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3831A -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3831A
CN108913831A CN201811031642.2A CN201811031642A CN108913831A CN 108913831 A CN108913831 A CN 108913831A CN 201811031642 A CN201811031642 A CN 201811031642A CN 108913831 A CN108913831 A CN 108913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blast furnace
injection
coal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16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国
田景长
张伟
李金莲
任伟
韩子文
王亮
刘宝奎
范振夫
赵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gang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gang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gang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gang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16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38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3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3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01Injecting additional fuel or reducing agents
    • C21B5/003Injection of pulverulent co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07Conditions of the coke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ke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08Composition or distribution of the char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300/00Process aspects
    • C21B2300/04Modeling of the process, e.g. for control purposes; CI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针对有效炉容为450m3~6000m3高炉,在日常冶炼过程中,以入炉原料品位、热风温度、鼓入热风中富氧率、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混合煤粉粒度控制水平、铁水温度作为参考数据,确定高炉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不同钢铁企业依据企业自身高炉的操作指标和煤粉自身成分及性能,能够确定出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适合喷吹煤量,在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炼铁生产成本,从而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工业中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450m3~6000m3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工艺下,喷入到高炉内部的煤粉,由于炉内过剩碳素的存在,煤粉在风口回旋区燃烧后,会形成还原性的一氧化碳气体,参与炉内炉料还原反应,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煤粉在高炉上的喷吹使用,可以起到替代部分价格昂贵的焦炭,减少焦炭消耗数量,从而达到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效果。对于采用喷吹煤粉工艺的高炉来讲,由于受到炉体装备条件、制粉能力、原燃料条件、风温及富氧水平、入炉焦炭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高炉喷吹煤量上的表现也是出千差万别。这其中,喷入炉内的煤粉利用效果,与其在炉内的燃烧状态有着直接关系,而燃烧状态的好坏,不但与煤粉自身粒度、成分、性能和外部操作条件等有关外,还与喷吹煤量有着直接关联,而煤量消耗又与炼铁制造成本息息相关,因此,适宜喷吹煤量的确定,对于高炉冶炼经济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高炉日常冶炼过程中,喷吹煤量并非是越高越好,而应是在外部既有的条件下,煤粉在炉内达到利用效果的最佳化的数量。对不同高炉,由于操作条件的差异,适宜喷煤量是应当有所区别,当小于此适宜喷煤量时,随着喷煤量的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当高于此喷煤量时,随着喷煤量的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对于企业自身现实来讲,最应该是在变化因素条件下,寻求实现高炉适合煤量的喷吹。但就今天而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不同类型的冶金企业,虽对喷吹煤粉工作较为重视,但是转化到现实生产中,却又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追求指标上的纸面最优化,大部分企业都是采取了,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前提下,也就是高炉可接受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升喷吹煤量,从而做到所谓的“行业领先”,以赢得必要荣誉,从而忽视喷吹煤粉工艺的核心所在,就是其自身所带来的大幅度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功能,并没有做到把喷吹煤粉工艺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喷吹煤粉技术,由于其能够显著的降低高炉炼铁生产成本的作用,今天不同的冶金企业均在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新的工艺技术,并得到较好的付诸应用。但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喷吹煤粉工艺方面的新技术虽然众多,但对于如何该如何确定合理的喷吹煤量,此方面的研究及相关应用实施还是鲜有报道。喷吹煤粉方面的新技术,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单一提升喷吹煤比的心技术(见中国专利“一种降低焦比提高煤比的高炉冶炼方法”专利申请号:CN107641670A,“高炉冶炼钒钛矿提高煤比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106011341A等),此类新的技术,通过采取优化高炉上下部调剂制度、改善原燃料条件和精心操作管理等方式,实现高炉喷吹煤量的提升,并且在实际生产中也取得一定效果,达到了提升喷吹煤比的目的,但此类发明创造,其单一的目的还是在于提升喷吹煤量,而并未涉及到高炉适合的喷吹煤量的确定,与本发明并无关系。还有就是喷吹用煤种类和煤种之间合理搭配使用方面的技术(见中国专利“一种高炉喷吹煤配煤方法”专利申请号:CN103255247A;“一种低阶煤在高炉喷吹煤中配入量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104762428A,“一种高炉喷吹煤的配煤方法及高炉喷吹煤”专利申请号:CN104745753A等),这些新的技术方法,从煤种的合理选择,到煤种之间优化搭配使用,均有详细的介绍及现场应用实施,可以说实现了不同煤种在高炉工艺中的较好应用,取得了降低喷吹煤粉成本的效果,但此类技术,仍是未提及到如何确定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煤量如何确定,与本发明所述技术可以说并无关联。再有就是针对喷吹工艺中不同设备进行改进方面的新技术,如通过对喷煤枪、分配器等改进设计,从而达到优化喷煤工艺的效果(见中国专利“一种高炉喷吹煤粉过程中的煤粉输送及预热工艺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2576449U,“高炉喷煤用煤粉喷枪”专利申请号:CN202717784U,“一种煤粉、煤气两用高炉喷枪”专利申请号:CN203546054U等),此类发明创造,采取对喷煤工艺中不同的设备,通过设计形式、制造材质等方面的改进,来达到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优化使用效果,但此类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喷吹煤粉工艺技术运行效率的改进,但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所述的新技术也与高炉适合喷吹煤量无关。此外,如国内外的一些可查阅文献资料(见期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高炉合适喷煤量的探讨”2000年,1期,5;《贵州工业大学学报》“高炉提高喷煤量的分析与研究”2006年,1期,28;《现代冶金》“大高炉喷煤量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2010年,5期,24等),此类文献技术,有多处提及到通过优化相关工艺技术,来实现提升喷吹煤量,也有论述到适合喷吹煤量和影响喷吹煤量的因素,但这些文献资料,大多数是从理论上出发,简单建立起不同操作指标与喷吹煤量的关联,且并未达到实际应用。就现有技术来讲,还是未能够实现,在考虑高炉实际运行状态下,高炉适合喷吹煤量的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依据操作指标和煤粉自身成分及性能,来确定出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适合喷吹煤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针对有效炉容为450m3~6000m3高炉,在日常冶炼过程中,以入炉原料品位、热风温度、鼓入热风中富氧率、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混合煤粉粒度控制水平、铁水温度作为参考数据,采用如下公式进行高炉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
PCML=C+γ1×PW+γ2×RF+γ3×FY+γ4×RT+γ5×HF+γ6×LD+γ7×TH
公式中符号:
PCML为吨铁生产的高炉喷吹煤量,kg/t;
PW为入炉原料TFe品位,%;
RF为鼓入热风温度,℃;
FY为鼓入热风中富氧率,%;
RT为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
HF为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
LD为混合煤粉中粒径小于0.074mm部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TH为铁水温度,℃;
C为常数,取值为-9.12×102,kg/t;
γ1为系数,取值范围为1.70×102~2.02×102,kg/t;
γ2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6×10-1~3.4×10-1,kg/t·℃-1
γ3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0~26,kg/t;
γ4为系数,取值范围为38.1~42.5,kg/t;
γ5为系数,取值范围为58.6~63.2,kg/t;
γ6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0~2.2,kg/t;
γ7为系数,取值范围为3.52×10-1~3.94×10-1,kg/t·℃-1
所述的入炉原料TFe品位的控制范围为45%~62%,入炉原料由烧结矿和球团矿二者构成,或者由烧结矿、球团矿、块矿三者构成。
所述的鼓入热风温度的控制范围为1050℃~1250℃。
所述的鼓入热风中富氧率的控制范围为0~10%。
所述的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的控制范围为16%~35%。
所述的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的控制范围为15%~30%。
所述的混合煤粉中粒径小于0.074mm部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控制范围为50%~85%。
所述的铁水温度控制范围为1450℃~155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进行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不同钢铁企业依据企业自身高炉的操作指标和煤粉自身成分及性能,能够确定出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适合喷吹煤量,在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炼铁生产成本,从而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针对有效炉容为450m3~6000m3高炉,在日常冶炼过程中,以入炉原料品位、热风温度、鼓入热风中富氧率、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混合煤粉粒度控制水平、铁水温度作为参考数据,采用如下公式进行高炉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
PCML=C+γ1×PW+γ2×RF+γ3×FY+γ4×RT+γ5×HF+γ6×LD+γ7×TH
公式中符号:
PCML为吨铁生产的高炉喷吹煤量,kg/t;
PW为入炉原料TFe品位,%;
RF为鼓入热风温度,℃;;
FY为鼓入热风中富氧率,%;
RT为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
HF为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
LD为混合煤粉中粒径小于0.074mm部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TH为铁水温度,℃;
C为常数,取值为-9.12×102,kg/t;
γ1为系数,取值范围为1.70×102~2.02×102,kg/t;
γ2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6×10-1~3.4×10-1,kg/t·℃-1
γ3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0~26,kg/t;
γ4为系数,取值范围为38.1~42.5,kg/t;
γ5为系数,取值范围为58.6~63.2,kg/t;
γ6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0~2.2,kg/t;
γ7为系数,取值范围为3.52×10-1~3.94×10-1,kg/t·℃-1
实施例1
某钢铁厂有效炉容450m3高炉,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详见表1;
表1: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详见表2;
表2: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对比,%
项目 数值
原喷吹煤量,kg/t 140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kg/t 135
优化调整后,高炉吨铁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见表3;
表3:高炉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
按照此方法进行对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能够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燃料消耗5kg/t,降低炼铁生产成本10元/吨,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实施例2
某钢铁厂有效炉容1280m3高炉,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详见表4;
表4: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
项目 数值
入炉原料品位,% 57.0
鼓入热风温度,℃ 1180
鼓入热风中富氧率,% 1.0
入炉焦炭热态热态反应性,% 27
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 17
混合煤粉粒度控制水平,% 78
铁水温度,℃ 1490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详见表5;
表5: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对比,%
项目 数值
原喷吹煤量,kg/t 145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kg/t 130
优化调整后,高炉吨铁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详见表6;
表6:高炉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
项目 吨铁燃料消耗数量,kg/t 吨铁加工成本,元/吨
原方案 555 1635
优化调整方案 548 1620
差值 7 15
按照此方法进行对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能够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燃料消耗7kg/t,降低炼铁生产成本15元/吨,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实施例3
某钢铁厂有效炉容2580m3高炉,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详见表7;
表7: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详见表8;
表8: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对比,%
项目 数值
原喷吹煤量,kg/t 155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kg/t 160
优化调整后,高炉吨铁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详见表9;
表9:高炉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
项目 吨铁燃料消耗数量,kg/t 吨铁加工成本,元/吨
原方案 547 1615
优化调整方案 542 1603
差值 5 12
按照此方法进行对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能够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燃料消耗5kg/t,降低炼铁生产成本12元/吨,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实施例4
某钢铁厂有效炉容3200m3高炉,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详见表10;
表10: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详见表11;
表11: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对比,%
项目 数值
原喷吹煤量,kg/t 155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kg/t 165
优化调整后,高炉吨铁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详见表12;
表12:高炉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
项目 吨铁燃料消耗数量,kg/t 吨铁加工成本,元/吨
原方案 530 1597
优化调整方案 520 1580
差值 10 17
按照此方法进行对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能够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燃料消耗10kg/t,降低炼铁生产成本17元/吨,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实施例5
某钢铁厂有效炉容4038m3高炉,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详见表13;
表13: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操作参数和混合煤粉成分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详见表14;
表14: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变化对比,%
项目 数值
原喷吹煤量,kg/t 155
优化调整后高炉喷吹煤量,kg/t 150
优化调整后,高炉吨铁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详见表15:
表15:高炉燃料消耗数量和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对比
项目 吨铁燃料消耗数量,kg/t 吨铁加工成本,元/吨
原方案 515 1575
优化调整方案 506 1560
差值 9 15
按照此方法进行对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能够达到高炉最佳喷吹煤粉效果的同时,降低燃料消耗9kg/t,降低炼铁生产成本15元/吨,实现高炉喷吹煤粉工艺成本的最优化。

Claims (8)

1.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有效炉容为450m3~6000m3高炉,在日常冶炼过程中,以入炉原料品位、热风温度、鼓入热风中富氧率、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混合煤粉粒度控制水平、铁水温度作为参考数据,采用如下公式进行高炉生产过程中喷吹煤量的确定:
PCML=C+γ1×PW+γ2×RF+γ3×FY+γ4×RT+γ5×HF+γ6×LD+γ7×TH
公式中符号:
PCML为吨铁生产的高炉喷吹煤量,kg/t;
PW为入炉原料TFe品位,%;
RF为鼓入热风温度,℃;
FY为鼓入热风中富氧率,%;
RT为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
HF为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
LD为混合煤粉中粒径小于0.074mm部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TH为铁水温度,℃;
C为常数,取值为-9.12×102,kg/t;
γ1为系数,取值范围为1.70×102~2.02×102,kg/t;
γ2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6×10-1~3.4×10-1,kg/t·℃-1
γ3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0~26,kg/t;
γ4为系数,取值范围为38.1~42.5,kg/t;
γ5为系数,取值范围为58.6~63.2,kg/t;
γ6为系数,取值范围为2.0~2.2,kg/t;
γ7为系数,取值范围为3.52×10-1~3.94×10-1,kg/t·℃-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炉原料TFe品位的控制范围为45%~62%,入炉原料由烧结矿和球团矿二者构成,或者由烧结矿、球团矿、块矿三者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入热风温度的控制范围为1050℃~12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入热风中富氧率的控制范围为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炉焦炭热态反应性的控制范围为16%~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煤粉中的挥发分含量的控制范围为15%~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煤粉中粒径小于0.074mm部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控制范围为50%~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水温度控制范围为1450℃~1550℃。
CN201811031642.2A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Pending CN1089138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1642.2A CN108913831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1642.2A CN108913831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3831A true CN108913831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07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1642.2A Pending CN108913831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383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2298A (zh) * 2019-09-09 2019-12-20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定冶炼条件下测算高炉喷煤比的方法及喷煤方法
CN112176135A (zh) * 2020-09-15 2021-01-05 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炉能效分析的优化节能方法及系统
CN113570108A (zh) * 2021-06-24 2021-10-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炉料直接还原率及其确定入炉焦比的计算方法
CN113569381A (zh) * 2021-06-24 2021-10-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炉料间接还原率及其确定喷吹煤量的计算方法
CN114277205A (zh) * 2021-11-19 2022-04-05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高炉喷吹介质最佳喷吹量的方法
CN115198040A (zh) * 2022-07-12 2022-10-18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煤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2298A (zh) * 2019-09-09 2019-12-20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定冶炼条件下测算高炉喷煤比的方法及喷煤方法
CN110592298B (zh) * 2019-09-09 2021-07-13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定冶炼条件下测算高炉喷煤比的方法及喷煤方法
CN112176135A (zh) * 2020-09-15 2021-01-05 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炉能效分析的优化节能方法及系统
CN113570108A (zh) * 2021-06-24 2021-10-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炉料直接还原率及其确定入炉焦比的计算方法
CN113569381A (zh) * 2021-06-24 2021-10-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炉料间接还原率及其确定喷吹煤量的计算方法
CN113569381B (zh) * 2021-06-24 2023-12-1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炉料间接还原率及其确定喷吹煤量的计算方法
CN113570108B (zh) * 2021-06-24 2024-01-0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炉料直接还原率及其确定入炉焦比的计算方法
CN114277205A (zh) * 2021-11-19 2022-04-05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高炉喷吹介质最佳喷吹量的方法
CN115198040A (zh) * 2022-07-12 2022-10-18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煤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98040B (zh) * 2022-07-12 2024-01-05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煤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3831A (zh) 一种高炉喷吹煤量的确定方法
CN104131122B (zh) 一种基于喷吹高温煤气的炼铁工艺
CN108330238B (zh) 一种利用超高富氧鼓风的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方法
CN106011341B (zh) 高炉冶炼钒钛矿提高煤比的方法
CN104726696B (zh) 中碱度厚料层烧结生产方法
CN108676947A (zh) 一种高炉喷吹用混合煤粉粒度确定方法
CN108411056A (zh) 一种高炉大配比使用块矿的方法
CN114438267A (zh) 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的炼铁系统
CN114277205A (zh) 一种确定高炉喷吹介质最佳喷吹量的方法
CN105112583B (zh) 一种喷吹煤中配入高炉炉前尘提高煤粉燃烧率的方法
CN109112240A (zh) 一种高炉合理富氧率的确定方法
CN114686626B (zh) 一种高炉富氧大比例喷吹烟煤冶炼废钢的方法
WO2023134368A1 (zh) 一种超高富氧低碳冶炼方法
CN104419793B (zh) 一种高炉护炉用钒钛铁焦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105036134A (zh) 电石炉和制备电石的方法
CN108315514A (zh) 高炉开炉装料方法
CN106467929A (zh) 多目标高炉冶炼工序碳排放优化方法
CN102242230A (zh) 一种生石灰粉喷吹方法
CN205151782U (zh) 电石炉
CN106480247B (zh) 一种以热固结含碳球团作为部分炉料的高炉操作方法
CN113416807B (zh) 一种改善大型高炉炉内透气性的装料方法
CN111349729B (zh) 高炉休风料配制方法、休风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3247008A (ja) 微粉炭多量吹込み高炉の操業方法
CN114395655A (zh) 一种降低欧冶炉工序能耗的方法
CN114292974A (zh) 一种捣固焦冶炼条件下降低高炉燃料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