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6733B -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6733B
CN109006733B CN201811080854.XA CN201811080854A CN109006733B CN 109006733 B CN109006733 B CN 109006733B CN 201811080854 A CN201811080854 A CN 201811080854A CN 109006733 B CN109006733 B CN 109006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pipe
box body
connecting pipe
nick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08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6733A (zh
Inventor
樊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808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6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6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6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6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6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05Poisoning insects using bait sta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包括圆柱状箱体,箱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进虫孔,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最少四组滴液装置,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同心大小头,箱体的内腔被同心大小头分隔为位于同心大小头上方的进虫室和位于同心大小头下方的关虫室,同心大小头包括大端管、倒锥状连接管和小端管,小端管的下端设置有单向进虫阀;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最少六组集液装置,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下端设置有封盖。该环保型捕虫器使用简单方便,捕虫效果好,捕虫成本低,能够回收利用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且诱虫杀虫液能够多次重复利用,节能环保,应用价值高。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属于捕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捕虫器是农/林业保护中常用的一项设备,目前常见的捕虫器一般是采用高压电网灯诱杀,或是性诱剂诱杀,无论高压电网还是性诱剂的成本都较高。高压电网灯耗电,高压电网灯的安全性较差;采用性诱剂配置的诱导液来诱杀害虫,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诱导液由于害虫被诱杀后浸泡在其中导致其易被污染,这使得诱导液的重复利用率极低;因此,上述捕虫器不节能环保,捕杀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包括圆柱状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进虫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最少四组滴液装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同心大小头,所述箱体的内腔被同心大小头分隔为位于同心大小头上方的进虫室和位于同心大小头下方的关虫室,所述进虫孔与进虫室连通;所述同心大小头包括大端管、倒锥状连接管和小端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大端管和小端管之间,所述大端管设置在连接管的上方,所述大端管与箱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小端管的下端设置有单向进虫阀;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最少六组集液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上端与关虫室连通,所述排污管的下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排污管的下端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滴液装置包括装有诱虫杀虫液的第一饮料瓶、与第一饮料瓶瓶口相适配的第一接管、套设在第一接管外部的第一锁紧螺圈、套设在第一接管外部的第一垫片、嵌在箱体顶部且与第一接管相适配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饮料瓶的瓶口与第一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位于进虫室且第一套管的上端与箱体的顶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固设有封底,所述封底上设置有滴孔,所述第一接管的下端位于第一套管的内部且第一接管与第一套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圈设置在箱体的上方且第一锁紧螺圈与第一接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垫片设置在第一锁紧螺圈和箱体顶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单向进虫阀包括多片镀镍薄膜带、圆锥状锥壳、用来支撑锥壳的圆柱状立柱、位于立柱下方的圆台形支撑柱、位于支撑柱下方的圆柱状配重块、位于配重块下方的圆柱螺旋弹簧、位于圆柱螺旋弹簧下方的连板,所述镀镍薄膜带的尾端成圈状排列在小端管的内侧且镀镍薄膜带的尾端与小端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壳设置在小端管的正下方,所述锥壳的下端固设有磁管,所述镀镍薄膜带的首端成圈状排列在磁管的外侧,所述立柱的上端与锥壳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支撑柱的上端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柱上端的直径小于支撑柱下端的直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配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的上端与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的下端与连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板的端部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镀镍薄膜带包括塑料基膜,所述塑料基膜的正面设置有镍镀层,所述镍镀层的长度为x,所述镍镀层的首端与塑料基膜的首端对齐,所述镍镀层的尾端与塑料基膜的尾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塑料基膜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厚层,所述第一加厚层的长度小于塑料基膜的长度,所述第一加厚层的尾端与塑料基膜的尾端对齐,所述第一加厚层的首端与塑料基膜的首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第一加厚层的首端与塑料基膜的首端之间的间距为y,y=x;所述第一加厚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厚层,所述第二加厚层的长度小于第一加厚层的长度,所述第二加厚层的尾端与第一加厚层的尾端对齐,所述第二加厚层的首端与第一加厚层的首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第二加厚层的首端与第一加厚层的首端之间的间距为z,z=y。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加厚层的厚度等于第一加厚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加厚层的厚度等于塑料基膜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壳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立柱的直径等于支撑柱上端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液装置包括第二饮料瓶、与第二饮料瓶瓶口相适配的第二接管、套设在第二接管外部的第二锁紧螺圈、套设在第二接管外部的第二垫片、嵌在箱体底部且与第二接管相适配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饮料瓶的瓶口与第二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位于关虫室且第二套管的下端与箱体的底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固设有滤网,所述第二接管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管的内部且第二接管与第二套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圈设置在箱体的下方且第二锁紧螺圈与第二接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二锁紧螺圈和箱体底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管内壁的锥角为α,120°≤α≤13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诱虫杀虫液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75~85质量份的红糖,56~58质量份的棉子糖,6.5~7.9质量份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1.1~2.5质量份的杀虫剂,200~300质量份的水。
本发明所述环保型捕虫器使用简单方便,捕虫效果好,捕虫成本低,能够回收利用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且诱虫杀虫液能够多次重复利用,节能环保,应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环保型捕虫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单向进虫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镀镍薄膜带与小端管以及镀镍薄膜带与磁管连接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镀镍薄膜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环保型捕虫器倒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所述环保型捕虫器,包括圆柱状箱体1,箱体1的内腔也为圆柱状,所述箱体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进虫孔11,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最少四组滴液装置,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同心大小头,所述箱体1的内腔被同心大小头分隔为位于同心大小头上方的进虫室12和位于同心大小头下方的关虫室13,所述进虫孔11与进虫室12连通;所述同心大小头包括大端管31、倒锥状连接管32和小端管33,所述连接管32设置在大端管31和小端管33之间,所述大端管31设置在连接管32的上方,所述大端管31与箱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小端管33的下端设置有单向进虫阀5;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最少六组集液装置,所述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4,所述排污管4的上端与关虫室13连通,所述排污管4的下端设置有封盖41,所述封盖41与排污管4的下端螺纹连接。
所述滴液装置包括装有诱虫杀虫液的第一饮料瓶21、与第一饮料瓶21瓶口相适配的第一接管22、套设在第一接管22外部的第一锁紧螺圈23、套设在第一接管22外部的第一垫片24、嵌在箱体1顶部且与第一接管22相适配的第一套管25,所述第一饮料瓶21的瓶口与第一接管22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5位于进虫室12且第一套管25的上端与箱体1的顶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套管25的下端固设有封底26,所述封底26上设置有滴孔261,所述第一接管22的下端位于第一套管25的内部且第一接管22与第一套管2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圈23设置在箱体1的上方且第一锁紧螺圈23与第一接管2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垫片24设置在第一锁紧螺圈23和箱体1顶部之间。
所述单向进虫阀5包括多片镀镍薄膜带51、圆锥状锥壳52、用来支撑锥壳52的圆柱状立柱53、位于立柱53下方的圆台形支撑柱54、位于支撑柱54下方的圆柱状配重块55、位于配重块55下方的圆柱螺旋弹簧56、位于圆柱螺旋弹簧56下方的连板57,所述镀镍薄膜带51的尾端成圈状排列在小端管33的内侧且镀镍薄膜带51的尾端与小端管3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壳52设置在小端管33的正下方,所述锥壳52的下端固设有磁管521,所述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成圈状排列在磁管521的外侧,所述立柱53的上端与锥壳5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53的下端与支撑柱54的上端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柱54上端的直径小于支撑柱54下端的直径,所述支撑柱54的下端与配重块5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56的上端与配重块5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56的下端与连板5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板57的端部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集液装置包括第二饮料瓶61、与第二饮料瓶61瓶口相适配的第二接管62、套设在第二接管62外部的第二锁紧螺圈63、套设在第二接管62外部的第二垫片64、嵌在箱体1底部且与第二接管62相适配的第二套管65,所述第二饮料瓶61的瓶口与第二接管62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65位于关虫室13且第二套管65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套管65的上端固设有滤网66,所述第二接管62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管65的内部且第二接管62与第二套管6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圈63设置在箱体1的下方且第二锁紧螺圈63与第二接管6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垫片64设置在第二锁紧螺圈63和箱体1底部之间。
异径管又称大小头、异径管、异径直通;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大小头叫做同心大小头。本发明所述同心大小头的具体结构还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604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大端管31的内径大于小端管33的内径,所述大端管31、连接管32和小端管33可一体成型为整体结构。
所述第一饮料瓶21和第二饮料瓶61可使用市面上常用的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这为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的二次利用提供一种途径,为环保事业做贡献。在第一饮料瓶21中装满诱虫杀虫液,然后将所述箱体1倒置,如图5所示,将第一饮料瓶21的瓶口与第一接管22螺纹连接,再将第一接管22与第一套管25螺纹连接,再往第一接管22的外部套上第一锁紧螺圈23使得第一锁紧螺圈23与第一接管22螺纹连接直至第一锁紧螺圈23紧压第一垫片24;此时,第一接管22与第一套管25在第一锁紧螺圈23的锁紧下能够避免第一接管22再次转动。由于市场上的塑料瓶种类各异,因此第一饮料瓶21瓶口的螺纹也存在差异,可设置多种不同规格的第一接管22使其能够适用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塑料瓶,如此,可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市场上常见的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
然后再将箱体1恢复原状,此时第一饮料瓶21位于箱体1的上方,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饮料瓶21中装有的诱虫杀虫液通过第一接管22流到第一套管25中,然后从滴孔261处向下滴出,从滴孔261处滴出的诱虫杀虫滴液在滴向同心大小头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引诱害虫的气味从而引诱大量害虫向箱体1处聚集,在诱虫杀虫滴液的引诱下,害虫会穿过进虫孔11进入到进虫室12;为方便害虫进入到进虫室12,应尽量增大进虫孔11的孔径;而诱虫杀虫滴液落在同心大小头中的倒锥状连接管32,而所述连接管32内壁的锥角为α,120°≤α≤135°,当害虫落到连接管32的内壁时,该结构的连接管32使得害虫易下滑落到小端管33中,诱虫杀虫滴液具有润滑作用能够进一步促使害虫下滑落到小端管33中;其中,需要严格控制α值的大小,由于大端管31的内/外径和小端管33的内/外径都是固定的,因此,α值过大,这使得害虫在连接管32内壁的下滑效果变差,从而害虫逃逸的几率增大,使得捕虫效果变差;α值过小,这使得连接管32在箱体1内部占据的高度变高,这最终使得箱体1的高度变高,不利于所述环保型捕虫器小型化发展;诱虫杀虫滴液落在连接管32的内壁会形成液膜,相对于进虫室12中只存在少量的诱虫杀虫滴液,在连接管32内壁附着的诱虫杀虫液膜对害虫更具有吸引力,这促使害虫在连接管32的内壁落足,而120°≤α≤135°,这使得诱虫杀虫液膜即能够在连接管32内壁滞留足够多的时间,也能保证害虫在极短的时间内下滑落到小端管33中;由于诱虫杀虫液膜能够在连接管32内壁滞留足够的时间,这会吸引大量的害虫落足在连接管32内壁,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连接管32内壁上的害虫会下滑到小端管33中,最后害虫通过单向进虫阀5进入到关虫室13,而单向进虫阀5的存在使得害虫只能“有进无出”,害虫不易再从关虫室13飞到进虫室12,因此,即使进虫孔11的孔径再大,害虫也不易逃逸,本发明所述环保型捕虫器的捕虫效果好,捕虫效率高。
所述单向进虫阀5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害虫落到小端管33中时,小端管33的存在便于镀镍薄膜带51的尾端与小端管3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同时,所述镀镍薄膜带51的尾端成圈状排列在小端管33的内侧;由于,所述锥壳52的下端固设有磁管521,所述磁管521即管状磁铁,再加上镍能被磁铁吸附,因此,所述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在磁管521的吸附下成圈状排列在磁管521的外侧,这使得所有的镀镍薄膜带51排列成圈状构成一个“隔帘”,在“隔帘”的阻隔下,关虫室13中的害虫不易再从关虫室13飞到进虫室12;而小端管33中的害虫沿着镀镍薄膜带51继续向下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在害虫重力以及害虫滑动时产生的冲击力的双重作用下,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能够与磁管521的外侧壁脱离,此时所述单向进虫阀5打开,使得害虫在重力的作用掉落到关虫室13中;当害虫落入到关虫室13中,在磁管521的磁力吸附下,该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再次被磁管521吸附从而紧贴磁管521的外侧壁,如此,所述单向进虫阀5恢复到闭合状态;当害虫落到锥壳52上时,由于锥壳52的锥状结构,这使得害虫易从锥壳52下滑落到锥壳52与镀镍薄膜带51首端之间,在冲击力以及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能够与磁管521的外侧壁脱离,此时所述单向进虫阀5打开,使得害虫在重力的作用掉落到关虫室13中。所述锥壳52如果采用易被磁化的材料如铁制成,那么就会在磁管521的磁化下导致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在与磁管521分离后再次回归的过程中易被锥壳52吸附,这会导致所有镀镍薄膜带51围成的“隔帘”的密封性得不到保证,所述单向进虫阀5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因此,所述锥壳52可采用不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塑料等制成,这使得锥壳52不会吸附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避免锥壳52产生干扰,保证只有磁管521吸附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这有利于保持“隔帘”的密封性,使得单向进虫阀5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因此,单向进虫阀5的存在使得害虫只能“有进无出”,害虫不易逃逸,捕虫效果好。
当害虫落到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和锥壳52之间,如果害虫没有第一时间穿过“隔帘”,由于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和锥壳52之间集聚的诱虫杀虫液远大于镀镍薄膜带51上附着的诱虫杀虫液,因此,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和锥壳52之间的空间对害虫的引诱效果远大于别处,由于大量害虫集聚在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和锥壳52之间,而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和锥壳52之间的空间有限,因此会存在大量害虫落在锥壳52上,锥壳52的锥状结构使得害虫落在锥壳52上时,锥壳52表面集聚的害虫由于数量分布不均会导致锥壳52倒向一侧,这会促使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与磁管521能够迅速分离,从而使得害虫能够落入关虫室13中,也就是说,所述单向进虫阀5的打开动作灵敏、迅速。当锥壳52倒向一侧时,此时的圆柱螺旋弹簧56的上端也会歪向同一侧,圆柱螺旋弹簧56发生形变产生弹力,该弹力会促使锥壳52恢复到原处,再加上惯性的作用,这会使得锥壳52会进行幅度较小的摇摆、振动,这有利于镀镍薄膜带51与锥壳52之间的害虫穿过“隔帘”被关在关虫室13中;同时,锥壳52在进行幅度较小的摇摆或振动时,也会带动镀镍薄膜带51振动或抖动,这有利于将附着在其上的害虫抖落到镀镍薄膜带51与锥壳52之间,有利于缩短害虫被关入关虫室13中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捕虫效率。其中,所述立柱53的直径等于支撑柱54上端的直径,支撑柱54为圆台形以及配重块55的存在,这有利于降低重心,使得锥壳52在进行摆动时所需的初始力显著降低,也就是说,锥壳52上无需集聚大量的害虫才能摆动,这进一步提高了单向进虫阀5的灵敏度。
同时,在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与磁管521分离后,抖动或摇摆的锥壳52及磁管521能迅速的将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重新吸附住,而在阻力的作用下,锥壳52抖动或摇摆的幅度越来越小直至锥壳52恢复原状,此时的镀镍薄膜带51在自身张力的作用下能够回到原先的位置,从而使得“隔帘”的密封性得到保证。
由于,镀镍薄膜带51与锥壳52之间易积存大量的诱虫杀虫液,当大量诱虫杀虫液的重力大于磁管521吸附镀镍薄膜带51首端的吸附力时,此时会使得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无法紧贴磁管521的侧壁,“隔帘”的密封性得不到保证。进一步地,所述锥壳5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22。通孔522的存在,避免镀镍薄膜带51与锥壳52之间积存大量的诱虫杀虫液,从而使得“隔帘”的密封性得到保证。同时,将通孔522与锥壳52的下端之间设置间距,这使得镀镍薄膜带51与锥壳52之间会留存一定量的诱虫杀虫液,从而吸引大量的害虫在镀镍薄膜带51与锥壳52间集聚,降低害虫从进虫孔11出逃逸的几率。
当诱虫杀虫液从镀镍薄膜带51与镀镍薄膜带51之间的缝隙或通孔522处落到关虫室13中,诱虫杀虫液开始在箱体1的底部汇聚,而害虫在关虫室13中由于无法逃逸出去慢慢被困死,或者害虫被毒死,从而使得害虫落到箱体1底部的液面上,当箱体1底部的液面的高度与第二套管65的上端齐平时,箱体1底部汇聚的诱虫杀虫液开始漫过第二套管65的上端并在滤网66的过滤下,害虫尸体被挡住,而诱虫杀虫液会依次通过第二套管65、第二接管62后被第二饮料瓶61收集。
可将所述滴液装置可设置为四组,所述集液装置可设置为六组,所述滴液装置的数量要小于集液装置的数量,当得四个第一饮料瓶21中的诱虫杀虫液滴完后,六个第二饮料瓶61也收集完毕,然后可依次拧开第二锁紧螺圈63、第二接管62,然后将第二饮料瓶61中的诱虫杀虫液倒入到一个空的第一饮料瓶21中,然后再将空的第二饮料瓶61的瓶口与第二接管62螺纹连接,第二接管62与第二套管65螺纹连接,再拧紧第二锁紧螺圈63使得第二锁紧螺圈63与第二接管62螺纹连接直至第二锁紧螺圈63紧压第二垫片64;所述滴液装置的数量要小于集液装置的数量,这使得诱虫杀虫液的循环重复利用操作变得简单。
其中,第二接管62与第二套管65在第二锁紧螺圈63的锁紧下能够避免第二接管62再次转动。由于市场上的塑料瓶种类各异,因此第二饮料瓶61瓶口的螺纹也存在差异,可设置多种不同规格的第二接管62使其能够适用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塑料瓶,如此,可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市场上常见的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
其中,可利用第二接管62与第二套管65螺纹连接,使得六个第二饮料瓶61的底部能够齐平,这有利于箱体1平稳放置在地面;同理,当箱体1倒置时,可利用第一接管22与第一套管25螺纹连接,使得四个第一饮料瓶21的底部能够齐平,这使得倒置的箱体1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地面;这些都使得第一饮料瓶21和第二饮料瓶61的更换操作变得极为方便,实施效果好。当关虫室13中的害虫尸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打开封盖41,关虫室13中的害虫尸体会随着残留的诱虫杀虫液从排污管4的下端排出,然后可用水清洗,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镀镍薄膜带51包括塑料基膜511,所述塑料基膜511的正面设置有镍镀层512,所述镍镀层512的长度为x,所述镍镀层512的首端与塑料基膜511的首端对齐,所述镍镀层512的尾端与塑料基膜511的尾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塑料基膜51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厚层513,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长度小于塑料基膜511的长度,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尾端与塑料基膜511的尾端对齐,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与塑料基膜511的首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与塑料基膜511的首端之间的间距为y,y=x;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厚层514,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长度小于第一加厚层513的长度,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尾端与第一加厚层513的尾端对齐,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首端与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首端与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之间的间距为z,z=y。
在镀镍薄膜带51中,由于镍镀层512只位于塑料基膜511的首端处,因此镍镀层512的存在,使得只有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才能被磁管521吸附,也就避免镀镍薄膜带51的其他部位干扰,使得“隔帘”保持良好的密封性;由于z=y=x,这使得靠近镀镍薄膜带51首端处的厚度呈梯度减小,因此,越靠近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处也就越容易弯曲变形,而镀镍薄膜带51尾端的厚度较厚,其不易弯曲变形,因此,在所述镀镍薄膜带51下垂且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暂时与磁管521的侧壁分离时,当害虫通过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与磁管521之间的缝隙后,由于没有害虫的阻挡,此时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由于易弯曲变形,其易被磁管521吸附发生弯曲,镀镍薄膜带51首端的灵活性高,这会促使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在极短的时间内紧贴在磁管521的侧壁,进一步提高所述单向进虫阀5的灵敏度及有效性;同时,镀镍薄膜带51靠近尾端的那半段厚度较厚,这使得镀镍薄膜带51靠近尾端的那半段不易大幅度摆动,这就使得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只需摆动较小的幅度即可被磁管521吸附在其侧壁,在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从离开磁管521的侧壁到再次紧贴磁管521侧壁的过程中,保证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能够顺利的回归到原处且不易发生差错,实施效果好,所述单向进虫阀5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厚度等于第一加厚层513的厚度,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厚度等于塑料基膜511的厚度。所述塑料基膜511、第一加厚层513和第二加厚层514可选择同一种塑料薄膜(如聚丙烯),然后先在塑料基膜511的首端处镀有一层镍镀层512,然后再将第一加厚层513和塑料基膜511使用胶水粘接在一起,然后再将第二加厚层514和第一加厚层513使用胶水粘接在一起即制成所述镀镍薄膜带51。上述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实施效果好。
在单向进虫阀5中,由于镍镀层512的厚度非常薄,通常不超过80μm,这使得镍镀层512非常柔软,镍镀层512会紧贴在磁管521的侧壁,而所述镀镍薄膜带51本身结构也柔软,这使得害虫能够很轻易地通过“隔帘”从而被关在关虫室13中;即使被关在关虫室13中的害虫仍然具有飞行能力,相对于空间宽广的关虫室13来说,“隔帘”处所占体积小,“隔帘”再次被害虫撞击到的几率低,而害虫的智慧低下,“害虫持续不断地撞击‘隔帘’并将‘隔帘’撞开从而逃逸”,这种几率非常低,再加上,关虫室13的底部存储有大量的诱虫杀虫液,在其吸引下,害虫再主动撞击“隔帘”的几率再次降低;在圆柱螺旋弹簧56的作用下,即使个别害虫偶尔撞击到“隔帘”,撞击产生的撞击力会使得锥壳52发生振动或摇摆,这不但有利于缓冲因撞击产生的撞击力,而且还使得因撞击发生偏移的镀镍薄膜带51在锥壳52不断摇摆过程中慢慢恢复原位,使得“隔帘”能够有效地阻挡关虫室13中的害虫逃逸。其中,所述小端管33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磁管521的外径;在小端管33的内径大于磁管521的外径时,此时镀镍薄膜带51自身的结构再配合磁管521对其的吸附力,使得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在与磁管521的侧壁分离后能够及时地恢复原状并紧贴磁管521的侧壁;在小端管33的内径等于磁管521的外径时,当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在与磁管521的侧壁分离后,此时的镀镍薄膜带51近乎竖直状,在镀镍薄膜带51自身的张力以及磁管521对镍镀层512的吸附力的双重作用下,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更容易紧贴在磁管521的侧壁,从而进一步保障所述单向进虫阀5的有效性。
因此,所述单向进虫阀5能够有效防止害虫逆向飞出逃逸,显著提高捕虫效果。同时,所述单向进虫阀5不会阻挡诱虫杀虫液从进虫室12流到关虫室13,也不会阻挡害虫从进虫室12进入到关虫室13,只会阻止关虫室13中的害虫向进虫室12逃逸,实施效果好。
实施例1
将750g的红糖、560g的棉子糖、65g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和11g的杀虫剂溶于2000g的水中制成诱虫杀虫液A,将诱虫杀虫液A倒入长1m、宽1m、深5cm的水槽中,然后在水槽槽口覆盖滤网。
1)、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叶蝉会在诱虫杀虫液A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叶蝉的数量。
2)、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玉米螟,关闭玻璃房的房门,玉米螟会在诱虫杀虫液A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玉米螟的数量。
3)、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舞毒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舞毒蛾会在诱虫杀虫液A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舞毒蛾的数量。
4)、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苹果透翅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苹果透翅蛾会在诱虫杀虫液A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苹果透翅蛾的数量。
表1
附着的叶蝉数量 附着的玉米螟数量 附着的舞毒蛾数量 附着的苹果透翅蛾数量
个数 31 36 28 41
附着率 62% 72% 56% 82%
实施例2
将800g的红糖、570g的棉子糖、75g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和18g的杀虫剂溶于2500g的水中制成诱虫杀虫液B,将诱虫杀虫液B倒入长1m、宽1m、深5cm的水槽中,然后在水槽槽口覆盖滤网。
1)、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叶蝉会在诱虫杀虫液B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叶蝉的数量。
2)、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玉米螟,关闭玻璃房的房门,玉米螟会在诱虫杀虫液B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玉米螟的数量。
3)、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舞毒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舞毒蛾会在诱虫杀虫液B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舞毒蛾的数量。
4)、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苹果透翅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苹果透翅蛾会在诱虫杀虫液B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苹果透翅蛾的数量。
表2
附着的叶蝉数量 附着的玉米螟数量 附着的舞毒蛾数量 附着的苹果透翅蛾数量
个数 33 37 29 44
附着率 66% 74% 58% 88%
实施例3
将850g的红糖、580g的棉子糖、79g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和25g的杀虫剂溶于3000g的水中制成诱虫杀虫液C,将诱虫杀虫液C倒入长1m、宽1m、深5cm的水槽中,然后在水槽槽口覆盖滤网。
1)、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叶蝉会在诱虫杀虫液C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叶蝉的数量。
2)、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玉米螟,关闭玻璃房的房门,玉米螟会在诱虫杀虫液C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玉米螟的数量。
3)、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舞毒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舞毒蛾会在诱虫杀虫液C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舞毒蛾的数量。
4)、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苹果透翅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苹果透翅蛾会在诱虫杀虫液C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苹果透翅蛾的数量。
表3
附着的叶蝉数量 附着的玉米螟数量 附着的舞毒蛾数量 附着的苹果透翅蛾数量
个数 31 36 28 41
附着率 62% 72% 56% 82%
实施例4
步骤S1、将实施例2中的诱虫杀虫液B装入到第一饮料瓶21中,然后将所述环保型捕虫器放入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当所述滴液装置开始滴出诱虫杀虫液滴,这会吸引玻璃房中的叶蝉进入到进虫室12,而诱虫杀虫液滴在滴到同心大小头上后通过单向进虫阀5进入到关虫室13中后在关虫室13的底部汇聚,而叶蝉在同心大小头上落足后开始下滑然后通过单向进虫阀5进入到关虫室13中,单向进虫阀5能够阻止关虫室13中的叶蝉逃逸,最终关虫室13中的叶蝉被困死、杀死。当关虫室13底部的液面与第二套管65的上端齐平时,关虫室13中汇聚的诱虫杀虫液B开始漫过第二套管65的上端并在滤网66的过滤下,叶蝉尸体被挡住,一部分诱虫杀虫液B会被第二饮料瓶61收集。待第一饮料瓶21中的诱虫杀虫液B滴完后,观察并记录玻璃房中剩余叶蝉的数量。
步骤S2、将玻璃房中剩余的叶蝉全部赶出,然后将第二饮料瓶61中收集的诱虫杀虫液B补充到空的第一饮料瓶21中,再向玻璃房中送入50只新的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当所述滴液装置开始滴出诱虫杀虫液滴时,所述环保型捕虫器开始进行捕虫作业,待第一饮料瓶21中的诱虫杀虫液B再次滴完后,与此同时,第二饮料瓶61中收集有部分诱虫杀虫液B;观察并记录玻璃房中剩余叶蝉的数量。
步骤S3、重复步骤S2,当玻璃房中剩余的叶蝉数量大于50%时停止实验,记录重复步骤S2的次数。
本次实验发现,步骤S2的重复次数超过33次,也就是说,所述诱虫杀虫液B能够重复使用34次以上仍然能够保持有50%的杀虫率,所述诱虫杀虫液B的重复利用率高,重复使用效果好,有利于节能环保。
对比实验1
将800g的红糖、570g的棉子糖、0g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和18g的杀虫剂溶于2575g的水中制成对照诱虫杀虫液D,将对照诱虫杀虫液D倒入长1m、宽1m、深5cm的水槽中,然后在水槽槽口覆盖滤网。
1)、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叶蝉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D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叶蝉的数量。
2)、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玉米螟,关闭玻璃房的房门,玉米螟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D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玉米螟的数量。
3)、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舞毒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舞毒蛾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D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舞毒蛾的数量。
4)、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苹果透翅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苹果透翅蛾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D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苹果透翅蛾的数量。
表4
附着的叶蝉数量 附着的玉米螟数量 附着的舞毒蛾数量 附着的苹果透翅蛾数量
个数 20 25 26 15
附着率 40% 50% 52% 30%
对比实验2
将1370g的红糖、0g的棉子糖、75g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和18g的杀虫剂溶于2500g的水中制成对照诱虫杀虫液E,将对照诱虫杀虫液E倒入长1m、宽1m、深5cm的水槽中,然后在水槽槽口覆盖滤网。
1)、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叶蝉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E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叶蝉的数量。
2)、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玉米螟,关闭玻璃房的房门,玉米螟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E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玉米螟的数量。
3)、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舞毒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舞毒蛾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E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舞毒蛾的数量。
4)、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苹果透翅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苹果透翅蛾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E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苹果透翅蛾的数量。
表5
附着的叶蝉数量 附着的玉米螟数量 附着的舞毒蛾数量 附着的苹果透翅蛾数量
个数 22 25 25 18
附着率 44% 50% 50% 36%
对比实验3
将1370g的红糖、0g的棉子糖、0g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和18g的杀虫剂溶于2575g的水中制成对照诱虫杀虫液F,将对照诱虫杀虫液F倒入长1m、宽1m、深5cm的水槽中,然后在水槽槽口覆盖滤网。
1)、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叶蝉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F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叶蝉的数量。
2)、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玉米螟,关闭玻璃房的房门,玉米螟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F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玉米螟的数量。
3)、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舞毒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舞毒蛾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F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舞毒蛾的数量。
4)、将水槽转移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苹果透翅蛾,关闭玻璃房的房门,苹果透翅蛾会在对照诱虫杀虫液F的吸引下落在水槽槽口的滤网上,观察并记录附着滤网上超过5分钟的苹果透翅蛾的数量。
表6
附着的叶蝉数量 附着的玉米螟数量 附着的舞毒蛾数量 附着的苹果透翅蛾数量
个数 22 26 22 19
附着率 44% 52% 44% 38%
对比实验4
步骤P1、将1445g的叶蝉类性诱剂和18g的叶蝉类杀虫剂溶于2500g的水中制成诱导液,将诱导液装入到第一饮料瓶21中,然后将所述环保型捕虫器放入到长5m、宽4.3m、高3m的玻璃房中,再往玻璃房中送入50只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当所述滴液装置开始滴出诱导液滴,这会吸引玻璃房中的叶蝉进入到进虫室12,而诱导液滴在滴到同心大小头上后通过单向进虫阀5进入到关虫室13中后在关虫室13的底部汇聚,而叶蝉在同心大小头上落足后开始下滑然后通过单向进虫阀5进入到关虫室13中,单向进虫阀5能够阻止关虫室13中的叶蝉逃逸,最终关虫室13中的叶蝉被困死、杀死。当关虫室13底部的液面与第二套管65的上端齐平时,关虫室13中汇聚的诱导液开始漫过第二套管65的上端并在滤网66的过滤下,叶蝉尸体被挡住,一部分诱导液会被第二饮料瓶61收集。待第一饮料瓶21中的诱导液滴完后,观察并记录玻璃房中剩余叶蝉的数量。
步骤P2、将玻璃房中剩余的叶蝉全部赶出,然后将第二饮料瓶61中收集的诱导液补充到空的第一饮料瓶21中,再向玻璃房中送入50只新的叶蝉,关闭玻璃房的房门。当所述滴液装置开始滴出诱导液滴时,所述环保型捕虫器开始进行捕虫作业,待第一饮料瓶21中的诱导液再次滴完后,与此同时,第二饮料瓶61中收集有部分诱导液;观察并记录玻璃房中剩余叶蝉的数量。
步骤P3、重复步骤P2,当玻璃房中剩余的叶蝉数量大于50%时停止实验,记录重复步骤P2的次数。
本次实验发现,步骤P2的重复次数不超过3次,也就是说,所述诱导液最多只能重复使用4次,重复使用4次后的杀虫率显著降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实施例1~3可知:诱虫杀虫液能够吸引大量的叶蝉、玉米螟、舞毒蛾、苹果透翅蛾等害虫;所述诱虫杀虫液的主要成分为红糖、棉子糖、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等成本较低的原材料,有利于降低捕杀成本。其中,诱虫杀虫液中的杀虫剂是与害虫的种类对应的,如要捕捉叶蝉,则需要叶蝉类杀虫剂;如要捕捉玉米螟,则需要玉米螟类杀虫剂;如要捕捉舞毒蛾,则需要舞毒蛾类杀虫剂;如要捕捉苹果透翅蛾,则需要苹果透翅蛾类杀虫剂;使用杀虫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将害虫“毒晕”,使得害虫失去飞行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捕捉害虫,进一步提高所述环保型捕虫器的捕虫率;由于只是将害虫“毒晕”,而不是“毒死”,因此本发明中杀虫剂的使用量非常低,这不但能够进一步降低捕虫成本,而且还能够避免因杀虫剂用量过大造成的环境污染,实施效果好。
通过分析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验1可知:尤其是对比实施例2和对比实验1发现:缺少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会使得诱虫杀虫液对叶蝉、玉米螟、苹果透翅蛾的引诱作用下降,尤其是对苹果透翅蛾的引诱作用显著下降,反而对舞毒蛾的引诱作用影响不大。
通过分析对比实验2和对比实验3可知:对照诱虫杀虫液F中的主要成分为红糖溶液,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添加不会提升红糖溶液对叶蝉、玉米螟、舞毒蛾、苹果透翅蛾等害虫的引诱效果。
通过分析对比实验1和对比实验3可知:使用棉子糖取代部分红糖,虽然能够略微提升其对舞毒蛾的引诱效果,但是不会提升对叶蝉、玉米螟、苹果透翅蛾等害虫的引诱效果,并且还易弱化对苹果透翅蛾的引诱效果;也就是说,棉子糖的水溶液和红糖的水溶液对叶蝉和玉米螟的引诱效果相差不大,棉子糖的水溶液对舞毒蛾的引诱效果要略微优于红糖的水溶液,棉子糖的水溶液对苹果透翅蛾的引诱效果要略微差于红糖的水溶液。
通过分析实施例4和对比实验4可知,本发明所述诱虫杀虫液的重复利用率高,是采用性诱剂配置成的诱导液的8.5倍以上;本发明所述诱虫杀虫液的重复使用效果好,有利于节能环保。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红糖溶液来说,本发明所述诱虫杀虫液对叶蝉、玉米螟、舞毒蛾、苹果透翅蛾等害虫的引诱作用强,引诱效果好。其中,在红糖溶液中添加棉子糖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对叶蝉和玉米螟的引诱效果,提升幅度在48%~65%;在红糖溶液中添加棉子糖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对舞毒蛾的引诱效果无甚变化;在红糖溶液中同时添加棉子糖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能够显著提升其对苹果透翅蛾的引诱效果,提升幅度在193%,而单独添加棉子糖或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对苹果透翅蛾的引诱效果改变不大,也就是说,棉子糖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能够协同配合显著提升红糖溶液对苹果透翅蛾的引诱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即使单个害虫的重量太轻导致所述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与磁管521的外侧壁之间无法脱离,这时候该害虫会落在锥壳52和镀镍薄膜带51之间,由于诱虫杀虫液中含有大量的红糖和棉子糖,并在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进一步增稠下,使得诱虫杀虫液的粘度较大,这有利于将害虫黏住使得害虫落在锥壳52和镀镍薄膜带51之间不易飞起,再加上所述滴液装置不断地滴出诱虫杀虫液滴,该诱虫杀虫液滴易落到害虫身上,易使得害虫身上附着大量的诱虫杀虫液,再加上诱虫杀虫液中含有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可根据害虫的种类选择,这会导致害虫由于被黏住、被毒死、被“毒晕”从而锥壳52和镀镍薄膜带51之间聚集,而锥壳52的锥状结构会促使聚集的害虫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与磁管521的外侧壁脱离,从而使得聚集的害虫能够全部落到关虫室13中。虽然,诱虫杀虫液由于粘度较大,这不利于害虫快速地从连接管32内壁上滑落,但由于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表面张力低、无浊点、湿润力强、去污力显著、泡沫丰富细腻、无毒、无害、对皮肤无刺激,生物降解迅速彻底,增稠效果显著,无凝胶现象,使用方便,还耐强碱、耐强酸、耐硬水、抗盐性强、杀菌效果好,这使得诱虫杀虫液落在连接管32内壁产生滑腻的液膜,这有利于从连接管32内壁上滑落,解决了由于诱虫杀虫液太稠所带来的缺陷。由于,进虫孔11的存在,使得所述同心大小头的内壁易沾染大量的灰尘等杂质,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存在使得清洗、清洁所述同心大小头的内壁变得简单,且不需要再使用其他去污剂或者洗涤剂;同时,诱虫杀虫液中含有十二烷基葡萄糖苷溶液,使得同心大小头的内壁不易结垢,同心大小头的内壁能够保持足够的光滑度,从而使得落足在同心大小头内壁上的害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滑到单向进虫阀5并被关入关虫室13,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害虫的逃逸率,实施效果好。
本发明所述环保型捕虫器对叶蝉、玉米螟、舞毒蛾、苹果透翅蛾等害虫的捕捉效果好,捕虫率为72.8%~93.5%;尤其是对苹果透翅蛾的捕捉效果更佳,捕虫率超过90.3%;本发明所述环保型捕虫器还能够回收利用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为废弃矿泉水瓶、废弃饮料瓶等塑料瓶的二次利用提供一种途径,再加上诱虫杀虫液能够多次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捕虫成本,节能环保,应用价值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包括圆柱状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进虫孔(11),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最少四组滴液装置,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同心大小头,所述箱体(1)的内腔被同心大小头分隔为位于同心大小头上方的进虫室(12)和位于同心大小头下方的关虫室(13),所述进虫孔(11)与进虫室(12)连通;所述同心大小头包括大端管(31)、倒锥状连接管(32)和小端管(33),所述连接管(32)设置在大端管(31)和小端管(33)之间,所述大端管(31)设置在连接管(32)的上方,所述大端管(31)与箱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小端管(33)的下端设置有单向进虫阀(5);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最少六组集液装置,所述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4),所述排污管(4)的上端与关虫室(13)连通,所述排污管(4)的下端设置有封盖(41),所述封盖(41)与排污管(4)的下端螺纹连接;
所述滴液装置包括装有诱虫杀虫液的第一饮料瓶(21)、与第一饮料瓶(21)瓶口相适配的第一接管(22)、套设在第一接管(22)外部的第一锁紧螺圈(23)、套设在第一接管(22)外部的第一垫片(24)、嵌在箱体(1)顶部且与第一接管(22)相适配的第一套管(25),所述第一饮料瓶(21)的瓶口与第一接管(22)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5)位于进虫室(12)且第一套管(25)的上端与箱体(1)的顶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套管(25)的下端固设有封底(26),所述封底(26)上设置有滴孔(261),所述第一接管(22)的下端位于第一套管(25)的内部且第一接管(22)与第一套管(2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圈(23)设置在箱体(1)的上方且第一锁紧螺圈(23)与第一接管(2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垫片(24)设置在第一锁紧螺圈(23)和箱体(1)顶部之间;
所述单向进虫阀(5)包括多片镀镍薄膜带(51)、圆锥状锥壳(52)、用来支撑锥壳(52)的圆柱状立柱(53)、位于立柱(53)下方的圆台形支撑柱(54)、位于支撑柱(54)下方的圆柱状配重块(55)、位于配重块(55)下方的圆柱螺旋弹簧(56)、位于圆柱螺旋弹簧(56)下方的连板(57),所述镀镍薄膜带(51)的尾端成圈状排列在小端管(33)的内侧且镀镍薄膜带(51)的尾端与小端管(3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壳(52)设置在小端管(33)的正下方,所述锥壳(52)的下端固设有磁管(521),所述镀镍薄膜带(51)的首端成圈状排列在磁管(521)的外侧,所述立柱(53)的上端与锥壳(5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53)的下端与支撑柱(54)的上端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柱(54)上端的直径小于支撑柱(54)下端的直径,所述支撑柱(54)的下端与配重块(5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56)的上端与配重块(5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56)的下端与连板(5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板(57)的端部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薄膜带(51)包括塑料基膜(511),所述塑料基膜(511)的正面设置有镍镀层(512),所述镍镀层(512)的长度为x,所述镍镀层(512)的首端与塑料基膜(511)的首端对齐,所述镍镀层(512)的尾端与塑料基膜(511)的尾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塑料基膜(51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厚层(513),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长度小于塑料基膜(511)的长度,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尾端与塑料基膜(511)的尾端对齐,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与塑料基膜(511)的首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与塑料基膜(511)的首端之间的间距为y,y=x;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厚层(514),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长度小于第一加厚层(513)的长度,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尾端与第一加厚层(513)的尾端对齐,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首端与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首端与第一加厚层(513)的首端之间的间距为z,z=y。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厚层(514)的厚度等于第一加厚层(513)的厚度,所述第一加厚层(513)的厚度等于塑料基膜(511)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壳(5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3)的直径等于支撑柱(54)上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包括第二饮料瓶(61)、与第二饮料瓶(61)瓶口相适配的第二接管(62)、套设在第二接管(62)外部的第二锁紧螺圈(63)、套设在第二接管(62)外部的第二垫片(64)、嵌在箱体(1)底部且与第二接管(62)相适配的第二套管(65),所述第二饮料瓶(61)的瓶口与第二接管(62)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65)位于关虫室(13)且第二套管(65)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套管(65)的上端固设有滤网(66),所述第二接管(62)的上端位于第二套管(65)的内部且第二接管(62)与第二套管(6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圈(63)设置在箱体(1)的下方且第二锁紧螺圈(63)与第二接管(6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垫片(64)设置在第二锁紧螺圈(63)和箱体(1)底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2)内壁的锥角为α,120°≤α≤1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杀虫液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75~85质量份的红糖,56~58质量份的棉子糖,6.5~7.9质量份的十二烷基葡萄糖苷,1.1~2.5质量份的杀虫剂,200~300质量份的水。
CN201811080854.X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Active CN109006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0854.XA CN109006733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0854.XA CN109006733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6733A CN109006733A (zh) 2018-12-18
CN109006733B true CN109006733B (zh) 2020-12-08

Family

ID=64622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0854.XA Active CN109006733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67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0128B (zh) * 2019-06-26 2024-04-26 建德市艾格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吸虫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5841U (zh) * 1990-10-30 1992-06-03 总和靛基有限公司 滴点挥发式杀虫引诱器
JP2000060403A (ja) * 1998-08-17 2000-02-29 Ikeda Rika:Kk フェロモントラップによる鱗支目その他飛翔性害虫の自動計数装置。
JP2003052293A (ja) * 2001-08-17 2003-02-25 Seretekku Service Kk 捕虫装置
CN106818673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重庆力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专用于树木的捕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5841U (zh) * 1990-10-30 1992-06-03 总和靛基有限公司 滴点挥发式杀虫引诱器
JP2000060403A (ja) * 1998-08-17 2000-02-29 Ikeda Rika:Kk フェロモントラップによる鱗支目その他飛翔性害虫の自動計数装置。
JP2003052293A (ja) * 2001-08-17 2003-02-25 Seretekku Service Kk 捕虫装置
CN106818673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重庆力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专用于树木的捕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6733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5576B1 (ko) 해충 포획기
CN109006733B (zh) 一种环保型捕虫器
KR101438976B1 (ko) 유해곤충류 유인 친환경 포획기
CN204811602U (zh) 一种复合型太阳能频振杀虫灯
CN214546687U (zh) 一种多用型的害虫诱捕装置
CN109430196B (zh) 一种灯芯式自动定量供应食诱剂诱捕器
CN113349181B (zh) 一种诱虫和喷菌一体化杀虫系统
CN201976636U (zh) 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
CN209120289U (zh) 一种室外具有驱虫功能的智能摄像头
CN209768671U (zh) 一种杀灭植物病虫害装置
CN218164068U (zh) 一种用于农田防治的害虫诱捕器
CN201207868Y (zh) 一种灭蝇器
CN210726459U (zh) 一种适用于固体缓释引诱剂的实蝇诱捕器
CN216775888U (zh) 一种双吸式害虫诱捕装置
CN2624626Y (zh) 捕蚊装置
CN216853518U (zh) 一种果蝇诱杀装置
CN217657813U (zh) 一种捕蝇杯
CN219396000U (zh) 一种微小害虫捕捉器
CN212279557U (zh) 一种新型捕蝇器
CN218278379U (zh) 一种捕蝇装置
CN214508939U (zh) 一种避开蜜蜂的害虫诱捕器
CN103238576A (zh) 绿色环保多功能智控杀虫分类垃圾果皮箱
CN210726482U (zh) 一种实蝇诱捕器
CN214758750U (zh) 户外灭蝇装置
CN202635392U (zh) 简易蚊蝇捕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