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0197A -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0197A
CN108950197A CN201810894256.XA CN201810894256A CN108950197A CN 108950197 A CN108950197 A CN 108950197A CN 201810894256 A CN201810894256 A CN 201810894256A CN 108950197 A CN108950197 A CN 108950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ylinder body
liquid pipe
discharging liquid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42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0197B (zh
Inventor
刘传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wanji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传会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传会 filed Critical 刘传会
Priority to CN2018108942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0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0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0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0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0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02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20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 C22B3/44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by chemical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59/00Ob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输送料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间歇输送、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的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包括有沉淀缸、支腿、底座、排液管、第一阀门、排料管、第二阀门、第一支架等;支腿位于沉淀缸的下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间歇输送,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所生成的碳酸稀土质地均匀,有利于提高所制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输送料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大,显得较为稀少。一般而言,地球上的稀土以稀土氧化物形式存在。沉淀槽是两种溶液在一个槽体内反应,产生沉淀物质,最终的产品为此沉淀物质,稀土行业中常用碳酸氢铵溶液与稀土矿反应沉淀制备碳酸稀土,采用的生产工艺一般有正序加料,共同加料和反序加料,不同的加料方式所得到的碳酸稀土的晶型、颗粒大小、分布也都有所区别。正序加料即将稀释后的碳酸氢铵按一定速度加入稀土料液中,配好的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要低于1mol/L,同时要控制好加料速度,否则会出现局部浓度过高现象,使得颗粒不均匀。反序加料即将稀土料液加入碳酸氢铵溶液中。
现有的用于稀土沉淀的输送料液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通常是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全部直接混合在一起,导致混合反应不充分,所生成的碳酸稀土质地不均匀,严重影响所制产品的质量,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稀土沉淀的输送料液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通常是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全部直接混合在一起,导致混合反应不充分,所生成的碳酸稀土质地不均匀,严重影响所制产品的质量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间歇输送、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的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包括有沉淀缸、支腿、底座、排液管、第一阀门、排料管、第二阀门、第一支架、第一缸体、第一出料液管、第三阀门、第一挡板、第一密封垫、活动板、第一齿板、缺齿齿轮、第一旋转轴、大固定板、第二齿板、曲柄、连杆、滑套、导向杆、滑轨、支撑杆、滑块、第二挡板、第二缸体、第二密封垫、第二出料液管、第四阀门和第二支架,支腿位于沉淀缸的下方,支腿与沉淀缸相连接,支腿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底座位于支腿的下方,底座与支腿相连接,排液管位于沉淀缸的左侧,排液管与沉淀缸相连接,排液管与沉淀缸相连通,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排料管位于沉淀缸的右侧,排料管与沉淀缸相连接,排料管与沉淀缸相连通,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支架位于第二阀门的右侧,第一支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位于第一支架的上方,第一缸体与第一支架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的上端与第一缸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的上端位于第一缸体内,第一出料液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阀门位于第一缸体的下方,第一出料液管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内,第一出料液管与沉淀缸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滑槽,第一挡板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密封垫套在第一挡板上,第一密封垫与第一缸体的左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挡板位于第一出料液管的上方,第一挡板与第一出料液管相接触,活动板的右侧壁与第一挡板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开有前后贯穿的大凹槽,第一齿板、缺齿齿轮、第一旋转轴和第二齿板均位于大凹槽内,第一齿板的顶部与活动板相连接,缺齿齿轮位于第一齿板的下方,缺齿齿轮与第一齿板相啮合,第一旋转轴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缺齿齿轮的中部与第一旋转轴相连接,第二齿板位于缺齿齿轮的下方,第二齿板与缺齿齿轮相啮合,第二齿板的底部与活动板相连接,大固定板位于活动板的后方,大固定板位于沉淀缸的后方,大固定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第一旋转轴的后端与大固定板设置为转动连接,曲柄位于活动板的前方,曲柄与第一旋转轴的前端相连接,连杆位于曲柄的前方,连杆的上端与曲柄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滑套位于连杆的后方,连杆的下端与滑套的前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滑套滑动式套在导向杆上,导向杆的下端与沉淀缸后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滑轨的底部与导向杆的上端相连接,支撑杆位于滑轨的下方,支撑杆与滑轨相连接,支撑杆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支撑杆位于大固定板的前方,支撑杆与大固定板相连接,滑轨的上方设置有滑块,滑轨与滑块设置为滑动连接,滑块的顶部与活动板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挡板位于活动板的左侧,第二挡板与活动板相连接,第二缸体位于活动板的左侧,第二缸体右侧壁的下部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挡板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密封垫套在第二挡板上,第二密封垫与第二缸体的右内侧壁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与第二缸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的上端位于第二缸体内,第二挡板位于第二出料液管的上方,第二挡板与第二出料液管相接触,第二出料液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第四阀门位于第二缸体的下方,第二出料液管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内,第二出料液管与沉淀缸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支架位于第二出料液管的左侧,第二支架的顶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连接板、升降板、销杆、旋转盘、第二旋转轴、小固定板和旋转轮,连接板位于滑套的右侧,连接板与滑套相连接,连接板位于连杆的后方,升降板位于连接板的右侧,升降板与连接板相连接,升降板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凹槽,销杆滑动式位于小凹槽内,旋转盘位于升降板的后方,销杆的后端与旋转盘的偏心位置相连接,第二旋转轴位于旋转盘的后方,第二旋转轴与旋转盘的中部相连接,小固定板位于旋转盘的后方,第二旋转轴与小固定板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位于小固定板的后方,旋转轮与第二旋转轴的后端相连接,小固定板的左侧壁与大固定板的右侧壁相连接,旋转盘位于沉淀缸与滑轨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轴承、第三旋转轴、搅拌桨、大齿轮、第三齿板和移动板,沉淀缸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式嵌设有轴承,第三旋转轴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第三旋转轴与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三旋转轴的外圆周壁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桨,大齿轮位于搅拌桨的后方,大齿轮设置在第三旋转轴上,第三齿板位于大齿轮的右侧,第三齿板与大齿轮相啮合,第三齿板右侧壁的下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板,移动板位于沉淀缸内,移动板位于第一出料液管的左侧,第三齿板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齿板位于旋转盘的前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旋转电机,第一锥齿轮位于旋转轮的后方,第一锥齿轮与旋转轮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后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旋转电机位于第二锥齿轮的左侧,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旋转电机位于大固定板的后方,旋转电机与大固定板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一搅拌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电机、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搅拌板,第一搅拌电机、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搅拌板均位于第二缸体内,第二搅拌电机、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搅拌板均位于第一缸体内,第一连接杆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第一搅拌电机的两侧,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搅拌电机相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缸体相连接,第一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第一搅拌板相连接,第二连接杆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第二搅拌电机的两侧,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搅拌电机相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一缸体相连接,第二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第二搅拌板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沉淀缸、支腿、底座、排液管、第一阀门、排料管、第二阀门、第一支架、第一缸体、第一出料液管、第三阀门、第一挡板、第一密封垫、活动板、第一齿板、缺齿齿轮、第一旋转轴、大固定板、第二齿板、曲柄、连杆、滑套、导向杆、滑轨、支撑杆、滑块、第二挡板、第二缸体、第二密封垫、第二出料液管、第四阀门和第二支架,所以当使用本发明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分别加入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再将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打开,然后对滑套进行上下推动,滑套带动连杆进行上下运动,连杆带动曲柄进行转动,曲柄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缺齿齿轮进行旋转,当缺齿齿轮与第一齿板啮合时,缺齿齿轮通过第一齿板带动活动板向右进行运动,活动板带动第一挡板在第一缸体内进行运动,从而将第一出料液管的上管口挡住,防止第一缸体内的稀土料液通过第一出料液管进入到沉淀缸内,第一密封垫能够防止稀土料液泄漏,同时第二挡板也被活动板带动着进行运动,第二挡板在第二缸体内向右进行运动,从而将第二出料液管的上管口打开,第二缸体内的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第二出料液管进入到沉淀缸内,当缺齿齿轮持续进行旋转,缺齿齿轮与第一齿板脱离啮合,并转动到与第二齿板相啮合时,第二齿板带动活动板向左进行运动,活动板能够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向左进行运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分别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进行运动,从而第二挡板将第二出料液管的上管口挡住,第一挡板将第一出料液管的上管口打开,第二挡板能够防止第二缸体内的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第二出料液管进入到沉淀缸内,第二密封垫能够防止碳酸氢铵溶液泄漏,而第一缸体内的稀土料液通过第一出料液管进入到沉淀缸内,从而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间歇输送,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滑块和滑轨能够为活动板的左右运动提供滑动辅助,当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在沉淀缸内进行充分反应,并生成碳酸稀土后,可以分别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并通过排液管和排料管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连接板、升降板、销杆、旋转盘、第二旋转轴、小固定板和旋转轮,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对旋转轮进行转动,旋转轮通过第二旋转轴带动旋转盘进行旋转,旋转盘通过销杆带动升降板进行上下运动,升降板通过连接板带动滑套进行上下运动,从而能够通过连杆带动曲柄进行旋转,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轴承、第三旋转轴、搅拌桨、大齿轮、第三齿板和移动板,所以当旋转盘通过销杆带动升降板进行上下运动时,升降板能够带动第三齿板进行上下运动,第三齿板能够带动大齿轮进行正反旋转,大齿轮通过第三旋转轴带动搅拌桨进行正反旋转,搅拌桨对沉淀缸内混合料液进行搅拌,同时移动板对沉淀缸内的混合液进行上下搅拌,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旋转电机,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旋转电机进行运转,旋转电机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旋转轮进行旋转,通过利用旋转电机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更加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搅拌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电机、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搅拌板,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分别启动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电机进行运转,第一搅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板对第二缸体内的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搅拌,第二搅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板对第一缸体内的稀土料液进行搅拌,从而能够使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更加均匀,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后续进行充分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间歇输送,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所生成的碳酸稀土质地均匀,有利于提高所制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维修,生产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活动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旋转盘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大固定板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齿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搅拌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沉淀缸,2、支腿,3、底座,4、排液管,5、第一阀门,6、排料管,7、第二阀门,8、第一支架,9、第一缸体,10、第一出料液管,11、第三阀门,12、第一挡板,13、第一密封垫,14、活动板,15、第一齿板,16、缺齿齿轮,17、第一旋转轴,18、大固定板,19、第二齿板,20、曲柄,21、连杆,22、滑套,23、导向杆,24、滑轨,25、支撑杆,26、滑块,27、第二挡板,28、第二缸体,29、第二密封垫,30、第二出料液管,31、第四阀门,32、第二支架,41、连接板,42、升降板,43、销杆,44、旋转盘,45、第二旋转轴,46、小固定板,47、旋转轮,51、轴承,52、第三旋转轴,53、搅拌桨,54、大齿轮,55、第三齿板,56、移动板,61、第一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3、旋转电机,71、第一搅拌电机,72、第一连接杆,73、第一搅拌板,74、第二搅拌电机,75、第二连接杆,76、第二搅拌板,91、第一滑槽,141、大凹槽,281、第二滑槽,421、小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沉淀缸1、支腿2、底座3、排液管4、第一阀门5、排料管6、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第一缸体9、第一出料液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挡板12、第一密封垫13、活动板14、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大固定板18、第二齿板19、曲柄20、连杆21、滑套22、导向杆23、滑轨24、支撑杆25、滑块26、第二挡板27、第二缸体28、第二密封垫29、第二出料液管30、第四阀门31和第二支架32,支腿2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支腿2与沉淀缸1相连接,支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底座3位于支腿2的下方,底座3与支腿2相连接,排液管4位于沉淀缸1的左侧,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排料管6位于沉淀缸1的右侧,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料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位于第二阀门7的右侧,第一支架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位于第一支架8的上方,第一缸体9与第一支架8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与第一缸体9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位于第一缸体9的下方,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与沉淀缸1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滑槽91,第一挡板12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91内,第一密封垫13套在第一挡板12上,第一密封垫13与第一缸体9的左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挡板12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方,第一挡板12与第一出料液管10相接触,活动板14的右侧壁与第一挡板12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14开有前后贯穿的大凹槽141,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和第二齿板19均位于大凹槽141内,第一齿板15的顶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缺齿齿轮16位于第一齿板15的下方,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相啮合,第一旋转轴1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缺齿齿轮16的中部与第一旋转轴17相连接,第二齿板19位于缺齿齿轮16的下方,第二齿板19与缺齿齿轮16相啮合,第二齿板19的底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大固定板18位于活动板14的后方,大固定板18位于沉淀缸1的后方,大固定板1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旋转轴17的后端与大固定板18设置为转动连接,曲柄20位于活动板14的前方,曲柄20与第一旋转轴17的前端相连接,连杆21位于曲柄20的前方,连杆21的上端与曲柄20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滑套22位于连杆21的后方,连杆21的下端与滑套22的前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滑套22滑动式套在导向杆23上,导向杆23的下端与沉淀缸1后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滑轨24的底部与导向杆23的上端相连接,支撑杆25位于滑轨24的下方,支撑杆25与滑轨24相连接,支撑杆2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支撑杆25位于大固定板18的前方,支撑杆25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滑轨24的上方设置有滑块26,滑轨24与滑块26设置为滑动连接,滑块26的顶部与活动板14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挡板27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挡板27与活动板14相连接,第二缸体28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缸体28右侧壁的下部开有第二滑槽281,第二挡板27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281内,第二密封垫29套在第二挡板27上,第二密封垫29与第二缸体28的右内侧壁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挡板27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方,第二挡板27与第二出料液管30相接触,第二出料液管3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1,第四阀门31位于第二缸体28的下方,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二出料液管30与沉淀缸1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左侧,第二支架32的顶部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沉淀缸1、支腿2、底座3、排液管4、第一阀门5、排料管6、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第一缸体9、第一出料液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挡板12、第一密封垫13、活动板14、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大固定板18、第二齿板19、曲柄20、连杆21、滑套22、导向杆23、滑轨24、支撑杆25、滑块26、第二挡板27、第二缸体28、第二密封垫29、第二出料液管30、第四阀门31和第二支架32,支腿2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支腿2与沉淀缸1相连接,支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底座3位于支腿2的下方,底座3与支腿2相连接,排液管4位于沉淀缸1的左侧,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排料管6位于沉淀缸1的右侧,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料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位于第二阀门7的右侧,第一支架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位于第一支架8的上方,第一缸体9与第一支架8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与第一缸体9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位于第一缸体9的下方,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与沉淀缸1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滑槽91,第一挡板12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91内,第一密封垫13套在第一挡板12上,第一密封垫13与第一缸体9的左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挡板12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方,第一挡板12与第一出料液管10相接触,活动板14的右侧壁与第一挡板12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14开有前后贯穿的大凹槽141,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和第二齿板19均位于大凹槽141内,第一齿板15的顶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缺齿齿轮16位于第一齿板15的下方,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相啮合,第一旋转轴1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缺齿齿轮16的中部与第一旋转轴17相连接,第二齿板19位于缺齿齿轮16的下方,第二齿板19与缺齿齿轮16相啮合,第二齿板19的底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大固定板18位于活动板14的后方,大固定板18位于沉淀缸1的后方,大固定板1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旋转轴17的后端与大固定板18设置为转动连接,曲柄20位于活动板14的前方,曲柄20与第一旋转轴17的前端相连接,连杆21位于曲柄20的前方,连杆21的上端与曲柄20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滑套22位于连杆21的后方,连杆21的下端与滑套22的前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滑套22滑动式套在导向杆23上,导向杆23的下端与沉淀缸1后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滑轨24的底部与导向杆23的上端相连接,支撑杆25位于滑轨24的下方,支撑杆25与滑轨24相连接,支撑杆2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支撑杆25位于大固定板18的前方,支撑杆25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滑轨24的上方设置有滑块26,滑轨24与滑块26设置为滑动连接,滑块26的顶部与活动板14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挡板27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挡板27与活动板14相连接,第二缸体28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缸体28右侧壁的下部开有第二滑槽281,第二挡板27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281内,第二密封垫29套在第二挡板27上,第二密封垫29与第二缸体28的右内侧壁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挡板27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方,第二挡板27与第二出料液管30相接触,第二出料液管3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1,第四阀门31位于第二缸体28的下方,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二出料液管30与沉淀缸1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左侧,第二支架32的顶部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板41、升降板42、销杆43、旋转盘44、第二旋转轴45、小固定板46和旋转轮47,连接板41位于滑套22的右侧,连接板41与滑套22相连接,连接板41位于连杆21的后方,升降板42位于连接板41的右侧,升降板42与连接板41相连接,升降板42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凹槽421,销杆43滑动式位于小凹槽421内,旋转盘44位于升降板42的后方,销杆43的后端与旋转盘44的偏心位置相连接,第二旋转轴45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旋转盘44的中部相连接,小固定板46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小固定板4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47位于小固定板46的后方,旋转轮47与第二旋转轴45的后端相连接,小固定板46的左侧壁与大固定板18的右侧壁相连接,旋转盘44位于沉淀缸1与滑轨24之间。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沉淀缸1、支腿2、底座3、排液管4、第一阀门5、排料管6、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第一缸体9、第一出料液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挡板12、第一密封垫13、活动板14、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大固定板18、第二齿板19、曲柄20、连杆21、滑套22、导向杆23、滑轨24、支撑杆25、滑块26、第二挡板27、第二缸体28、第二密封垫29、第二出料液管30、第四阀门31和第二支架32,支腿2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支腿2与沉淀缸1相连接,支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底座3位于支腿2的下方,底座3与支腿2相连接,排液管4位于沉淀缸1的左侧,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排料管6位于沉淀缸1的右侧,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料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位于第二阀门7的右侧,第一支架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位于第一支架8的上方,第一缸体9与第一支架8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与第一缸体9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位于第一缸体9的下方,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与沉淀缸1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滑槽91,第一挡板12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91内,第一密封垫13套在第一挡板12上,第一密封垫13与第一缸体9的左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挡板12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方,第一挡板12与第一出料液管10相接触,活动板14的右侧壁与第一挡板12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14开有前后贯穿的大凹槽141,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和第二齿板19均位于大凹槽141内,第一齿板15的顶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缺齿齿轮16位于第一齿板15的下方,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相啮合,第一旋转轴1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缺齿齿轮16的中部与第一旋转轴17相连接,第二齿板19位于缺齿齿轮16的下方,第二齿板19与缺齿齿轮16相啮合,第二齿板19的底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大固定板18位于活动板14的后方,大固定板18位于沉淀缸1的后方,大固定板1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旋转轴17的后端与大固定板18设置为转动连接,曲柄20位于活动板14的前方,曲柄20与第一旋转轴17的前端相连接,连杆21位于曲柄20的前方,连杆21的上端与曲柄20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滑套22位于连杆21的后方,连杆21的下端与滑套22的前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滑套22滑动式套在导向杆23上,导向杆23的下端与沉淀缸1后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滑轨24的底部与导向杆23的上端相连接,支撑杆25位于滑轨24的下方,支撑杆25与滑轨24相连接,支撑杆2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支撑杆25位于大固定板18的前方,支撑杆25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滑轨24的上方设置有滑块26,滑轨24与滑块26设置为滑动连接,滑块26的顶部与活动板14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挡板27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挡板27与活动板14相连接,第二缸体28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缸体28右侧壁的下部开有第二滑槽281,第二挡板27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281内,第二密封垫29套在第二挡板27上,第二密封垫29与第二缸体28的右内侧壁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挡板27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方,第二挡板27与第二出料液管30相接触,第二出料液管3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1,第四阀门31位于第二缸体28的下方,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二出料液管30与沉淀缸1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左侧,第二支架32的顶部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板41、升降板42、销杆43、旋转盘44、第二旋转轴45、小固定板46和旋转轮47,连接板41位于滑套22的右侧,连接板41与滑套22相连接,连接板41位于连杆21的后方,升降板42位于连接板41的右侧,升降板42与连接板41相连接,升降板42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凹槽421,销杆43滑动式位于小凹槽421内,旋转盘44位于升降板42的后方,销杆43的后端与旋转盘44的偏心位置相连接,第二旋转轴45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旋转盘44的中部相连接,小固定板46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小固定板4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47位于小固定板46的后方,旋转轮47与第二旋转轴45的后端相连接,小固定板46的左侧壁与大固定板18的右侧壁相连接,旋转盘44位于沉淀缸1与滑轨24之间。
还包括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搅拌桨53、大齿轮54、第三齿板55和移动板56,沉淀缸1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式嵌设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第三旋转轴52与轴承51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三旋转轴52的外圆周壁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桨53,大齿轮54位于搅拌桨53的后方,大齿轮54设置在第三旋转轴52上,第三齿板55位于大齿轮54的右侧,第三齿板55与大齿轮54相啮合,第三齿板55右侧壁的下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板56,移动板56位于沉淀缸1内,移动板56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左侧,第三齿板55的顶部与升降板42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齿板55位于旋转盘44的前方。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沉淀缸1、支腿2、底座3、排液管4、第一阀门5、排料管6、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第一缸体9、第一出料液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挡板12、第一密封垫13、活动板14、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大固定板18、第二齿板19、曲柄20、连杆21、滑套22、导向杆23、滑轨24、支撑杆25、滑块26、第二挡板27、第二缸体28、第二密封垫29、第二出料液管30、第四阀门31和第二支架32,支腿2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支腿2与沉淀缸1相连接,支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底座3位于支腿2的下方,底座3与支腿2相连接,排液管4位于沉淀缸1的左侧,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排料管6位于沉淀缸1的右侧,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料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位于第二阀门7的右侧,第一支架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位于第一支架8的上方,第一缸体9与第一支架8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与第一缸体9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位于第一缸体9的下方,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与沉淀缸1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滑槽91,第一挡板12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91内,第一密封垫13套在第一挡板12上,第一密封垫13与第一缸体9的左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挡板12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方,第一挡板12与第一出料液管10相接触,活动板14的右侧壁与第一挡板12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14开有前后贯穿的大凹槽141,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和第二齿板19均位于大凹槽141内,第一齿板15的顶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缺齿齿轮16位于第一齿板15的下方,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相啮合,第一旋转轴1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缺齿齿轮16的中部与第一旋转轴17相连接,第二齿板19位于缺齿齿轮16的下方,第二齿板19与缺齿齿轮16相啮合,第二齿板19的底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大固定板18位于活动板14的后方,大固定板18位于沉淀缸1的后方,大固定板1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旋转轴17的后端与大固定板18设置为转动连接,曲柄20位于活动板14的前方,曲柄20与第一旋转轴17的前端相连接,连杆21位于曲柄20的前方,连杆21的上端与曲柄20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滑套22位于连杆21的后方,连杆21的下端与滑套22的前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滑套22滑动式套在导向杆23上,导向杆23的下端与沉淀缸1后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滑轨24的底部与导向杆23的上端相连接,支撑杆25位于滑轨24的下方,支撑杆25与滑轨24相连接,支撑杆2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支撑杆25位于大固定板18的前方,支撑杆25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滑轨24的上方设置有滑块26,滑轨24与滑块26设置为滑动连接,滑块26的顶部与活动板14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挡板27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挡板27与活动板14相连接,第二缸体28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缸体28右侧壁的下部开有第二滑槽281,第二挡板27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281内,第二密封垫29套在第二挡板27上,第二密封垫29与第二缸体28的右内侧壁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挡板27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方,第二挡板27与第二出料液管30相接触,第二出料液管3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1,第四阀门31位于第二缸体28的下方,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二出料液管30与沉淀缸1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左侧,第二支架32的顶部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板41、升降板42、销杆43、旋转盘44、第二旋转轴45、小固定板46和旋转轮47,连接板41位于滑套22的右侧,连接板41与滑套22相连接,连接板41位于连杆21的后方,升降板42位于连接板41的右侧,升降板42与连接板41相连接,升降板42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凹槽421,销杆43滑动式位于小凹槽421内,旋转盘44位于升降板42的后方,销杆43的后端与旋转盘44的偏心位置相连接,第二旋转轴45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旋转盘44的中部相连接,小固定板46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小固定板4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47位于小固定板46的后方,旋转轮47与第二旋转轴45的后端相连接,小固定板46的左侧壁与大固定板18的右侧壁相连接,旋转盘44位于沉淀缸1与滑轨24之间。
还包括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搅拌桨53、大齿轮54、第三齿板55和移动板56,沉淀缸1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式嵌设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第三旋转轴52与轴承51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三旋转轴52的外圆周壁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桨53,大齿轮54位于搅拌桨53的后方,大齿轮54设置在第三旋转轴52上,第三齿板55位于大齿轮54的右侧,第三齿板55与大齿轮54相啮合,第三齿板55右侧壁的下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板56,移动板56位于沉淀缸1内,移动板56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左侧,第三齿板55的顶部与升降板42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齿板55位于旋转盘44的前方。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和旋转电机63,第一锥齿轮61位于旋转轮47的后方,第一锥齿轮61与旋转轮47相连接,第二锥齿轮62位于第一锥齿轮61的后方,第二锥齿轮62与第一锥齿轮61相啮合,旋转电机63位于第二锥齿轮62的左侧,旋转电机63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62相连接,旋转电机63位于大固定板18的后方,旋转电机63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沉淀缸1、支腿2、底座3、排液管4、第一阀门5、排料管6、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第一缸体9、第一出料液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挡板12、第一密封垫13、活动板14、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大固定板18、第二齿板19、曲柄20、连杆21、滑套22、导向杆23、滑轨24、支撑杆25、滑块26、第二挡板27、第二缸体28、第二密封垫29、第二出料液管30、第四阀门31和第二支架32,支腿2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支腿2与沉淀缸1相连接,支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底座3位于支腿2的下方,底座3与支腿2相连接,排液管4位于沉淀缸1的左侧,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排料管6位于沉淀缸1的右侧,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料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位于第二阀门7的右侧,第一支架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位于第一支架8的上方,第一缸体9与第一支架8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与第一缸体9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位于第一缸体9的下方,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与沉淀缸1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滑槽91,第一挡板12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91内,第一密封垫13套在第一挡板12上,第一密封垫13与第一缸体9的左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挡板12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方,第一挡板12与第一出料液管10相接触,活动板14的右侧壁与第一挡板12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14开有前后贯穿的大凹槽141,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和第二齿板19均位于大凹槽141内,第一齿板15的顶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缺齿齿轮16位于第一齿板15的下方,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相啮合,第一旋转轴1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缺齿齿轮16的中部与第一旋转轴17相连接,第二齿板19位于缺齿齿轮16的下方,第二齿板19与缺齿齿轮16相啮合,第二齿板19的底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大固定板18位于活动板14的后方,大固定板18位于沉淀缸1的后方,大固定板1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旋转轴17的后端与大固定板18设置为转动连接,曲柄20位于活动板14的前方,曲柄20与第一旋转轴17的前端相连接,连杆21位于曲柄20的前方,连杆21的上端与曲柄20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滑套22位于连杆21的后方,连杆21的下端与滑套22的前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滑套22滑动式套在导向杆23上,导向杆23的下端与沉淀缸1后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滑轨24的底部与导向杆23的上端相连接,支撑杆25位于滑轨24的下方,支撑杆25与滑轨24相连接,支撑杆2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支撑杆25位于大固定板18的前方,支撑杆25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滑轨24的上方设置有滑块26,滑轨24与滑块26设置为滑动连接,滑块26的顶部与活动板14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挡板27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挡板27与活动板14相连接,第二缸体28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缸体28右侧壁的下部开有第二滑槽281,第二挡板27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281内,第二密封垫29套在第二挡板27上,第二密封垫29与第二缸体28的右内侧壁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挡板27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方,第二挡板27与第二出料液管30相接触,第二出料液管3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1,第四阀门31位于第二缸体28的下方,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二出料液管30与沉淀缸1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左侧,第二支架32的顶部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板41、升降板42、销杆43、旋转盘44、第二旋转轴45、小固定板46和旋转轮47,连接板41位于滑套22的右侧,连接板41与滑套22相连接,连接板41位于连杆21的后方,升降板42位于连接板41的右侧,升降板42与连接板41相连接,升降板42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凹槽421,销杆43滑动式位于小凹槽421内,旋转盘44位于升降板42的后方,销杆43的后端与旋转盘44的偏心位置相连接,第二旋转轴45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旋转盘44的中部相连接,小固定板46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小固定板4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47位于小固定板46的后方,旋转轮47与第二旋转轴45的后端相连接,小固定板46的左侧壁与大固定板18的右侧壁相连接,旋转盘44位于沉淀缸1与滑轨24之间。
还包括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搅拌桨53、大齿轮54、第三齿板55和移动板56,沉淀缸1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式嵌设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第三旋转轴52与轴承51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三旋转轴52的外圆周壁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桨53,大齿轮54位于搅拌桨53的后方,大齿轮54设置在第三旋转轴52上,第三齿板55位于大齿轮54的右侧,第三齿板55与大齿轮54相啮合,第三齿板55右侧壁的下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板56,移动板56位于沉淀缸1内,移动板56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左侧,第三齿板55的顶部与升降板42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齿板55位于旋转盘44的前方。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和旋转电机63,第一锥齿轮61位于旋转轮47的后方,第一锥齿轮61与旋转轮47相连接,第二锥齿轮62位于第一锥齿轮61的后方,第二锥齿轮62与第一锥齿轮61相啮合,旋转电机63位于第二锥齿轮62的左侧,旋转电机63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62相连接,旋转电机63位于大固定板18的后方,旋转电机63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搅拌电机71、第一连接杆72、第一搅拌板73、第二搅拌电机74、第二连接杆75和第二搅拌板76,第一搅拌电机71、第一连接杆72和第一搅拌板73均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搅拌电机74、第二连接杆75和第二搅拌板76均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连接杆72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第一搅拌电机71的两侧,第一连接杆72与第一搅拌电机71相连接,第一连接杆72与第二缸体28相连接,第一搅拌电机71输出轴的下端与第一搅拌板73相连接,第二连接杆75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第二搅拌电机74的两侧,第二连接杆75与第二搅拌电机74相连接,第二连接杆75与第一缸体9相连接,第二搅拌电机74输出轴的下端与第二搅拌板76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沉淀缸1、支腿2、底座3、排液管4、第一阀门5、排料管6、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第一缸体9、第一出料液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挡板12、第一密封垫13、活动板14、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大固定板18、第二齿板19、曲柄20、连杆21、滑套22、导向杆23、滑轨24、支撑杆25、滑块26、第二挡板27、第二缸体28、第二密封垫29、第二出料液管30、第四阀门31和第二支架32,所以当使用本发明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分别加入到第一缸体9和第二缸体28内,再将第三阀门11和第四阀门31打开,然后对滑套22进行上下推动,滑套22带动连杆21进行上下运动,连杆21带动曲柄20进行转动,曲柄20通过第一旋转轴17带动缺齿齿轮16进行旋转,当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啮合时,缺齿齿轮16通过第一齿板15带动活动板14向右进行运动,活动板14带动第一挡板12在第一缸体9内进行运动,从而将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管口挡住,防止第一缸体9内的稀土料液通过第一出料液管10进入到沉淀缸1内,第一密封垫13能够防止稀土料液泄漏,同时第二挡板27也被活动板14带动着进行运动,第二挡板27在第二缸体28内向右进行运动,从而将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管口打开,第二缸体28内的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第二出料液管30进入到沉淀缸1内,当缺齿齿轮16持续进行旋转,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脱离啮合,并转动到与第二齿板19相啮合时,第二齿板19带动活动板14向左进行运动,活动板14能够带动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7向左进行运动,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7能够分别在第一缸体9和第二缸体28进行运动,从而第二挡板27将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管口挡住,第一挡板12将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管口打开,第二挡板27能够防止第二缸体28内的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第二出料液管30进入到沉淀缸1内,第二密封垫29能够防止碳酸氢铵溶液泄漏,而第一缸体9内的稀土料液通过第一出料液管10进入到沉淀缸1内,从而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间歇输送,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滑块26和滑轨24能够为活动板14的左右运动提供滑动辅助,当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在沉淀缸1内进行充分反应,并生成碳酸稀土后,可以分别打开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7,并通过排液管4和排料管6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连接板41、升降板42、销杆43、旋转盘44、第二旋转轴45、小固定板46和旋转轮47,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对旋转轮47进行转动,旋转轮47通过第二旋转轴45带动旋转盘44进行旋转,旋转盘44通过销杆43带动升降板42进行上下运动,升降板42通过连接板41带动滑套22进行上下运动,从而能够通过连杆21带动曲柄20进行旋转,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搅拌桨53、大齿轮54、第三齿板55和移动板56,所以当旋转盘44通过销杆43带动升降板42进行上下运动时,升降板42能够带动第三齿板55进行上下运动,第三齿板55能够带动大齿轮54进行正反旋转,大齿轮54通过第三旋转轴52带动搅拌桨53进行正反旋转,搅拌桨53对沉淀缸1内混合料液进行搅拌,同时移动板56对沉淀缸1内的混合液进行上下搅拌,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和旋转电机63,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旋转电机63进行运转,旋转电机63通过第二锥齿轮62带动第一锥齿轮6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61带动旋转轮47进行旋转,通过利用旋转电机63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更加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搅拌电机71、第一连接杆72、第一搅拌板73、第二搅拌电机74、第二连接杆75和第二搅拌板76,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分别启动第一搅拌电机71和第二搅拌电机74进行运转,第一搅拌电机71带动第一搅拌板73对第二缸体28内的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搅拌,第二搅拌电机74带动第二搅拌板76对第一缸体9内的稀土料液进行搅拌,从而能够使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更加均匀,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后续进行充分反应。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沉淀缸(1)、支腿(2)、底座(3)、排液管(4)、第一阀门(5)、排料管(6)、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第一缸体(9)、第一出料液管(10)、第三阀门(11)、第一挡板(12)、第一密封垫(13)、活动板(14)、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大固定板(18)、第二齿板(19)、曲柄(20)、连杆(21)、滑套(22)、导向杆(23)、滑轨(24)、支撑杆(25)、滑块(26)、第二挡板(27)、第二缸体(28)、第二密封垫(29)、第二出料液管(30)、第四阀门(31)和第二支架(32),支腿(2)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支腿(2)与沉淀缸(1)相连接,支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底座(3)位于支腿(2)的下方,底座(3)与支腿(2)相连接,排液管(4)位于沉淀缸(1)的左侧,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液管(4)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排料管(6)位于沉淀缸(1)的右侧,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接,排料管(6)与沉淀缸(1)相连通,排料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第一支架(8)位于第二阀门(7)的右侧,第一支架(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位于第一支架(8)的上方,第一缸体(9)与第一支架(8)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与第一缸体(9)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端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位于第一缸体(9)的下方,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一出料液管(10)与沉淀缸(1)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一缸体(9)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第一滑槽(91),第一挡板(12)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91)内,第一密封垫(13)套在第一挡板(12)上,第一密封垫(13)与第一缸体(9)的左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挡板(12)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上方,第一挡板(12)与第一出料液管(10)相接触,活动板(14)的右侧壁与第一挡板(12)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14)开有前后贯穿的大凹槽(141),第一齿板(15)、缺齿齿轮(16)、第一旋转轴(17)和第二齿板(19)均位于大凹槽(141)内,第一齿板(15)的顶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缺齿齿轮(16)位于第一齿板(15)的下方,缺齿齿轮(16)与第一齿板(15)相啮合,第一旋转轴(1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缺齿齿轮(16)的中部与第一旋转轴(17)相连接,第二齿板(19)位于缺齿齿轮(16)的下方,第二齿板(19)与缺齿齿轮(16)相啮合,第二齿板(19)的底部与活动板(14)相连接,大固定板(18)位于活动板(14)的后方,大固定板(18)位于沉淀缸(1)的后方,大固定板(18)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第一旋转轴(17)的后端与大固定板(18)设置为转动连接,曲柄(20)位于活动板(14)的前方,曲柄(20)与第一旋转轴(17)的前端相连接,连杆(21)位于曲柄(20)的前方,连杆(21)的上端与曲柄(20)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滑套(22)位于连杆(21)的后方,连杆(21)的下端与滑套(22)的前侧壁设置为铰接连接,滑套(22)滑动式套在导向杆(23)上,导向杆(23)的下端与沉淀缸(1)后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滑轨(24)的底部与导向杆(23)的上端相连接,支撑杆(25)位于滑轨(24)的下方,支撑杆(25)与滑轨(24)相连接,支撑杆(25)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支撑杆(25)位于大固定板(18)的前方,支撑杆(25)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滑轨(24)的上方设置有滑块(26),滑轨(24)与滑块(26)设置为滑动连接,滑块(26)的顶部与活动板(14)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挡板(27)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挡板(27)与活动板(14)相连接,第二缸体(28)位于活动板(14)的左侧,第二缸体(28)右侧壁的下部开有第二滑槽(281),第二挡板(27)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281)内,第二密封垫(29)套在第二挡板(27)上,第二密封垫(29)与第二缸体(28)的右内侧壁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挡板(27)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上方,第二挡板(27)与第二出料液管(30)相接触,第二出料液管(3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1),第四阀门(31)位于第二缸体(28)的下方,第二出料液管(30)的下管口位于沉淀缸(1)内,第二出料液管(30)与沉淀缸(1)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位于第二出料液管(30)的左侧,第二支架(32)的顶部与第二缸体(28)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架(32)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板(41)、升降板(42)、销杆(43)、旋转盘(44)、第二旋转轴(45)、小固定板(46)和旋转轮(47),连接板(41)位于滑套(22)的右侧,连接板(41)与滑套(22)相连接,连接板(41)位于连杆(21)的后方,升降板(42)位于连接板(41)的右侧,升降板(42)与连接板(41)相连接,升降板(42)开有前后贯穿的小凹槽(421),销杆(43)滑动式位于小凹槽(421)内,旋转盘(44)位于升降板(42)的后方,销杆(43)的后端与旋转盘(44)的偏心位置相连接,第二旋转轴(45)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旋转盘(44)的中部相连接,小固定板(46)位于旋转盘(44)的后方,第二旋转轴(45)与小固定板(4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47)位于小固定板(46)的后方,旋转轮(47)与第二旋转轴(45)的后端相连接,小固定板(46)的左侧壁与大固定板(18)的右侧壁相连接,旋转盘(44)位于沉淀缸(1)与滑轨(24)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搅拌桨(53)、大齿轮(54)、第三齿板(55)和移动板(56),沉淀缸(1)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式嵌设有轴承(51),第三旋转轴(52)为前后延伸式设置,第三旋转轴(52)与轴承(51)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三旋转轴(52)的外圆周壁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桨(53),大齿轮(54)位于搅拌桨(53)的后方,大齿轮(54)设置在第三旋转轴(52)上,第三齿板(55)位于大齿轮(54)的右侧,第三齿板(55)与大齿轮(54)相啮合,第三齿板(55)右侧壁的下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板(56),移动板(56)位于沉淀缸(1)内,移动板(56)位于第一出料液管(10)的左侧,第三齿板(55)的顶部与升降板(42)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齿板(55)位于旋转盘(44)的前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和旋转电机(63),第一锥齿轮(61)位于旋转轮(47)的后方,第一锥齿轮(61)与旋转轮(47)相连接,第二锥齿轮(62)位于第一锥齿轮(61)的后方,第二锥齿轮(62)与第一锥齿轮(61)相啮合,旋转电机(63)位于第二锥齿轮(62)的左侧,旋转电机(63)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62)相连接,旋转电机(63)位于大固定板(18)的后方,旋转电机(63)与大固定板(18)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搅拌电机(71)、第一连接杆(72)、第一搅拌板(73)、第二搅拌电机(74)、第二连接杆(75)和第二搅拌板(76),第一搅拌电机(71)、第一连接杆(72)和第一搅拌板(73)均位于第二缸体(28)内,第二搅拌电机(74)、第二连接杆(75)和第二搅拌板(76)均位于第一缸体(9)内,第一连接杆(72)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第一搅拌电机(71)的两侧,第一连接杆(72)与第一搅拌电机(71)相连接,第一连接杆(72)与第二缸体(28)相连接,第一搅拌电机(71)输出轴的下端与第一搅拌板(73)相连接,第二连接杆(75)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第二搅拌电机(74)的两侧,第二连接杆(75)与第二搅拌电机(74)相连接,第二连接杆(75)与第一缸体(9)相连接,第二搅拌电机(74)输出轴的下端与第二搅拌板(76)相连接。
CN201810894256.XA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Active CN108950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4256.XA CN108950197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4256.XA CN108950197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0197A true CN108950197A (zh) 2018-12-07
CN108950197B CN108950197B (zh) 2019-11-22

Family

ID=6446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4256.XA Active CN108950197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01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9545A (zh) * 2019-11-08 2020-01-17 杨腾跃 一种稀土溶解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1662A (zh) * 2016-08-17 2017-01-11 岑溪市东正动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铝屑回收用节能型高效清洗装置
CN106929670A (zh) * 2017-05-16 2017-07-07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反应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6984225A (zh) * 2017-05-27 2017-07-28 晋江盾研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矿的进料均匀型制浆装置
CN107008191A (zh) * 2017-05-27 2017-08-04 晋江盾研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矿的立式制浆装置
CN107099662A (zh) * 2017-05-16 2017-08-29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方便清洗型沉淀装置
CN107139328A (zh) * 2017-07-14 2017-09-08 童红妃 一种高效混凝土分量搅拌装置
CN207591854U (zh) * 2017-11-21 2018-07-10 惠州市佳的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均匀进料型化工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1662A (zh) * 2016-08-17 2017-01-11 岑溪市东正动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铝屑回收用节能型高效清洗装置
CN106929670A (zh) * 2017-05-16 2017-07-07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反应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7099662A (zh) * 2017-05-16 2017-08-29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方便清洗型沉淀装置
CN106984225A (zh) * 2017-05-27 2017-07-28 晋江盾研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矿的进料均匀型制浆装置
CN107008191A (zh) * 2017-05-27 2017-08-04 晋江盾研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矿的立式制浆装置
CN107139328A (zh) * 2017-07-14 2017-09-08 童红妃 一种高效混凝土分量搅拌装置
CN207591854U (zh) * 2017-11-21 2018-07-10 惠州市佳的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均匀进料型化工反应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9545A (zh) * 2019-11-08 2020-01-17 杨腾跃 一种稀土溶解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0197B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9670B (zh)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反应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7130107B (zh) 一种用于稀土矿的高速制浆装置
CN109126504A (zh) 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均匀加料型混料装置
CN209423487U (zh) 一种材料搅拌装置
CN107398195A (zh) 一种稀土冶炼用溶液混合装置
CN209139475U (zh) 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
CN108950197B (zh)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CN206444550U (zh) 一种设有外加剂滤网机构的化工颜料制备处理设备
CN208500463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用絮凝剂高效调配设备
CN106947860B (zh)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混合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9097608A (zh) 一种用于稀土的可升降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9626305A (zh) 一种除锈剂罐装设备
CN208194387U (zh) 一种组合搅拌反应釜
CN204602084U (zh) 一种混合机
CN110694514B (zh) 一种设有外加剂滤网机构的化工颜料制备处理设备
CN107166873B (zh) 一种用于碳酸稀土的新型脱水装置
CN207169600U (zh) 一种用于制备水质改良剂的混料装置
CN215877099U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中草药混合装置
CN109097607A (zh) 一种用于稀土的可移动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9082541B (zh)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CN210012836U (zh) 一种果皮果渣循环利用的果醋发酵装置
CN209652308U (zh) 一种菌种发酵装置
CN209365081U (zh) 一种酚醛模塑料节能捏合机
CN206661074U (zh) 一种可移动提升式混合机
CN208082353U (zh) 一种化工用配制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30

Address after: 317607 No.35, Huihai Road, Shaan Town,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uhuan wanjian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3, 37 Guangzhou Road,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before: Liu Chuanhu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