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0250B -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0250B
CN108380250B CN201810168040.5A CN201810168040A CN108380250B CN 108380250 B CN108380250 B CN 108380250B CN 201810168040 A CN201810168040 A CN 201810168040A CN 108380250 B CN108380250 B CN 108380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hip
liquid storage
microfluidic system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80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0250A (zh
Inventor
徐友春
陈一奇
朱芸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1680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0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0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0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0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托盘;芯片,芯片设于托盘内,芯片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加样腔与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储液腔与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托盘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协同控制芯片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相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置不同受到离心力大小和方向不同,从而实现分步向加样腔内加样品和反应物,满足检测和分析项目的需要,提高了检测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

Description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背景技术
离心式微流控技术是将微阀、微管道等结构集成在一块可旋转的芯片上,以离心力驱动液体,在较小的一张芯片上完成液体的复杂操作和反应过程,实现各种化学、生物和医学检测的一种技术。由于其具有集成化、自动化和试剂消耗量小、成本低廉等优势,离心式微流控技术在科研领域和工业界都得到广泛关注。
在传统的离心式微流控系统中,离心力的方向只能是由芯片中心指向芯片边缘,限制了芯片上流体控制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该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托盘;芯片,所述芯片设于所述托盘内,所述芯片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所述加样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托盘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托盘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转动板相对第一转轴不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协同控制所述芯片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其中,在所述芯片处于初始位置,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加样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和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协同控制芯片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相对第一转轴位置不同受到离心力大小和方向不同,从而实现分步向加样腔内加样品和反应物,满足检测和分析项目的需要,提高了检测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液腔包括多个,多个储液腔并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液腔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储液腔和第二子储液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子储液腔之间设有第四连通管道,所述第一子储液腔在所述芯片使用与外界大气连通或通过通气管与芯片其他结构连通实现自通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芯片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贴覆盖所述第一子储液腔、所述第二子储液腔和所述第四连通管道的上表面,阻断所述第一子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子储液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芯片还包括:阀塞,所述阀塞与所述第四连通管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托盘上设有与所述阀塞对应的顶柱,所述顶柱抵接所述阀塞从而向所述第四连通管道施加向上的力,使得所述密封膜与所述第四连通管道的配合面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波峰管和直线管,所述波峰管与所述储液腔连接,所述直线管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波峰管的峰高随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反应腔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芯片还包括:废液腔,所述废液腔与所述反应腔通过第三连通管道连通,在所述芯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废液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芯片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加样腔加样的加样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提供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磁感应供电装置、磁共振供电装置、微波供电装置和光伏供电装置中的其中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为磁感应供电装置,所述磁感应供电装置包括: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设于所述转动板的顶面;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面,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同心设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芯片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
支架10;
转动板20;
托盘30;顶柱31;
芯片40;
加样腔41;加样管411;
反应腔42;
第一子储液腔431;第二子储液腔432;
第一连通管道44;
第二连通管道45;直线管451;波峰管452;
密封膜46;
阀塞47;
废液腔48;
第三连通管道491;第四连通管道492;
第一驱动电机50;第二驱动电机60;
发射线圈71;接收线圈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1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如图1结合图3所示,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可以包括:支架10、芯片40、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控制芯片40内的流体在不同的反应阶段获得不同的离心力,实现流体在加样腔41、反应腔42和储液腔之间的转移,从而实现不同检测分析的需要。
具体地,支架10上设有转动板20,转动板20上设有托盘30。其中,托盘3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如图1所示,转动板20上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托盘30,每个托盘30上放置相同的芯片40,这样,可以实现对多组样本同时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如图3所示,芯片40设于托盘30内,芯片40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样腔41、反应腔42和储液腔。加样腔41与反应腔42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44、储液腔与反应腔42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45。
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托盘30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绕第二转轴转动从而改变芯片40相对第一转轴的位置,转动板20相对第一转轴不转动。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的工作顺序并不受特别限定,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可以按照一定顺序分阶段工作。即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分阶段控制芯片40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
其中,在芯片40处于初始位置时,即第二驱动电机60转动之前,反应腔42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加样腔41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和储液腔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也就是说,在芯片40处于一个位置,离心力可以驱使流体从加样腔41向反应腔42方向流动,储液腔内的流体不流入反应腔42内;在芯片40处于另一个位置,离心力可以驱使流体从储液腔向反应腔42方向流动。
例如,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工作时,首先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转动,从而带动托盘30同步运动,使得加样腔41内流体进入反应腔42内,储液腔内的流体不向外流出;接着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运动,改变储液腔和加样腔41相对第一转轴的位置,使得储液腔内流体进入反应腔42内进行反应。即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协同控制,使得加样腔41和储液腔内的流体可以分阶段进入反应腔42内,使得样品和反应物可以分步且准确地加入反应腔42内,避免混加或少加,提高检测和分析项目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的工作过程仅是示意性的,针对不同的检测和分析项目,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工作先后顺序及转动的次数。此外,对于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的转速和转动角度也可以根据芯片40具体结构设计做适应性的调整。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协同控制芯片40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并限定加样腔41、反应腔42和储液腔相对第一转轴的位置,从而实现分步向加样腔41内加样品和反应物,满足检测和分析项目的需要,提高了检测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7所示,储液腔包括多个,多个储液腔并联设置。其中,每一个储液腔可以存储相同的反应物,这样,可以分步向反应腔42加入等量或不等量的相同的反应物。或者每一个储液腔也可以存储不同的反应物,这样,可以分步向反应腔42加入等量或不等量的不同的反应物。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在一个芯片40上完成多组检测项目时,储液腔内也可以存储清洗液,如此,在完成一组检测项目时,可以先将清洗液加入反应腔42内并排出,再继续下一组的检测项目。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储液腔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储液腔431和第二子储液腔432。第一子储液腔431和第二子储液腔432可以同时存储有流体;或者,如图3所示,第一子储液腔431和第二子储液腔432也可以其中一个存储有流体,另一个没有存储流体,从而可以满足于不同检测和分析项目的需要。
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储液腔431与第二子储液腔432之间设有第四连通管道492,第一子储液腔431与第二子储液腔432的上侧均与外界大气连通或通过通气管与芯片其他结构连通实现自通气。如此,便于向第一子储液腔431与第二子储液腔432注入流体,且通过第四连通管道492可以保证流体在第一子储液腔431和第二子储液腔432之间相互流动。
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芯片40还可以包括:密封膜46。密封膜46贴设于第一子储液腔431、第二子储液腔432和第四连通管道492的上表面,阻断第一子储液腔431与第二子储液腔432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密封膜46将第一子储液腔431、第二子储液腔432和第四连通管道492与外界隔离,避免被污染。即芯片40在使用之前,可以先将液体注入储液腔内,再贴上密封膜46进行保存。
如图2所示,芯片40还可以包括:阀塞47。阀塞47与第四连通管道492上下相对设置,托盘30上设有与阀塞47对应的顶柱31。顶柱31抵接阀塞47从而向第四连通管道492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密封膜46与第四连通管道492的配合面分离。即在芯片40与托盘30配合之前,第四连通管道492被密封膜46分离,第一子储液腔431与第二子储液腔432不连通;在芯片40与托盘30配合之后,第四连通管道492与密封膜46的配合面分离,预留出流体通道,使得第一子储液腔431与第二子储液腔432连通。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第二连通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波峰管452和直线管451,波峰管452与储液腔连接,直线管451与反应腔42连通,波峰管452的峰高随储液腔与反应腔42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在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转动时,每个储液腔内的流体必须克服波峰管452的阻碍,才可以流入反应腔42内。可以理解的是,波峰管452的峰高越高,驱动流体从储液腔向反应腔42流动的离心力要越大。对于每一个储液腔设置不同峰高的波峰管452,可以保证特定离心力,只有一个储液腔内的流体流向反应腔42,其余储液腔内的流体不流向反应腔42内,从而实现分步向反应腔42内注入流体。其中,多个储液腔在芯片40的分布方式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如图3-图17所示,多个储液腔可以相互平行排布于芯片40上。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芯片40还可以包括:废液腔48。废液腔48与反应腔42通过第三连通管道491连通,在芯片40处于初始位置时,即第二驱动电机60转动之前,废液腔48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反应腔42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也就是说,在反应腔42内完成相应的反应步骤时,第二驱动电机60可以驱动托盘30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三连通管道491将反应腔42内的流体转移至废液腔48内。
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芯片40还可以包括:用于向加样腔41加样的加样管41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道44可以为虹吸管,在加样前,加样管411和虹吸管均进行亲水处理。这样,可以保证亲水性的流体可以顺畅地流入加样腔41和反应腔42内。
在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中,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向第一驱动电机50和/或第二驱动电机60提供电源。该供电装置可以为:电池、磁感应供电装置、磁共振供电装置、微波供电装置和光伏供电装置中的其中一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供电装置为磁感应供电装置。磁感应供电装置包括发射线圈71和接收线圈72。发射线圈71设于转动板20的顶面,接收线圈72设于支架10的底面,发射线圈71与接收线圈72同心设置。发射线圈71可以随着转动板20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从而在接收线圈72和发射线圈71之间产生感应电流,为了第一驱动电机50和/或第二驱动电机60提供电源。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下面详细参照图1-图13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用于免疫检测的应用。参照图1所示,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可以包括:支架10、芯片40、第一驱动电机50、第二驱动电机60和磁感应供电装置。
具体地,支架10上设有转动板20,转动板20上设有托盘30。芯片40设于托盘30内,芯片40包括相互连通的一个加样腔41、一个反应腔42、四个储液腔和一个废液腔48,加样腔41与反应腔42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44、储液腔与反应腔42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45。废液腔48与反应腔42通过第三连通管道491连通。其中,反应腔42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加样腔41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反应腔42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小于储液腔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反应腔42与第二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加样腔41和储液腔与第二转轴的径向尺寸。废液腔48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反应腔42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
每个储液腔包括一个第一子储液腔431和一个第二子储液腔432,为了便于描述将该实施例中的储液腔依次分成1号储液腔、2号储液腔、3号储液腔和4号储液腔,其中,1号储液腔距离反应腔42最近,4号储液腔距离反应腔42最远、2号储液腔和3号储液腔位于1号储液腔和3号储液腔之间。
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托盘30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绕第二转轴转动,转动板20相对第一转轴不转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协同控制芯片40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其中,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的工作顺序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安装一定顺序分阶段工作。
芯片40还包括阀塞47,阀塞47与第四连通管道492上下相对设置,托盘30上设有与阀塞47对应的顶柱31。将芯片40放置于托盘30上时,顶柱31抵接阀塞47从而向第四连通管道492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密封膜46与第四连通管道492的配合面分离,使得第一子储液腔431和第二子储液腔432相通。
磁感应供电装置包括发射线圈71和接收线圈72。发射线圈71设于转动板20的顶面,接收线圈72设于支架10的底面,发射线圈71与接收线圈72同心设置。
如图3所示,加样腔41内存储有待检测样本、1号储液腔和3号储液腔存储有具有抗体的流体,2号储液腔和4号储液腔存储油有清洗液。上述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第一阶段,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顺时针转动第一角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样腔41内的流体进入反应腔42内,如图4所示,储液腔内的流体不对外流出;第二阶段,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以固有频率以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样本与反应腔42内的探针充分进行反应,如图4所示;第三阶段,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顺时针转动第二角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反应腔42内的流体进入废液腔48中,储液腔内的流体仍旧存储其内,如图5所示;第四阶段,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逆时针转动第三角度,1号储液腔内的抗体流体进入反应腔42内与探针进行反应,从而检测出样本的具体组分,2-4号储液腔内的抗体流体从第一子储液腔431流向第二子储液腔432内,如图6所示;第五阶段,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顺时针转动第四角度,反应腔42内的流体进入废液腔48中,如图7所示;第六阶段,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逆时针转动第五角度,2号储液腔内的清洗液流体进入反应腔42内,如图8所示;第七阶段,第一驱动电机50顺时针转动第六角度,反应腔42内的流体进入废液腔48中,如图9所示;第八阶段: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逆时针转动第七角度,3号储液腔内的清洗液流体进入反应腔42内,如图10所示;第九阶段: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顺时针转动第八角度,反应腔42内的流体进入废液腔48中,如图11所示;第十阶段: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逆时针转动第八角度,4号储液腔内的清洗液流体进入反应腔42内,如图12所示;第十一阶段: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顺时针转动第九角度,反应腔42内的流体进入废液腔48中,如图13所示,如此,四个储液腔完成两组免疫检测分析。
下面详细参照图如图1-2和图14-图17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在血液生化检测的应用。参照图1所示,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可以包括:支架10、芯片40、第一驱动电机50、第二驱动电机60和磁感应供电装置70。
具体地,支架10上设有转动板20,转动板20上设有托盘30。芯片40设于托盘30内,芯片40包括相互连通的一个加样腔41、一个反应腔42和三个储液腔,加样腔41与反应腔42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44、储液腔与反应腔42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45。其中,反应腔42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加样腔41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反应腔42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储液腔与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每个储液腔包括一个第一子储液腔431和一个第二子储液腔432,为了便于描述将该实施例中的储液腔依次命名为5号储液腔、6号储液腔和7号储液腔,其中,5号储液腔距离反应腔42最近,7号储液腔距离反应腔42最远,6号储液腔位于5号储液腔与7号储液腔之间。
第一驱动电机50驱动转动板20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托盘30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60驱动托盘30绕第二转轴转动,转动板20相对第一转轴不转动,,其中,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的工作顺序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安装一定顺序分阶段工作。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0协同控制芯片40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即可。
芯片40还包括阀塞47,阀塞47与第四连通管道45上下相对设置,托盘30上设有与阀塞47对应的顶柱31。顶柱31抵接阀塞47从而向第四连通管道45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密封膜46与第四连通管道45的配合面分离。即在芯片40放置于托盘30上时,第一子储液腔431与第二子储液腔432之间的第四连通管道45导通。
磁感应供电装置包括发射线圈71和接收线圈72。发射线圈71设于转动板20的顶面,接收线圈72设于支架10的底面,发射线圈71与接收线圈72同心设置。
芯片40还可以包括:用于向加样腔41加样的加样管411,第一连通管道44可以为虹吸管,在加样前,为了使得血液及与血浆分离后的血清可以在管道内流动,加样管411和虹吸管均进行亲水处理。
首先通过加样管411将血液注入加样腔41,其中,5号和6号储液腔内具有稀释液,7号储液腔内具有反应物。上述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第一阶段,第一驱动电机50高速转动使得血清和血浆被离心分层,然后降低转速,加样腔41内上层血清被虹吸管吸入反应腔42内,下层细胞留在加样腔41内,如图14所示;第二阶段,第二驱动电机60顺时针转动第一角度,使得5号储液腔中的第一稀释液进入反应腔42中,如图15所示;第三阶段:第二驱动电机60顺时针转动第二角度,使得6号储液腔中的第二稀释液进入反应腔42中,如图16所示;第四阶段:第三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地第三角度,使得7号储液腔中的反应试剂进入反应腔42中进行反应,如图17所示,完成血液生化检测分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生化实验或生化检测项目的需要,此外,对于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100的其他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托盘;
芯片,所述芯片设于所述托盘内,所述芯片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所述加样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托盘同步转动;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托盘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转动板相对于第二转轴不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协同控制所述芯片内流体的流动方向;
其中,在所述芯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加样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和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包括多个,多个储液腔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储液腔和第二子储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子储液腔之间设有第四连通管道,所述第一子储液腔在所述芯片使用时与外界大气连通或通过通气管与所述芯片其他结构连通实现自通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覆盖所述第一子储液腔、所述第二子储液腔和所述第四连通管道的上表面,阻断所述第一子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子储液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阀塞,所述阀塞与所述第四连通管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托盘上设有与所述阀塞对应的顶柱,所述顶柱抵接所述阀塞从而向所述第四连通管道施加向上的力,使得所述密封膜与所述第四连通管道的配合面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波峰管和直线管,所述波峰管与所述储液腔连接,所述直线管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波峰管的峰高随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反应腔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废液腔,所述废液腔与所述反应腔通过第三连通管道连通,在所述芯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废液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提供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磁感应供电装置、磁共振供电装置、微波供电装置和光伏供电装置中的其中一种,所述供电装置为磁感应供电装置,所述磁感应供电装置包括:
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设于所述转动板的顶面;
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面,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同心设置。
CN201810168040.5A 2018-02-28 2018-02-28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Active CN108380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8040.5A CN108380250B (zh) 2018-02-28 2018-02-28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8040.5A CN108380250B (zh) 2018-02-28 2018-02-28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0250A CN108380250A (zh) 2018-08-10
CN108380250B true CN108380250B (zh) 2020-07-28

Family

ID=6306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8040.5A Active CN108380250B (zh) 2018-02-28 2018-02-28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0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1584B (zh) * 2019-03-26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和制作方法
CN110568202B (zh) * 2019-09-12 2022-05-2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自动分样定容免疫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
CN112986554B (zh) * 2019-12-17 2022-07-26 中国农业大学 基于离心式微流控的牛奶中小分子检测方法及其专用芯片
CN112625895B (zh) * 2020-11-30 2022-12-23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微流控芯片控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4230B (zh) * 2013-09-25 2015-02-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离心式全血分析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WO2016004371A1 (en) * 2014-07-02 2016-01-07 Wo Andrew Man Chung Collection component and sample processing kit having the same
CN104148125B (zh) * 2014-08-27 2015-12-30 南京发艾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上的多态操控装置
CN204544220U (zh) * 2015-03-30 2015-08-12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离心全血分离芯片
CN107398307B (zh) * 2016-05-18 2023-07-25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
CN106513063B (zh) * 2016-06-06 2018-09-07 苏州汶颢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顺序反应的离心式芯片及其混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0250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0250B (zh)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US11857963B2 (en) Microfluidic structure, microfluid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icrofluidic device
CN107398307B (zh) 一种集成化微流控芯片
CN101907629B (zh) 多功能集成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JP6630566B2 (ja) 分析評価カートリッジのバルブシステム
CN1991370B (zh) 微流体驱动及速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US6743636B2 (en) Microfluid driving device
CN102459565A (zh) 具有隔膜阀的流控设备
CN106513063A (zh) 可实现顺序反应的离心式芯片及其混合方法
CN104762193A (zh) 核酸自动提取微流控装置
CN102418684B (zh) 一种模块化组装式微泵、使用方法及应用
WO2006098817A1 (en) Miniaturized fluid delivery and analysis system
CN107620804A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108490197B (zh) 带有预反应功能的多指标分析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US20070128082A1 (en) Microflow coverage ratio control device
EP3988211A1 (en) Microfluid structure, microflui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icrofluid device
CN115254219B (zh) 一种离心式微流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控制方法
US20120241035A1 (en) Microfluidic Device
EP2847465A1 (en) Microfluidic pump
US9791068B2 (en) Lifting gate polydimethylsiloxane microvalves and pumps for microfluidic control
CN217549841U (zh) 基于气阀调节的泵送液体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CN113522387A (zh) 一种双向主动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
CN2596363Y (zh) 一种微流体系统
CN219715200U (zh) 基于微流控的恒温扩增检测装置及其中的微流控芯片
WO2024130679A1 (zh) 微流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