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5770A -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5770A
CN108915770A CN201810598259.9A CN201810598259A CN108915770A CN 108915770 A CN108915770 A CN 108915770A CN 201810598259 A CN201810598259 A CN 201810598259A CN 108915770 A CN108915770 A CN 108915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nitrogen
module
fire extinguishing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82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丽军
孙全利
任俊
李新春
程昭
左微
雒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Iron &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Iron &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Iron &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Iron &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82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5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5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5/00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5/00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 E21F5/02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by wetting or spraying
    • E21F5/06Fluids used for spra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该系统包括液氮储存设备、液氮输送模块、控制站、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液氮储存设备安装在矿井的地面上,液氮输送模块包括液氮输送总管和与液氮输送总管连通的液氮输送支管,每个综采区和采空区均设置有一根液氮输送支管,每根液氮输送支管另一端端头开放,控制站安装在矿井的地面上,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均安装在控制站内,检测模块设置在综采区和采空区内,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液氮输送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控制报警模块报警和/或液氮输送模块开闭。本发明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能够对矿井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着火或着火隐患,及时将液氮输送到着火点,并及时停止。

Description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自燃火灾是当前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煤矿火灾事故不但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更甚的是会间接引发煤尘、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而导致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煤炭自燃防治理论与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防治矿井的煤炭自燃,保障矿井的安全开采。其中,注氮防灭火技术是目前煤矿井下防火灭火最有效的措施,尤其适用于防治采空区的遗煤自燃。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温度为-196℃,液氮气化吸热,通过利用液氮气化吸热能够使环境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气化后的氮气不可燃,在密闭空间可用于隔绝氧气,阻止物料继续燃烧,非常适用于地下矿井灭火。
目前,煤矿矿井在采用液氮灭火时,直接在着火综采区或采空区上方钻孔,孔打通后,把钢管连接后穿进钻好的孔中,在钢管到达指定的位置后,将孔洞注浆填实;在地面上连接好液氮槽车或液氮储罐、汽化器、调节阀组与注氮口之间的管道,且在整个系统检查好之后方能开始排液氮灭火。灭火时液氮经由液氮储罐或液氮槽车进入汽化器,经汽化器加热后变为氮气,氮气再经减压后通入着火区灭火。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无论是同一区域还是不同区域发生火灾时,进行注氮灭火时,都需要重复制定灭火方案、定位钻孔点、钻孔、安装管道、孔洞注浆,造成极大的人力与物力浪费,且由于进行注氮灭火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耗费大量的时间,会导致错过最佳灭火时机;无法充分利用液氮的气化吸热,浪费了液氮的冷量,降低了灭火的效果,且不能有效地控制喷入的氮气量,造成氮气使用的不足或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可扩展且反应迅速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该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包括液氮储存设备、液氮输送模块、控制站、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安装在矿井的地面上,用于向所述矿井内提供液氮,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端设置有主控制阀门,所述主控制阀门包括一个手动阀和一个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的开闭;
所述液氮输送模块包括液氮输送总管和与所述液氮输送总管连通的液氮输送支管,所述液氮输送总管包括一根敷设于整个所述矿井的两端封堵的主管和从所述主管引出的与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连通的一根分管,所述矿井的每个综采区和每个采空区均设置有一根所述液氮输送支管,每根所述液氮输送支管一端与所述液氮输送总管连通,另一端端头开放,每根所述液氮输送支管上均设置有一个分控制阀门,所述分控制阀门包括一个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液氮输送支管的开闭;
所述控制站安装在所述矿井的地面上,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均安装在所述控制站内;
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内,用于检测各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报警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并根据处理结果分别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和/或所述电磁阀开闭。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液氮储存设备为液氮储罐或液氮槽车。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变送器和氧气检测变送器,每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变送器和一个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若干个氧含量分析仪、一台PLC控制柜和一台微机工作站;
所述氧含量分析仪的数量与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相同,每个所述氧含量分析仪连接有一个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检测到的氧气含量信息;
所述PLC控制柜分别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所述氧含量分析仪、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电磁阀,用于接收所述温度变送器和所述氧含量分析仪检测到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和/或所述电磁阀开闭;
所述微机工作站连接所述PLC控制柜,所述微机工作站配置有与所述PLC控制柜配套的控制程序,所述微机工作站接收所述PLC控制柜内的所有信息,并显示所述矿井内各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相对应的温度和氧气含量,所述微机工作站的所述控制程序向所述PLC控制柜发送指令,所述PLC控制柜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和/或所述电磁阀开闭。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主管两端通过法兰堵板封堵。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液氮输送总管和所述液氮输送支管均为低温流体输送管道。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主管与所述分管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与所述液氮输送支管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上相邻的两个固定连接点间均安装有补偿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中,所述分管上安装有安全阀。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实施的防灭火方法,该防灭火方法包括:
根据矿井情况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控制程序上设置一个温度区间[Tl,Th];
所述检测模块探测各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信息,当温度值超过Th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并显示温度值超过Th的区域;
确认是否需要进行灭火,当需要进行灭火时,确认灭火区域是否无人停留;
人工打开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端的所述手动阀;
运行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控制程序;
所述控制程序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端的所述电磁阀和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所述液氮输送支管上的所述电磁阀打开;
所述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所述矿井各个区域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所述温度和氧气含量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当检测到的灭火区域的温度高于Tl或氧气含量高于2%时,继续保持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端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液氮输送支管上的所述电磁阀为开启状态;
当检测到的灭火区域的温度低于Tl且氧气含量低于2%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端的所述电磁阀关闭;
经过设定时间t后,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控制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所述液氮输送支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关闭;
结束运行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控制程序;
人工关闭所述液氮储存设备出口端的所述手动阀。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通过设置液氮储存设备、液氮输送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能够对整个矿井的综采区和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着火或着火隐患,同时利用控制模块控制液氮输送模块能精确地将液氮储存设备中的液氮输送到着火点,并能及时停止液氮输送,确保井下液氮的及时供应和减少液氮浪费,操作方便、具有扩展性,且能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利用图1所示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实施的防灭火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氮储存设备、101-主控制阀门、2-液氮输送模块、201-液氮输送总管、2011-主管、2012-分管、202-液氮输送支管、2021-分控制阀门、3-控制站、4-检测模块、401-温度变送器、402-氧气检测变送器、5-控制模块、501-氧含量分析仪、502-PLC控制柜、503-微机工作站、6-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该实施例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包括液氮储存设备1、液氮输送模块2、控制站3、检测模块4、控制模块5和报警模块6。液氮储存设备1安装在矿井的地面上,用于向矿井内提供液氮,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设置有主控制阀门101,主控制阀门101包括一个手动阀和一个电磁阀,用于控制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的开闭;液氮输送模块2包括液氮输送总管201和与液氮输送总管201连通的液氮输送支管202,液氮输送总管201包括一根敷设于整个矿井的两端封堵的主管2011和从主管2011引出的与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连通的一根分管2012,矿井的每个综采区和每个采空区均设置有一根液氮输送支管202,每根液氮输送支管202一端与液氮输送总管201连通,另一端端头开放,每根液氮输送支管202上均设置有一个分控制阀门2021,分控制阀门2021包括一个电磁阀,用于控制液氮输送支管202的开闭;控制站3安装在矿井的地面上,控制模块5和报警模块6均安装在控制站3内;检测模块4设置在综采区和采空区内,用于检测各个综采区和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控制模块5分别与检测模块4、电磁阀和报警模块6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并根据处理结果分别控制报警模块6报警和/或电磁阀开闭。
本发明实施例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在使用时,检测模块4能够实时探测各个综采区和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当检测模块4探测到的某个区域或多个区域的温度超过控制模块5中的设定值时,控制模块5能够发出指令控制报警模块6报警,并显示超过该设定温度值的区域,在人工确认进行灭火处理且打开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手动阀后,控制模块5接收并根据检测模块4探测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发出指令开启液氮输送总管201上的电磁阀和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液氮储存设备1中的液氮通过液氮输送总管201和液氮输送支管202进入灭火区域进行灭火,直到检测模块4探测到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均符合要求时,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关闭液氮输送总管201上的电磁阀和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通过设置液氮储存设备1、液氮输送模块2、检测模块4、控制模块5和报警模块6,能够对整个矿井的综采区和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着火或着火隐患,同时利用控制模块5控制液氮输送模块2能精确地将液氮输送到着火点,并及时停止液氮输送,确保井下液氮的及时供应和减少液氮浪费,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当矿井出现新综采区或采空区时,通过在新综采区或采空区设置检测模块4和液氮输送支管202,即能实现新综采区或采空区的防灭火功能,可见,该实施例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能够重复利用,具备扩展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氮储存设备1主要用于向煤矿矿井提供液氮,液氮储存设备1可以为液氮储罐或液氮槽车。
如上所述,检测模块4用于探测综采区和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为了提高探测数据的准确度,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模块4可以包括温度变送器401和氧气检测变送器402,每个综采区和采空区均设置有一个温度变送器401和一个氧气检测变送器402,用于检测综采区和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实现防灭火的自动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包括若干个氧含量分析仪501、一台PLC控制柜502和一台微机工作站503;氧含量分析仪501的数量与氧气检测变送器402相同,每个氧含量分析仪501连接有一个氧气检测变送器402,用于接收并处理氧气检测变送器402检测到的氧气含量信息;PLC控制柜502分别连接温度变送器401、氧含量分析仪501、报警模块6和电磁阀,用于接收温度变送器401和氧含量分析仪501检测到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以及用于控制报警模块6报警和/或电磁阀开闭;微机工作站503连接PLC控制柜502,微机工作站503配置有与PLC控制柜502配套的控制程序,微机工作站503接收PLC控制柜502内的所有信息,并显示矿井内各个综采区和采空区相对应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微机工作站503的控制程序向PLC控制柜502发送指令,PLC控制柜502根据指令控制报警模块6和/或电磁阀开闭。
具体地,温度变送器401和氧气检测变送器402实时探测各个综采区和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温度变送器401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到PLC控制柜502,氧气检测变送器402将检测到的氧气含量信息发送到氧含量分析仪501中进行分析,氧含量分析仪501将分析结果发送到PLC控制柜502,PLC控制柜502接收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微机工作站503,微机工作站503接收并处理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并根据处理结果,在需要灭火时,利用微机工作站503内的控制程序向PLC控制柜502发送指令,使PLC控制柜502控制报警模块6报警和/或电磁阀开闭。
其中,液氮输送总管201上的电磁阀和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的开闭可以有两种控制模式,第一种控制模式为微机工作站503上的控制程序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自动向PLC控制柜502发送指令控制电磁阀开闭,第二种控制模式为人工直接控制微机工作站503上的控制程序向PLC控制柜502发送指令控制电磁阀开闭。
本发明实施例中,报警模块6包括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与PLC控制柜502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液氮泄露,同时实现液氮输送管道的可扩展性,主管2011两端通过法兰堵板封堵。当需要对主管2011进行扩展时,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新管道即可实现主管2011的扩展。
进一步,为了防止液氮在输送过程中吸热气化,避免管道损坏使液氮泄露,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氮输送总管201和液氮输送支管202均为低温流体输送管道。如此设置,能够使液氮输送总管201和液氮输送支管202具备绝热性,保证液氮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吸热气化。
同时,为了防止液氮输送管道的液氮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管2012上安装有安全阀,用于当液氮输送管道内的液氮压力过高时,排出部分液氮以降低压力,防止事故发生。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液氮输送管路的安装拆卸,本发明实施例中,主管2011与分管2012固定连接,主管2011与液氮输送支管202固定连接,主管2011上相邻的两个固定连接点间均安装有补偿器。其中,补偿器可以为方形补偿器或波纹补偿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实施的防灭火方法,该防灭火方法包括:
根据矿井情况在控制模块5的控制程序上设置一个温度区间[Tl,Th];
检测模块4探测各个综采区和采空区的温度,并将温度发送到控制模块5;
控制模块5接收并处理温度信息,当温度值超过Th时,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报警模块6报警,并显示温度值超过Th的区域;
确认是否需要进行灭火,当需要进行灭火时,确认灭火区域是否无人停留;
人工打开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手动阀;
运行控制模块5的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发出指令控制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电磁阀和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打开;
检测模块4实时检测矿井各个区域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温度和氧气含量发送到控制模块5;
当检测到的灭火区域的温度高于Tl或氧气含量高于2%时,继续保持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电磁阀和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为开启状态;
当检测到的灭火区域的温度低于Tl且氧气含量低于2%时,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电磁阀关闭;
经过设定时间t后,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关闭;
结束运行控制模块5的控制程序;
人工关闭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手动阀。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防灭火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0:根据矿井情况在控制模块5的控制程序上设置一个温度区间[Tl,Th];
步骤S11:检测模块4探测各个综采区和采空区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5;
步骤S12:控制模块5接收温度信息,并判断温度值是否大于Th;
步骤S13:当存在温度值大于Th时,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报警模块6报警,同时显示温度值超过Th所对应的区域;
步骤S14:工作人员前往温度值超过Th所对应的区域进行确认是否需要灭火;
步骤S15:当需要灭火时,确认灭火区域内是否无人停留;
步骤S16:确认无人停留后,人工打开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手动阀;
步骤S17:运行控制模块5的控制程序;
步骤S18:控制程序发出指令控制液氮输送总管201上的电磁阀和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开启;
步骤S19:检测模块4实时探测灭火区域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5;
步骤S20:控制模块5接收并处理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并判断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中的温度值是否小于Tl且氧气含量小于2%,若是,进入步骤S21,若否,则返回步骤S19;
步骤S21:控制程序发出指令控制液氮输送总管201的电磁阀关闭;
步骤S22:控制模块5继续接收并处理检测模块4发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并判断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中的温度值是否小于Tl且氧气含量小于2%,若是,则自循环步骤S22,并在设定时间t后进入步骤S23,若否,则立即返回步骤S18;
步骤S23: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电磁阀关闭;
步骤S24:结束运行控制模块5的控制程序;
步骤S25:人工关闭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手动阀。
其中,设定时间t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控制程序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灭火系统包括液氮储存设备(1)、液氮输送模块(2)、控制站(3)、检测模块(4)、控制模块(5)和报警模块(6);
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安装在矿井的地面上,用于向所述矿井内提供液氮,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设置有主控制阀门(101),所述主控制阀门(101)包括一个手动阀和一个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的开闭;
所述液氮输送模块(2)包括液氮输送总管(201)和与所述液氮输送总管(201)连通的液氮输送支管(202),所述液氮输送总管(201)包括一根敷设于整个所述矿井的两端封堵的主管(2011)和从所述主管(2011)引出的与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连通的一根分管(2012),所述矿井的每个综采区和每个采空区均设置有一根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每根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一端与所述液氮输送总管(201)连通,另一端端头开放,每根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上均设置有一个分控制阀门(2021),所述分控制阀门(2021)包括一个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的开闭;
所述控制站(3)安装在所述矿井的地面上,所述控制模块(5)和所述报警模块(6)均安装在所述控制站(3)内;
所述检测模块(4)设置在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内,用于检测各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所述控制模块(5)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4)、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报警模块(6)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并根据处理结果分别控制所述报警模块(6)报警和/或所述电磁阀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为液氮储罐或液氮槽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4)包括温度变送器(401)和氧气检测变送器(402),每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变送器(401)和一个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402),用于检测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若干个氧含量分析仪(501)、一台PLC控制柜(502)和一台微机工作站(503);
所述氧含量分析仪(501)的数量与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402)相同,每个所述氧含量分析仪(501)连接有一个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402),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氧气检测变送器(402)检测到的氧气含量信息;
所述PLC控制柜(502)分别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401)、所述氧含量分析仪(501)、所述报警模块(6)和所述电磁阀,用于接收所述温度变送器(401)和所述氧含量分析仪(501)检测到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信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报警模块(6)报警和/或所述电磁阀开闭;
所述微机工作站(503)连接所述PLC控制柜(502),所述微机工作站(503)配置有与所述PLC控制柜(502)配套的控制程序,所述微机工作站(503)接收所述PLC控制柜(502)内的所有信息,并显示所述矿井内各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相对应的温度和氧气含量,所述微机工作站(503)的所述控制程序向所述PLC控制柜(502)发送指令,所述PLC控制柜(502)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模块(6)和/或所述电磁阀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6)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PLC控制柜(5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011)两端通过法兰堵板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输送总管(201)和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均为低温流体输送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011)与所述分管(2012)固定连接,所述主管(2011)与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固定连接,所述主管(2011)上相邻的两个固定连接点间均安装有补偿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2012)上安装有安全阀。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实施的防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灭火方法包括:
根据矿井情况在所述控制模块(5)的所述控制程序上设置一个温度区间[Tl,Th];
所述检测模块(4)探测各个所述综采区和所述采空区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5);
所述控制模块(5)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信息,当温度值超过Th时,所述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模块(6)报警,并显示温度值超过Th的区域;
确认是否需要进行灭火,当需要进行灭火时,确认灭火区域是否无人停留;
人工打开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所述手动阀;
运行所述控制模块(5)的所述控制程序;
所述控制程序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所述电磁阀和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所述电磁阀打开;
所述检测模块(4)实时检测所述矿井各个区域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所述温度和氧气含量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5);
当检测到的灭火区域的温度高于Tl或氧气含量高于2%时,继续保持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所述电磁阀为开启状态;
当检测到的灭火区域的温度低于Tl且氧气含量低于2%时,所述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所述电磁阀关闭;
经过设定时间t后,所述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灭火区域所对应的所述液氮输送支管(202)上的所述电磁阀关闭;
结束运行所述控制模块(5)的所述控制程序;
人工关闭所述液氮储存设备(1)出口端的所述手动阀。
CN201810598259.9A 2018-06-12 2018-06-12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8915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8259.9A CN108915770A (zh) 2018-06-12 2018-06-12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8259.9A CN108915770A (zh) 2018-06-12 2018-06-12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5770A true CN108915770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1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8259.9A Pending CN108915770A (zh) 2018-06-12 2018-06-12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577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4918A (zh) * 2019-07-03 2019-09-2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凝胶泡沫灭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85095A (zh) * 2019-12-16 2020-04-10 神华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采空区注浆注氮防灭火方法
CN111550278A (zh) * 2020-04-15 2020-08-18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固定式应急注氮系统
CN112245842A (zh) * 2020-09-25 2021-01-22 淄博祥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移动式低温液态智能防灭火系统
WO2022011934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综合管廊移动式液氮灭火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CN114856678A (zh) * 2022-05-16 2022-08-0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采煤条件下采空区分布式拖管连续注氮防灭火方法及系统
CN115569323A (zh) * 2022-10-18 2023-01-06 广东省俊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配电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99667C2 (ru) * 2000-11-23 2003-02-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спасательного дела" Способ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и подавления эндогенных пожаров в выработанн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RU2262600C2 (ru) * 2003-08-05 2005-10-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й механики им. М.М. Фёдорова (ОАО "НИИГМ им. М.М. Фёдорова")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шахтной азотно-компрессор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JP2006155495A (ja) * 2004-12-01 2006-06-15 Eight Consultants Co Ltd トンネル非常用設備
CN202933418U (zh) * 2012-11-16 2013-05-15 双鸭山黎明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下液氮灭火及气体置换的装置
CN103775119A (zh) * 2014-01-22 2014-05-07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井下降温方法
CN104989455A (zh) * 2015-07-03 2015-10-21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井瓦斯煤火协同防控方法及装置
CN204877547U (zh) * 2015-08-16 2015-12-16 杭州冷倍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安全保障控制系统
CN106593514A (zh) * 2016-11-10 2017-04-26 安徽新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运输装置用消防系统
CN106761891A (zh) * 2017-01-14 2017-05-31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皮带运输机自动灭火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99667C2 (ru) * 2000-11-23 2003-02-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спасательного дела" Способ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и подавления эндогенных пожаров в выработанн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RU2262600C2 (ru) * 2003-08-05 2005-10-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й механики им. М.М. Фёдорова (ОАО "НИИГМ им. М.М. Фёдорова")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шахтной азотно-компрессор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JP2006155495A (ja) * 2004-12-01 2006-06-15 Eight Consultants Co Ltd トンネル非常用設備
CN202933418U (zh) * 2012-11-16 2013-05-15 双鸭山黎明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下液氮灭火及气体置换的装置
CN103775119A (zh) * 2014-01-22 2014-05-07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井下降温方法
CN104989455A (zh) * 2015-07-03 2015-10-21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井瓦斯煤火协同防控方法及装置
CN204877547U (zh) * 2015-08-16 2015-12-16 杭州冷倍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安全保障控制系统
CN106593514A (zh) * 2016-11-10 2017-04-26 安徽新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运输装置用消防系统
CN106761891A (zh) * 2017-01-14 2017-05-31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皮带运输机自动灭火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长友等: "《安全高效矿井开采概论》", 31 May 2012,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周福宝等: "《巷道喷涂防治煤炭自燃新技术》", 30 November 2011,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孔祥柯: "矿用移动式液氮防灭火装置", 《煤矿安全》 *
李增学等: "《矿井地质手册 地质•安全•资源卷》", 30 September 2015, 煤炭工业出版社 *
李希勇等: "《龙固深部特大型矿井建设与生产技术》", 31 December 2011,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杨胜强等: "《瓦斯与煤自燃复合致灾理论及防灭火技术》", 30 June 2017,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鲍庆国等: "《煤自燃理论及防治技术》", 31 March 2002, 煤炭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4918A (zh) * 2019-07-03 2019-09-2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凝胶泡沫灭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85095A (zh) * 2019-12-16 2020-04-10 神华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采空区注浆注氮防灭火方法
CN111550278A (zh) * 2020-04-15 2020-08-18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固定式应急注氮系统
WO2022011934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综合管廊移动式液氮灭火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CN112245842A (zh) * 2020-09-25 2021-01-22 淄博祥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移动式低温液态智能防灭火系统
CN114856678A (zh) * 2022-05-16 2022-08-0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采煤条件下采空区分布式拖管连续注氮防灭火方法及系统
CN114856678B (zh) * 2022-05-16 2022-11-2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采煤条件下采空区分布式拖管连续注氮防灭火方法及系统
CN115569323A (zh) * 2022-10-18 2023-01-06 广东省俊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配电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CN115569323B (zh) * 2022-10-18 2023-10-20 广东省俊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配电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5770A (zh) 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CN209261617U (zh) 一种煤矿爆炸灾害抑制与隔离处置装置
CN104110582B (zh) 一种煤层气安全输送系统
CN103272350B (zh) Lng、cng汽车防火抑爆系统
CN109630186B (zh) 一种co2/n2快速抑爆的矿井热动力灾害应急处置装置及方法
CN208023649U (zh) 一种新型智能消火栓
CN103926376A (zh) 化学品火灾爆炸安全试验舱系统
CN103867885A (zh) 一种液体甲烷加注系统
CN109751072A (zh) 一种采空区防火灭火系统
CN106492370A (zh) 一种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RU2484361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пр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ремонтных (огневых) работ на объектах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х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0504086A (zh) 变压器故障气动排油系统
CN112412526B (zh) 一种煤矿瓦斯与火灾共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9815086U (zh) 一种充电站充电桩自动灭火系统
CN200992927Y (zh) 普通式气动控制救灾门
CN205575621U (zh) 用于码头油气回收的安全装置
CN103962190A (zh) 用于安全试验舱系统的气体置换装置
CN203489006U (zh) 一种煤层气安全输送系统
CN205226865U (zh) 一种压缩天然气地下储气及供气装置
CN205055257U (zh) 一种危险化学品仓库消防装置
CN206816291U (zh) 适用于井工矿井井筒的高效灭火系统
CN204899971U (zh) 巷道避灾硐室
CN204532414U (zh) 煤矿井下工作面自动化安全保护系统
CN105627098A (zh) 一种无人值守安防型半地下调压系统
CN206954952U (zh) 外浮顶罐充氮保护联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