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3620A -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3620A
CN108943620A CN201810740624.5A CN201810740624A CN108943620A CN 108943620 A CN108943620 A CN 108943620A CN 201810740624 A CN201810740624 A CN 201810740624A CN 108943620 A CN108943620 A CN 108943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rod
opening
interior
thimbl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06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宏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 Ji 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 Ji 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 Ji 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 Ji 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06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43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43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3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29C45/401Ejector pin constructions or moun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包括上顶针杆,沿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一容纳腔,上顶针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下顶针杆,沿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二容纳腔,下顶针杆与上顶针杆相对设置,下顶针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推板,与下顶针杆连接且设于第四开口处,在模具顶出过程中,将注塑件顶出;内顶针杆,一端伸入第一容纳腔内,另一端伸入第二容纳腔内;弹性部件,设于内顶针杆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口之间,上顶针杆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锥筒形连接头,连接头的斜侧面向内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一层橡胶层;上顶针杆的内壁设置有一层加固层。本发明能扩大工作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背景技术
在模具成型过程中,经常使用模具顶针顶出成型的制品,目前市场上的模具顶针通常是一根外径相等的顶杆,顶杆为圆柱形,在顶出成型制品时,顶针杆从安装孔内伸出,从而将制品顶出,由于顶针杆的长度有限且固定,适用范围较窄,而且不能进一步将制品顶出,使用不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顶针杆,所述上顶针杆沿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一容纳腔,所述上顶针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
下顶针杆,所述下顶针杆沿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二容纳腔,所述下顶针杆与所述上顶针杆相对设置,所述下顶针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下顶针杆连接且设于所述第四开口处,在模具顶出过程中,将注塑件顶出;
内顶针杆,所述内顶针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内顶针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内顶针杆的顶端设置有一橡胶头;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内顶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之间,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位置和自由位置,当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位置时,所述内顶针杆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上顶针杆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锥筒形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斜侧面向内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层橡胶层;
所述上顶针杆的内壁设置有一层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内面为连续的波浪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顶针杆的另一端设有沉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形成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沉头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沉头与所述推板之间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顶针杆包括:
上内顶针杆,所述上内顶针杆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下内顶针杆,所述下内顶针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内顶针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内顶针杆的另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内顶针杆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下内顶针杆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层的内面向内等距垂直设置有多条滑槽,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滑槽和所述内顶针杆匹配设置,所述滑槽能够支撑内顶针杆的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上顶针杆、下顶针杆、推板、内顶针杆和弹性部件相结合的装置,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模具顶针的工作范围,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良品率;
(2)在上顶针杆的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锥筒形连接头,连接头通过凹槽设置有橡胶层,能够有效减少顶针与制品以及模具的接触面积,在接触时候能够具有缓冲力,减小冲击力;
(3)在上顶针杆的内壁设置有一层加固层,加固层的内面为连续的波浪形设置,不仅可以提高稳定性,而且能够提高内顶针杆的稳定性;
(4)通过在上内顶针杆的另一端可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下内顶针杆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合,便于损坏时更换,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的上顶针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有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包括上顶针杆10、下顶针杆20、推板30、内顶针杆40和弹性部件50。
具体而言,上顶针杆10延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一容纳腔11,上顶针杆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分别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下顶针杆20延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二容纳腔21,下顶针杆20与上顶针杆10相对设置,下顶针杆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开口22和第四开口23,第三开口22和第四开口23分别与第二容纳腔21连通,推板30与下顶针杆20连接且设于第四开口23处,在模具顶出过程中,将注塑件顶出,内顶针杆40的一端伸入第一容纳腔11内,内顶针杆40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容纳腔21内,内顶针杆40的顶端设置有一橡胶头16,用于顶出产品时减小对产品的冲击力,避免产品的损伤;弹性部件50设于内顶针杆40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口23之间,弹性部件50处于压缩位置和自由位置,当弹性部件50处于自由位置时,内顶针杆40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第一开口12。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顶针采用上顶针杆10、下顶针杆20、推板30、内顶针杆40和弹性部件50相结合的装置,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模具顶针的工作范围,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良品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顶针杆在第一开口12处设置有一锥筒形连接头60,连接头60的斜侧面向内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一层橡胶层61;连接头60能够有效减少顶针与制品以及模具接触面积,橡胶层61在接触产品时候能够具有缓冲力,减小冲击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顶针杆10的内壁设置有一层加固层70,加固层70的内面为连续的波浪形设置;加固层70的内面向内等距垂直设置有多条滑槽71,滑槽71的形状为圆弧形,滑槽71和内顶针杆匹配设置,滑槽71能够支撑内顶针杆的上下移动,波浪形加固层70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稳定性,而且能够提高内顶针杆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内顶针杆40的另一端可设有沉头。
进一步地,弹性部件50可形成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沉头连接,弹性部件50的另一端穿过第四开口23与推板30连接,沉头与推板30之间卡扣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内顶针杆40包括上内顶针杆41和下内顶针杆42。
具体地,上内顶针杆41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一容纳腔11内,下内顶针杆42的一端与上内顶针杆4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下内顶针杆42的另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二容纳腔21内。
进一步地,上内顶针杆41的另一端可设有至少一个凹槽44,下内顶针杆42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凸起43,凸起43与凹槽44相配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顶针杆,所述上顶针杆沿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一容纳腔,所述上顶针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
下顶针杆,所述下顶针杆沿其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二容纳腔,所述下顶针杆与所述上顶针杆相对设置,所述下顶针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下顶针杆连接且设于所述第四开口处,在模具顶出过程中,将注塑件顶出;
内顶针杆,所述内顶针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内顶针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内顶针杆的顶端设置有一橡胶头;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内顶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之间,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位置和自由位置,当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位置时,所述内顶针杆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上顶针杆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锥筒形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斜侧面向内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层橡胶层;
所述上顶针杆的内壁设置有一层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内面为连续的波浪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针杆的另一端设有沉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形成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沉头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沉头与所述推板之间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针杆包括:
上内顶针杆,所述上内顶针杆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下内顶针杆,所述下内顶针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内顶针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内顶针杆的另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顶针杆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下内顶针杆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的内面向内等距垂直设置有多条滑槽,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滑槽和所述内顶针杆匹配设置,所述滑槽能够支撑内顶针杆的上下移动。
CN201810740624.5A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Pending CN108943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0624.5A CN108943620A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0624.5A CN108943620A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3620A true CN108943620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8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0624.5A Pending CN108943620A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4362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53099U (zh) * 2016-03-29 2016-09-07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弹力顶针
CN205704885U (zh) * 2016-04-28 2016-11-23 安徽霍山县象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模具顶针
CN206913624U (zh) * 2017-04-28 2018-01-23 昆山武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顶针
CN206936208U (zh) * 2017-06-30 2018-01-30 重庆财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模具用顶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53099U (zh) * 2016-03-29 2016-09-07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弹力顶针
CN205704885U (zh) * 2016-04-28 2016-11-23 安徽霍山县象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模具顶针
CN206913624U (zh) * 2017-04-28 2018-01-23 昆山武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顶针
CN206936208U (zh) * 2017-06-30 2018-01-30 重庆财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模具用顶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0657U (zh) 包胶模具
CN108943620A (zh) 一种缓冲型模具用顶针
CN109878039A (zh) 一种双向滑块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EP3461612B1 (en) Undercut processing mechanism and molding die assembly
CN208428590U (zh) 一种内置模具二次强脱结构
CN210139591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结构
CN110126222A (zh) 一种新型流道结构的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CN209289693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08673852A (zh) 一种模具顶针和具有其的模具
CN212241965U (zh) 滑块防退机构
CN212472261U (zh) 滑块脱模机构和模具
CN209158831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小斜顶加固结构
CN210415395U (zh) 司筒顶出装置
CN209504804U (zh) 一种动模顶出组件
CN108748886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7345019U (zh) 模具及其抽芯强脱顶出机构
CN116494476B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设备
CN104999629A (zh) 小顶针顶出机构及应用有该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6968576U (zh) 倒装模顶出结构及倒装模
CN211683228U (zh) 一种可调控的二次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111483119A (zh) 滑块防退机构
CN209903823U (zh) 一种医疗产品母模斜顶驱动结构
CN106863717B (zh) 注塑模具
CN220614811U (zh) 行位机构及塑胶模具
CN109849293B (zh) 注塑机顶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