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4272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4272A
CN108944272A CN201810383516.7A CN201810383516A CN108944272A CN 108944272 A CN108944272 A CN 108944272A CN 201810383516 A CN201810383516 A CN 201810383516A CN 108944272 A CN108944272 A CN 108944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
mentioned
hat
string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35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44272B (zh
Inventor
杉山直树
矢口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44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4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4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4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1835Rubber strips or cushions at the belt 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降低,并且耐久性优异。在该充气轮胎(2)中,带束(16)具有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分别具有带束帘线和顶覆橡胶。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为28(°)以上且38(°)以下,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为16(°)以上且22(°)以下。冠带(18)具有沿周向卷绕的冠带帘线和顶覆橡胶。将轴向1(cm)宽度所包含的冠带帘线的截面的数量设为单位条数。此时,对该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施加660(N)的拉伸载荷时的伸长率为0.06以下。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5-131507公报中公开了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增大的轮胎。在该轮胎中,带束具有内侧层和外侧层。在该内侧层和外侧层中,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的绝对值按照相同的大小设定为35(°)以上且55(°)以下。由此,能够降低滚动阻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1507公报
从发明人的各种试验的结果来看,确认了在使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的绝对值在内侧层和外侧层为相同大小的轮胎中,旋转时所产生的侧向力偏差(lateral forcedeviation,以下称为LFD)较大。该LFD的增大会使轮胎的滚动阻力增大。通过各种试验,确认了通过在该内侧层和外侧层中对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的绝对值设置差值能够降低LDF。并且,确认了在对该倾斜角度设置了差值的轮胎中,滚动阻力降低。
但是,带束起到对旋转的轮胎的径生长(形变)进行抑制并约束的作用。在对该倾斜角度设置了差值的轮胎中,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的绝对值较小的带束帘线所负担的约束力比倾斜角度的绝对值较大的带束帘线所负担的约束力大。因此,该倾斜角度的绝对值较小的带束帘线比倾斜角度的绝对值较大的带束帘线更容易产生损伤。该轮胎在耐久性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充气轮胎,其滚动阻力降低并且耐久性也优异。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胎面,其外表面形成胎面表面;带束,其位于上述胎面的半径方向内侧;以及冠带,其位于上述胎面与上述带束之间。上述带束具有内侧层和层叠在该内侧层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外侧层。上述内侧层和上述外侧层分别具有带束帘线和顶覆橡胶。上述内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上述外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上述内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为28(°)以上且38(°)以下,上述外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为16(°)以上且22(°)以下。
上述冠带具有沿周向卷绕的冠带帘线和顶覆橡胶。轴向1(cm)宽度所包含的上述冠带帘线的截面的数量被设为单位条数。此时,对该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施加660(N)的拉伸载荷时的伸长率为0.06以下。
优选上述冠带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b比上述外侧层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2小。
优选上述冠带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b为4.5(MPa)以上且7.0(MPa)以下。上述外侧层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2为7.5(MPa)以上且14.5(MPa)以下。
优选上述冠带帘线中的1条的断裂强度Fb(N)与上述冠带帘线的单位条数之积为1800(N)以上。
优选上述冠带帘线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和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帘线而形成的。
优选上述冠带帘线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和由聚酯纤维构成的帘线而形成的。
优选在轴向上,上述冠带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带束的端部靠外侧的位置。从上述带束的端部到上述冠带的端部的距离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
优选在上述带束的端部与胎体之间层叠有第一橡胶层。
优选上述第一橡胶层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
优选在上述内侧层与上述外侧层的端部之间层叠有第二橡胶层。
优选上述第二橡胶层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带束中,内侧层的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的绝对值与外侧层的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的绝对值不同。由此,LFD降低而使滚动阻力降低。此外,沿周向延伸的冠带帘线能够补偿倾斜角度的绝对值较小的带束帘线所产生的周向和半径方向的约束。该轮胎的滚动阻力降低,并且耐久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轮胎的带束的一部分以及冠带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3是图1的轮胎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2、70:轮胎;4:胎面;16:带束;18:冠带;24:胎面表面;46:内侧层;48:外侧层;52、56:带束帘线;54、58、62:顶覆橡胶;60:冠带帘线;64:第一橡胶层;66:第二橡胶层;68:第三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图1中示出了充气轮胎2。在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半径方向。图1的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面。直线BL表示胎圈基底线。除了胎面图案之外,该轮胎2的形状相对于赤道面CL对称。该胎圈基底线是在按规格确定的胎圈直径的位置通过而沿轮胎2的轴向延伸的直线。
该轮胎2具有胎面4、一对胎侧6、一对胎圈8、一对嵌接部10、胎体12、一对载荷支承层14、带束16、冠带18、内衬20以及一对胎圈包布22。该轮胎2是无内胎型。该轮胎2被安装于乘用车。
胎面4形成为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凸起的形状。胎面4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24。在胎面表面24上刻有槽26。通过该槽26形成胎面图案。胎面4具有基底层28和冠带层30。基底层28由粘接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基底层28的典型的基础橡胶是天然橡胶。冠带层30位于基底层28的半径方向外侧。冠带层30层叠在基底层28上。冠带层30由耐磨损性、耐热性和抓地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
各个胎侧6从胎面4的一端朝向大致半径方向内侧延伸。该胎侧6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与胎面4接合。该胎侧6的半径方向内侧端与嵌接部10接合。该胎侧6由耐切割性和耐气候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胎侧6在轴向上位于比胎体12靠外侧的位置。胎侧6防止胎体12损伤。
各个胎圈8在半径方向上位于比胎侧6靠内侧的位置。该胎圈8在轴向上位于比胎侧6靠内侧的位置。胎圈8具有内侧部分32和外侧部分34。在轴向上,内侧部分32位于比外侧部分34靠内侧的位置。
内侧部分32具有内侧芯36和内侧三角胶38。内侧芯36为环状。内侧芯36包含沿周向卷绕的非伸缩性线材。该线材的典型的材质是钢。内侧三角胶38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内侧三角胶38将内侧芯36覆盖。内侧三角胶38从内侧芯36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内侧三角胶38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形成为前端变细的形状。
外侧部分34具有外侧芯40和外侧三角胶42。外侧芯40为环状。外侧芯40包含沿周向卷绕的非伸缩性线材。该线材的典型的材质是钢。外侧三角胶42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外侧三角胶42将外侧芯40覆盖。外侧三角胶42从外侧芯40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外侧三角胶42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形成为前端变细的形状。
内侧部分32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34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接合。由此,该内侧三角胶38与外侧三角胶42成为一体。
各个嵌接部10位于比胎侧6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嵌接部10在轴向上位于比胎圈8和胎体12靠外侧的位置。嵌接部10由耐磨损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当轮胎2被安装到未图示的轮辋上时,嵌接部10与轮辋的凸缘抵接。
胎体12由胎体帘布层44构成。胎体帘布层44架设在一对胎圈8之间。胎体帘布层44沿着胎面4和胎侧6。胎体帘布层44的端部44a被内侧部分32和外侧部分34夹持。该胎体12的构造被称为嵌入(insert)构造。该胎体12由一张胎体帘布层44构成。该胎体帘布层44的张数并不限于一张。该胎体12可以由两张以上的胎体帘布层44构成。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胎体帘布层44由排列的多条胎体帘线和顶覆橡胶构成。各个胎体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呈的角度的绝对值为75(°)至90(°)。换言之,该胎体12具有径向构造。胎体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能够例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聚酮纤维。
各个载荷支承层14位于胎侧6的轴向内侧。该载荷支承层14在轴向上位于胎体12与内衬20之间。该载荷支承层14也可以在轴向上位于胎体12和内衬20的内侧。该载荷支承层14在半径方向上位于胎面4与胎圈8之间。载荷支承层14在半径方向上既朝向内侧变细也朝向外侧变细。该载荷支承层14弯曲成朝向轴向外侧凸起的形状。载荷支承层14沿着胎体12。该载荷支承层14具有类似月牙的形状。载荷支承层14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
当该轮胎2发生了刺破时,利用该载荷支承层14来承受载荷。即使在刺破状态下,轮胎2也能利用该载荷支承层14行驶一定程度的距离。换言之,该轮胎2能够进行缺气行驶。该轮胎2是所谓缺气保用轮胎。该轮胎2是侧加强类型。
带束16位于胎面4的半径方向内侧。带束16与胎体12层叠。带束16对胎体12进行加强。带束16具有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分别在轴向上从胎面4的一端的附近延伸到另一端的附近。在轴向上,内侧层46的宽度比外侧层48的宽度稍大。
冠带18位于带束16的半径方向外侧。冠带18在轴向上从胎面4的一端的附近延伸到另一端的附近。在轴向上,冠带18的宽度为带束16的宽度以上。冠带18将带束16覆盖。该冠带18与带束16一起构成加强层。
内衬20沿着胎体12和载荷支承层14延伸。内衬20在半径方向上层叠在胎体12的内侧。内衬20在轴向上层叠在载荷支承层14的内侧。内衬20也可以在轴向上层叠在载荷支承层14的外侧。内衬20也可以在轴向上位于载荷支承层14与胎体12之间。内衬20由交联橡胶构成。内衬20使用空气遮蔽性优异的橡胶。内衬20保持轮胎2的内压。
胎圈包布22位于胎圈8的附近。胎圈包布22从内侧芯36的轴向内侧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一直延伸到胎趾。胎圈包布22从胎趾50沿内侧芯36和外侧芯40的半径方向内侧向轴向外侧延伸。该胎圈包布22与嵌接部10成为一体。胎圈包布22的材质与嵌接部10的材质相同。当轮胎2被安装到轮辋上时,该胎圈包布22与轮辋片抵接。通过该抵接来对胎圈8的附近进行保护。该胎圈包布22也可以由布和含浸在该布中的橡胶构成。
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带束16的一部分和冠带18的一部分。图2的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轮胎2的半径方向。
该带束16的内侧层46由排列的多条带束帘线52和顶覆橡胶54构成。各个带束帘线52相对于赤道面倾斜。双箭头θ1表示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的倾斜角度。
外侧层48由排列的多条带束帘线56和顶覆橡胶58构成。各个带束帘线56相对于赤道面倾斜。双箭头θ2表示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的倾斜角度。
在该轮胎2中,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该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比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大。带束帘线52和带束帘线56的优选的材质是钢。带束帘线52和带束帘线56也可以由有机纤维构成。
在该轮胎2中,内侧层46的顶覆橡胶54和外侧层48的顶覆橡胶58由相同的交联橡胶构成。内侧层46的顶覆橡胶54的复弹性模量E1和外侧层48的顶覆橡胶58的复弹性模量E2为相同的大小。内侧层46的顶覆橡胶54和外侧层48的顶覆橡胶58也可以由不同的交联橡胶构成。
冠带18由冠带帘线60和顶覆橡胶62构成。该顶覆橡胶62由具有复弹性模量Eb的交联橡胶构成。该冠带帘线60卷绕成螺旋状。换言之,这些冠带帘线60实质上沿周向卷绕。该冠带帘线60具有所谓的无接头构造。冠带帘线60相对于周向的角度为5(°)以下,优选为2(°)以下。带束16受该冠带帘线60约束。该冠带18抑制带束16的翘起。
该冠带帘线60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能够例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人造丝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冠带帘线60也可以由大量的有机纤维构成。在该轮胎2的例中,冠带帘线60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芳纶帘线和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尼龙帘线而形成的。
在图3中示出了轴向一侧的带束16的端部16a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的那样,该轮胎2具有一对第一橡胶层64、一对第二橡胶层66以及一对第三橡胶层68。
各个第一橡胶层64的一部分在半径方向上位于胎体12与内侧层46的端部46a之间。在轴向上,第一橡胶层64的端部64e位于比内侧层46的端部46e靠外侧的位置。第一橡胶层64沿着胎体12延伸。第一橡胶层64由交联橡胶构成。
各个第二橡胶层66的一部分在半径方向上位于内侧层46与外侧层48的端部48a之间。在轴向上,第二橡胶层66的端部66e位于比外侧层48的端部48e靠外侧的位置。第二橡胶层66沿着内侧层46延伸。第二橡胶层66由交联橡胶构成。
各个第三橡胶层68的一部分在半径方向上位于带束16与冠带18之间。在轴向上,第三橡胶层68的端部68e位于比内侧层46的端部46e靠外侧的位置。在内侧层46的端部46e的轴向外侧,第三橡胶层68位于胎体12与冠带18之间。在轴向上,第三橡胶层68的端部68e位于比冠带18的端部18e靠外侧的位置。第三橡胶层68由交联橡胶构成。
图3的双箭头D1表示从带束16的端部16e到冠带18的端部18e的距离。在该轮胎2中,作为从内侧层46的端部46e到冠带18的端部18e的距离而测量该距离D1。该距离D1是从端部46e处引出的法线到端部18e处引出的法线的距离。双箭头t1表示第一橡胶层64的厚度。在内侧层46的端部46e的位置测量该厚度t1。双箭头t2表示第二橡胶层66的厚度。在外侧层48的端部48e的位置测量该厚度t2。
当对该轮胎2施加载荷而使其旋转时,在该轮胎2上产生轴向的侧向力。即使外倾角和滑动角为0,也会产生该侧向力。该侧向力被称为侧向力偏差(也称为LFD)。通过使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与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不同,能够减小该LFD。在该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与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的差较大的轮胎2中,LFD较小。该LFD较小的轮胎2的滚动阻力降低。
在该轮胎2中,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与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不同。由此,在该轮胎2中,LFD降低,滚动阻力降低。
在该带束16中,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和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发挥半径方向和周向的约束力。由于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比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小,所以带束帘线56所承担的约束力比带束帘线52所承担的约束力大。因此,作用于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的张力比作用于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的张力大。与倾斜角度θ1和倾斜角度θ2相同的情况相比,该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容易产生断裂等损伤。
在该轮胎2中,沿周向延伸的冠带帘线60对带束16进行约束。该冠带18将外侧层48覆盖。该冠带18与带束16一起发挥半径方向和周向的约束力。该冠带帘线60与带束帘线52和带束帘线56协同作用来发挥约束力。该冠带帘线60减少带束帘线56所承担的约束力。冠带18有助于提高带束帘线56的耐久性。该冠带18有助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
从提高该轮胎2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优选该冠带帘线60的伸长率较小。在该耐久性优异的轮胎2中,能够进一步减小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的倾斜角度θ2。由此,能够增大该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与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的差。该轮胎2能够降低滚动阻力而不损失耐久性。这样,将冠带18的轴向1(cm)宽度所包含的冠带帘线60的截面数设为单位条数。此时,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和降低滚动阻力的观点来看,优选对该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60施加了660(N)的拉伸载荷时的伸长率为0.06以下(6%以下)。
在本发明中,伸长率是基于JIS-L1017“化学纤维轮胎帘线试验方法”的一定载荷时伸长率的试验而测量的。该伸长率是作为对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60施加了660(N)的载荷时的冠带帘线60的伸长率而求出的。该伸长率是以伸长量相对于原来长度的比例求出的。
当该单位条数包含小数点以下的数值时,使用对小数点第一位的数值四舍五入而求出的临时单位条数来求出临时伸长率。对该临时伸长率乘以单位条数相对于临时单位条数的比例而求出伸长率。
并且,同样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和降低滚动阻力的观点来看,优选该冠带帘线60的平均每一条的断裂强度Fb(N)与单位条数之积为1800(N)以上。
在本发明中,断裂强度Fb(N)是作为冠带帘线60断裂时的拉伸载荷而求出的。该拉伸载荷是基于JIS-L1017“化学纤维轮胎帘线试验方法”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试验而测量的。
该轮胎2的冠带帘线60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和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帘线而形成的。该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有助于抑制冠带帘线60的伸长。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帘线的柔软性优异,有助于提高冠带帘线60的耐久性。对该冠带帘线60的伸长进行抑制,并且该冠带帘线60耐久性优异。这里,以芳纶纤维和尼龙纤维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优选该冠带帘线60是通过捻合抑制伸长的帘线和柔软性优异的帘线而形成的。例如,该带束帘线56也可以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和由聚酯纤维构成的帘线而形成的。
在带束帘线52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较大的轮胎2中,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所承担的约束力较大。在该轮胎2中,对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施加较大的负担。从提高该轮胎2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为38(°)以下,优选为36(°)以下。
另一方面,在该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与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的倾斜角度差较大的轮胎2中,LFD较小。在该轮胎2中,滚动阻力较小。通过增大该倾斜角度θ1,能够增大该倾斜角度差。从降低滚动阻力的观点来看,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为28(°)以上,优选为30(°)以上。
同样,通过减小倾斜角度θ2,能够增大该倾斜角度差。从降低滚动阻力的观点来看,优选带束帘线56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较小。该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为22(°)以下,优选为21(°)以下。另一方面,该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较大的轮胎2有助于提高带束帘线56的耐久性。从该耐久性的观点来看,该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为16(°)以上,优选为17(°)以上。
在该轮胎2中,冠带18的顶覆橡胶62的复弹性模量Eb比外侧层48的顶覆橡胶58的复弹性模量E2小。由此,与复弹性模量Eb比复弹性模量的E2大的情况相比,在该冠带帘线60与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之间作用的应力更容易分散。该应力的分散有助于降低轮胎2的滚动阻力。
该复弹性模量Eb较大的冠带18有助于提高带束16的约束力。从该观点来看,该复弹性模量Eb优选为4.5(MPa)以上,更优选为5.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5.5(MPa)以上。另一方面,在该复弹性模量Eb较小的冠带18中,顶覆橡胶62与冠带帘线60的密接性优异。从该观点来看,该复弹性模量Eb优选为7.0(MPa)以下,更优选为6.5(MPa)以下。
复弹性模量E2较大的外侧层48有助于提高带束帘线56的耐久性。从该观点来看,该复弹性模量E2优选为7.5(MPa)以上,更优选为8.5(MPa)以上。另一方面,在该复弹性模量E2较小的外侧层48中,顶覆橡胶58与带束帘线的密接性优异。从该观点来看,该复弹性模量E2优选为14.5(MPa)以下,更优选为13.5(MPa)以下。
在倾斜角度θ1与倾斜角度θ2不同的轮胎2中,当轮胎滚动时,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发生变形的方向和发生变形的大小不同。特别是在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与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不同的轮胎2中,与绝对值为相同大小的轮胎相比,轴向上的变形量的差较大。因此,在轴向上,内侧层46与外侧层48之间的剪切力容易变大。在该轮胎2中,利用该冠带18来约束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从而使该剪切力降低。通过降低剪切力,该冠带18有助于降低滚动阻力。从降低该剪切力的观点来看,从带束16的端部16e到冠带18的端部18e的距离D1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另一方面,该距离D1较大的轮胎2的重量增加。从轻量化的观点来看,该距离D1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7(mm)以下。
在该轮胎2中,由于具有第一橡胶层64,所以抑制了内侧层46的端部46a的剪切变形。通过抑制该剪切变形,滚动阻力降低。此外,该第一橡胶层64抑制了内侧层46的端部46a处的剥离的产生。该第一橡胶层64有助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从降低该滚动阻力和提高耐久性的观点来看,第一橡胶层64的厚度t1优选为0.2(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
另一方面,在该第一橡胶层64过厚的轮胎2中,会助长内侧层46的端部46a的剪切变形。通过助长该剪切变形,滚动阻力增大。从降低该滚动阻力的观点来看,该厚度t1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0.8(mm)以下。
在该轮胎2中,由于具有第二橡胶层66,所以抑制了外侧层48的端部48a的剪切变形。通过抑制该剪切变形,滚动阻力降低。此外,该第二橡胶层66抑制了外侧层48的端部48a处的剥离的产生。该第二橡胶层66有助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从降低该滚动阻力和提高耐久性的观点来看,第二橡胶层66的厚度t2优选为0.2(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
另一方面,在该第二橡胶层66过厚的轮胎2中,会助长外侧层48的端部48a的剪切变形。通过助长该剪切变形,滚动阻力增大。从降低该滚动阻力的观点来看,该厚度t2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0.8(mm)以下。
在该轮胎2中具有第三橡胶层68。在轴向上,第三橡胶层68的端部68e位于比带束16的端部16e靠外侧的位置。由此,抑制了带束16的端部16a的剪切变形。通过抑制该剪切变形,滚动阻力降低。并且,抑制了带束16的端部16a处的剥离的产生。该第三橡胶层68有助于降低轮胎2的滚动阻力和提高耐久性。
在本发明中,复弹性模量是基于“JISK6394”的规定而测量的。测量条件如下。
粘弹性分光仪:岩本制作所的“VESF-3”
初始应变:10%
动态应变:±1%
频率:10Hz
变形模式:拉伸
测量温度:70℃
在本发明中,轮胎2的各部件的尺寸和角度是在轮胎被安装在正规轮辋上且对轮胎2填充空气以便达到正规内压的状态下测量的。在测量时不对轮胎2施加载荷。在本说明书中正规轮辋是指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下确定的轮辋。JATMA规格中的“标准轮辋”、TRA规格中的“设计轮辋(Design Rim)”以及ETRTO规格中的“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是正规轮辋。在本说明书中正规内压是指在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下确定的内压。JATMA规格中的“最高空气压”、TRA规格中的“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荷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以及ETRTO规格中的“充气压力(INFLATION PRESSURE)”是正规内压。
在图4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充气轮胎70。这里,对与图1的轮胎2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轮胎2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说明。并且,在该说明中,对与轮胎2同样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来进行说明。
该轮胎70具有一对嵌接部72、一对胎圈74、胎体76、一对胎圈包布78以及一对边缘冠带80。该轮胎70不具有载荷支承层。
各个嵌接部72位于胎侧6的半径方向大致内侧。嵌接部72在轴向上位于比胎圈74和胎体76靠外侧的位置。嵌接部72由耐磨损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嵌接部72与轮辋的凸缘抵接。
各个胎圈74位于嵌接部72的轴向内侧。胎圈74具有芯82和从该芯82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三角胶84。芯82为环状,包含卷绕的非伸缩性线材。线材的典型的材质是钢。三角胶84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变细。三角胶84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
胎体76由胎体帘布层86构成。胎体帘布层86架设在两侧的胎圈74之间,沿着胎面4和胎侧6。胎体帘布层86绕着芯82从轴方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通过该折返,在胎体帘布层86中形成有主部86a和折返部86b。该胎体帘布层86由排列的多条帘线和顶覆橡胶构成。各个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呈的角度的绝对值为75(°)至90(°)。换言之,该胎体76具有径向构造。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能够例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以及芳纶纤维。胎体76也可以由两张以上的胎体帘布层86形成。
各个胎圈包布78位于胎圈74的附近。当轮胎70安装在轮辋上时,该胎圈包布78与轮辋片抵接。通过该抵接来对胎圈74的附近进行保护。胎圈包布78由布和含浸在该布中的橡胶构成。胎圈包布78与轮胎2同样,也可以与嵌接部72成为一体。因此,胎圈包布78的材质也可以与嵌接部72的材质相同。
各个边缘冠带80位于带束16的半径方向外侧,并且位于带束16的端部16e的附近。虽然未进行图示,但该边缘冠带80由帘线和顶覆橡胶构成。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该边缘冠带80具有所谓的无接头构造。帘线实际上沿周向延伸。帘线相对于周向的角度为5(°)以下,优选为2(°)以下。利用该帘线来对带束16的端部16e进行约束。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能够例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人造丝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以及芳纶纤维。
在该轮胎70中,内侧层46的带束帘线52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也为28(°)以上且38(°)以下,外侧层48的带束帘线56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也为16(°)以上且22(°)以下。此外,对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60施加了660(N)的拉伸载荷时的伸长率为0.06以下。由此,该轮胎70降低了滚动阻力,并且耐久性优异。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该轮胎70也可以与轮胎2同样具有第一橡胶层64、第二橡胶层66以及第三橡胶层68。
在该轮胎70中,边缘冠带80对带束16的端部16a进行约束。由此,抑制了带束16的端部16a的剪切变形。通过抑制该剪切变形,滚动阻力降低。并且,抑制了带束16的端部16a处的剥离的产生。该边缘冠带80有助于降低轮胎70的滚动阻力和提高耐久性。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明确本发明的效果,但不应该根据该实施例的记载来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
[实施例1]
获得具有图1所示的基本构成的充气轮胎(缺气保用轮胎)。该轮胎的尺寸是245/45RF18。内侧层的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外侧层的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冠带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b以及外侧层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2如表1所示。该轮胎的冠带帘线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1100dtex)和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帘线(940dtex)而形成的。该冠带帘线的每1条的断裂强度Fb(N)为208(N),在该冠带中,每1(cm)宽度的冠带帘线的单位条数为10条。对该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施加了660(N)的拉伸载荷时的伸长率为0.04。并且,内侧层和外侧层的各自的带束帘线由钢构成,每1条的断裂强度Fb(N)为445(N),每1(cm)宽度的带束帘线的单位条数为9条。
[比较例1]
内侧层的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和外侧层的带束帘线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为相同的大小。另外,以与实施例1的轮胎同样的方式获得轮胎。
[实施例2和比较例2~3]
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和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的轮胎同样的方式获得轮胎。
[实施例3~6]
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复弹性模量Eb以及复弹性模量E2如表2所示。另外,以与实施例1的轮胎同样的方式获得轮胎。
[实施例7和比较例4]
除了变更冠带帘线之外,以与实施例1的轮胎同样的方式获得轮胎。对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施加了660(N)的拉伸载荷时的伸长率如表2所示。
[LFD的评价]
根据“JASOC607:2000”所规定的均匀性试验方法,在下述所示的条件下测量了LFD。其测量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其测量结果按照使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其评价结果越小,则评价越高。
内压:200(kPa)
载荷:5.3(kN)
速度:10(km/h)
[滚动阻力的评价]
使用滚动阻力试验机,在下述的测量条件下测量了安装于正规轮辋的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RRC)。
内压:250(kPa)
载荷:6.28(kN)
速度:80(km/h)
其结果是,在下述的表1和表2中按照使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小,则其评价结果好。
[耐久性的评价]
将轮胎安装在正规轮辋上,并填充空气以便使内压成为230kPa。接着安装在滚筒试验机上并施加载荷8(kN)。在速度为100km/h的行驶状态下,按照每9秒对滑动角为0(°)和滑动角为5(°)切换100次。在行驶之后,检查有无带束帘线的切断。其结果在表1和表2中示出。
【表1】
表1评价结果
比较例1 比较例2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3
θ2绝对值(°) 24 14 16 22 16
θ1绝对值(°) 24 28 28 38 40
冠带Eb(MPa) 6.0 6.0 6.0 6.0 6.0
外侧层E2(MPa) 9.0 9.0 9.0 9.0 9.0
冠带帘线伸长率 0.04 0.04 0.04 0.04 0.04
LFD(指数) 100 59.8 61.2 34.8 20.0
RRC(指数) 100 98.4 98.6 96.7 95.5
带束帘线损伤
【表2】
表2评价结果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比较例4
θ2绝对值(°) 16 16 22 22 16 16
θ1绝对值(°) 38 38 28 28 28 28
冠带Eb(MPa) 6.0 9.0 6.0 9.0 6.0 6.0
外侧层E2(MPa) 9.0 6.0 9.0 6.0 9.0 9.0
冠带帘线伸长率 0.04 0.04 0.04 0.04 0.06 0.10
LFD(指数) 26.6 29.4 68.5 71.1 61.2 61.2
RRC(指数) 96.1 99.8 98.8 99.9 98.6 98.6
带束帘线损伤
如表1和2所示,实施例的轮胎在LFD、RRC和耐久性方面优异。从该评价结果来看,本发明的优越性明显。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适用于安装在各种车辆上的轮胎。

Claims (11)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
胎面,其外表面形成胎面表面;
带束,其位于上述胎面的半径方向内侧;以及
冠带,其位于上述胎面与上述带束之间,
上述带束具有内侧层和层叠在该内侧层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外侧层,
上述内侧层和上述外侧层分别具有带束帘线和顶覆橡胶,上述内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上述外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上述内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1的绝对值为28(°)以上且38(°)以下,上述外侧层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角度θ2的绝对值为16(°)以上且22(°)以下,
上述冠带具有沿周向卷绕的冠带帘线和顶覆橡胶,
当将轴向1(cm)宽度所包含的上述冠带帘线的截面的数量设为单位条数时,对该单位条数的冠带帘线施加660(N)的拉伸载荷时的伸长率为0.06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冠带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b比上述外侧层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2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冠带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b为4.5(MPa)以上且7.0(MPa)以下,上述外侧层的顶覆橡胶的复弹性模量E2为7.5(MPa)以上且14.5(MPa)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冠带帘线中的1条的断裂强度Fb(N)与上述冠带帘线的单位条数之积为1800(N)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冠带帘线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和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帘线而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冠带帘线是通过捻合由芳纶纤维构成的帘线和由聚酯纤维构成的帘线而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轴向上,上述冠带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带束的端部靠外侧的位置,
从上述带束的端部到上述冠带的端部的距离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上述带束的端部与胎体之间层叠有第一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第一橡胶层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上述内侧层与上述外侧层的端部之间层叠有第二橡胶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第二橡胶层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
CN201810383516.7A 2017-05-17 2018-04-26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8944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8036A JP6911513B2 (ja) 2017-05-17 2017-05-17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98036 2017-05-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4272A true CN108944272A (zh) 2018-12-07
CN108944272B CN108944272B (zh) 2022-02-01

Family

ID=6449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3516.7A Active CN108944272B (zh) 2017-05-17 2018-04-26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11513B2 (zh)
CN (1) CN1089442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5257A (zh) * 2018-12-17 2021-07-3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97261A (ja) * 2018-12-17 2020-06-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1352A (ja) * 2011-03-28 2012-10-2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129314A (zh) * 2011-12-01 2013-06-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3978843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CN105682940A (zh) * 2013-10-29 2016-06-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5682939A (zh) * 2013-10-29 2016-06-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7013537A (ja) * 2015-06-29 2017-01-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56813A (ja) * 2015-09-16 2017-03-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0498A (ja) * 2005-03-03 2006-09-1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45313B2 (ja) * 2007-07-31 2013-07-2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09731B2 (ja) * 2008-07-01 2013-10-0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31423A (ja) * 2010-12-22 2012-07-1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乗用車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13199195A (ja) * 2012-03-23 2013-10-03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702421B2 (ja) * 2013-03-28 2015-04-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1352A (ja) * 2011-03-28 2012-10-2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129314A (zh) * 2011-12-01 2013-06-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3978843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CN105682940A (zh) * 2013-10-29 2016-06-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5682939A (zh) * 2013-10-29 2016-06-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7013537A (ja) * 2015-06-29 2017-01-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56813A (ja) * 2015-09-16 2017-03-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5257A (zh) * 2018-12-17 2021-07-3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92902A (ja) 2018-12-06
JP6911513B2 (ja) 2021-07-28
CN108944272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1963B2 (en) Run-flat tire
JP6996243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589577B2 (en) Heavy-duty pneumatic tire
EP3127717B1 (en) Pneumatic tire
US11173756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5764712A (zh) 充气轮胎
US20190184749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130146200A1 (en) Overlay ply for a pneumatic tire
US20130340907A1 (en) Tire with a segmented overlay layer
US10518592B2 (en) Pneumatic tire
CN113727866A (zh) 轮胎
US20120298278A1 (en) Carcass ply structure for a pneumatic tire
US11198334B2 (en) Pneumatic tire
US9254717B2 (en) Motorcycle tire having a hybrid construction
CN108944272A (zh) 充气轮胎
US20220274445A1 (en) Pneumatic tire
US11167594B2 (en) Belt structure for a tire
US20190054777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140150948A1 (en) Overlay ply for a pneumatic tire
US11207928B2 (en) Pneumatic tire
EP4257371A1 (en) Pneumatic tire
EP3153331A1 (en) Pneumatic tire
US11127315B2 (en) Modular display system
JP201712186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2928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