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816A - 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6816A
CN108886816A CN201780016350.9A CN201780016350A CN108886816A CN 108886816 A CN108886816 A CN 108886816A CN 201780016350 A CN201780016350 A CN 201780016350A CN 108886816 A CN108886816 A CN 108886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rrowband
frequency resource
running time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63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6816B (zh
Inventor
李晓翠
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6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6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信道检测,以得到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所述信道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阈值,则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为用户设备调度窄带时频资源,从而用户设备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不同的用户设备可能在不同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方式可以增加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机会,增加了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2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109477.7,发明名称为“一种LAA-NR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eLAA中,为保障LTE基站在非授权频段与Wi-Fi AP友好共存,eLAA系统上下行采用继承自802.11体系的LBT、CCA-ED、不连续传输等技术。eLAA系统中对上行资源的分配必须遵照ETSI所规定的每个发送节点占据信道的最小百分比,因此3GPP规定UE的上行资源分配将使用interlace的结构。
以20MHz带宽为例,100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平均分成10组interlace,每组10个RB,均匀分布在整个通信带宽内,如图1所示。基站为UE调度上行资源时,可以选择分配1组interlace,也可以分配多组interlace。当前应用于Wi-Fi和eLAA通信系统中的LBT和CCA-ED机制均为在时域全带宽的检测机制。
但是,本申请的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有如下问题:
由于NR(New Radio)UL UE频分复用,同一小区内被调度不同interlace资源的UE可能在相同的子帧传输,不同UE的退避时长可能不同,若退避结束后立刻发送数据,尚未结束退避的UE由于采用全带宽CCA检测可能会被发送数据UE所阻塞,造成上行数据发送失败和频谱资源的浪费。若在相同的符号起始位置发送数据,先结束退避的UE在发送数据前可能存在信道的空闲,很容易被Wi-Fi节点抢占信道,导致虽然检测成功却接入信道失败。因此全带宽的LBT和CCA机制不利于上行UE的频分复用,极大可能会降低上行频谱的利用效率增加上行通信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用于增加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其中该窄带时频资源的类型有多种,例如可以为interlace。然后,用户设备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可表示窄带时频资源的占用状态。跟着,用户设备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当前空闲,则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设备在其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空闲,从而可以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通过在窄 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方式可以增加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机会,增加了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本实现方式的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保留信号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窄带时频资源。这样可防止其它节点抢占该窄带时频资源。
相应地,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即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先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然后再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通过reservation signals的发送,用户设备在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占据了其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防止通信网络中的其它节点对该窄带时频资源的占用。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窄带时频资源包括子帧,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包括: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位置。通过检测窗口的设定可以使得用户设备在设定的位置进行CCA信道检测,信道资源上的不同位置的特点可能不同,从而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效果也不同,通过在子帧上的预设位置进行CCA信道检测,可以满足不同的检测要求。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窄带时频资源包括子帧,检测窗口为窄带时频资源的第N个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和/或第N+1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N为正整数。在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和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信道空闲的概率较大,从而使用窄带时频资源的第N个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和/或第N+1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构成检测窗口后,用户设备在该检测窗口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到信道空闲的概率较大,从而提高了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机会。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符号的位置,预设符号内包括多个检测位置点。从而,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包括:用户设备在多个检测位置点处,进行CCA信道检测。通过检测位置点的设置,使得用户设备在该检测位置点处进行CCA信道检测,不用连续地进行检测又能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减少了功耗。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本实现方式的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窄带时频资源;这样可防止其它节点抢占该窄带时频资源。
相应地,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通过reservation signals的发送,用户设备在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占据了其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防止通信网络中的其它节点对该窄带时频资源的占用。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至第五种任一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包括:用户设备获取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为用户设备指示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该控制信息例如可以为UL grant。通过该控制信息,用户设备即可获知其被基站调用的窄带时频资源。
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之前,本实现方式的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判断是否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若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则用户设备执行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步骤。
用户设备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表示该用户设备被邻小区的边缘UE干扰,从而接入信道失败,为了提高接入信道的机会,该用户设备可在检测窗口处进行窄带的CCA信道检测。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本实现方式的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确认信息,以使基站在确认信息的触发下,调整对用户设备的下行功率分配。通过该确认信息的发送,用户设备通知了基站该用户设备被邻小区的边缘UE干扰,为了提高对该用户设备的下行通信质量,基站可调整对用户设备的下行功率分配。如增加reference signal发送功率。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任一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窄带时频资源为交织interlace。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上述方法中用户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能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检测单元,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
发送单元,用于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器,处理器;
该处理器执行如下动作: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该处理器执行如下动作: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该处理器执行如下动作: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
该收发器执行如下动作: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 站发送上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后,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然后,用户设备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基站为用户设备调度窄带时频资源,从而用户设备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不同的用户设备可能在不同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此时,用户设备在其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空闲,从而可以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在一用户设备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空闲,而属于相同子帧的其它窄带时频资源上有数据传输时,若该用户设备使用全带宽的CCA信道检测,则可能导致接入信道失败。从而,通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方式可以增加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机会,增加了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上行发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上行发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LBT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邻小区隐藏结点干扰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CA window模式下边缘UE传输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窗口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 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涉及的网络架构图。在该网络架构中,包括基站201、多个用户设备和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节点202。基站201和Wi-Fi节点可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数据的调度传输。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11和用户设备212可在被基站201调度的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传输。用户设备213与Wi-Fi节点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该多个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设备。该基站例如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
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谱,分为两类,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和非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对于商用的移动通信系统,运营商需要拍卖授权频谱,获得授权后,可以使用相应的频谱开展移动通信的运营活动。非授权频谱不需要拍卖,任何人都可以合法的使用这些频段,比如在2.4GHz和5GHz频带上的Wi-Fi设备即使用了非授权频谱。
基站及UE如何工作在授权频谱辅助下的非授权频谱为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由于非授权频段存在一些其他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设备(如Wi-Fi AP),因此如何减少或消除对已存在通信设备造成的消极影响成了非授权载波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于无线通信系统使用非授权频谱时,具有如下特点:
在eLAA(Enhancement licensed-assisted access,非授权频段辅助接入)中,为保障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基站在非授权频段与Wi-Fi AP(Access point,接入点)友好共存,eLAA系统上下行采用继承自802.11体系的LBT(Listen-before-talk,先听后发)、CCA-ED(Channel clear assessment-energy detection,空闲信道评估-能量检测)、不连续传输等技术。
先听后发LBT,即在确定信道状态空闲的情况下才进行数据的传输,工作状态下的基站会结合当前信道状况调度上行或下行一次占用信道的最长传输时长,及时释放信道以保障Wi-Fi AP的通信质量。
LBT机制是应用在非授权频段Wi-Fi系统中的与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相同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待传数据站点首先对媒体介质上有无数据传输进行监听,假若媒体空闲,站点可以传输数据,否则退避一段时间后在传输。将LBT技术应用于eLAA系统中,为满足对不同场景不同业务退避时长不同的需求,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针对eLAA DL(Download,下行)过程提出了四种具体的LBT机制:
1)Category1:NO LBT;
2)Category2:无随机退避的LBT;
3)Category3:维护固定竞争窗口的随机退避LBT;
4)Category4:维护可变竞争窗口的随机退避LBT。
对于不同的业务负载或非授权频段信道环境,基站将采用不同的category(类型,简称C)实现LBT过程。对于系统上行UE应用C2LBT(25us one-shot LBT)和C4LBT进行信道检测,具体模式选择取决于当前传输是否在上一次传输占用的MCOT(Max channel occupancy time,信道最长占用时间)中,若处在上一次由服务基站下行或同小区UE上行所占据的MCOT中,则使用25us LBT机制,否则使用LBT C4。
CCA-ED是应用在LBT中的具体信道检测方法。具体来说,发送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在整个通信带宽上检测当前信道能量,与设置的能量门限进行比较,若当前信道能量检测结果低于能量门限,发送节点判断信道空闲,进行退避计数器的自减或发送数据;若当前信道能量检测结果高于能量门限,发送节点判断信道忙,挂起退避计数器或放弃发送数据。在本申请有的实施例中,CCA-ED也可称之为CCA。
在无线通信系统使用非授权频谱时,常有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对于Wi-Fi上下行和eLAA下行通信由于采用全带宽调度,因此采用全带宽的CCA机制并不会对整个系统性能造成影响。但是对于UE的上行通信,UE的上行资源分配可使用interlace(交织)的结构。基站为UE调度上行资源时,可以选择分配1组interlace,也可以分配多组interlace。此时,全带宽的LBT和CCA机制不利于上行UE的频分复用,极大可能会降低上行频谱的利用效率,以及增加上行通信时延。
问题2:eLAA通信系统使用当前标准所规定的子帧结构3,每一个无线帧内包含10个系统子帧,且没有固定的上下行时隙配比。在eLAA下行通信中,基站可以连续调度传输一个或多个下行子帧,下行传输可以开始于子帧的任意位置,但结束于子帧边界或占据最后一个传输子帧的规定DwPTS时长。UE上行同样可以被调度一个或多个连续子帧,但开始位置只能在第一个子帧的符号0或符号1,结束在最后一个子帧符号12或符号13,以留出LBT位置和非周期的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信号传输位置。子帧结构3由于无固定上下行配比,当前时刻的上下行状态取决于当前小区的上下行业务负载,这可能导致相邻小区的上下行不同步,且由于相邻小区处在相同的通信频段,上下行不同步会对边缘UE通信造成严重的干扰,造成邻小区隐藏节点相互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详见下文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用于增加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参阅图3,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发送方法可应用于上述图2所示网络架构的用户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可应用于工作在5G非授权频段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301: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发送,该窄带时频资源由基站进行调度。
其中,该窄带时频资源为非全带宽的时频资源,基站可以为不同的UE在同一子帧的 不同时频资源上调度不同的时频资源,从而不同的UE可在同一数据帧上同时发送数据。该窄带时频资源可以为上述的interlace,对此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述的内容。该窄带时频资源还可以为整个带宽中连续或者不连续的部分带宽。
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为该用户设备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从而UE可获知其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该控制信息例如可以为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下发给UE的UL grant。
步骤302: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UE在确定出基站为其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后,在使用该窄带时频资源进行数据的发送前,需要检验该窄带时频资源是否空闲,即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CCA信道检测可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为窄带的CCA信道检测,即用户设备只在一些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该窄带时频资源为基站为该用户设备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这样用户设备即无需对全带宽的时频资源进行CCA信道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步骤303:用户设备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执行步骤304。
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反映了该窄带时频资源的使用状态,若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空闲,从而用户设备可进行退避计数器的自减或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若该信道能量值大于预设能量阈值,则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被其它设备占用,从而该用户设备放弃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挂起退避计数器,退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数据的发送。若等到下次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才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该预设能量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进行设定,或用户设备从其它设备上获取得到。其中,该预设能量阈值往往和全带宽的信道能量值不相等。
步骤304: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表示当前该窄带时频资源空闲,从而用户设备可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后,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然后,用户设备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这样,基站为用户设备调度窄带时频资源,从而用户设备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不同的用户设备可能在不同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此时,用户设备在其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空闲,从而可以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在一用户设备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空闲,而属于相同子帧的其它 窄带时频资源上有数据传输时,若该用户设备使用全带宽的CCA信道检测,则可能导致接入信道失败。从而,通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方式可以增加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机会,增加了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加直观的说明,下面将举出两个具体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进行描述,其中一个场景通过窄带LBT解决UE上行复用问题;另一个场景提出基于窄带LBT的CCA window(CCA检测窗口)模式,用于改善UE的通信质量,尤其适用于提高5G非授权通信系统中小区边缘UE的通信质量。
场景一
参阅图4,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数据发送方法可应用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上,尤其适用于5G非授权通信系统中所有UE。本申请实施例即以应用于5G非授权通信系统的UE,以及窄带时频资源为interlace为具体场景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窄带时频资源除了是interlace外还可以是其它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尤其适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1。
在问题1的解决中,若使用self-deferral(自退避)的方法和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保留信号)的方法,都可能导致降低上行通信质量。原因如下:
5G非授权通信系统允许基站上行调度多个UE进行传输,但多个UE可能具有不同的退避窗口,因此为保障被调度UE不会干扰彼此的LBT过程,需要在同一的符号边界进行数据发送,发送前进行self-deferral,因此UE在退避结束到开始发送数据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gap(空隙),从而可能被其他发送节点抢占信道,导致上行UE丢失信道,降低非授权载波上行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若使用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的方法代替self-deferral同样存在严重问题。由于UE LBT过程同样使用全带宽LBT,因此一旦发现reservation signals在信道中存在,将会认为信道繁忙而冻结退避计数器,同样会导致非授权载波上行通信质量严重降低。
如图5、图6所示,第一UE、第二UE是同一个小区服务下的两个用户,被基站调度在同一个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其中第一UE的LBT退避较长。若如图5所示使用self-derral方式,则在发送前的gap中存在被Wi-Fi AP抢占信道的可能,若如图6所示,第二UE在成功后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则会对第一UE的LBT造成阻塞。无论哪种方法都会降低UE上行的复用效率。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通过改进的LBT CCA机制和使用reservation signal占据频域带宽,保障上行多个UE的高效频分复用。
参阅图4,以及参考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401: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interlace。
步骤401可参考步骤301的具体描述。
例如,基站通过向UE发送控制信息UL grant(上行调度授权),该UL grant为UE指示基站为该UE调度的interlace。从而,UE根据该控制信息即可获知被基站调度的interlace的信息。
步骤402:用户设备在interlace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interlace的信道能量值;
用户设备在确定了被基站调度的interlace后,在发送上行数据前,对该interlace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得到该interlace的信道能量值。
由于UE被调度的资源只是全带宽中一部分的interlace资源,因此只要保障被调度频段上信道空闲即能保证上行的通信质量。因此,UE在上行传输时可以使用基于频域进行的窄带LBT机制,即只在被调度的interlace上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信道空闲后即可发送数据,否则退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窄带的CCA检测。
例如,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第三UE和第四UE的窄带LBT示意图。该第三UE和该第四UE在相同的服务小区下被调度相同的子帧传输数据,其中第三UE被调度频域资源interlace#1,第四UE被调度频域资源interlace#2,在子帧开始位置,第三UE只在interlace#1频段检测信道状态,得到信道能量值,第四UE只在interlace#2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也得到另一信道能量值。
步骤403:用户设备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执行步骤404。
用户设备检测得到信道能量值后,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该预设能量阈值为用于衡量窄带时频资源是否空闲的阈值。该预设能量阈值可和全带宽的信道能量值不相等。
若用户设备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表示当前被调度的interlace空闲,用户设备可在该interlace上发送上行数据,若用户设备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大于预设能量阈值,则表示当前被调度的interlace处于忙状态,其被其它设备占用,例如,当前有Wi-Fi节点占用了该interlace以发送数据,此时,该用户设备可以挂起退避计数器或者放弃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404:用户设备在interlace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interlace。
当用户设备检测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表示当前该被调度的interlace空闲,用户设备可使用该interlace进行数据的发送。因上行数据的发送开始于子帧上的预设符号边界处,例如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开始边界处。而在5G非授权系统中还有其它的设备的存在,例如Wi-Fi节点、邻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等,该interlace可能会在其所属的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前,被其它的节点占用,从而用户设备即使检测到其被调度的interlace可用,也可能会接入信道失败。为此,用户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前先在interlace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这样就可占据该interlace,防止其它设备对该interlace的抢占。
例如,图7中的第三UE和第四UE一旦各自检测其被调度的信道空闲,即在被调度资源上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直到符号1开始位置。
步骤405:用户设备在interlace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设备通过窄带CCA,检测被调度的interlace可用,且使用了reservation signals占用了信道,在预定的位置即可发送上行数据,即用户设备在该interlace上,从预设符号边 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例如,如图7中的第三UE和第四UE分别在被调度资源上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直到符号1开始位置后,第三UE和第四UE分别在符号1开始位置发送上行数据。
这样,UE仅在当前被调度的interlace上进行CCA检测和reservation signals的发送,在上行应用窄带LBT和窄带reservation signals占据信道,既可以有效实现在不同LBT模式下UE的频分复用,保障5G非授权通信系统中UE上行通信质量和频谱利用效率。又能通过窄带reservation signals的发送占据发送频段,防止信道被Wi-Fi发送结点所抢占。从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提升了5G非授权通信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质量和对上行频谱的利用效率。
现有UE上行LBT机制应用时域全带宽的LBT,即在整个通信系统带宽内进行CCA信道检测,但这种LBT机制可能会导致配置不同LBT模式的上行UE相互阻塞或被Wi-Fi发送结点占据信道,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将LBT模式由时域切换到频域进行,只在被调度的频带进行窄带CCA检测和reservation signals的发送。通过将LBT定义为频域窄带的LBT,无论UE采用哪种LBT模式,都可以有效的实现系统上行的频分复用。从而提升了5G非授权通信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质量和上行频谱利用效率。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有的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检测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用户设备在被调度的interlace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用户设备可不提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这样虽然会有被其它设备抢占该interlace的风险,但是因该用户设备使用了窄带的CCA检测,即只在被调度的interlace上进行CCA检测,因避免了在其它interlace上有数据发送时误将本用户设备被调度的interlace也判断为忙的情况,从而该用户设备检测到信道空闲的概率依然大于使用全带宽的CCA检测,即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相对于全带宽的LBT方式可以提高上行链路质量以及对资源的利用率。
上文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5G非授权通信通信系统中的其中一具体场景的描述。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可应用于5G非授权通信通信系统中的边缘UE上,详见下文的描述。
场景二
参阅图8,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发送方法可应用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上,尤其适用于5G非授权通信系统中的UE。本申请实施例即以应用于5G非授权通信系统的UE,以及窄带时频资源为interlace为具体场景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窄带时频资源除了是interlace外还可以是其它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尤其适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2。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带来的有益效果有更充分的理解,现先对问题2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即对现有的5G非授权通信场景下邻小区隐藏节点对边缘UE的上下行干扰的现象进行简单的说明。如下:
5G非授权通信场景下小区服务半径相对较小,且基站部署相对密集,因此在5G非授权通信场景中,经常会存在UE在小区边缘进行上下行通信。由于5G非授权通信系统中使 用帧结构3,对于相邻小区边缘UE很可能无法做到上下行的同步,因此相互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干扰。如图9所示,对于相邻小区第一cell(小区)和第二cell,UE901和UE902分别为两个小区中边缘用户设备,在UE901进行上下行通信时会对UE902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具体干扰分为以下四种情景:
1)UE901上行传输使UE902上行检测信道失败;
2)基站911对UE901下行发送功率过大使UE902上行检测信道失败;
3)UE901上行传输对UE902下行传输产生较强干扰;
4)基站911对UE901下行功率过大使得对UE902的下行接收产生干扰。
针对当前的LBT模式无法解决上述邻小区间隐藏节点相互干扰的问题,边缘UE可能会长时间处在隐藏节点干扰下而无法进行上行传输,该边缘UE也无法向基站通知该隐藏节点的存在,从而,基站无法针对该场景采取一定策略。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新的LBT模式,以增加受到邻小区隐藏节点干扰的边缘UE上行接入信道机会,改善上行通信质量,同时增强受害UE与基站的交互,以提供优质的下行服务。具体详见下文的说明。
参阅图8,以及参考上述的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801:用户设备获取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
控制信息用于为用户设备指示被基站调度的interlace。基站为了指示用户设备被调度的interlace,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包括该指示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例如可以为UL grant。当用户设备获取到该控制信息,用户设备即可确定其可使用的interlace。
例如,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CCA window模式下边缘UE传输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五UE为第一基站服务边缘用户设备,第六UE为第二基站服务边缘用户设备,第七UE为第二基站服务非边缘用户设备。基站通过向其服务UE发送UL grant,以通知该UE被调度的interlace。例如,第一基站为第五UE调度资源interlace#0和interlace#1,第二基站为第六UE调度资源interlace#1和interlace#2,为第七UE调度资源interlace#3。
步骤801即为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
步骤802:用户设备判断是否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若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则用户设备执行步骤803。
其中,该预设数量可由基站下发指示进行确定或者由用户设备预先确定。
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之前,本小区边缘的UE当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时,则该UE可确定其被邻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干扰,从而一直接入信道失败。为此,本小区边缘用户设备可触发检测窗口模式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窗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称之为CCA window。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数据发送方法可称之为检测窗口模式,或CCA window模式。
若本小区UE未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或者在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之前能接入信道,则该UE未受邻小区边缘UE的干扰,或者干扰程度可接受,本小区UE可按照正常流程接入信道或者使用上述场景一的方式接入信道以发送上行数据。
例如,如图10所示,由于相邻小区上下行可能不同步,若采用系统原有的LBT模式,即全带宽的LBT模式,边缘用户设备第六UE受到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第五UE上行在复用资源interlace#1上的干扰会持续的接入信道失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802之前,用户设备可以进行预配置操作,例如由基站确定该用户设备是否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以更公平地对待每一用户设备。具体来说,当小区边缘UE由于邻小区隐藏节点干扰连续收到预设数量的UL grant却无法接入信道时,UE按照基站预先的配置触发CCA window模式。即UE对CCA window模式是否支持可在接入小区时由基站进行配置。
例如,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如RRC信令进行半静态地配置,以配置UE是否支持CCA window模式,比如基站配置一个比特信息,1代表UE支持该模式,0代表UE不支持该模式。当UE收到基站发送的信令为1时,如UE连续N次收到UL grant但一直无法接入信道时,则开启CCAwindow模式,而如果UE收到的信令为0,则代表UE不支持该CCA window模式,即便UE连续预设数量次收到UL grant且一直无法接入信道,该UE也不能开启CCA window模式。
可以理解,步骤802中的“预设数量”可由基站预先配置,例如,基站针对不同UE优先级进行配置并下发指示。其中,UE不同的优先级由基站定义,例如,基站根据UE发送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该预设数量的配置。如,若是紧急业务则优先级比较高,该获取到的控制信息的预设数量数值可较小。对步骤802中的预设次数的具体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803:用户设备在interlace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该interlace的信道能量值。
其中,窄带时频资源包括子帧,该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位置。即用户设备在interlace的子帧上的预设位置进行CCA信道检测。针对具体预设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会受该预设位置的影响,例如,在空闲可能性大的预设位置进行检测,则用户设备CCA检测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interlace包括子帧,检测窗口为interlace的第N个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和/或第N+1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其中,该N为正整数。一个子帧包括14个符号,UE上行可以被调度一个或多个连续子帧,但开始位置在第一个子帧符号0或符号1,结束在最后一个子帧符号12或符号13。所以在符号0和符号13处,信道可能空闲的概率较大,故在符号0和符号13设置检测窗口CCA window,可以增加UE进行CCA检测的成功率。若在非符号0和13处进行CCA检测,则这些符号被邻小区UE占用的概率较大,本小区边缘UE接入信道失败的概率也大。
可以理解,在子帧包括14个符号的实施例中,子帧的第一个符号可以被标识为符号0,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可以被标识为符号1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用户设备进行CCA检测的能量消耗,用户设备可以在检测窗口内的一些预设的具体位置进行CCA检测,例如,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符号的位置,预设符号内包括多个检测位置点。从而步骤803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为:用户 设备在多个检测位置点处,进行CCA信道检测。这样,即可无需持续地进行CCA检测又能及时发现信道的空闲状态,实现了节能的效果。
为了对上述内容进行更直观的说明,参阅图11,其示出了检测窗口的一示意图。由于5G非授权通信系统中上行发送子帧的第一个符号和最后一个符号可能存在空闲,因此本申请利用子帧N的最后一个符号和子帧N+1的第一个符号设置multiple one-shot CCA position,multiple one-shot CCA position即多个检测位置点,该多个检测位置点可构成检测窗口。如图11所示,该检测窗口包括4个检测位置点。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检测位置点的具体数量不作具体限定。边缘UE在CCA window任意检测位置点检测信道空闲,若确定检测位置点的interlace空闲,可执行下述步骤,例如立刻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直到符号边界开始上行传输,从而保证同小区UE上行传输信道的复用。
步骤804:用户设备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执行步骤805。
通过上述的方式,用户设备得到信道能量值,该信道能量值反映了当前被调度的interlace是否被占用的状态,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可确定该被调度的interlace空闲,用户设备可在其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信道能量值大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可确定该被调度的interlace被其它节点占用,用户设备可放弃上行数据的发送或退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信道的检测。
步骤805: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窄带时频资源。
因发送的上行数据被规定了占用信道的位置,用户设备在检测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即可确定出当前被调度的interlace空闲,此时若还未到发送上行数据的位置,则及时CCA检查成功,该interlace也有被其它节点抢占的可能。为了防止其它节点对该interlace的抢占,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若确定出当前被调度的interlace空闲,用户设备可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提前占用被调度的interlace。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检测窗口中若任意检测位置点进行的窄带CCA成功,用户设备即可立即发送窄带reservation signals,直到预设符号边界处。
例如,如图10所示,第六UE在interlace#1上的检测窗口的第一个检测位置点处即检测信道空闲,从而可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这样该interlace#1即被第六UE占用,而interlace#2未被邻小区的第五UE复用,从而第六UE使用检测窗口的方式进行窄带CCA检测,有较大的可能接入信道成功。而第七UE被调度的资源区别于第六UE,所以第七UE只要采用窄带LBT和窄带reservation signals,检测窗口模式不会对第七UE产生任何影响。
步骤806:用户设备在interlace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预设符号边界为规定的发送上行数据的位置,例如为子帧的符号1的开始边界位置。
在到达该预设符号后,用户设备停止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转而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有的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开启检测窗口模式成功接入信道后,即使用上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后,可在下次数据发送时回退到正常的LBT模式,以避免对邻小区UE再次造成干扰,从而维护了通信系统中的各用户设备的公平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为了通知基站该用户设备被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影响,以使基站可以改善下行通信质量,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还有其它的实现方式,例如,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确认信息,以使基站在确认信息的触发下,调整对该用户设备的下行功率分配。
通过该确认信息,用户设备可以通知基站该用户设备被邻小区UE干扰。其中,该确认信息可以为1bit的预设信息。
例如,如图10所示,边缘用户设备第六UE开启检测窗口模式,在成功接入信道后,第六UE向基站发送1bit的确认信息,以向基站确认当前开启了检测窗口模式。基站收到该确认信息后,根据该确认信息基站获知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可能存在,且该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干扰到了第六UE,为此基站调整下行功率分配,如增加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发送功率,以改善第六UE的下行通信质量。在有的实施例中,为避免该第六UE的下行通信对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造成严重干扰,基站在确定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ACK(确认信息)比例达到一定数值后应将功率配置回退到重配前状态。
在本申请有的实施例中,本小区UE为了减少对邻小区UE的干扰,在本小区UE被调度的interlace的数量为多个时,本小区UE可以选择只在一部分资源上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例如可以在不影响邻小区UE的interlace上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具体来说,可以是,用户设备在interlace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从多个interlace中,确定在预设时间内连续接入失败的目标interlace,该目标interlace属于用户设备被调度的interlace。通过CCA信道检测,用户设备可确定被干扰严重的频段,该目标interlace即为被干扰严重的频段。用户设备通过记录之前持续接入信道失败时间内受到干扰严重的频段,推测出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可能占用该目标interlace。从而,用户设备在多个interlace中的除了目标interlace之外的interlace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这样,用户设备对reservation signals的发送将不影响到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的数据发送,因为该目标interlace很可能也是邻小区边缘用户设备的被调度的interlace。但是,用户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仍然在多个interlace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这样,用户设备在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时可尽量避开受干扰严重的时频资源,以避免对邻小区UE造成阻塞。上行数据的传输仍使用所有被调度的interlace,以保证当前用户设备的自身通信质量和降低基站接收端接收复杂度。
例如,如图10所示,第六UE根据之前信道检测结果将interlace#1判断为邻小区边缘UE使用资源,因此只在interlace#2上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这样,既保证了信道的不会丢失,又给第五UE检测信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避让。但第六UE在发送数据时为保证第六 UE的上行质量,以及避免对基站造成额外的检测负担,第六UE的上行数据传输仍占据全部被调度的interlace带宽。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有的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检测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用户设备在被调度的interlace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用户设备可不提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这样虽然会有被其它设备抢占该interlace的风险,但是因该用户设备在检测窗口内使用了窄带的CCA检测,避免了在其它interlace上有数据发送时误将本用户设备被调度的interlace也判断为忙的情况,从而用户设备检测到信道空闲的概率依然大于使用全带宽的CCA检测,从而用户设备有更多的可能成功接入信道。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在被调度的interlace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检测,因能在interlace的预设位置进行CCA检测,从而能满足对检测的更多要求,尤其在该检测窗口设置在空闲概率大的位置时,用户设备检测到被调度的interlace空闲的概率也大,从而可提高接入信道的成功率。
这样,通过检测窗口模式可增加受隐藏节点干扰的边缘UE的上行接入信道机会,从而提高边缘UE的上行链路质量。
同时增强边缘UE和基站的交互,通知基站干扰该边缘UE的边缘隐藏结点的存在,使基站在判定隐藏结点存在时,重配下行功率分配,保障下行通信链路质量。另外,基站通过及时的回退措施避免相邻小区的恶性竞争,保证边缘UE之间的公平性。从而,检测窗口的LBT模式可解决邻小区隐藏节点对边缘UE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干扰问题,在保障小区边缘UE公平性的同时提高边缘UE上下行通信质量。
具体来说,当前eLAA通信系统中采用四种LBT模式。对于C2LBT,一旦检测信道失败只能在下一个被调度的子帧重新检测,对于C3LBT、C4LBT,必须在退避计数器清零后才能开始传输,而检测窗口模式利用可能空闲的前一个子帧最后一个符号和当前子帧的第一个符号设置检测窗口CCA window,只要对检测窗口的任意检测位置点进行CCA检测,检测成功后即可立刻占用信道,实现在对现有框架改动最小的前提下增加受邻小区隐藏节点干扰的边缘UE接入信道机会。同时增强了UE和基站的交互,使基站能根据当前服务的边缘UE状态调整下行功率分配,提高下行链路质量。
参阅图1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各数据发送方法的实施例的方法。参阅图12,该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1201,用于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检测单元1202,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判断单元1203,用于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
发送单元1204,用于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
发送单元1204,还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保留信号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窄带时频资源;
发送单元1204,还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
窄带时频资源包括子帧;
检测单元1202,还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位置。
可选地,
检测窗口为窄带时频资源的第N个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和/或第N+1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N为正整数。
可选地,
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符号的位置,预设符号内包括多个检测位置点;
检测单元1202,还用于在多个检测位置点处,进行CCA信道检测。
可选地,
发送单元1204,还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窄带时频资源;
发送单元1204,还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
确定单元1201,还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用于为用户设备指示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用户设备还包括接入判断单元1205,
接入判断单元1205,用于判断是否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
若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则检测单元1202执行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步骤。
可选地,
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发送单元1204,还用于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确认信息,以使基站在确认信息的触发下,调整对用户设备的下行功率分配。
可选地,
窄带时频资源为交织interlace。
综上所述,确定单元1201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后,检测单元1202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然后,判断单元1203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发送单元1204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为用户设备调度窄带时频资源,从而用户设备在该窄带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不同的用户设备可能在不同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此时,用户设备在其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空闲,从而可以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在一用户设备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空闲,而属于相同子帧的其它窄带时频资源上有数据传输时,若该用户设备使用全带宽的CCA信道检测,则可能导致接入信道失败。从而,通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方式可以增加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机会,增加了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用户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而图12所示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各单元或模块可集成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上。
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用户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用户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13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3,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310、存储器1320、输入单元1330、显示单元1340、传感器1350、音频电路13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370、处理器1380、以及电源1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3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3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3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3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3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30可包括触控面板13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32。触控面板13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331上或在触控面板13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3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 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380,并能接收处理器13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331。除了触控面板1331,输入单元13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340可包括显示面板13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3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331可覆盖显示面板1341,当触控面板13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3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3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3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3中,触控面板1331与显示面板13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331与显示面板13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3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3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3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360、扬声器1361,传声器13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361,由扬声器1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380处理后,经RF电路1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3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3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3示出了Wi-Fi模块13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3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3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3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 理系统与处理器1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户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1380还具有以下功能:
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
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该处理器1380,具体还具有如下功能:
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保留信号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窄带时频资源;
在窄带时频资源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窄带时频资源包括子帧,该处理器1380,具体还具有如下功能: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位置。
可选的,检测窗口为窄带时频资源的第N个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和/或第N+1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N为正整数。
可选的,检测窗口为子帧上的预设符号的位置,预设符号内包括多个检测位置点,该处理器1380,具体还具有如下功能:在多个检测位置点处,进行CCA信道检测。
可选的,该处理器1380,具体还具有如下功能:
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窄带时频资源;
在窄带时频资源上,从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该处理器1380,具体还具有如下功能:
获取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用于为用户设备指示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之前,判断是否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
若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则执行在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步骤。
可选的,该处理器1380,具体还具有如下功能:
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确认信息,以使基站在确认信息的触发下,调整对用户设备的下行功率分配。
可选的,窄带时频资源为交织interlace。
综上所述,处理器1380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后,处理器1380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以得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然后,处理器1380判断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若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则处理器1380在窄带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为用户设备调度窄带时频资源,从而用户设备在 该窄带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不同的用户设备可能在不同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此时,用户设备在其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得到的信道能量值小于预设能量阈值时,表示该窄带时频资源空闲,从而可以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在一用户设备被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空闲,而属于相同子帧的其它窄带时频资源上有数据传输时,若该用户设备使用全带宽的CCA信道检测,则可能导致接入信道失败。从而,通过在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方式可以增加用户设备接入信道的机会,增加了对上行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0)

  1.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信道检测,以得到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
    若所述信道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阈值,则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保留信号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从所述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带时频资源包括子帧;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CCA信道检测,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所述检测窗口为所述子帧上的预设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窗口为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第N个所述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和/或第N+1个所述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所述N为正整数。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窗口为所述子帧上的预设符号的位置,所述预设符号内包括多个检测位置点;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多个检测位置点处,进行CCA信道检测。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从所述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获取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指示被所 述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是否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所述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
    若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所述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则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步骤。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信道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阈值,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信息,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确认信息的触发下,调整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功率分配。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为交织interlace。
  10. 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被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信道检测,以得到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信道能量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道能量值是否小于预设能量阈值;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信道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阈值,则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保留信号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从所述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带时频资源包括子帧;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所述检测窗口为所述子帧上的预设位置。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窗口为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第N个所述子帧的最末一个符号的位置和/或第N+1个所述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的位置,所述N为正整数。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窗口为所述子帧上的预设符号的位置,所述预设符号内包括多个检测位置点;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多个检测位置点处,进行CCA信道检测。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在预设符号边界前发送reservation signals,以占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从所述预设符号边界开始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16.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指示被所述基站调度的窄带时频资源;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接入判断单元,
    所述接入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所述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
    若连续获取到预设数量的所述控制信息且未能接入信道,则所述检测单元执行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的检测窗口内,进行CCA信道检测的步骤。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信道能量值小于所述预设能量阈值,则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信息,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确认信息的触发下,调整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功率分配。
  18.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带时频资源为interlace。
  19.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0.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16350.9A 2017-02-27 2017-06-12 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8886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9477 2017-02-27
CN2017101094777 2017-02-27
PCT/CN2017/087882 WO2018152985A1 (zh) 2017-02-27 2017-06-12 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6816A true CN108886816A (zh) 2018-11-23
CN108886816B CN108886816B (zh) 2021-03-30

Family

ID=6325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350.9A Active CN108886816B (zh) 2017-02-27 2017-06-12 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1143B2 (zh)
EP (1) EP3576481B1 (zh)
CN (1) CN108886816B (zh)
WO (1) WO201815298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00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与窄带集群融合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185351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865695A (zh) * 2021-09-08 2021-12-31 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故障判断算法的无线振动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3353B2 (ja) * 2017-12-30 2023-04-24 インテ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ハンドオーバー関連技術、装置及び方法
CN110300442B (zh) * 2018-03-23 2020-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1385882B (zh) * 2018-12-28 2023-02-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622380B2 (en) 2020-02-07 2023-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reservations of medium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medium access
CN113973388A (zh) * 2020-07-22 2022-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取消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30269767A1 (en) * 2020-08-13 2023-08-2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375065A (zh) * 2020-10-19 2022-04-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lbt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7747A1 (en) * 2008-01-22 2009-08-20 Eui Jik Kim Network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20110103352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stic backoff with dynamic adaptation
CN105379399A (zh) * 2013-07-05 2016-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畅通信道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3181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6843A1 (en) 2011-02-11 2012-08-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ignaling method to enable controlled tx deferring in mixed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carrier aggregation in future lte-a networks
US9883404B2 (en) 2013-06-11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LTE—A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433332B2 (en) 2014-11-04 2019-10-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in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using same
WO2016167623A1 (ko) * 2015-04-16 2016-10-2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251066B2 (en) * 2015-04-24 201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olv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sign for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operation
US10492220B2 (en) 2015-09-30 2019-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extended channel uplink grants for ECC
US10425973B2 (en) * 2015-11-25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ing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KR102637865B1 (ko) * 2016-03-30 2024-02-20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비인가 대역에서 채널 엑세스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506662B2 (en) * 2016-05-10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net-of-Things design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6800394A (zh) * 2016-08-12 2023-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218406B2 (en) * 2016-09-02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for different device capabilitie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405332B2 (en) * 2016-09-06 2019-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r services on a same carrier
US10506596B2 (en) * 2016-10-28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interleaved and contigu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7747A1 (en) * 2008-01-22 2009-08-20 Eui Jik Kim Network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20110103352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stic backoff with dynamic adaptation
CN105379399A (zh) * 2013-07-05 2016-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畅通信道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3181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00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与窄带集群融合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185351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865695A (zh) * 2021-09-08 2021-12-31 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故障判断算法的无线振动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36708A1 (en) 2020-07-23
US11071143B2 (en) 2021-07-20
WO2018152985A1 (zh) 2018-08-30
CN108886816B (zh) 2021-03-30
EP3576481B1 (en) 2021-05-26
EP3576481A1 (en) 2019-12-04
EP3576481A4 (en)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6816A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210298015A1 (en) Resource exclu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6231637B (zh) 辅小区变换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CN10999549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US20240172277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EP3611860B1 (en)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9462826A (zh) 一种群组寻呼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97523B2 (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easurement apparatus
JP2024502344A (ja) 省電力処理方法、及び省電力処理装置
WO2024067573A1 (zh) Sl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088480A1 (zh) 侧链路资源确定方法及终端
WO2023030096A1 (zh)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40031995A1 (en) Sidelink resource processing and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WO2023025015A1 (zh) 随机接入资源选择、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4002096A1 (zh)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198102A1 (zh) 旁链路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025125A1 (zh)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143532A1 (zh) 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3116903A1 (zh) Sl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7804A1 (zh) 信道接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US20240031998A1 (en) Sidelink resource recomme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3040891A1 (zh) 非连续接收下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4511217A (ja) リソース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端末並びに可読記憶媒体
CN117222029A (zh) 小区激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7295172A (zh) 资源共享方法、终端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