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1841B -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1841B
CN108901841B CN201810672104.5A CN201810672104A CN108901841B CN 108901841 B CN108901841 B CN 108901841B CN 201810672104 A CN201810672104 A CN 201810672104A CN 108901841 B CN108901841 B CN 108901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pid propagation
sweet potato
seedling
culture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21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1841A (zh
Inventor
侯夫云
王庆美
李爱贤
董顺旭
秦桢
解备涛
段文学
张海燕
张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06721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1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1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1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苗的繁育方法,属于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薯脱毒试管苗移栽到温室中培养1~7d,得快繁母株;2)待母株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进行快繁培养40~50d,得快繁苗;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快繁苗裁剪成一级快繁苗,所述一级快繁苗为包括1片叶子的快繁苗茎段;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一级快繁苗进行扦插培养,得繁育后的甘薯苗。本发明的繁育方法,繁育得到的甘薯苗,成活率为95.7~97.9%,繁殖倍数660~750,病毒携带率降低63~71%。

Description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甘薯病毒病严重危害甘薯的生产,是导致甘薯产量、品质降低和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病毒可通过薯块和秧苗传播,病毒积累也随之增多,造成甘薯产量和种性严重降低。目前,尚无对甘薯病毒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在我国还没有育成甘薯抗病毒病品种。因此,甘薯茎尖脱毒繁育技术仍是防治甘薯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
传统的脱毒甘薯繁育技术包括甘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四级繁育体系。传统的脱毒繁育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从脱毒苗到生产种需要3-4年,周期长;其次,在脱毒苗的生长繁育过程中,甘薯容易感染病毒、并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而逐代加重,种薯质量下降;再次,在繁育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增多,经济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苗繁育方法,缩短繁育周期,降低繁育成本,提高繁殖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苗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薯脱毒试管苗移栽到温室中培养1~7d,得快繁母株;2)待快繁母株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进行快繁培养40~50d,得快繁苗;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快繁苗裁剪成一级快繁苗,所述一级快繁苗为包括1片叶片的快繁母株茎段;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一级快繁苗进行扦插培养,得繁育后的甘薯苗。
优选的,步骤1)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带有原始培养基但不带培养瓶。
优选的,步骤1)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3~25℃,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土壤含水量为70~80%。
优选的,步骤1)所述移栽前在基质上覆盖黑地膜。
优选的,步骤1)所述移栽株行距为(8~12)cm×(8~12)cm。
优选的,步骤2)所述快繁培养的温度为25~32℃,光照强度为4000~6000lux。
优选的,步骤4)所述扦插的密度为2~3.5万株/亩。
优选的,步骤4)所述扦插培养的条件为:扦插后0~2d,温度为25~30℃,光照度为2000~3000lux;扦插2d后,温度为23~25℃,光照度为2000~3000lux。
优选的,步骤4)所述扦插培养的时间为14~20d。
优选的,从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的生育期第30~40d开始放蜂,所述放蜂量为2.0×104~2.2×104头/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苗繁育方法,直接利用试管苗进行移栽,种薯苗繁育周期短、质量容易控制,同时简化了操作过程,还缩短了缓苗时间,移栽10天后就长出新叶、新根,20天后就旺盛生长,成活率达到98%以上;扦插快繁时,当年薯苗的有效繁殖倍数可以达到600~800倍,可以满足甘薯苗的生产需求;获得的甘薯种薯苗,病毒携带率明显降低63~7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苗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薯脱毒试管苗移栽到温室中培养1~7d,得快繁母株;2)待快繁母株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进行快繁培养40~50d,得快繁苗;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快繁苗裁剪成一级快繁苗,所述一级快繁苗为包括1片叶片的快繁母株茎段;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一级快繁苗进行扦插培养,得繁育后的甘薯苗。
本发明在进行甘薯苗繁育时,首先将甘薯脱毒试管苗移栽到温室中培养1~7d,得快繁母株。本发明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优选的带有原始培养基但不带培养瓶,本发明对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的为经过常规技术手段获得并经过病毒检测的脱毒甘薯试管苗。本发明对所述原始培养基并没有特殊限定,可获得甘薯脱毒试管苗即可。本发明对甘薯脱毒试管苗的品种并没有特殊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甘薯脱毒试管苗品种为济薯26、济薯25和济紫薯1号。本发明所述培养优选的包括移栽过程,所述移栽优选的为将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移栽至温室中。本发明所述移栽的基质优选的包括沙壤土或壤土,所述基质中优选的包括农用链霉素,所述农用链霉素在基质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为0.007~0.01%,更优选为0.008~0.0095%,最优选为0.009%。本发明在所述基质上覆盖地膜,所述地膜的颜色优选的为黑色,本发明对所述地膜的规格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地膜即可。本发明在所述移栽前优选的还包括浇水过程,所述浇水的时间优选的为移栽前3~5d。本发明所述移栽的株行距优选为(8~12)cm×(8~12)cm,更优选为(9~11)cm×(9~11)cm,最优选为10cm×10cm。本发明在移栽完成后,优选的还包括一次浇水,所述水中优选包括甲基托布津,所述甲基托布津的剂型优选的包括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所述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优选为的70%质量浓度的可湿性粉剂。本发明对所述浇水的量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的使土壤含水量为70~80%。本发明在移栽完成后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3~25℃,更优选为24℃。本发明所述培养的光照度优选为2000~3000lux,更优选为2100~2800lux,最优选为2200lux。本发明所述培养的空气湿度优选为85~95%,更优选为87~94%,最优选为93%。本发明中,选用的农用链霉素和甲基托布津可以有效防治由培养基引起的细菌污染。本发明将试管苗移栽到土壤中,省略了驯化步骤,简化了操作过程,而且还缩短了缓苗时间,移栽10天后就长出新叶、新根,20天后就旺盛生长,成活率达到98%以上。
得快繁母株后,本发明待快繁母株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进行快繁培养40~50d,得快繁苗。本发明摘除顶部可以促进扩杈和分枝。本发明所述快繁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5~32℃,更优选为26~32℃,最优选为29~30℃。本发明所述快繁培养的光照强度优选为4000~6000lux,更优选为4200~5800lux,最优选为5200~5500lux。本发明所述快繁苗的长度优选为25~30cm。
得快繁苗后,本发明将所述快繁苗裁剪成一级快繁苗,所述一级快繁苗为包括1片叶片的快繁苗茎段。本发明对所述裁剪的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裁剪方法即可,同时对裁剪得到的一级快繁苗也没有特殊限定,茎段上包括1片叶片即可。
得一级快繁苗后,本发明将所述一级快繁苗进行扦插培养,得繁育后的甘薯苗。本发明所述扦插的方式优选的为一垄双行扦插,所述垄的宽度优选为25~35cm,更优选为28~32cm,最优选为30cm。本发明所述扦插的密度优选的为2~3.5万株/亩,更优选为2.2~3.2万株/亩,最优选为3万株/亩。本发明所述扦插的培养条件随着扦插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扦插后0~2d,温度优选为25~30℃,更优选为26~28℃,最优选为27℃;光照度优选为2000~3000lux,更优选为2100~2800lux,最优选为2300lux;扦插2d后,温度优选为为23~25℃,更优选为24~25℃,光照度优选为2000~3000lux,更优选为2200~2800lux,最优选为2700lux。本发明所述扦插培养的时间优选为14~20d。
在本发明中,优选从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的生育期第30~40d开始放蜂,所述放蜂量为2.0×104~2.2×104头/亩。本发明所述放蜂优选的为悬挂蜂卡,所述悬挂蜂卡的时间优选的从32~38d开始,更优选的从33~36d开始,最优选的从35d开始。本发明所述蜂卡的悬挂频率优选为每隔7~14d悬挂一次,更优选为8~12d悬挂一次,最优选为10d悬挂一次。本发明所述蜂卡优选悬挂在甘薯叶片基部,所述蜂卡优选的包括丽蚜小蜂蜂卡。本发明所述蜂卡优选的分7次悬挂,共放蜂2.0×104~2.2×104头/亩。本发明中所述放蜂可进行飞虱防治,可有效防治飞虱,促进了甘薯绿色生态发展。
本发明得到繁育后的甘薯苗后,优选的还包括每年6月份种植在大田中,获取生产种。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甘薯苗繁育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常规技术手段获得的、经过病毒检测的济薯26脱毒甘薯试管苗移栽到温室,利用打孔器在覆盖有黑膜的肥沃壤土中打成10×10cm的孔,将带有培养基的薯苗放入孔中,覆土盖好后,浇水。在24℃,2500lux条件下培养生长,移栽7天后完成驯化。
当苗子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促进扩叉。移栽后45天待苗长到30cm时,剪成1叶节苗子在30℃温室土壤中进行扦插,扦插密度为2.5万株/亩,以苗繁苗在温室中进行高倍快繁。
在薯苗生长期35天开始,在甘薯叶片基部悬挂丽蚜小峰峰卡,分7次释放,每隔10天放一次,第一次次放蜂3000头/亩,第二次放蜂2000头/亩,3~7次每次放蜂3400头/亩,共放蜂2.2×104头/亩。
将以上的脱毒甘薯苗于6月份左右种植在大田中,获取生产种。
经统计发现:繁育后的甘薯苗成活率为99.2%,当年繁殖系数达660,病毒携带率为12.1%。
实施例2
将常规技术手段获得的、经过病毒检测的济紫薯1号脱毒甘薯试管苗,移栽到温室覆有黑膜的肥沃沙壤土中。在25℃,3000lux培养生长,移栽7天后,完成驯化。
当苗子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促进扩叉。移栽后50天待苗长到28cm时,剪成1叶节苗子在32℃温室土壤中进行扦插,扦插密度为3.0万株/亩,以苗繁苗在温室中进行高倍快繁。
在薯苗生长期37天开始,在甘薯叶片基部悬挂丽蚜小峰峰卡,分7次释放,每隔10天放一次,第一次次放蜂2800头/亩,第二次放蜂2200头/亩,3~7次每次放蜂3000头/亩,共放蜂2.0×104头/亩。
将以上的脱毒甘薯苗于6月10日种植在大田中,获取生产种。
经统计发现,繁育后的甘薯苗成活率为98.7%,当年繁殖系数达750,病毒携带率为14.7%。
实施例3
将常规技术手段获得的、经过病毒检测的济薯25脱毒甘薯试管苗移栽到温室。利用打孔器在覆盖有黑膜的肥沃壤土中打成10×10厘米的孔,将带有培养基的薯苗放入孔中,覆土盖好后,浇水。在23℃,2000lux条件下培养生长,移栽7天后,完成驯化。
当苗子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促进扩叉。移栽后48天待苗长到30cm时,剪成1叶节苗子在28℃温室土壤中进行扦插,扦插密度为3.2万株/亩,以苗繁苗在温室中进行高倍快繁。
在薯苗生长期35天开始,在甘薯叶片基部悬挂丽蚜小峰峰卡,分7次释放,每隔10天放一次,第一次次放蜂2500头/亩,第二次放蜂2500头/亩,3~7次每次放蜂3200头/亩,共放蜂2.1×104头/亩。
将以上的脱毒甘薯苗于6月份10日种植在大田中,获取生产种。
经统计发现,繁育后的甘薯苗成活率为99.6%,当年繁殖系数达730,病毒携带率为11.5%。
对比例
将常规技术手段获得的、经过病毒检测的济薯25或济薯26或济紫薯1号脱毒甘薯试管苗,移栽到穴盘中,在驯化室内25℃,2000-3000lux驯化培养25-30天。将薯苗移植到高肥水的防虫温室内,小垄栽植,垄宽为25-40cm,垄高为15-20cm,栽植密度为1.5万株/亩。待苗长到25-30cm时,剪成2叶节进行扦插,以苗繁苗进行高倍快繁。
在薯苗生长期间,叶面喷施1-2%尿素,每6-8天浇水1次,促进薯苗生长.高倍快繁时间为2~3个月。
将以上的脱毒甘薯苗于6月10日种植在大田中,获取生产种。
经统计发现,繁育脱毒苗成活率为95.2%,繁殖系数为400,病毒携带率为39.4%。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甘薯苗的繁育方法,繁育得到的甘薯苗,成活率为98.7~99.6%,繁殖系数660~750,病毒携带率为11.5~14.7%,相较于对比例,成活率提高了0.5~2.7%,繁殖系数提高了1.65~1.875倍,病毒携带率降低了63~7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甘薯苗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薯脱毒试管苗移栽到温室中培养1~7d,得快繁母株;2)待母株苗长出第二片新叶时,摘除顶部,进行快繁培养40~50d,得快繁苗;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快繁苗裁剪成一级快繁苗,所述一级快繁苗为包括1片叶子的快繁苗茎段;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一级快繁苗进行扦插培养,得繁育后的甘薯苗;
步骤1)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带有原始培养基但不带培养瓶;
步骤1)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3~25℃,光照度为2000~3000lux,土壤含水量为70~80%;
步骤2)所述快繁培养的温度为25~32℃,光照强度为4000~6000lux;
步骤4)所述扦插培养的条件为:扦插后0~2d,温度为25~30℃,光照度为2000~3000lux;扦插2d后,温度为23~25℃,光照度为2000~3000lux;
步骤4)所述扦插的密度为2~3.5万株/亩;
步骤4)所述扦插培养的时间为14~2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移栽前在基质上覆盖黑地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移栽的株行距为(8~12)cm×(8~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甘薯脱毒试管苗的生育期第30~40d开始放蜂,所述放蜂量为2.0×104~2.2×104头/亩。
CN201810672104.5A 2018-06-26 2018-06-26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Active CN108901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2104.5A CN108901841B (zh) 2018-06-26 2018-06-26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2104.5A CN108901841B (zh) 2018-06-26 2018-06-26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1841A CN108901841A (zh) 2018-11-30
CN108901841B true CN108901841B (zh) 2020-01-17

Family

ID=64422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2104.5A Active CN108901841B (zh) 2018-06-26 2018-06-26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18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677A (zh) * 2019-04-16 2019-06-14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甘薯脱毒试管苗直接入土移栽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487A (zh) * 2015-04-28 2015-07-2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紫色甘薯脱毒及穴盘快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487A (zh) * 2015-04-28 2015-07-2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紫色甘薯脱毒及穴盘快繁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1841A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thore et al. Ex vivo implications of phytohormones on various in vitro responses in Leptadenia reticulata (Retz.) Wight. & Arn.—an endangered plant
CN111543238B (zh) 一种抗苹果枝枯病香梨树的抚育方法
CN102919045A (zh) 罗汉果一年一种二收高产栽培技术
CN103210848A (zh) 青花菜侧枝培育植株以及杂交制种方法
CN109496575B (zh) 一种低热河谷区嫁接茄子长季节种植技术
CN104719164A (zh) 一种甘薯脱毒原原种薯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5766619B (zh) 一种黄花菜种子的培育方法
CN106386361A (zh) 一种枣树的简易修剪方法
CN110786216A (zh) 一种大蒜气生鳞茎直播种植方法
CN105766348A (zh) 一种土豆的种植方法
CN108901841B (zh) 甘薯脱毒试管苗温室绿色快繁方法
CN110741930B (zh) 一种适于切花菊热处理茎尖脱毒组培基质及方法
CN109526743B (zh) 大蒜愈伤组织快繁和良种繁育方法
CN104303765B (zh) 石斛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875322A (zh) 一种茶树营养钵无性系快繁方法
CN107548858B (zh) 一种苹果苗木繁育方法
CN105519337A (zh) 一种花生一年三代加代育种技术
CN106105988B (zh) 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
AU2018329159A1 (en)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sugarcane seedlings
CN114711113A (zh) 一种二次填充基质的烟草育苗方法
CN103782808A (zh) 茄属茄子抗青茄砧及烟草嫁接茄子的嫁接培育方法
CN111615983A (zh) 一种蒙枣树的种植技术
CN111264280A (zh) 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
CN110622859A (zh) 紫皮石斛高芽诱导育苗法
CN109287398A (zh) 一种神椒一号高产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