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6294A -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6294A
CN108916294A CN201810639736.1A CN201810639736A CN108916294A CN 108916294 A CN108916294 A CN 108916294A CN 201810639736 A CN201810639736 A CN 201810639736A CN 108916294 A CN108916294 A CN 108916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rotary
rotary shaft
accommodating cavity
inn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97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16294B (zh
Inventor
肖平
王展展
张�林
何二鹏
王锐峰
田丽
别威
曹菁
严晨曦
李仕成
彭求志
张喆
李兴
李宁
邓多成
于雪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397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6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6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6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16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6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2Cool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3Means for adjusting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by varying fluid viscosity, e.g. electromagnetically
    • F16F9/535Magnetorheological [MR] fluid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4/00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 F16F2224/04Fluids
    • F16F2224/045Fluids magnetorheolog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包括可旋转设置的旋转轴、用于在旋转轴发生旋转时对旋转轴施加阻尼力的旋转阻尼器本体、用于控制冷却介质在旋转阻尼器本体和旋转轴的内部进行流动的散热装置、与散热装置连接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将连接件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轴的旋转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本发明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能多方面减少在运动过程产生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提高使用寿命,阻尼器的半圆形壳体结构和其上下两个阻尼器的布置方式,可以减少车身振动对旋转轴的冲击,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命;阻尼器上阻尼导通部件的可控性,可以提高阻尼器对不同工况的适应度,从而提高汽车车身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背景技术
液压阻尼器在汽车领域应用中多是作上下直线运动来缓冲机械振动。为了满足旋转机械运动,研究者们开始基于粘性油脂对旋转运动部件的产生阻力,设计出一些满足使用性能、结构复杂的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偏高。随着磁流变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磁流变液旋转阻尼器开始被应用于汽车领域,但磁路设计比较复杂,磁路间隙受场强设计的限制,这类阻尼器适合于减振幅度不大的场合,而且这类阻尼器同样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电流变旋转阻尼器在工作时,为了快速消耗振动能量,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阻尼器温度过高会影响内部的电流变液性能,缩短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影响减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液压阻尼器,目的是避免温度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包括可旋转设置的旋转轴、用于在旋转轴发生旋转时对旋转轴施加阻尼力的旋转阻尼器本体、用于控制冷却介质在旋转阻尼器本体和旋转轴的内部进行流动的散热装置、与散热装置连接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将连接件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轴的旋转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
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运动转换机构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连接件连接。
所述旋转阻尼器本体包括阻尼器内壳体、设置于阻尼器内壳体的内腔体中且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旋转叶片和与阻尼器内壳体连接的阻尼导通部件,旋转叶片使阻尼器内壳体的内部形成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中充有阻尼液,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与阻尼导通部件连通,旋转叶片具有使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连通的节流孔。
所述节流孔设置多个。
所述阻尼导通部件包括两个液压缓冲阀和与两个液压缓冲阀连接且用于引导阻尼液在两个液压缓冲阀之间进行流动的导流管,液压缓冲阀包括阀壳和设置于阀壳内部的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导向盘、可旋转的设置于导向盘上的旋转盘和设置于旋转盘上的调节板,导向盘具有让调节板插入且用于让阻尼液通过的导通孔,阀壳具有与导通孔和导流管连通的第一导流腔。
所述液压缓冲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壳内部的缓冲柱体,缓冲柱体的外表面与阀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让阻尼液通过且与所述导通孔连通的第二导流腔。
所述液压缓冲阀还包括与所述旋转盘连接且用于控制旋转盘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
所述旋转阻尼器本体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阻尼器内壳体上的阻尼器外壳体,阻尼器外壳体的内壁面与阻尼器内壳体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容纳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中的第一活塞以及与第一活塞和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旋转轴具有容纳冷却介质且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的冷却水道。
所述阻尼器内壳体的内腔体中设有一隔板,该隔板将阻尼器内壳体的内腔体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旋转叶片位于阻尼器内壳体的上腔室中且旋转叶片将阻尼器内壳体的上腔室分隔成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下腔室中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将下腔室分隔成第二容置腔和第三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纳冷却介质且第二容置腔与所述冷却水道连通。
所述第三容置腔中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活塞施加使其朝向所述隔板处移动的弹性作用力的弹簧。
本发明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能多方面减少在运动过程产生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提高使用寿命,阻尼器的半圆形壳体结构和其上下两个阻尼器的布置方式,可以减少车身振动对旋转轴的冲击,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命;阻尼器上阻尼导通部件的可控性,可以提高阻尼器对不同工况的适应度,从而提高汽车车身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旋转式液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旋转式液压阻尼器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旋转式液压阻尼器的横剖视图;
图4是阻尼导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阻尼导通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导向盘的结示意图;
图8是阀壳的端部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连接件;2、活塞杆;3、旋转轴;301、冷却水道;4、旋转阻尼器本体;401、阻尼器内壳体;402、阻尼器外壳体;403、旋转叶片;404、节流孔;405、第一缓冲腔;406、第二缓冲腔;407、第一容置腔;408、阀壳;409、导向盘;410、旋转盘;411、调节板;412、导通孔;413、第一导流腔;414、第二导流腔;415、导流管;416、缓冲柱体;417、阀座;418、驱动电机;419、密封圈;420、弹性元件;421、导向槽;422、第二容置腔;423、第三容置腔;5、运动转换机构;6、第一水管;7、第二水管;8、第一活塞;9、第二活塞;10、隔板;11、弹簧;12、散热叶片;13、吊环;14、硅胶散热片;15、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包括可旋转设置的旋转轴3、用于在旋转轴3发生旋转时对旋转轴3施加阻尼力的旋转阻尼器本体4、用于控制冷却介质在旋转阻尼器本体4和旋转轴3的内部进行流动的散热装置、与散热装置连接的连接件1以及用于将连接件1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轴3的旋转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5。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件1是用于承受外界作用力,连接件1位于阻尼器本体4的上方,连接件1相对于旋转阻尼器本体4可沿旋转轴3的轴向进行移动。当本发明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应用于汽车上以起到减振作用时,连接件1是用于汽车的簧载质量(即汽车的车身)连接,吊环是与汽车的非簧载质量连接,吊环是与旋转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旋转轴3的上端是与运动转换机构5连接。运动转换机构5可将连接件1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轴3的旋转运动,旋转阻尼器本体4可对旋转的旋转轴3提供阻尼力,进而可以使旋转式液压阻尼器起到衰减振动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运动转换机构5为丝杠螺母机构,运动转换机构5与旋转轴3和连接件1连接。运动转换机构5主要是由丝杠和螺母构成,丝杠和螺母构成螺旋传动,运动转换机构5的丝杠与连接件1固定连接,运动转换机构5的螺母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旋转轴3与运动转换机构5的丝杠为同轴设置。丝杠与连接件1同步运动,螺母在丝杠上进行旋转,进而将连接件1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轴3的旋转运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旋转阻尼器本体4包括阻尼器内壳体401、设置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腔体中且与旋转轴3连接的旋转叶片403和与阻尼器内壳体401连接的阻尼导通部件,旋转叶片403使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部形成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中充有阻尼液,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与阻尼导通部件连通,旋转叶片403具有使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连通的节流孔404。阻尼器内壳体401为内部中空的半圆形壳体结构,阻尼器内壳体401与旋转轴3为同轴设置,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外直径大于旋转轴3的直径,阻尼器内壳体401与旋转轴3在轴向上保持相对固定,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腔体为半圆形腔体,旋转叶片403为可旋转的设置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腔体中,旋转叶片403为矩形块状结构,旋转轴3与旋转叶片403固定连接且旋转叶片403沿旋转轴3的径向朝向旋转轴3的外侧延伸。阻尼导通部件与阻尼器内壳体401连接,阻尼器内壳体40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缓冲腔405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二缓冲腔406连通的第二开口,旋转叶片403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阻尼导通部件的一端是在第一开口处与阻尼器内壳体401固定连接,阻尼导通部件的另一端是在第二开口处与阻尼器内壳体401固定连接,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与阻尼导通部件连通。当旋转轴3发生旋转时,旋转轴3能够带动旋转叶片403在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腔体中进行旋转,以改变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的容积大小,以使第一缓冲腔405或第二缓冲腔406中的阻尼液向外排出,进而产生阻尼力,起到减振效果。
作为优选的,节流孔404设置多个。节流孔404为在旋转叶片403上沿旋转叶片403的厚度方向(旋转叶片403的厚度方向与旋转轴3的轴向在空间上相垂直)贯穿设置的通孔,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通过节流孔404进行连通,节流孔404至少设置一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旋转轴3带动旋转叶片403向第一缓冲腔405中偏转,第一缓冲腔405中的阻尼液流入阻尼导通部件中,同时第一缓冲腔405中也有部分阻尼液会经节流孔404进入第二缓冲腔406中,阻尼导通部件会产生阻尼力。由阻尼导通部件流出的阻尼液会进入第二缓冲腔406中,完成阻尼液的流通。
阻尼导通部件具有阻尼作用,通过阻尼导通部件限制阻尼器内壳体401向外排出的阻尼液的流量大小,实现缓冲阻尼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如图1至图8所示,阻尼导通部件包括两个液压缓冲阀和与两个液压缓冲阀连接且用于引导阻尼液在两个液压缓冲阀之间进行流动的导流管415,液压缓冲阀包括阀壳408和设置于阀壳408内部的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导向盘409、可旋转的设置于导向盘409上的旋转盘410和设置于旋转盘410上的调节板411,导向盘409具有让调节板411插入且用于让阻尼液通过的导通孔412,阀壳408具有与导通孔412和导流管415连通的第一导流腔413。阀壳408位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外部,阀壳408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阀壳408的轴线与旋转轴3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导向盘409固定设置在阀壳408的内腔体中,阀壳408的内腔体为圆形腔体。阀壳408具有一个第一端部和一个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阀壳408的轴向上的相对两端,阀壳408的第一端部是与阻尼器内壳体401固定连接,阀壳408的第一端部的端面上设有让阻尼液通过的过液孔,该过液孔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第一缓冲腔405连通且过液孔的直径与阀壳408的内腔体的直径大小相同,即阀壳408的第一端部为敞开结构。第一导流腔413设置在阀壳408的第二端部的内部,第一导流腔413为圆环形腔体,第一导流腔413的轴线也即阀壳408的轴线,第一导流腔413用于将来自导通孔412的阻尼液引导至导流管415中和用于将来自导流管415的阻尼液引导至导通孔412中。导流管415位于两个液压缓冲阀的阀壳408之间,导流管415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结构,导流管415的一端是在其中一个液压缓冲阀的阀壳408的第二端部处与该阀壳408固定连接,导流管415的另一端是在另一个液压缓冲阀的阀壳408的第二端部处与该阀壳408固定连接,进而使得两个阀壳408内部的第一导流腔413处于连通状态。对于两个液压缓冲阀的阀壳408,其中一个液压缓冲阀的阀壳408的第一端部插入阻尼器内壳体401的第一开口中,另一个液压缓冲阀的阀壳408的第一端部插入阻尼器内壳体401的第二开口中,两个阀壳408处于相平行的状态,两个阀壳408的第二端部位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外部。
如图1至图8所示,液压缓冲阀还包括设置于阀壳408内部的缓冲柱体416,缓冲柱体416的外表面与阀壳408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让阻尼液通过且与导通孔412连通的第二导流腔414。缓冲柱体416是在阀壳408的第一端部插入阀壳408的内腔体中,缓冲柱体416与旋转盘410位置相邻,旋转盘410位于缓冲柱体416和阀壳408的第二端部之间。缓冲柱体416为圆柱体,缓冲柱体416与阀壳408为同轴设置,缓冲柱体416的直径小于阀壳408的内腔体的直径,缓冲柱体416与阀壳408为可拆卸式连接,缓冲柱体416的外圆面(也即缓冲柱体416的外表面)上设有沿径向朝向缓冲柱体416的外侧凸出的凸齿,阀壳408的内壁面上设有让凸齿插入的滑槽,该滑槽为在阀壳408的内壁面上沿轴向延伸的长槽,凸齿设置多个且所有凸齿为在缓冲柱体416的外圆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滑槽的数量与凸齿的数量相同且各个凸齿分别嵌入一个滑槽中,第二导流腔414的数量与凸齿的数量相同,各个第二导流腔414分别位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齿之间。缓冲柱体416和阀壳408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缓冲柱体416的安装,缓冲柱体416对进入阀壳408内部的阻尼液产生阻尼作用,缓冲柱体416的外圆面与阀壳408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较小,形成的第二导流腔414相当于阻尼通道。
如图1至图8所示,液压缓冲阀还包括与旋转盘410连接且用于控制旋转盘410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418。驱动电机418用于提供使旋转盘410相对于导向盘409进行旋转的旋转力,旋转盘410为圆盘状结构,导向盘409为圆环形结构,旋转盘410与导向盘409为同轴设置,阀壳408的第二端部的中心处设有让驱动电机418的电机轴穿过的通孔,该通孔为圆孔且通孔的直径小于阀壳408的第一端部设置的过液孔的直径,导向盘409为固定设置于阀壳408的内腔体中,驱动电机418的电机轴穿过阀壳408的第二端部的通孔后插入导向盘409的中心孔中,驱动电机418的电机轴并在旋转盘410的中心处与旋转盘410固定连接。第一导流腔413为在阀壳408的第二端部的面朝导向盘409的内壁面(该内壁面为与阀壳408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设置的圆环形腔体,第一导流腔413在该内壁面上形成开口,第一导流腔413与导通孔412和导流管415相连通。导通孔412为在导向盘409上沿轴向贯穿设置的通孔,导通孔412为圆弧形且导通孔412与旋转盘410为同轴设置,导通孔412用于将来自第一导流腔413的阻尼液引导至第二导流腔414中和将来自第二导流腔414的阻尼液引导至第一导流腔413中,导通孔412设置多个且所有导通孔412在导向盘409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调节板411与旋转盘410固定连接,调节板411的一端与旋转盘410固定连接,调节板411的另一端插入导通孔412中,调节板411是用于调节导通孔412的开度大小,进而实现阻尼大小的调节。调节板411为圆弧形板,调节板411与旋转盘410为同轴设置,调节板411朝向旋转盘410的外侧伸出,调节板41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盘410的轴线相平行,调节板411与旋转盘410能够同步旋转,调节板411设置多个且调节板411的数量与导通孔412的数量相同,所有调节板411为在旋转盘410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调节板411是在旋转盘410的外边缘处与旋转盘410固定连接,导向盘409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旋转盘410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421。导向盘409的内部具有容纳调节板411的容置槽,容置槽为在导向盘409的内部设置的圆弧形凹槽且容置槽与导通孔412为同轴设置,容置槽与第一导流腔413和第二导流腔414不连通,调节板411的一部分位于容置槽中,调节板411的另一部分位于导通孔412中,通过控制调节板411伸入导通孔412中的部分的大小,可以实现导通孔412的开度大小的调节。
如图5所示,为防止液压油的泄露,导流盘和阀壳408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为O型圈。
如图1至图5所述,阻尼导通部件还包括与两个液压缓冲阀固定连接的阀座417,阀座417与阻尼器内壳体401保持相对固定。两个液压缓冲阀的阀壳408是与阀座417固定连接,两个液压缓冲阀的驱动电机418固定设置在阀座417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旋转阻尼器本体4还包括套设于阻尼器内壳体401上的阻尼器外壳体402,阻尼器外壳体402的内壁面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容纳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407,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腔407中的第一活塞8以及与第一活塞8和连接件1连接的活塞杆2,旋转轴3具有容纳冷却介质且与第一容置腔407连通的冷却水道301。阻尼器外壳体402为内部中空的半圆形壳体结构,阻尼器外壳体402与阻尼器内壳体401为同轴设置,阻尼器外壳体402的直径大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直径,阻尼器外壳体402套设于阻尼器内壳体401上且阻尼器外壳体402与阻尼器内壳体401为固定连接,阻尼器外壳体402的长度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长度大小相同(阻尼器外壳体402和阻尼器内壳体40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轴3的轴线相平行)。活塞杆2插入阻尼器外壳体402的内腔体中且活塞杆2的一端与第一活塞8固定连接,活塞杆2的另一端伸出至阻尼器外壳体402的外部且活塞杆2的该端与连接件1固定连接,第一活塞8为圆弧形结构,第一容置腔407位于第一活塞8和阻尼器外壳体402的底面之间,第一容置腔407为阻尼器外壳体402的内腔体的一部分,第一容置腔407为圆弧形腔体,第一活塞8的内圆面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外圆面贴合,第一活塞8的外圆面与阻尼器外壳体402的内圆面贴合,第一活塞8用于将第一容置腔407中的冷却介质向外挤出。冷却水道301为在旋转轴3的内部中心处沿旋转轴3的轴向延伸,冷却水道301具有一定的长度,冷却水道301在旋转轴3的外圆面上形成有两个让冷却介质通过的开口,该两个开口位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外部,以使冷却介质能够流入和流出冷却水道301。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冷却水道301与第一容置腔407保持连通的第一水管6,第一水管6的一端与旋转轴3连接,第一水管6的另一端与阻尼器外壳体402连接,第一水管6用于将来自第一容置腔407中的冷却介质引导至冷却水道301中和将来自冷却水道301中的冷却介质引导至第一容置腔407中,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第一水管6位于旋转阻尼器本体4的外部。当活塞杆2向下推动第一活塞8时,第一容置腔407的容积减小,压力升高,第一活塞8将第一容置腔407中的冷却介质向外挤出,第一容置腔407中的冷却介质流入冷却水道301中,冷却介质在冷却水道301聚集时会接受阻尼器内部产生的热辐射,实现热交换,达到对阻尼器进行降温的目的。同样,当第一活塞8向上移动,第一容置腔407的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冷却介质会回流至第一容置腔407中,冷却介质在第一容置腔407聚集时会接受阻尼器内部产生的热辐射,实现热交换,从而完成冷却介质的循环过程,达到给阻尼器散热的目的。
如图1至图3所示,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腔体中设有一隔板10,该隔板10将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腔体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旋转叶片403位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上腔室中且旋转叶片403将阻尼器内壳体401的上腔室分隔成第一缓冲腔405和第二缓冲腔406,下腔室中设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将下腔室分隔成第二容置腔422和第三容置腔423,第二容置腔422用于容纳冷却介质且第二容置腔422与冷却水道301连通,第二活塞9是用于将第二容置腔422中的冷却介质向外挤出。隔板10固定设置在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内腔体中,阻尼器内壳体401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不连通,上腔室位于下腔室的上方。第二活塞9为可移动的设置于阻尼器内壳体401的下腔室中且第二活塞9的移动方向与旋转轴3的轴线相平行,第三容置腔423位于第二容置腔422的下方,第二活塞9可移动,使得第二容置腔422和第三容置腔423的容积大小可调,第二容置腔422和第三容置腔423不连通。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冷却水道301与第二容置腔422保持连通的第二水管7,第二水管7的一端与旋转轴3连接,第二水管7的另一端与阻尼器内壳体401连接,第二水管7用于将来自第二容置腔422中的冷却介质引导至冷却水道301中和将来自冷却水道301中的冷却介质引导至第二容置腔422中,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第二水管7位于旋转阻尼器本体4的外部。当活塞杆2向下推动第一活塞8时,第一容置腔407的容积减小,压力升高,第一活塞8将第二容置腔422中的冷却介质向外挤出,第一容置腔407中的冷却介质依次经第一水管6、冷却水道301和第二水管7流入第二容置腔422中,第二容置腔422内压力增大,第二容置腔422容积增大,冷却介质在第二容置腔422聚集时会接受阻尼器内部产生的热辐射,实现热交换,达到对阻尼器进行降温的目的。同样,当第一活塞8向上移动,第一容置腔407的容积增大,压力降低,第二容置腔422中的冷却介质会回流至第一容置腔407中,完成冷却介质的循环过程,达到给阻尼器散热的目的。
如图2所示,第三容置腔423中设有用于对第二活塞9施加使其朝向隔板10处移动的弹性作用力的弹簧11。第二活塞9为圆弧形结构,第二容置腔422为圆弧形腔体。弹簧11夹在第二活塞9和阻尼器内壳体401的底面之间,弹簧11用于顶升第二活塞9,以使第二活塞9能够移动到初始位置,进而能够将第二容置腔422中的冷却介质向外挤出。
作为变形实施方案,散热装置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水管6连接且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散热箱(图中未示出),散热箱位于旋转阻尼器本体4的外部,散热箱的外表面上设有散热翅片,冷却介质进入散热箱中后,会与散热箱发生热交换,冷却介质被降温冷却,降温后的冷却介质继而经第一水管6流入第一容置腔407或冷却水道301中,达到对阻尼器降温的目的,提高冷却效果。
旋转阻尼器本体4至少设置一个。当旋转阻尼器本体4设置多个时,所有旋转阻尼器本体4为沿旋转轴的轴向依次布置。在旋转阻尼器的外部也设有硅胶散热片14以保证阻尼器内油液的阻尼特性,延长阻尼器液压油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阻尼器本体4设置两个,旋转轴内设置两个冷却水道。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设置的旋转轴、用于在旋转轴发生旋转时对旋转轴施加阻尼力的旋转阻尼器本体、用于控制冷却介质在旋转阻尼器本体和旋转轴的内部进行流动的散热装置、与散热装置连接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将连接件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轴的旋转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运动转换机构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器本体包括阻尼器内壳体、设置于阻尼器内壳体的内腔体中且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旋转叶片和与阻尼器内壳体连接的阻尼导通部件,旋转叶片使阻尼器内壳体的内部形成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中充有阻尼液,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与阻尼导通部件连通,旋转叶片具有使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连通的节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设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导通部件包括两个液压缓冲阀和与两个液压缓冲阀连接且用于引导阻尼液在两个液压缓冲阀之间进行流动的导流管,液压缓冲阀包括阀壳和设置于阀壳内部的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导向盘、可旋转的设置于导向盘上的旋转盘和设置于旋转盘上的调节板,导向盘具有让调节板插入且用于让阻尼液通过的导通孔,阀壳具有与导通孔和导流管连通的第一导流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壳内部的缓冲柱体,缓冲柱体的外表面与阀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让阻尼液通过且与所述导通孔连通的第二导流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阀还包括与所述旋转盘连接且用于控制旋转盘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器本体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阻尼器内壳体上的阻尼器外壳体,阻尼器外壳体的内壁面与阻尼器内壳体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容纳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中的第一活塞以及与第一活塞和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旋转轴具有容纳冷却介质且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的冷却水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内壳体的内腔体中设有一隔板,该隔板将阻尼器内壳体的内腔体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旋转叶片位于阻尼器内壳体的上腔室中且旋转叶片将阻尼器内壳体的上腔室分隔成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下腔室中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将下腔室分隔成第二容置腔和第三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纳冷却介质且第二容置腔与所述冷却水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置腔中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活塞施加使其朝向所述隔板处移动的弹性作用力的弹簧。
CN201810639736.1A 2018-06-20 2018-06-20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Active CN108916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9736.1A CN108916294B (zh) 2018-06-20 2018-06-20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9736.1A CN108916294B (zh) 2018-06-20 2018-06-20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6294A true CN108916294A (zh) 2018-11-30
CN108916294B CN108916294B (zh) 2020-02-07

Family

ID=6442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9736.1A Active CN108916294B (zh) 2018-06-20 2018-06-20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62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002A (zh) * 2022-05-27 2022-08-09 沈阳工学院 一种外置可调式旋转粘滞变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09779A1 (en) * 2013-01-29 2014-07-31 Integrated Dynamics Engineering Gmbh Stationary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CN205401577U (zh) * 2016-03-09 2016-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一种叶片摆动式磁流变减振器
CN106122348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安徽工程大学 适于液压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CN206234305U (zh) * 2016-10-10 2017-06-09 上海大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叶片旋转缓冲阻尼器
CN107143600A (zh) * 2017-04-26 2017-09-0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组合式阻尼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09779A1 (en) * 2013-01-29 2014-07-31 Integrated Dynamics Engineering Gmbh Stationary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CN205401577U (zh) * 2016-03-09 2016-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一种叶片摆动式磁流变减振器
CN106122348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安徽工程大学 适于液压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CN206234305U (zh) * 2016-10-10 2017-06-09 上海大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叶片旋转缓冲阻尼器
CN107143600A (zh) * 2017-04-26 2017-09-0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组合式阻尼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平等: "《城际交通车辆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的研究》", 《汽车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002A (zh) * 2022-05-27 2022-08-09 沈阳工学院 一种外置可调式旋转粘滞变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6294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4656B2 (en) Rotary vane magnetorheological (MR) energy absorber
US9840122B2 (en) Electric generator for attachment to a shock absorber
BRPI0614191A2 (pt) dispositivo para a transmissão do momento de torção
CN109723748A (zh) 磁流变减震器
CN108916294A (zh) 旋转式液压阻尼器
CN113202894B (zh) 一种液电式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
CN111255850B (zh) 一种防沉淀的磁流变减震器
CN111853132A (zh) 一种磁流变减震器
CN108730399A (zh) 减振系统
CN209621928U (zh) 磁流变减震器
CN104595413B (zh) 多层阻尼通道式磁控减振器
CN212155624U (zh) 一种磁流变减震装置
US6293377B1 (en) Variable-damping force shock absorber
JP2020125779A (ja) 電磁緩衝器
CN212429601U (zh) 一种磁流变减震器
CN112503130A (zh) 一种磁流变旋转阻尼器
CN114151496A (zh) 电磁磁流变惯性质量阻尼器
CN114593173A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容积自调节多惯性通道液压悬置
CN109488152B (zh)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一种电动推杆器
CN114673750B (zh) 一种液冷磁流变液扭振减振器
CN210218531U (zh) 一种新型散热磁流变减震器
CN216840011U (zh) 具有多条径向液流通道的转动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15539557A (zh) 一种自冷降温型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吸能结构
JPH11108099A (ja) 流体ダンパー
CN212660053U (zh) 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