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4431B -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4431B
CN109004431B CN201810662705.8A CN201810662705A CN109004431B CN 109004431 B CN109004431 B CN 109004431B CN 201810662705 A CN201810662705 A CN 201810662705A CN 109004431 B CN109004431 B CN 109004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protrusion
copper bar
elastic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27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4431A (zh
Inventor
丰雯
林勇
舒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R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old Cup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old Cup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old Cup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27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4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4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4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4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4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两个铜排及外壳、弹性件、限位件与调节组件。外壳具有一容置腔;弹性件设置于容置腔,且贴合容置腔的一侧内壁设置;限位件设置于容置腔,两个铜排位于弹性件与限位件之间;弹性件用于提供使铜排具有朝背离弹性件运动趋势的预紧力;调节组件设置于容置腔,且抵接于限位件的远离铜排的一侧;调节组件被配置为可操作地抵压或释放限位件,以使限位件在容置腔内线性滑动,从而调节弹性件提供的预紧力。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连接装置,可将不同厚度的铜排夹持在弹性件与限位件之间,方便铜排厚度的调整。同时弹性件对铜排存在弹力,使得该电连接装置可应用到振动的环境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气设备。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19世纪中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及其他电器的产生,让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而发展至今,电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日常生活中,电力的传导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传导件的材料及形状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铜由于其良好的导电能力及合适的价格,成为了当前传导电力的最常用的材料。通常用于导电的铜是做成截面为圆形的导线,但是在大电流导电产品中,如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配电设备及母线槽等电气工程,一般是将铜制成截面为圆角矩形的长导体,这种铜制的长导体称为铜排,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而且铜排越厚,输送的电流则越大。但是传统的铜排的连接方式一般为焊接或螺栓连接,在电流变化需要调整铜排的厚度时,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铜排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而导致铜排厚度的调整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铜排厚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电流大小的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两个铜排,以及:
外壳,具有一容置腔;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且贴合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内壁设置;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两个铜排位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所述铜排具有朝背离所述弹性件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且抵接于所述限位件的远离所述铜排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被配置为可操作地抵压或释放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容置腔内线性滑动,从而调节所述弹性件提供的预紧力。
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连接装置,铜排设置于限位件与弹性件之间,铜排与弹性件接触并使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同时调节组件可使得限位件在容置腔内线性滑动,以调节弹性件对铜排的预紧力。因此,在保持预紧力不变的情况下,铜排的厚度可变化。如此,可将不同厚度的铜排夹持在弹性件与限位件之间,方便铜排厚度的调整。同时,弹性件对铜排存在弹力,带有减震的作用,使得该电连接装置可应用到振动的环境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铜排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调节件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调节件被配置为可操作地抵压或释放所述限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斜面,以使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调节件还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二调节件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调节件提供给所述第一调节件在第二方向上滑动的驱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起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三斜面,所述调节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抵接于所述第四斜面,以使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外壳及所述第二调节件,以使所述第二调节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处,以将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及所述第二调节件限制于所述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部及多个弹性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多个弹性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所述铜排的一侧,且抵接于所述铜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为弹片,所述弹片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一种电气设备,包括如上所述所述的电连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装置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装置的外壳与弹性件的配合关系图;
图5为图4所示关系图中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到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装置10,包括两个铜排11、外壳12、弹性件14、限位件16、调节组件(图未标)。两个铜排11相互贴合,以实现电流在两个铜排11之间的传输。
外壳12包括一容置腔122,弹性件14设置于容置腔122,且贴合容置腔122的一侧内壁设置,限位件16设置于容置腔122,两个铜排11位于弹性件14与限位件16之间,弹性件14用于提供使铜排11具有朝背离弹性件14运动趋势的预紧力。调节组件设置于容置腔122,且抵接于限位件16的远离铜排11的一侧,调节组件被配置为可操作的抵压或释放限位件16,以使限位件16在容置腔122内线性滑动,从而调节弹性件14提供的预紧力。
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连接装置10,铜排11设置于限位件16与弹性件14之间,且与弹性件14接触并使弹性件14处于压缩状态,同时调节组件可使得限位件16在容置腔122内线性滑动,以调节弹性件14对铜排11的预紧力。因此,在保持预紧力不变的情况下,铜排11的厚度可变化。如此,可将不同厚度的铜排11夹持在弹性件14与限位件16之间,方便铜排11厚度的调整。同时,弹性件14对铜排11存在弹力,带有减震的作用,使得该电连接装置10可应用到振动的环境中。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铜排11截面呈圆角矩形,以避免截面为矩形或倒角矩形时产生尖端放电,具体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截面呈圆角矩形的铜排11,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从上往下插入容置腔122中。
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2大致形状为长方体,包括与容置腔122连通的开口124及调节口126,开口124设置于外壳12轴向的顶部,调节口126设置于外壳12的对角处,即外壳12周向的两个侧面的连接处。进一步地,外壳12的周向侧壁还设有第一卡接部128,以使得电连接装置10在安装时可进行卡接安装,当然,电连接装置10的安装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对应设置的结构也不一样,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4包括连接部142及多个弹性部144,连接部142连接于容置腔122的内壁,多个弹性部144设置于连接部142的靠近铜排11的一侧,且抵接于铜排11。进一步地,弹性部144为弹片,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142。同时,弹片的设置还具有方便抽插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弹片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弹力,以使的弹性件14与铜排11之间的接触存在弹力,因此,弹片还可以用弹簧等类似存在弹力的元件替代。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122内的侧壁上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一滑道(图未示),限位件16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道,以使限位件16可在第二方向上线性滑动,远离或靠近弹性件14。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18,第一调节件18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容置腔122。具体地,容置腔122内的底壁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二滑道(图未示),第一调节件18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道,以使第一调节件18可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6远离铜排11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162,第一调节件18靠近限位件16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182,第二凸起部182与第一凸起部162相配合,以使第一调节件18被配置为可操作地抵压或释放限位件16。进一步地,第一凸起部162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有两个第一斜面,因此第二斜面的数量也是两个,以使得配合更加稳定。
具体地,第一凸起部162具有一相对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图未示),第二凸起部182具有一相对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面(图未示),第一斜面抵接于第二斜面,以使第一凸起部162与第二凸起部182相配合。需要解释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斜面抵接于第一斜面,第一调节件18朝右滑动时,第一斜面受到来自第二斜面的垂直于第一斜面的力,可分为水平朝右的力和竖直向上的力,但由于限位件16设置于第一滑道,只能在第二方向上进行滑动,水平朝右的力被平衡,只剩竖直向上的力,因此,限位件16会竖直向上滑动,即靠近铜排11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19,第二调节件19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容置腔122,第一调节件18还设有第三凸起部184,第二调节件19设有调节部192,第三凸起部184与调节部192相配合,以使第二调节件19提供给第一调节件18在第一方向上滑动的驱动力。具体到图3所示实施例中,调节部192从调节口126伸出,以使得调节部192并不完全位于容置腔122内,有效的减小了容置腔122的大小及外壳12的体积。
进一步地,第三凸起部184具有一相对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三斜面(图未示),调节部192具有一相对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的第四斜面(图未示),第三斜面抵接于第四斜面,以使调节部192与第三凸起部184相配合。此处的调节部192和第三凸起部184的配合原理与第一凸起部162和第二凸起部182的配合原理相同,故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图2所示实施例中,由于调节口126位于外壳12的对角处,故第二调节件19也设置于对角处,因此第三斜面与其中一个第二斜面同时位于第三凸起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调节件18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部182,其中一个第二凸起部182上同时设置有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10还包括连接件13,连接件13穿设于外壳12及第二调节件19,第二调节件19设置于连接件13远离外壳12的一端,而且连接件13的另一端可在外壳12上伸入或滑出,以使第二调节件19在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外壳12。进一步地,连接件13为螺钉,螺钉可通过拧紧或拧松在外壳12上伸入或滑出。具体地,螺钉的数量为两个,以使得安装更加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采用连接件13的调节来间接调节限位件16与弹性件14之间的距离,而不直接通过调整弹性件14的弹性,即限位件16不动,铜排11厚度增加时,弹性件14对铜排11的弹力增加。是因为弹性件14在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弹力的情况下,不会对弹性件14造成不可逆的损坏,而在弹性件14长时间保持较大的弹力时,很容易对弹性件14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同时,电连接装置10在应用到振动的环境中时,需要有比较好的减震能力,而且铜排11需要稳定的夹持在弹性件14与限位件16之间,弹性件14对铜排11需要提供一定的弹力,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此,需要通过对限位件16进行调节,而不直接对弹性件14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10还包括顶盖15,顶盖15可拆卸地连接于外壳12的开口124处,且顶盖15并不完全封盖住开口124,顶盖15只是将限位件16、第一调节件18及第二调节件19限制在容置腔122内,而铜排11未被顶盖15遮住,铜排11还是可以进行插入或抽出的。进一步地,顶盖15开设有卡接口152,外壳12的外侧壁还设有第二卡接部129,卡接口152与第二卡接部129配合,以将顶盖15卡接于外壳12的开口124处。
基于上述的电连接装置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图未示),包括电连接装置10及多个用电装置(图未示),两块层叠设置的铜排11其中一块与一用电装置电连接,其中另一块则与另一用电装置电连接,如此,可使得两个用电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两块层叠的铜排11的表面进行镀镍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铜排设置于限位件与弹性件之间,限位件可通过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的配合调节远离或靠近弹性件,对于不同厚度的铜排的插入和抽出都十分方便,便于铜排厚度的调整;
2)弹性件存在弹力,具有减震效果,使得电连接装置应用到振动的环境中;
3)设有第一卡接部,方便电连接装置的安装;
4)只通过调节连接件即可间接的对限位件进行调节,进而进行铜排的更换,更加的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两个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
外壳,具有一容置腔;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且贴合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内壁设置;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两个铜排位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所述铜排具有朝背离所述弹性件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且抵接于所述限位件的远离所述铜排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被配置为可操作地抵压或释放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容置腔内线性滑动,从而调节所述弹性件提供的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铜排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调节件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调节件被配置为可操作地抵压或释放所述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斜面,以使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调节件还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二调节件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调节件提供给所述第一调节件在第二方向上滑动的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三斜面,所述调节部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抵接于所述第四斜面,以使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外壳及所述第二调节件,以使所述第二调节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处,以将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及所述第二调节件限制于所述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部及多个弹性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多个弹性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所述铜排的一侧,且抵接于所述铜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弹片,所述弹片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0.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
CN201810662705.8A 2018-06-25 2018-06-25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109004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2705.8A CN109004431B (zh) 2018-06-25 2018-06-25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2705.8A CN109004431B (zh) 2018-06-25 2018-06-25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4431A CN109004431A (zh) 2018-12-14
CN109004431B true CN109004431B (zh) 2020-07-17

Family

ID=6460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2705.8A Active CN109004431B (zh) 2018-06-25 2018-06-25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44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1842A (ja) * 2008-09-01 2010-03-18 Nisshin Steel Co Ltd 電気接点部品用材料及び部品
CN103236665A (zh) * 2013-05-06 2013-08-07 陈旭云 密集型母线槽的壳体结构
CN203951006U (zh) * 2014-05-14 2014-11-19 上海精成电器成套有限公司 母线接头连接器
CN204304360U (zh) * 2015-01-12 2015-04-29 温州金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插接式母线槽
CN104868421A (zh) * 2015-05-08 2015-08-26 江苏江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母线槽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1842A (ja) * 2008-09-01 2010-03-18 Nisshin Steel Co Ltd 電気接点部品用材料及び部品
CN103236665A (zh) * 2013-05-06 2013-08-07 陈旭云 密集型母线槽的壳体结构
CN203951006U (zh) * 2014-05-14 2014-11-19 上海精成电器成套有限公司 母线接头连接器
CN204304360U (zh) * 2015-01-12 2015-04-29 温州金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插接式母线槽
CN104868421A (zh) * 2015-05-08 2015-08-26 江苏江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母线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4431A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9227B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快速连接装置
CN107086164B (zh) 旁路开关
CA2915095C (en) Plug-on neutral connection
US20160006187A1 (en) Double contact point switch and a magnetic connector having the double contact point switch
CA2880552C (en) Attachment apparatus usable in circuit interrupter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d to connect a ring terminal to the circuit interrupter
US9486956B2 (en) Power adapter components, housing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US10777930B2 (en) Mating terminal, multifunctional high-voltage connector and battery product
US6860743B2 (en) Adaptor assembly
CN109004431B (zh) 电连接装置及电气设备
CN110867670B (zh) 一种配电箱柜接线端子组件
CN107578956A (zh) 一种插拔式小型断路器的底座
CN209071244U (zh) 一种断路器固定端用小型连接器
EP2261943B1 (en) Insertion terminal and switch
CA2952260A1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an electrical load with a source of electrical power
CN113422250B (zh) 插座
CN107578958A (zh) 一种插拔式小型断路器的底座
KR101189128B1 (ko) 커패시터 내장 기기용 방전 커넥터
CN215496566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插入式底座
EP3682459A1 (en) Switching device whose stationary contact is provided with test terminal
CN109449671B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210693488U (zh) 充电器结构
CN217485893U (zh) 一种电源端子转接连接器及配电系统
CN215600664U (zh) 一种闸刀型接线端子
CN220754395U (zh) 一种通用型电池包接口转换器
CN210379460U (zh) 一种经济型快速和紧固连接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0000 room 1101, building 8, Xincheng Science Park, No. 588, Yuelu West Avenu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after: Hunan r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GOLD CUP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8

Address after: A1903, Building 14, Zhonghaixin Innovation Industrial City, No. 12 Ganli 6th Road, Gankeng Community, Jihua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one photo multi site enterpris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room 1101, building 8, Xincheng Science Park, No. 588, Yuelu West Avenu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Hunan r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