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4031U - 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4031U
CN210444031U CN201921029756.3U CN201921029756U CN210444031U CN 210444031 U CN210444031 U CN 210444031U CN 201921029756 U CN201921029756 U CN 201921029756U CN 210444031 U CN210444031 U CN 210444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casing
identification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97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更林
荆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ch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 Cho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 Cho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 Cho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97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4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4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4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充电主机以及若干个充电线,充电主机安装于壳体内,各充电线的接线端均与充电主机电性连接,各充电线的充电端均穿出壳体外,壳体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用于显示广告信息的显示区,壳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壳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多个用户可以分散在壳体的多个侧面进行识别区的扫描操作,避免多人拥挤在一块进行扫描,提高了用户使用该充电装置使用的舒适性,避免拥挤,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另外,该充电装置既具有充电功能还有广告的功能,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比如手机、平板或者计算机等部件,这些部件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较多的电子产品,特别手机是人们随身携带的常用通讯工具,但由于手机的里面的电池容量有限,手机使用时间较长后,手机的电池耗尽后,为此,在一些公共场所均安装有充电装置,现有的充电装置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识别区,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手机进行扫描识别区,开启充电装置的充电功能时,多个用户需要同时挤在充电装置前进行扫描,不方便多个用户同时的充电使用;另外,该充电装置只具有充电功能,功能单一,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装置多人同时使用不方便以及功能单一、实用性差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充电主机以及若干个充电线,所述充电主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各所述充电线的接线端均与所述充电主机电性连接,各所述充电线的充电端均穿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用于显示广告信息的显示区,所述壳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
可选地,所述壳体呈棱柱状,呈棱柱状的所述壳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
可选地,所述壳体呈三棱柱状、或者,所述壳体呈四棱柱状,或者,所述壳体呈五棱柱状。
可选地,所述识别区内设有用于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显示屏,或者,印刷有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贴纸粘贴于所述识别区内,或者,所述识别区设有用于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灯箱。
可选地,供手机识别的所述图案为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可选地,设有所述识别区的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所述显示区。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内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或者,所述显示区内张贴有广告纸,或者,所述显示区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灯箱。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还设有用于供插头插入的插孔。
可选地,所述充电线的接线端与充电端之间设有螺旋段。
可选地,所述充电线的充电端设有三个接头,三个所述接头分别为USB数据接头、苹果手机接头和安卓手机充电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充电前,需要利用手机扫描识别区内的信息,开启充电线的充电功能,然后,再将充电线的充电端插入手机内进行充电,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壳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多个用户可以分散在壳体的多个侧面进行识别区的扫描操作,避免多人拥挤在一块进行扫描,提高了用户使用该充电装置使用的舒适性,避免拥挤,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另外,用户在等待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可以观看显示区显示的广告信息,一方面可以打发闲暇的时间,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用户在无形当中也会接受广告的宣传,如此,该充电装置既具有充电功能还有广告的功能,提高了该充电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落地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落地支架上的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落地支架上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一种类型桌面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另一种类型桌面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墙面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直接放置在桌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呈棱柱状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壳体的一种类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壳体的另一种类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壳体 11—支撑凸起 12—显示区
13—识别区 14—凸起部 20—充电线
21—螺旋段 22—接头 30—第一连接件
31—第一固定板 32—第一垂直部 40—第二连接件
41—第二固定板 42—第二垂直部 50—支撑件
51—安装架 52—夹持件 141—倾斜面
321—第一连接孔 322—连接凸起 421—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装置,通常,应用于公共场合,为人员提供手机充电服务,该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0、充电主机(图未示)以及若干个充电线20,充电主机安装于壳体10内,各充电线20的接线端均与充电主机电性连接,各充电线20的充电端均穿出壳体10外,壳体10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用于显示广告信息的显示区12,壳体10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13。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在充电前,需要利用手机扫描识别区13内的信息,开启充电线20的充电功能,然后,再将充电线20的充电端插入手机内进行充电,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壳体10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13,多个用户可以分散在壳体10的多个侧面进行识别区13的扫描操作,避免多人拥挤在一块进行扫描,提高了用户使用该充电装置使用的舒适性,避免拥挤,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另外,用户在等待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可以观看显示区12显示的广告信息,一方面可以打发闲暇的时间,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用户在无形当中也会接受广告的宣传,如此,该充电装置既具有充电功能还有广告的功能,提高了该充电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充电主机包括充电电路和电源,电源通过充电电路与充电线20连接,当然,电源可以为内置在壳体10的电池,或者,电源也可以为外接电源,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交流电或者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充电电路提供电能。同时,充电主机与网络连接,当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微信或微博等软件)扫描识别区13,获取到识别区13的信息后再通过网络传递给充电主机,充电主机将发出指令,接通充电电路,电源通过充电电路和充电线20给插接在充电线20上的手机充电。
本实用例中,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壳体10的每一个外侧面上可以设置多个识别区13,壳体10每一侧可以同时满足多个用户的充电需求,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扫描效率,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感。
进一步地,壳体10的每一个外侧面上的识别区1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上对应有识别区13的侧部均设有穿出的充电线20,这样用户在扫描完成后,可以随手将充电线20的充电端插接在手机上,用户的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位于壳体10同一侧部的显示区12、识别区13以及充电线20可以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也可以从左到右依次布置,还可以从前到后依次布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布置放置,以增加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2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壳体10呈棱柱状,呈棱柱状的壳体10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13。壳体10可以采用棱柱的结构,其结构规整,外观美观,且制造方便快捷,同时,利用棱柱的多个侧面将用户分流,每个侧面的用户之间相互不影响,用户的使用的体验感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壳体10呈三棱柱状,最多可以将用户分流为三组,可以应用于人流量少的区域,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壳体10呈四棱柱状,最多可以将用户分流为四组,可以应用于人流量较多的区域,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壳体10呈五棱柱状。最多可以将用户分流为五组,可以应用于大人流量的区域,避免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设计的棱柱结构,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数量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识别区13内设有用于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显示屏,具体地,显示屏可以动态的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供手机识别图案可以随时更换,从而确保该充电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需要更换供手机识别图案时,只需在显示屏输入对应图案文件就可以实现更换,更换操作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识别区13内粘贴有印刷有供手机识别图案的贴纸。贴纸的成本低廉,可以大大降低该充电装置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识别区13设有用于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灯箱。灯箱内设有设置印刷有供手机识别图案,同时,灯箱可以发出较强的光线,增加图案的亮度,手机可以迅速地识别出图案,缩短扫描时间,方便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供手机识别的图案为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可以直达到该充电装置的启动网站或获取启动信息资源,无需用户输入,其操作更为快捷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设有识别区13的壳体10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显示区12。这样每一组的用户均可以看到显示区12播放的广告,可以达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显示区12内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显示屏可以显示一些动态的信息,可以满足增加广告的趣味性,用户更容易接受广告的宣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显示区12内张贴有广告纸,贴纸的成本低廉,可以大大降低该充电装置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显示区12设有用于显示广告信息的灯箱。灯箱内设有设置印刷有广告信息的图片,同时,灯箱可以发出较强的光线,可以迅速吸引人们注意到该广告,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9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壳体10的底面的四个角部均设有支撑凸起11。四个支撑凸起11可以将该充电装置稳定地支撑在桌面上,使得该充电装置安装更为方便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壳体10的外侧面还设有用于供插头插入的插孔(图未示)。插孔可以与外界的插头配合,例如:将排插的插头插入插孔中,从而将插孔变化为多个插孔,这样同时为多个手机或者不同种类的电子产品充电,提高该产品的应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1和图12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充电线20的接线端与充电端之间设有螺旋段21。螺旋段21的长度可以伸缩,这样用户在充电时可以将手机放置在自己身边,而无需放置在充电装置上,保证自己财务安全,另外,手机也可以边充电边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1和图12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充电线20的充电端设有三个接头22,三个接头22分别为USB数据接头22、苹果手机接头22和安卓手机充电接头22。这样用户在充电时,可以根据手机的类型,选择对应的接头22进行充电,另外,USB数据接头22、苹果手机接头22和安卓手机充电接头22这三种接头22可以适配市面上的大部分的手机,这样该充电装置可以为市面上的大部分的手机提供充电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壳体10的下部设有凸起部14,显示区12与凸起部14均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部,凸起部14的顶部设有倾斜面141,倾斜面141背向壳体10并朝下延伸,倾斜面141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13。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在充电前,需要利用手机扫描识别区13内的信息,开启充电线20的充电功能,然后,再将充电线20的充电端插入手机内进行充电,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识别区13设置凸起部14的倾斜面141上,且倾斜面141背向壳体10并朝下延伸,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该充电装置时,用户只需低下头并将手机的摄像头向下可以直接照射倾斜面141上的识别区13,此时,用户的扫描识别的姿势轻松,使得用户扫描识别操作方便舒适,该充电装置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舒适的充电服务;另外,用户在等待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可以观看显示区12显示的广告信息,一方面可以打发闲暇的时间,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用户在无形当中也会接受广告的宣传,如此,该充电装置既具有充电功能还有广告的功能,提高了该充电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上对应有识别区13的侧部均设有穿出的充电线20,这样用户在扫描完成后,可以随手将充电线20的充电端插接在手机上,用户的使用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倾斜面14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范围为15°~75°。具体地,倾斜面14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5°、20°、25°、30°、35°、40°、45°、50°、55°、60°、65°、70°或75°,该夹角范围的设置,用户以舒适地低头使用手机的姿势就可以扫描到识别区13,而无需进一步地动作,从而大大提高手机扫描操作的舒适性,若该角度设置的过大或者过小均需要用户做一些较为辛苦地姿势,才能够扫描到对应的识别区13,增加用户使用该充电装置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充电线20的数量为多个,识别区13的数量为多个,各识别区13与各数据线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充电线20的设置可以满足多个用户同时的充电需求,避免用户排队等待,提高用户体验感,同时,识别区13与充电线20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用户有自己单独的识别区13,避免拥挤,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更好。
如图1~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第一连接件30安装于壳体10外,第二连接件40用于与外部的支撑件50连接,第一连接件30与第二连接件40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装置,在组装时,先将第一连接件30安装在壳体10上,然后再将第二连接件40与外部的支撑件50连接后,然后再将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连接在一起上,从而完成的充电装置安装和固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在针对不同场景的使用需要时,可以将第二连接件40与不同类型的外部部件连接,例如:桌面支架、地面支架或者墙面支架等部件直接连接,这样在不改变充电装置的壳体10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第二连接件40与不同类型的支架进行配合连接,满足不同的场景安装需要,极大地提高该充电装置安装以及使用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该充电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充电线20的充电端插接在手机上,电源通过充电电路和充电线20给手机进行充电。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落地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落地支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机的支撑架。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安装在另一种类型桌面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桌面支架设有用于夹持桌板的夹紧件,通过夹紧件夹持在桌子的边部,从而将充电装置固定在桌子上,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4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第一连接件30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一固定板31固定安装于壳体10上,第一固定板31的四个边部均朝向背向壳体10的侧部垂直弯折形成第一垂直部32;第二连接件40包括用于与外部的支撑件50连接的第二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1的四个边部均朝向背向壳体10的侧部垂直弯折形成第二垂直部42,第一垂直部32与第二垂直部42连接。具体地,在安装时,壳体10安装在第一固定板31背向第一垂直部32的侧面,外部的支撑件50安装在第二固定板41背向第一垂直部32的侧面上,然后在将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连接,这样壳体10与外部的支撑件5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可以为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的连接操作提供操作空间,便于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连接,同时也使得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的连接更为稳定牢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4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还包括紧固件(图未示),第二垂直部42扣合于第一垂直部32上,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通过紧固件连接。具体地,第二垂直部42扣合第一垂直部32上,第一垂直部32位于第二垂直部42的内部,第一垂直部32的侧部与第二垂直部42的侧部叠层设置,这样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从而将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连接起来,利用紧固件进行连接,其连接的稳定性好,确保该充电装置可以得到稳定地的支撑和固定,避免充电装置出现掉落的损坏,且紧固件进行连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快速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4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紧固件为螺钉,第二垂直部4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21,第一垂直部32上开设有为第一连接孔321,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421后与第一连接孔321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孔321为螺纹孔,螺钉的螺杆直接穿过第二连接孔421后与第一连接孔321内的螺纹连接,这样连接操作简单,且螺钉的拆装方便,也便于该充电装置的第一垂直部32与不同类型的外部的支撑件50上的第二垂直部42配合,从而使得一台充电装置可以满足不同的场景的使用需求,大大提高了该充电装置的使用便利性以及安装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4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第二连接孔4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孔421沿第二垂直部42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一连接孔321与第二连接孔421一一对应设置,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紧固件一一对地穿过第二连接孔421后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321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其四周采用多个螺钉进行固定,使得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之间的连接性好,充电装置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外部的支撑件50上,提高充电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二垂直部42每一侧面均设有两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孔4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4所示,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位于第一垂直部32的内侧面与第一连接孔321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凸起322,第一连接孔321贯穿连接凸起322。连接凸起322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连接孔321的长度,那么螺钉拧入第一连接孔321内的长度长,这样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充电装置的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第二垂直部4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21,第一垂直部32上开设有为第一连接孔321,螺母安装于第一垂直部32的内侧面上,螺母的螺纹孔与第一连接孔321正对设置,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421和第一连接孔321后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孔421和第一连接孔321可以均为通孔,而无需对第一垂直部32进行钻孔操作,使得第一连接件30的制作更为简单,螺栓可以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421和第一连接孔321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且螺母焊接在固定在第二垂直部42的内侧面上,那么在组装时,无需伸入第一垂直部32和第二垂直部42内,直接将从外侧将螺栓旋入即可,操作简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充电主机以及若干个充电线,所述充电主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各所述充电线的接线端均与所述充电主机电性连接,各所述充电线的充电端均穿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用于显示广告信息的显示区,所述壳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棱柱状,呈棱柱状的所述壳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供手机识别的识别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三棱柱状、或者,所述壳体呈四棱柱状,或者,所述壳体呈五棱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区内设有用于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显示屏,或者,印刷有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贴纸粘贴于所述识别区内,或者,所述识别区设有用于显示供手机识别图案的灯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手机识别的所述图案为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识别区的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所述显示区。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内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或者,所述显示区内张贴有广告纸,或者,所述显示区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灯箱。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还设有用于供插头插入的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的接线端与充电端之间设有螺旋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的充电端设有三个接头,三个所述接头分别为USB数据接头、苹果手机接头和安卓手机充电接头。
CN201921029756.3U 2019-07-02 2019-07-02 充电装置 Active CN210444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9756.3U CN210444031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9756.3U CN210444031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4031U true CN210444031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9756.3U Active CN210444031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4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8045A (en) Battery and expansion slot changeable computer
CN206193640U (zh) 电力供应扩展卡及电脑机箱
CN208781120U (zh) 一种多用途的开源平板及其平板底座
CN210444031U (zh) 充电装置
CN210404770U (zh) 充电装置
CN210444032U (zh) 充电装置
CN10891990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1718982U (zh) 支付装置
CN105702182B (zh) 展架
CN205881412U (zh) 一种可供移动设备充电的广告信息展示牌
CN205656831U (zh) 展架
CN206097760U (zh) 一种桌面广告机
CN205452660U (zh) 一种带usb接口且可拼装拆卸的插板
CN109189156A (zh) 一种多用途的开源平板及其平板底座
CN211718793U (zh) 便携显示器和便携显示器组件
CN209765678U (zh) 自助支付装置及自助支付设备
CN209106487U (zh) 一种餐桌
KR20130003806U (ko) 휴대폰용 목업 전시대
CN110096243A (zh) 一种智能广告牌
CN212847518U (zh) 桌面型智能广告机
CN21779009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插接式led显示屏电源
CN108630106B (zh) 一种悬吊式广告机
CN213182953U (zh) 一种带有led屏显示功能的共享充电宝机柜
CN209414928U (zh) 一种可调式广告机
CN214045096U (zh) 立式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1

Address after: Room 1130, 11 / F, building 1, No. 55, Jilo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ch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unit 406A, B, building No. 140, Tianlin Road, Tianli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CHANG CHO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