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1231A -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1231A
CN109011231A CN201810911225.0A CN201810911225A CN109011231A CN 109011231 A CN109011231 A CN 109011231A CN 201810911225 A CN201810911225 A CN 201810911225A CN 109011231 A CN109011231 A CN 109011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device
rise buildings
cushion
friction
draw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12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韦达
李泽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9112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1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1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1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层楼墙外部的竖向直线轨道和轨道小车,轨道小车通过摩擦滑块紧密连接在直线轨道上且轨道小车的承载重力大于所受摩擦力时下滑,还包括拉绳,拉绳安装在竖向直线轨道旁。本发明通过逃生装置在直线轨道上产生摩擦力,匀速或降速下降,无需人体掌握,自行下落,使用省时省力,而且不需自我操心,克服心理紧张问题,另外,通过拉绳,一方面能够实现刹车的功能,便于控制速度,另一方面,操作安全性更高,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楼层逃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楼发生火灾时,通常逃生均通过消防平台,该方式对于逃生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过程中因心理原因握紧逃生绳的过程易发生握不紧的情况,危险性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层楼墙外部的竖向直线轨道和轨道小车,轨道小车通过摩擦滑块紧密连接在直线轨道上且轨道小车的承载重力大于所受摩擦力时下滑,还包括拉绳,拉绳安装在竖向直线轨道旁。
优选的,上述轨道小车包括滑板、坐垫和靠背,滑板背侧安装两摩擦滑块,前侧底部垂直连接坐垫,坐垫前端设置有靠背,靠背与坐垫和滑板构成U形结构,直线轨道通过工字钢架固定连接在高层楼墙上。
优选的,上述滑板上端两侧设置有扶手。
优选的,上述摩擦滑块包括直线导轨块和滑动摩擦副,直线导轨块上端安装有滑动摩擦副,滑动摩擦副紧密贴合在弧形导轨上,直线导轨块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到轨道小车上。
优选的,上述滑动摩擦副包括U型卡槽,U性卡槽内侧设置有弹性橡胶垫,弹性橡胶垫弹性紧密贴合在弧形导轨上,U型卡槽左、右和前侧均设置有压紧螺钉,压紧螺钉内端抵靠在压板上,压板贴合在弹性橡胶垫上。
优选的,上述U型卡槽的槽内为上窄下宽结构,且下端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直线导轨块上。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逃生装置的直线导轨块和摩擦副依次安装到直线轨道上;
(2)将摩擦副紧固在直线导轨块上并调节摩擦力大小;
(3)使用时人体坐上坐垫并朝向墙面,一只手靠在扶手上,另一只手拉着拉绳;
(4)通过外力或拉动拉绳给逃生装置一个初始力,获得一个初始速度;
(5)在摩擦力作用下,人体沿着直线轨道下行到地面,实现逃生。
逃生装置在每一层楼起点和终点的运动过程满足:
其中,m为逃生装置和人的总质量;
v1为初始速度;
h为半直线高度;
fm为摩擦力;
v2为终止速度;
r为半直线半径;
从式(1)可得
式中设定v1≥v2,且v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逃生装置在直线轨道上产生摩擦力,匀速或降速下降,无需人体掌握,自行下落,使用省时省力,而且不需自我操心,克服心理紧张问题,另外,通过拉绳,一方面能够实现刹车的功能,便于控制速度,另一方面,操作安全性更高,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2)本发明的轨道小车结构简单,上车方便,安全性高,成本低,采用工字钢架将轨道悬空,便于面墙而坐,提高使用安全性;
(3)设置扶手方便手握轨道小车,下落更安全;
(4)采用直线导轨和摩擦副的方式,便于在下落过程中实现承载和摩擦缓行;且通过转动轴能够直线导轨块安装;
(5)采用压紧螺钉和压板,能够快速实现摩擦力的快速调节,确保满足下落安全性;
(6)采用可拆卸的结构以及上大下小的U型卡槽结构,方便进行装拆,上窄下宽,一方面起到方便摩擦力调节,另一方面,起到自锁紧,确保摩擦力可靠;
(7)通过设定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于重力所作的功,能够让使用者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轨道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摩擦副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摩擦副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层楼墙5外部的竖向直线轨道1和轨道小车2,轨道小车2通过摩擦滑块3紧密连接在直线轨道1上且轨道小车2的承载重力大于所受摩擦力时下滑,还包括拉绳4,拉绳4安装在竖向直线轨道1旁,在每层楼地面正对的楼墙5外设置有限位套7,避免拉绳悬空,手握不可靠。
优选的,上述轨道小车2包括滑板201、坐垫202和靠背203,滑板201背侧安装两摩擦滑块3,前侧底部垂直连接坐垫202,坐垫202前端设置有靠背203,靠背203与坐垫202和滑板201构成U形结构,直线轨道1通过工字钢架6固定连接在高层楼墙5上,U形结构上端连接有松紧带310,松紧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板201上端,另一端通过卡扣311可拆卸地连接在靠背203上端,设置松紧带,能够提供人体坐在轨道小车上的安全性。
优选的,上述滑板201上端两侧设置有扶手204。
优选的,上述摩擦滑块3包括直线导轨块301和滑动摩擦副302,直线导轨块301上端安装有滑动摩擦副302,滑动摩擦副302紧密贴合在弧形导轨1上,直线导轨块301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7,连接板307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8,转动轴308通过轴承309连接到轨道小车2上。
优选的,上述滑动摩擦副302包括U型卡槽303,U性卡槽303内侧设置有弹性橡胶垫304,弹性橡胶垫304弹性紧密贴合在弧形导轨1上,U型卡槽303左、右和前侧均设置有压紧螺钉305,压紧螺钉305内端抵靠在压板306上,压板306贴合在弹性橡胶垫304上。
优选的,上述U型卡槽303的槽内为上窄下宽结构,且下端通过螺钉可拆卸方式连接在直线导轨块301上,螺钉穿过整个U型卡槽长度方向后固定连接在直线导轨块上。
实施例2: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逃生装置的直线导轨块和摩擦副依次安装到直线轨道上;
(2)将摩擦副紧固在直线导轨块上并调节摩擦力大小;
(3)使用时人体坐上坐垫并朝向墙面,一只手靠在扶手上,另一只手拉着拉绳;
(4)通过外力或拉动拉绳给逃生装置一个初始力,获得一个初始速度;
(5)在摩擦力作用下,人体沿着直线轨道下行到地面,实现逃生。
逃生装置在每一层楼起点和终点的运动过程满足:
其中,m为逃生装置和人的总质量;
v1为初始速度;
h为半直线高度;
fm为摩擦力;
v2为终止速度;
r为半直线半径;
从式(1)可得
式中设定v1≥v2,且v2>0,则在每层楼楼顶到楼底内运动摩擦力所做功大于重力势能,通过循环的实现每层楼满足上述运动条件,提高使用者下落过程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高层楼墙(5)外部的竖向直线轨道(1)和轨道小车(2),轨道小车(2)通过摩擦滑块(3)紧密连接在直线轨道(1)上且轨道小车(2)的承载重力大于所受摩擦力时下滑,还包括拉绳(4),拉绳(4)安装在竖向直线轨道(1)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小车(2)包括滑板(201)、坐垫(202)和靠背(203),滑板(201)背侧安装两摩擦滑块(3),前侧底部垂直连接坐垫(202),坐垫(202)前端设置有靠背(203),靠背(203)与坐垫(202)和滑板(201)构成U形结构,直线轨道(1)通过工字钢架(6)固定连接在高层楼墙(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板(201)上端两侧设置有扶手(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滑块(3)包括直线导轨块(301)和滑动摩擦副(302),直线导轨块(301)上端安装有滑动摩擦副(302),滑动摩擦副(302)紧密贴合在弧形导轨(1)上,直线导轨块(301)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7),连接板(307)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8),转动轴(308)通过轴承(309)连接到轨道小车(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摩擦副(302)包括U型卡槽(303),U性卡槽(303)内侧设置有弹性橡胶垫(304),弹性橡胶垫(304)弹性紧密贴合在弧形导轨(1)上,U型卡槽(303)左、右和前侧均设置有压紧螺钉(305),压紧螺钉(305)内端抵靠在压板(306)上,压板(306)贴合在弹性橡胶垫(3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卡槽(303)的槽内为上窄下宽结构,且下端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直线导轨块(3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逃生装置的直线导轨块和摩擦副依次安装到直线轨道上;
(2)将摩擦副紧固在直线导轨块上并调节摩擦力大小;
(3)使用时人体坐上坐垫并朝向墙面,一只手靠在扶手上,另一只手拉着拉绳;
(4)通过外力或拉动拉绳给逃生装置一个初始力,获得一个初始速度;
(5)在摩擦力作用下,人体沿着直线轨道下行到地面,实现逃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逃生装置在每一层楼起点和终点的运动过程满足:
其中,m为逃生装置和人的总质量;
v1为初始速度;
h为半直线高度;
fm为摩擦力;
v2为终止速度;
r为半直线半径;
从式(1)可得
式中设定v1≥v2,且v2>0。
CN201810911225.0A 2018-08-11 2018-08-11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9011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1225.0A CN109011231A (zh) 2018-08-11 2018-08-11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1225.0A CN109011231A (zh) 2018-08-11 2018-08-11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1231A true CN109011231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1225.0A Pending CN109011231A (zh) 2018-08-11 2018-08-11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1231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7543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天津市鼎金鼎财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逃生用辅助装置
CN106798978A (zh) * 2017-01-03 2017-06-06 武刚 一种高楼逃生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7543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天津市鼎金鼎财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逃生用辅助装置
CN106798978A (zh) * 2017-01-03 2017-06-06 武刚 一种高楼逃生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33706U (zh) 一种减重平衡康复训练装置
CN205359914U (zh) 一种康复锻炼辅助车
CN106798978A (zh) 一种高楼逃生设备
CN104208824A (zh) 高楼快速逃生通道
CN109011231A (zh) 一种竖向式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90009B (zh) 轨道式高楼速降逃生装置
CN109125968A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58874B (zh) 电动脚扣中的支撑系统
CN109125967A (zh)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装置的轨道小车
CN208582006U (zh) 一种根据身体坐姿自动调整高度座椅
CN204588377U (zh) 电梯
CN205988485U (zh)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CN204682826U (zh) 一种带儿童座椅的行李箱
CN109125964A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用摩擦滑块
CN205515092U (zh) 一种骨科用滑动定位式腿部牵引装置
CN215961974U (zh) 一种手臂力量康复训练设备
CN205472165U (zh) 一种防晃稳定电梯
CN106310595A (zh) 一种心理学用协调性训练装置
CN208485477U (zh) 一种可托物品的并列式自动人行道
CN208545085U (zh) 一种轮椅用升降装置
CN106237552A (zh)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CN210310354U (zh) 一种高铁及动车座椅用轻量化扶手组件结构
CN212914239U (zh) 一种悬挂逃生系统
CN209864530U (zh) 滑车以及应用其的悬吊装置
CN209289914U (zh) 一种多功能健美操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