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9347A -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9347A
CN108939347A CN201810664519.8A CN201810664519A CN108939347A CN 108939347 A CN108939347 A CN 108939347A CN 201810664519 A CN201810664519 A CN 201810664519A CN 108939347 A CN108939347 A CN 108939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ixed
block
fram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45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梦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6645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9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9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93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伸缩带、肩背带、接合架、金属挂环、固定腰带、支撑带、调节环,伸缩带位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的上侧表面同时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肩背带相互对称通过位于其中央的接合架伸缩活动连接在一起,固定腰带垂直于肩背带的下表面同时与肩背带为一体化结构,金属挂环相互平行且内嵌入固定腰带的内部并且与固定腰带缝合在一起,可以达到电力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利用轮夹紧固定在固定物上,在进行移动时能够给工作人员有夹紧的实际感,并且可以更加固定的连接,同时能够将输送的伸缩进行整线工作,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属于电力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电力工程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
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
但现有技术的电力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都是利用挂环夹紧固定在固定物上,在进行移动时不能给工作人员有夹紧的实际感,并且无法更加固定的连接,同时无法将输送的伸缩进行整线工作,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以解决电力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都是利用挂环夹紧固定在固定物上,在进行移动时不能给工作人员有夹紧的实际感,并且无法更加固定的连接,同时无法将输送的伸缩进行整线工作,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伸缩带、肩背带、接合架、金属挂环、固定腰带、支撑带、调节环,所述伸缩带位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的上侧表面同时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肩背带相互对称通过位于其中央的接合架伸缩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腰带垂直于肩背带的下表面同时与肩背带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金属挂环相互平行且内嵌入固定腰带的内部并且与固定腰带缝合在一起,所述支撑带的外侧表面设有两个调节环同时与调节环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调节环包裹着支撑带,所述伸缩带位于接合架外侧表面的中央同时与接合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设有升降调节装置、棘轮调节装置、顶动配合装置、整线调节装置、动力输送装置、固定位移装置;
所述动力输送装置位于设备内部的左侧底面并且与设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与动力输送装置相互平行同时通过包裹在两者外侧的带体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位移装置垂直嵌入升降调节装置的内侧表面同时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整线调节装置位于动力输送装置的上表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配合装置设于棘轮调节装置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设有位移槽、转动柱、钢绳线、钢绳轮、转动座、卡位杆、主动轮、卡槽架、配合块、配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槽位于转动柱的上下两侧表面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位移槽设于转动柱的前表面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槽架设于转动座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转动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块设于卡槽架的下表面同时与卡槽架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动轮与转动座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与转动座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卡位杆与配合块相互垂直同时与主动轮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钢绳轮通过包裹着其外侧表面的钢绳与主动轮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调节装置设有输送带、中转轮、下压架、弹簧座、拨动杆、配合座、挤压架、棘轮、输送轮,所述输送轮与棘轮为同心圆结构同时与棘轮通过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拨动杆垂直与配合座的前表面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压架与挤压架上下平行安装与拨动杆的内侧表面,所述下压架与挤压架通过两者之间的弹簧座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下压架与棘轮卡位啮合在一起,所述输送带包裹着输送轮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输送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中转轮设于输送带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动配合装置设有安装座、旋转架、滑槽杆、顶动块、旋转轮、限位滑块、推动杆、压动垫,所述压动垫垂直与推动杆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推动杆内嵌入限位滑块的内部同时与限位滑块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块设于推动杆的外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杆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与顶动块的下表面,所述旋转架与旋转轮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架内嵌入滑槽杆的内部并且与滑槽杆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杆通过位于其下表面的安装座活动连接在设备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整线调节装置设有滑动架、复位弹簧、通孔架、顶动块、连接架、辊棍轮、传动轴、接合轮、旋转板、固定座、配合轮、配合杆、传输绳,所述传动轴垂直与辊棍轮的左右两侧面同时与辊棍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合轮垂直与传动轴的下表面并且与传动轴啮合在一起,所述配合轮与接合轮相互平行同时与接合轮通过包裹两者外侧表面的传输绳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杆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配合轮的前表面,所述配合轮活动安装在固定座的前表面,所述旋转板与位于其后侧表面的配合杆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架垂直于固定座的前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块内嵌入滑动架的内部同时与位于其前表面的连接架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滑动架的左侧表面,所述通孔架通过设于其左侧表面的复位弹簧与滑动架活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送装置设有电机座、动力电机、主动轮、活动块、螺纹块、螺纹杆、把手、齿轮组、支架、弹簧、伸缩杆、配合轴、输出轮,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的上表面并且与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内嵌入主动轮的内部同时与其啮合在一起,所述活动块上下平行内嵌入主动轮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支架通过铰链连接安装在活动块的后侧表面,所述伸缩杆通过位于其前表面的支架与活动块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包裹着伸缩杆的外侧表面同时与伸缩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垂直安装在伸缩杆的左侧表面,所述螺纹块包裹着螺纹杆的外侧表面并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组啮合与螺纹杆的下表面并且与螺纹杆配合在一起,所述把手垂直安装在齿轮组的下表面并且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轴垂直连接于主动轮的上表面并且与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轮设于配合轴的上表面并且与配合轴机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位移装置设有凸轮架、限位架、限位柱、滑块、安装轴、大轮、升降杆、小轮、密封板、位移架,所述限位架设于凸轮架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凸轮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柱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与限位架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杆为限位柱的竖向轴线的延伸同时与限位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升降杆内嵌入滑块的内部同时与滑块配合在一起,所述安装轴垂直于升降杆的上表面并且与升降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大轮与小轮相互平行同时活动安装在安装轴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位移架垂直与安装轴的上表面同时与安装轴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板内嵌入位移架的内部同时与位移架配合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先使得设备通电后,然后在进行固定固定物时,事先进行固定柱大小的查看,与其同时使得动力电机通电后,主动轮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将主动轮带动起来,然后利用把手转动来通过齿轮组转动下将螺纹杆旋转带动起来,螺纹块在螺纹杆的旋转带动下来顶动前方的调节杆,在由伸缩杆的顶动下伸缩杆顶动下支架压动活动块啮合在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下使得凸轮架转动下将限位架进行上下的顶动,从而限位柱向上或向下,顶动上方的升降杆升降,在安装轴下降后钢绳轮在钢绳的带动下转动并且主动轮转动起来将转矩传递给上方的转动座,转动座在将卡槽架带动转动起来卡位杆和位移槽的配合下,还有配合块和配合槽这两队结构的配合下能够使得转动柱进行转动,在转动柱转动后可以用于调节安装轴上方安装的大轮和小轮的位置,用于根据不同的固定柱的大小进行配合调节,从而可以使得固定更加稳定,也可以使之的使用的范围更广,完成调节,并且利用主动轮使得配合轴啮合转动输出轮将动力给予前方的辊棍轮,再由辊棍轮上的传动轴将动力外放,使得连接架推动顶动块在滑动架上进行有效的位移顶动通孔板利用通孔板来对于输送带进行调节,并且在输出时旋转架会在旋转轮的作用来将滑槽杆带动前后位移并且推动杆向前顶动来使得拨动杆进行左右移动同时下压架与挤压架卡主棘轮从而棘轮能够限位输送轮的限速下从而能够将输送出来的速度得到控制,防止在工作下有下坠感,从而完成工作,这样就可以达到电力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利用轮夹紧固定在固定物上,在进行移动时能够给工作人员有夹紧的实际感,并且可以更加固定的连接,同时能够将输送的伸缩进行整线工作,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的部件结构细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中: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伸缩带-2、肩背带-3、接合架-4、金属挂环-5、固定腰带-6、支撑带-7、调节环-8、升降调节装置-11、棘轮调节装置-12、顶动配合装置-13、整线调节装置-14、动力输送装置-15、固定位移装置-16、位移槽-111、转动柱-112、钢绳线-113、钢绳轮-114、转动座-115、卡位杆-116、主动轮-117、卡槽架-118、配合块-119、配合槽-1110、输送带-121、中转轮-122、下压架-123、弹簧座-124、拨动杆-125、配合座-126、挤压架-127、棘轮-128、输送轮-129、安装座-131、旋转架-132、滑槽杆-133、顶动块-134、旋转轮-135、限位滑块-136、推动杆-137、压动垫-138、滑动架-141、复位弹簧-142、通孔架-143、顶动块-144、连接架-145、辊棍轮-146、传动轴-147、接合轮-148、旋转板-149、固定座-1410、配合轮-1411、配合杆-1412、传输绳-1413、电机座-151、动力电机-152、主动轮-153、活动块-154、螺纹块-155、螺纹杆-156、把手-157、齿轮组-158、支架-159、弹簧-1510、伸缩杆-1511、配合轴-1512、输出轮-1513、凸轮架-161、限位架-162、限位柱-163、滑块-164、安装轴-165、大轮-166、升降杆-167、小轮-168、密封板-169、位移架-1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伸缩带2、肩背带3、接合架4、金属挂环5、固定腰带6、支撑带7、调节环8,所述伸缩带2位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的上侧表面同时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肩背带3相互对称通过位于其中央的接合架4伸缩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腰带6垂直于肩背带3的下表面同时与肩背带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金属挂环5相互平行且内嵌入固定腰带6的内部并且与固定腰带缝合在一起,所述支撑带7的外侧表面设有两个调节环8同时与调节环8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调节环8包裹着支撑带7,所述伸缩带2位于接合架4外侧表面的中央同时与接合架4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设有升降调节装置11、棘轮调节装置12、顶动配合装置13、整线调节装置14、动力输送装置15、固定位移装置16;
所述动力输送装置15位于设备内部的左侧底面并且与设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1与动力输送装置15相互平行同时通过包裹在两者外侧的带体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位移装置16垂直嵌入升降调节装置11的内侧表面同时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整线调节装置14位于动力输送装置15的上表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配合装置13设于棘轮调节装置12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1设有位移槽111、转动柱112、钢绳线113、钢绳轮114、转动座115、卡位杆116、主动轮117、卡槽架118、配合块119、配合槽1110,所述配合槽1110位于转动柱112的上下两侧表面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位移槽111设于转动柱112的前表面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槽架118设于转动座115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转动座115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块119设于卡槽架118的下表面同时与卡槽架118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动轮117与转动座115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与转动座115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卡位杆116与配合块119相互垂直同时与主动轮117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钢绳轮114通过包裹着其外侧表面的钢绳113与主动轮117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棘轮调节装置12设有输送带121、中转轮122、下压架123、弹簧座124、拨动杆125、配合座126、挤压架127、棘轮128、输送轮129,所述输送轮129与棘轮128为同心圆结构同时与棘轮128通过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拨动杆125垂直与配合座126的前表面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压架123与挤压架127上下平行安装与拨动杆125的内侧表面,所述下压架123与挤压架127通过两者之间的弹簧座124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下压架123与棘轮128卡位啮合在一起,所述输送带121包裹着输送轮129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输送轮129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中转轮122设于输送带121的上表面,所述顶动配合装置13设有安装座131、旋转架132、滑槽杆133、顶动块134、旋转轮135、限位滑块136、推动杆137、压动垫138,所述压动垫138垂直与推动杆137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推动杆137内嵌入限位滑块136的内部同时与限位滑块136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块134设于推动杆137的外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杆133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与顶动块134的下表面,所述旋转架132与旋转轮135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架132内嵌入滑槽杆133的内部并且与滑槽杆133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杆133通过位于其下表面的安装座131活动连接在设备的内部,所述整线调节装置14设有滑动架141、复位弹簧142、通孔架143、顶动块144、连接架145、辊棍轮146、传动轴147、接合轮148、旋转板149、固定座1410、配合轮1411、配合杆1412、传输绳1413,所述传动轴147垂直与辊棍轮146的左右两侧面同时与辊棍轮14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合轮148垂直与传动轴147的下表面并且与传动轴147啮合在一起,所述配合轮1411与接合轮148相互平行同时与接合轮148通过包裹两者外侧表面的传输绳143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杆1412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配合轮1411的前表面,所述配合轮1411活动安装在固定座1410的前表面,所述旋转板149与位于其后侧表面的配合杆1412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架145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410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座1410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架141垂直于固定座1410的前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块144内嵌入滑动架141的内部同时与位于其前表面的连接架145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复位弹簧142安装于滑动架141的左侧表面,所述通孔架143通过设于其左侧表面的复位弹簧142与滑动架141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输送装置15设有电机座151、动力电机152、主动轮153、活动块154、螺纹块155、螺纹杆156、把手157、齿轮组158、支架159、弹簧1510、伸缩杆1511、配合轴1512、输出轮1513,所述动力电机152固定安装在电机座151的上表面并且与电机座15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152内嵌入主动轮153的内部同时与其啮合在一起,所述活动块154上下平行内嵌入主动轮153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支架159通过铰链连接安装在活动块154的后侧表面,所述伸缩杆1511通过位于其前表面的支架159与活动块154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1510包裹着伸缩杆1511的外侧表面同时与伸缩杆151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156垂直安装在伸缩杆1511的左侧表面,所述螺纹块155包裹着螺纹杆156的外侧表面并且与螺纹杆156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组158啮合与螺纹杆156的下表面并且与螺纹杆156配合在一起,所述把手157垂直安装在齿轮组158的下表面并且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轴1512垂直连接于主动轮153的上表面并且与主动轮153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轮1513设于配合轴1512的上表面并且与配合轴1512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位移装置16设有凸轮架161、限位架162、限位柱163、滑块164、安装轴165、大轮166、升降杆167、小轮168、密封板169、位移架1610,所述限位架162设于凸轮架161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凸轮架161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柱16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与限位架162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杆167为限位柱163的竖向轴线的延伸同时与限位柱1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升降杆167内嵌入滑块164的内部同时与滑块164配合在一起,所述安装轴165垂直于升降杆167的上表面并且与升降杆167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大轮166与小轮168相互平行同时活动安装在安装轴165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位移架1610垂直与安装轴165的上表面同时与安装轴165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板169内嵌入位移架1610的内部同时与位移架1610配合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整线调节装置14指的是利用通孔架的进线单一性来进行线路的调节与整线。
在进行使用时,先使得设备通电后,然后在进行固定固定物时,事先进行固定柱大小的查看,与其同时使得动力电机152通电后,主动轮153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将主动轮153带动起来,然后利用把手157转动来通过齿轮组158转动下将螺纹杆156旋转带动起来,螺纹块155在螺纹杆156的旋转带动下来顶动前方的调节杆,在由伸缩杆1511的顶动下伸缩杆1511顶动下支架159压动活动块154啮合在主动轮153的转动带动下使得凸轮架161转动下将限位架162进行上下的顶动,从而限位柱163向上或向下,顶动上方的升降杆167升降,在安装轴165下降后钢绳轮114在钢绳113的带动下转动并且主动轮117转动起来将转矩传递给上方的转动座115,转动座115在将卡槽架118带动转动起来卡位杆116和位移槽111的配合下,还有配合块119和配合槽1110这两队结构的配合下能够使得转动柱112进行转动,在转动柱112转动后可以用于调节安装轴165上方安装的大轮166和小轮168的位置,用于根据不同的固定柱的大小进行配合调节,从而可以使得固定更加稳定,也可以使之的使用的范围更广,完成调节,并且利用主动轮153使得配合轴1512啮合转动输出轮1513将动力给予前方的辊棍轮146,再由辊棍轮146上的传动轴147将动力外放,使得连接架145推动顶动块144在滑动架141上进行有效的位移顶动通孔板143利用1通孔板143来对于输送带121进行调节,并且在输出时旋转架132会在旋转轮135的作用来将滑槽杆133带动前后位移并且推动杆137向前顶动来使得拨动杆125进行左右移动同时下压架123与挤压架127卡主棘轮128从而棘轮128能够限位输送轮129的限速下从而能够将输送出来的速度得到控制,防止在工作下有下坠感,从而完成工作。
本发明解决电力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都是利用挂环夹紧固定在固定物上,在进行移动时不能给工作人员有夹紧的实际感,并且无法更加固定的连接,同时无法将输送的伸缩进行整线工作,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电力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利用轮夹紧固定在固定物上,在进行移动时能够给工作人员有夹紧的实际感,并且可以更加固定的连接,同时能够将输送的伸缩进行整线工作,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伸缩带(2)、肩背带(3)、接合架(4)、金属挂环(5)、固定腰带(6)、支撑带(7)、调节环(8),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带(2)位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的上侧表面同时与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肩背带(3)相互对称通过位于其中央的接合架(4)伸缩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腰带(6)垂直于肩背带(3)的下表面同时与肩背带(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金属挂环(5)相互平行且内嵌入固定腰带(6)的内部并且与固定腰带缝合在一起,所述支撑带(7)的外侧表面设有两个调节环(8)同时与调节环(8)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调节环(8)包裹着支撑带(7),所述伸缩带(2)位于接合架(4)外侧表面的中央同时与接合架(4)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智能控制调节固定装置(1)设有升降调节装置(11)、棘轮调节装置(12)、顶动配合装置(13)、整线调节装置(14)、动力输送装置(15)、固定位移装置(16);
所述动力输送装置(15)位于设备内部的左侧底面并且与设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1)与动力输送装置(15)相互平行同时通过包裹在两者外侧的带体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位移装置(16)垂直嵌入升降调节装置(11)的内侧表面同时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整线调节装置(14)位于动力输送装置(15)的上表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配合装置(13)设于棘轮调节装置(12)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1)设有位移槽(111)、转动柱(112)、钢绳线(113)、钢绳轮(114)、转动座(115)、卡位杆(116)、主动轮(117)、卡槽架(118)、配合块(119)、配合槽(1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1110)位于转动柱(112)的上下两侧表面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位移槽(111)设于转动柱(112)的前表面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槽架(118)设于转动座(115)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转动座(115)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块(119)设于卡槽架(118)的下表面同时与卡槽架(118)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动轮(117)与转动座(115)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与转动座(115)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卡位杆(116)与配合块(119)相互垂直同时与主动轮(117)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钢绳轮(114)通过包裹着其外侧表面的钢绳(113)与主动轮(117)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调节装置(12)设有输送带(121)、中转轮(122)、下压架(123)、弹簧座(124)、拨动杆(125)、配合座(126)、挤压架(127)、棘轮(128)、输送轮(129),所述输送轮(129)与棘轮(128)为同心圆结构同时与棘轮(128)通过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拨动杆(125)垂直与配合座(126)的前表面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压架(123)与挤压架(127)上下平行安装与拨动杆(125)的内侧表面,所述下压架(123)与挤压架(127)通过两者之间的弹簧座(124)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下压架(123)与棘轮(128)卡位啮合在一起,所述输送带(121)包裹着输送轮(129)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输送轮(129)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中转轮(122)设于输送带(12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动配合装置(13)设有安装座(131)、旋转架(132)、滑槽杆(133)、顶动块(134)、旋转轮(135)、限位滑块(136)、推动杆(137)、压动垫(138),所述压动垫(138)垂直与推动杆(137)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推动杆(137)内嵌入限位滑块(136)的内部同时与限位滑块(136)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块(134)设于推动杆(137)的外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杆(133)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与顶动块(134)的下表面,所述旋转架(132)与旋转轮(135)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架(132)内嵌入滑槽杆(133)的内部并且与滑槽杆(133)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杆(133)通过位于其下表面的安装座(131)活动连接在设备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线调节装置(14)设有滑动架(141)、复位弹簧(142)、通孔架(143)、顶动块(144)、连接架(145)、辊棍轮(146)、传动轴(147)、接合轮(148)、旋转板(149)、固定座(1410)、配合轮(1411)、配合杆(1412)、传输绳(1413),所述传动轴(147)垂直与辊棍轮(146)的左右两侧面同时与辊棍轮(14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合轮(148)垂直与传动轴(147)的下表面并且与传动轴(147)啮合在一起,所述配合轮(1411)与接合轮(148)相互平行同时与接合轮(148)通过包裹两者外侧表面的传输绳(143)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杆(1412)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配合轮(1411)的前表面,所述配合轮(1411)活动安装在固定座(1410)的前表面,所述旋转板(149)与位于其后侧表面的配合杆(1412)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架(145)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410)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座(1410)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架(141)垂直于固定座(1410)的前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块(144)内嵌入滑动架(141)的内部同时与位于其前表面的连接架(145)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复位弹簧(142)安装于滑动架(141)的左侧表面,所述通孔架(143)通过设于其左侧表面的复位弹簧(142)与滑动架(141)活动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送装置(15)设有电机座(151)、动力电机(152)、主动轮(153)、活动块(154)、螺纹块(155)、螺纹杆(156)、把手(157)、齿轮组(158)、支架(159)、弹簧(1510)、伸缩杆(1511)、配合轴(1512)、输出轮(1513),所述动力电机(152)固定安装在电机座(151)的上表面并且与电机座(15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152)内嵌入主动轮(153)的内部同时与其啮合在一起,所述活动块(154)上下平行内嵌入主动轮(153)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支架(159)通过铰链连接安装在活动块(154)的后侧表面,所述伸缩杆(1511)通过位于其前表面的支架(159)与活动块(154)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1510)包裹着伸缩杆(1511)的外侧表面同时与伸缩杆(151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156)垂直安装在伸缩杆(1511)的左侧表面,所述螺纹块(155)包裹着螺纹杆(156)的外侧表面并且与螺纹杆(156)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组(158)啮合与螺纹杆(156)的下表面并且与螺纹杆(156)配合在一起,所述把手(157)垂直安装在齿轮组(158)的下表面并且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轴(1512)垂直连接于主动轮(153)的上表面并且与主动轮(153)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轮(1513)设于配合轴(1512)的上表面并且与配合轴(1512)机械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位移装置(16)设有凸轮架(161)、限位架(162)、限位柱(163)、滑块(164)、安装轴(165)、大轮(166)、升降杆(167)、小轮(168)、密封板(169)、位移架(1610),所述限位架(162)设于凸轮架(161)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凸轮架(161)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柱(16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与限位架(162)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杆(167)为限位柱(163)的竖向轴线的延伸同时与限位柱(1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升降杆(167)内嵌入滑块(164)的内部同时与滑块(164)配合在一起,所述安装轴(165)垂直于升降杆(167)的上表面并且与升降杆(167)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大轮(166)与小轮(168)相互平行同时活动安装在安装轴(165)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位移架(1610)垂直与安装轴(165)的上表面同时与安装轴(165)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板(169)内嵌入位移架(1610)的内部同时与位移架(1610)配合连接在一起。
CN201810664519.8A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Withdrawn CN108939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4519.8A CN108939347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4519.8A CN108939347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9347A true CN108939347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8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4519.8A Withdrawn CN108939347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934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6257A (en) * 1974-01-03 1976-08-24 Foehl Artur Safety belt pull-in device
JPH07308394A (ja) * 1994-05-18 1995-11-28 Hisao Oshima 高所離脱用安全避難装置
CN102530760A (zh) * 2010-12-17 2012-07-04 何良智 电控速升攀爬系统
CN103877680A (zh) * 2014-03-03 2014-06-25 青岛亿和海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可回收式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04932654U (zh) * 2015-08-12 2016-01-06 国网山东夏津县供电公司 一种新型全方位安全带
CN108187261A (zh) * 2018-01-31 2018-06-22 谢秀铅 一种收缩式高空作业安全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6257A (en) * 1974-01-03 1976-08-24 Foehl Artur Safety belt pull-in device
JPH07308394A (ja) * 1994-05-18 1995-11-28 Hisao Oshima 高所離脱用安全避難装置
CN102530760A (zh) * 2010-12-17 2012-07-04 何良智 电控速升攀爬系统
CN103877680A (zh) * 2014-03-03 2014-06-25 青岛亿和海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可回收式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04932654U (zh) * 2015-08-12 2016-01-06 国网山东夏津县供电公司 一种新型全方位安全带
CN108187261A (zh) * 2018-01-31 2018-06-22 谢秀铅 一种收缩式高空作业安全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3405A (zh)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路灯的追日装置
CN201165562Y (zh) 旋转阴极挂镀装置
CN110635758B (zh) 一种随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109611770A (zh) 一种用于城市夜间照明的防蚊虫的太阳能路灯
CN108682934A (zh) 一种具有天线接线端防护功能的通讯铁塔
CN208150909U (zh) 一种折叠式变电检修用操作平台
CN206922281U (zh) 一种电力调度机柜用均匀散热装置
CN108939347A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施工装置
CN209598070U (zh) 一种变压器引脚校正装置
CN207854892U (zh) 一种电力塔用新型驱鸟装置
CN207076881U (zh) 一种用于钢板矫平的上料装置
CN208614729U (zh) 一种自带照明装置的电气设备维修用固定装置
CN108840255A (zh) 一种电力检修设备吊装装置
CN112476446B (zh) 一种智能送货机器人
CN20973116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角度调节装置
CN114194055A (zh) 一种充电桩与石墨烯改性铝合金电缆
CN114300960A (zh) 一种无尘降温电力设备柜
CN209291709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208843449U (zh) 一种电网架设用拖线器
CN209309609U (zh) 一种变电站移动拍摄装置
CN108538214A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提醒设备
CN207645621U (zh) 一种大型电力设备安装用吊装构架
CN205732689U (zh) 可充电式打扣机冲压装置
CN208587840U (zh) 一种风光互补型路灯
CN106041887B (zh) 一种湖泊污水净化处理智能机器人用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