支撑板520的上端面且定位板410位于通孔正下方。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包括滑块一541、滑块二542,所述的支撑板520的上端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一并且滑块二542铰接于铰接凸起一,所述的减震板510沿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距离方向且朝向滑块二542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二、并且滑块一541铰接于铰接凸起二,滑块二542与铰接凸起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滑块一541与铰接凸起二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还包括导杆543、消除弹簧一544、消除弹簧二545,所述的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滑块一541设置有伸出孔,导杆5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二542、另一端穿过伸出孔并位于支撑板520正上方并且该端设置有外置台阶四,导杆543与伸出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消除弹簧一544套接于导杆543外部,消除弹簧一544的一端与外置台阶四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一541抵触,消除弹簧一544的弹力使得滑块一541沿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做靠近滑块二542的运动,所述的消除弹簧二545套接于导杆543外部,消除弹簧二545的一端与滑块一541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二542抵触,消除弹簧二545的弹力使得滑块一541沿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做远离滑块二542的运动。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对宽度误差的消除效果更佳,所述的导杆543、消除弹簧一544、消除弹簧二545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导杆543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滑块二542与铰接凸起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方向。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设置有两组,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分别位于减震板510的一侧、并且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
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当输送接头210的实际高度大于输送接头210的安装高度时,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使得引导定位装置400整体上升的过程中,定位板410上升运动并通过螺母二532、套接凸起牵引减震板510同步上升运动,减震板510上升并牵引导杆543沿滑块二542与铰接凸起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方向转动,即误差消除机构一540不影响本设备高度误差的消除;当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接头310之间存在有宽度误差时,即输送接头210沿两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偏离导气接头310,引导机构420将输送接头210引导至定位区4222的过程中,输送接头210会使得引导定位装置400、减震板510整体沿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向输送接头210的偏离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了宽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当输送接头210脱离定位区4222后,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在消除弹簧一544/消除弹簧二545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
如图1、22-14所示,上述的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包括连接板610、滑轮构件620、误差消除机构二630,所述的连接板610呈水平布置,所述的滑轮构件620用于支撑板520与连接板610之间的连接,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二630用于避免本设备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所述的连接板610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二,支撑支架二固定安装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连接板610固定安装于支撑支架二,连接板6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连接孔。
所述的滑轮构件620包括滑轨622、滑轮621,所述的滑轨622设置于连接孔的垂直于两引导机构420之间距离方向的孔壁、并且滑轨622对应设置有两组,滑轨622呈弧形结构并且引导方向平行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的转动轨迹,所述的滑轮621活动安装于支撑板520,滑轮621与滑轨622相匹配并且滑轮621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二630包括拉绳一631、动滑轮632、定滑轮633、拉绳二634、消除弹簧三635,所述的动滑轮632设置于支撑板520与连接板610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之间的区域,所述的定滑轮633设置于连接板610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的上端面,所述的连接板610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凸起一、固定凸起二,所述的支撑板520设置有固定凸起三,所述的拉绳一631的一端与固定凸起三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动滑轮632并与固定凸起一固定连接,所述的拉绳二634的一端与动滑轮632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633并与消除弹簧三635的一端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635的另一端与固定凸起二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635的弹力通过拉绳二634使得动滑轮632做靠近连接板610的行进端的运动。
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当输送接头210经引导机构420引导至定位区4222时,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并牵引连接板610继续转动,即本设备存在有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由于输送接头210的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支撑板520相对连接板610做远离连接板610行进端的运动,支撑板520运动并通过拉绳一631、动滑轮632、拉绳二634使得消除弹簧三635处于拉伸状态,即将本设备的长度误差转换为支撑板520相对连接板610的运动位移,从而避免长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当输送接头210脱离定位区4222后,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在消除弹簧三635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选用动滑轮632的意义在于,支撑板520相对连接板610的运动位移为消除弹簧三635的拉伸位移的两倍,从而增大了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的误差消除范围。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接头310定位对准阶段;
S1: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定位装置400同步转动;
所述的与需水蒸气机器连接的输送管道200呈弧形管道结构、并且输送管道200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同轴布置,输送管道200沿其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输送接头210并且输送接头210位于输送管道200下方,所述的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均位于平行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同一弧形线上、并且输送接头210位于导气接头310上方;
所述的引导定位装置400包括定位板410、引导机构420、升降机构430,所述的定位板410为呈水平布置的矩形板体结构,所述的引导机构420、升降机构430均安装于定位板410,所述的引导机构420用于对输送接头210进行引导并使其完成与导气接头310的定位对准,所述的升降机构430用于使导气接头310上升并使其完成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
所述的引导机构420设置有两组,两组引导机构420分别位于导气接头310的一侧、并且两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垂直于输送管道200的延伸方向,所述的引导机构420包括固定构件4210、引导构件4220、复位构件4230;
所述的固定构件4210包括固定支架4211、固定块4212、固定板4213,所述的固定支架4211固定安装于定位板410的上端面,所述的固定板4213水平布置并且固定板4213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4211,所述的固定块4212固定安装于定位板410的上端面并且固定块4212位于固定板4213的正下方,固定块4212的上端面与固定板4213的下底面之间的区域为安装区,所述的引导构件4220设置于安装区;
所述的引导构件4220包括引导块4221,所述的引导块4221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呈一体结构的定位段、引导段,所述的定位段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段设置于固定构件4210的安装区并且定位段的上端面与固定板4213的下底面抵触、定位段的下底面与固定块4212的上端面抵触,定位段朝向导气接头310的侧面设置有与导气接头310呈同轴布置的弧形缺口、并且两引导机构420的弧形缺口之间的区域为定位区4222,定位段的弧形缺口处还设置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设置有感应器4240,所述的引导段为长方体结构,引导段朝向导气接头310的侧面为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导气接头310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200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引导段设置有两组并且沿输送管道200的延伸方向分别为一引导段、定位段、另一引导段;
所述的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的下底面为触发斜面,触发斜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200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所述的输送接头210设置有触发凸起;
输送接头210的实际高度大于输送接头210的安装高度时,引导机构420使得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接头310定位对准的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使得引导定位装置400、导气机构300整体上升,避免了该高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S2: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接头310定位对准过程中,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消除本设备沿两引导机构420之间距离方向的宽度误差;
所述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包括减震板510、支撑板520、减震机构530、误差消除机构一540,所述的减震板510与支撑板520均水平布置,所述的减震板510为矩形板体结构,减震板5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矩形结构的安装孔,所述的定位板410设置于安装孔内并且定位板410通过减震机构530安装于减震板510;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包括滑块一541、滑块二542,所述的支撑板520的上端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一并且滑块二542铰接于铰接凸起一,所述的减震板510沿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距离方向且朝向滑块二542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二、并且滑块一541铰接于铰接凸起二,滑块二542与铰接凸起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滑块一541与铰接凸起二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还包括导杆543、消除弹簧一544、消除弹簧二545,所述的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滑块一541设置有伸出孔,导杆5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二542、另一端穿过伸出孔并位于支撑板520正上方并且该端设置有外置台阶四,导杆543与伸出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消除弹簧一544套接于导杆543外部,消除弹簧一544的一端与外置台阶四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一541抵触,消除弹簧一544的弹力使得滑块一541沿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做靠近滑块二542的运动,所述的消除弹簧二545套接于导杆543外部,消除弹簧二545的一端与滑块一541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二542抵触,消除弹簧二545的弹力使得滑块一541沿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做远离滑块二542的运动;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设置有两组,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分别位于减震板510的一侧、并且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540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
当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接头310之间存在有宽度误差时,即输送接头210沿两引导机构420之间的距离方向偏离导气接头310,引导机构420将输送接头210引导至定位区4222的过程中,输送接头210会使得引导定位装置400、减震板510整体沿导杆543的延伸方向向输送接头210的偏离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了宽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S3: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机构420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输送接头210与引导块4221的引导段的引导斜面接触、并且输送接头210经引导斜面引导至定位区4222,此时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停止转动,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呈同轴布置,即两者完成定位对准,同时输送接头210经引导斜面引导至定位区4222的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消除了高度误差,第一误差消除装置500消除了宽度误差;
S4:当输送接头210经引导机构420引导至定位区4222时,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并牵引连接板610继续转动,即本设备存在有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此时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开始运行;
所述的第二误差消除装置600包括连接板610、滑轮构件620、误差消除机构二630,所述的连接板610呈水平布置,连接板610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二,支撑支架二固定安装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连接板610固定安装于支撑支架二,连接板6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连接孔,所述的支撑板520设置于连接孔内并且支撑板520与连接板610之间通过滑轮构件620进行滚动式连接;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二630包括拉绳一631、动滑轮632、定滑轮633、拉绳二634、消除弹簧三635,所述的动滑轮632设置于支撑板520与连接板610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之间的区域,所述的定滑轮633设置于连接板610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的上端面,所述的连接板610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凸起一、固定凸起二,所述的支撑板520设置有固定凸起三,所述的拉绳一631的一端与固定凸起三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动滑轮632并与固定凸起一固定连接,所述的拉绳二634的一端与动滑轮632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633并与消除弹簧三635的一端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635的另一端与固定凸起二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635的弹力通过拉绳二634使得动滑轮632做靠近连接板610的行进端的运动;
当输送接头210经引导机构420引导至定位区4222时,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并牵引连接板610继续转动,即本设备存在有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由于输送接头210的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支撑板520相对连接板610做远离连接板610行进端的运动,支撑板520运动并通过拉绳一631、动滑轮632、拉绳二634使得消除弹簧三635处于拉伸状态,即将本设备的长度误差转换为支撑板520相对连接板610的运动位移,从而避免长度误差对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二)输送接头210与导气接头310定位接通阶段;
S5:所述的设置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储水罐100与导气接头310之间设置有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330,所述的导气软管的一端与储水罐100连接接通并且接通处设置有电磁阀、另一端与螺纹连接管330的一端连接接通,螺纹连接管330的另一端与导气接头310连接接通,所述的储水罐100用于接收旋转式隧道窑的热量并将水转换为水蒸气;
导气接头310与输送接头210完成定位对准后,升降机构430开始运行并使导气接头310上升,直至导气接头310上升至于输送接头210连接接通后,升降机构430停止运行,此时电磁阀打开,储水罐100内的水蒸气经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330、导气接头310、输送接头210、输送管道200输送入需水蒸气的机器。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

1.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对准阶段;
S1: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定位装置同步转动;
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安装有储水罐且储水罐内储存有水、并且储水罐用于接收旋转式隧道窑的热量并将水转换为水蒸气,引导定位装置用于使输送管道与导气机构定位接通,导气机构与储水罐连接接通并且导气机构用于将储水罐内的水蒸气导入输送管道;
所述的与需水蒸气机器连接的输送管道呈弧形管道结构、并且输送管道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同轴布置,输送管道沿其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输送接头并且输送接头位于输送管道下方,所述的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均位于平行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同一弧形线上、并且输送接头位于导气接头上方;
所述的引导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引导机构、升降机构,所述的定位板为呈水平布置的矩形板体结构,所述的引导机构、升降机构均安装于定位板,所述的引导机构用于对输送接头进行引导并使其完成与导气接头的定位对准,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使导气接头上升并使其完成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
所述的引导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引导机构分别位于导气接头的一侧、并且两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垂直于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固定构件、引导构件、复位构件;
所述的固定构件包括固定支架、固定块、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定位板的上端面,所述的固定板水平布置并且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安装于定位板的上端面并且固定块位于固定板的正下方,固定块的上端面与固定板的下底面之间的区域为安装区,所述的引导构件设置于安装区;
所述的引导构件包括引导块,所述的引导块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呈一体结构的定位段、引导段,所述的定位段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段设置于固定构件的安装区并且定位段的上端面与固定板的下底面抵触、定位段的下底面与固定块的上端面抵触,定位段朝向导气接头的侧面设置有与导气接头呈同轴布置的弧形缺口、并且两引导机构的弧形缺口之间的区域为定位区,定位段的弧形缺口处还设置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设置有感应器,所述的引导段为长方体结构,引导段朝向导气接头的侧面为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导气接头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引导段设置有两组并且沿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分别为一引导段、定位段、另一引导段;
所述的引导块的引导段的下底面为触发斜面,触发斜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沿输送管道延伸方向并由定位段指向引导段的方向递增,所述的输送接头设置有触发凸起;
输送接头的实际高度大于输送接头的安装高度时,引导机构使得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对准的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使得引导定位装置、导气机构整体上升,避免了该高度误差对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S2: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对准过程中,第一误差消除装置消除本设备沿两引导机构之间距离方向的宽度误差;
所述的第一误差消除装置包括减震板、支撑板、减震机构、误差消除机构一,所述的减震板与支撑板均水平布置,所述的减震板为矩形板体结构,减震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呈矩形结构的安装孔,所述的定位板设置于安装孔内并且定位板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减震板;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包括滑块一、滑块二,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一并且滑块二铰接于铰接凸起一,所述的减震板沿两组引导机构之间距离方向且朝向滑块二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凸起二、并且滑块一铰接于铰接凸起二,滑块二与铰接凸起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滑块一与铰接凸起二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两组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还包括导杆、消除弹簧一、消除弹簧二,所述的导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滑块一设置有伸出孔,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二、另一端穿过伸出孔并位于支撑板正上方并且该端设置有外置台阶四,导杆与伸出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消除弹簧一套接于导杆外部,消除弹簧一的一端与外置台阶四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一抵触,消除弹簧一的弹力使得滑块一沿导杆的延伸方向做靠近滑块二的运动,所述的消除弹簧二套接于导杆外部,消除弹簧二的一端与滑块一抵触、另一端与滑块二抵触,消除弹簧二的弹力使得滑块一沿导杆的延伸方向做远离滑块二的运动;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一设置有两组,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分别位于减震板的一侧、并且两组误差消除机构一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两组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
当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之间存在有宽度误差时,即输送接头沿两引导机构之间的距离方向偏离导气接头,引导机构将输送接头引导至定位区的过程中,输送接头会使得引导定位装置、减震板整体沿导杆的延伸方向向输送接头的偏离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了宽度误差对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S3: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转动并牵引引导机构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输送接头与引导块的引导段的引导斜面接触、并且输送接头经引导斜面引导至定位区,此时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停止转动,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呈同轴布置,即两者完成定位对准,同时输送接头经引导斜面引导至定位区的过程中,触发凸起与触发斜面配合并消除了高度误差,第一误差消除装置消除了宽度误差;
S4:当输送接头经引导机构引导至定位区时,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并牵引连接板继续转动,即本设备存在有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此时第二误差消除装置开始运行;
所述的第二误差消除装置包括连接板、滑轮构件、误差消除机构二,所述的连接板呈水平布置,连接板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二,支撑支架二固定安装于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支架二,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连接孔,所述的支撑板设置于连接孔内并且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滑轮构件进行滚动式连接;
所述的误差消除机构二包括拉绳一、动滑轮、定滑轮、拉绳二、消除弹簧三,所述的动滑轮设置于支撑板与连接板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之间的区域,所述的定滑轮设置于连接板沿转动方向的行进端的上端面,所述的连接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凸起一、固定凸起二,所述的支撑板设置有固定凸起三,所述的拉绳一的一端与固定凸起三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并与固定凸起一固定连接,所述的拉绳二的一端与动滑轮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与消除弹簧三的一端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的另一端与固定凸起二固定连接,消除弹簧三的弹力通过拉绳二使得动滑轮做靠近连接板的行进端的运动;
当输送接头经引导机构引导至定位区时,若此时旋转式隧道窑的冷却段未停止并牵引连接板继续转动,即本设备存在有沿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转动轨迹的长度误差,由于输送接头的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支撑板相对连接板做远离连接板行进端的运动,支撑板运动并通过拉绳一、动滑轮、拉绳二使得消除弹簧三处于拉伸状态,即将本设备的长度误差转换为支撑板相对连接板的运动位移,从而避免长度误差对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的定位接通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二)输送接头与导气接头定位接通阶段;
S5:所述的设置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的储水罐与导气接头之间设置有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所述的导气软管的一端与储水罐连接接通并且接通处设置有电磁阀、另一端与螺纹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接通,螺纹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导气接头连接接通,所述的储水罐用于接收旋转式隧道窑的热量并将水转换为水蒸气;
导气接头与输送接头完成定位对准后,升降机构开始运行并使导气接头上升,直至导气接头上升至与输送接头连接接通后,升降机构停止运行,此时电磁阀打开,储水罐内的水蒸气经导气软管、螺纹连接管、导气接头、输送接头、输送管道输送入需水蒸气的机器。
CN201810704558.6A 2018-07-01 2018-07-01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Active CN109028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4558.6A CN109028935B (zh) 2018-07-01 2018-07-01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4558.6A CN109028935B (zh) 2018-07-01 2018-07-01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8935A CN109028935A (zh) 2018-12-18
CN109028935B true CN109028935B (zh) 2020-09-25

Family

ID=6552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4558.6A Active CN109028935B (zh) 2018-07-01 2018-07-01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8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0962B (zh) * 2018-07-01 2019-12-24 陆永柱 用于旋转式隧道窑热能回收的余热回收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10780A (en) * 1928-01-30 1929-04-30 Thomas James Tapli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otary furnaces and kilns
JP2634356B2 (ja) * 1992-07-08 1997-07-2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キルン
CN101290190B (zh) * 2008-01-25 2010-10-13 钱建荣 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散热回收利用装置
JP2013072615A (ja) * 2011-09-29 2013-04-22 Chisaki:Kk 原料加熱装置
CN202573133U (zh) * 2012-03-23 2012-12-05 郑楚玉 一种瓦楞机的瓦楞轮组蒸汽快速接驳装置
CN103644419A (zh) * 2013-11-20 2014-03-19 苏州蓝王机床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轴向长度补偿式管接头
CN106439224A (zh) * 2016-11-03 2017-02-22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自适应调整的管路对接装置
CN207006833U (zh) * 2017-03-07 2018-02-13 正英日坩工业燃烧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回转炉旋转控制的精确定位系统
CN206817961U (zh) * 2017-05-26 2017-12-29 唐山华航创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窑身加料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8935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6970B (zh) 用于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的水蒸气发生系统
CN110052820B (zh)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CN110065024B (zh)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装配流水线
CN109028935B (zh) 旋转式隧道窑冷却段余热回收方法
CN107681848B (zh) 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装置
CN109028978B (zh) 用于收集旋转式隧道窑热量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10107060B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墙面自动抹灰装置
CN103707294B (zh) 射孔弹装配机械手
CN108800962B (zh) 用于旋转式隧道窑热能回收的余热回收控制系统
CN102126689A (zh) 风力发电机塔筒自动爬升机
CN107335989A (zh) 自动钢珠嵌装设备
CN106141237B (zh) 带阻尼的气动推动电机内轴进给的钻孔机
CN110068096B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安装稳定的壁挂式新风设备
CN112427191A (zh)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喷涂装置
CN113036663B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的线缆铺设处理装置
CN205855926U (zh) 一种锅炉检修作业平台防晃动装置
CN105196041A (zh) 一种组合盖自动装配系统
CN111473971B (zh) 管道外压试验装置
CN1514798A (zh) 电梯缓冲器
CN210339374U (zh) 一种衬套自动加热定位分料机
CN110670656B (zh) 用于河道治理的泥浆吸取输送方法
CN109594948A (zh) 一种装在吊卡上的防喷冲砂装置
CN21449898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防喷管
CN112428302B (zh) 一种台阶同步升降的方法
CN108429140A (zh) 一种便于元器件更换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3

Address after: Room 202, 2 / F, building g, Wenzhou enlightenment future industrial park, 77 Jinyang Road, nanbaixiang street, Ouhai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Xinzhu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Mingzhu Huating District, Lianhua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16 buildings 202

Applicant before: Lu Yongzh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