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7057B -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7057B
CN109977057B CN201910237813.5A CN201910237813A CN109977057B CN 109977057 B CN109977057 B CN 109977057B CN 201910237813 A CN201910237813 A CN 201910237813A CN 109977057 B CN109977057 B CN 109977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or
interface
controller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78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7057A (zh
Inventor
孙永亮
王超
张庆凯
王光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78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7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7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7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7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7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涉及USB接口领域,解决了在防止USB Type‑C接口发生腐蚀时,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具体方案为:接口设备包括检测模块、处理器、控制器和连接器,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检测触点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向处理器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是否与电解液接触;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指示信息指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时,控制控制器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本发明实施例用于防止USB接口发生腐蚀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USBType-C接口已成为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的标准配置。USBType-C接口包括有两个CC触点,可以输出脉冲电源,用于连接识别。但是,如果该接口接触到水等电解液,则会由于脉冲电源产生电解反应,导致CC触点被腐蚀。
为了防止USBType-C接口的CC触点发生腐蚀,可以在该接口上增加镀层,以隔离CC触点与电解液的接触。或者,也可以关闭该接口的连接识别功能,使得CC触点不输出脉冲电源,当用户需要使用连接识别功能时,可以通过控制软件手动开启该功能。
但是,在增加镀层的方案中,随着镀层的磨损,CC触点和电解液会有接触,导致防腐蚀效果变差。在关闭连接识别功能的方案中,由于需要用户手动控制,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解决了在防止USBType-C接口发生腐蚀时,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设备,该接口设备可以包括:检测模块、处理器、控制器和连接器;其中,检测模块的第一端为检测触点,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处理器的第一端连接,处理器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端与连接器的第一接口识别触点连接,控制器的第三端与连接器的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连接。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检测触点的电压,并根据电压向处理器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是否与电解液接触;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指示信息指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时,控制控制器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模块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或者比较器。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触点具有导电性;或者,检测触点与连接器的悬空触点连接。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的指示信息,否则,向处理器发送连接器未接触电解液的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设备,该接口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和连接器;其中,处理器的第一端与连接器的中心金属板(Middle Plane)的第一端连接,中心金属板的第二端,用于与从机的连接器的侧边接触弹片(Side Latch)连接;处理器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端与连接器的第一接口识别触点连接,控制器的第三端与连接器的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连接;其中,从机的连接器的侧边接触弹片为低电平。处理器,用于获取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并在确定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控制控制器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中断信号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时,控制控制器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高电平。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项的接口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检测触点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是否与电解液接触;如果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则控制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电压确定指示信息,具体的可以包括:在确定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的指示信息;否则,确定连接器未接触电解液的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项的接口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在确定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控制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本发明提供的接口设备,检测模块根据检测触点的电压向处理器发送指示信息,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则处理器控制控制器向两个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以关闭USB接口的接口识别功能。这样,由于两个接口识别触点不再输出高电平,避免了触点在电解液中被腐蚀,同时通过软件实现了接口识别功能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USB Type-C接口连接识别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口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口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口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USBType-C接口连接识别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中的A所示,在两个接口设备互联时,一个作为主机,另一个作为从机,其中接口的CC1触点和CC2触点输出高电平的作为主机,电压可能为5伏(V)或者3.3V,图1中的A以输出的电压为5V为例示出,接口的CC1触点和CC2触点输出低电平的作为从机。如图1中的B所示,两个接口设备互联后,主机可以在检测到自身的CC1触点和CC2触点的电平发生突变后,确定该主机接入了从机,且可以根据两个触点的电平的不同变化,确定出不同类型的从机,从而实现接口的连接识别功能。例如,鼠标或U盘接入电脑时,电脑作为主机,鼠标或U盘作为从机。且接口设备也可以在主机与从机之间切换,例如,手机接入电脑时,电脑作为主机,手机作为从机;耳机接入手机时,手机作为主机,耳机作为从机。
但是,如果主机的接口接触到水等电解液,则主机的CC1触点和CC2触点会在电解液的导电作用下,与接口中的接地触点形成电压差,产生电解反应,从而导致CC1触点和CC2触点被腐蚀,造成接口失效。为了避免CC1触点和CC2触点被腐蚀,可以设置关闭主机的连接识别功能,使得CC1触点和CC2触点输出低电平,若需要使用连接识别功能,则用户可以手动打开该功能,这样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解决在防止USB Type-C接口发生腐蚀时,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口设备,该接口设备作为主机时,如图2所示,该接口设备可以包括:检测模块11、处理器12、控制器13和连接器14。
其中,检测模块11的第一端为检测触点,检测模块11的第二端与处理器12的第一端连接,处理器1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13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器13的第二端与连接器14的第一接口识别触点连接,控制器13的第三端与连接器14的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连接。其中,默认设置控制器13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高电平。
检测模块11,用于获取检测触点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向处理器12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14是否与电解液接触。
处理器12,用于在确定指示信息指示连接器14与电解液接触时,控制控制器13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以避免两个接口识别触点被电解液腐蚀。且处理器12实时接收检测模块11发送的指示信息,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连接器14未接触电解液,则处理器12控制控制器13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高电平,以实现接口设备的连接识别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中断信号来实现,具体的可以用中断信号为高电平指示连接器14与电解液接触,用中断信号为低电平指示连接器14未接触电解液。当然,也可以用中断信号为高电平指示连接器14未接触电解液,用中断信号为低电平指示连接器14与电解液接触,中断信号具体如何指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4可以为USBType-C连接器,也可以为USB Type-B连接器。当连接器14为USBType-C连接器时,第一接口识别触点为CC1触点,第二接口识别触点为CC2触点。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模块11可以包括:ADC或者比较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触点的设计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触点具有导电性,位于连接器14易进水点,且检测触点与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如图3所示。这样,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检测触点悬空,该检测触点与接地触点之间的电阻无穷大,检测模块11获取的检测触点的电压为电源电压;在连接器14接触电解液情况下,由于电解液的导电性,使得检测触点与接地触点之间的电阻减小,根据电解液的不同该电阻有所区别,此时该电阻与电阻R分压,检测触点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触点与连接器14的悬空触点连接,还与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如图4所示。这样,连接器14的悬空触点的电压等于检测触点的电压,也就是说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检测触点的电压为电源电压;在连接器14接触电解液情况下,检测触点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
此时,检测模块11,具体用于:在确定检测触点的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向处理器12发送连接器14与电解液接触的指示信息,否则,向处理器12发送连接器14未接触电解液的指示信息。其中,预设电压为电源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连接器14为USBType-C连接器时,该连接器有24个触点,其中有多个触点保持悬空,例如,如果仅支持USB2.0协议,则USB3.0协议对应的触点为悬空,如果不支持耳机或显示设备接入,则对应的SUB1触点和SUB2触点为悬空。可以从这些悬空触点中任选一个与检测触点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接口设备,检测模块根据检测触点的电压向处理器发送指示信息,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则处理器控制控制器向两个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以关闭USB接口的接口识别功能。这样,由于两个接口识别触点不再输出高电平,避免了触点在电解液中被腐蚀,同时通过软件实现了接口识别功能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口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接口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控制器22和连接器23。
其中,处理器21的第一端与连接器23的中心金属板的第一端连接,中心金属板的第二端,用于与从机的连接器的侧边接触弹片连接;处理器21的第二端与控制器22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器22的第二端与连接器23的第一接口识别触点连接,控制器22的第三端与连接器23的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连接。其中,从机的连接器的侧边接触弹片接地处理为低电平。默认设置控制器22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且将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置为高电平。
处理器21,用于获取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并在确定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表明用户将从机从该接口设备拔出,此时控制控制器22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以避免两个接口识别触点被腐蚀。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现中,可以将中心金属板与电阻R连接,电阻R还与电源连接,使得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为高电平,例如该电阻R可以为100千欧姆。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1,还用于在确定中断信号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时,表明用户将从机插入接口设备,控制控制器22向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高电平,以便接口设备进行连接识别。
本发明提供的接口设备,由于从机接入主机时,主机的中心金属板会与从机的侧边接触弹片连接,通过设置从机的侧边接触弹片为低电平,主机的中心金属板为高电平,使得处理器能够通过判断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的变化来确定是否有从机接入接口设备,如果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则表明从机从接口设备拔出,此时处理器控制控制器向两个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这样,由于两个接口识别触点不再输出高电平,避免了连接器接触到电解液中被腐蚀,同时通过软件实现了接口识别功能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图4中任一所述的接口设备,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301、获取检测触点的电压。
302、根据电压确定指示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是否与电解液接触。在具体的实现中,接口设备在获取到检测触点的电压之后,可以判断检测触点的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关系。如果电压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的指示消息,否则,确定出连接器未接触电解液的指示信息。
303、如果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则控制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这样,接口设备通过检测触点的电压确定出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并控制两个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以关闭接口的连接识别功能,避免触点在电解液中被腐蚀,且无需用户进行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5所述的接口设备,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401、获取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
402、在确定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控制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这样,由于从机的连接器的侧边接触弹片为低电平,主机的连接器的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预置为高电平,因此当接口设备检测到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表明从机从接口设备中被拔出,此时控制两个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以关闭接口的连接识别功能,避免接口识别触点在接触到电解液时被腐蚀,且无需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设备包括:检测模块、处理器、控制器和连接器;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一端为检测触点,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接口识别触点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连接;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检测触点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压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器是否与电解液接触;
所述检测触点位于连接器易进水点;
所述检测触点与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如果所述连接器未接触电解液,所述检测触点悬空,所述检测触点与接地触点之间的电阻无穷大,所述检测触点的电压为电源电压;
如果所述连接器接触电解液,所述检测触点与接地触点之间的电阻减小,根据电解液的不同所述电阻有所区别,所述电阻与所述电阻R分压,所述检测触点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时,控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所述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连接器与电解液未接触时,控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所述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高电平;
所述处理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中心金属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中心金属板的第二端,用于与从机的连接器的侧边接触弹片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接口识别触点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连接;其中,所述从机的连接器的侧边接触弹片为低电平;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并在确定所述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控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所述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还用于在确定所述中断信号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时,控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所述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高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ADC或者比较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触点具有导电性;或者,所述检测触点与所述连接器的悬空触点连接;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的所述指示信息,否则,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连接器未接触电解液的所述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所述中断信号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时,控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所述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高电平。
5.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触点的电压;
根据所述电压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连接器是否与电解液接触;
如果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则控制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压确定指示信息,包括:
在确定所述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连接器与电解液接触的所述指示信息;
否则,确定所述连接器未接触电解液的所述指示信息。
7.一种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中心金属板的中断信号;
在确定所述中断信号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控制第一接口识别触点和第二接口识别触点输出低电平。
CN201910237813.5A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977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7813.5A CN109977057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7813.5A CN109977057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7057A CN109977057A (zh) 2019-07-05
CN109977057B true CN109977057B (zh) 2022-04-12

Family

ID=6708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7813.5A Active CN109977057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70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6684B (zh) * 2019-12-05 2021-07-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口控制方法、接口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10515A (zh) * 2021-02-09 2022-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腐蚀识别方法、装置、耳机、充电盒和存储介质
CN114264423B (zh) * 2022-03-03 2022-07-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进液检测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4265A (zh) * 2017-02-06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57966A (zh) * 2016-07-12 2018-04-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和usb接口的控制方法
CN10826838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保护电路及方法、移动终端
CN108920390A (zh) * 2018-06-26 2018-11-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3842B2 (en) * 2014-05-09 2017-05-16 Textron Inc. Water resistant USB conne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US10014637B2 (en) * 2015-10-20 2018-07-03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Connector receptacle interfacing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9491941A (zh) * 2017-09-13 2019-03-19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15865A (zh) * 2018-02-02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口电路以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7966A (zh) * 2016-07-12 2018-04-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和usb接口的控制方法
CN10826838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保护电路及方法、移动终端
CN106844265A (zh) * 2017-02-06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20390A (zh) * 2018-06-26 2018-11-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7057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7057B (zh) 一种接口设备及接口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160336779A1 (en) Charging Method, Alternating Current Adaptor, Charging Management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9212612B (zh) 水识别系统、包括该系统的电子设备和由此识别水的方法
US11146056B2 (en) Interface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50236522A1 (en) Usb charging system with variable charging voltage, charger and smart terminal
US20100174835A1 (en) Signal Converter for an All-In-One USB Connector
KR20190000690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충전 제어 방법
US201300496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0054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ion
CN111480152A (zh)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口
US20210305822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116890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on USB Type-A charging port
JP2019015730A (ja) 水分認識機能を含む電子装置及びその水分認識方法並びに水分認識システム
CN111381118A (zh) 进水检测模块、进水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5071484A (zh)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0520854A (zh) 一种USB Type C接口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023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otg外设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429217A (zh) 一种用于识别充电器的系统及其识别充电器的方法
US7597592B2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n interface to a host or client
CN107706977B (zh) 一种充电电流的检测方法以及充电装置
CN105098854B (zh) 充电方法与电子装置
JP6835434B2 (ja) 電子機器
CN111045506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162130B (zh) 触点式充电装置、穿戴式设备及触点式充电系统
US20190312426A1 (en) Interface Control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