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3090B -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3090B
CN108953090B CN201810521607.2A CN201810521607A CN108953090B CN 108953090 B CN108953090 B CN 108953090B CN 201810521607 A CN201810521607 A CN 201810521607A CN 108953090 B CN108953090 B CN 108953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intake
displacer
expander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16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3090A (zh
Inventor
梁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iyu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5216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3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3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3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3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3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9/00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17/00
    • F04B19/04Pumps for special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动力杆,还包括位于水体里的箱体、间隔板、膨胀体、连通阀、排气阀环形换气仓、进排气平衡浮子、封闭平衡浮子;箱体底部设有与膨胀体密封配合的间隔板,动力杆上的进气孔底部安装有单向阀;连通阀安装于膨胀体和进排气平衡浮子上;环形换气仓的旁通管和进气管分别与箱体底部和膨胀体顶端连接,环形换气仓的排气阀安装于箱体内;进排气平衡浮子上方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进排气平衡浮子上的气腔连接。该装置可在地面和水底两种环境中存在,其中液位波动装置和液体举升装置为地面环境设备,主体水下送气装置位于水底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应用广泛的机械装置,但它存在三个问题,1、耗能大;2、用途单一;3、在液体环境中仅利用液体做润滑和降温,没有开发液体特性,将液体当做阻力对待。故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设计看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该装置将液体环境作为主场,利用外来动力促成水体挪移,将挪移产生的能量用于降能耗与抗阻,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全面克服了潜水泵存在问题,并将作用和使用范围放大,使用范围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一:该装置能够实现水底送气,在水环境中,吸入水箱下空间的空气经过置换,完成举升助力后,再次置换到水下隔离体内,为隔离体空间源源不断的输送空气,为水下送气装置;其二:能够产生波动液位,在地面设备状态下,有规律或根据需求波动的液位较之自然的海浪、潮汐等波动液位更为掌控和利用,该设备为液位波动装置;其三:能够举升液位,在水箱体和高处分别加装进排水口及单流阀,水箱上空间就成为泵体,波动的液位经仟细的举升管道排出,功效同潜水泵,该设备为地面液体举升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包括用于提升驱动的动力装置和动力杆,动力杆与动力装置联接,还包括位于水体里的箱体、间隔板、膨胀体、连通阀、排气阀环形换气仓、进排气平衡浮子、封闭平衡浮子;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与膨胀体密封配合的间隔板,间隔板固定于箱体上,膨胀体与动力杆连接,动力杆内设有通向水体外的进气孔,进气孔底部安装有单向阀;用于导通膨胀体和进排气平衡浮子的连通阀安装于膨胀体和进排气平衡浮子上;所述环形换气仓环绕于箱体外部,环形换气仓高于处在最高点的膨胀体,环形换气仓的旁通管和进气管分别与箱体底部和膨胀体顶端连接,环形换气仓的排气阀安装于箱体内;所述进排气平衡浮子位于排气阀上方,进排气平衡浮子上方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进排气平衡浮子上的气腔连接,气腔位于连通阀上方;所述封闭平衡浮子位于进排气平衡浮子上方,进排气平衡浮子和封闭平衡浮子固定于动力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盛有水体,箱体位于地面上;所述封闭平衡浮子可根据需求在配重体与浮子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进排气平衡浮子通过导气管与水体内的水下空间间隔体连接,水下空间间隔体上设有运输浮子;所述水下空间间隔体的位置高于进排气平衡浮子的最高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闸板及排气管,闸板位于阀体的插槽内,阀体固定在与环形换气仓连接的箱体内壁上,闸板顶端与进排气平衡浮子连接,闸板、阀体及箱体上开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环形换气仓的顶部;所述排气管安装于阀体的出气口外侧,排气管的排气口位于进排气平衡浮子的下方,当闸板处于最下方时,闸板、阀体及箱体上的通气孔和排气管与环形换气仓导通。
进一步地,所闸板两侧壁的凹槽上固定有密封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和下阀体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位于导套内,导套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动力杆和进排气平衡浮子底部,导套下方的连杆上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方设有挡板,挡板固定于箱体上;所述上阀体与进排气平衡浮子的圆孔密封配合,气腔位于上阀体上方;所述下阀体与膨胀体的圆孔密封配合,下阀体下方设有带有顶盘的顶杆,顶杆固定于箱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或者其外圆周的材质为弹性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间隔板、膨胀体及进排气平衡浮子的外形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发动机或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发动机或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驱动动力杆实现提升。
进一步地,由于发动机气缸和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都是单向机械力,所述发动机有别于普通发动机,其结构为单筒输出,连杆下无需曲柄及离合装置,直接通过固体杠杆为系统输送动力,由于液体环境设备运行速度缓慢,所以,特制的发动机的能源损耗及其微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该装置可在地面和水底两种环境中存在,其中液位波动装置和液体举升装置为地面环境设备,主体水下送气装置位于水底环境。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精度要求低,加工成本少,环保清洁 ,节能、抗阻、增效 ,使用环境多,用途广,其独特的优势如下:
(1)、两种环境,三个用途,三个发展方向,六次水体挪移。上行时环形空间液体向下水体挪移;上至点时上水体或水下空气间隔体内液体向进排气平衡浮子挪移;下行时下水体液体向上水体挪移,下至点时进排气平衡浮子内液体向环形空间挪移;运输浮子上下行程时浮子内空间液体随浮子行程挪移。其一:该装置能够实现水底送气,在水环境中,吸入水箱下空间的空气经过置换,完成举升助力后,再次置换到水下隔离体内,为隔离体空间源源不断的输送空气,为水下送气装置;其二:能够产生波动液位,在地面设备状态下,有规律或根据需求波动的液位较之自然的海浪、潮汐等波动液位更为掌控和利用,该设备为液位波动装置;其三:能够举升液位,在水箱体和高处分别加装进排水口及单流阀,水箱上空间就成为泵体,波动的液位经仟细的举升管道排出,功效同潜水泵,该设备为地面液体举升装置。
(2)、泄露量与进气量,间隔板与运动的膨胀体之间存在着间隙,取消间隙需要大的动力和高精度,是普通的机械设计模式,成本过高,而多用途水下膨胀体装置只需体积稍稍增大就可以抵消间隙泄露量,当上下水体产生压差时,泄露不可避免,泄露的水量即为冲程损失。决定间隙、泄漏量大小的是膨胀体下行动力和速度,可以满足膨胀体靠自身重量下行的间隙和泄露量被我们接受。泄露量的存在必然导致吸入的空气量减少,将问题倒过来看则是通过减少空气吸入的办法,允许一定间隙存在,最终达到减少摩擦力的目的。
(3)、重力与水体压力,封闭平衡浮子是调配运动设备重量的设计,其目的是给予运动设备满足下行运动所需重量,让运动设备下行有足够的重力,并且平衡掉多余的重量,减少能耗;依托封闭平衡浮子功能,放大动力拉杆和进气管体积,可以减少水体压力对运动的影响。
(4)、进排气平衡浮子与液体阻力,减少液体阻力对行程的影响除增加动力外,运动物体的形状、结构也可改变液体阻力,实物设计则有更多方法,例如将连通阀结构改为伞状结构,打开时进排气平衡浮子和膨胀体成为柱状体通过支架连接四围的结构,再将封闭浮子结构优化,水体阻力将降至极低。进排气平衡浮子则是更为主动的抵消液体阻力的有效措施,当空气被排出平衡浮子时,被浮力抵消的重力突然出现,如同为将要进入下行的膨胀体输入了下行动力,膨胀体克服水体助力向下至点运行。
(5)、水体压力克服办法,一方面,进气管调整,由于封闭平衡浮子可以有效控制运动设备自重,所以,可以用加粗进气管的办法减少水体压力;另一方面,外动力调整,由于膨胀体只需单向的向上机械力就可运行,发动机气缸输出的也是单向机械力,所以,发动机可以作为膨胀体的动力,由于发动机气缸和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都是单向机械力,所述发动机有别于普通发动机,其结构为单筒输出,连杆下无需曲柄及离合装置,直接通过固体杠杆为系统输送动力,由于液体环境设备运行速度缓慢,所以,特制的发动机的能源损耗及其微小;这并不是最佳动力系统,最佳动力为【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动力装置】。因为液体杠杆动力装置依靠膨胀体浮动液位输入动力,并且以膨胀体为主要节能增效措施,同时,膨胀体又可以成为液体杠杆的输出,二者互为一体,完美的组合可以完全控制和抵消影响运行的水体压力、水体阻力、自重及摩擦力这四个运动阻力,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将耗能降至最低点。
(6)、应用范围广泛,主要体现一下几点:
作为地面设备,具有耗能少、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洁净无污染、液位波动稳定有规律等特点;
a、作为科研使用设备使用,例如模拟海浪、潮汐及地下水管理等,可在自然环境管理和自然能量开发方面应用。
b、作为新式的搅拌、翻动设备动力输出。
c、因其波动稳定有规律,可用于计量、标定。
d、用于组合成动力装置,是【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力装置】 技术的组成部件,是液体杠杆的重要增效措施。
e、将上水体行程以上箱体收缩成管道,单行程可获得较高的液位提升,提升的水位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液体循环体系,提升液体,功效与潜水泵相同。
作为水下送气装置,是耗能极少、结构简单、不受水深水压影响、使用较为简便的设备,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建立水下生存空间。在水下生成新的液体液面和空间,可以有广泛的用途
a、小型的空气隔离体用于改变工作环境,用于水下维修、施工。在水下操作由于阻力影响,工作时间短、效率低下,危险极大。将水下隔离体固定在施工现场注入空气,水下施工变的简便高效,并且极大范围的降低了危险等级。
b、在浅水区水下构成新的水面,可用于水产养殖、水下养殖。
c、不同水深形成不同的压力场,可用于储存、定型及多种科学实验。
d、在水下建立水晶宫、龙宫、海神殿等建筑,用于旅游休闲的游玩、餐饮、游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冲程第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冲程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冲程第三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冲程第四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连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包括用于提升驱动的动力装置4和动力杆3,动力杆3与动力装置4联接,还包括位于水体1里的箱体5、间隔板10、膨胀体12、连通阀15、排气阀7环形换气仓8、进排气平衡浮子6、封闭平衡浮子2;所述箱体5底部设有与膨胀体12密封配合的间隔板10,间隔板10固定于箱体5上,膨胀体12与动力杆3连接,动力杆3内设有通向水体1外的进气孔,进气孔底部安装有单向阀14;用于导通膨胀体12和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连通阀15安装于膨胀体12和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所述环形换气仓8环绕于箱体5外部,环形换气仓8高于处在最高点的膨胀体12,环形换气仓8的旁通管11和进气管9分别与箱体5底部和膨胀体12顶端连接,环形换气仓8的排气阀7安装于箱体5内;所述进排气平衡浮子6位于排气阀7上方,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方设有导气管18,导气管18与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的气腔17连接,气腔17位于连通阀15上方;所述封闭平衡浮子2位于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方,进排气平衡浮子6和封闭平衡浮子2固定于动力杆3上;所述进排气平衡浮子6通过导气管18与水体1内的水下空间间隔体19连接,水下空间间隔体19上设有运输浮子20,水下空间间隔体19的位置高于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最高点位置;所述排气阀7包括阀体703、闸板704及排气管701,闸板704位于阀体703的插槽内,阀体703固定在与环形换气仓8连接的箱体5内壁上,闸板704顶端与进排气平衡浮子6连接,闸板704、阀体703及箱体5上开有通气孔702,通气孔702位于环形换气仓8的顶部;所述排气管701安装于阀体703的出气口外侧,排气管701的排气口位于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下方,当闸板704处于最下方时,闸板704、阀体703及箱体5上的通气孔702和排气管701与环形换气仓8导通;所闸板704两侧壁的凹槽上固定有密封橡胶垫;所述连通阀15包括上阀体151和下阀体155,上阀体151和下阀体155通过连杆154连接,连杆154位于导套152内,导套152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动力杆3和进排气平衡浮子6底部,导套152下方的连杆154上设有限位杆153,限位杆153上方设有挡板16,挡板16固定于箱体5上;所述上阀体151与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圆孔密封配合,气腔17位于上阀体151上方;所述下阀体155与膨胀体12的圆孔密封配合,下阀体155下方设有带有顶盘131的顶杆13,顶杆13固定于箱体5底部;所述上阀体151和下阀体155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或者其外圆周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箱体5、间隔板10、膨胀体12及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外形相同;所述动力装置4为发动机或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发动机或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驱动动力杆3实现提升。
图1-图4为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在水下的应用以及冲程示意图。图1为膨胀体位于下止点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为冲程第一阶段,膨胀体位于水箱底部,水箱中上、下独立水体被间隔板分开,环形换气仓被下水体充满,进排气平衡浮子中装有空气,外部空气未输入;图2为膨胀体移动至上止点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为冲程第二阶段,膨胀体在平衡浮子浮力以及动力杆上拉力作用下上提至上止点,上独立水体上移,下独立水体产生负压由动力杆上的进气孔开始进气,同时与动力杆连接的进排气平衡浮子带动排气阀的闸板上提,闸板上提后环形换气仓与排气管的通道被密封关闭,环形换气仓位置高于膨胀体,环形换气仓与膨胀体进行气液转换,此时膨胀体被下水体充满,环形换气仓中充满空气;图3为膨胀体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此时为冲程第三阶段,在动力杆提升的过程中,与动力杆连接的膨胀体和进排气平衡浮子带动通过连杆连接的上阀体和下阀体向上移动,当限位杆上移至挡板底端时,上阀体和下阀体处于静止状态,继续上移的进排气平衡浮子和膨胀体分别于上阀体和下阀体脱离,连通阀打开,水箱中上、下独立水体连通,环形换气仓的排气管为关闭状态,环形换气仓充满空气,进排气平衡浮子中的空气通过气腔和导气管输出到水下空间间隔体内,膨胀体失去进排气平衡浮子的浮力和动力杆上拉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图4为膨胀体刚刚移至下止点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为冲程第四阶段,膨胀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至下止点,连通阀的连杆字导套内向下移动,当下阀体移动至顶杆的顶盘上端面时,随着进排气平衡浮子和膨胀体的下移,上阀体和下阀体分别被顶入进排气平衡浮子和膨胀体的圆孔内,连通阀关闭,实现密封,间隔板将水箱中的水重新划分为上、下独立水体,当膨胀体移动至最低端的初始状态时,环形换气仓上的排气阀打开,环形换气仓中的空气开始向进排气平衡浮子输入,为下一次冲程做准备,当环形换气仓内的空气完全进入进排气平衡浮子后,膨胀体恢复至冲程第一阶段。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5内盛有水体1,箱体5位于地面上;所述封闭平衡浮子2,可在浮子与配重体间转换,该实施例应用于地面。本实施例的换气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冲程第一阶段时,上水体液面位于最低点;在冲程第二阶段时,上水体水位位于最高点;在冲程第三阶段时,平衡浮子中的空气通过导气管排出,膨胀体失去平衡浮子浮力和动力杆上拉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上水体水位位于最高点;在冲程第四阶段时,间隔板将水槽中的水重新划分为上、下独立水体,环形换气仓中的空气开始向平衡浮子输入,为下一次冲程做准备,上水体液面位于最低点。
间隔板和膨胀体将水箱水体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当膨胀体上行时,膨胀体占据上面水体体积,造成水体液位升高,为使用液位波动的需求提供动能。对液位的影响主要应用于地面设备中,当膨胀装置处于水下送气状态时,上水箱与外部水环境融为一体,该效能无效。与此同时,下水体产生负压,空气被吸入膨胀体内,被吸入的空气即平衡了下水体压力,又占据上水体体积,换气仓位置高于膨胀体,相互连通的管道使得膨胀体内空气交换至换气仓。当膨胀体运行至上止点时,膨胀体的连通阀打开,水箱上下两独立水体和二为一;进排气平衡浮子的连通阀打开,地面设备中浮子内空气被直接排出,浮子失去浮力。而水下送气装置则将空气引导至水下空气隔离体内储存,多行程的空气汇聚成水下空间,当水下空气隔离体内空气满足需求时,膨胀体继续工作,气体依旧源源不断的送入空气隔离体内,此时,水下隔离体上的换气装置开启,运输浮子以交换的废气为动力,运动于水面与水底之间,共同构成一个空气清新的、适合人类生存与使用的新空间。
当膨胀体失去所有上提动力,在自身重量和水体压强共同作用下向下运行时,上下水体通过膨胀体调节水量,上下水体压力均衡,行至下至点时膨胀体的连通阀关闭,两水体重新独立;进排气平衡浮子的连通阀关闭,换气仓通往平衡浮子下部的管道打开,浮子重新获得浮力,为新一个行程做好准备。
本装置有两个平衡浮子,其中封闭浮子负责调配运动设备的重量,是行程实现节能高效的保证。并以消减自在地面设备状态时,可根据需求在浮子与配重之间转换,并以此功能为依托,放大拉杆和进气管体积,减少水体压力对行程的影响,整体设备在较小的动力驱动下连续运行。进排气平衡浮子是增效浮子,上行程时降低重力减少耗能,下行程时释放重量,克服摩擦力和液体阻力,保证膨胀体下行在规定速度内下行。两平衡浮子共同作用下,本装置以较小的耗能和最快的速度完成上下行程。
在地面设备状态时,两平衡浮子均在为减少能量消耗、节约能源做工作,影响设备运行的因素为水体压力、设备自重、摩擦力和液体阻力。地面设备环境中,影响耗能的水体压力和设备自重所占比例小,而负责消减摩擦力和运行阻力的进排气浮子是效能计算的重点。进排气平衡浮子上行时用浮力助力、下行时不抵消膨胀体自身重量,其作用如同为膨胀体增加了一个不损耗动力的配重,综上所述,地面设备时进排气平衡浮子用途多作用大,在计算效能时应占主导地位,封闭平衡浮子处于平行地位或从属地位,甚至于由于地面条件或设备结构需要直接取消封闭平衡浮子。两平衡浮子减少能耗的效能计算以进排气平衡浮子为主,封闭浮子为辅。计算节能降耗后,根据需求上水体提升的距离和运行次数是效能计算的主要指标。
在水下设备中,效能计算也分为两部分。首先,由于水深造成水底压强和杆重增加,在总能耗中比例增加;与之比较,摩擦力摩擦力和膨胀体结构影响在总能耗中比例减少,封闭浮子随水深变化,保证水底压强增加和杆重增加所需损耗却不增加,是节能的主力,封闭浮子的存在将液体环境的机械设计优势发挥到极点。其次进排气平衡浮子在完成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时为水下隔离体内送气,生成水下空间,这种近乎附带的功能却是最大的效能体现,区别于以往的设备,无需高能耗,无需高压高温,就在水底建立起一个空气新鲜的场所,新创建的可以成为人类新的生存空间的作用是效能计算的重点
间隔板和膨胀体将水箱水体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当膨胀体上行时,膨胀体占据上面水体体积,造成水体液位升高,为使用液位波动的需求提供动能.【膨胀器有地面设备和水下送气装置两种形态,膨胀器工作对两种形态的设备影响各不同。对液位的影响主要应用于地面设备中,当膨胀器处于水下送气状态时,上水箱与外部水环境融为一体,该效能无效】;与此同时,下水体产生负压,空气被吸入膨胀体内,被吸入的空气即平衡了下水体压力,又占据上水体体积。换气仓位置高于膨胀体,相互连通的管道使得膨胀体内空气交换至换气仓。当膨胀体运行至上止点时,水箱上下两独立水体和二为一;进排气平衡浮子的导气管打开,地面设备中浮子内空气被直接排出,浮子失去浮力。而水下送气装置则将空气引导至水下空气隔离体内储存,多行程的空气汇聚成水下空间,当水下空气隔离体内空气满足需求时,膨胀体继续工作,气体依旧源源不断的送入空气隔离体内,此时,水下隔离体上的换气装置开启,运输浮子以交换的废气为动力,运动于水面与水底之间,共同构成一个空气清新的、适合人类生存与使用的新空间。
当膨胀体失去所有上提动力,在自身重量和水体压强共同作用下向下运行时,上下水体压力均衡,行至下至点时膨胀体上盖关闭,两水体重新独立;换气仓通往平衡浮子下部的管道打开时,浮子重新获得浮力,为新一个行程做好准备。
膨胀器有两个平衡浮子,其中封闭浮子负责抵消水体压力和设备不必要的重量,是行程实现的保证,其作用是平衡掉膨胀体下行所需动力以外的其他耗能因素,让膨胀体不受水深压力影响和自身重量变化影响,整体设备在较小的动力驱动下连续运行。进排气浮子是增效浮子,上行程时降低重力减少耗能,下行程时释放重量,克服摩擦力和液体阻力,保证膨胀体下行在规定速度内下行。两平衡浮子共同作用下,以较小的耗能和最快的速度完成上下行程。
在地面设备状态时,两平衡浮子均在为减少能量消耗、节约能源做工作,影响设备运行的因素为水体压力、设备自重、摩擦力和液体阻力。地面设备环境中,影响耗能的水体压力和设备自重所占比例小,而负责消减摩擦力和运行阻力的进排气浮子是效能计算的重点。进排气平衡浮子上行时用浮力助力、下行时不抵消膨胀体自身重量,其作用如同为膨胀体增加了一个不损耗动力的配重,综上所述,地面设备时进排气平衡浮子用途多作用大,在计算效能时应占主导地位,封闭平衡浮子处于平行地位或从属地位,甚至于由于地面条件或设备结构需要直接取消封闭平衡浮子。两平衡浮子减少能耗的效能计算以进排气平衡浮子为主,封闭浮子为辅。计算节能降耗后,根据需求上水体提升的距离和运行次数是效能计算的主要指标。
在水下设备中,效能计算也分为两部分。首先,由于水深造成水底压强和杆重增加,在总能耗中比例增加;与之比较,摩擦力摩擦力和膨胀体结构影响在总能耗中比例减少,封闭浮子随水深变化,保证水底压强增加和杆重增加所需损耗却不增加,是节能的主力,封闭浮子的存在将液体环境的机械设计优势发挥到极点。其次进排气平衡浮子在完成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时为水下隔离体内送气,生成水下空间,这种近乎附带的功能却是最大的效能体现,区别于以往的设备,无需高能耗,无需高压高温,就在水底建立起一个空气新鲜的场所,新创建的可以成为人类新的生存空间的作用是效能计算的重点。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包括用于提升驱动的动力装置(4)和动力杆(3),动力杆(3)与动力装置(4)联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水体(1)里的箱体(5)、间隔板(10)、膨胀体(12)、连通阀(15)、排气阀(7)环形换气仓(8)、进排气平衡浮子(6)、封闭平衡浮子(2);所述箱体(5)底部设有与膨胀体(12)密封配合的间隔板(10),间隔板(10)固定于箱体(5)上,膨胀体(12)与动力杆(3)连接,动力杆(3)内设有通向水体(1)外的进气孔,进气孔底部安装有单向阀(14);用于导通膨胀体(12)和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连通阀(15)安装于膨胀体(12)和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所述环形换气仓(8)环绕于箱体(5)外部,环形换气仓(8)高于处在最高点的膨胀体(12),环形换气仓(8)的旁通管(11)和进气管(9)分别与箱体(5)底部和膨胀体(12)顶端连接,环形换气仓(8)的排气阀(7)安装于箱体(5)内;所述进排气平衡浮子(6)位于排气阀(7)上方,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方设有导气管(18),导气管(18)与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的气腔(17)连接,气腔(17)位于连通阀(15)上方;所述封闭平衡浮子(2)位于进排气平衡浮子(6)上方,进排气平衡浮子(6)和封闭平衡浮子(2)固定于动力杆(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内盛有水体(1),箱体(5)位于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平衡浮子(6)通过导气管(18)与水体(1)内的水下空间间隔体(19)连接,水下空间间隔体(19)上设有运输浮子(20);所述水下空间间隔体(19)的位置高于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最高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7)包括阀体(703)、闸板(704)及排气管(701),闸板(704)位于阀体(703)的插槽内,阀体(703)固定在与环形换气仓(8)连接的箱体(5)内壁上,闸板(704)顶端与进排气平衡浮子(6)连接,闸板(704)、阀体(703)及箱体(5)上开有通气孔(702),通气孔(702)位于环形换气仓(8)的顶部;所述排气管(701)安装于阀体(703)的出气口外侧,排气管(701)的排气口位于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下方,当闸板(704)处于最下方时,闸板(704)、阀体(703)及箱体(5)上的通气孔(702)和排气管(701)与环形换气仓(8)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闸板(704)两侧壁的凹槽上固定有密封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阀(15)包括上阀体(151)和下阀体(155),上阀体(151)和下阀体(155)通过连杆(154)连接,连杆(154)位于导套(152)内,导套(152)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动力杆(3)和进排气平衡浮子(6)底部,导套(152)下方的连杆(154)上设有限位杆(153),限位杆(153)上方设有挡板(16),挡板(16)固定于箱体(5)上;所述上阀体(151)与进排气平衡浮子(6)的圆孔密封配合,气腔(17)位于上阀体(151)上方;所述下阀体(155)与膨胀体(12)的圆孔密封配合,下阀体(155)下方设有带有顶盘(131)的顶杆(13),顶杆(13)固定于箱体(5)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51)和下阀体(155)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或者其外圆周的材质为弹性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4)为发动机或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发动机或高势能水位液体杠杆驱动动力杆(3)实现提升。
CN201810521607.2A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Active CN108953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1607.2A CN108953090B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1607.2A CN108953090B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3090A CN108953090A (zh) 2018-12-07
CN108953090B true CN108953090B (zh) 2019-09-24

Family

ID=6449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1607.2A Active CN108953090B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30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2570A (zh) * 2019-11-08 2020-02-14 梁也 浮子式复合动力柱塞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0185U (zh) * 1987-01-10 1987-12-02 曹异 手动往复作用式水泵
CN101050759A (zh) * 2006-04-05 2007-10-10 杨洪强 液气抽充机
CN204786339U (zh) * 2015-05-27 2015-11-18 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 具有除氧功能的膨胀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18281B4 (de) * 2013-10-31 2019-05-02 Zeppelin Systems Gmbh Volumetrische Dosiereinhei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0185U (zh) * 1987-01-10 1987-12-02 曹异 手动往复作用式水泵
CN101050759A (zh) * 2006-04-05 2007-10-10 杨洪强 液气抽充机
CN204786339U (zh) * 2015-05-27 2015-11-18 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 具有除氧功能的膨胀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3090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2364A (zh) 循环水驱动的养殖池充氧装置
US10926502B2 (en) Efficient energy-saving return cylinder of hydraulic press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of
CN109334926B (zh) 一种全海深水下滑翔机的浮力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7839861B (zh) 模块化集成式全海深潜器可调压载装置
CN205707253U (zh) 一种水下滑翔机进排水装置
CN108953090B (zh) 一种多功能水体挪移动力装置
CN108757610A (zh) 一种泵控式半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974296A (zh) 一种应用于小型便携式水下滑翔机的气动浮力调节装置
CN206258354U (zh) 一种自补偿供液瓶及土体入渗实验装置
CN101684769A (zh) 能源循环利用的装置方法
CN101839004B (zh) 一种平衡挖掘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CN205841117U (zh) 一种脚踏式虹吸抽水泵
CN102619563A (zh) 流体能透平机
CN207274948U (zh) 多功能融合的节能型全海深潜器可调压载系统
CN206005600U (zh) 循环水驱动的养殖池充氧装置
CN207902696U (zh) 一种油囊式浮力调节水下探测浮标
CN205898415U (zh) 一种基于仿生射流的减阻表面
CN205331068U (zh) 提升流体压强或高度的装置
CN202501672U (zh) 设有水力平衡自动控制装置的水源热泵回灌系统
CN207465967U (zh) 一种液压机的高效节能回程缸
CN104612935B (zh) 一种助浮提升式大容量高扬程液体高效泵送装置
CN106762858B (zh) 新型提升水源高度/气体压强的装置
CN106759138A (zh) 水气联合平衡水力自动溢流堰
CN206914586U (zh) 浮力与姿态可调式水下设备
CN213981037U (zh) 一种浮力辅助传动模组与浮力辅助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0

Address after: No. 418, Guanglan Avenue, Chang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63000 Green Town,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D04-2-202

Patentee before: Liang Y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8

Address after: 344000 Gongyuan Road, Linchuan District,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south of Fuzhou District Metrology Bureau)

Patentee after: Jiangxi Siyu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418 Guanglan Avenue, Chang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38

Patentee before: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