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1072A -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1072A
CN108901072A CN201811012271.3A CN201811012271A CN108901072A CN 108901072 A CN108901072 A CN 108901072A CN 201811012271 A CN201811012271 A CN 201811012271A CN 108901072 A CN108901072 A CN 108901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communic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ban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22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1072B (zh
Inventor
高野裕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0122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1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1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81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schedule organisation, e.g. priority, sequen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04W16/16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for PBS [Private Base St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问题】使一次系统能够高效地提供关于空闲通信资源的通知,并且使二次系统能够容易地确认所述通信资源。【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配备有: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一次系统的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对子帧进行选择的选择单元,该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在该子帧期间,该频带可以被二次系统用来进行二次利用。无线通信单元发送该频带的系统信息,该频带的系统信息包括针对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本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4月18日、国家申请号为201380032653.1、发明名称为“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速蜂窝无线通信方案如长期演进(LTE)和WiMAX已经投入实际使用,显著地提高了针对移动用户的无线通信服务的通信速率。此外,第四代蜂窝无线通信方案如先进LTE(LTE-A)的引进将有望更大地提高通信速率。
同时,随着移动用户的数目迅速增加,需要高数据速率的应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其结果是,蜂窝无线通信方案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移动用户的所有需求。相应地,开发用于频率资源的有效使用的技术以维持或提高通信速率。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有助于将多个二次通信服务之间的通信资源进行共享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2-34326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当一次系统的通信资源中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被有效使用时,例如,即使当二次系统期望使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时,对于二次系统来说,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也很模糊。为此,期望一次系统将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通知给二次系统,但是取决于通知技术,一次系统的负担可能会增加,并且二次系统可能难以检查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
针对这一点,期望提供下述机制:在该机制中,一次系统有效地将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进行通知,并且二次系统能够容易地检查通信资源。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有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该一次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及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被配置成选择其中该频带能够由二次使用该频带的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该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该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该频带的系统信息。
根据本公开,提供有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该一次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选择其中该频带能够由二次使用该频带的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该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以及发送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该频带的系统信息。
根据本公开,提供有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当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该一次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选择其中该频带能够由二次使用该频带的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时,接收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该频带的系统信息,该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使该无线通信单元在由该识别信息识别的子帧内使用该频带来进行无线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一次系统能够高效地将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进行通知,并且二次系统能够容易地检查通信资源。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用于描述TDD的无线帧的示例性格式的说明图。
[图2]图2是用于描述TDD的无线帧中包括的示例性特殊子帧的说明图。
[图3]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示例性示意配置的说明图。
[图4]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5]图5是用于描述MBSFN子帧的示例性通信资源的说明图。
[图6]图6是用于描述MBSFN子帧中的保护区的第一示例的说明图。
[图7]图7是用于描述MBSFN子帧中的保护区的第二示例的说明图。
[图8]图8是用于描述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示例性通信资源的说明图。
[图9]图9是用于描述示例性的上行链路子帧中释放的通信资源的说明图。
[图10]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11]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UE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12]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3]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子帧选择处理(当采用FDD时)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图14]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子帧选择处理(当采用TDD时)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图15]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子帧设置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图16]图1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子帧设置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图17]图17是用于描述从二次系统到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示例性干扰的说明图。
[图18]图18是用于描述抑制从二次系统到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干扰的示例性技术的说明图。
[图19]图1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20]图2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eNodeB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21]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eNodeB侧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图22]图2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家用eNodeB侧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图23]图23是用于描述每个TDD配置中的UE侧处的下行链路接收时刻和上行链路发送时刻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24]图24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3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25]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子帧选择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具有基本上相同功能和结构的元素,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将按以下顺序来进行描述。
1.介绍
1.1.有效使用频率资源的技术领域
1.2.用于有效地使用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频率二次使用
1.3.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
1.4.LTE中的FDD/TDD
1.5.技术问题
2.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示意配置
3.第一实施例
3.1.概述
3.2.eNodeB的配置
3.3.家用eNodeB的配置
3.4.UE的配置
3.5.处理流程
3.6.修改示例
4.第二实施例
4.1.概述
4.2.eNodeB的配置
4.3.家用eNodeB的配置
4.4.处理流程
5.第三实施例
5.1.概述
5.2.eNodeB的配置
5.3.处理流程
6.结论
<<1.介绍>>
首先,将对下述内容进行描述:对频率资源进行有效使用的技术领域、用于将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进行有效使用的频率二次使用、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LTE中的FDD/TDD、以及技术问题。
<1.1.用于有效使用频率资源的技术领域>
首先,将描述用于有效使用频率资源的技术领域。例如,以下技术领域是用于有效使用频率资源的技术领域的代表。
-单个运营商内的频率共享
-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频率共享
-用于将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进行有效使用的频率二次使用
-对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实时拍卖
第一,单个运营商内的频率共享是通过在同一运营商的不同通信方案中的通信系统之间租用频率资源来改进频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技术。该不同通信方案以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长期演进(LTE)为例。例如,LTE网络中的流量迅速增加并且W-CDMA网络中的流量较小,这使得能够临时将W-CDMA网络中的频率资源的一部分用到LTE网络中。其结果是,可以增加LTE网络的通信容量,从而导致W-CDMA网络和LTE网络二者的总流量增加。换言之,可以增加能够被容纳在W-CDMA网络和LTE网络二者中的终端设备的数目。
第二,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频率共享是通过在不同运营商的通信系统之间租用频率资源来改进频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技术。假设在这种频率共享中,不同运营商(如运营商A和运营商B)在同一区域中同时提供无线通信服务。例如,运营商A和运营商B均提供LTE的无线通信服务。例如,运营商B的LTE网络中的流量迅速增加并且运营商A的LTE网络中的流量较小,这使得能够临时将运营商A的LTE网络中的频率资源的一部分用到运营商B的LTE网络中。其结果是,可以增加运营商B的LTE网络的通信容量,从而导致运营商B的LTE网络中的流量增加。
第三,用于有效地使用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频率二次使用是通过在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租用频率资源来改进频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技术。该一次系统也被称为一次系统。该二次系统也被称为二次系统。一次系统是具有优先权的主系统。例如,一次系统是LTE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二次系统是包括无线LAN系统或者家用eNodeB和与其相邻的用户设备(UE)的LTE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当一次系统具有未使用的频率资源时,二次系统临时地使用该频率资源。
第四,对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实时拍卖是通过拍卖来将频率资源租借给期望使用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运营商的技术。
本公开聚焦于用于有效地使用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频率二次使用。在本公开中,例如,对当该技术被应用到LTE平台中时所必需的技术进行描述。
<1.2.用于有效使用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频率二次使用>
(LTE中的频率二次使用的前提)
在LTE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块(RB)是上行链路调度单位和下行链路调度单位。资源块是12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的通信资源。通信资源能够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进行划分。用户设备(UE)能够使用以资源块为单元的通信资源。此外,下行链路通信资源和上行链路通信资源以资源块为单位来分配给UE。
在LTE无线通信系统中,不一定所有的资源块都在所有的时间被使用。换言之,当小区中UE的数目较小或者当UE的上行链路流量或下行链路流量较小时,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块。当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被一次系统释放并且被二次系统有效使用时,能够改进吞吐量。
(待有效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单位)
如上所述,描述了资源块即12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的通信资源作为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资源块是最小调度单位。作为第一示例,释放到二次系统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单位是资源块。作为第二示例,释放到二次系统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单位是子帧。换言之,将频带(例如,分量载波)×1毫秒(ms)的通信资源释放到二次系统。
人们认为,对释放通信资源作出决定的频率根据被释放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单位而不同。
例如,当被释放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单位是资源块时,决定释放的频率可能非常高。换言之,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可能被高度动态地释放。这是因为,由于针对每个资源块来决定使用资源块的UE,所以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块紧后面的资源块可能不处于闲置状态。因此,例如,决定释放资源块的频率是1ms(子帧的长度)。
同时,例如,当被释放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单位是子帧时,决定释放的频率可能低。换言之,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可能被半静态地释放。例如,决定释放以子帧为单位的通信资源的频率是若干个10ms的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在该若干个10ms的时间段期间,在10ms的无线帧中释放的以子帧为单位的通信资源由二次系统使用。
本公开聚焦于释放以子帧为单位的通信资源。
<1.3.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
(概述)
接着,将对通常的一次系统和通常的二次系统进行描述。一次系统是具有用于使用通信资源的优先权的系统。同时,二次系统是当一次系统的通信资源中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时在不影响一次系统的条件下使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系统。因此,一次系统具有高于二次系统的优先权。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示例)
例如,一次系统是LTE无线通信系统。同时,例如,二次系统是无线LAN通信系统。作为另一示例,二次系统可能是包括以P2P模式运行的UE的LTE的无线通信系统。此外,作为另一示例,二次系统可能是包括独立的eNodeB(例如,家用eNodeB或者微微eNodeB)以及与该eNodeB通信的UE的无线通信系统。
(LTE中的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一次系统的优先权高,而二次系统的优先权低。在这种情况下,二次系统向一次系统发送某个信号是难以想象的。换言之,二次系统向一次系统发送关于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询问是难以想象的。这是因为这类询问可能增加一次系统的负担。通常,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之间不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是在不影响一次系统的情况下,独立地确定处于闲置状态的一次系统的通信资源并且对所确定的通信资源进行使用。此处,当二次系统对一次系统有影响时,例如,意味着由二次系统使用该通信资源发送的信号作用为对一次系统的干扰源,一次系统的吞吐量因此被降低。
此外,当一次系统是LTE无线通信系统时,由于无线通信系统是蜂窝方案的系统,所以一次系统中的某个小区与一次系统中的另一小区相邻。在这种情况下,当某个小区中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并且二次系统使用该通信资源时,期望认为二次系统的发送信号可能作用为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源。
如上所述,通常,根据现有技术,在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不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为此,二次系统在足够长的时间段期间测量一次系统的无线电波,然后确定通信资源是否在一次系统中正在被使用(即,是否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然后,当确定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时,二次系统使用被认为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
<1.4.LTE中的FDD/TDD>
此处,将对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进行描述。在LTE中可以采用FDD和TDD二者。在FDD中,在频率方向上使用上行链路专用频带和下行链路专用频带。此外,在FDD中,在时间方向上使用包括10个子帧的无线帧的格式。同时,在TDD中,在时间方向上也使用包括10个子帧的无线帧的格式。然而,在TDD中,在上行链路通信和下行链路通信二者中使用同一频带。下面将参照图1对TDD的无线帧的格式进行具体描述。
图1是用于描述TDD的无线帧的示例性格式的说明图。参照图1,无线帧是LTE中的时间单位,并且长度为10ms。此外,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子帧也是LTE中的时间单位,并且长度为1ms。在TDD中,针对每个子帧来设置链路方向。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无线帧中,下行链路方向被设置为子帧#0的链路方向,而上行链路方向被设置为子帧#3的链路方向。
此处,上行链路指代从UE到eNodeB的通信,而下行链路指代从eNodeB到UE的通信。在图1中,D指示下行链路子帧,U指示上行链路子帧,而S指示特殊子帧。稍后将对特殊子帧进行描述。
在遵循LT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FDD。然而,TDD具有超过FDD的若干优点。
例如,TDD就确保频带而言具有优点。在FDD中,必须确保一对上行链路频带和下行链路频带,而在TDD中,只需要确保一个频带。
此外,例如,TDD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比率而言具有优点。例如,在FDD中,当确保20MHz的上行链路频带和20MHz的下行链路频带时,上行链路通信资源与下行链路通信资源的比率被固定为1:1。同时,在TDD中,当确保20MHz的频带时,上行链路通信资源与下行链路通信资源的比率是可变的。换言之,在TDD中,可以通过改变无线帧中的每个子帧的链路方向的配置(在下文中称为“TDD配置”)来改变上行链路通信资源与下行链路通信资源的比率。
由于上述优点,在遵循LTE或者先进LT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的TDD有望增加。
此外,尽管TDD具有上述优点,但是有必要确保用于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间。为此,在TDD中,在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插入特殊子帧。下面将参照图2对特殊子帧进行具体描述。
图2是用于描述遵循TDD的无线帧中包括的示例性特殊子帧的说明图。参照图2,图2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无线帧中的子帧#0至#2。此处,子帧#0是下行链路子帧,子帧#1是特殊子帧,而子帧#2是上行链路子帧。从eNodeB的角度来看,由于空间传播延迟或者UE中的处理装置,UE接收的子帧#0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时间从该格式中的子帧#0的时间被延迟。此外,为了使数据在该格式中的子帧#2的时间到达eNodeB,UE必须事先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因此,特殊子帧被限定为获得对应于下行链路中的延迟的时间和上行链路中被加速的时间的区域。换言之,特殊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特殊子帧还包括保护时段。如上所述,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间处插入特殊子帧是TDD的劣势。
<1.5.技术问题>
将对何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有效使用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频率资源的频率二次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行描述。此处,假设以子帧为单位的通信资源被释放。将以其中在例如LTE或者先进LTE平台上实现如上所述的频率二次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现有技术的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通常不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为此,二次系统在足够长的时间段期间测量一次系统的无线电波,然后确定通信资源是否在一次系统中正在被使用(即,是否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然后,当确定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时,二次系统使用被认为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二次系统并不知道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更具体而言,通过二次系统的测量来确定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的技术存在风险,因为一次系统可能紧接着该确定就开始通信,因此难以准确地指定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此外,在该技术中,由于测量花费很长时间,因此难以在比用于测量所必需的时间段更短的时间段中指定变得可用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
因此,当LTE无线通信系统是一次系统并且该一次系统的通信资源被二次使用时,期望一次系统将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通知给二次系统。作为通知技术,考虑使用一次系统的LTE无线接入将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通知给二次系统的技术。这是因为考虑到其中一次系统的eNodeB经由核心网络(以及因特网)向二次系统给出通知的技术会花费很长时间并且不能有效地释放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此处,取决于通知技术,可能会增加一次系统的负担,并且二次系统可能难以检查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
针对这一点,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一次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进行通知,并且二次系统能够容易地检查通信资源。接着,将对<<2.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示意配置>>、<<3.第一实施例>>、<<4.第二实施例>>以及<<5.第三实施例>>的具体内容进行描述。
<<2.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示意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3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示意配置进行描述。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示例性示意配置的说明图。参照图3,图3示出了包括eNodeB 100和UE 200的一次系统以及包括家用eNodeB 300和UE 400的二次系统。如上所述,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是例如LTE或者先进LTE无线通信系统。
(一次系统)
例如,如上所述,一次系统包括eNodeB 100和UE 200。eNodeB 100在一次系统的小区10中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UE 200进行无线通信。例如,该频带是分量载波(CC)。该CC具有最大20MHz的带宽。
eNodeB 100以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与UE 200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是10ms的无线帧。此外,由于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所以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也被称为1ms的子帧。
eNodeB 100以资源块为单位进行上行链路调度和下行链路调度。换言之,eNodeB100以资源块为单位向UE 200分配上行链路通信资源和下行链路通信资源。CC在频率方向上最多包括110个资源块,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包括2个资源块。换言之,针对每个子帧,CC最多包括220个资源块。
(二次系统)
例如,如上所述,二次系统包括家用eNodeB 300和UE 400。二次系统二次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换言之,家用eNodeB 300使用一次系统中未使用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与UE 400进行通信。特别地,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一次系统中未使用的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是以子帧为单位的通信资源。换言之,家用eNodeB 300在其中CC没有被一次系统使用的子帧内使用CC与UE 400进行通信。
<<3.第一实施例>>
<3.1.概述>
接着,将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次系统选择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然后,一次系统发送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系统信息。换言之,一次系统将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的识别信息作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
在LTE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其中eNodeB发送控制信息的技术,存在三种类型的技术,即,通过PDCCH来发送控制信息的第一发送技术、通过PDSCH的RRC信令来发送控制信息的第二发送技术、以及将控制信息作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的第三发送技术。
首先,在第一发送技术中,通信资源的浪费巨大。PDCCH是用于发送关于对每个资源块进行控制的信息的信道。为此,当通过PDCCH来发送指示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的半静态信息时,通信资源的浪费巨大。
此外,在第二发送技术中,二次系统不容易检查可用的通信资源。针对通过RRC信令的通知,有必要通过将一次系统中的随机存取信道(RACH)中的频带和若干个控制处理进行同步来连接处于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的二次系统的通信装置。因此,二次系统难以或者不方便通过RRC信令来接收信息。
同时,在第三发送技术中,不存在如第一发送技术中那样对通信资源的浪费。换言之,因为针对每个频带来发送系统信息,所以适合于发送指示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即,其中频带被释放的子帧)的半静态信息。此外,不存在像第二发送技术中那样的对于二次系统的困难或者不方便。换言之,因为系统信息是能够在频带同步之后来检查的信息,所以二次系统能够容易地检查系统信息。
因此,如上所述,一次系统将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的识别信息作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释放所选择的子帧的通信资源,一次系统将子帧设置为规定类型的子帧。
<3.2.eNodeB的配置>
将参照图4至图9对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1的示例性配置进行描述。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1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4,eNodeB 100-1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网络通信单元120、存储单元130、以及控制单元140。
(无线通信单元110)
无线通信单元110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与一次系统的UE 200进行无线通信。例如,频带是具有最大20MHz带宽的分量载波(CC)。此外,无线通信单元110在时间方向上以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使用CC与UE 200进行通信,即,以10ms的无线帧(或者1ms的子帧)为单位。
此外,例如,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当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被控制单元140(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时,无线通信单元110发送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该频带的系统信息。无线通信单元110通过物理广播信道(PB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发送系统信息。
例如,无线通信单元210包括天线和RF电路。
(网络通信单元120)
网络通信单元120与其他通信节点通信。例如,网络通信单元120直接与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或者经由某个通信节点与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通信。
(存储单元130)
存储单元130存储对于NodeB 100的操作来说必要的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单元130包括存储介质如硬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
(控制单元140)
控制单元140提供eNodeB 100-1的各种类型的功能。例如,控制单元140对应于处理器如CPU或者DSP,并且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30或者任何其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以提供各种类型的功能。控制单元140包括调度单元141、子帧选择单元143、子帧设置单元145、以及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
(调度单元141)
调度单元141进行上行链路调度和下行链路调度。例如,调度单元141以资源块为单位进行调度。换言之,eNodeB 100以资源块为单位将上行链路通信资源和下行链路通信资源分配给UE 200。
此外,例如,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当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被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时,调度单元141不对所选择的子帧的通信资源进行调度。换言之,调度单元141不将所选择的子帧的资源块分配给任何UE 200。
(子帧选择单元143)
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例如,子帧选择单元143基于频带的利用状态来选择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将对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FDD时选择子帧的示例以及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TDD时选择子帧的示例进行描述。
首先,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FDD时,频带在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中的任何一者之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子帧选择单元143基于频带的利用状态来确定无线帧中包括的10个子帧中的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子帧的数目。然后,子帧选择单元143从无线帧中包括的10个子帧中选择所确定的数目(或者小于所确定的数目的数目)个子帧。
此外,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TDD时,每个子帧属于下行链路子帧或上行链路子帧中的任何一者。在下行链路子帧中频带被用于下行链路,在上行链路子帧中频带被用于上行链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子帧选择单元143基于下行链路中频带的利用状态,在无线帧中包括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确定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数目。然后,子帧选择单元143从无线帧中包括的下行链路子帧中选择所确定的数目(或者小于所确定的数目的数目)个下行链路子帧。类似地,例如,子帧选择单元143基于上行链路中频带的利用状态,在无线帧中包括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确定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数目。然后,子帧选择单元143从无线帧中包括的上行链路子帧中选择所确定的数目(或者小于所确定的数目的数目)个上行链路子帧。
此外,当一次系统是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时,例如,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上行链路子帧优先于选择下行链路子帧来作为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当上行链路子帧被选择时,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比当下行链路子帧被选择时更多的通信资源。因此,通信资源能够被更有效地使用。此外,当上行链路子帧被选择时,一次系统不需要对该子帧进行设置,稍后将对此进行描述。因此,能够减少一次系统的负担。
例如,频带的利用状态是处于与频带呈连接状态的UE的数目、该UE的数目和期望与频带连接的UE的数目的总和、频带中的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以及频带中的流量中的至少一者的实际值或估计值或者从该实际值或估计值得到的值。
子帧选择单元143生成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作为第一示例,子帧的识别信息可以是10位信息,并且这10位中的每一位可以指示无线帧中包括的一个子帧的通信资源是否被释放。作为第二示例,可以根据子帧的数目,事先决定在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中的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此外,子帧的识别信息可以是多位信息,并且该多个位可以指示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的数目。作为第三示例,可以事先决定在10个子帧中的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的多个模式(pattern)(例如,7个模式)。此外,子帧的识别信息可以是唯一地识别该多个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模式的多位信息(例如,3位信息)。
(子帧设置单元145)
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不在下行链路单播发送中使用的规定类型的子帧。例如,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更具体而言,当目标频带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要选择的子帧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MBSFN子帧。换言之,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FDD时,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用于下行链路频带的MBSFN子帧。此外,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TDD时,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下行链路子帧设置为MBSFN子帧。因为设置了MBSFN子帧,所以二次系统能够使用该子帧内更多的通信资源。下面将参照图5对这一点进行具体描述。
图5是用于描述MBSFN子帧的示例性通信资源的说明图。参照图5,示出了在频率方向(f)和时间方向(t)上被划分的通信资源40来作为MBSFN子帧中的通信资源。在频率方向上示出了12个子载波。在时间方向上示出了1个子帧(即,14个OFDM符号)。换言之,示出了12×14个资源元素(RE),并且两个资源块(RB)被示出为在时间方向上并排。通信资源40的区域41是对应于通常的子帧中的PDCCH的区域,而通信资源40的区域43是对应于通常的子帧中的PDSCH的区域。在MBSFN子帧中,UE 200在与通常的子帧中的PDCCH对应的区域41中接收通用参考信号(CRS)45。
即使当没有接收到定向于UE 200自己的装置的数据时,UE 200在通常的子帧内接收PDCCH(区域41)的信号和PDSCH(区域43)的CRS。同时,当MBSFN子帧被设置为子帧时,不是MBSFN目标的UE 200被配置成只在MBSFN子帧内接收PDCCH的CRS 45。因此,因为MBSFN子帧被设置为所选择的子帧,并且一次系统的UE 200中的任何UE都没有被设置为针对该子帧的MBSFN目标,所以一次系统的UE 200不在该子帧内接收PDCCH(区域41)的CRS 45以外的信号。其结果是,二次系统能够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使用除了与PDCCH的CRS 45对应的通信资源以外的通信资源。因此,与其中简单地不对所选择的子帧进行调度的技术相比,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
将MBSFN子帧设置为子帧可以在子帧被选择之后或者子帧被选择之前进行。
已经描述了通过设置MBSFN子帧来释放通信资源,但是存在对释放通信资源的约束。更具体而言,可设置为MBSFN子帧的子帧限于无线帧中包括的10个子帧中的特定子帧。因此,特定子帧的通信资源是释放目标。例如,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FDD时,禁止将MBSFN子帧设置为子帧#0、子帧#4、子帧#5、以及子帧#9。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子帧#1、子帧#2、子帧#3、子帧#6、子帧#7、以及子帧#8的通信资源是释放目标。此外,通过子帧#0和子帧#5来发送同步信号。此外,当在一次系统中采用TDD时,禁止将MBSFN子帧设置为子帧#0、子帧#1、子帧#2、子帧#5、以及子帧#6。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子帧#3、子帧#4、子帧#7、子帧#8、以及子帧#9的通信资源是释放目标。此外,通过子帧#0、子帧#1、子帧#5、以及子帧#6来发送同步信号。子帧#1是特殊子帧,其前半部分(可变)被部分发送。
此外,当MBSFN子帧被设置为所选择的子帧时,将指示该子帧是MBSFN子帧的通知给予属于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1的UE 200(即,RRC连接(RRC_Connected)的UE 200)。例如,系统信息中包括用于通知所选择的子帧是MBSFN子帧的信息。通过该通知,保证了在所选择的子帧内PDCCH的CRS 45以外的信号不会被UE 200接收。
此外,为了防止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子帧中的某些通信资源不由二次系统使用。
作为第一示例,在所选择的子帧内,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与参考信号的通信资源接近的通信资源不由二次系统使用。下面将参照图6对这一点进行具体描述。
图6是用于描述MBSFN子帧中的保护区的第一示例的说明图。参照图6,对应于CRS45的通信资源周围的区域47被用作保护区。换言之,二次系统不使用保护区47的通信资源,而使用除了保护区47的通信资源以及与CRS 45对应的通信资源以外的通信资源。
因为按如上所述的方式来使用通信资源,所以一次系统的UE 200能够在很小的干扰下接收CRS 45。
作为第二示例,当所选择的子帧紧前面的子帧没有被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该频带不由该二次系统使用,直到该子帧的开始点之后经过某个时间段。附加地/可替换地,当所选择的子帧紧后面的子帧没有被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从该子帧的结束时间点之前的预定时间到结束时间点,频带不由该二次系统使用。下面将参照图7对这一点进行具体描述。
图7是用于描述MBSFN子帧中的保护区的第二示例的说明图。参照图7,与子帧中包括的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和第14个OFDM符号对应的区域49被用作保护区。换言之,二次系统不使用保护区49的通信资源,而使用除了保护区49的通信资源、保护区47的通信资源以及与CRS 45对应的通信资源以外的通信资源。
因为按如上所述的方式来使用通信资源,所以即使当在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之前的先前子帧或者在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之后的随后子帧中没有释放通信资源时,也可以抑制对由一次系统通过先前子帧或者随后子帧发送的信号的干扰。
以上描述了对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通信资源的释放,但是可以通过使调度单元141停止调度来实现对上行链路通信资源的释放。下面将参照图8和图9对这一点进行具体描述。
图8是用于描述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示例性通信资源的说明图。参照图8,示出了一个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通信资源50。通信资源50是整个频带的一个子帧的通信资源。上行链路通信资源50在频率方向上的两端区域都是被用作针对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信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51。PUCCH被划分成两个部分(51a、51b)并且以斜交的形式进行布置,因此获得了频率多样化和时间多样化二者的效果。当没有进行针对该子帧的调度(即,没有将该子帧的通信资源分配给UE 200)时,通信资源50中不包括PUCCH 51。另外,通信资源50中不包括CRS。因此,一次系统的UE 200能够自由地使用通信资源50。
图9是用于描述上行链路子帧中被示例性释放的通信资源的说明图。如图9所示,当上行链路通信资源50被释放时,所有的通信资源50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
与下行链路类似,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通信资源50中可以包括如以上参照图7所描述的保护区49。
(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
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生成一次系统的频带的系统信息。例如,子帧选择单元143包括系统信息中的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此外,例如,系统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将子帧(例如,由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的子帧)是MBSFN子帧进行通知的信息。
<3.3.家用eNodeB的配置>
将参照图10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1的示例性配置进行描述。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1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10,eNodeB 300-1包括无线通信单元310、网络通信单元320、存储单元330、以及控制单元340。
(无线通信单元310)
当其中一次系统的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被eNodeB 100-1选择时,无线通信单元310接收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频带的系统信息。此外,无线通信单元310根据控制单元340的控制在由识别信息识别的子帧中使用该频带与UE 400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例如,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无线通信单元310不使用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与参考信号(例如,CRS)的通信资源接近的通信资源。以上参照图6结合eNodeB 100-1对这一点进行了描述。
此外,例如,还存在所选择的子帧紧前面的子帧没有被eNodeB 100-1选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无线通信单元310不使用该频带,直到从该子帧的开始时间点经过某个时间段。类似地,还存在所选择的子帧紧后面的子帧没有被eNodeB100-1选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从该子帧的结束时间点之前的某个时间到该结束时间点,无线通信单元310不使用该频带。以上参照图7结合eNodeB 100-1对这一点进行了描述。
(网络通信单元320)
网络通信单元320与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例如,网络通信单元320与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1直接进行通信或者经由某个通信节点与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1进行通信。
(存储单元330)
存储单元330存储对于家用eNodeB 300-1的操作来说必要的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单元330包括存储介质如硬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
(控制单元340)
控制单元340提供家用eNodeB 300-1的各种类型的功能。例如,控制单元340对应于处理器如CPU或者DSP,并且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330或者任何其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以提供各种类型的功能。
例如,控制单元340基于一次系统的频带的系统信息中包括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子帧。子帧是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此外,控制单元340使无线通信单元310在该子帧内使用该频带进行通信。
<3.4.UE的配置>
将参照图11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UE 400的示例性配置进行描述。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UE 400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11,UE 40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410、存储单元420、以及控制单元430。
(无线通信单元410)
当其中一次系统的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被eNodeB 100-1选择时,无线通信单元410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使用该频带与家用eNodeB 300-1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与家用eNodeB 300-1类似,例如,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无线通信单元410不使用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与参考信号(例如,CRS)的通信资源接近的通信资源。
此外,例如,还存在所选择的子帧紧前面的子帧没有被eNodeB 100-1选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家用eNodeB 300-1类似,例如,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无线通信单元410不使用该频带,直到从该子帧的开始时间点经过某个时间段。类似地,还存在所选择的子帧紧后面的子帧没有被eNodeB 100-1选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家用eNodeB 300-1类似,例如,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从该子帧的结束时间点之前的某个时间到该结束时间点,无线通信单元410不使用该频带。
(存储单元420)
存储单元420存储对于UE 400的操作来说必要的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单元420包括存储介质如硬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
(控制单元430)
控制单元430提供UE 400的各种类型的功能。例如,控制单元430对应于处理器如CPU或者DSP,并且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430或者任何其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以提供各种类型的功能。
例如,控制单元430根据由家用eNodeB 300-1的控制使无线通信单元410在由系统信息中包括的识别信息识别的子帧内使用该频带来进行通信。该子帧是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
<3.5.处理流程>
接着,将参照图12至图15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处理进行描述。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600中,子帧选择单元143进行子帧选择处理。换言之,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稍后将对子帧选择处理进行详细描述。
然后,在步骤S510中,子帧选择单元确定是否存在所选择的子帧。当存在所选择的子帧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700。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30。
在步骤S700中,调度单元141和子帧设置单元145进行子帧设置处理。此处,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不用于下行链路单播发送的规定类型的子帧。稍后将对子帧设置处理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S520中,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生成一次系统的频带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由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
在步骤S530中,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生成一次系统的频带的系统信息。
在步骤S540中,无线通信单元110将一次系统的频带的系统信息进行发送。然后,处理结束。
(子帧选择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3和图14对子帧选择处理(步骤S600)进行描述。
–采用FDD的情况
首先,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子帧选择处理(当采用FDD时)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601中,子帧选择单元143基于频带的利用状态来确定无线帧中包括的10个子帧中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子帧的数目。此处,例如,频带的利用状态指代RRC连接(RRC_Connected)到eNodeB的UE的数目或者处于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的UE的上行链路流量状态和下行链路流量状态。然后,例如,确定其中UE的数目或者流量小的子帧能够被释放。与通过单个子帧来确定流量的技术不同,可以确定,即使当可以将某个子帧的流量迁移到另一子帧时,即,即使当可以类似地将目标流量迁移到除了目标子帧以外的子帧时,也能够释放目标子帧。更具体而言,这是即使当安装在eNodeB的MAC层中的调度器不进行子帧的分配时也不存在问题的情况。
然后,在步骤S603中,子帧选择单元143确定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子帧的数目是否为一个或更多个(即,是否存在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子帧)。当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子帧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605。否则,处理结束。
在步骤S605中,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一个或更多个子帧(即,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一个或更多个子帧)。然后,在步骤S607中,子帧选择单元143生成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然后,处理结束。
-采用TDD的情况
接着,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子帧选择处理(当采用TDD时)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621中,子帧选择单元143基于利用上行链路子帧的频带的利用状态来确定无线帧中包括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数目。
然后,在步骤S623中,子帧选择单元143确定是否存在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一个或更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当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上行链路子帧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625。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31。
在步骤S625中,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一个或更多个上行链路子帧。
在步骤S631中,子帧选择单元143基于下行链路子帧的频带的利用状态来确定无线帧中包括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数目。
然后,在步骤S633中,子帧选择单元143确定其中通信资源能够被释放的一个或更多个下行链路子帧。当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下行链路子帧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635。否则,处理结束。
在步骤S635中,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一个或更多个下行链路子帧。
在步骤S641中,子帧选择单元143生成所选择的子帧(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的识别信息。然后,处理结束。
(子帧设置处理)
接着,将参照图15对子帧设置处理(步骤S700)进行描述。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子帧设置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701中,调度单元141停止对所选择的子帧的通信资源的调度(即,不进行调度)。
然后,在步骤S703中,子帧设置单元145确定频带是否为下行链路频带(当采用FDD时)或者所选择的子帧是否为下行链路子帧。当确定结果为是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705。否则,处理结束。
在步骤S705中,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MBSFN子帧。此外,当一次系统采用TDD并且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二者被选择时,仅针对下行链路子帧来设置MBSFN子帧。
<3.6.修改示例>
接着,将对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进行描述。在本修改示例中,一次系统是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此外,一次系统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如上所述,因为所选择的子帧是上行链路子帧,所以在该子帧中可以忽略所有的控制信号。因此,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
(子帧设置单元145)
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不用于下行链路单播发送的规定类型的子帧。特别地,在本修改示例中,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更具体而言,例如,当由子帧选择单元143先前选择的子帧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可替换地,子帧设置单元145可以将无线帧中的子帧中的若干个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子帧选择单元143可以选择被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的子帧。
更具体而言,例如,子帧设置单元145改变TDD配置以减少下行链路子帧的数目并且增加上行链路子帧的数目。例如,可以改变TDD配置以将特定子帧的链路方向从下行链路变到上行链路。
(子帧设置处理)
将参照图16对根据本修改示例的子帧设置处理(步骤S700)进行描述。图1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子帧设置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721中,调度单元141停止对所选择的子帧的通信资源的调度。
然后,在步骤S723中,子帧设置单元145确定所选择的子帧是否包括下行链路子帧。当所选择的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子帧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725。否则,处理结束。
在步骤S725中,子帧设置单元145改变TDD配置以使所选择的子帧变成上行链路子帧。换言之,子帧设置单元145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4.第二实施例>>
<4.1.概述>
接着,将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当一次系统采用FDD时,下行链路频带的通信资源可以被释放。此外,当一次系统采用TDD时,下行链路子帧的通信资源可以被释放。在这些情况下,在第二实施例中,该频带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不由在一次系统的小区的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使用。下面将参照图17对这一点进行具体描述。
图17是用于描述从二次系统到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示例性干扰的说明图。参照图17,示出了一次系统的eNodeBs 100a和eNodeBs 100b以及UE 200a、UE 200b以及UE200c。此外,示出了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和UE 400。eNodeB 100a的小区10a与eNodeB100b的小区10b相邻。包括家用eNodeB 300和UE 400的二次系统正在小区10的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
此处,假设一次系统是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假设相邻的小区10在TDD配置中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例如,eNodeB 100a将下行链路子帧的通信资源释放到小区10a中的二次系统。其结果是,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a和UE 200a不使用下行链路子帧中的频带,并且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和UE 400使用下行链路子帧中的频带。例如,家用eNodeB300和UE 400中的一者向另一者发送信号。同时,eNodeB 100b不将子帧的通信资源释放到小区10b中的二次系统。为此,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b、UE 200b以及UE 200c使用下行链路子帧中的频带。例如,eNodeB 100b向UE 200b和UE 200c发送下行链路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定位于小区10a附近的UE 200b中,在小区边缘处进行通信的家用eNodeB 300和UE400中的一者的信号可能会干扰从eNodeB 100b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
此外,即使当一次系统是F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时,在下行链路频带中也可能发生如上所述的干扰。
因此,当在一次系统的某个小区中释放下行链路通信资源时,可能发生对邻近该小区的一次系统的另一小区的干扰。此外,由于不清楚在与小区10a相邻的小区10b中进行通信的UE 200与二次系统的小区30有多接近,所以难以抑制干扰。
同时,尽管上行链路通信资源在一次系统的某个小区中被释放,但是可以抑制来自与该小区相邻的小区的干扰。更具体而言,当上行链路通信资源被释放时,从在小区边缘处进行通信的家用eNodeB 300和UE 400中的一者发送的信号可能干扰小区10b的eNodeB100b中从UE 200b或者UE 200c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此处,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或者UE 400能够观察从小区10b的eNodeB 100b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预测eNodeB 100b中的干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二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来抑制干扰。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抑制从二次系统到一次系统的干扰,下行链路通信资源不由在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使用。下面将参照图18对这一点进行具体描述。
图18是用于描述抑制从二次系统到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干扰的示例性技术的说明图。参照图18,定位于小区10的中心部分的二次系统(家用eNodeB 300-2a和UE400a)使用一次系统的上行链路通信资源和下行链路通信资源。同时,定位于小区10的边缘的二次系统(家用eNodeB 300-2b和UE 400b)仅使用一次系统的上行链路通信资源。
因为按如上所述来限制能够由在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使用的通信资源,所以可以抑制对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干扰。
<4.2.eNodeB的配置>
将参照图19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2的示例性配置进行描述。图1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2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19,eNodeB 100-2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1、网络通信单元120、存储单元130以及控制单元150。
此处,第二实施例的网络通信单元120和存储单元130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通信单元120和存储单元130并无差别。在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50中,调度单元141、子帧选择单元143以及子帧设置单元145与第一实施例的调度单元141、子帧选择单元143以及子帧设置单元145并无差别。因此,在本文中将对无线通信单元111和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57进行描述。
(无线通信单元111)
无线通信单元111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与一次系统的UE 200进行无线通信。此外,例如,当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被控制单元140(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时,无线通信单元111发送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频带的系统信息。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110中的情况相同。
此外,目标频带可以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或者所选择的子帧可以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单元111发送使用约束信息,该使用约束信息指示在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不被允许使用所选择的子帧中的频带。因为发送了如上所述的使用约束信息,所以能够向在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给出指示下行链路通信资源不可用的通知。其结果是,可以防止该频带在所选择的子帧内被在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使用。其结果是,抑制了对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干扰。
此外,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1发送包括使用约束信息的系统信息。换言之,使用约束信息作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而被发送。通过这种发送,与子帧的识别信息类似,二次系统(例如,家用eNodeB 300-2)能够容易地检查使用约束信息并且还能在检查子帧的识别信息之后立即检查使用约束信息。
(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57)
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生成一次系统的频带的系统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包括由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此外,例如,系统信息可以包括用于通知子帧(例如,由子帧选择单元143选择的子帧)是MBSFN子帧的信息。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中的情况相同。
此外,当目标频带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生成包括使用约束信息的系统信息。
<4.3.家用eNodeB的配置>
将参照图20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2的示例性配置进行描述。图2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家用eNodeB 300-2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20,家用eNodeB 300-2包括无线通信单元310、网络通信单元320、存储单元330、以及控制单元350。
此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310、网络通信单元320、以及存储单元330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310、网络通信单元320、以及存储单元330并无差别。因此,将在本文中对控制单元350进行描述。
(控制单元350)
控制单元350提供家用eNodeB 300-1的各种类型的功能。例如,控制单元350基于一次系统的频带的系统信息中包括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子帧。子帧是其中释放了通信资源的子帧。此外,控制单元350使无线通信单元310在该子帧中使用该频带进行通信。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单元340中的情况相同。
此外,例如,家用eNodeB 300-2和UE 400在小区10的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此外,例如,目标频带可以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或者所选择的子帧可以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350对无线通信单元310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选择的子帧内该频带不被使用。更具体而言,尽管获取了子帧的识别信息,但是当还获取了子帧的使用约束信息时,控制单元350对无线通信单元310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选择的子帧内该频带不被使用。
该控制的结果是,可以防止在所选择的子帧内该频带被在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使用。其结果是,抑制了对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干扰。
<4.4.处理流程>
接着,将参照图21和图22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处理进行描述。首先,将对一次系统侧的处理进行描述。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eNodeB侧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此处,描述将进行到关于步骤S550和步骤S560,步骤S550和步骤S560是如上参照图12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处理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控制处理之间的差异。
在步骤S550中,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57确定目标频带是否为上行链路频带或者所选择的子帧是否为上行链路子帧。当确定结果为是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520。
在步骤S560中,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57生成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和使用约束信息的系统信息。
接着,将对二次系统侧的处理进行描述。图2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家用eNodeB侧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810中,无线通信单元310接收系统信息。然后,在步骤S820中,控制单元350确定系统信息中是否包括子帧的识别信息。当包括子帧的识别信息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830。否则,处理结束。
在步骤S830中,控制单元350确定家用eNodeB 300-2是否在一次系统的小区10的边缘处。当家用eNodeB 300-2在小区10的边缘处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840。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50。
在步骤S840中,控制单元350确定系统信息中是否包括使用约束信息。当包括使用约束信息时,处理结束。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50。
在步骤S850中,无线通信单元310通过由识别信息识别的子帧进行无线通信。然后,处理结束。
<<5.第三实施例>>
<5.1.概述>
接着,将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进行描述。在第三实施例中,一次系统是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此外,一次系统选择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优先于选择上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来作为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
基本上,根据eNodeB侧的下行链路发送时刻和上行链路接收时刻来布置TDD的子帧。因此,实际上,UE晚于子帧的时刻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早于子帧的时刻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下面将参照图23对这一点进行具体描述。
图23是用于描述每个TDD配置中的UE侧处的下行链路接收时刻和上行链路发送时刻的示例的说明图。参照图23,如上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时刻晚于子帧的时刻,而上行链路发送时刻早于子帧的时刻。在图23中,没有示出用于从下行链路子帧切换到上行链路子帧而插入的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对应于子帧#1或者子帧#6。
此处,聚焦于上行链路子帧,在上行链路子帧与紧随其后的上行链路子帧之间不存在间隔,但是在上行链路子帧与紧随其后的下行链路子帧之间存在大的间隔。因此,当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的通信资源被释放时,在上行链路子帧与紧随其后的下行链路子帧之间的间隔以及上行链路子帧的间隔期间,二次系统能够使用通信资源。例如,对于配置0来说,当上行链路子帧#4的通信资源被释放时,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比当上行链路子帧#8的通信资源被释放时更多的通信资源。
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当上行链路子帧被选择时,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优先于上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而被选择。其结果是,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并且改进了二次系统的吞吐量。
此外,在TDD中,通过子帧#0、子帧#1、子帧#5以及子帧#6来发送同步信号。因此,这些子帧以外的子帧的通信资源有可能被释放。
<5.2.eNodeB的配置>
将参照图24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3的示例性配置进行描述。图24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次系统的eNodeB100-3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24,eNodeB 100-3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网络通信单元120、存储单元130、以及控制单元160。
此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110、网络通信单元120、以及存储单元130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110、网络通信单元120、以及存储单元130并无差别。此外,在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60中,调度单元141、子帧设置单元145、以及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与第一实施例的调度单元141、子帧设置单元145、以及系统信息生成单元147并无差别。因此,在本文中将对子帧选择单元163进行描述。
(子帧选择单元163)
子帧选择单元163选择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此外,当一次系统是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时,例如,子帧选择单元163选择上行链路子帧优先于选择下行链路子帧来作为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此外,子帧选择单元163生成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子帧选择单元143中的情况相同。
此外,子帧选择单元163选择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优先于选择上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来作为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例如,当TDD配置是图1和图23中示出的配置0时,帧选择单元163选择上行链路子帧#4和子帧#9优先于选择上行链路子帧#2、子帧#3、子帧#7以及子帧#8。因为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来选择上行链路子帧,所以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
<5.3.处理流程>
接着,将参照图25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性子帧选择处理进行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整体通信控制处理类似于以上参照图12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
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子帧选择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流程图。此处,描述将进行到步骤S661、步骤S663、以及步骤S665,步骤S661、步骤S663、以及步骤S665是以上参照图14所描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子帧选择处理(当采用TDD时)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性子帧选择处理之间的差异。
在步骤S661中,子帧选择单元163确定是否可以选择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当可以选择上行链路子帧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663。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65。
在步骤S663中,子帧选择单元163选择包括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一个或更多个上行链路子帧。
在步骤S665中,子帧选择单元163选择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一个或更多个上行链路子帧。
<<6.结论>>
以上参照图1至图25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装置和通信控制处理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些实施例,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选择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然后,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发送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频带的系统信息。其结果是,一次系统能够高效地将处于闲置状态的通信资源进行通知,并且二次系统能够容易地检查通信资源。
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不由下行链路单播发送使用的规定类型的子帧。通过该设置,二次系统能够在该子帧内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
更具体而言,例如,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MBSFN子帧。通过MBSFN子帧的设置,一次系统的UE 200在该子帧内不接收PDCCH(区域41)的CRS 45以外的信号。其结果是,二次系统在所选择的子帧内能够使用与PDCCH的CRS 45对应的通信资源以外的通信资源。因此,与其中不对所选择的子帧进行调度的技术相比,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
此外,例如,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因为按如上所述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所以可以忽略在该子帧内的所有控制信号。因此,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
此外,当一次系统是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时,例如,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选择上行链路子帧优先于选择下行链路子帧来作为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当上行链路子帧被选择时,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比当下行链路子帧被选择时更多的通信资源。因此,通信资源能够被更高效地使用。此外,当上行链路子帧被选择时,一次系统不需要对子帧进行设置。因此,能够减少一次系统的负担。
此外,当目标频带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该频带不由在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使用。因为能够由在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二次系统使用的通信资源按如上所述的方式被限制,所以能够抑制对相邻的一次系统的小区的干扰。
此外,一次系统的eNodeB 100选择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优先于选择上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来作为其中频带能够由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因为按如上所述的方式来选择上行链路子帧,所以二次系统能够使用更多的通信资源。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同时,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发现各种替换和修改,并且应该理解的是,这些替换和修改从本质上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例如,包括家用eNodeB和UE的二次系统被作为示例来描述,但是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系统不限于该示例。二次系统可以是包括任何其他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二次系统可以是包括任何基站(或者接入点)和任何终端设备的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此外,例如,二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并且这多个终端设备可以相互进行直接通信。这种直接通信被称为设备至设备通信(D2D),并且作为新的未来的蜂窝技术而引起公众关注。
此外,对其中二次系统中的家用eNodeB处理如从一次系统发送的子帧的识别信息和使用约束信息等信息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不限于该示例。二次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通信装置可以处理如子帧的识别信息和使用约束信息等信息。例如,UE可以代替家用eNodeB来处理信息或者UE可以与家用eNodeB一起处理信息。
此外,对其中将使用约束信息作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来发送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不限于该示例。例如,使用约束信息可以通过任何其他技术来发送。例如,可以经由包括有线网络的网络将使用约束信息发送到二次系统的通信装置(例如,家用eNodeB)。
此外,对其中释放了一次系统的一个频带的通信资源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不限于该示例。一次系统的多个频带中的每个频带的通信资源都可以被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针对每个频带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处理。
本说明书中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控制中的处理步骤不一定必须按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时间顺序来进行。例如,各种类型的通信控制中的处理步骤可以按与如流程图中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进行,或者各种类型的通信控制中的处理步骤可以并行地进行。作为特定示例,对其中在通信控制处理中的子帧选择处理之后进行子帧设置处理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本公开的通信控制处理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在通信控制处理中,子帧选择处理可以在子帧设置处理之后进行,或者可以根据适当的顺序来进行子帧选择处理中包括的单个步骤和子帧设置处理中包括的单个步骤。
此外,可以创建使一次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如eNodeB和二次系统的通信装置如家用eNodeB和UE配备的硬件如CPU、ROM以及RAM执行与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的各部件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此外,还提供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被配置成如下。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所述一次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被配置成选择其中所述频带能够由二次使用所述频带的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所述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所述频带的系统信息,所述频带的系统信息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
(2)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所述设置单元被配置成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不用于下行链路单播传输的规定类型的子帧。
(3)根据(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
(4)根据(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一次系统是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
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一次系统是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
其中,所述选择单元相对于下行链路子帧优先选择上行链路子帧作为其中所述频带能够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在所选择的子帧内,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与参考信号的通信资源接近的通信资源不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选择的子帧紧前面的子帧没有被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直到在所述子帧的开始时间点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段,所述频带才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并且当所选择的子帧紧后面的子帧没有被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从所述子帧的结束时间点之前的规定时间段到所述结束时间点,所述频带不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频带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所述频带不由在所述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9)根据(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频带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使用约束信息,所述使用约束信息指示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所述频带不能由在所述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10)根据(9)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频带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括所述使用约束信息的所述系统信息。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一次系统是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
其中,所述选择单元相对于上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优先选择下行链路子帧紧前面的上行链路子帧来作为其中所述频带能够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
(12)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所述一次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选择其中所述频带能够由二次使用所述频带的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所述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以及
发送所述频带的系统信息,所述频带的系统信息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
(13)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当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所述一次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选择其中所述频带能够由二次使用所述频带的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时,接收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的所述频带的系统信息,所述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使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由所述识别信息识别的子帧内使用所述频带来进行无线通信。
附图标记列表
10 一次系统的小区
30 二次系统的小区
100 eNodeB
110、111 无线通信单元
120 网络通信单元
130 存储单元
140、150、160 控制单元
141 调度单元
143、163 子帧选择单元
145 子帧设置单元
147、157 系统信息生成单元
300 家用eNodeB
310 无线通信单元
320 网络通信单元
330 存储单元
340、350 控制单元
400 UE
410 无线通信单元
420 存储单元
430 控制单元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使用一次系统的频带来与所述一次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被配置成选择其中所述频带能够由二次使用所述频带的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所述子帧是无线通信中的时间单位,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所述频带的系统信息,所述频带的系统信息包括所选择的子帧的识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所述设置单元被配置成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不用于下行链路单播传输的规定类型的子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一次系统是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
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将所选择的子帧设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一次系统是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
其中,所述选择单元相对于下行链路子帧优先选择上行链路子帧作为其中所述频带能够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的子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在所选择的子帧内,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与参考信号的通信资源接近的通信资源不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选择的子帧紧前面的子帧没有被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直到在所述子帧的开始时间点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段,所述频带才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并且当所选择的子帧紧后面的子帧没有被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从所述子帧的结束时间点之前的规定时间段到所述结束时间点,所述频带不由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频带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所述频带不由在所述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频带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使用约束信息,所述使用约束信息指示在所选择的子帧内所述频带不能由在所述一次系统的小区边缘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二次系统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频带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频带时或者当所选择的子帧是所述一次系统的下行链路子帧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包括所述使用约束信息的所述系统信息。
CN201811012271.3A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08901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2271.3A CN108901072B (zh)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4049 2012-06-27
JP2012-144049 2012-06-27
PCT/JP2013/061445 WO2014002587A1 (ja)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201380032653.1A CN104380778B (zh)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201811012271.3A CN108901072B (zh)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2653.1A Division CN104380778B (zh)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1072A true CN108901072A (zh) 2018-11-27
CN108901072B CN108901072B (zh) 2023-05-12

Family

ID=4978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2653.1A Active CN104380778B (zh)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201811012271.3A Active CN108901072B (zh)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2653.1A Active CN104380778B (zh) 2012-06-27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681437B2 (zh)
EP (3) EP3220674B1 (zh)
JP (2) JPWO2014002587A1 (zh)
CN (2) CN104380778B (zh)
ES (1) ES2641379T3 (zh)
WO (1) WO20140025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6448B2 (ja) 2011-10-07 2015-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BR112014027460A2 (pt) 2012-05-10 2017-06-27 Sony Corp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e,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CN104380779B (zh) 2012-06-05 2019-04-09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基站、终端设备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WO2014002587A1 (ja) * 2012-06-27 2014-01-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14002585A1 (ja) 2012-06-27 2014-01-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9825751B2 (en) 2012-07-05 2017-11-2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rogram,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WO2014034255A1 (ja) 2012-08-31 2014-03-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端末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JP6183148B2 (ja) * 2013-10-24 2017-08-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609649B2 (en) * 2014-04-11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ly using subframes for radar detec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578A (zh) * 2008-08-20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
US20120039256A1 (en) * 2009-04-13 2012-02-16 Yeong Hyun Kw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from a base station supporting an improved system
WO2012078565A1 (en) * 2010-12-06 2012-06-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to enable wireless operation in license exempt spectr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5103A (en) 1990-04-30 1992-06-23 Motorola, Inc.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trunk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48758B2 (en) * 2004-04-02 2009-06-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7519041B2 (en) 2005-12-22 2009-04-14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improv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performance
KR101498968B1 (ko) * 2007-07-05 2015-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결정 방법및 장치
US8705438B2 (en) * 2007-07-10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or using a communications band for peer to peer signaling
KR101387529B1 (ko) * 2007-10-15 2014-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기지국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및 이동 통신 단말
US8351367B2 (en) 2008-04-24 2013-01-0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ignaling of unused resources
US20090268680A1 (en) * 2008-04-28 2009-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ing formats for indicating unused resource blocks in lte systems
WO2010027308A1 (en) 2008-09-05 2010-03-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for secondary usage
US8031670B2 (en) 2008-11-13 2011-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the size of a control region of a downlink subframe
JP5180109B2 (ja) 2009-01-26 2013-04-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1820584B (zh) * 2009-02-27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划分及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3125B (zh) * 2009-06-10 2021-01-12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JP2011071704A (ja) 2009-09-25 2011-04-07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656384B2 (ja) 2009-10-07 2015-0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信号強度出力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1050519A1 (en) * 2009-10-28 2011-05-05 Nokia Corporation A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chanism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2011096090A (ja) 2009-10-30 2011-05-12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ホスト機器への応答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223953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9055512B2 (en) 2010-04-15 2015-06-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ndwidth detection and allocation
US8811359B2 (en) 2010-04-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JP5269831B2 (ja) 2010-04-30 2013-08-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750886B2 (en) * 2010-05-06 2014-06-10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solution of secondary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ources
US9614641B2 (en) * 2010-05-12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groups through distributed negotiation
US8447315B2 (en) * 2010-06-03 2013-05-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JP5388955B2 (ja) 2010-06-21 2014-01-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装置
JP5581975B2 (ja) 2010-07-07 2014-09-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JP2012080509A (ja) * 2010-10-06 2012-04-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管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管理方法
JP5599695B2 (ja) * 2010-11-15 2014-10-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2067403A2 (ko) 2010-11-16 2012-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리어 병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간섭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과 기지국이 셀간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067430A2 (ko) * 2010-11-16 2012-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767616B2 (en) * 2010-12-07 2014-07-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nchroniz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JP5796448B2 (ja) 2011-10-07 2015-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GB2497589A (en) * 2011-12-16 2013-06-19 Renesas Mobile Corp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48591B2 (en) * 2012-02-27 2014-09-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US9585176B2 (en) * 2012-04-17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scheduling of peer to peer links in wide area network
BR112014027460A2 (pt) 2012-05-10 2017-06-27 Sony Corp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e,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US9084241B2 (en) * 2012-05-21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9100941B2 (en) * 2012-05-24 2015-08-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ing unique preamble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in LTE
RU2014148133A (ru) 2012-06-05 2016-06-20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CN104380779B (zh) 2012-06-05 2019-04-09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基站、终端设备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WO2014002587A1 (ja) 2012-06-27 2014-01-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14002585A1 (ja) 2012-06-27 2014-01-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9825751B2 (en) 2012-07-05 2017-11-2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rogram,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578A (zh) * 2008-08-20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
US20120039256A1 (en) * 2009-04-13 2012-02-16 Yeong Hyun Kw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from a base station supporting an improved system
WO2012078565A1 (en) * 2010-12-06 2012-06-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to enable wireless operation in license exempt spectr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4343A9 (en) 2017-06-08
EP3579600B1 (en) 2023-03-22
US9681437B2 (en) 2017-06-13
US20160135157A1 (en) 2016-05-12
JP2017103808A (ja) 2017-06-08
WO2014002587A1 (ja) 2014-01-03
EP3220674B1 (en) 2019-07-31
EP3220674A1 (en) 2017-09-20
CN104380778A (zh) 2015-02-25
CN104380778B (zh) 2018-10-09
ES2641379T3 (es) 2017-11-08
EP2869618B1 (en) 2017-08-16
JP6187716B2 (ja) 2017-08-30
JPWO2014002587A1 (ja) 2016-05-30
EP2869618A1 (en) 2015-05-06
EP2869618A4 (en) 2016-02-24
US20150195064A1 (en) 2015-07-09
US9900887B2 (en) 2018-02-20
CN108901072B (zh) 2023-05-12
EP3579600A1 (en)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778B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0313145A (zh) 用于harq、复用和争用的技术
EP3038423B1 (en) Antenna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US20180123759A1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resource of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3130471A1 (zh) 小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1138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90254043A1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implementing fairness and complexity-constrained a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scheme
WO2017167011A1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5039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saving
US10757703B2 (en) LTE cluster system co-channel group network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4284434A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CN110062417B (zh) 一种协作传输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35462A1 (en) Uplink beam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ull-duplex
US11785609B2 (en) Techniques for indicating lack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US20240063867A1 (en) Relay selection for multi-relay communications
US2024011458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4093121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stination selection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EP3890420A1 (en) Data demodul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35461A1 (en) Downlink beam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ull-duplex
JP2024502624A (ja) ビーム障害情報の生成方法、報告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