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1893A -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1893A
CN108911893A CN201811070042.7A CN201811070042A CN108911893A CN 108911893 A CN108911893 A CN 108911893A CN 201811070042 A CN201811070042 A CN 201811070042A CN 108911893 A CN108911893 A CN 108911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slow releasing
releasing medicinal
insecticide
s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00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保同
熊忠华
石绪根
汤丽梅
彭大勇
周雯雯
李卫
韩冲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0700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1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1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30Layered or coated, e.g. dust-preventing coating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药肥,其组成成分按重量包括以下组分:杀虫剂0.004~0.8%,肥料50~85%,缓释剂0.5~5%,分散剂0.5~5%,余量为填充补料,其中杀虫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杀虫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将缓释剂和分散剂投入杀虫剂和肥料的混合物中使所得缓释药肥能同时具有防治虫害和补充稻田营养的功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缓释药肥的制备方法,将杀虫剂、分散剂和填充补料混合,将缓释剂喷涂于混合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烘干,造粒,得缓释药肥。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杀虫剂、分散剂和填充补料混合,再将缓释剂喷涂于其表面,能提高所得缓释药肥的持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和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的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肥料能提供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确保增产,增收,农药则可有效防治病、虫、草害,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每种植株均有其主要影响产量的害虫,水稻的主要害虫有蓟马和二化螟,在水稻栽培时需对害虫进行防治,目前多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为提高水稻产量,需给水稻补充氮磷钾元素,以及微量的硅锌镁硫硼等元素,则还需对水稻进行施肥以补充营养元素。
在传统的水稻生产中,施药和施肥通常是分开进行,不仅农民劳动强度大,而且药肥流失严重,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同时防治虫害和补充营养的缓释药肥。
一种缓释药肥,其组成成分按重量包括以下组分:
杀虫剂 0.004~0.8%;
肥料 50~85%;
缓释剂 0.5~5%;
分散剂 0.5~5%;
余量为填充补料。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缓释药肥,将杀虫剂和肥料混合,其中杀虫剂加入量为微量,配合少量缓释剂和分散剂使所得缓释药肥能同时具有防治虫害和补充稻田营养的功效。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缓释药肥,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杀虫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的组合,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所述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1~0.2%和0.003~0.6%。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的有效成分为N、P2O5、K2O、SiO2、Zn、Mg、S和B,其占肥料的重量比为5~30:1~10:2~20:0.1~2:0.1~2:0.1~2:0.1~2,其中N元素来自尿素,P元素由过磷酸钙提供,K元素由氯化钾和硅酸钾提供,Si元素由硅酸钾提供,Zn元素由硫酸锌提供,Mg元素由硫酸镁提供,S元素由硫酸锌和硫酸镁提供,B元素由硼酸提供。
进一步地,所述缓释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聚乙烯甲基醚、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阿拉伯胶、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淀粉、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丁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补料为粘土、高岭土、滑石粉、硅藻土、白炭黑、轻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缓释药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杀虫剂、分散剂和填充补料混合,搅拌,粉碎,制得药剂粉料;
(2)将缓释剂喷涂于肥料表面,制得肥料缓释颗粒剂;
(3)将药剂粉料和肥料缓释颗粒剂混合,烘干,得混合物;
(4)将缓释剂喷涂于混合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烘干,造粒,得缓释药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粉碎细度为300~350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药剂粉料和肥料缓释颗粒剂的混合过程为:
向肥料缓释颗粒剂喷水,当肥料缓释颗粒至完全湿润时,启动造粒,并匀速加入药剂粉料,待加入完成停止喷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将缓释剂和分散剂投入杀虫剂和肥料的混合物中使所得缓释药肥能同时具有防治虫害和补充稻田营养的功效;
(2)杀虫剂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的组合较其他组合所产生的效果更优;
(3)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杀虫剂、分散剂和填充补料混合,再将缓释剂喷涂于其表面,能提高所得缓释药肥的持续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照例2测定缓释药肥的持留性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杀虫剂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的组合,缓释剂选用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分散剂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淀粉的组合,填充补料选用粘土。
缓释药肥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质量分数98%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0.062kg和98%的吡蚜酮原药0.24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kg、聚乙烯醇3kg、羧甲基纤维素钠10kg和交联淀粉5kg,粘土86.693kg;
(2)将步骤(1)中所得产物投入双螺旋搅拌机内,充分搅拌后,粉碎,得细度325目的药剂粉料;
(3)称取尿素326kg、氯化钾160kg、过磷酸钙294kg、硅酸钾10kg、硫酸锌45kg、硫酸镁2kg、硼酸6kg,投入带有烘干装置的丸粒化造粒机内,转动造粒机,用喷枪将50%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悬浮液40kg喷于肥料颗粒外表,使之在肥料颗粒外表形成一层均匀的控释膜,得肥料缓释颗粒剂;
(4)向肥料缓释颗粒剂喷水,使其外表完全润湿,启动造粒机,继续喷水,同时缓慢加入药剂粉料,当加入完毕后,停止喷雾,加热烘干。
(5)向步骤(4)所得产物中喷涂50%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悬浮液60kg,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烘干,待冷却后送入筛分机筛分,得缓释药肥。
本实施例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24%,肥料占81%,缓释剂占4.84%,分散剂占1.94%,其中肥料中有效成分N、P2O5、K2O、SiO2、Zn、Mg、S和B的质量比为15:5:10:0.3:1:0.2:0.5:0.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06%,对应调整原料的加入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12%,对应调整原料的加入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36%,对应调整原料的加入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48%,对应调整原料的加入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72%,对应调整原料的加入量。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96%,对应调整原料的加入量。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192%,对应调整原料的加入量。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杀虫剂选用氟啶虫酰胺和杀虫双的组合,其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和0.024%。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单独选用20kg羧甲基纤维素钠。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选用等份额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淀粉、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丁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乙醇的组合,分散剂总重量为20kg。
对照例1
本对照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杀虫剂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和噻呋酰胺的组合,其占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6%、0.024%和0.006%。
对照例2
本对照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对照例不采用任何缓释剂。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照例所得缓释药肥分别测定对水稻蓟马和二化螟的协同效应防虫效果,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和对应水稻产量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对水稻蓟马的毒力指数进行测定时,当杀虫剂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的组合时,较其他组合有更优的协同效应,且噻呋酰胺会导致该协同效应大大下降;分散剂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淀粉的组合为最优组合。
表1
处理 理论毒力指数 实际毒力指数 共毒系数(CTC)
氯虫苯甲酰胺 51.52 - -
吡蚜酮 100 - -
实施例1 90.30 230.27 255.00
实施例2 75.76 141.25 186.44
实施例3 83.84 188.70 225.07
实施例4 93.07 241.39 259.36
实施例5 94.61 237.25 250.77
实施例6 96.27 234.55 243.64
实施例7 97.15 219.20 225.63
实施例8 98.53 207.26 210.35
实施例9 88.60 180.71 157.21
实施例10 85.94 173.08 151.88
实施例11 91.30 194.55 222.61
对照例1 77.68 175.04 134.58
实施例1~8所得缓释药肥对水稻蓟马的协同效应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与吡蚜酮以不同配比复配制备的药肥缓释颗粒剂对水稻蓟马具有较高活性,其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共毒系数达到250以上,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表2
处理 理论毒力指数 实际毒力指数 共毒系数(CTC)
氯虫苯甲酰胺 100 - -
吡蚜酮 13.57 - -
实施例1 30.86 82.35 266.85
实施例2 56.79 85.25 150.11
实施例3 42.38 84.75 199.98
实施例4 25.92 68.66 264.91
实施例5 23.17 57.33 247.43
实施例6 20.22 48.67 240.68
实施例7 18.65 41.99 225.17
实施例8 16.19 34.71 214.40
实施例9 33.04 58.99 187.26
实施例10 32.68 67.40 200.16
实施例11 30.73 58.43 192.41
对照例1 17.82 54.35 172.70
从表2可以看出,在对二化螟的毒力指数进行测定时,当杀虫剂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的组合时,较其他组合有更优的协同效应,且噻呋酰胺会导致该协同效应大大下降,分散剂的最优组合同样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淀粉的组合。
实施例1~8所得缓释药肥对水稻蓟马的协同效应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与吡蚜酮以不同配比复配制备的药肥缓释颗粒剂对水稻蓟马具有较高活性,其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共毒系数达到 260以上,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针对实施例1、实施例9和对照例1测定所得缓释药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比单独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上述测定中药肥的使用量均为1000千克/公顷,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的浓度为0.0006%,单独使用吡蚜酮的浓度为0.0024%,测定结果表明,实施例1所得缓释药肥能有效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较单独采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吡蚜酮的效果更优。
针对实施例1和对照例2测定缓释药肥的持留性,对稻田撒施1000千克/ 公顷的药肥,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药肥在刚施药时氯虫苯甲酰胺并未达到较高水平,反之对照例2处于较高水平,而实施例1的水平在之后的10天内逐渐上涨,对照例2的水平则急速下降,实施例1在50天后仍能达到较高水平,则当采用缓释剂时药肥在稻田的持留效果会大大增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重量包括以下组分:
杀虫剂0.004~0.8%;
肥料50~85%;
缓释剂0.5~5%;
分散剂0.5~5%;
余量为填充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杀虫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的组合,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占所述缓释药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01~0.2%和0.003~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的有效成分为N、P2O5、K2O、SiO2、Zn、Mg、S和B,其占肥料的重量比为5~30:1~10:2~20:0.1~2:0.1~2:0.1~2:0.1~2,其中N元素来自尿素,P元素由过磷酸钙提供,K元素由氯化钾和硅酸钾提供,Si元素由硅酸钾提供,Zn元素由硫酸锌提供,Mg元素由硫酸镁提供,S元素由硫酸锌和硫酸镁提供,B元素由硼酸提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聚乙烯甲基醚、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阿拉伯胶、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淀粉、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丁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补料为粘土、高岭土、滑石粉、硅藻土、白炭黑、轻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释药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杀虫剂、分散剂和填充补料混合,搅拌,粉碎,制得药剂粉料;
(2)将缓释剂喷涂于肥料表面,制得肥料缓释颗粒剂;
(3)将药剂粉料和肥料缓释颗粒剂混合,烘干,得混合物;
(4)将缓释剂喷涂于混合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烘干,造粒,得缓释药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粉碎细度为300~350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药剂粉料和肥料缓释颗粒剂的混合过程为:
向肥料缓释颗粒剂喷水,当肥料缓释颗粒至完全湿润时,启动造粒,并匀速加入药剂粉料,待加入完成停止喷水。
CN201811070042.7A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911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0042.7A CN108911893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0042.7A CN108911893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1893A true CN108911893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0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0042.7A Pending CN108911893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189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4527A (zh) * 2020-10-13 2021-01-08 黑龙江省绥北高科农作物研究院 一种农作物包衣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3948A (zh) * 2021-01-29 2021-04-30 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微量元素的双缓释型水稻药肥
CN112811959A (zh) * 2021-02-04 2021-05-18 赤天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虫啉的高塔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0456A (zh) * 2021-03-09 2021-06-18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用环境友好型洗脱剂及制备方法
CN113149780A (zh) * 2021-05-11 2021-07-23 安徽瑞然生物药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956286A (zh) * 2021-11-10 2022-01-21 枣阳市福星化工有限公司 草铵膦的制备方法,除草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769A (zh) * 2010-01-08 2010-06-09 张志高 一种含吡蚜酮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515936A (zh) * 2011-11-20 2012-06-27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杀虫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8557A (zh) * 2013-05-29 2013-09-11 张仕耀 一种中量元素肥料与农药的混合物
CN104151088A (zh) * 2014-09-02 2014-11-19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肥缓释制剂、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4151087A (zh) * 2014-09-02 2014-11-19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肥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4447076A (zh) * 2015-01-06 2015-03-25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杀虫防病营养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541506A (zh) * 2016-01-06 2016-05-04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田药肥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7540447A (zh) * 2017-09-13 2018-01-0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和杀虫双的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769A (zh) * 2010-01-08 2010-06-09 张志高 一种含吡蚜酮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515936A (zh) * 2011-11-20 2012-06-27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杀虫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8557A (zh) * 2013-05-29 2013-09-11 张仕耀 一种中量元素肥料与农药的混合物
CN104151088A (zh) * 2014-09-02 2014-11-19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肥缓释制剂、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4151087A (zh) * 2014-09-02 2014-11-19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肥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4447076A (zh) * 2015-01-06 2015-03-25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杀虫防病营养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541506A (zh) * 2016-01-06 2016-05-04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田药肥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7540447A (zh) * 2017-09-13 2018-01-0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和杀虫双的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4527A (zh) * 2020-10-13 2021-01-08 黑龙江省绥北高科农作物研究院 一种农作物包衣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3948A (zh) * 2021-01-29 2021-04-30 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微量元素的双缓释型水稻药肥
CN112811959A (zh) * 2021-02-04 2021-05-18 赤天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虫啉的高塔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0456A (zh) * 2021-03-09 2021-06-18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用环境友好型洗脱剂及制备方法
CN113149780A (zh) * 2021-05-11 2021-07-23 安徽瑞然生物药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956286A (zh) * 2021-11-10 2022-01-21 枣阳市福星化工有限公司 草铵膦的制备方法,除草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1893A (zh) 一种缓释药肥及制备方法
CN103030474B (zh) 一种甘蔗杀虫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6306B (zh) 滨海中重度盐碱地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方法
CN104355786A (zh) 一种水稻专用的可控缓释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7747A (zh) 一种丸粒化谷种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7445B (zh) 一种机施水稻专用控释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4355785A (zh) 一种长效缓释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0473A (zh)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甘蔗杀虫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4633A (zh) 一种自固化包膜缓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4475C (zh) 一种双季早稻及晚稻专用控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589B (zh) 一种小麦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425B (zh) 分层缓控多元肥及其制造工艺
CN105481555A (zh) 核壳结构生物型有机-无机控失肥
CN102850132A (zh) 冬小麦专用机施控释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12062634A (zh) 一种水稻缓释肥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
CN103497057A (zh) 一种土壤改良型油菜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9165A (zh) 一种富硒同步缓释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01266A1 (zh) 适合于大豆种植施用的缓释复合肥料
CN105481589A (zh) 一种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6205A (zh) 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922B (zh) 一种玉米专用长效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7238A (zh) 沃柑专用有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0328A (zh) 一种混合型纳米土壤硒素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5232B (zh) 玉米专用一次性机施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0360476C (zh) 缓释放有机、无机肥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