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0655A -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0655A
CN108970655A CN201810565554.4A CN201810565554A CN108970655A CN 108970655 A CN108970655 A CN 108970655A CN 201810565554 A CN201810565554 A CN 201810565554A CN 108970655 A CN108970655 A CN 108970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bead
micro
fluidic chip
magne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55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志鹏
洪礼清
刘仁源
刘勇娥
李建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ongguan Sunshine Medical Intelligent Dev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55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0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0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0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47Handling flowable solids, e.g. microscopic beads, cells, part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涉及生物医药检测技术领域。该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包括磁珠转移装置和微流控芯片,磁珠转移装置包括转动装置以及磁铁,转动装置具有旋转轴;微流控芯片表面垂直地设置于旋转轴上,微流控芯片包括绕旋转轴设置的多个腔室,多个腔室之间通过磁珠转移通道连通,磁珠转移通道分布在以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弧上;其中,磁铁位于圆弧上方或下方。通过将连通微流控芯片上多个腔室的磁珠转移通道分布在以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弧上同时将磁铁位于微流控芯片的上方或下方,并能对应磁珠转移通道,降低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减轻设备重量、操作空间较小,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携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把医药、化学或生物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混合、反应、分离、检测、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移植到在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或者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统一芯片上,将可控流体贯穿整个芯片的微通道网络,构建生物、化学微反应器或微系统,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微流控芯片具有检测通量高、反应时间快、试剂消耗少、设备便携等特点。
常见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平板式微流控芯片和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平板式微流控芯片依赖于注射泵等动力源,从而增加了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的复杂度。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中磁珠作为固相载体,将待检测样本吸附于磁珠上,然后通过安装于机械移动装置上的磁铁带动磁珠移动,从而实现磁珠在不同的微结构或者腔体里移动,即需要机械移动装置上的磁铁能够沿着微流控芯片上的微结构或者腔体的设置方向进行移动,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完成吸附、洗脱、发光等单元操作。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相对于平板式微流控芯片,省去了注射泵等动力源,降低了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的复杂度。然而需要额外增加安装磁铁的机械移动装置,这样不但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设备的重量,失去了便携医疗和便携诊断的优势。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以解决磁珠转移装置的安装及操作复杂、重量较大、所需操作空间较大、不具有便携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以实现降低设备的复杂程度、减轻设备重量、操作空间较小,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携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包括:
磁珠转移装置,其包括转动装置以及磁铁,所述转动装置具有旋转轴;以及
微流控芯片,其表面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绕所述旋转轴设置的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之间通过磁珠转移通道连通,所述磁珠转移通道分布在以所述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弧上;
其中,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圆弧上方或下方。
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多个所述腔室绕所述转动装置的旋转轴的设置,多个腔室之间通过磁珠转移通道连通,且磁珠转移通道分布在以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弧上,同时将磁铁位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方或下方,并能对应所述磁珠转移通道;从而在转动装置带动微流控芯片转动的情况下,磁铁能够吸引腔室中的磁珠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移动,省去了机械移动装置带动磁铁吸引腔室中的磁珠运动,从而使得操作空间明显较小;同时省去了采用注射泵作为动力源驱动腔室中的磁珠运动,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由于该装置仅仅通过一个转动装置和固定的磁铁支架即可实现微流控芯片中磁珠移动,结构简单,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携性。
作为优选,所述磁珠转移通道与所述腔室的连接处均设置圆角。
通过在磁珠转移通道与腔室的连接处设置圆角进行过渡,可以避免直角结构对磁珠运动的阻碍,导致转移效率较低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磁珠转移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腔室的径向宽度。
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避免一个腔室中未充分反应的磁珠直接进入到下一个腔室中。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的当量直径为Wm,所述磁珠转移通道的宽度为Wt,Wm=0.5-1.2Wt,且所述宽度Wt大于1mm。
磁珠转移通道的宽度需要满足磁铁对磁珠的磁力大于磁珠转移通道对磁珠的界面张力,才能保证磁珠的顺利转移。
作为优选,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连通各个所述腔室的加样孔。
作为优选,微流控芯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连通各个所述腔室的排气孔,且所述加样孔和所述排气孔均设置于所述腔室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根据离心力原理可知,相同质量物体距离转动中心越远离心力越大,为了避免加入腔室的液体受到较大的离心力直接从加样孔中飞溅出去,因此,将所述加样孔设置于所述腔室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同样根据离心力原理可知,距离中心相同,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离心力较大。同一腔室中的物体,气体质量小于液体质量,腔室中的液体受到较大离心力常常处于腔室中远离中心的位置,因此,为了腔室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将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腔室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孔和所述加样孔设置之间有阻隔部,以避免加入腔室中的液体直接从排气孔中甩出。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设置有作为转动原点的标记部,且所述标记部与所述微流控芯片连接。
由于检测装置固定设置于微流控芯片的磁珠移动装置的一侧,当一个腔室反应完成需要将磁珠移动装置转动至检测装置对应位置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标记部,便于控制器对转动装置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从而精确的使得待检测腔室位于检测装置处。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设置与磁铁支架上,且所述磁铁架还设置有升降装置,以实现磁铁对微流控芯片不同的位置施加不同的磁场,从而更有效的吸引磁珠运动和转移。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为电磁铁,可以不设置升降装置,仅仅通过控制电流即可控制电磁铁磁力改变,从而实现磁铁对微流控芯片不同的位置施加不同的磁场,以更有效地吸引磁珠运动和转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多个所述腔室绕所述转动装置的旋转轴的设置,多个腔室之间通过磁珠转移通道连通,且磁珠转移通道分布在以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弧上,同时将磁铁位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方或下方,并能对应所述磁珠转移通道;从而在转动装置带动微流控芯片转动的情况下,磁铁能够吸引腔室中的磁珠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移动,省去了机械移动装置带动磁铁吸引腔室中的磁珠运动,从而使得操作空间明显较小;同时省去了采用注射泵作为动力源驱动腔室中的磁珠运动,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且该装置仅仅通过一个转动装置和固定的磁铁支架即可实现微流控芯片中磁珠移动,结构简单,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1、转动装置;11、旋转轴;12、标记部;
2、磁铁支架;3、磁铁;4、微流控芯片;41、腔室;42、磁珠转移通道;43、加样孔;44、排气孔;45、阻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如图1-2所示,该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包括磁珠转移装置和微流控芯片4。磁珠转移装置包括转动装置1、与转动装置1连接的控制器、以及固定设置的磁铁支架2和磁铁3。转动装置1的旋转轴11垂直穿过微流控芯片4,带动微流控芯片4离心旋转。磁铁支架2固定支撑磁铁3位于微流控芯片4下方或上方,以对微流控芯片4上的磁珠产生吸引力。
参见图2,其中微流控芯片4包括绕旋转轴11设置的的多个腔室41,微流控芯片4的上表面于设置有分别连通各个腔室41的加样孔43和排气孔44,加样孔43和排气孔44两者之间设置有阻隔部45;且多个腔室41之间通过磁珠转移通道42连通,磁珠能够经由此磁珠转移通道42在各个腔室41之间转移。磁铁3安装于磁铁支架2上,位于微流控芯片4的磁珠转移通道42的上方或下方。于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观察微流控芯片4中磁珠的运动情况,磁铁3位于微流控芯片4的下方。磁铁3能够吸引腔室41中的磁珠聚集到磁珠转移通道42中,通过转动装置1带动微流控芯片4转动,磁珠在磁力的引力下保持固定,相对于磁珠转移通道42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移动,省去了机械移动装置带动磁铁3吸引腔室41中的磁珠运动,从而使得操作空间明显较小;同时省去了采用注射泵作为动力源驱动腔室41中的磁珠运动,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由于该装置仅仅通过一个转动装置1和固定的磁铁支架2即可实现微流控芯片4中磁珠移动,结构简单,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携性。
微流控芯片4的材质可以为微流控芯片4领域常用的玻璃、硅片、硬质塑料等,不能具有任何磁性,并且要求腔室41尽量光滑,减小粗糙表面带来的磁珠吸附。另外,可以根据磁珠和微流控芯片4的材质,对腔室41内表面进行一定表面处理(PBS封闭、亲疏水处理等),降低磁珠的吸附。
具体地,磁珠转移通道42分布在以旋转轴11为圆心的圆弧上,磁珠转移通道2与磁铁3的位置对应。磁铁3安装于固定设置的磁铁支架2上,当转动装置1带动微流控芯片4转动时,微流控芯片4中的磁珠在磁铁3的磁力吸引下按照圆环轨迹进行移动,因而,为了保证磁珠在磁铁3磁力的吸引下能够顺利移动,磁珠转移通道2设置为与圆环轨迹相吻合的圆弧形结构,使得磁珠能够从一个腔室41移动到下一个腔室41。并且,磁珠转移通道42的宽度小于腔室41的径向宽度。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避免一个腔室41中未充分反应的磁珠直接进入到下一个腔室41中。另外,磁珠转移通道42的宽度需要满足磁铁3对磁珠的磁力大于磁珠转移通道42对磁珠的界面张力,才能保证磁珠的顺利转移。因此,磁铁3的当量直径为Wm,磁珠转移通道42的宽度为Wt,需要满足Wm=0.5-1.2Wt,且宽度Wt大于1mm。腔体的径向宽度为Wq,其中径向宽度Wq可以根据磁铁3的磁力适当放大,但是需要保证腔体内所有磁珠能够受磁铁3的磁力吸引而聚集,通常Wq=1.5-6.0Wm。同时,在磁珠转移通道42与腔室41的连接处设置圆角进行过渡,这样可以避免直角结构对磁珠运动的阻碍,导致转移效率较低的问题。
并且,微流控芯片4的腔室41中在进行化学或生物反应及分析过程中会存在气体,虽然气体能通过其余腔室41的加样孔43排出,但是为了使气体能够尽快排出,微流控芯片4的上表面对应多个腔室4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排气孔44。其中加样孔43和排气孔44的孔径为1-4mm。
同时,根据离心力原理可知,相同质量物体距离转动中心越远离心力越大,为了避免加入腔室41的液体受到较大的离心力直接从加样孔43中飞溅出去,因此,将加样孔43设置于腔室41靠近旋转轴11的一侧;同样根据离心力原理可知,距离中心相同,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离心力较大。同一腔室41中的物体,气体质量小于液体质量,腔室41中的液体受到较大离心力常常处于腔室41中远离旋转中心的位置,因此,为了腔室41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将排气孔44设置于腔室41靠近旋转轴11的一侧。另外,通过排气孔44和加样孔43设置之间有阻隔部45,以避免加入腔室41中的液体直接从排气孔44中甩出。
由于检测装置固定设置于微流控芯片4的磁珠移动装置的一侧,当一个腔室41反应完成后需要将此腔室41转动至检测装置所在位置进行检测。转动装置1设置有作为转动原点的标记部12,便于控制器对转动装置1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从而精确地使得待检测腔室41位于检测装置处。
磁珠转移装置中的磁铁3可以为永磁铁、电磁铁线圈、磁铁阵列等任何能够施加磁场的物质。其中,当磁铁3为永磁铁时,磁铁支架2可以添加升降装置,以实现磁铁3对微流控芯片4上的磁珠施加不同大小的磁场力,从而更有效的吸引磁珠运动和转移。具体地,升降装置可以采用机械领域常用的电机和螺杆螺母传动机构。另外,磁铁3和微流控芯片4之间的距离大于1mm,避免微流控芯片4离心转动时和磁铁3碰撞,同时该距离不能过大,避免磁铁3对磁珠的磁力减弱,吸引磁珠的效果变差。当磁铁3为电磁铁时,可以不设置升降装置,仅仅通过控制电流通断即可控制电磁铁磁力改变,从而实现磁铁3对微流控芯片4上的磁珠施加不同大小的磁场力,以更有效地吸引磁珠运动和转移。
此外,转动装置1在与其连接的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不同转向、不同转速的运动,且角度转动精度可以控制在0.25°-1°。
并且,为了同时可以实现多组化学或生物分析,微流控芯片4上可以设置多组相互连通的多个腔室41。
具体以化学发光试剂盒为例,进行微流控芯片4的磁珠转移装置具体使用方法的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微流控芯片4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腔室41,且依次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首先将样本溶液、磁珠溶液和抗体溶液全部通过第一腔室对应的加样孔43加入到第一腔室中,通过转动装置1控制微流控芯片4顺时针和逆时针振荡,使得磁珠作为固相载体充分与待测物质结合,形成抗体抗原的双抗夹心结构。
然后通过转动装置1使得第一腔室位于磁铁3磁力范围内,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通过控制升降装置或连通电磁铁3的电流,保证磁铁3对磁珠的吸力。
接着保证第一腔室和磁铁3相对静止一段时间(5-10s),使得磁珠全部聚集在磁铁3吸力范围内,然后通过转动装置1带动微流控芯片4转动,转动速度较慢,尽量保证磁珠和磁铁3相对静止。
微流控芯片4转动时,使得磁珠按照一定轨迹进行移动,然后通过磁珠转移通道42进入第二腔室。
为了提高磁珠的转移效率,可以重复上述操作。
磁珠进入第二腔室后,通过调整升降机构或者通过控制器加快转动装置1带动微流控芯片4的转动速度,使得磁珠不在磁铁3的磁力控制范围之内,此时转动装置1的转动速度通常大于500rpm,从而实现了磁珠在第二腔室中离心运动,并且在转动装置1的高速转动下,磁珠主要分布在第二腔室的边缘,进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反应和检测。
通过在第二腔室对应的加样孔43加入清洗液,并通过转动装置1控制微流控芯片4顺时针和逆时针振荡,将磁珠上的杂质清洗干净。
最后,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装置1带动微流控芯片4转动,使得第二腔室位于磁铁3的吸力范围内,实现磁珠全部聚集在磁铁3磁力范围内,然后将磁珠转移到第三腔室中,并通过第三腔室对应的加样孔43加入发光底物,完成化学发光检测,并通过采集装置采集信号。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珠转移装置,其包括转动装置(1)以及磁铁(3),所述转动装置(1)具有旋转轴(11);以及
微流控芯片(4),其表面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11)上,所述微流控芯片(4)包括绕所述旋转轴(11)设置的多个腔室(41),所述多个腔室(41)之间通过磁珠转移通道(42)连通,所述磁珠转移通道(42)分布在以所述旋转轴(11)为圆心的圆弧上;
其中,所述磁铁(3)位于所述圆弧上方或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转移通道(42)与所述腔室(41)的连接处均设置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转移通道(42)的宽度小于所述腔室(41)的径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3)的当量直径为Wm,所述磁珠转移通道(42)的宽度为Wt,满足Wm=0.5-1.2Wt,且所述宽度Wt大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连通各个所述腔室(41)的加样孔(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流控芯片(4)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连通各个所述腔室(41)的排气孔(44),且所述加样孔(43)和所述排气孔(44)均设置于所述腔室(41)靠近所述旋转轴(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44)和所述加样孔(43)设置之间有阻隔部(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1)设置有作为转动原点的标记部(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3)设置于磁铁支架(2)上,且所述磁铁支架(2)还设置有升降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3)为电磁铁。
CN201810565554.4A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Pending CN108970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5554.4A CN108970655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5554.4A CN108970655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0655A true CN108970655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4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5554.4A Pending CN108970655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065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6460A (zh) * 2019-04-18 2019-06-28 天津诺迈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004023A (zh) * 2019-02-19 2019-07-12 深圳市刚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微流控芯片及核酸分析系统
WO2021218399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和检测系统
CN114200134A (zh) * 2021-11-26 2022-03-18 中国农业大学 用于微生物检测的自动化快速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5656150A (zh) * 2022-09-26 2023-01-31 苏州浦隆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超敏化学发光定量检测生物分子的装置及方法
CN116237102A (zh) * 2023-05-11 2023-06-09 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464A (zh) * 1995-12-05 1999-02-17 盖默拉生物科学公司 利用向心加速度以激发具有自有资讯微型流态系统之中的液体运动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84565A (zh) * 2010-09-29 2013-11-06 哈恩-席卡德应用研究学会 运输磁性粒子的方法
US20130294981A1 (en) * 2008-06-26 2013-11-07 Fujikura Kasei Co., Ltd. Liquid channel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486091A (zh) * 2013-09-25 2014-01-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的虹吸阀及其应用方法
CN105562130A (zh) * 2015-12-11 2016-05-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微流控芯片及用其进行内毒素检测的方法
CN206838098U (zh) * 2017-04-07 2018-01-05 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免疫磁珠分选微流控芯片及装置
CN10756129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208627329U (zh) * 2018-06-04 2019-03-22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464A (zh) * 1995-12-05 1999-02-17 盖默拉生物科学公司 利用向心加速度以激发具有自有资讯微型流态系统之中的液体运动的装置和方法
US20130294981A1 (en) * 2008-06-26 2013-11-07 Fujikura Kasei Co., Ltd. Liquid channel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384565A (zh) * 2010-09-29 2013-11-06 哈恩-席卡德应用研究学会 运输磁性粒子的方法
CN103486091A (zh) * 2013-09-25 2014-01-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的虹吸阀及其应用方法
CN105562130A (zh) * 2015-12-11 2016-05-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微流控芯片及用其进行内毒素检测的方法
CN10756129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206838098U (zh) * 2017-04-07 2018-01-05 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免疫磁珠分选微流控芯片及装置
CN208627329U (zh) * 2018-06-04 2019-03-22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4023A (zh) * 2019-02-19 2019-07-12 深圳市刚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微流控芯片及核酸分析系统
CN110004023B (zh) * 2019-02-19 2024-01-26 深圳市呈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微流控芯片及核酸分析系统
CN109946460A (zh) * 2019-04-18 2019-06-28 天津诺迈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946460B (zh) * 2019-04-18 2023-09-22 天津诺迈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WO2021218399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和检测系统
CN114200134A (zh) * 2021-11-26 2022-03-18 中国农业大学 用于微生物检测的自动化快速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4200134B (zh) * 2021-11-26 2023-11-07 中国农业大学 用于微生物检测的自动化快速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5656150A (zh) * 2022-09-26 2023-01-31 苏州浦隆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超敏化学发光定量检测生物分子的装置及方法
CN115656150B (zh) * 2022-09-26 2023-09-08 苏州浦隆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装置及方法
CN116237102A (zh) * 2023-05-11 2023-06-09 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0655A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CN208627329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磁珠转移装置
CN103384565B (zh) 运输磁性粒子的方法
JP4886859B2 (ja) 磁性粒子洗浄ステーション
US8323588B2 (en) Sample handling device for and methods of handling a sample
CN104297039A (zh) 一种新型磁分离机构
JPH11500952A (ja) 磁性粒子を利用した混合/分離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9709349B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CN103760373B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的清洗装置
JP2022113862A (ja) 少容積サンプル用の高速小型遠心分離機
WO2000042410A1 (en) Concentration device using magnetic particles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8380250B (zh)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Burger et al. Rotationally controlled magneto-hydrodynamic particle handling for bead-based microfluidic assays
Che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agnetic digital microfluidic platforms
JP2009115752A (ja) 分離装置
JP2007101318A (ja) 分析装置
JP2016168025A (ja) 微粒子分離用チップ、該微粒子分離用チップを用いた微粒子分離用システム、該部粒子分離用システムを用いた微粒子分離方法及び微粒子抽出方法
CN202049159U (zh) 一种基于免疫方法的细菌自动分选标记装置
CN106179544A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便携式免疫磁珠三维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Shih et al.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on a centrifugal platform using magnetic beads
US8852529B2 (en) Particle processing device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TW201424842A (zh) 微流體混合裝置及其方法
CN110004023A (zh) 离心微流控芯片及核酸分析系统
CN109248721B (zh) 一种可实现磁状态转换的微流控芯片
CN206965757U (zh)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8

Address after: 523871 Room 301, 3rd floor, 368 Zhenan Middle Road, Sha Community,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Dongguan Sunshine Medical Intelligent Dev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368 East Sunshine Science Park 523871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Changan Zhen Sha Zhen'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 & D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