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9902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9902A
CN108919902A CN201810698677.5A CN201810698677A CN108919902A CN 108919902 A CN108919902 A CN 108919902A CN 201810698677 A CN201810698677 A CN 201810698677A CN 108919902 A CN108919902 A CN 108919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mainframe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shell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86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书露
张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986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9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9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9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在包括微型主机、第一显示装置及用于支撑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底座基础上,还包括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从而,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无论是从产品形式方面还是功能方面都相比于传统计算机有了进一步改善,可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计算机产品等电子设备在产品形式或功能方面的需求;且由于微型主机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底座提供的预留空间中,从而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不仅具有类似于一体机的在空间占用、便携性、外观时尚性等方面的优势,还能够便于微型主机的插拔、维护,为计算机产品等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及微型主机各自的升级维护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的产品设计及功能扩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等计算机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工作、学习、娱乐、游戏、公众服务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及公众服务等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计算机产品的更新换代,人们对计算机产品的产品形式或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计算机产品的产品形式或功能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至少在产品形式或功能方面对传统计算机进行改善。
为此,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微型主机;
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第一底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底座中具有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至少能够用于放置所述微型主机;其中,所述微型主机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底座提供的所述预留空间中;
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底座的壳体上和/或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外设接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接口中的至少部分接口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分别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底座;
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立轴,所述预留空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二基座及第二立轴。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中的扩展电路板,所述扩展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预留空间的上方,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且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立轴中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相连接;
所述扩展电路板,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I/O接入功能、电源管理功能及功能模块的扩展功能。
优选的,所述扩展电路板包括:
显示控制板,一端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相连接,用于在所述微型主机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间进行显示信号的信号转换;
音频转换板,一端与所述显示控制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音频信号线相连接,用于进行音频转换;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音频信号线用于接入至少一个音频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转接板,一端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音频转换板及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USB信号线相连接,用于在所述微型主机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音频转换板、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USB信号线之间进行USB信号转接;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USB信号线用于接入至少一个USB接口;
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微型主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控制板、所述音频转换板及所述USB转接板相连接,用于对所述微型主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控制板、所述音频转换板及所述USB转接板进行供电管理。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为三合一管理模块;
所述显示控制板连接于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通过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间接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所述USB转接板连接于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通过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间接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用于提供电源管理、USB信号管理及DP信号管理功能。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中:
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接口中的每个外设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设接口包括:
电源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入电流;
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输出电流;
至少一个显示端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分别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输出显示信号。
优选的,所述外设接口还包括如下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至少一个第一USB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相连接,用于分别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并在所述微型主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间进行触屏信号对接。
至少一个第二USB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接入USB外设;
至少一个音频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提供音频输入或输出功能;
多媒体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进行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进行网络通信信号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按钮;
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包括:
上电按钮,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用于对所述微型主机进行加电及断电控制;
至少一个显示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壳体上,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
优选的,所述微型主机包括: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协同显示处理,以使得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以预定模式对应用内容进行协同显示;
所述预定模式包括如下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完全拷贝屏幕内容模式、部分拷贝屏幕内容模式、用户端签字笔模式。
根据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包括微型主机、第一显示装置及用于支撑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底座基础上,还包括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从而,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无论是从产品形式方面还是功能方面都相比于传统计算机有了进一步改善,可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计算机产品等电子设备在产品形式或功能方面的需求;且由于微型主机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底座提供的预留空间中,从而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不仅具有类似于一体机的在空间占用、便携性、外观时尚性等方面的优势,还能够便于微型主机的插拔、维护,为计算机产品等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及微型主机各自的升级维护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将微型主机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第一底座提供的预留空间的过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在将微型主机插接在第一底座提供的预留空间之后电子设备的产品形态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本申请电子设备的一种产品示例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设备各组成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底座的壳体上和/或微型主机的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外设接口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至少在产品形式或功能方面对传统计算机进行改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显然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计算机产品。参考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
微型主机11。
所述微型主机11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计算、处理及控制核心,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所述其他主要部件通常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这与传统计算机产品的主机功能基本一致,这里,不再多过多阐述。
与传统计算机产品的主机相区别的是,所述微型主机11具有体积小,能够节省空间占用,功耗低,节省费用和环保等特点,从而可以采用一较小体积的机体实现其功能,便于携带及集成。
具体实施中,所述微型主机11可以是但不限于定制的预定形状的tiny主机,如定制的盒体形状的tiny主机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所述微型主机11设计为通用主机形式或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专用主机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对于通用主机形式,可将其设计为具有传统主机的各功能以及还具有针对扩展的第二显示装置的各项处理/控制功能;对于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专用主机形式,一般仅需在主机中提供针对该特定应用场景的特定处理功能,示例性地,比如可针对POS场景提供专用的POS主机,该POS主机一般来说,仅需提供POS应用对应所需的DP(Display,显示)处理/控制功能、音频功能等等,而其他的一些复杂处理功能如大型游戏中的音视频处理功能或者办公处理功能等则不必提供。
第一显示装置12,与所述微型主机11相连接。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属于电子设备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信息显示及输入输出交互功能。
该第一显示装置12可以是传统计算机产品中的显示器,或者还可以是定制显示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或者还可以是不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第一底座13,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所述第一底座13中具有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至少能够用于放置所述微型主机11;其中,所述微型主机11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底座13提供的所述预留空间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底座13为第一显示装置12的支撑部件,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提供配重支撑作用,以使得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能够以用户感知较好的姿态向用户提供信息显示及输入输出交互功能。该功能与传统显示器底座的功能类似,具体可参考传统的显示器底座。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底座13与传统显示器底座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3中具有至少能够用于放置所述微型主机11的预留空间,从而,在具体实施中,可将电子设备的所述微型主机11以嵌入式方式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13的预留空间中。且具体地,本申请中,所述微型主机11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底座13提供的所述预留空间中。
实际应用中,可优先考虑将所述预留空间的开口设计为向前面向用户,以方便用户插拔(微型主机)使用。
参考图2(a)及图2(b),分别示例性提供了一种将微型主机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第一底座提供的预留空间的过程示意图,以及插接入第一底座预留空间之后电子设备的产品形态示意图。
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
该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与上述第一显示装置12的功能类似,同样属于电子设备的I/O设备,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信息显示及输入输出交互功能。且,该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可以是传统计算机产品中的显示器或者还可以是定制显示器,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或者还可以是不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所述第一底座13的壳体上和/或所述微型主机11的壳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外设接口15,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接口15中的至少部分接口与所述微型主机11相连接,以使得所述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与所述微型主机11间的信号接通。
参考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电子设备的一种产品示例图,其中,图中右侧部分为安装为一体的第一显示装置、第一底座及微型主机(插接在第一底座的预留空间中)的示意图,图中左侧部分为扩展出的第二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中仅示例性示出了第二显示装置与微型主机间的连接情况,显然实际应用中还可采用无线方式连接第二显示装置与微型主机)。
在具备第一显示装置12的基础上,扩展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显然可以丰富或拓展电子设备显示屏的输入输出功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来丰富或拓展电子设备显示屏的输入输出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增大了电子设备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提升了电子设备显示屏幕的内容容量,还可以拓展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与第一显示装置12间的一种或多种协作模式,甚至拓展出不同的第二显示装置14之间的相互协作模式等,进而在相应协作模式下对第一显示装置12、第二显示装置14进行协同的输入输出控制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以上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包括微型主机、第一显示装置及用于支撑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底座基础上,还包括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从而,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无论是从产品形式方面还是功能方面都相比于传统计算机有了进一步改善,可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计算机产品等电子设备在产品形式或功能方面的需求;且由于微型主机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底座提供的预留空间中,从而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不仅具有类似于一体机的在空间占用、便携性、外观时尚性等方面的优势,还能够便于微型主机的插拔、维护,为计算机产品等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及微型主机各自的升级维护提供了方便。
参考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13包括第一基座1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31顶部的第一立轴132,其中,所述预留空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31中,所述第一立轴132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体在所述第一底座13所包括的第一基座131中提供用于放置微型主机11的预留空间,以使得微型主机11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基座131提供的所述预留空间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分别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的至少一个第二底座16;所述第二底座16包括第二基座161及第二立轴162。
其中,所述第二底座16为第二显示装置14的支撑部件,用于为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4提供配重支撑作用,以使得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4能够以用户感知较好的姿态向用户提供信息显示及输入输出交互功能。该功能与传统显示器底座的功能类似,具体可参考传统的显示器底座。
具体实施中,可根据需求将底座(第一底座和/或第二底座)所包括的基座部分及立轴部分设计为一体形式或分离形式。且可进一步根据需求,在底座上设置相应的旋转装置/旋转结构或者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结构,来支持显示装置与基座间的相对旋转或高度调节。例如,在立轴与显示装置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旋转装置/旋转结构,或者在立轴与基座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旋转装置/旋转结构等,以支持显示装置与基座间的相对旋转;在立轴轴体上设置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结构(如压簧或具有折叠功能的结构等),以支持显示装置与基座间的高度调节。
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相应的旋转装置/旋转结构或者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结构,能够对电子设备的设备姿态进行多样化调整,可进一步提升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灵活性,更好的满足了家庭、办公或公众服务等各类型应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参考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31中的扩展电路板17,所述扩展电路板17与放置于第一基座131预留空间中的微型主机11相连接且通过设置于第一立轴132中的连接线与第一显示装置12相连接,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I/O接入功能、电源管理功能及功能模块(如USB、mic等接口模块,或Zigbee、Lora等通信模块)的扩展功能。
其中,所述扩展电路板17优选地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31所提供的预留空间的上方,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插接方式将所述扩展电路板17插接在电子设备第一底座13的第一基座131中(可插拔),或者还可以在设备出厂前采用集成方式将所述扩展电路板17集成在第一底座13的第一基座131中(不可插拔),对于扩展电路板17在第一基座131中的实现形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
参考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各组成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所述扩展电路板17包括:
显示控制板171,一端与所述微型主机1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相连接,用于在所述微型主机11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间进行显示信号的信号转换。
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控制板171(Scalar Board)提供显示信号的信号转换功能,具体用于将微型主机11的DP信号转换为eDP信号,进而将转换所得的eDP信号提供给第一显示装置12,以供第一显示装置12使用。
音频转换板172,一端与所述显示控制板17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展电路板17上预留的音频信号线相连接,用于进行音频转换;所述扩展电路板17上预留的音频信号线用于接入至少一个音频接口。
所述至少一个音频接口可以是但不限于MIC IN(耳麦插口)、Audio Jack(耳机插座)等用于进行音频输入/输出的接口。所述音频转换板172则用于在Audio Jack/MIC IN等音频接口与scalar Board之间进行音频信号的转换。
USB转接板173,一端与所述微型主机1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所述音频转换板172及所述扩展电路板17上预留的USB信号线相连接,用于在所述微型主机11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所述音频转换板172、所述扩展电路板17上预留的USB信号线之间进行USB信号转接;所述扩展电路板17上预留的USB信号线用于接入至少一个USB接口。
其中,第一显示装置12与扩展电路板17间的USB信号具体为触屏信号,即,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12还提供有触屏功能,第一显示装置12以USB信号的形式实现其与微型主机11间的触屏信号对接。
电源管理模块174,与所述微型主机11、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所述显示控制板171、所述音频转换板172及所述USB转接板173相连接,用于对所述微型主机11、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所述显示控制板171、所述音频转换板172及所述USB转接板173进行供电管理。
具体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74可用于将电源适配器提供的一定数值的直流电分别转换为微型主机11以及扩展电路板17所需数值的直流电,以使得满足微型主机11以及扩展电路板17的用电需求,例如将电源适配器提供的20V直流电转换为微型主机11以及扩展电路板所需的12V、5V直流电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74优选地采用三合一管理模块实现,其中,所述“三合一管理”是指将DC管理、USB信号管理及DP信号管理这三种管理功能在物理形式上合为一体由一个模块实现,由此,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不仅能够提供电源管理功能,还能够提供USB信号管理及DP信号管理功能。
在采用三合一管理模块实现电源管理模块174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控制板171连接于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并通过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间接与所述微型主机11相连接;所述USB转接板17连接于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并通过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间接与所述微型主机11相连接。
当微型主机11插接于电子设备第一基座131的预留空间时,通过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与第一基座131中的扩展电路板17相连接,进而通过扩展电路板17实现与第一显示装置12间的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基座中设置扩展电路板,为微型主机的接入提供了方便,同时提供了所需功能模块的扩展功能以及为电子设备各部件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所必需的供电管理功能。
在本申请接下来的实施例四中,继续对电子设备第一底座的壳体上和/或微型主机的壳体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外设接口15进行详细阐述。参考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外设接口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接口中的每个外设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相连接。
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接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接口中的至少部分接口:
电源输入接口151,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入电流。具体的,如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入电源适配器提供的20V直流电等。
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15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输出电流,以用于基于所述扩展电路板中的电源管理模块向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供电。
至少一个显示端口153,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分别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输出显示信号。
至少一个第一USB接口154,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相连接,用于分别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并在所述微型主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间进行触屏信号对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还具有触屏功能,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基座壳体上的至少一个USB接口实现以USB信号的形式与电子设备的微型主机进行触屏信号的对接。
该至少一个第一USB接口,如图7所示,可以是但不限于USB 2.0的Type A接口,其具体可以从扩展电路板上所预留的USB信号线上接出。
至少一个第二USB接口155,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接入USB外设。
微型主机壳体上设置的该至少一个第二USB接口155,为微型主机提供的USB外设接入口,该接口可以是但不限于USB 3.1的Type A接口或USB 3.1的Type C接口等,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USB外设接入功能。
至少一个音频接口156,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提供音频输入或输出功能。
所述音频接口可以是但不限于Haedphone、Audio Jack、Mic in等接口,具体可从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音频信号线接出。
多媒体接口157,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进行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所述多媒体接口157可以是但不限于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等接口,用于进行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58,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进行网络通信信号的传输。
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可以是但不限于Ethernet(以太网)等接口,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与网络间的信息通信功能。除此之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天线等通信模块,以进一步满足电子设备的通信需求。
显然,还可以在电子设备第一底座的壳体上和/或微型主机的壳体上设置键盘、鼠标等外设的外设接口,这与传统计算机产品的外设接口类似,不再作详细阐述。
具体实施中,可结合用户使用需求(如尽可能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各接口)、布局需求和/或外观需求,将上述各个接口分别设置在微型主机/第一基座的前部外壳的相应位置或者背部外壳的相应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第一底座的壳体上和/或微型主机的壳体上设置上述各个外设接口,进一步丰富了电子设备的外设接入功能,为电子设备提供了各外设部件如USB设备、mic等的接入功能,同时还提供了针对所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的接入功能,能够方便用户向电子设备的微型主机接入第二显示装置进而方便用户结合电子设备已有的第一显示装置以及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展开相关应用。
在本申请接下来的实施例五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按钮。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上电按钮,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用于对所述微型主机进行加电及断电控制。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操作该按钮(如按下该按钮等)对电子设备进行加电开机,或者通过操作该按钮对电子设备进行断电,为便于用户操作,优选地,可将该按钮设置在微型主机的前部外壳的某一位置。
至少一个显示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壳体上,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
所述至少一个显示控制按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开关按钮、屏幕方向调节按钮、亮度/色彩调节按钮等等。为便于用户操作,优选地,可将这些按钮设置在第一显示装置前部壳体或侧部壳体的相应位置。
显然,也可同样在所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上设置这些按钮,以便于用户基于这些按钮对所扩展的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
参考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继续对所述微型主机11作进一步阐述,如图8所示,所述微型主机11至少包括:
处理器111,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进行协同显示处理,以使得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2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以预定模式对应用内容进行协同显示;
所述预定模式包括如下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完全拷贝屏幕内容模式、部分拷贝屏幕内容模式、用户端签字笔模式。
如前文所述,本申请中,通过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来丰富或拓展电子设备显示屏的输入输出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增大了电子设备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提升了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内容容量,还可以拓展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14与第一显示装置12间的一种或多种协作模式,甚至拓展出不同的第二显示装置14间的相互协作模式等,进而在相应协作模式下对第一显示装置12、第二显示装置14进行协同的输入输出控制等。
其中,第二显示装置14与第一显示装置12间的协作模式,如上文所述,可以是完全拷贝屏幕内容模式,该模式是指将第一显示装置12作为主屏,第二显示装置14作为副屏,作为副屏的第二显示装置14完全拷贝并显示作为主屏的第一显示装置12的屏幕内容,即两者的屏幕内容完全一致,用户可通过对第一显示装置12或者第二显示装置14的屏幕内容执行操作实现与电子设备的交互,且第一显示装置12、第二显示装置14可分别同步对方的屏幕内容变化信息。
该模式可应用于电脑POS支付等场景中,例如,在电脑POS支付中,服务人员可通过操作主屏调出支付界面,该支付界面可以包括商品基本信息(如商品图片、使用说明、价格等)及对应的支付信息等,并同步给用户端的副屏,在此基础上,用户基于副屏同步展示的商品基本信息及支付信息,执行相关支付操作进而将支付结果同步至服务端的主屏。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电脑POS支付等场景中因电子设备仅具有一个显示屏幕而存在的局限,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第二显示装置14与第一显示装置12间的协作模式,还可以是部分拷贝屏幕内容模式,该模式是指将第一显示装置12作为主屏,第二显示装置14作为副屏,作为副屏的第二显示装置14拷贝并显示作为主屏的第一显示装置12的部分屏幕内容,即,两者仅针对被拷贝的部分屏幕内容保持一致,第一显示装置12、第二显示装置14可分别同步对方针对被拷贝部分的屏幕内容的变化信息。
仍以电脑POS支付这一典型场景为例,在电脑POS支付中,服务人员可通过操作主屏调出支付界面,该界面可以包括商品基本信息(如商品图片、使用说明、价格等)、对应的支付信息以及与商品相关的一些附属信息(如进价,现价,盈利利润,是否是积压商品/打折商品,具体的积压时长/打折比例等等),并仅将该支付界面中的商品基本信息及支付信息同步至用户端副屏(即上述附属信息仅在服务端展示,对用户不可见),在此基础上用户基于副屏同步展示的商品基本信息及支付信息,执行支付并将支付结果信息同步至服务端主屏。
第二显示装置14与第一显示装置12间的协作模式,还可以是用户端签字笔模式,该模式是指将第一显示装置12作为主屏,第二显示装置14作为副屏,并在副屏提供一块供用户在完成一些特定交易后进行签字确认的扩展板,如采用磁性笔等以电子方式在该扩展板区域进行签名确认等,进而将签名确认信息同步给主屏。仍以上述场景为例,在用户基于完全拷贝屏幕内容模式或部分拷贝屏幕内容模式完成POS支付后,用户端副屏可展示一扩展板,用户可在该扩展板上以电子方式进行签名确认,并向服务端主屏同步该签名信息,以实现对本次支付进行确认,与传统技术利用打印机打印出纸质收费凭据,并由客户签字确认的方式相比,该方式在效率及客户体验方面均取得了进步。
上述各模式仅为本实施例针对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间的协同工作模式所提供的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显然还可以根据场合及需求扩展出更多其他模式,并不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各模式为限。
具体实施中,可利用电子设备微型主机中的处理器执行相关协同处理,如模式控制、以及模式控制基础上面向所进入模式的协同显示处理等,使得第一显示装置与扩展的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所需模式的协同工作,进而满足用户在某些场景(如上述的电脑POS支付场景或者办公场景等)中的多显示装置协同工作需求。
本实施例通过利用电子设备微型主机中的处理器对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协同显示处理,实现了对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的协同应用,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在电脑POS支付、办公等多种场合中对多显示装置的协同应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系统或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型主机;
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第一底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底座中具有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至少能够用于放置所述微型主机;其中,所述微型主机能够以盒屉式可插拔方式插接在所述第一底座提供的所述预留空间中;
扩展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底座的壳体上和/或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外设接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接口中的至少部分接口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底座;
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立轴,所述预留空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二基座及第二立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中的扩展电路板,所述扩展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预留空间的上方,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且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立轴中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相连接;
所述扩展电路板,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I/O接入功能、电源管理功能及功能模块的扩展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电路板包括:
显示控制板,一端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相连接,用于在所述微型主机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间进行显示信号的信号转换;
音频转换板,一端与所述显示控制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音频信号线相连接,用于进行音频转换;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音频信号线用于接入至少一个音频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转接板,一端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音频转换板及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USB信号线相连接,用于在所述微型主机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音频转换板、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USB信号线之间进行USB信号转接;所述扩展电路板上预留的USB信号线用于接入至少一个USB接口;
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微型主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控制板、所述音频转换板及所述USB转接板相连接,用于对所述微型主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控制板、所述音频转换板及所述USB转接板进行供电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为三合一管理模块;
所述显示控制板连接于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通过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间接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所述USB转接板连接于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通过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间接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
所述三合一管理模块,用于提供电源管理、USB信号管理及DP信号管理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接口中的每个外设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接口包括:
电源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入电流;
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输出电流;
至少一个显示端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分别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输出显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接口还包括如下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至少一个第一USB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壳体上,与所述扩展电路板相连接,用于分别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并在所述微型主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间进行触屏信号对接;
至少一个第二USB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接入USB外设;
至少一个音频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提供音频输入或输出功能;
多媒体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进行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微型主机相连接,用于进行网络通信信号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按钮;
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包括:
上电按钮,设置在所述微型主机的壳体上,用于对所述微型主机进行加电及断电控制;
至少一个显示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壳体上,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主机包括: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协同显示处理,以使得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装置以预定模式对应用内容进行协同显示;
所述预定模式包括如下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完全拷贝屏幕内容模式、部分拷贝屏幕内容模式、用户端签字笔模式。
CN201810698677.5A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919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8677.5A CN108919902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8677.5A CN108919902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9902A true CN108919902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8677.5A Pending CN108919902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99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2253A (zh) * 2019-03-29 2019-07-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显示装置
CN110069100A (zh) * 2019-03-29 2019-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EP4038510A4 (en) * 2019-09-30 2023-06-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S WITH EXPANSION SLO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4588A1 (en) * 2003-03-19 2004-09-23 Wen-Hsiang Yueh Wireless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201654617U (zh) * 2010-04-28 2010-11-24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1828854U (zh) * 2010-09-30 2011-05-11 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型主机嵌入式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CN102385477A (zh) * 2010-09-03 2012-03-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多个显示器提供用户界面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CN206147393U (zh) * 2016-08-17 2017-05-03 江苏洛尧智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指挥调度一体机
CN206684621U (zh) * 2017-04-19 2017-11-2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型电脑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4588A1 (en) * 2003-03-19 2004-09-23 Wen-Hsiang Yueh Wireless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201654617U (zh) * 2010-04-28 2010-11-24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2385477A (zh) * 2010-09-03 2012-03-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多个显示器提供用户界面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CN201828854U (zh) * 2010-09-30 2011-05-11 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型主机嵌入式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CN206147393U (zh) * 2016-08-17 2017-05-03 江苏洛尧智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指挥调度一体机
CN206684621U (zh) * 2017-04-19 2017-11-2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型电脑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建丽: "《大学计算机基础》", 31 August 2012,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张洪润 等: "《传感器应用电路200例》", 31 August 2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张裔智 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 30 September 2015,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朱伟华,潘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础教程》", 31 August 2013, 大连:东软电子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2253A (zh) * 2019-03-29 2019-07-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显示装置
CN110069100A (zh) * 2019-03-29 2019-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069100B (zh) * 2019-03-29 2020-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EP4038510A4 (en) * 2019-09-30 2023-06-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S WITH EXPANSION SLO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4128B (zh) 可更換智慧核心元件之智慧平台
CN104375796B (zh) 显示方法、电子装置及电子系统
US7159053B1 (en) Portable flat display adaptor
CN10891990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200338C (zh) 个人电脑的无线人机交互设备
TWI225979B (en) Computer with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CN10268161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扩充基座
CN201289644Y (zh) 无线点单系统
JP2022547820A (ja) 表示装置に着脱自在に取り付け可能なドッキングステ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3163143B (zh) 显示装置
CN103365816B (zh) 具有跨平台主装置的模块系统
CN202998355U (zh) 带有分离式智能模块的显示装置
CN215007018U (zh) 一种虚拟人物立体影音展示装置
US20160246333A1 (en) Stand for Supporting Device in a Plurality of Viewing Angles
CN210867940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电子桌牌的会议单元
CN206573988U (zh) 辅助操作设备
CN213906354U (zh) 一种组合式充电站
US20210011517A1 (en) Kiosk assemblie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cores and vessels
CN210629874U (zh) 一种内置答题器基站的电子设备
CN210166880U (zh) 自助支付装置
CN210444031U (zh) 充电装置
CN104980723A (zh) 具有模块化外接功能的平板式投影系统
CN204496491U (zh) 可连续端接的接口设备
CN210404770U (zh) 充电装置
CN220623326U (zh) 平板电脑底座和平板电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