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290B -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4290B
CN108924290B CN201810603139.3A CN201810603139A CN108924290B CN 108924290 B CN108924290 B CN 108924290B CN 201810603139 A CN201810603139 A CN 201810603139A CN 108924290 B CN108924290 B CN 108924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application program
background
terminal body
runn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31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4290A (zh
Inventor
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31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4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4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4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如果是,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避免应用程序在后台欲调用摄像头,而摄像头已经被收回至终端本体内,导致应用程序在后台无法成功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或视频,而且,也能够避免摄像头的频繁升降,而增加功耗以及降低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使用越来越广泛,功能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的电子设备。而随着移动终端用户对于显示效果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移动终端都在朝着更大的屏占比进行改进。例如,将设置在移动终端正面的一些功能器件从正面移动到其他位置以提升屏占比。然而,针对这些可移动的功能器件的控制仍然存在一些不够人性化或者不合理话的设计,导致用户体验度过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以改善上述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容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终端本体移出或收回。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如果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容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终端本体移出或收回。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突出于所述终端本体内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控制单元,用于如果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容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终端本体移出或收回。移动终端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如果检测到有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且摄像头被移除终端本体时,则对该应用程序的状态检测,一旦检测到该应用程序从前台切换至后台,则判断该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摄像头,如果是,则保持摄像头处于移除的状态,避免应用程序在后台欲调用摄像头,而摄像头已经被收回至终端本体内,导致应用程序在后台无法成功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或视频,而且,也能够避免摄像头的频繁升降,而增加功耗以及降低用户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界面随应用程序的状态而变化时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界面随应用程序的状态变化时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示窗口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随手势变化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再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模块框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0的结构图。在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200中,包括终端本体160、摄像头161和活动组件162,其中,摄像头161设置在活动组件162上,活动组件162与终端本体160滑动连接,能够收容于在终端本体160的背面或者内部,在收容于背面或内部时,用户由终端本体的正面无法观察到摄像头161,如图6所示。
具体地,活动组件162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能够由壳体内伸出或者滑入壳体内,并且移动终端的一些功能器件也可以设置在活动组件,所述功能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受话器、结构光组件、摄像头以及补光器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的背面开设一个容纳腔,例如,可以是一个凹槽,则活动组件162可以由该容纳腔内滑出。
又示例性地,如图3和4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200的结构图。在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200中,包括终端本体210以及功能器件模组220,所述功能器件模组220隐藏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滑动地从所述终端本体210的顶部显露出来,具体地,功能器件模组220包括滑动件222和功能器件,功能器件设置在滑动件上,滑动件222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能够由壳体内伸出或者滑入壳体内,其中,所述功能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受话器、结构光组件、摄像头以及补光器件,其中,作为一种方式,如图4所示,朝向移动终端正面设置有摄像头221,设置在滑动件222的上部区域。则摄像头221能够被滑动件222带动,从而隐藏在壳体内,或者由壳体内伸出。
请参阅图5和6,本申请所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与图3和图4所提供的移动终端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功能器件模组220不是由壳体的内部伸出。
具体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的终端本体210的背面的顶部设置一个凹槽,则功能器件模组220设置凹槽内,并且能够在凹槽内伸出或者缩回。功能器件模组220包括滑动件222和功能器件,其中,功能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受话器、结构光组件、摄像头221以及补光器件等器件。滑动件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为相对面,摄像头221设置在滑动件222的第一面上,在滑动件位于凹槽内时,第二面作为终端本体的背面的一部分,而第一面被终端本体的正面遮挡,即摄像头221被终端本体的正面遮挡,而未由终端本体的正面显露出。如图6所示,滑动件222可以由终端本体的背面伸出,则摄像头221由终端本体的正面显露出,即未被终端本体的正面所遮挡,能够作为前置摄像头所使用。
目前,上述摄像头可转动或可伸缩等活动设置的移动终端,摄像头容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终端本体移出或收回。但是,目前,摄像头在被移出终端本体时,只要未有移动终端在前台运行并且正在使用摄像头,或者,没有具备权利调用摄像头的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摄像头就会被收回至终端本体内,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应用程序能够在后台调用摄像头,如果一旦发现前台未有应用程序在使用摄像头就将摄像头收回,不但会频繁升降摄像头而导致功耗过高,而且,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应用程序在后台调用摄像头时,由于摄像头被收回至终端本体内而导致无法成功调用,以及摄像头频繁移出和收回而导致用户体验度过差的问题,具体地,该方法包括:S701至S703。
S701: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摄像头被移出终端本体,可能是目标应用程序要调用摄像头,从而发送调用指令至移动终端的系统内核,移动终端的系统内核根据该调用指令检测摄像头是否位于终端本体内,如果是,则控制摄像头移出终端本体内并开启摄像头。另外,也可以是用户手动将摄像头由终端本体内移出终端本体外,当然,还可以是用户在未启动能够调用摄像头的目标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通过触发一些能够控制摄像头移动的按键,例如,终端本体上设置的锁屏键、音量键等物理按键,也可以是一些在屏幕上的操作手势将摄像头移出终端本体内。
而对摄像头是否移出终端本体的检测,可以是通过在摄像头上设置能够检测摄像头的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或者移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等装置,能够获取到摄像头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即摄像头所处的位置,由此就能够检测摄像头是否被移动出终端本体。
具体地,针对上述不同硬件形态的移动终端,所检测的方式不同。
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上述图1至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检测所述摄像头是否被移动出终端本体的方式为,获取摄像头的拉动距离,根据该拉动距离判断摄像头是否被移动出终端本体。具体地,在摄像头处设置一个距离传感器,当摄像头在移动终端本体内时,摄像头处的距离传感器被移动终端本体遮挡,距离值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数值,而当摄像头被拉伸处本体时,摄像头处的距离传感器所采集的距离值增大,因此,可以判断距离传感器所采集的距离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时,如果大于,则确定摄像头被移动出终端本体,如果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则确定摄像头未被移动出终端本体。其中,预设值为用户设定的数值,用于表示摄像头被拉伸出本体时而未被遮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摄像头能够被沿着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移动,以移动终端为竖屏状态且竖直摆放为例,即以图1所示的视角,第三方向是指摄像头沿向上的方向移动,在第三方向下移动,摄像头能够由移动终端本体内伸出,而第四方向为第三方向的相反反向,以图1所示的视角,第四方向是指摄像头沿向下的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的位置包括初始位置和最大位置,其中,初始位置为摄像头在移动终端本体内的临界位置,即摄像头在初始位置处,沿第四方向无法再移动,而能沿第三方向移动,而最大位置是指摄像头沿第三方向无法再移动,而能沿第四方向移动。
获取所述摄像头被拉动的距离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来测量,具体地,可以是在移动终端本体内的滑动通道内设置多个距离传感器,其中,滑动通道为摄像头在移动终端本体内滑动区域,而摄像头设置在滑动件上,则在滑动件未对距离传感器遮挡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数值为较大的值,例如是,滑动通道的宽度,而当滑动件移动至距离传感器处,并对距离传感器遮挡时,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为滑动件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由此就能够确定摄像头到达哪个距离传感器处,且再根据预先获取每个距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就能够确定摄像头的移动距离,根据移动距离能够确定摄像头是否被移动出终端本体。
在确定了摄像头目前处于被移出终端本体的状态之后,则需要对何时将摄像头收回终端本体以及是否需要保持摄像头处于移出终端本体的状态进行合理判断,具体地,为了避免目前在目标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之后,就立刻将摄像头收回的弊端,可以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对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在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可以是正在调用摄像头的目标应用程序,也可以是未在调用摄像头的目标应用程序,因为,不论是目标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是否在调用或者能够调用摄像头,都有可能在后台运行的时候可以调用摄像头。因此,需要在目标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的时候,对该目标应用程序是否需要调用摄像头的情况进行判定,即S702的操作。
另外,考虑到目标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状态下调用摄像头的情况下,会更加有可能在后台运行状态下需要调用摄像头,因此,在S70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突出于所述终端本体内时,确定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如果该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调用目标应用程序或者在本次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时候调用过目标应用程序,则执行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的操作,避免对每个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都检测运行转改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S702: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其中,应用程序的状态包括前台运行状态、后台运行状态和未运行状态。前台运行状态,是指应用程序在屏幕上由界面运行,用户能够通过界面与该应用程序互动,例如,输入执行指令或由界面观察到一些信息等。后台运行状态,是指应用程序在系统的资源管理器里运行,但是一般没有界面。用户在首次启动应用程序的时候,该应用程序在第一屏幕的屏幕上运行,即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在用户点击home键的时候,或者将其他应用切换至前台或者将移动终端锁屏时,该应用程序的状态变更为后台运行状态。未运行状态是指该应用程序未启动,即不处于前台运行状态,也不处于后台运行状态,具体地,可以是当应用程序在前台或者后台运行的时候,该应用程序的进程被杀死,则此时应用程序处于未运行状态,也称为关闭状态。
在移动终端内存储有应用程序运行状态表,该表内包括当前移动终端所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的标识和每个应用程序的标识对应的状态,例如,如下表1所示:
表1
应用程序的标识 状态 时间点
APP1 前台运行状态 2017/11/3/13:20
APP2 后台运行状态 2017/11/4/14:10
APP3 未运行状态 2017/11/5/8:20
APP4 后台运行状态 2017/11/5/10:03
APP5 后台运行状态 2017/11/4/9:18
上述表1中,APP1为应用程序的标识,可以是应用程序的名称或者包名等用于指代应用程序身份的内容,对应的时间点为该应用程序切换到所对应的状态时的时间点,例如,表1中的APP1的时间点,标识在2017年11月3日13点20这个时间点,APP1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运行,即切换至前台运行状态。通过监测该应用程序运行状态表,能够监测当前移动终端安装的每个应用程序的状态。
在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再判断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具体地,判断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摄像头,可以通过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区间内是否调用过摄像头来判断,具体地,移动终端记录有目标应用程序的历史记录,该历史记录内包括目标应用程序所调用的目标应用程序、执行的动作以及对应的时间点,由此,就能够确定该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区间内是否调用过摄像头,其中,预设时间区间的时间起点为确定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的时间点,而预设时间区间的时间长度可以有用户自己定义,例如,可以是3秒或者5秒,则如果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区间调用过摄像头,则该目标应用程序有可能在后台运行状态的情况下,会继续调用摄像头,即判定为目标应用程序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判断该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来确定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具体地,一些目标应用程序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或者视频的权限,即在后台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摄像头,例如,某个视频聊天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能够调用摄像头采集视频从而进行视频聊天,但是在被切换至后台的时候,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而继续视频聊天,不会因为被切换至后台而暂停视频图像的采集。而这一类应用程序就具有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的权限,也就是说,这一类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状态下能够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图像,因此,所述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在后台运行状态下能够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图像。
具体地,移动终端的系统能够为每个应用程序设置调用摄像头的权限,因此,移动终端能够获知在后台运行状态下能够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应用程序的名单,在该名单内包括多个在后台运行状态下能够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应用程序的标识,因此,通过查找该名单,就能够确定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状态下是否能够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图像。
另外,也可以是将具有调用摄像头采集视频或图像的功能的所有应用程序都标记为在后台运行状态下能够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图像。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判断目标应用程序在切换至后台时,是否正在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如果是,则判定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具体地,在确定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就判断目标应用程序是否正在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如果是,则表示目标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状态下有权限调用摄像头并且需要调用摄像头。
S703: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具体地,如果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即摄像头不收回,则该目标应用程序可以在后台继续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或者视频,不仅可以避免那些在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的目标应用程序在被切换至后台的时候,因为摄像头被收回而无法调用摄像头的情况发生,也避免一些在前台下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的目标应用程序,由于用户将屏幕锁屏或者切换目标应用程序至后台的操作,而导致图像采集终端,同时,还可以避免摄像头的频繁移除和收回,由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被移出终端本体,并且未发生应用程序从前台切换至后台的操作的时候,对于何时收回摄像头可以基于一些其他的指令或者收到的信息,例如,如果摄像头被移出终端本体时,摄像头正在被该应用程序调用,则在结束调用的时候,应用程序发送收回指令至移动终端的系统,系统根据该收回指令将摄像头收回至终端本体内,也可以是在应用程序被关闭之后,将摄像头收回至终端本体内,还可以是用户手动输入关闭指令,从而将摄像头收回至终端本体内。
另外,考虑到应用程序在前台调用摄像头采集视频的时候,在被切换至后台的情况下,更有可能会继续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同时,也能够使得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在前台调用摄像头采集视频的时候,在锁屏或者将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的时候,能够继续采集视频,同时不影响用户使用其他的应用程序,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S801至S804。
S801: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突出于所述终端本体内时,判断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是否正在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
具体地,在移动终端的系统内存在实时监控安装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的行为的模块,能够记录应用程序的日志,从而获取应用程序在何时执行了什么行为,例如,AppInspector工具,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可以自动生成输入并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记录日志,通过分析记录的日志信息来检测应用程序是否正在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
考虑到,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进行视频录制等视频图像采集的时候,当应用程序被切换至后台的可能,应用程序可能还会在后台继续采集视频,因为,视频采集的过程只要摄像头保持开启的状态,可以不需要用户操作指引,而如果是应用程序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的话,比如在拍照,在应用程序被切换至后台的时候,由于需要用户点击应用程序内的拍摄按键才能够拍摄图像,所以,在后台的时候,可能不会或者不方便再继续采集图像。因此,如果判定当前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正在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则执行S802,否则,则结束本次操作。
S802: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S803: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S804: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效果。具体地,如图9所示,图9(a)示出了一个移动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假设图9(a)的移动终端为第一移动终端,而图9(b)的移动终端为第二移动终端,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使用者为第一用户,而第二移动终端的使用者为第二用户,且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安装有视频APP,该视频APP能够调用摄像头采集使用者的视频图像,从而使得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通过视频APP进行视频聊天。图9(a)和(b)均为视频APP的界面,如图9所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均突出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两个移动终端当前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均为视频APP,且都在采集视频图像。第一移动终端的视频APP的界面内显示第二用户的头像,而第二移动终端的视频APP的界面内显示第一用户的头像。
当第一用户将第一移动终端上的视频APP由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第一移动终端的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发生了改变,如图10(a)所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所显示的界面为系统桌面的界面,则第一移动终端的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为系统桌面,而第一移动终端上的视频APP由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但是,由于第一移动终端上的视频APP需要在后台继续调用摄像头,而且也正在调用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则摄像头不会收回至终端本体内。则第一用户此时可以继续与第二用户之间通过视频APP视频聊天,并且,只要第一用户保持摄像头对准自己,则第二用户依然可以在第二移动终端上看到第一用户的头像,如图10(b)所示。而第一用户可以在保持视频APP在后台运行的情况下,执行其他的APP,例如,在系统桌面打开其他应用或者浏览一些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为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而如果应用程序在后台未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的话,则可以将摄像头收回至移动终端内。而也可以基于一定的策略将摄像头收回至移动终端,具体地,请参阅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S1101至S1105。
S1101: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S1102: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如果目标应用程序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则执行S1103。而如果目标应用程序未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则可以直接将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但是,考虑到用户在将目标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的时候,即使在后台未使用摄像头,但是,由于此时摄像头处于突出终端本体的状态,则表示用户有需要使用摄像头的动机。甚至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的时候,调用了摄像头采集图像,则即使在被切换至后台的时候不需调用或者不能够调用摄像头,则也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再将摄像头收回,因为,有可能用户会很快再将应用程序切换回前台运行,则可以避免摄像头的频繁升降。由此,可以在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的时候,不会马上将摄像头收回而是等待一定时间之后,再收回摄像头,即执行S1104。
S1103: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另外,考虑到应用程序在后台调用摄像头时,会在调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停止对摄像头的调用,而如果此时依然保持摄像头移出终端本体内的状态,会影响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
因此,在判定目标应用程序在后台调用摄像头,而保持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摄像头收回请求。其中,摄像头收回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屏幕或者终端本体上的物理按键而输入的指令,用于指示移动终端将摄像头收回,而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摄像头收回请求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停止调用所述摄像头时生成的请求,具体地,在目标应用程序被关闭时,会停止对摄像头的调用,或者,在目标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时,基于用户的一些操作或者目标应用程序自己的触发事件可以停止对摄像头的调用,该触发事件包括拍摄任务完成、拍摄时间完成、电池电量过低等事件,则在应用程序停止摄像头的调用时会发出摄像头收回请求至移动终端的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响应该请求而将摄像头收回至终端本体内。当然,也可以是,移动终端的系统在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停止调用摄像头之后,生成一个摄像头收回请求,并基于该摄像头收回请求将摄像头收回至终端本体内。
S1104: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获取到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控制所述摄像头突出于所述终端本体。
具体地,在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之后,移动终端记录下确定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之后的时间点,以该时间点为起点计时预设时间段,例如,可以是3秒。
然后,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如果接收到,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即不收回摄像头,如果接收到,则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
具体地,该指示信息可以是其他应用程序发起的调起摄像头的请求,例如,第一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的时候,摄像头突出于终端本体内,而第一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的时候,判定第一应用程序未使用摄像头,但是,移动终端检测到第二应用被启动,且在前台运行,则判定第二应用程序是否在调用摄像头,如果调用了,则判定在预设时间段内,收到了指示信息,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以便第二应用程序能够调用摄像头,且不需要重新控制摄像头伸出。如果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有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且在调用摄像头,则执行S1105。因此,通过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有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且在调用摄像头,如果有,则执行S1103,否则,执行S1105,可以在预设时间段内,有其他应用程序调用摄像头而避免摄像头被收回。
另外,如果应用程序在前台的时候在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而在切换至后台的时候,不需要摄像头采集图像,即未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而且也不能够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则保持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一定时间,即预设时间段,例如3秒,如果在3秒内,用户将应用程序切回前台状态,并且调用了摄像头采集图像,则继续保持摄像头移出的状态,即保持摄像头突出于终端本体内。由此,如果用户只是短暂将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或者误触了home键或者锁屏将,而使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则可以不延迟一段时间之后再将摄像头收回,而用户如果在该时间段内将应用切换回前台,则可以继续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
另外,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检测到所述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定目标应用程序不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之后,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提示窗口,用户基于该提示窗口可以输入指示信息,也可以输入关闭指令。具体地,如图12所示,在目标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之后,屏幕上所显示的界面内显示提示窗口,该提示窗口用于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将摄像头收回至终端本体内,如图12中所显示的“是否收回摄像头”,如果用户选择“是”,则用户通过该提示窗口输入关闭指令,移动终端响应该关闭指令,则即使预设时间未结束,则也将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而如果用户选择“否”,则用户通过该提示窗口输入指示信息,移动终端响应该指示信息,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S1105: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为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当第一应用程序由前台切换至后台,且需要调用摄像头时,会保持摄像头移出的状态,如果,此时有第二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则此时摄像头处于突出终端本体的状态,如果第二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且不需要调用摄像头,则会导致摄像头被收回,而导致第一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请参阅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S1301至S1305。
S1301: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S1302: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S1303: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S1304:判断当前是否有其他的处于后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正在调用摄像头。
假设,第一应用程序由前台切换至后台,且需要调用摄像头时,会保持摄像头移出的状态,如果,此时有第二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则此时摄像头处于突出终端本体的状态,而如果第二应用程序调用摄像头,且调用与第一应用程序调用的摄像头为同一个摄像头,例如,第一应用程序调用后置摄像头,而第二应用程序也调用后置摄像头,则会打断第一应用程序对摄像头的调用,即第一应用程序结束对摄像头的调用,而由第二应用程序调用,则此时摄像头仍然处于移出的状态,因为,存在应用程序在调用摄像头,那么此时,第二应用程序被切换至后台的时候,摄像头是否会被收回,取决于第二应用程序在后台是否需调用摄像头,具体地的实施方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而如果此时有第二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未调用摄像头,也没有除第一应用程序之前的应用程序调用摄像头,则第一应用程序会继续使用摄像头,那么,当第二应用程序由前台切换至后台的时候,如果在后台不需要调用摄像头,则移动终端会将摄像头收回,影响第一应用程序调用摄像头,因此,确定在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且该应用程序未使用摄像头,则确定当前是否有其他的处于后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正在调用摄像头,如果有,则确定获取到指示信息,则保持摄像头突出终端本体内,如果没有,则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由此,即使第二应用程序切换至后台的时候不会使用摄像头,但是,如果第一应用程序在后台使用摄像头,也不会导致摄像头被收回。
S1305: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
另外,在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闭指令的方式,将摄像头收回,具体地,所述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若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关闭所述摄像头且将所述摄像头本次所拍摄的视频图像保存。
其中,关闭指令可以是应用程序被关闭的时候,即被切换至未运行状态的时候,则判定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将摄像头关闭,也就是说,摄像头正在被应用程序调用,所以需要保持突出于终端本体内的状态,而当应用程序被关闭,则就不需要再调用摄像头,将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能够避免摄像头突出于终端本体而影响用户操作移动终端。
另外,关闭指令也可以是用户按下按键或者输入的操作手势,具体地,可以是在屏幕上输入滑动手势,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之后,检测用户基于屏幕输入的操作手势,判断该操作手势是否为预设手势,如果是,则将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关闭所述摄像头且将所述摄像头本次所拍摄的视频图像保存。该预设手势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而设定的手势,例如,为沿预设方向滑动的手势,则判断该操作手势是否为预设手势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判断所述操作手势是否为沿预设方向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滑动手势,其中,所述预设方向为由所述屏幕的顶部朝向底部的方向。
另外,摄像头的移动是跟随操作手势的移动而移动的,具体地,可以是根据操作手势的滑动距离而移动,如图14所示,图14(a)中所示,用户刚开始操作屏幕,即刚输入操作手势,但是移动终端能够检测到该操作手势为滑动手势并且滑动方向是由屏幕的顶部向底部滑动,则开始收回摄像头,如图14(b)所示,随着用户手势的滑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逐渐进入终端本体内,但是,摄像头仍有一部分突出于移动终端的本体外,而当用户的操作手势的滑动距离足够长时,则摄像头逐渐由终端本体的顶部完全收容于终端本体内,即如入图14(c)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为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再者,考虑到用户可能会不慎将摄像头移动至终端本体内,例如,不慎按下摄像头,或者其他的外力作用,导致摄像头被移动至终端本体内,则此时摄像头可能不会被关闭,而导致摄像头无法被正常调用,为了改善该问题,请参阅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S1501至S1504。
S1501: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S1502: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S1503: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S1504: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被外力移至所述终端本体内时,显示目标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启动所述摄像头。
在摄像头在移动终端本体外且开启采集图像的过程中,可能会以非自动的方式被移动至移动终端本体内。其中,该非自动的方式可能是被用户手动按压进移动终端本体内,或者因为触碰到其他物体被移动至移动终端本体内。另外,摄像头以何种运动方式进入移动终端本体内可以根据摄像头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的实际结构关系确定,如若摄像头与移动终端本体为相对滑动,摄像头可以滑动进入移动终端本体或者滑出移动终端本体;若摄像头与移动终端本体之间为旋转的,则摄像头可以被旋转突出移动终端本体或者被旋转至移动终端本体内隐藏等。
对摄像头是否以非自动的方式被移动至移动终端本体内,可以通过检测摄像头移入信号实现,其中,该摄像头移入信号表示所述摄像头在开启状态下被移动至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
具体的,检测摄像头移入信号,可以是,在该摄像头开启状态下,并且未发起控制摄像头移动至预设位置的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是否检测到摄像头的位置到达移动终端本体内预设位置的信号。其中,该预设位置可以是摄像头被移动终端隐藏遮挡从而影响使用的任意位置,如摄像头被从移动终端本体外移动至刚刚被移动终端本体遮挡的位置,摄像头从移动终端本体外移动至完全被移动终端本体遮挡的位置,或者是包括摄像头的功能器件模组被完全隐藏于移动终端本体内的位置,可以是一个位置点,也可以是一个位置区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在该目标提示信息对是否移出摄像头进行询问,如图16所示的“扫码需要启用摄像头,是否移出”。若用户根据该目标提示信息选择移出摄像头,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触发的移出摄像头的操作,则控制所述摄像头移动至移动终端本体外,以使用摄像头能继续进行图像采集实现相应功能。
可选的,若用户选择不移出摄像头,则表示用户取消对摄像头的启用,当前的预设用户界面可能因为缺乏摄像头的支持而无法正常工作,可以退出当前的预设用户界面,回到上一界面,或退出当前应用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目标提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移出摄像头或者取消移出摄像头的可选项,如图16所示。用户可以直接在目标提示信息中通过可选项选择移出或者取消移出摄像头,操作方便。
当然,也可以提供其他方式供用户选择移出或者取消移出摄像头,例如通过返回键、菜单键或者主页键等,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该目标提示信息可以通过全局弹框显示,如图16所示。若用户不对目标提示信息中的可选项进行反馈,就不响应对返回键、主页键、多任务键等各种按键的操作。在用户对目标提示信息的可选项进行操作后,该全局弹框与目标提示信息一起消失。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为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装置1700,旨在解决应用程序在后台调用摄像头时,由于摄像头被收回至终端本体内而导致无法成功调用,以及摄像头频繁移出和收回而导致用户体验度过差的问题,具体地,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1701、判断单元1702和控制单元1703。
检测单元1701,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突出于所述终端本体内时,检测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判断单元1702,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
控制单元1703,用于如果在后台调用所述摄像头,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8,基于上述的摄像头控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该移动终端100包括摄像头131、显示屏120、存储器104及处理器102,所述显示屏120及所述存储器104耦接到所述处理器102。显示屏120可以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提示信息、图像采集信息等。所述存储器104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102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02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地,摄像头13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前述实施例。
请再次参阅图1至6,基于上述的摄像头控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电子本体部10,所述电子本体部10包括壳体12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2上的显示屏120,该显示屏位于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壳体12可采用金属、如钢材、铝合金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20通常包括显示面板111,也可包括用于响应对所述显示面板111进行触控操作的电路等。所述显示面板111可以为一个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LCD),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11同时为一个触摸屏109。
请同时参阅图19,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作为智能手机终端进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子本体部10通常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106、音频电路110、传感器114、输入模块118、电源模块122、摄像头13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10还可包括比图19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9所示不同的对应。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来说,所有其他的组件均属于外设,所述处理器102与这些外设之间通过多个外设接口124相耦合。所述外设接口124可基于以下标准实现: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但不并限于上述标准。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可仅包括总线;在另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还可包括其他元件,如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例如用于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11的显示控制器或者用于连接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此外,这些控制器还可以从所述外设接口124中脱离出来,而集成于所述处理器102内或者相应的外设内。
所述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显示屏12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RF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所述RF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RF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802.10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音频电路110、扬声器101、传声器103、麦克风105共同提供用户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显示屏120之间的音频接口。
所述传感器114设置在所述电子本体部10内或所述显示屏120内,所述传感器114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114F、陀螺仪114G、磁力计114H以及其他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118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上的所述触摸屏109,所述触摸屏109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摸屏109上或在所述触摸屏109附近的操作),从而可以获得用户的触摸手势,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在显示屏的触控操作选定目标区域。可选的,所述触摸屏109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所述触摸控制器;所述触摸控制器从所述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该触摸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102,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102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摸屏109的触摸检测功能。除了所述触摸屏109,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118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如按键107。所述按键107例如可包括用于输入字符的字符按键,以及用于触发控制功能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实例包括“返回主屏”按键、开机/关机按键等等。
所述显示屏12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触摸屏109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11上从而与所述显示面板111构成一个整体。
所述电源模块122用于向所述处理器102以及其他各组件提供电力供应。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122可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如电池或者交流电)、充电电路、电源失效检测电路、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其他任意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显示屏120内电力的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的组件。
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定位器119,所述定位器119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的实际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119采用定位服务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定位,所述定位服务,应当理解为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移动终端100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终端,其应当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具体而言,移动终端100,是指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移动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如果检测到有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且摄像头被移除终端本体时,则对该应用程序的状态检测,一旦检测到该应用程序从前台切换至后台,则判断该应用程序是否能够在后台调用摄像头,如果能,则保持摄像头处于移除的状态,避免应用程序在后台欲调用摄像头,而摄像头已经被收回至终端本体内,导致应用程序在后台无法成功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或视频,而且,也能够避免摄像头的频繁升降,而增加功耗以及降低用户体验度。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容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终端本体移出或收回,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移出所述终端本体时,判断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本次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时候调用过摄像头,其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本次在前台运行状态对摄像头的调用打断其他的处于后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对所述摄像头的调用;
若是,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
如果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如果不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判断是否有其他的处于后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
如果没有,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
如果有,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摄像头收回请求;
如果接收到,则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
如果未接收到,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收回请求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停止调用所述摄像头时生成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
若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关闭所述摄像头且将所述摄像头本次所拍摄的视频图像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被外力移至所述终端本体内时,显示目标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启动所述摄像头。
6.一种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容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终端本体移出或收回,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摄像头突出于所述终端本体内时,判断当前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在本次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时候调用过摄像头,其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本次在前台运行状态对摄像头的调用打断其他的处于后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对所述摄像头的调用;
判断单元,用于若是,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
控制单元,用于如果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如果不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从前台运行状态切换至后台运行状态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判断是否有其他的处于后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具备在后台调用摄像头的权限;如果没有,将所述摄像头收回至所述终端本体内;如果有,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移出的状态。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本体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容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终端本体移出或收回;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
8.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810603139.3A 2018-06-12 2018-06-12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8924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139.3A CN108924290B (zh) 2018-06-12 2018-06-12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139.3A CN108924290B (zh) 2018-06-12 2018-06-12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290A CN108924290A (zh) 2018-11-30
CN108924290B true CN108924290B (zh) 2020-01-14

Family

ID=6442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3139.3A Active CN108924290B (zh) 2018-06-12 2018-06-12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42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894B (zh) * 2018-06-15 2019-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19117A (zh) * 2019-03-27 2019-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87012B (zh) * 2019-04-17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287764B (zh) 2019-05-06 2022-01-11 深圳大学 姿势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65840B (zh) * 2019-07-05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滑块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19506A (zh) * 2019-07-22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升降控制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2449088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719350B (zh) * 2019-09-26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81083B (zh) * 2019-11-29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24825B (zh) * 2019-12-18 2022-07-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46059B (zh) * 2020-01-09 2021-09-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升降摄像模组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404A (zh) * 2020-02-24 2021-08-24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1405175B (zh) * 2020-03-03 2023-09-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56460B (zh) * 2020-04-26 2023-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351323A (zh) * 2020-08-21 2021-02-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视频集锦文件的生成方法
CN112954425A (zh) * 2020-08-21 2021-06-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摄像头控制方法
CN112685099A (zh) * 2020-12-31 2021-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09446B (zh) * 2021-07-28 2023-09-26 北京瞰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升降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0490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in a mobile station equipped with a rotatable element and a mobil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5898B2 (en) * 2012-10-23 2016-04-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461701B (zh) * 2013-09-15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06936B (zh) * 2016-09-30 2019-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29559B (zh) * 2017-06-30 2021-04-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207304636U (zh) * 2017-09-19 2018-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783710A (zh) * 2017-10-25 2018-03-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0490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in a mobile station equipped with a rotatable element and a mobil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290A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290B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1870848B1 (ko) 사이드 메뉴 디스플레이 방법과 장치 및 단말기
US11237724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plit screen control thereof,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323444B2 (en) Devic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5715042B2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067964B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10456B (zh) 应用程序图标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EP2876537B1 (en) Power-save mode i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709806A (zh) 一种多任务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9000287A1 (zh)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59930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notification bar thereof
CN109891379A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终端
CN108549519B (zh) 分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701043A (zh) 一种显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542019B2 (en) Devic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displaying overlapped screens while performing multitasking function
KR20150026109A (ko) 다중 디스플레이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CN106933682A (zh) 消息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12087545A (zh) 在通知栏下拉菜单中管理多个自由窗口
CN105975190B (zh) 一种图形界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20841B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992257B (zh) 分屏方法及装置
CN109040351B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951143B (zh) 隐藏应用图标的方法及装置
KR20200051768A (ko) 태스크 전환 방법 및 단말기
US20140181726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quick launch access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