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1236A - Sim卡发卡机 - Google Patents

Sim卡发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1236A
CN108921236A CN201810675616.7A CN201810675616A CN108921236A CN 108921236 A CN108921236 A CN 108921236A CN 201810675616 A CN201810675616 A CN 201810675616A CN 108921236 A CN108921236 A CN 108921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im card
reader device
sender
s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56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1236B (zh
Inventor
冼杰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EATOR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ATOR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ATOR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ATOR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56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1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1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1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1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1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10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from magazine to conveying arrangement
    • G06K13/103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from magazine to conveying arrangement using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IM卡发卡机,具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发卡口,其中,所述SIM卡发卡机包括卡箱和读卡装置。所述卡箱沿上下向延伸,且设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卡箱的前侧开设出卡口,所述出卡口与所述发卡口之间形成有走卡通道,所述走卡通道上设有读卡位置;所述读卡装置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地防止SIM卡的芯片被刮伤。

Description

SIM卡发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卡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IM卡发卡机。
背景技术
目前,SIM卡发卡机可以直接发放手机卡,而不像传统的发卡机发放银行卡大小的大卡,然后将其中的手机卡剪下,将剩余的大片SIM卡扔掉,造成了极大浪费。但是,现有的SIM卡发卡机一般包括卡箱、读卡装置和推卡机构,其中,读卡装置设于卡箱的顶部或底部,卡箱内的SIM卡在压块的压力作用下,与读卡装置的读卡触点接触,读卡触点读取SIM卡数据之后,推卡机构再将该SIM卡推至SIM卡走卡通道内,最后该SIM卡被发出。
按照现有的国际标准ISO7816,IC卡芯片在接触读取数据时,每一个触针与IC卡芯片的接触力为40~60g,如果一张带有8个触点的IC卡(SIM卡属于IC卡的一种)在读取数据时,IC卡所受到的压力应为320~480g。这样,IC卡会持续受到触点给予的压力(按照国际标准应为320~480g),而在此压力下,推卡机构将SIM卡推至SIM卡走卡通道的过程中,SIM卡芯片很容易被推卡机构刮伤而造成SIM卡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SIM卡发卡机,旨在解决现有的SIM卡发卡机在发卡过程中容易将SIM卡的芯片刮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SIM卡发卡机,具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发卡口,所述SIM卡发卡机包括:
卡箱,沿上下向延伸,且设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卡箱的前侧开设出卡口,所述出卡口与所述发卡口之间形成有走卡通道,所述走卡通道上设有读卡位置;
读卡装置,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读卡装置可上下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读卡装置上下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读卡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一连接件及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读卡装置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杆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两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读卡装置的前端连接,两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推杆的两侧,且两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杆穿过的通槽。
优选地,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推卡机构,所述推卡机构的顶部设有推卡部,所述卡箱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推卡部穿过的第一避让槽。
优选地,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电控板和传感器,所述电控板连接所述传感器,以当所述传感器感测到SIM卡移动至所述读卡位置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停止推卡,以及控制所述读卡装置向下运动而读取SIM卡信息。
优选地,所述推卡机构设有侧向凸出的定位块,所述机壳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块滑动的滑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滑轨内且对应所述读卡位置设置,所述电控板用以当所述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定位块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停止推卡,以及控制所述读卡装置向下运动而读取SIM卡信息。
优选地,所述走卡通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推卡部穿过的第二避让槽。
优选地,所述走卡通道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读卡口,以供所述读卡装置读取SIM卡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壳的前侧开设发卡口,及在卡箱的前侧开设出卡口,所述出卡口与所述发卡口之间形成有走卡通道,所述走卡通道上设有读卡位置;读卡装置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其中,该SIM卡发卡机的具体工作原理:首先,卡箱内的SIM卡被推卡机构推至走卡通道内,当SIM卡移动至读卡位置时,推卡机构停止推卡,同时,控制读卡装置向下移动,并使读卡装置底部的读卡触点与SIM卡芯片接触,从而读取SIM卡信息;然后,控制所述读卡装置向上移动,使读卡触点脱离SIM卡芯片;最后,推卡机构将继续向前推动SIM卡,并将读取正常的SIM卡发出及将读取失败的SIM卡回收。如此,该SIM卡发卡机能有效避免在发卡过程中将SIM卡的芯片刮伤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SIM卡发卡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读卡装置及第一驱动机构的装配细节图;
图3为为图1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移除读卡装置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活动件处于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活动件处于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活动件与第二驱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第一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SIM卡发卡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SIM卡发卡机。其中,该SIM卡发卡机可以发放或者回收SIM卡。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出的SIM卡发卡机包括机壳100及设于所述机壳100上的发卡装置、读卡装置300及推卡机构500。其中,机壳100的前侧设有发卡口110,SIM卡700可经所述发卡口110发出。发卡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100上的用于容置SIM卡700的卡箱200,卡箱200沿上下向延伸,卡箱200的前侧开设有出卡口(图未示),以供卡箱200内的SIM卡700穿过。所述出卡口与所述发卡口110之间形成有走卡通道,所述走卡通道设置有靠近所述发卡口110的读卡位置。
所述读卡装置30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其中,所述读卡装置300可以是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也可以是可上下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走卡通道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读卡口,以供所述读卡装置300读取SIM卡700信息。具体而言,所述读卡装置300的底部设有读卡触点,当读卡触点穿过所述读卡口并与SIM卡700芯片接触时,读卡触点可读取SIM卡700信息。所述推卡机构500(如图8和图9所示)用于将卡箱200内的SIM卡700推至走卡通道内,以及用于推动SIM卡700在所述走卡通道内移动,从而将SIM卡700发出或回收。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位置校准件800和电控板。所述位置校准件800设于所述读卡位置的前方,以对SIM卡700位置进行校准。其中,所述位置校准件800可以为弹性件,也可以为非弹性件,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下文将进行详细阐述。所述电控板用以当所述读卡装置300首次读卡失败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500向后移动。当然,所述电控板还用以当SIM卡700移动至所述读卡位置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500停止推卡,以及控制所述读卡装置300向下运动而读取卡片信息。
SIM卡发卡机的具体工作方法:首先,推卡机构500将卡箱200内的SIM卡700推至走卡通道内,并且当SIM卡700被推至读卡位置时,控制推卡机构500停止推卡,此时,SIM卡700停在读卡位置。然后,控制读卡装置300向下运动,当所述读卡触点与SIM卡700芯片接触,且每一个读卡触点与SIM卡700芯片的接触力达到国际标准值(40~60g)时,读卡触点可读取SIM卡700信息。当所述读卡装置300读取信息之后,控制读卡装置300向上运动,使读卡触点脱离SIM卡700芯片。之后,若读卡装置300读卡正常,则直接将该SIM卡700发出。若读卡装置300读卡失败,则控制所述推卡机构500向后移动,并通过所述位置校准件800对SIM卡700位置进行调整;接着,读卡装置300再次读取该SIM卡700信息,若读卡装置300读卡正常,则将该SIM卡700发出,若读卡装置300读卡失败,则将该SIM卡700回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SIM卡发卡机的走卡通道上设有读卡位置,在读卡位置的前方设置位置校准件800,以对SIM卡700位置进行校准,如此,该SIM卡发卡机能够准确读取SIM卡700信息,从而能有效防止将正常的SIM卡700回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校准件800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前后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读卡位置的前方。
当SIM卡700由于惯性或传感器定位误差等原因造成停止位置不准确时,例如,SIM卡的前端超出读卡位置而挤压所述弹性件时,所述弹性件受到挤压会向前转动;此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500向后移动,而SIM卡700则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向后移动,并且当所述弹性件复位时,SIM卡恰好停在所述读卡位置。当然,SIM卡700停止位置不准确也包括SIM卡700的前端停在读卡位置的后方,这样可以先通过控制推卡机构500继续推动SIM卡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并使SIM卡700挤压所述弹性件,然后,再控制所述推卡机构500向后移动,同样,SIM卡700会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向后移动,并且当所述弹性件复位时,SIM卡恰好停在所述读卡位置。
关于所述弹性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弹性件可以为弹片或扭簧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请参阅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轴810、挡板820及扭簧830,所述连接轴810设置于所述机壳100,所述挡板820位于所述读卡位置的前方且与所述连接轴810转动连接,所述扭簧83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810,且所述扭簧830的一端连接所述机壳100,另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挡板820。具体而言,所述挡板820沿所述机壳110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挡板820的靠近所述连接轴81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810转动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及图8,所述SIM卡发卡机包括活动件400,所述活动件400于前后向可上下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读卡位置与所述发卡口110之间,所述活动件400具有供SIM卡700穿过的走卡槽410。所述挡板820可前后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读卡位置与所述活动件400之间。
为了便于所述挡板820前后转动,可以在所述挡板820的底部设置朝前上方倾斜的导向部821(如图5所示),这样可以避免所述挡板820与活动件400之间的相互干涉。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校准件800包括设于所述读卡位置前方的校准杆,所述校准杆沿前后向呈倾斜设置,所述校准杆可沿所述机壳110的宽度方向移动,而对SIM卡位置进行校准。
其中,所SIM卡发卡机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校准杆,以驱动所述校准杆沿所述机壳110的宽度方向移动。当SIM卡700的前端超出读卡位置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校准杆沿机壳110的宽度方向朝向靠近所述走卡通道的方向移动,如此,SIM卡可在校准杆的推动下向后移动至读卡位置。
当然,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校准件800包括设于所述读卡位置前方的校准杆,所述校准杆沿所述机壳1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校准杆的靠近所述走卡通道的一端朝前倾斜设置,所述校准杆可沿所述机壳110的宽度方向移动,而对SIM卡位置进行校准。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回收装置600(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回收装置600设于所述活动件400的下方,且所述回收装置600的上端敞口,用以回收读卡失败的SIM卡700。
请参阅图6,当读卡装置300再次读取SIM卡700信息失败时,控制所述活动件400转动,而露出所述回收装置600,此时,SIM卡700在推卡机构500的推动作用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所述回收装置600的敞口端掉落至回收装置600内,从而将读卡失败的SIM卡700回收。请参阅图7,当读卡装置300再次读取SIM卡700信息正常时,控制活动件400转动而使所述走卡槽410与所述发卡口110连通,此时,推卡机构500可将位于所述读卡位置的SIM卡700推至走卡槽410内,并进一步推至发卡口110而发出。
请参阅图8及图9,所述活动件400包括第一限位板420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上方的第二限位板430。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30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为分体设置,在此不做限定。为了方便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30的拆装,可使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30可拆卸连接。例如,两所述侧板440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两插接部442,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上设有供所述插接部442插接槽425。或者,两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槽适配的插接部。
所述第二限位板430的两侧朝下延伸而形成两侧板440,两所述侧板440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420而形成所述走卡槽410。为了便于SIM卡700进入走卡通道内,所述第一限位板420的后端设有朝下倾斜的第一导向斜面421,所述第一导向斜面421用以将SIM卡700导入所述走卡槽410内,并且所述第一导向斜面421还可防止SIM卡700被刮伤。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SIM卡700进入走卡通道内,所述侧板440的后端设有朝后延伸的第一导向板441。所述第二限位板430的后端设有朝后延伸的第二导向板431,所述第二导向板431的后端朝上倾斜设置。同时,为了将走卡槽410内的SIM卡700导向所述发卡口110,两所述侧板440的前端分别设有朝前延伸的两第三导向板445,两所述第三导向板445的之间的距离自后向前呈逐渐减小设置。
可以理解地,为了将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30固定,两所述侧板440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而形成安装部443,所述安装部443上开设第一安装孔444(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上开设第二安装孔424(如图9所示),螺钉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444与所述第二安装孔424而将所述第一限位板420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30固定。
再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读卡装置300可上下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具体而言,所述读卡装置300的前端与所述机壳100枢接,所述读卡装置300的后端可上下转动。
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1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用以驱动所述读卡装置300上下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的驱动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可以是通过电机驱动,也可以是通过电磁铁驱动,在此也不做限定。
当SIM卡700移动至所述读卡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驱动所述读卡装置300向下转动,而使所述读卡装置300的读卡触点接触所述SIM卡700的芯片,从而读取SIM卡700信息。当所述读卡装置300读取SIM卡700信息之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驱动所述读卡装置300向上转动,而使所述读卡装置300的读卡触点脱离所述SIM卡700的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设于所述读卡装置300的上方。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包括第一电磁铁311、第一连接件312及第一推杆313,所述第一推杆3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311,所述第一推杆3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12,所述第一连接件312连接所述读卡装置300的前端。
如此,当第一电磁铁311通电后,第一电磁铁311可驱动第一推杆313向后移动,所述第一推杆313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312转动,从而使所述读卡装置300的后端向下转动,以使所述读卡装置300的读卡触点与SIM卡700的芯片接触,从而读取SIM卡700的信息;当第一电磁铁311断电后,所述第一推杆313向前复位,所述第一推杆31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12带动所述读卡装置300的后端向上转动,使所述读卡装置300的读卡触点脱离所述SIM卡700的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杆313的前端设有连杆3131。具体而言,所述连杆3131沿所述机壳110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推杆313的壁面上贯穿设有供所述连杆3131穿过的穿孔。
所述第一连接件312包括第一连接部3121及由所述第一连接部3121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两第二连接部3122(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121与所述读卡装置300的前端连接,两所述第二连接部3122位于所述第一推杆313的两侧,且两所述第二连接部3122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杆3131穿过的通槽。
另外,两所述第二连接部312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两固定部3123,所述固定部3123上设有供转轴安装的固定孔。具体而言,所述安装部443呈半圆形设置,当然,所述安装部443的形状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及图3,为了减小所述第一连接件312前后摆动的幅度,所述机壳100上设有沿机壳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杆314。具体地,其中一所述第二连接部3122上设有第一限位槽315,另一所述第二连接部312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316,所述限位杆314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5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16内。关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5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16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315大致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316大致呈L形设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所述限位杆31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2的拆装,可以使所述第一限位槽315的下槽壁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16的下槽壁均向下倾斜设置。
请参阅图8及图9,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4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50用以驱动所述活动件400上下转动。其中,第二驱动机构450的驱动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50可以为电机驱动或者气缸驱动,当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50还可为电磁铁驱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50包括第二电磁铁451、第二连接件452及第二推杆453,所述第二推杆45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铁451,所述第二推杆45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52,所述第二连接件452与所述活动件400连接。
当第二电磁铁451通电后,第二电磁铁451可驱动第二推杆453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推杆453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452向上摆动,从而使所述活动件400向上转动,以露出所述回收装置600,SIM卡700则可落入回收装置600而被回收。当第二电磁铁451断电后,所述第二推杆453向下复位,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452向下摆动,从而使所述活动件400向下转动,使所述走卡槽410与所述发卡口110连通,SIM卡700则可经所述发卡口110发出。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推杆453的下端穿设有第一连接柱454,所述第二连接件452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柱454的穿过的安装槽4521。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5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呈杆状、板状或者柱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地,为了便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52与所述第一连接柱454的拆装,可以使所述安装槽4521呈U形槽状设置;当然,所述安装槽452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所述第二连接件452的远离所述安装槽4521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400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板420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423,其中一所述连接板42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52的远离所述安装槽4521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柱455连接。在此,所述第二连接柱455不仅可以起到转轴的作用,所述活动件400可绕该第二连接柱455转动;同时,所述第二连接柱455还可起到连接支撑所述活动件400的作用。另一所述连接板423与所述机壳100通过第三连接柱456连接,在此,所述第三连接柱456也可以起到转轴作用和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52的远离所述安装槽4521的一端朝向所述连接板423弯折而形成折弯部4522,所述第二连接柱455的靠近所述折弯部4522的一侧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与所述折弯部4522通过螺钉固定。
请参阅图10及图11,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推卡机构500的顶部设有推卡部510,所述卡箱200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推卡部510穿过的第一避让槽,所述走卡通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推卡部510穿过的第二避让槽。如此,所述推卡机构500可将卡箱200内的SIM卡700推至走卡通道内,以及推动SIM卡700在所述走卡通道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传感器,所述电控板连接所述传感器,以当所述传感器感测到SIM卡700移动至所述读卡位置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500停止推卡,以及控制所述读卡装置300向下运动而读取SIM卡700信息。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述推卡机构500设有侧向凸出的定位块520,所述机壳100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块520滑动的滑轨120,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滑轨120内且对应所述读卡位置设置。所述电控板用以当所述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定位块520时,即当SIM卡移动至所述读卡位置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500停止推卡,以及控制所述读卡装置300向下运动而读取SIM卡700信息。
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推卡机构500前后移动。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可以为皮带传送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SIM卡发卡机,具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发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发卡机包括:
卡箱,沿上下向延伸,且设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卡箱的前侧开设出卡口,所述出卡口与所述发卡口之间形成有走卡通道,所述走卡通道上设有读卡位置;
读卡装置,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装置可上下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读卡位置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读卡装置上下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读卡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一连接件及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读卡装置的前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杆;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两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读卡装置的前端连接,两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推杆的两侧,且两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杆穿过的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推卡机构,所述推卡机构的顶部设有推卡部,所述卡箱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推卡部穿过的第一避让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发卡机还包括电控板和传感器,所述电控板连接所述传感器,以当所述传感器感测到SIM卡移动至所述读卡位置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停止推卡,以及控制所述读卡装置向下运动而读取SIM卡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卡机构设有侧向凸出的定位块,所述机壳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块滑动的滑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滑轨内且对应所述读卡位置设置,所述电控板用以当所述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定位块时,控制所述推卡机构停止推卡,以及控制所述读卡装置向下运动而读取SIM卡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走卡通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推卡部穿过的第二避让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M卡发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走卡通道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读卡口,以供所述读卡装置读取SIM卡信息。
CN201810675616.7A 2018-06-26 2018-06-26 Sim卡发卡机 Active CN108921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5616.7A CN108921236B (zh) 2018-06-26 2018-06-26 Sim卡发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5616.7A CN108921236B (zh) 2018-06-26 2018-06-26 Sim卡发卡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1236A true CN108921236A (zh) 2018-11-30
CN108921236B CN108921236B (zh) 2021-07-16

Family

ID=64421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5616.7A Active CN108921236B (zh) 2018-06-26 2018-06-26 Sim卡发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12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685A1 (zh) * 2019-12-11 2021-06-17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卡机及发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76137U (zh) * 2012-11-20 2013-06-05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读卡与推卡联动机构及sim卡发卡机
CN103268503A (zh) * 2013-04-28 2013-08-28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发卡机
CN203260047U (zh) * 2013-04-28 2013-10-30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发卡机
CN104370047A (zh) * 2014-11-10 2015-0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rfid射频电子标签技术的仓库货架
CN204229425U (zh) * 2014-10-23 2015-03-25 深圳市北辰德科技有限公司 发卡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76137U (zh) * 2012-11-20 2013-06-05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读卡与推卡联动机构及sim卡发卡机
CN103268503A (zh) * 2013-04-28 2013-08-28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发卡机
CN203260047U (zh) * 2013-04-28 2013-10-30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发卡机
CN103971142A (zh) * 2013-04-28 2014-08-06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发卡机
CN204229425U (zh) * 2014-10-23 2015-03-25 深圳市北辰德科技有限公司 发卡机
CN104370047A (zh) * 2014-11-10 2015-0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rfid射频电子标签技术的仓库货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685A1 (zh) * 2019-12-11 2021-06-17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卡机及发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1236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3785B (zh) 自动的桌上游戏币兑换屏幕特征
EP1293943A3 (en) Gaming machine with promotional item dispenser
CN108921236A (zh) Sim卡发卡机
EP1260930A2 (en) Card reader
CN208384725U (zh) 一种具有升降底座的自助服务终端
CN108031889B (zh) 一种电路板生产线自动钻孔装置
CN107085735A (zh) 读卡器
CN108960348A (zh) Sim卡发卡机
EP0351089A2 (en) Erasure mechanism for card readers
CN208314818U (zh) Sim卡发卡机
CN102117415A (zh)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及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9360521U (zh) 一种互联网自动售纸机
CN107924481A (zh) 卡状介质计数机构、卡状介质收容装置及卡收容装置
CN208157672U (zh)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CN205451128U (zh) 支持二维条码存折的存折读写装置
CN211454641U (zh) 稳定签注装配体
CN201101882Y (zh) 自动麻将机叠牌机构
CN218707891U (zh) 一种智能打印机
CN2702375Y (zh) 蜗轮蜗杆式自动读卡器
CN216647345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主板芯片安装脚测试装置
CN216487324U (zh) 一种存储器自动插拔测试装置
CN109788111A (zh) 手机物理自动化手机外设
ZA200502251B (en) Medal acceptance device
CN212413243U (zh) 一种手机产线tf卡座测试装置
CN108461945A (zh)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