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8704A - 电梯救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救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8704A
CN108928704A CN201710362114.4A CN201710362114A CN108928704A CN 108928704 A CN108928704 A CN 108928704A CN 201710362114 A CN201710362114 A CN 201710362114A CN 108928704 A CN108928704 A CN 108928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lifting device
attached
rescu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21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水生
韩仲斌
徐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621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87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8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87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7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permit passengers to leave an elevator car in case of failure, e.g. moving the car to a reference floor or unlocking the door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救援方法,利用提升装置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具体步骤包括: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联接至轿厢或者对重组件;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轿厢导轨或者机房;操作所述提升装置,手动或电动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在遇到复杂和极端工况时,该救援方法能够使救援人员快速、简单、高效的实施救援。

Description

电梯救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行业内针对电梯救援采取的主要技术救援包括如下的几种方式:(1)手动或电动松闸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2)操作盘车装置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3)紧急电动运行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上述主要的技术措施只能针对一般性的电梯故障进行救援,当电梯出现其它较为复杂的甚至极端恶劣状况时,采取上述措施可能无法顺利实施救援,如:
1.轿厢和对重处在平衡位置,而电梯断电或电气故障等导致无法通过紧急电动运行,又无法通过松闸移动轿厢时,当前行业内采取的常见措施是通过向轿顶扔沙袋来增加轿厢重量或者站在底坑拉补偿链等手段打破平衡来移动轿厢,这些救援方式,操作复杂,工作繁重,容易导致救援人员出现意外伤害。
2.电梯悬挂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如因钢丝绳断丝、断股等导致的极端情况),除了向消防安全等部门求助外,目前行业内还没有比较好的技术措施实施救援。
3.针对电梯的一些其它复杂状况,也有些单位采取救援人员进入轿顶,打开轿顶安全窗,将乘客拉到轿顶,再离开井道的方式实施救援,但乘客一般缺少专业知识,进入轿顶后会有恐惧和急促的心理反应,尤其老人、小孩和病人极易出现意外跌落,划伤等事故。
由此可见,现有的救援方式有些比较单一,只能进行常规救援;而有些救援方式操作复杂,效率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容易耽误时间,甚至带来二次伤害。
因此,找出一种电梯救援方法,遇到复杂和极端工况,快速、简单高效的实施救援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救援方法,用于解决当电梯故障,乘客被困,无法通过紧急电动运行、盘车、松闸等常规手段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时,造成电梯救援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用于解决当电梯出现钢丝绳断丝,断股等故障造成悬挂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电梯无法用常规救援方法救援时,导致电梯救援陷入被动局面的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梯救援方法,其利用提升装置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联接至轿厢或者对重组件;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轿厢导轨或者机房;
操作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包括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在该方法中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联接至轿厢或者对重组件,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轿厢导轨。
优选地,所述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轿厢,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联接至轿厢导轨,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轿厢导轨上;
以轿厢顶部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轿厢,待轿厢安全钳释放后,操作一次或多次提升装置使轿厢上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优选地,所述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对重组件,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联接至轿厢导轨,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轿厢导轨上;
以轿厢顶部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对重组件,操作一次或多次提升装置使轿厢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靠近对重组件一侧的轿厢导轨上且位于轿厢上方,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夹绳装置上方。
优选地,所述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吊装机构联接至轿厢;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联接至轿厢导轨,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轿厢导轨上且位于轿厢上方;
以轿厢顶部作为操作平台,先操作提升装置提拉轿厢使其上行以释放轿厢安全钳,然后操作提升装置使轿厢上行或下行至开锁区域,再开门救人。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包括两个提升装置,所述两个提升装置的一端分别通过吊装机构联接至轿厢,所述两个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在两条轿厢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包括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在该方法中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联接至轿厢或者对重组件,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机房。
优选地,所述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轿厢,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机房;
以机房地板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轿厢,待轿厢安全钳释放后,操作一次或多次提升装置使轿厢上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优选地,所述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对重组件,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机房;
以机房地板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对重组件,使轿厢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优选地,所述提升装置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相比较手动盘车,扔沙袋等操作,该方法使用的救援设备比较灵活,操作简单,安全快捷,提升效率较高。
2.救援时,救援人员利用轿顶或机房地板作为操作平台,无需进入底坑,也不需要乘客通过轿顶逃生窗先爬上轿顶再离开井道,有效降低了救援人员和乘客在救援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
3.通过提拉电梯钢丝绳不同的位置,可以使轿厢上行或者下行至平层(开锁区域),从而可以以最快的时间移动轿厢到就近的平层(开锁区域)位置。
4.针对电梯悬挂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等极端情况,通过采用两组提升设备,可以安全的提起轿厢,是一种独特,安全、有效的措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井道中的救援方法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井道中的救援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井道中的救援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机房中的救援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机房中的救援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动葫芦;2.夹绳装置;3.曳引轮;4.轿厢;5.钢丝绳;6.楔块;7.对重组件;8.轿厢导轨;9.吊带;10.上梁;11.机房顶部;12.机房吊钩;13.机房地板。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相同的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众所周知,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电梯可以分为曳引驱动、强制(卷筒)驱动、液压驱动等几种驱动方式。其中曳引驱动方式具有安全可靠,提升高度基本不受限制,电梯速度容易控制等优点,其已成为电梯产品驱动方式的主流。曳引驱动的电梯结构一般包括:安装在轿厢导轨上的轿厢、对重组件、曳引机构、钢丝绳、补偿链以及设置在井道顶部的机房等结构。其中钢丝绳悬挂在曳引机构的曳引轮绳槽中,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轿厢和对重组件连接。曳引轮利用其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钢丝绳继而驱动轿厢升降。另外,为了防止电梯超速,一般还应设有下行超速保护装置(如轿厢安全钳)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夹绳装置、制动器等),当电梯下行超速时,轿厢安全钳动作将轿厢强制制停,当电梯上行超速时,如夹绳装置直接将制动力作用在钢丝绳上。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如果轿厢制动在非开锁区域,会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无法通过紧急电动运行、盘车、松闸等常规手段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时,以及当电梯出现钢丝绳断丝,断股等故障造成悬挂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电梯无法用常规救援方法救援时,都会使救援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安装有效的电梯救援方法,利用提升装置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包括平层位置在内的所有有利于打开电梯门的位置)。进一步地,该电梯救援方法包括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和机房中的救援方法。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对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和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做详细描述,实施例1、2和3为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实施例4和5为机房中的救援方法。救援时,救援人员利用轿顶或机房地板作为操作平台,无需进入底坑,也不需要乘客通过轿顶逃生窗先爬上轿顶再离开井道,有效降低了救援人员和乘客在救援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
在以下的所有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提升装置均为手动葫芦,在具体实践中也可以使用电动葫芦等其它具有同等功能的提升装置;所使用的夹绳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规装置,在此不做过多描述;所使用的固定装置为可以直接固定在轿厢导轨上的装置,可以是一套通过楔块、弹簧夹紧导轨的夹轨装置,也可以是其它具有同等功能的设备,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固定装置均为楔块。该方法使用的救援设备比较常规、灵活,操作简单,安全快捷,提升效率较高。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如图1所示,将手动葫芦1起重链条下端的吊钩与夹绳装置2牢固连接,夹绳装置2固定在曳引轮3与轿厢4之间的钢丝绳5上;
如图1所示,将手动葫芦1上端的挂钩与楔块6牢固连接,楔块6固定在靠近对重组件7一侧的轿厢导轨8上且位于轿厢4上方,楔块6位于手动葫芦2上方;
救援人员以轿厢4顶部作为操作平台,拉动手动葫芦1的链条提拉夹绳装置2,夹绳装置2带动曳引轮3与轿厢4之间的钢丝绳5向上提起轿厢4,待轿厢安全钳释放后,再一次或多次拉动手动葫芦1移动轿厢4上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如图2所示,将手动葫芦1起重链条下端的吊钩与夹绳装置2牢固连接,夹绳装置2固定在曳引轮3与对重组件7之间的钢丝绳5上;
如图2所示,将手动葫芦1上端的挂钩与楔块6牢固连接,楔块6固定在靠近对重组件7一侧的轿厢导轨8上且位于轿厢4上方,楔块6位于夹绳装置2上方;
救援人员以轿厢4顶部作为操作平台,拉动手动葫芦1的链条提拉夹绳装置2,夹绳装置2带动曳引轮3与对重组件7之间的钢丝绳5向上提起对重组件7,使轿厢4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如果电梯安装有对重安全钳,先拉动手动葫芦1的链条提拉夹绳装置2,夹绳装置2带动曳引轮3与对重组件7之间的钢丝绳5向上提起对重组件7,待对重安全钳释放后,再一次或多次操作手动葫芦1向上提拉对重组件7,使轿厢4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如图3所示,将两个手动葫芦1起重链条下端的吊钩分别与两条吊带9(可以是吊带、吊索或其它具有同功能的吊装机构)的上端牢固连接,两条吊带9的下端分别与轿厢4的上梁10(也可以是轿厢立柱等其它可以可靠固定的地方)牢固连接;
如图3所示,将两个手动葫芦1上端的挂钩分别与两个楔块6牢固连接,两个楔块6分别固定在两条轿厢导轨8上且位于轿厢4上方;
救援人员以轿厢4顶部作为操作平台,先拉动手动葫芦1提拉轿厢4使其上行以释放轿厢安全钳,然后操作手动葫芦1使轿厢4上行或下行至开锁区域,再开门救人。
针对电梯悬挂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等极端情况,实施例3所述的救援方法通过采用两组提升装置,可以安全的提起轿厢,是一种独特,安全、有效的措施。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如图4所示,将手动葫芦1起重链条下端的吊钩与夹绳装置2牢固连接,夹绳装置2固定在曳引轮3与轿厢4之间的钢丝绳5上;
如图4所示,将手动葫芦1上端的挂钩与机房顶部11的机房吊钩12(或机房其它能可靠固定的设备或悬挂点)牢固连接;
救援人员以机房地板13作为操作平台,拉动手动葫芦1提拉夹绳装置2,夹绳装置2带动曳引轮3与轿厢4之间的钢丝绳5向上提起轿厢4,待轿厢安全钳释放后,再一次或多次操作手动葫芦1移动轿厢4上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如图5所示,将手动葫芦1起重链条下端的吊钩与夹绳装置2牢固连接,夹绳装置2固定在曳引轮3与对重组件7之间的钢丝绳5上;
如图5所示,将手动葫芦1上端的挂钩与机房顶部11的机房吊钩12(或机房其它能可靠固定的设备或悬挂点)牢固连接;
救援人员以机房地板13作为操作平台,拉动手动葫芦1提拉夹绳装置2,夹绳装置2带动曳引轮3与对重组件7之间的钢丝绳5向上提起对重组件7,使轿厢4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如果电梯安装有对重安全钳,先拉动手动葫芦1的链条提拉夹绳装置2,夹绳装置2带动曳引轮3与对重组件7之间的钢丝绳5向上提起对重组件7,待对重安全钳释放后,再一次或多次操作手动葫芦1向上提拉对重组件7,使轿厢4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提升装置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联接至轿厢或者对重组件;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轿厢导轨或者机房;
操作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轿厢至开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在该方法中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联接至轿厢或者对重组件,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轿厢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轿厢,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联接至轿厢导轨,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轿厢导轨上;
以轿厢顶部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轿厢,待轿厢安全钳释放后,操作一次或多次提升装置使轿厢上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对重组件,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联接至轿厢导轨,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轿厢导轨上;
以轿厢顶部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对重组件,操作一次或多次提升装置使轿厢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靠近对重组件一侧的轿厢导轨上且位于轿厢上方,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夹绳装置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吊装机构联接至轿厢;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联接至轿厢导轨,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轿厢导轨上且位于轿厢上方;
以轿厢顶部作为操作平台,先操作提升装置提拉轿厢使其上行以释放轿厢安全钳,然后操作提升装置使轿厢上行或下行至开锁区域,再开门救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包括两个提升装置,所述两个提升装置的一端分别通过吊装机构联接至轿厢,所述两个提升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在两条轿厢导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在该方法中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联接至轿厢或者对重组件,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机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轿厢,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机房;
以机房地板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轿厢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轿厢,待轿厢安全钳释放后,操作一次或多次提升装置使轿厢上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中的救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通过夹绳装置联接至对重组件,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上;
将所述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至机房;
以机房地板作为操作平台,操作提升装置提拉夹绳装置,夹绳装置带动曳引轮与对重组件之间的钢丝绳向上提起对重组件,使轿厢下行至就近的开锁区域,然后开门救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
CN201710362114.4A 2017-05-22 2017-05-22 电梯救援方法 Pending CN1089287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2114.4A CN108928704A (zh) 2017-05-22 2017-05-22 电梯救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2114.4A CN108928704A (zh) 2017-05-22 2017-05-22 电梯救援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8704A true CN108928704A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5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2114.4A Pending CN108928704A (zh) 2017-05-22 2017-05-22 电梯救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87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2929A (zh) * 2020-03-31 2020-08-1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的救援控制方法、无机房电梯及救援辅助装置
WO2021036398A1 (zh) * 2019-08-27 2021-03-04 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轨式无机房电梯救援装置及方法
CN115385203A (zh) * 2022-08-31 2022-11-25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救援装置、电梯救援系统及电梯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7154A (zh) * 1998-09-04 2000-03-15 株式会社东芝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解除方法
JP2011102177A (ja) * 2009-11-11 2011-05-26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閉じ込め救出方法
CN201999600U (zh) * 2011-03-28 2011-10-05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停电救援装置
CN102976177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困人故障紧急救援装置
CN204057551U (zh) * 2014-08-05 2014-12-31 曾海平 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CN204528968U (zh) * 2015-02-03 2015-08-05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7154A (zh) * 1998-09-04 2000-03-15 株式会社东芝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解除方法
CN1093501C (zh) * 1998-09-04 2002-10-30 株式会社东芝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解除方法
JP2011102177A (ja) * 2009-11-11 2011-05-26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閉じ込め救出方法
CN201999600U (zh) * 2011-03-28 2011-10-05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停电救援装置
CN102976177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困人故障紧急救援装置
CN204057551U (zh) * 2014-08-05 2014-12-31 曾海平 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CN204528968U (zh) * 2015-02-03 2015-08-05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建晓 孙学强 靳龙: "《机械原理》", 28 February 201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6398A1 (zh) * 2019-08-27 2021-03-04 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轨式无机房电梯救援装置及方法
CN111532929A (zh) * 2020-03-31 2020-08-1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的救援控制方法、无机房电梯及救援辅助装置
CN115385203A (zh) * 2022-08-31 2022-11-25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救援装置、电梯救援系统及电梯系统
CN115385203B (zh) * 2022-08-31 2024-03-12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救援装置、电梯救援系统及电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02469A1 (en) Non-winding type high-storey rescue lift
CN108928704A (zh) 电梯救援方法
WO2006010781A3 (en) Safety brake for elevator without counterweight
CN106185524B (zh) 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
JP2008508158A5 (zh)
CN103170069A (zh) 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
CN207078853U (zh) 电梯制动装置及其提拉机构
CN205527147U (zh) 一种带防坠落装置的建筑升降机
CN109071167A (zh) 用于释放电梯的操控制动器的装置
AU2014277638A1 (en) Improvements in rope access equipment
JP2000086109A5 (zh)
CN104150314A (zh) 一种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UA89949C2 (ru) Лифт без противовеса и способ фиксации его кабины
CN102583129A (zh) 一种采用浮力技术垂直型电梯坠落拯救装置
CN20255840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救援装置
CN208279136U (zh) 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CN207694092U (zh) 高空作业防坠救援装置
CN203033588U (zh) 防断绳阻尼缓降电梯
JP396189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閉じ込め救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5328400U (zh) 一种电梯和升降机坠落及人员坠井事故紧急救援系统
CN205419382U (zh) 一种安全电梯系统
JP2011102177A (ja) エレベータの閉じ込め救出方法
EP2679531A1 (en) Elevator with moveable rope suspension point
CN203865774U (zh) 智能绳类电梯
CN102897627A (zh) 一种带有应急助推器的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602 No.2 Xunye Road, Sheshan District, Songjiang Industrial Zone,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02 No.2 Xunye Road, Sheshan District, Songjiang Industrial Zone,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