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0390A -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0390A
CN108920390A CN201810666113.3A CN201810666113A CN108920390A CN 108920390 A CN108920390 A CN 108920390A CN 201810666113 A CN201810666113 A CN 201810666113A CN 108920390 A CN108920390 A CN 108920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lice
detection
interface
port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61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0390B (zh
Inventor
靳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61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0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0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0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0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0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06F13/12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performs an I/O function other than control of data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该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接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第一弹片连接第一检测端口,第二弹片连接第二检测端口;控制器用于检测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以及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时,确定接口插入外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接口的弹片做插入检测,对于仅有一个接地引脚的外部设备,也能够进行插入识别,提高插入检测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的发展,电子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电子装置一般都配置有串行通用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USB接口用于电子装置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与通信。作为USB接口的一种,TYPE-C接口以其能够正反插拔逐渐成为USB接口的主流。目前,TYPE-C接口检测外部设备插入时,将TYPE-C接口的接地引脚进行插入检测。然而,如果外部设备只有一个接地引脚,当外部设备插入时,外部设备仅有的一个接地引脚会作为检测引脚,导致外部设备没有多余的接地引脚用作接地,进而导致外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可见,目前的插入检测方案无法对只有一个接地引脚的外部设备进行插入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可以提高插入检测的兼容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其中:
所述接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端口,所述第二弹片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口;
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端口和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以及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时,确定所述接口插入外部设备;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中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的部位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插入检测方法,该插入检测方法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插入检测电路,所述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所述接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端口,所述第二弹片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口,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端口和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
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时,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接口插入外部设备;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中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的部位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插入检测电路,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接口没有外部设备插入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电平为不定电平,当有外部设备插入时,由于外部设备中与第一弹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的部位接地,外部设备将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电压瞬间拉低至地电平,控制器通可以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本申请实施例赋予接口内的两个弹片有插入检测的功能,无需将接口内的接地引脚作为检测外部设备插入的引脚,对于仅有一个接地引脚的外部设备,也能够进行插入识别,可以对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插入检测,提高插入检测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插入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插入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插入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TYPE-C接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TYPE-C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插入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装置。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连接”均指的是“电连接”。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插入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插入检测电路10包括接口11和控制器12,控制器12包括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其中:
接口11内设置有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第一弹片111连接第一检测端口121,第二弹片112连接第二检测端口122;
控制器12用于检测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平,以及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121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平为地电平时,确定接口11插入外部设备20;
其中,外部设备20中与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接触的部位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可以设置在接口11的内侧。接口11可以包括四个内侧,上内侧、下内侧、左内侧和右内侧,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可以分别设置接口11的两个内侧。比如,第一弹片111设置在接口11的右内侧,第二弹片112可以设置在接口11的左内侧;或者,第一弹片111设置在接口11的上内侧,第二弹片112可以设置在接口11的下内侧。
其中,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形状可以是立方体、圆柱体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均包括弹性元件和金属件,弹性元件与对应的金属件固定连接。弹性元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弹性元件可以是弹簧。
当接口11未插入外部设备20时,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弹性元件未收到挤压,第一弹片111的金属件伸出接口11的内侧,第二弹片112的金属件伸出接口11的内侧。接口11内插入外部设备20时,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金属件受到外部设备20的挤压,导致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弹性元件受到挤压,第一弹片111的弹性元件的长度缩小,第二弹片112的弹性元件的长度缩小,使得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的金属件产生相对的压力,以固定外部设备20。
插入检测电路10可以位于电子装置(比如,手机)中。其中,外部设备20可以是U盘的插头,数据线的插头等,数据线的一端为插头,可以插入接口11,数据线的另一端可以连接电源适配器、移动硬盘等。外部设备20的类型可以包括:主设备或从设备。比如,外部设备20为供电设备时,如果外部设备20插入接口11,外部设备20作为主设备,外部设备20可以通过接口11向电子装置(此时为从设备)供电。又比如,外部设备20为U盘、移动硬盘时,如果外部设备20插入接口11,外部设备20作为从设备,外部设备20可以向电子装置(此时为主设备)传输数据。其中,主设备可以是电源适配器,从设备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弹片111与控制器12的第一检测端口121连接,第二弹片112与控制器12的第二检测端口122连接,当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没有与外部设备20连接时,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电平为不定电平,不定电平为0到控制器12的电源电压之间变化的电平。比如,如果控制器12的电源电压为3.3V,则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电平为0~3.3V的不定电平。如果控制器12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平均为不定电平,则控制器12确定没有外部设备20插入。如果控制器12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121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平为地电平时,确定接口11插入外部设备20。其中,地电平的电压为0V。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2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是电子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装置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装置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装置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其中,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赋予接口内的两个弹片有插入检测的功能,无需将接口内的接地引脚作为检测外部设备插入的引脚,对于仅有一个接地引脚的外部设备,也能够进行插入识别,可以对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插入检测,提高插入检测的兼容性。
可选的,如图2所示,外部设备20包括插入件21,当接口11插入外部设备20时,插入件21与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形成卡扣配合。
其中,插入件21与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形成卡扣配合时,插入件21被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挤压而固定。
可选的,如图2所示,插入件21包括第一金属触点211和第二金属触点212,第一金属触点211与第二金属触点212接地,当插入件21与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形成卡扣配合时,第一金属触点211连接第一弹片111,第二金属触点212连接第二弹片112,或者,第一金属触点211连接第二弹片112,第二金属触点212连接第一弹片1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插入件21的第一金属触点211和第二金属触点212接地。当插入件21插入接口11时,第一金属触点211与第一弹片111接触,第二金属触点212与第二弹片112连接,或者,第一金属触点211与第二弹片112接触,第二金属触点212与第一弹片111连接。控制器12通过检测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平,在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121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平为地电平时,确定接口11插入外部设备20。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接口内的一个接地引脚不与地连接,而是将这个引脚作为检测引脚,控制器通过检测这个接地引脚的电平,当接口内的这个接地引脚与外部设备的接地引脚连接时,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这个接地引脚的电平为地电平,即可确定有外部设备插入。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将接口内的接地引脚作为检测外部设备插入的引脚,对于仅有一个接地引脚的外部设备,也能够进行插入识别,可以对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插入检测,提高插入检测的兼容性。
可选的,如图3所示,接口11还包括第一检测引脚113和第二检测引脚114,控制器12还包括第一识别端口123和第二识别端口124;
第一检测引脚113连接第一识别端口123,第二检测引脚114连接第二识别端口124;
控制器12还用于确定接口11插入外部设备20之后,通过第一识别端口123和第二识别端口124识别外部设备20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插入检测电路可以用于串行通用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具体的,可以用于TYPE-C接口,TYPE-C接口一般位于智能手机的底部,大多数时候用于充电、数据传输等用途。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TYPE-C接口的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TYPE-C接口11位于智能手机的底部。其中,TYPE-C接口支持外部设备正插和反插。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口11可以包括多个引脚。以TYPE-C接口为例,可以包括24个引脚。举例来说,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TYPE-C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TYPE-C接口可以包括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总共24个引脚。其中,A1、A12、B1、B12为接地引脚,用于接地。A4、A9、B4、B9为电源引脚,用于接电源。A2、A3、A10、A11、B2、B3、B10、B11为高速信号传输引脚,用于传输高速数据信号。A6、A7、B6、B7为USB数据传输引脚,用于传输差分数据信号。A8、B8为辅助接口,提供辅助功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A8、B8可以有不同的用途。
其中A5为第一配置通道(configuration channel,CC)引脚,也称为CC1引脚,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引脚113,B5为第二配置通道引脚,也称CC2引脚,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检测引脚114。其中,CC1引脚和CC2引脚是两个关键引脚,可以用于探测是否有外部设备连接,也可以用于确认数据传输方向,也可以用于确认插入的外部设备的插头是正插入还是反插入。
可选的,控制器12还用于当识别外部设备20的类型之后,为外部设备20提供与外部设备20的类型匹配的供电电压。
可选的,控制器12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可选的,控制器12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输出脉冲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2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输出脉冲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平来识别接口11是否有外部设备插入。比如,控制器12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输出0.2V的电压,当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的电压从0.2V变为0V时,即可确定接口11有外部设备插入。
其中,低电平信号的电压位于0.1~0.9V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低电平信号的电压范围限定在0.1~0.9V之间,由于控制器12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输出脉冲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并且第一检测端口121与第一弹片111连接,第二检测端口122与第二弹片112连接。则第一弹片111的电压为0.1~0.9V之间,第二弹片112的电压为0.1~0.9V之间。如果低电平信号的电压设置太高(比如,高于1V),容易造成第一弹片111与进入接口11的导电液体发生电化学腐蚀。如果低电平信号的电压设置太低(比如,低于0.1V),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电平容易受到干扰,会导致控制器12出现误检测的情况。低电平信号的电压可以是0.1~0.9V之间的固定值。低电平信号为固定的电压可以便于控制器12检测是否有外部设备插入。
其中,导电液体,可以是包含电解质的液体,例如,矿泉水、咖啡、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等。
其中,电化学腐蚀就是金属和电解质组成两个电极,组成腐蚀原电池,因为金属的电极电位总比电解质的电极电位低,所以金属是负极,金属与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金属氧化物,对金属造成腐蚀。其中,金属、电解质和电流回路是电化学腐蚀的必要条件。
可选的,脉冲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压有效值,指的是一个脉冲周期内的电压平均值。预设电压阈值可以预先进行设定。比如,预设电压阈值可以设置为1V,此时,脉冲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小于1V。
其中,当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小于1V时,第一弹片111与进入第一弹片111的导电液体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第二弹片111与进入第二弹片112的导电液体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
具体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小于20%,脉冲信号的幅值小于5伏特。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小于20%时,脉冲信号的电压有效值较低。当脉冲信号的幅值低于5V,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小于20%时,脉冲信号的电压值低于1伏特。当接口11的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电压有效值小于1伏特时,接口11的引脚与进入接口11的引脚的导电液体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设置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小于20%,脉冲信号的幅值小于5伏特,可以抑制接口11的引脚与进入接口11的引脚的导电液体发生电化学腐蚀。
由于接口11中的引脚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当接口11中的引脚进入导电液体时,由于导电液体相当于电解质,如果引脚上的有效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会加速引脚与导电液体的电化学腐蚀。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2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输出脉冲信号或低电平信号至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脉冲信号的电压有效值低于1V,低电平信号的电压小于1V,由于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电压有效值较低,当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进入导电液体时,可以抑制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与导电液体发生电化学腐蚀。在接口11没有与外部设备连接时,即使接口11的第一弹片111或第二弹片112进入导电液体,接口11也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一般而言,当接口11的引脚的电压有效值高于1伏特时,引脚与进入引脚的导电液体才会发生较快的电化学腐蚀。当引脚的电压有效值低于1伏特时,引脚与进入引脚的导电液体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
举例来说,如果制器12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21和第二检测端口122输出至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十分之一,脉冲幅度为3伏特,则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电压有效值为0.3伏特。0.3伏特小于1伏特,即使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进入导电液体,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与进入第一弹片111和第二弹片112的导电液体也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插入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插入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图5所示的插入检测电路,该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接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第一弹片连接第一检测端口,第二弹片连接第二检测端口,该插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01,控制器检测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
602,在控制器检测到第一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时,控制器确定接口插入外部设备。
其中,外部设备中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接触的部位接地。
图6中的步骤601和步骤602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插入检测电路,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是否为地电平来检测是否有外部设备插入,可以对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插入检测,提高插入检测的兼容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图1~图5所示的插入检测电路,壳体上开设有凹槽,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接口设置在凹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部分。该电子装置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电子装置为手机为例: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7,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7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910可用于信息的接收和发送。通常,RF电路9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指纹识别模组9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32。指纹识别模组931,可采集用户在其上的指纹数据。除了指纹识别模组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控屏、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屏9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941。虽然在图7中,指纹识别模组931与显示屏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931与显示屏9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播放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9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播放;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播放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播放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7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例如,UART接口和USB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AP)和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9100,摄像头9100用于拍摄图像与视频,并将拍摄的图像和视频传输到处理器980进行处理。
手机还可以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其中:
所述接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端口,所述第二弹片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口;
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端口和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以及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时,确定所述接口插入外部设备;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中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的部位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包括插入件,当所述接口插入所述外部设备时,所述插入件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形成卡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包括第一金属触点和第二金属触点,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接地,当所述插入件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形成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金属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金属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弹片,或者,所述第一金属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弹片,所述第二金属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还包括第一检测引脚和第二检测引脚,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识别端口和第二识别端口;
所述第一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识别端口,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识别端口;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接口插入外部设备之后,通过所述第一识别端口和所述第二识别端口识别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识别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之后,为所述外部设备提供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匹配的供电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端口和所述第二检测端口输出脉冲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9.一种插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入检测电路,所述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端口和第二检测端口,所述接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端口,所述第二弹片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口,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端口和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
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或者检测到所述第二检测端口的电平为地电平时,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接口插入外部设备;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中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的部位接地。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插入检测电路,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插入检测电路包括接口和控制器,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CN201810666113.3A 2018-06-26 2018-06-26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08920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6113.3A CN108920390B (zh) 2018-06-26 2018-06-26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6113.3A CN108920390B (zh) 2018-06-26 2018-06-26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0390A true CN108920390A (zh) 2018-11-30
CN108920390B CN108920390B (zh) 2021-04-13

Family

ID=6442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6113.3A Active CN108920390B (zh) 2018-06-26 2018-06-26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039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7057A (zh) * 2019-03-27 2019-07-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1929734A (zh) * 2020-05-29 2020-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6069697A (zh) * 2023-03-06 2023-05-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Type-C接口电平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0141A1 (en) * 2003-01-28 2005-04-28 Yu-Chun Peng Detection circuit
US20090186519A1 (en) * 2008-01-22 2009-07-23 Asustek Computer Inc. Detecting device and connector module thereof
CN201528042U (zh) * 2009-08-12 2010-07-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2447179A (zh) * 2010-09-30 2012-05-09 西门子公司 一种插头以及具有这种插头的通信接口
CN10338995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传输线、其电子装置与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4143711A (zh) * 2013-05-11 2014-11-12 路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检测弹片的usb插座
CN105826737A (zh) * 2015-12-0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与外接设备连接的接口、充电插头及电子设备
CN10598854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供电接口
CN10622664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耳机插座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0141A1 (en) * 2003-01-28 2005-04-28 Yu-Chun Peng Detection circuit
US20090186519A1 (en) * 2008-01-22 2009-07-23 Asustek Computer Inc. Detecting device and connector module thereof
CN201528042U (zh) * 2009-08-12 2010-07-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2447179A (zh) * 2010-09-30 2012-05-09 西门子公司 一种插头以及具有这种插头的通信接口
CN10338995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传输线、其电子装置与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4143711A (zh) * 2013-05-11 2014-11-12 路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检测弹片的usb插座
CN10598854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供电接口
CN105826737A (zh) * 2015-12-0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与外接设备连接的接口、充电插头及电子设备
CN10622664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耳机插座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7057A (zh) * 2019-03-27 2019-07-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9977057B (zh) * 2019-03-27 2022-04-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1929734A (zh) * 2020-05-29 2020-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6069697A (zh) * 2023-03-06 2023-05-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Type-C接口电平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069697B (zh) * 2023-03-06 2023-08-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Type-C接口电平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0390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9952B (zh) 一种多电池充放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415865A (zh) 接口电路以及电子装置
CN107635069B (zh) Uart与usb复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8604218A (zh) 具有通用串行总线USB Type-C接口的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KR20160064842A (ko) 이어잭 단자 내 이물질 확인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WO2014179005A1 (en) Battery charger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CN108920390A (zh)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6155557B (zh) 一种虚拟按键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49465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CN107613126A (zh) Uart与usb复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6505699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49451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3605077A (zh) 预定电池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845422A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78989A (zh) Uart与usb复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6786961A (zh) 充电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874708A (zh) Otg设备、终端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86907A (zh) 一种充电电路、方法以及终端
CN110352532B (zh) 一种检测可再充电电池鼓胀的方法和便携电子设备
CN109726156A (zh) Otg设备、充电控制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7317917B (zh) 应用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11310A (zh) 接口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08959002A (zh)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7657164A (zh)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73759A (zh) 一种电路、电路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