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8485U -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8485U
CN205988485U CN201621052849.4U CN201621052849U CN205988485U CN 205988485 U CN205988485 U CN 205988485U CN 201621052849 U CN201621052849 U CN 201621052849U CN 205988485 U CN205988485 U CN 205988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rope
assembly
chair
escap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28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东升
胡伟
张洪管
韩锐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lo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uangn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uangn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uangn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28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8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8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8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在高层建筑外侧设置的多个缓降逃生装置;缓降逃生装置为高层建筑每层外侧均设置逃生平台,逃生平台均设有通孔,每层逃生平台的通孔一起组成无井壁的井道,井道内设有绳索组件,绳索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井道的两端,井道下端设有缓冲垫,高层建筑每层配有若干逃生椅,逃生椅与绳索配合;逃生椅为椅座铰接在椅背的正面,夹绳器组件固定在椅背的背面,扶手组件铰接在椅背的两侧,夹绳器组件与绳索组件配合,刹车把手组件设置在扶手组件上,刹车把手组件通过刹车线与夹绳器组件配合,椅背上设有安全带,扶手组件上设有与刹车把手组件配合的锁紧挂钩组件;夹绳器包括固定片、两个夹片、橡胶摩擦件及扭簧。

Description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楼救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数量超过16万(≥24米),超高层建筑(≥100米)超过2000栋。当今城市高楼林立,由此引发的火灾隐患也成为了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当火灾发生时,电梯无法使用,楼梯间一旦窜入烟气便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如今缓降装置为高层建筑火灾人员逃生的重要工具。现有逃生缓降器配备楼层高度不得大于30米,无法应用于部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多数逃生缓降器一端固定,极易造成绳索打转,操作不当容易与墙壁发生碰撞,安全系数较低。且部分逃生器仅有一条安全带,舒适感差,不易控制平衡,会增加逃生人员的恐惧感,不适用于老弱病残人员逃生。往复式逃生缓降器需要等待前者逃生之后才能供下一位逃生者使用,严重延误了疏散时间。因此一种可适用于多人同时逃生且安全系数高的缓降装置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存逃生缓降器人员疏散时间长、安全系数低、容易造成人员恐惧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所述多人缓降逃生装置为高层建筑外侧设置的多个缓降逃生装置;
所述缓降逃生装置,包括逃生平台、绳索组件、逃生椅及缓冲垫,高层建筑每层外侧均设置逃生平台,所述逃生平台均设有通孔,所述每层逃生平台的通孔一起组成无井壁的井道,所述井道内设有绳索组件,所述绳索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井道的两端,井道下端设有缓冲垫,高层建筑每层配有若干逃生椅,所述逃生椅与绳索配合;
所述逃生椅包括椅背、椅座、扶手组件、夹绳器组件、刹车把手组件、锁紧挂钩组件和安全带,所述椅座铰接在椅背的正面,所述夹绳器组件固定在椅背的背面,所述扶手组件铰接在椅背的两侧,所述夹绳器组件与绳索组件配合,所述刹车把手组件设置在扶手组件上,所述刹车把手组件通过刹车线与夹绳器组件配合,所述椅背上设有安全带,所述扶手组件上设有与刹车把手组件配合的锁紧挂钩组件;
所述夹绳器组件为同时使用的若干夹绳器,所述夹绳器包括固定片、上夹片、下夹片、橡胶摩擦件及扭簧,所述上夹片由上夹口和上夹柄构成,所述下夹片由下夹口和下夹柄构成,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交叉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上设有扭簧,所述上夹口和下夹口均为椭圆弧状,所述上夹口和下夹口内侧均设有橡胶摩擦件,所述固定片与下夹片的下夹柄配合连接形成壳体,所述固定片与上夹片的上夹柄配合,从而限定上夹柄与下夹柄的最大角度,刹车线的一端连接刹车把手,刹车线的另一端穿过下夹柄连接上夹柄。
优选的,所述下夹口外侧活动连接锁口夹,所述上夹口外侧设有与所述锁口夹配合的锁扣。通过锁口夹与锁扣的配合能够将上夹口与下夹口锁紧。
优选的,所述逃生平台的周围设安全护栏。
优选的,所述绳索组件为两条平行的钢丝绳。选用航天用材,直径不小于2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绳器组件为两个并排设置的夹绳器,所述扶手组件为两个扶手,所述锁紧挂钩组件为两个锁紧挂钩,所述刹车把手组件为两个刹车把手,一个扶手设置一个刹车把手,一个刹车把手与一个夹绳器配合,一个刹车把手与一个锁紧挂钩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全带一端固定在椅背上,所述安全带另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椅背上设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槽,所述安全带上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橡胶摩擦件与绳索接触处设置为波浪凹凸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高层建筑中同一楼层的多人逃生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逃生椅与钢丝绳可分离,可使用多个逃生椅在不同楼层上同时缓降逃生,提高了受灾人员的自救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绳索组件中的绳索两端固定,解决了现有逃生器摇晃、打转的缺陷,更具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使用采用的夹绳器,能够极大的提高摩擦部件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提高缓降逃生的安全性,通过夹绳器与刹车把手的配合,能够实现不同楼层的受灾人员同时有序缓降逃生,进一步提高了受灾人员的自救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夹绳器组件,通过与绳索组件和刹车把手组件的配合,增加了逃生椅与绳索的接触点,进一步增加了缓降逃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调节逃生椅的下降速度,保证受灾人员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采用安全带,能够保证逃生人员在下降时不与逃生椅分离,不仅能够保证受灾人员的安全,还增加受灾人员的安全感,使受灾人员不致慌乱。
6.本实用新型椅背、椅座及扶手组件均采用铰接,能够大大降低逃生椅的体积,从而提高存放逃生椅的数量,保证火灾时受灾人员有足够的逃生椅进行缓降逃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缓降逃生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逃生椅侧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逃生椅背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逃生椅夹绳器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逃生椅夹绳器俯视剖视图;
其中,1.逃生平台,2.钢丝绳,3.逃生椅,4.缓冲垫,5.通孔,6.安全护栏,301.椅背,302.椅座,303.扶手,304.夹绳器,305.刹车把手,306.锁紧挂钩,307.安全带,401.固定片,402.上夹片,403.下夹片,404.橡胶摩擦件,405.扭簧,406.刹车线,407.上夹口,408.下夹口,409.锁口夹,410.锁扣,411.上夹柄,412.下夹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为高层建筑外侧设置的多个缓降逃生装置,缓降逃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逃生平台1、两条钢丝绳2、逃生椅3及缓冲垫4,高层建筑每层外侧均设置逃生平台,逃生平台的周围设安全护栏6,逃生平台1均设有通孔5,每层逃生平台1的通孔5一起组成无井壁的井道,井道内设有两条平行的钢丝绳2,选用航天用材,直径不小于20mm,两条平行的钢丝绳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井道的两端,井道下端设有缓冲垫4,高层建筑每层配有若干逃生椅3,逃生椅3与钢丝绳2配合。
逃生椅,如图2-3所示,包括椅背301、椅座302、两个扶手303、两个夹绳器304、两个刹车把手305、两个锁紧挂钩306和安全带307,椅座302铰接在椅背301的正面,两个夹绳器304并排固定在椅背301的背面,两个扶手303分别铰接在椅背301的两侧,两个夹绳器304组件分别与两条钢丝绳2配合,两个刹车把手305分别设置在两个扶手303上,椅背301上设有安全带307,安全带307一端固定在椅背301上,安全带307另一端设有插孔,椅背301上设有与插孔配合的插槽,安全带307上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器,两个扶手303上均设有与刹车把手305配合的锁紧挂钩306,刹车把手305与锁紧挂钩306均安装在扶手303的下侧。
夹绳器,如图4-5所示,包括固定片、上夹片402、下夹片403、橡胶摩擦件404及扭簧405,上夹片402由上夹口407和上夹柄411构成,下夹片403由下夹口408和下夹柄412构成,上夹片402和下夹片403交叉通过销轴连接,销轴上设有扭簧405,上夹口407和下夹口408均为椭圆弧状,上夹口407和下夹口408内侧均设有橡胶摩擦件404,固定片与下夹片403的下夹柄412配合连接形成壳体,固定片401与上夹片402的上夹柄配合,从而限定上夹柄411与下夹柄412的最大角度,刹车线406的一端连接刹车把手305,刹车线406的另一端穿过下夹柄412连接上夹柄411。下夹口408外侧活动连接锁口夹409,上夹口407外侧设有与锁口夹409配合的锁扣410。通过锁口夹409与锁扣410的配合能够将上夹口407与下夹口408锁紧。壳体与椅背301连接处设置卷边,卷边上打螺丝孔,可用螺丝将夹绳器固定在椅背301上。
逃生时,逃生人员站在逃生平台1上,打开夹绳器304锁口夹409,将钢丝绳2推入夹绳器304,再扣紧锁口夹409,使逃生椅3安装在钢丝绳2上。将刹车把手305放置在锁紧挂钩306上,使夹绳器304中橡胶摩擦件404与钢丝绳2紧紧贴合,从而使逃生椅3锁紧在钢丝绳2上不下滑(最高承重不小于150kg)。此时逃生人员可坐在逃生椅3上,插上安全带307,并通过调节器根据体型调节长短。坐好之后,将刹车把手305从锁紧挂钩306中拿出,控制刹车把手305调节夹绳器304与钢丝绳2的夹紧程度从而调整速度。逃生时,通过逃生人员的重力克服夹绳器304与钢丝绳2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逃生椅3缓降,刹车把手305可调整夹绳器304与钢丝绳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从而实现控速与急停。
在同一逃生平台安装位置,不同楼层的逃生人员可同时安装逃生椅进行逃生。同楼层逃生人员可顺序安装。逃生时如遇下方逃生人员正在安装逃生椅,可利用手刹减速或停下等待。
缓冲垫安放在井道底部,位于逃生椅椅座下方位置,最终缓降后的逃生椅落在缓冲垫上,缓冲垫内置弹簧,可减缓落地时逃生人员的腿部受力。到达底层后,逃生人员摘下逃生椅完成逃生。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是,在高层建筑外侧设置的多个缓降逃生装置;
所述缓降逃生装置,包括逃生平台、绳索组件、逃生椅及缓冲垫,高层建筑每层外侧均设置逃生平台,所述逃生平台均设有通孔,所述每层逃生平台的通孔一起组成无井壁的井道,所述井道内设有绳索组件,所述绳索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井道的两端,井道下端设有缓冲垫,高层建筑每层配有若干逃生椅,所述逃生椅与绳索配合;
所述逃生椅包括椅背、椅座、扶手组件、夹绳器组件、刹车把手组件、锁紧挂钩组件和安全带,所述椅座铰接在椅背的正面,所述夹绳器组件固定在椅背的背面,所述扶手组件铰接在椅背的两侧,所述夹绳器组件与绳索组件配合,所述刹车把手组件设置在扶手组件上,所述刹车把手组件通过刹车线与夹绳器组件配合,所述椅背上设有安全带,所述扶手组件上设有与刹车把手组件配合的锁紧挂钩组件;
所述夹绳器组件为同时使用的若干夹绳器,所述夹绳器包括固定片、上夹片、下夹片、橡胶摩擦件及扭簧,所述上夹片由上夹口和上夹柄构成,所述下夹片由下夹口和下夹柄构成,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交叉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上设有扭簧,所述上夹口和下夹口均为椭圆弧状,所述上夹口和下夹口内侧均设有橡胶摩擦件,所述固定片与下夹片的下夹柄配合连接形成壳体,所述固定片与上夹片的上夹柄配合,从而限定上夹柄与下夹柄的最大角度,刹车线的一端连接刹车把手,刹车线的另一端穿过下夹柄连接上夹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夹口外侧活动连接锁口夹,所述上夹口外侧设有与所述锁口夹配合的锁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逃生平台的周围设安全护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绳索组件为两条平行的钢丝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绳器组件为两个并排设置的夹绳器,所述扶手组件为两个扶手,所述锁紧挂钩组件为两个锁紧挂钩,所述刹车把手组件为两个刹车把手,一个扶手设置一个刹车把手,一个刹车把手与一个夹绳器配合,一个刹车把手与一个锁紧挂钩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全带一端固定在椅背上,所述安全带另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椅背上设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槽,所述安全带上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橡胶摩擦件与绳索接触处设置为波浪凹凸状。
CN201621052849.4U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Active CN205988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849.4U CN205988485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849.4U CN205988485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8485U true CN205988485U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0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2849.4U Active CN205988485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84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7552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CN111632288A (zh) * 2020-04-28 2020-09-08 张志明 高楼安全逃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7552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CN111632288A (zh) * 2020-04-28 2020-09-08 张志明 高楼安全逃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1713Y (zh) 高楼火灾逃生座椅
CN205988485U (zh)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CN106228736A (zh) 一种高层智能消防预警逃生系统
WO2017063235A1 (zh) 用于高楼逃生的滑行设备
CN106237552A (zh) 一种高楼多人缓降逃生装置
KR200469371Y1 (ko) 인명구조용 로프 사다리
US6817443B1 (en) High rise emergency escape apparatus
CN211751881U (zh) 一种高层消防逃生装置
CN105582618A (zh) 两用高层建筑重力滑降逃生装置
CN206822966U (zh) 一种风电专用式救生缓降装置
CN204624929U (zh) 室外安装用升降装置
CN209933869U (zh)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滑到系统设备及门窗开起设备
CN109939377A (zh) 一种索道逃生器及其滑轨
CN210728453U (zh) 一种索道逃生器及其滑轨
KR101426413B1 (ko) 비상 탈출장치용 보조기구
CN105536164A (zh) 一种防跳楼救援网
CN109173105A (zh) 高层消防逃生装置
CN209630464U (zh) 一种高层楼梯逃生装置
CN108744325A (zh) 一种专用于高层建筑物的消防设备
CN210422410U (zh) 基于建筑物防护的安全装置
CN212090542U (zh) 一种座椅式升降机
CN201201834Y (zh) 平台吊篮
CN2772544Y (zh) 高层建筑逃生救助装置
CN209696090U (zh) 一种消防逃生扶手结构
CN201921334U (zh) 高空生命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3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 Building 3, Shando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1369 Zhengtai Road, Fenghuang Street, Fangzi District,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1206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Talo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AB Block 613-G3, Century Fortune Center, West Side of Xinyu Road, Jinan High-tech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CHUANGN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