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6154A -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6154A
CN109006154A CN201811234830.5A CN201811234830A CN109006154A CN 109006154 A CN109006154 A CN 109006154A CN 201811234830 A CN201811234830 A CN 201811234830A CN 109006154 A CN109006154 A CN 109006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tree
shape
trunk
w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48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兴荣
袁蒲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rt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ort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t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ort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12348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6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6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树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所述树形枝组包括左右结构,左右层结构以主干为分界,主干为单枝。所述乔木状蜡梅为单一或独立主干,由3‑5级分枝组成分布均匀并较对称的骨架枝、树体较传统产品高大伟岸、树形更加开张。形成标准化产品,适合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美观、树姿挺拔,价值高。

Description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蜡梅作为原产我国的特有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枝繁叶茂,耐寒、耐旱、略耐荫、生长势及发枝力强,花朵冬春冒寒怒放,风姿独特,芳香馥郁,韵味奇异,具有绿化、美化、彩化、水土保持及环境与空气净化功能,是环境打造、工矿企业绿化、退耕还林等必不可少的树种,同时也是鲜切花、盆景等的极好材料,其根、茎、叶、花、果、蕾均能入药。蜡梅花香气成分独特,可提取香精、窨茶,做成蜡梅饮料、蜡梅食品、制作菜肴、蜡梅干花、生物制药、蜡梅农药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倍受人们青睐。
蜡梅是一种丛生灌木,现有蜡梅苗木产品都是根据其丛生多萌檗的特性生产的,为多干丛生状,数根或数十根枝干从基部发出,无独立主干,株高通常2-3m,最高达4-5m。产品类型单一,主干数、分枝数不定,分枝方向参差不齐,形态稍显杂乱,且主干多,每个主干增粗生长量有限,很难形成大主干蜡梅景观;从生灌木形蜡梅各个主干或分枝生长势不一样,多年之后造成主干粗细不一,甚至造成部分主干营养不均、光照不足等而死亡,影响整体美观,如图1和图2。
且传统蜡梅苗木生产标准化水平极低,产品种类单一,良莠不齐,缺乏适销对路的多元化产品,加之长期对蜡梅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蜡梅在现代园林中使用量还不大,出口量极低,未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形成标准化产品,适合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美观、树姿挺拔,价值高。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发明中的一种蜡梅树形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形枝组包括左右结构,左右层结构以主干为分界,主干为单枝。
所述乔木状蜡梅为单一或独立主干,由3-5级分枝组成分布均匀并较对称的骨架枝、树体较传统产品高大伟岸、树形更加开张。
所述树体为形成“伞状”自然开心形或倒卵形。
本发明中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枝条生长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品种;
(2)单干苗培育:选择嫁接成活的一个直且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独立主干培养,其它萌芽萌蘖全部除去,并对主干做好支撑保护工作;树形蜡梅只保留一个主干,树姿挺拔,其价值更高。
(3)规范定干:对植株进行修剪,确定主干高度;定干是指苗木栽植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以确定直立的、没有侧枝的主枝。
(4)骨架枝培育:定干后选留蜡梅均匀分布的3-5根20-30cm长的一级分枝,每个主分枝再保留2-4个40-50cm的二级分枝,形成树形蜡梅的主骨架;
(5)产品培育:骨架枝培育完成后,保留最细一级骨架枝顶端及侧向生长的分布均匀的枝条,形成所需要形状;
(6)养护管理:除萌檗萌芽、整形修剪、土壤翻耕、浇水、施肥和除杂草。蜡梅早春萌檗力强,要及时疏除地下萌檗及主干上萌发的芽。
所述步骤(1)中枝条生长能力强的品种,其萌檗枝一年的生长量为2-3米高。
所述乔木状蜡梅分为行道树和单干景观树两大类,所述步骤(3)中,行道树定干高度为180cm,单干景观树高度分别为60cm、100cm或150cm三种规格。
所述步骤(4)中待三级分枝长到100cm以上时留80-100cm短截形成三级骨架枝;以此类推,还形成四、五级骨架枝,最终逐年形成多层次景观树骨架枝状。
所述步骤(6)中蜡梅每年3-6月时期多施N、P、K肥,使蜡梅主干增粗生长。
本发明中的树形蜡梅只保留一个主干,且按不同规格统一定干高度,更易形成标准化产品,适合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主干增粗生长以形成大树景观,从而提高其价值;在树形蜡梅增粗生长关键时期适时适量施肥,有利于主干更快的增粗生长;
本发明中通过选择生长势快、综合观赏价值高的特殊品种和采取单干苗培育、定干、骨架枝培育、整形技艺、精准水肥管理等特殊手段处理开发出乔木状蜡梅新产品,满足市场求新求异的需求,丰富蜡梅产品类型,拓展蜡梅应用空间,提高蜡梅的观赏及艺术价值,推进蜡梅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健康持续发展。
本发明中乔木状蜡梅蜡梅产品包括行道树和单干景观树两大类型,通过选择特殊品种和经过特殊培育而成,观赏性和新奇性明显增强,经济价值显著提高,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拓展了蜡梅的开发应用潜力。适合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奇特、美观、树姿挺拔,经济及观赏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中传统丛生状蜡梅形状图
图3为本发明中蜡梅树形主骨架整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蜡梅行道树胸径增长图
图5-图7为本发明中蜡梅单干景观树实景图
图8为本发明中嫁接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蜡梅树形枝组,树形枝组包括左右结构,左右层结构以主干为分界,主干为单枝。且乔木状蜡梅为单一或独立主干,由3-5级分枝组成分布均匀并较对称的骨架枝、树体较传统产品高大伟岸、树形更加开张,形成“伞状”自然开心形或倒卵形。
实施例2
一种乔木状蜡梅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花大色艳、香味浓、着花密、观赏价值高的品种,如欢天喜地、幸福花香、星光灿烂、思念等。枝条生长势强则能尽快长到定干需要的高度,而且主干更加挺直。
(2)单干苗培育:选择嫁接成活株从接穗抽生的一个较直且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独立主干培养,并及时抹去主干上和基部的所有萌芽萌蘖,确保独立主干旺盛生长。同时用竹竿或木方做好主干的支撑和扶直工作,因为若缺少支撑扶直,嫁接枝条长长后遇到风雨很易被折断或生长不直,失去应有价值。
嫁接后的接穗生长期间,勿摘心,尽量让其少分枝,如果有自然分枝出现,则选择一个挺直且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干培养,疏除其余枝条。
其中,砧木培育:主要通过播种繁殖,少量通过基部徒长枝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适宜大规模繁殖,但砧木培育时间较长。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较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播种前进行深耕、耙平,清除石块、杂草,做畦,并用1%高锰酸钾或800倍多菌灵消毒。种子6~7月成熟,随采随播出苗率高。当年实生苗高达15-20cm,最高可达35cm,通常第二年秋冬季砧木地径达到1-1.5cm时嫁接。
分株繁殖:繁殖量小,大植株当年生基部徒长枝通常地径能达到1.5-3cm,高度可达2- 3m,而且树干通直,分株下来栽植后即可短截嫁接,后期长势快。若是从优良品种植株分株而来,能保持母本特性,可以减少嫁接换种而直接进入定干程序,尤其适宜行道树培育,可大大缩短前期培育时间2-3年。
嫁接育苗:由于蜡梅播种苗和部分分株苗品种较差,商品化生产时均需嫁接改良,嫁接方法以切接为主(如图8)。嫁接时间从11月至翌春芽萌发前,但以春季当芽萌发到麦粒大小(0.3-0.5cm)时为最佳,最佳时期仅7~10天;良种穗条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节间较短、发育充实的1年生壮枝,随采随接最佳;接穗保留1~2对芽, 3~5cm长,下部削成扁楔形,稍带木质部;砧木平截,在其一侧纵向切下2-3cm,深至木质部;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对准形成层,两者密接后,用塑料带绑紧和密封砧木与接穗切口,然后套袋或用小拱棚覆盖植株;待嫁接成活长出新芽后,将套袋开孔或逐步揭开小拱棚练苗,并除去砧木萌芽,最后去除套袋和小拱棚。
(3)规范定干:乔木状蜡梅产品分为行道树和单干景观树两大类,根据不同用途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分别进行定干。对于庭园树,定干有三个规格:60cm、100cm或150cm;对于行道树,定干为180cm。
行道树:待单干苗培育到185cm时(通常嫁接后需1年半左右时间),摘去顶稍5cm保留主干高度180cm定干。该高度是经摸索最适宜的高度,今后形成的蜡梅产品分枝位在185-190cm之间,作为行道树种植不会妨碍行人及车辆通行;若定干高度增加,培养形成行道树产品的时间和难度成倍增加,成本大幅度递增。
单干景观树:为了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方式等园林应用及通常人们的审美需求,定干高度分为高、中、低三个梯度,即60cm、100cm、150cm三种规格产品。低分枝单干景观树通常在嫁接苗5月中下旬春稍停长时即可摘心保留主干60cm高定干;中分枝单干景观树通常在嫁接苗8月下旬夏稍停长时即可摘心保留主干100cm高定干;高分枝单干景观树通常在嫁接苗11月上旬秋稍停长时即可摘心保留主干150cm高定干。定干高度设计也正好和大多数植株生长发育阶段一致,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植物的养分不被浪费,合理利用了春、夏、秋季短暂的休眠期摘心,确保了植株最大的年生长时间及生长量,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和缩短成品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4)骨架枝培育:定干后保留蜡梅顶部均匀分布且生长健壮的3-5个主分枝长25-
30cm作为一级分枝,每个一级分枝再保留2-4个次分枝长40-50cm作为二级分枝,每个二级分枝还可以再保留2-4个次分枝长80-100cm作为三级分枝,形成树形蜡梅的主骨架;
定干后顶端长出的枝条,选留3-5根长势良好、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为一级分枝,其余枝条或萌芽全部去除;当一级分枝长到35-40cm时留25-30cm短截,发芽后每根一级分枝选留 2-4根分布较均匀的顶端壮枝保留(多保留斜向外方向生长枝条),其余枝条或萌芽全部去除;待二级分枝长到60-70cm时留40-50cm短截,发芽后每根二级分枝选留2-4根分布较均匀的顶端壮枝保留(多保留斜向外方向生长枝条),其余枝条或萌芽全部去除,待三级分枝长到100cm以上时留80-100cm短截,根据总骨架枝数确定三级枝短截长度,总枝数越多,则短截后三级枝长度留得越长,反之,则越短。在骨架枝培育过程中,对于部分分布欠合理的枝条,可以通过拉枝适度使其分布到理想位置。如此三级主骨架枝形成,一般乔木状蜡梅通常有二到三级主骨架枝即可,但部分产品也可按此方法培育四、五级骨架枝,逐年定型成多层次景观树骨架枝状。
(5)产品培育:骨架枝培育完成后,尽可能保留最细一级骨架枝顶端及侧向生长的分布均匀的枝条,枝条密集度以各枝条均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为佳,从而形成枝条密集、树形丰满、分布均匀的“伞状”自然开心形或倒卵形等蜡梅优美乔木树形。当蜡梅行道树主干地径达到6cm、高分枝单干景观树主干地径达到5cm、中分枝单干景观树主干地径达到4cm、低分枝单干景观树主干地径达到3cm时,即可去除竹竿或木方等支撑架。
(6)养护管理
及时除萌檗、萌芽:蜡梅萌芽萌檗力极强,且长势快,很容易和主干枝争营养,如果不进行处理,很快便会占据生长优势,甚至超过主干的生长势,因此要及时疏除地下萌檗及主干上萌发的芽;及时抹除地下萌檗及主干上萌发的不需要的芽,以防止树形结构改变和植株养分损失。
整形修剪:10~11月花前剪去枝条上部无花芽部分、枯枝、病虫枝、弱枝、过密枝、重叠交叉枝、病虫枝、徒长的无花枝和萌蘖枝;花谢后翻耕施肥前重剪,保留骨架枝,剪除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枯枝和病枝等,对于树冠内空间较大或需要扩大树冠的徒长枝,以及老龄枝上的徒长枝,应从基部5-10cm处剪截,促使萌发更多的中、短枝条,以充实树冠内部结构;在整个生长季节适时将长出的徒长无用枝、扰乱树形枝、挡风遮光枝剪除。
土壤翻耕:花谢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翻耕深度20~25cm,树冠下稍。
浅浇水:蜡梅比一般灌木耐旱,但在干旱季节也要补充水分,否则影响蜡梅生长发育和花蕾形成。灌溉时,根据蜡梅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当时、当地降水情况而定。早春翻耕施肥后,视土壤墒情浇足萌芽水;在蜡梅速生期间及花蕾形成期间,应适时灌溉,保持水分较充足;6~8月花芽分化期适当扣水;开花期间,又正值冬季,土壤宜保持适度干旱,不宜浇水过多;雨季注意及时排水。
施肥:除了传统栽培方法中冬季花后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外,因蜡梅每年3-6月是其枝干增粗生长的主要时期(如图4),此时期应每10~15天按N:P:K为1.5:1.5:1施一次复合肥,每成年株每次施200-300g,以满足蜡梅主干增粗生长的需求。
施肥对加速蜡梅生长和花蕾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在花谢后结合翻耕施一次腐熟的农家肥,沿树冠外缘下方开环状或条状沟,深20~30cm,成年树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2000~3000kg、复合肥40kg。1~2年生幼树施肥量为成年树的 1/3。施肥后覆土并浇一次透水,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3-6月,是蜡梅枝干增粗生长的主要时期,研究表明该4个月蜡梅增粗生长量占全年的70%左右,因此该时期施肥量及配比对主干生长极为重要,此时期应每10~15天按N:P:K为1.5:1.5:1施一次复合肥,每成年株200-300g,以满足蜡梅主干增粗生长的需求;6-8月花芽分化期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混合液,以促进花芽分化;秋后浇施1次稀薄肥水,促进花蕾充实,并向叶面喷施0.1%的硼酸溶液2次;冬季花期应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落花、落蕾。追肥用量因树的长势而定,若枝干健壮、叶片光亮厚绿,少施或者不施,反之就要多施。每次结合喷药,可加入1000倍磷酸二氢钾和800倍尿素或其它叶面微肥喷施。
控制杂草:按照除早、除小的原则。人工除草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使用除草剂宜在杂草高30厘米左右时进行,施用除草剂的种类和剂量根据地区不同、杂草的种类和不同产品的浓度而定,常用草甘膦、百草枯(非水剂)等。喷施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不要把药水喷到蜡梅枝叶上。
本发明中品种选择:选择枝条生长能力强的品种,如表1。
表1为嫁接后自然生长状态下蜡梅分枝及周年生长量情况,在嫁接后周年生长总量达 300cm以上的均是优良的树形蜡梅品种,特别是作为行道树生产,当年就可进行定干;周年生长总量在200-300cm的,当年就可作为庭园树定干。
表1不同品种嫁接周年总生长量统计表
本发明中乔木状蜡梅有独立主干、多级骨架枝组成倒卵形或自然开心形等丰满圆润树形,分为行道树和单干景观树两大类型,通过选择特殊品种和经过单干苗培育、规范定干、骨架枝培育、精准水肥管理等特殊培育而成,株高通常4-6m,甚至可达7-8m,观赏性和新奇性明显增强,经济价值显著提高,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增加了蜡梅行道树、树阵等多种用途),进一步挖掘了我国特色花卉——蜡梅的开发应用潜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所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形枝组包括左右结构,左右层结构以主干为分界,主干为单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乔木状蜡梅为单一或独立主干,由3-5级分枝组成分布均匀并较对称的骨架枝、树体较传统产品高大伟岸、树形更加开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体为形成“伞状”自然开心形或倒卵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枝条生长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品种;
(2)单干苗培育:选择嫁接成活的一个直且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独立主干培养,其它萌芽萌蘖全部除去,并对主干做好支撑保护工作;
(3)规范定干:对植株进行修剪,以确定主干高度;
(4)骨架枝培育:定干后选留蜡梅均匀分布的3-5根20-30cm长的一级分枝,每个主分枝再保留2-4个40-50cm的二级分枝,形成树形蜡梅的主骨架;
(5)产品培育:骨架枝培育完成后,保留最细一级骨架枝顶端及侧向生长的分布均匀的枝条,形成所需要形状;
(6)养护管理:除萌檗萌芽、整形修剪、土壤翻耕、浇水、施肥和除杂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枝条生长能力强的品种,其萌檗枝一年的生长量为2-3米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乔木状蜡梅分为行道树和单干景观树两大类,所述步骤(3)中,行道树定干高度为180cm,单干景观树高度分别为60cm、100cm或150cm三种规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待三级分枝长到100cm以上时留80-100cm短截形成三级骨架枝;以此类推,还形成四、五级骨架枝,最终逐年形成多层次景观树骨架枝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蜡梅每年3-6月时期多施N、P、K肥,使蜡梅主干增粗生长。
CN201811234830.5A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9006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4830.5A CN109006154A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4830.5A CN109006154A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6154A true CN109006154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13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4830.5A Pending CN109006154A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61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3077A (zh) * 2020-11-11 2021-02-0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
CN113330968A (zh) * 2021-05-21 2021-09-0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楸树无节良材的育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9073A (zh) * 2007-05-09 2007-10-10 杜宏彬 果树重度修剪方法
CN103430800A (zh) * 2013-08-28 2013-12-11 河南恒盈懿丰农牧有限公司 早实核桃矮化种植方法
CN104082063A (zh) * 2014-07-21 2014-10-08 句容市仑山花木场 一种乔木型锦带花造型方法
CN105706842A (zh) * 2014-12-05 2016-06-29 韩浩良 一种红提葡萄冬前及越冬管理新技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9073A (zh) * 2007-05-09 2007-10-10 杜宏彬 果树重度修剪方法
CN103430800A (zh) * 2013-08-28 2013-12-11 河南恒盈懿丰农牧有限公司 早实核桃矮化种植方法
CN104082063A (zh) * 2014-07-21 2014-10-08 句容市仑山花木场 一种乔木型锦带花造型方法
CN104082063B (zh) * 2014-07-21 2016-08-24 句容市仑山花木场 一种乔木型锦带花造型方法
CN105706842A (zh) * 2014-12-05 2016-06-29 韩浩良 一种红提葡萄冬前及越冬管理新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京燕: "《园林设计与工程实训指导》", 30 September 2016 *
王照平: "《河南适生树种栽培技术》", 30 November 200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3077A (zh) * 2020-11-11 2021-02-0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
CN113330968A (zh) * 2021-05-21 2021-09-0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楸树无节良材的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2889B (zh) 南方冬枣丰产栽培方法
CN104186216B (zh) 一种鸡嘴荔枝矮化密植早结栽培方法
CN104686138B (zh) 一种宁夏枸杞的盆栽方法
CN105557425B (zh) 一种板栗骨干枝光秃带多点嫁接结果母枝的方法
CN103430803A (zh) 一种桃树三主枝一中心干形整形栽培方法
CN101204130A (zh) 快速发展一树多品种茶花的方法
CN103283460A (zh) 曼地亚红豆杉的扦插方法
CN102687650B (zh) 一种梨树的盆栽方法
CN104904458B (zh) 一种甜瓜设施长季节栽培的田间管理方法
CN105075765A (zh) 一种提高柚皮产量的柚子栽培方法
CN104838935A (zh) 南方温暖地区种植甜樱桃早期管理方法
CN104604627A (zh) 一种仿榕树森林式造型大树的栽培方法
CN104541826A (zh) 一种月季花批量栽培方法
CN109168885A (zh) 一种脐橙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10754283B (zh) 一种杨梅的栽培方法
CN105379520A (zh) 火龙果的栽培方法
CN105432405A (zh) 一种规模化培养槟榔柯种苗的方法
CN102668832A (zh) 一种甜柿的盆栽方法
CN106613659B (zh) 一种卫矛属植物黄金甲的嫁接栽培方法
CN109006154A (zh) 一种乔木状蜡梅树形枝组和培育方法
CN108605643A (zh) 一种酿酒葡萄种植的整枝工艺
CN106305256A (zh) 无核蜜橘的高产栽培技术
CN104871899A (zh) 一种大樱桃栽培管理方法
CN104737825A (zh) 高干腊梅培育方法
CN107667815A (zh) 一种金银花高产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