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1945A -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1945A
CN108461945A CN201810174737.3A CN201810174737A CN108461945A CN 108461945 A CN108461945 A CN 108461945A CN 201810174737 A CN201810174737 A CN 201810174737A CN 108461945 A CN108461945 A CN 108461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terminal
moving part
card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47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峰
罗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HAIWE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HAIW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HAIWE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HAIW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47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1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1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包括底座和盖体,盖体盖设于底座上形成插槽,底座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一连动件,第一连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且第一连动件与第一接触端子连动,盖体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当IC卡插入插槽时,第一连动件在IC卡作用下驱动第一接触端子与IC卡接触。本发明提供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论IC卡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IC卡的芯片能够与第一接触端子或第二接触端子中的其中一个稳定接触和导通,实现IC卡与IC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从而读取或访问IC卡中存储器的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连接装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IC卡广泛应用于视频摄像机、智能电话、音乐播放器、ATM、有线电视解码器、玩具、游戏、PC适配器等电子及水电表三表,其具有CPU功能的存储电路或其它电子程序形式的作用,需要实现对IC卡中存储器的信息读取或访问必须通过IC连接器。
但是,现有的IC连接器存在以下缺陷:
只有IC卡的其中一面插入IC连接器时,IC卡才能通过IC连接器与PCB板电性连接,实现对IC卡中存储器的信息读取或访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IC卡正面和反面插入该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时,均能够与IC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电性连接,实现对IC卡中存储器的信息读取或访问。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座上形成插槽,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一连动件,所述第一连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动件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连动,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当IC卡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连动件在IC卡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IC卡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第二连动件,所述第二连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盖体上且所述第二连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连动,当IC卡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连动件在IC卡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与IC卡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动件包括受力部、转动部和用于顶持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的顶持部,所述受力部和所述顶持部可绕所述转动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部的受力端呈弧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包括第一子接触端子和第二子接触端子,所述第一子接触端子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子接触端子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接触端子包括第一焊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子接触端子包括第二焊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动件上的第三固定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同向向所述盖体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顶持部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三固定部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包括第三子接触端子和第四子接触端子,所述第三子接触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第四子接触端子的接触部同向向所述底座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动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连动件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该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体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由于该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底座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一连动件,盖体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因而当IC卡插入插槽时,第一连动件在IC卡作用下驱动第一接触端子与IC卡的一面接触,第二接触端子与IC卡的另一面接触,因而无论IC卡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IC卡的芯片能够与第一接触端子或第二接触端子中的其中一个接触,实现IC卡与IC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从而读取或访问IC卡中存储器的信息。此外,IC卡插入后,第一连动件的设置能够保证IC卡与接触端子接触和导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第一连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第一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第二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一连动件;
图8为IC卡未完全插入IC卡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IC卡完全插入IC卡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0、底座;20、盖体;30、插槽;40、第一接触端子;41、第一子接触端子;411、第一焊接部;412、第一固定部;413、第一接触部;42、第二子接触端子;421、第二焊接部;422、第二固定部;423、第三固定部;424、第二接触部;50、第一连动件;51、受力部;52、转动部;53、顶持部;531、限位槽;60、第二接触端子;61、第三子接触端子;62、第四子接触端子;70、IC卡;80、第二连动件;91、固定片;92、开关端子;93、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包括底座10和盖体20,盖体20盖设于底座10上形成插槽30,底座10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40和第一连动件50,第一连动件50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0上且第一连动件50与第一接触端子40连动,盖体20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60;当IC卡70插入插槽30时,第一连动件50在IC卡70作用下驱动第一接触端子40与IC卡70接触。
可以理解的,底座10为绝缘底座,盖体20为绝缘盖体。
本发明提供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由于该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底座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40和第一连动件50,盖体20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60,因而当IC卡70插入插槽30时,第一连动件50在IC卡70作用下驱动第一接触端子40与IC卡70的一面接触,第二接触端子60与IC卡70的另一面接触,因而无论IC卡70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IC卡70的芯片能够与第一接触端子40或第二接触端子60中的其中一个接触,实现IC卡70与IC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从而读取或访问IC卡70中存储器的信息。此外,IC卡70插入后,第一连动件50的设置能够提高IC卡70与接触端子接触和导通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盖体20上还设有第二连动件80,第二连动件80可转动地安装于盖体20上且第二连动件80与第二接触端子60连动,当IC卡70插入插槽30时,第二连动件80在IC卡70作用下驱动第二接触端子60与IC卡70接触,以有效提高IC卡70与接触端子接触和导通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动件50包括受力部51、转动部52和用于顶持第一接触端子40的顶持部53,受力部51和顶持部53可绕转动部52转动,形成翘板结构。转动部52与底座10转动连接,受力部51的受力端呈弧形形状,这种结构既能够使第一连动件50稳定抵压IC卡,又不会损坏IC卡。
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接触端子40包括第一子接触端子41和第二子接触端子42,第一子接触端子41的长度小于第二子接触端子42的长度。第一子接触端子41包括第一焊接部411、设置于底座10上的第一固定部412和第一接触部413,第二子接触端子42包括第二焊接部421、设置于底座10上的第二固定部422、设置于第一连动件50上的第三固定部423和第二接触部424,第一接触部413和第二接触部424同向向盖体20方向弯折。顶持部53上设有用于限位第一接触部413或第三固定部423的限位槽531。第二接触端子60包括第三子接触端子61和第四子接触端子62,第三子接触端子61的接触部和第四子接触端子62的接触部同向向底座10方向弯折,其他部位的结构与第一子接触端子41和第二子接触端子42相同。第二连动件80的结构与第一连动件5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和图9所示,当IC卡70插入上述实施例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的插槽30上向前移动到一定位置时,IC卡70前端即可抵触第一连动件50和第二连动件80的受力部,使第一连动件50的受力部下降、第二连动件80的受力部上升,此时即可利用杠杆原理,使得第一连动件50的顶持部上升、第二连动件80的顶持部下降。当第一连动件50的顶持部上升时,第一接触端子40的第一接触部413和第二接触部424随之上升。当第二连动件80顶持部下降时,第二接触端子60的两个接触部随之下降。当IC卡70完全插入时,第一接触端子40或第二接触端子60与IC卡70接触导通,只要IC卡70不拔出,第一连动件50和第二连动件80保持抵压IC卡70,保证了接触和导通的稳定性。
当IC卡70向后退出时,该IC卡70即可脱离第一连动件50和第二连动件80的受力部,此时即可利用杠杆原理,使得第一连动件50的顶持部下降、第二连动件80的顶持部上升。当第一连动件50的顶持部下降时,第一接触端子40的第一接触部413和第二接触部424随之下降;当第二连动件80顶持部上升时,第二接触端子60的两个接触部随之上升,如此防止了IC卡70在退出时磨损IC卡70的芯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还包括用于与PCB板固定连接的固定片91,固定片91与底座10和盖体20连接,以防止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受到外力冲击时与PCB板脱离。底座10上还设有开关端子92和用于触发开关端子92的弹片93,开关端子92具有与外部PCB板连接的导电连接部分。底座10上设有挂台(未标示),盖体20上设有挂钩,挂台与挂钩配合使得连接更加稳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座上形成插槽,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一连动件,所述第一连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动件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连动,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当IC卡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连动件在IC卡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IC卡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第二连动件,所述第二连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盖体上且所述第二连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连动,当IC卡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连动件在IC卡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与IC卡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件包括受力部、转动部和用于顶持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的顶持部,所述受力部和所述顶持部可绕所述转动部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的受力端呈弧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包括第一子接触端子和第二子接触端子,所述第一子接触端子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子接触端子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接触端子包括第一焊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子接触端子包括第二焊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动件上的第三固定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同向向所述盖体方向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持部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三固定部的限位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包括第三子接触端子和第四子接触端子,所述第三子接触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第四子接触端子的接触部同向向所述底座方向弯折。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动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连动件的结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体连接。
CN201810174737.3A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Pending CN108461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4737.3A CN108461945A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4737.3A CN108461945A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1945A true CN108461945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4737.3A Pending CN108461945A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19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4890A (zh) * 2022-05-24 2022-07-29 深圳市德海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ic卡座连接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6956Y (zh) * 2002-04-30 2003-04-23 金成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TWM392456U (en) * 2009-10-19 2010-11-11 Horng-Yu Tsai Smart card connector and terminal structure thereof
CN104347977A (zh) * 2013-08-07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托和设备
CN204834941U (zh) * 2015-08-13 2015-12-02 深圳市源丰光彩科技有限公司 Ic卡连接器
CN204905482U (zh) * 2015-09-24 2015-12-23 深圳市德海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接触高寿命ic卡连接器
CN208157672U (zh) * 2018-03-02 2018-11-27 深圳市德海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6956Y (zh) * 2002-04-30 2003-04-23 金成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TWM392456U (en) * 2009-10-19 2010-11-11 Horng-Yu Tsai Smart card connector and terminal structure thereof
CN104347977A (zh) * 2013-08-07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托和设备
CN204834941U (zh) * 2015-08-13 2015-12-02 深圳市源丰光彩科技有限公司 Ic卡连接器
CN204905482U (zh) * 2015-09-24 2015-12-23 深圳市德海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接触高寿命ic卡连接器
CN208157672U (zh) * 2018-03-02 2018-11-27 深圳市德海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4890A (zh) * 2022-05-24 2022-07-29 深圳市德海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ic卡座连接器
CN114824890B (zh) * 2022-05-24 2023-12-19 深圳市德海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ic卡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6019U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结构
CN201966384U (zh) 电连接器
DE20117530U1 (de) Tragbare computerlesbare Datenspeichervorrichtung
CN101453067A (zh) 卡缘连接器
CN215419743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8045830U (zh) 具有对接槽的连接器
CN201054396Y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33U (zh) 电连接器
CN208157672U (zh)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CN108461945A (zh) 一种双面接触智能连接器
TWM309791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690243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d for use with different electronic cards
CN204668682U (zh) 折叠式数据转换装置
CN109066143A (zh) 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
JP2005050791A (ja) 改良型スイッチ端子を備えたメモリ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9374857U (zh) 手机转接头
CN207282866U (zh) 电连接器
CN20279742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9737550U (zh) 一种翘板式连接器
TWM465689U (zh) 通訊連接器及其電子裝置
CN207925712U (zh) 用来承载电子卡的抽屉座
CN201498714U (zh) 电连接器
CN210607935U (zh) 一种pogo-pin接地耳机线控结构及耳机
CN207183619U (zh) 一种新型USB‑TypeC母座连接器插接接口
CN2070387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和背夹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