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1412A -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1412A
CN109021412A CN201810706046.3A CN201810706046A CN109021412A CN 109021412 A CN109021412 A CN 109021412A CN 201810706046 A CN201810706046 A CN 201810706046A CN 109021412 A CN109021412 A CN 109021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parts
coupling agent
conductiv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60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060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1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1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141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26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28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by reaction with halogens or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 C08L23/286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4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6Additives defined by their aspect ratio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氯化聚乙烯、氯醚橡胶、苯基含氢硅树脂、超细粉煤灰磁珠、水镁石纤维、偶联剂、防老剂、交联剂、分散剂。本发明的复合导电材料机械强度高,抗氧化耐老化,耐高温阻燃,耐环境应力开裂,应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导电材料是以高分子为基体,加入一定量的导电物质填料(如碳黑、石墨、碳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等)组合而成。复合导电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与导电物质通过分散复合、层压复合以及形成表面导电膜等方式构成的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层压复合与形成表面导电膜这两种方式制成的材料使用后易产生诸多不便,因而应用领域也受到限制。分散复合是通过在高聚物中添加大量导电填料,如碳黑、碳纤维、金属粉末等,之后再通过塑料机械设备进行加工制成复合材料。现有技术中常以纳米碳黑作为导电物质填料,主要是因为纳米碳黑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结构稳定,渗流阀值低,用量少,因此,其是一种较好的导电填料。而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导电物质填料的分散状态,当导电物质填料浓度达到渗流域值时,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分散且形成网络分布,就会形成连续的导电通道,网络分布越密集,导电通道越多,导电性越好。导电物质填料含量越低,其与高聚物的相容性越好,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越好,导电性能差。相反的,导电物质填料含量越高,其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就会变差,自然就影响了复合导电材料的柔韧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目前,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种类繁多,但存在其导电性能与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相互矛盾,如何权衡三者间关系,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粉煤灰指的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的废物利用是一项重要的节约能源土地举措,现如今主要用于建材装饰领域;粉煤灰的结构中可分离出漂珠、沉珠(硅铝质玻璃微珠)、海绵体玻璃体(不规则微珠)以及磁珠,其中磁珠亦称高铁微珠,呈黑色,粒径在50μm左右,密度在3.8-4.2g/cm3,具有良好的导电及磁性,目前,将其较好的应用在复合导电材料中还少见报道。
公开号为CN10426296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导电橡胶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橡胶100份,碳纤维10-20份,聚乙二醇2-5份,镀铜玻璃纤维5-20份,硫化剂1-5份,防老化剂1-3份。该种导电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及电屏蔽性能,但是其力学性能差,并且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授权公开号为CN102732009B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阻燃的导电尼龙复合材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尼龙66树脂200~230份;尼龙12树脂60~90份;偶联剂3~5份;填料60~100份;阻燃剂50~90份;抗氧剂1.0~2.0份;导电剂30~45份;增强纤维90~120份;表面改性剂1.1~2.3份。该种导电尼龙复合材料力学强度高,阻燃性能好,但是其导电性能较差,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该种复合导电材料综合性能优良,应用广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氯化聚乙烯80份;
氯醚橡胶40份;
苯基含氢硅树脂25份;
超细粉煤灰磁珠54份;
水镁石纤维5份;
偶联剂3.5份;
防老剂2份:
交联剂4.0份:
分散剂2.5份;
上述偶联剂采用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锡偶联SSBR、稀土偶联剂三种组合物。
进一步地,上述水镁石纤维长度为1000μm,长径比为60:1。
进一步地,上述偶联剂为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锡偶联SSBR、稀土偶联剂按照质量比(3-5):(1-3):(1-2)充分混制得到的。
更进一步地,上述偶联剂为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锡偶联SSBR、稀土偶联剂按照质量比5:3:2充分混制得到的。
优选地,上述防老剂采用防老剂DNP、防老剂NBC两种组合物。
进一步地,上述防老剂为防老剂DNP、防老剂NBC按照质量比(2-3):(1-2)充分混制得到的。
更进一步地,上述防老剂为防老剂DNP、防老剂NBC按照质量比3:2充分混制得到的。
进一步地,上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6:2:3充分混制得到的。
进一步地,上述分散剂为无锡市华耀助剂厂生产的分散剂FT-78和青岛昂记橡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胶易素T-78两种,分散剂FT-78与胶易素T-78之间的质量比为3:2。
进一步地,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Ⅰ:将氯化聚乙烯和氯醚橡胶投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相当于物料重量6%的硬脂酸钡,缓慢升温至85℃塑炼6min,之后再升温至115℃,将苯基含氢硅树脂和胶易素T-78分散剂加入到混炼机中熔融混合持续4min,得混料A;
Ⅱ:对混炼机中的混料A先升温至135℃,熔融混合3min后,再升温至160℃熔融混合3min,之后加入超细粉煤灰磁珠和偶联剂加压合炼12min,得混料B;
Ⅲ:保温保压条件下,加入水镁石纤维、防老剂和分散剂FT-78最后合炼15min,合炼结束前75s加入交联剂,得混料C;将混料C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加热一段温度为145℃,加热二段温度为155℃,加热三段温度为165℃,加热四段温度为175℃,加热五段温度为185℃,机头温度为175℃,熔体温度为165℃,主机转速为34r/min。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复合导电材料通过对生产原料的巧妙选用及其制备工艺的创造性改进,原料中氯化聚乙烯、氯醚橡胶、超细粉煤灰磁珠、交联剂、分散剂等成份的协同相互作用,使得成品材料具备了以下特性:
(1)环保性和工艺性:产品无毒无害,可回收循环利用,制备简单方便,能耗低,原料相容性好,生产效率高,上述阐述的内容在原材料的选用及制备方法上均可体现到;
(2)导电性;体积电阻率小,导电性能优异,而实现该项性能提升申请人从以下三个方向做了大量实验研究:①原材料选用电阻较小的,导电介质导电性好;②基体材料选用空间成型性好、稳定的,易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供导电介质填充分散;③原材料相容性能好,能够起到分散均匀的作用;而上述努力获得的最终结果便是:成品复合导电材料具备更为密集的导电网络和通道,导电性能显著提升;
(3)理化性能:拉伸、弯曲、缺口冲击强度高,拉伸强度稳定,变化率小,抗氧化耐老化,耐温性好,阻燃等级高,具体表现为高温不裂化,低温不脆化,耐环境应力开裂,电磁屏蔽性能好,抗干扰性强;
(4)应用性:从以上特性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导电材料应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电器设备中的导电密封垫、胶辊、胶膜等,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中的所有原料及其制取成份均可通过公开的市售渠道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导电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氯化聚乙烯65份;
氯醚橡胶30份;
苯基含氢硅树脂15份;
超细粉煤灰磁珠42份;
水镁石纤维3份;
偶联剂2.0份;
防老剂1份:
交联剂2.5份:
分散剂1.5份。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防老剂、交联剂以及分散剂的选用及制取如下表1所示:
表1
本实施例中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大体步骤进行:
Ⅰ:将氯化聚乙烯和氯醚橡胶投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相当于物料重量4%的硬脂酸钡,缓慢升温至75℃预热8min,之后再升温至105℃,将苯基含氢硅树脂和胶易素T-78分散剂加入到混炼机中熔融混合持续6min,得混料A;
Ⅱ:对混炼机中的混料A先升温至125℃,熔融混合5min后,再升温至150℃熔融混合5min,之后加入超细粉煤灰磁珠和偶联剂加压合炼8min,得混料B;
Ⅲ:保温保压条件下,加入水镁石纤维、防老剂和分散剂FT-78最后合炼10min,合炼结束前65s加入交联剂,得混料C;将混料C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加热一段温度为140℃,加热二段温度为150℃,加热三段温度为160℃,加热四段温度为170℃,加热五段温度为180℃,机头温度为170℃,熔体温度为160℃,主机转速为32r/m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导电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氯化聚乙烯68份;
氯醚橡胶33份;
苯基含氢硅树脂18份;
超细粉煤灰磁珠46份;
水镁石纤维3.5份;
偶联剂2.6份;
防老剂1.3份:
交联剂3.0份:
分散剂1.9份。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防老剂、交联剂以及分散剂的选用及制取如下表2所示:
表2
本实施例中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大体步骤进行:
Ⅰ:将氯化聚乙烯和氯醚橡胶投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相当于物料重量4.5%的硬脂酸钡,缓慢升温至78℃预热7.5min,之后再升温至108℃,将苯基含氢硅树脂和胶易素T-78分散剂加入到混炼机中熔融混合持续5.5min,得混料A;
Ⅱ:对混炼机中的混料A先升温至128℃,熔融混合4.5min后,再升温至152℃熔融混合4.5min,之后加入超细粉煤灰磁珠和偶联剂加压合炼9min,得混料B;
Ⅲ:保温保压条件下,加入水镁石纤维、防老剂和分散剂FT-78最后合炼11min,合炼结束前68s加入交联剂,得混料C;将混料C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加热一段温度为142℃,加热二段温度为152℃,加热三段温度为162℃,加热四段温度为172℃,加热五段温度为182℃,机头温度为172℃,熔体温度为162℃,主机转速为32.5r/mi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导电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氯化聚乙烯71份;
氯醚橡胶35份;
苯基含氢硅树脂20份;
超细粉煤灰磁珠48份;
水镁石纤维4份;
偶联剂2.8份;
防老剂1.5份:
交联剂3.4份:
分散剂2份。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防老剂、交联剂以及分散剂的选用及制取如下表3所示:
表3
本实施例中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大体步骤进行:
Ⅰ:将氯化聚乙烯和氯醚橡胶投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相当于物料重量5%的硬脂酸钡,缓慢升温至80℃预热7min,之后再升温至110℃,将苯基含氢硅树脂和胶易素T-78分散剂加入到混炼机中熔融混合持续5min,得混料A;
Ⅱ:对混炼机中的混料A先升温至130℃,熔融混合4min后,再升温至155℃熔融混合4min,之后加入超细粉煤灰磁珠和偶联剂加压合炼10min,得混料B;
Ⅲ:保温保压条件下,加入水镁石纤维、防老剂和分散剂FT-78最后合炼12.5min,合炼结束前70s加入交联剂,得混料C;将混料C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加热一段温度为143℃,加热二段温度为153℃,加热三段温度为163℃,加热四段温度为173℃,加热五段温度为183℃,机头温度为173℃,熔体温度为163℃,主机转速为33r/min。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导电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氯化聚乙烯74份;
氯醚橡胶37份;
苯基含氢硅树脂22份;
超细粉煤灰磁珠50份;
水镁石纤维4.5份;
偶联剂3.0份;
防老剂1.7份:
交联剂3.8份:
分散剂2.1份。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防老剂、交联剂以及分散剂的选用及制取如下表4所示:
表4
本实施例中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大体步骤进行:
Ⅰ:将氯化聚乙烯和氯醚橡胶投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相当于物料重量5.5%的硬脂酸钡,缓慢升温至82℃预热6.5min,之后再升温至112℃,将苯基含氢硅树脂和胶易素T-78分散剂加入到混炼机中熔融混合持续4.5min,得混料A;
Ⅱ:对混炼机中的混料A先升温至132℃,熔融混合3.5min后,再升温至158℃熔融混合3.5min,之后加入超细粉煤灰磁珠和偶联剂加压合炼11min,得混料B;
Ⅲ:保温保压条件下,加入水镁石纤维、防老剂和分散剂FT-78最后合炼14min,合炼结束前72s加入交联剂,得混料C;将混料C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加热一段温度为144℃,加热二段温度为154℃,加热三段温度为164℃,加热四段温度为174℃,加热五段温度为184℃,机头温度为174℃,熔体温度为164℃,主机转速为33.5r/min。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导电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氯化聚乙烯80份;
氯醚橡胶40份;
苯基含氢硅树脂25份;
超细粉煤灰磁珠54份;
水镁石纤维5份;
偶联剂3.5份;
防老剂2份:
交联剂4.0份:
分散剂2.5份。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防老剂、交联剂以及分散剂的选用及制取如下表5所示:
表5
本实施例中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大体步骤进行:
Ⅰ:将氯化聚乙烯和氯醚橡胶投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相当于物料重量6%的硬脂酸钡,缓慢升温至85℃塑炼6min,之后再升温至115℃,将苯基含氢硅树脂和胶易素T-78分散剂加入到混炼机中熔融混合持续4min,得混料A;
Ⅱ:对混炼机中的混料A先升温至135℃,熔融混合3min后,再升温至160℃熔融混合3min,之后加入超细粉煤灰磁珠和偶联剂加压合炼12min,得混料B;
Ⅲ:保温保压条件下,加入水镁石纤维、防老剂和分散剂FT-78最后合炼15min,合炼结束前75s加入交联剂,得混料C;将混料C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加热一段温度为145℃,加热二段温度为155℃,加热三段温度为165℃,加热四段温度为175℃,加热五段温度为185℃,机头温度为175℃,熔体温度为165℃,主机转速为34r/min。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材料,相对于实施例1,仅存在偶联剂的成份不同;
本对比例采用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和稀土偶联剂两种混合物,且质量比为2: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材料,相对于实施例2,仅存在防老剂的成份不同;
本对比例采用的防老剂仅为防老剂DNP。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材料,相对于实施例3,仅存在交联剂的成份不同;
本对比例采用的交联剂仅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材料,相对于实施例4,减少了分散剂的添加。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材料,相对于实施例5,其生产原料组份及其含量均与实施例5中的相同;
但本对比例的复合导电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有原料加入到混料机中,在温度为150℃条件下熔融混炼25min,合炼结束前55s加入交联剂,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材料,相对于实施例5,仅存在制备过程中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不同;
本对比例中的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如下:
加热一段温度为150℃,加热二段温度为160℃,加热三段温度为170℃,加热四段温度为180℃,加热五段温度为190℃,机头温度为185℃,熔体温度为170℃,主机转速为38.5r/min。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市售常用的复合导电材料,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60份的聚丙烯,20份的导电炭黑,10份碳纤维,5份氧化锌,3份偶联剂,12份增韧剂。
实施效果
为验证本发明之有益效果,取上述实施例1-5及对比例1-7复合导电材料干燥后制得的样条(每组取10根,检测数据取平均值)进行如下表6和表7所示的指标测试;
其中,样条尺寸mm:(120±2)×(15±0.5)×(5±0.2);
由于复合导电材料还未存在国标及地方性技术要求文件,因此,只能借鉴、参照其它类似技术文件的检测方法;
拉伸强度的检测方法参照GB/T1040技术文件;
弯曲强度的检测方法参照GB9341/T技术文件;
缺口冲击强度的检测方法参照GB/T1043技术文件;
断裂伸长率的检测方法参照GB/T1040技术文件;
体积电阻率的检测方法参照GB/T1410技术文件;
表7中各项目的检测方法参照GB/T2951技术文件;
表中实施例1-5分别对应#1-#5,对比例1-7分别对应#6-#12。
表6:机械性能
由上表6可以得出:
相较于对比例#6-#12,本发明的复合导电材料在拉伸强度上提高了3.49-61.87%;在弯曲强度上提高了10.69-72.43%;在缺口冲击强度上提高了4.71-34.81%;在断裂伸长率上提高了4.38-27.48%;在拉伸强度变化率降低了17.00-161.40%;在体积电阻率上降低了0-59.30%。
表7:抗老化氧化、耐温等性能
由上表7可见:本发明的复合导电材料在抗老化性、耐温性、阻燃性等方面性能上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应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结合本发明之优异效果,申请人对本发明的部分组分及制备方法进行阐述:
(1)偶联剂:硅烷系偶联剂为高分子材料制备过程中最常用的偶联剂,是让人联想到的首选偶联剂,起初申请人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单独作为本发明的偶联剂,但是得到的成品复合导电材料性能不够理想,难以达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随后,申请人在考量种种原因后,决定改变偶联剂的成份,另辟蹊径,将稀土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KH550协同添加(如对比例1),但制备得到的成品复合导电材料性能仍达不到要求(表6、表7有体现),之后,申请人又意外想到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锡偶联SSBR、稀土偶联剂,通过巧妙的协同结合使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成品复合导电材料在拉伸、弯曲、冲击强度等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上述成份的结合是非显而易见的,是申请人通过大量实验及创造性劳动得出的。
(2)防老剂;同样的,防老剂成份的使用并不是随意得出或先天就存在的,也是申请人通过大量实验获得的,研制中,申请人意外发现防老剂DNP和防老剂NBC的协同结合使用,更加适宜本发明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反应体系,采用了上述两种成份按照质量比(2-3):(1-2)混制利用,能够显著的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若是该种防老剂中成份及含量的改变,均会导致复合导电材料有关性能的下降。
(3)交联剂:申请人意外的发现,通过将过氧化二异丙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协同利用的复合型交联剂,能使本发明基体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之间快速形成大量、且分布均匀的桥键,构建成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稳定性好,不仅能够便于导电介质材料的分散布置,利于形成导电网络和通道,提高了导电性,还可使大大提高导电材料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若是交联剂中存在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均会导致上述功能的缺失,影响复合导电材料的应用性能,并造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能很好的实现。
当然,因为本发明复合导电材料的设计思路和发明目的之要求,本发明其余组分选择及含量选择显然也是非显而易见的,绝非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即可轻易想到。这在本发明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上有进一步的体现,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看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Ⅰ-Ⅲ三个步骤设计,分批分次加入原料,步骤简单而有序,而非采用现有技术常规的一次性加入(例如对比例5),这种工艺是与本发明复合导电材料生产原料组分的特殊配比相适应的,只有采用这种工艺,才能保证最后制备出的复合导电材料的优异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氯化聚乙烯80份;
氯醚橡胶40份;
苯基含氢硅树脂25份;
超细粉煤灰磁珠54份;
水镁石纤维5份;
偶联剂3.5份;
防老剂2份:
交联剂4.0份:
分散剂2.5份;
所述偶联剂为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锡偶联SSBR、稀土偶联剂三种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镁石纤维长度为1000μm,长径比为6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锡偶联SSBR、稀土偶联剂按照质量比(3-5):(1-3):(1-2)充分混制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锡偶联SSBR、稀土偶联剂按照质量比5:3:2充分混制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DNP、防老剂NBC两种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DNP、防老剂NBC按照质量比(2-3):(1-2)充分混制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DNP、防老剂NBC按照质量比3:2充分混制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6:2:3充分混制得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无锡市华耀助剂厂生产的分散剂FT-78和青岛昂记橡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胶易素T-78两种,分散剂FT-78与胶易素T-78之间的质量比为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Ⅰ:将氯化聚乙烯和氯醚橡胶投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相当于物料重量6%的硬脂酸钡,缓慢升温至85℃塑炼6min,之后再升温至115℃,将苯基含氢硅树脂和胶易素T-78分散剂加入到混炼机中熔融混合持续4min,得混料A;
Ⅱ:对混炼机中的混料A先升温至135℃,熔融混合3min后,再升温至160℃熔融混合3min,之后加入超细粉煤灰磁珠和偶联剂加压合炼12min,得混料B;
Ⅲ:保温保压条件下,加入水镁石纤维、防老剂和分散剂FT-78最后合炼15min,合炼结束前75s加入交联剂,得混料C;将混料C经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螺杆挤出机工作参数:加热一段温度为145℃,加热二段温度为155℃,加热三段温度为165℃,加热四段温度为175℃,加热五段温度为185℃,机头温度为175℃,熔体温度为165℃,主机转速为34r/min。
CN201810706046.3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Withdrawn CN109021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6046.3A CN109021412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6046.3A CN109021412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1412A true CN109021412A (zh) 2018-12-18

Family

ID=6552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6046.3A Withdrawn CN109021412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14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7282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0233A (ja) * 1997-11-05 1999-05-25 Sumitomo Chem Co Ltd ゴム組成物及び加硫ゴム組成物
CN104910534A (zh) * 2015-06-09 2015-09-16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抗拉伸绝缘电缆护套的组分及其制备工艺
CN105647030A (zh) * 2016-01-28 2016-06-08 深圳市慧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传感器的导电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66911A (zh) * 2017-08-10 2017-10-2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聚苯胺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0233A (ja) * 1997-11-05 1999-05-25 Sumitomo Chem Co Ltd ゴム組成物及び加硫ゴム組成物
CN104910534A (zh) * 2015-06-09 2015-09-16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抗拉伸绝缘电缆护套的组分及其制备工艺
CN105647030A (zh) * 2016-01-28 2016-06-08 深圳市慧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传感器的导电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66911A (zh) * 2017-08-10 2017-10-2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聚苯胺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7282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CN117487282B (zh) * 2023-12-29 2024-03-26 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0935B (zh) 一种高阻燃等级低烟无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14244B (zh) 额定电压3000v的低烟无卤阻燃轨道车辆用单芯电缆绝缘橡胶
CN101709123B (zh) 一种纳米沥青阻燃抑烟改性剂及其制备
CN108250747B (zh) 一种热塑性聚醚酰亚胺绝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8427B (zh) 额定电压750v的低烟无卤阻燃轨道车辆用单芯电缆绝缘橡胶
CN105348646B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基低烟无卤电缆料及制备方法
CN112063048A (zh) 一种低介电高熔体强度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399A (zh) 车内高压线用柔软型低烟无卤高阻燃耐油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3415B (zh) 兼顾导电性和阻燃性的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479A (zh) 一种绿色环保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2749A (zh) 一种阻燃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1049B (zh) 一种石墨烯协同连续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耐候ppo/hip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138B (zh) 改性阻燃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2349A (zh) 一种耐高温无卤阻燃abs组合物
CN109135055A (zh) 一种低密度镀镍空心玻璃微珠/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7027B (zh) 一种用于数据线电磁屏蔽的无卤阻燃导电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4224A (zh) 耐热性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1412A (zh) 一种导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
CN108299803A (zh) 一种高阻燃的透明pe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7719A (zh) 一种阻燃耐温复合导电材料
CN108727717A (zh) 一种添加水镁石纤维的复合导电材料
CN108727718A (zh) 一种添加超细粉煤灰磁珠的复合导电材料
CN112521675B (zh) 一种绝缘耐寒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83689B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44894A (zh) 一种添加贝壳粉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