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2121A - 具有改进布线的电动声学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布线的电动声学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2121A
CN108882121A CN201810424783.4A CN201810424783A CN108882121A CN 108882121 A CN108882121 A CN 108882121A CN 201810424783 A CN201810424783 A CN 201810424783A CN 108882121 A CN108882121 A CN 108882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acous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electronic acoustic
coil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47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2121B (zh
Inventor
F·科洛曼
R·弗里德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ha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ha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2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2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04R9/063Loudspeak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coustic dr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6Arranging circuit leads; Relieving strain on circuit l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6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具有改进布线的电动声学换能器。提出了一种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包括:壳体(2)、振膜(3)、粘接至振膜的线圈排布结构(6、6a..6h)以及磁路系统(9、10、11)。线圈排布结构包括多个线圈(7、8),所述多个线圈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对于壳体(2)静止的两个端子(T7a、T7b、T8a、T8b、T9a、T9b)。连接导线(12a、12b、13a、13b)连接线圈(7、8)与端子(T7a、T7b、T8a、T8b、T9a、T9b、T78b)。连接导线(12a、12b、13a、13b)与线圈(7、8)之间的连接点(C7a、C7b、C8a、C8b)对称地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6、6a..6h)上。

Description

具有改进布线的电动声学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声学换能器,其包括壳体、振膜以及粘接至该振膜的线圈排布结构,其中,该线圈排布结构包括多个线圈,每个线圈都具有相对于该壳体静止的两个端子。而且,该换能器包括磁路系统,该磁路系统被设计成生成横切于该线圈排布结构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最后,该换能器包括连接线圈和端子的连接导线。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电动声学换能器通常是已知的。在此背景下,US 2014/321690A1公开了具有堆叠在另一个之上的两个线圈的扬声器。
现有技术的换能器的缺点在于,电信号不只是在振膜的希望的类活塞移动中被转换,而且还导致因扬声器的不希望但不可避免的不对称所造成的振膜的摇摆移动进而滚振(tumbling)移动。影响摇摆/滚振移动的一个参数是连接导线的长度。通常来说,连接导线比较长并且通常成形为环状以提供低的弹簧常数,从而保持连接导线对振膜的摇摆/滚振移动的影响较小。尽管该影响可以以所提供方式降低,但该影响不会消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声学换能器。具体来说,与现有技术换能器设计相比,应避免或至少减小振膜的摇摆/滚振移动。
本发明的问题通过如开头段落中所定义的换能器来解决,其中,连接导线与线圈之间的连接点对称地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上。
这样,连接导线对振膜的摇摆/滚振移动的影响实际为零。由连接导线造成的作用在振膜上的力是对称的,并且不会引起振膜的摇摆/滚振移动。
在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中,所公开种类的音频换能器的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具体来说,连接导线与线圈之间的连接点以下面的方式对称地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上:
a)从一个平面的垂直方向看过去是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和/或
b)针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高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
在情况a)中,线圈排布结构沿环轴(loop axis)的方向,相应地沿缠绕导线呈现为一个环或多个环的方向加以观看。在这视图中,连接导线与线圈之间的连接点环绕线圈排布结构对称地设置。这是连接点对称的第一种方法。
“环轴”垂直于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的平面。换句话说,环轴是这样的轴,即,线圈必须环绕该轴来缠绕线圈。
在情况b)中,连接点有利地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由线圈排布结构的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并且具体处于线圈排布结构的高度延伸的中间。然而,连接点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或不同的高度上来获取对称性。例如,第一对两个连接点可以在第一高度或水平上彼此相对设置,而第二对两个连接点可以在第二高度或水平上彼此相对设置。该情况b)是连接点对称的第二种方法,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第一种对称方法(情况a)结合使用。
通常来说,将线圈彼此安装可以借助于粘合剂或胶来完成。有利地,连接点可以设置在两个线圈的接合面中,具体在线圈排布结构包括偶数个线圈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制造线圈排布结构相当容易。在偶数个线圈(例如,两个线圈)的情况下,连接点可以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的高度延伸的中间。
具体来说,线圈排布结构可以包括形状相同并且头向前地彼此安装的线圈(具体为,两个线圈)。使用相同的线圈允许以非常经济的方式制造线圈排布结构。因为头向前地彼此安装线圈,所以可以容易地获取关于线圈排布结构的高度延伸的对称性。
有利地,端子也环绕线圈排布结构对称地设置,从而通过避免振膜的摇摆/翻滚来进一步改进换能器的性能。类似于连接点,端子还可以按下面的方式对称地设置: a)从一个平面的垂直方向看过去是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和/或b)针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高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
为了更进一步改进换能器的性能,连接导线可以环绕线圈排布结构对称地设置和/或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
一般来说,线圈排布结构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或正方形),或者可以是圆形(例如,椭圆形甚或环形)。而且,线圈排布结构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线圈。线圈排布结构的线圈可以按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缠绕。
有利地,两个线圈(或两个以上线圈中的每两个线圈)具有一个公共端子。因此,获得线圈的串联连接。关于这点,在换能器的有利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导线可以连接线圈和公共端子。这样的设计特别适用于矩形和方形线圈排布结构,以及通常具有偶数个边的多边形。理由是连接导线的数量也是偶数。然而,在另选有利实施方式中,单个连接导线连接线圈和公共端子。这样的设计特别适用于环形线圈排布结构,以及通常具有奇数个边的多边形。
在电动声学换能器的有利实施方式中,定心支片(spider)连接至线圈排布结构,其中,
-用于连接线圈和端子的连接导线粘接至定心支片,和/或
-用于电连接线圈和公共端子的导电层或路径粘接至定心支片。
定心支片固定(相应地,居中)线圈排布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定心支片(特别是其臂)被用于承载连接导线和/或导电路径或层。因此,连接导线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连接导线的振动趋势减小。
这里应注意到,术语“导线”不一定意味着圆形截面,而且还包括“扁平”截面,特别是矩形截面。尤其是在定心支片的情况下,使用扁平截面是有利的,以便允许线圈排布结构并因此允许振膜的基本上不受阻碍的垂直移动,但因定心支片臂或腿的高纵横比而阻碍横向移动。这种方向特性由机械阻力的不同模量(垂直与水平)产生。关于这点,还应注意到,被固定至定心支片的、具有矩形截面的连接导线也可以被视为基板上的导电路径。因此,针对定心支片上的导电层或路径的边界是模糊的。
然而,导电层或路径有利地包括粘接至定心支片的导电粘合剂,或者由粘接至定心支片的导电粘合剂构成,而连接导线有利地由铜制成。尽管如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层或路径也可以由铜制成。
通常来说,连接导线以未切割的方式在连接点处绕成线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圆形截面的导线被用于缠绕线圈,该导线在连接点与端子之间的区域中变平,例如,通过按压。以这种方式,有利的机械性能(例如,低抗弯曲性)与有利的电特性 (低过渡电阻)相结合。
在又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粘接至振膜的导电层或路径电连接线圈和公共端子。另选的是或者另外,电连接线圈和公共端子的导电层或路径可以粘接至定心支片,如上所述。
具体来说,导电层或路径包括粘接至振膜/定心支片的导电粘合剂,或者由粘接至振膜/定心支片的导电粘合剂构成。在这个实施方式,优点在于这样的事实,即,(例如,由音频信号引起的)相对较高的电流可以经由设置在扬声器的移动部分上的公共连接点从第一线圈流向第二线圈,并且只有相对较低的电流(例如,用于控制任务) 流出或流入公共端子。为此,可以省略从公共连接点到公共端子的专用连接导线。相反的是,出于这个理由,使用振膜/定心支片上的导电层或路径。然而,可以使用一小段导线将线圈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导电层或路径连接。所述导线具体可以是线圈之一或两个线圈在公共连接点处的一段线圈导线。两个线圈可以直接在导电层或路径处电连接或者在相距导电层或路径的一定距离处电连接。因此,在后一种情况下,单独的一小段导线、线圈之一的一小段线圈导线,或者两个线圈的几小段线圈导线可以将公共连接点与导电层或路径连接。
为了获得机械对称性,可以将额外的导电路径粘接至振膜/定心支片,从电角度来看额外的导电路径不一定是希望的,因为特定的电连接已经通过另一路径实现。这些额外导电路径可以(多余地)连接至线圈排布结构。
具体而言,导电层或路径的电阻高于导电层或路径所连接至的每个线圈的阻抗的实值。因此,导电层或路径可以做得比较薄,因此几乎不会劣化振膜特性/定心支片特性。
利用导电层或路径特别有利于具有偶数/奇数个角/边的多边形线圈需要奇数/偶数个端子的情况。例示性例子是具有三个端子的矩形或方形线圈排布结构。根据所公开的换能器的该实施方式,利用用于两个端子的两个对称地设置的连接导线和用于第三端子的一导电层可以获取对称性。如上所述,连接导线优选连接至线圈串联连接的外部端子,并且导电层连接至连接线圈的公共连接点。
在所提出的换能器的又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多个连接导线在多边形线圈排布结构的角部处连接该多边形线圈排布结构。例如,该实施方式为矩形线圈排布结构提供了完美的对称性。鉴于多边形线圈设计,磁路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单独的杆形磁体(相应地形状像长方状的磁体)而不是单个环形磁体。因此,磁场集中在多边形的纵向边 (longitudinalside),而其角部相对较弱。这就是为什么角部中的连接导线几乎不影响换能器的性能的原因。如所述,这特别适用于具有杆形磁体的磁路系统,但是(当然是以减轻的方式)也适用于环形磁体。另选地,多个连接导线可以在所述线圈排布结构的纵向边的中心处连接该线圈排布结构,这同样导致完美的对称性。
应注意到,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任何希望组合或变型例中使用,特别是在所述线圈排布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线圈和多个公共端子的情况下。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特征、细节、功用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完全显见,其中,附图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示例性换能器的截面图;
图2以分解图示出了在相邻角具有线圈连接的线圈排布结构的第一示例;
图3示出了图2的处于工作位置的线圈排布结构的俯视图;
图4以俯视图示出了在相对角具有线圈连接的线圈排布结构的第二示例;
图5类似图2,但在矩形线圈排布结构的短边上的相邻角具有线圈连接;
图6示出了在矩形线圈排布结构的长边上具有线圈连接的线圈排布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7示出了具有三个矩形线圈的线圈排布结构的示例;
图8示出了环形线圈排列的示例;
图9示出了利用两个连接导线将线圈连接至公共端子的示例;
图10示出了利用单个连接导线将线圈连接至公共端子的示例;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换能器10的简化电路图;
图12示出了在振膜上具有导电路径的示例性换能器的截面图;
图13以俯视图示出了图12的换能器;
图14示出了具有改进对称性的换能器的另一示例;
图15按俯视图示出了具有定心支片的换能器的第一示例,该定心支片上设置有导线和导电路径;
图16示出了图14的换能器的截面图;
图17按俯视图示出了具有定心支片的换能器的第二示例,该定心支片上设置有导线;以及
图18示出了图16的换能器的截面图。
在几个图中,相同标号指相同或等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针对各种装置,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如说明书中描述并在附图中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总体结构、功能,制造以及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以在没有这种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具体实践这些实施方式。在其它情况下,公知操作、组件,以及部件未加以详细描述,以使不搞混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文描述和例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例,因此可以清楚,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而不必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其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贯穿本说明书针对“各种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贯穿本说明书处处出现的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在一实施方式中”等不必都指同一实施方式。而且,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任何合适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组合。因此,结合一个实施方式例示或描述的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无限制的情况下,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相结合,假定这种组合不是不合逻辑或非功能性的。
必须注意到,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an)”以及“该/所述(the)”包括多个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规定。
本描述中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若有的话)被用于在相似部件之间区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时间先后次序。要明白的是,这样使用的术语在合适情况下可互换,使得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例如能够按除了本文所示或另外描述的顺序以外的其它顺序操作。而且,术语“包括(include)”、“具有(have)”及其任何变体旨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含,使得包括部件列表的处理、方法、物品,或装置不必局限于这些部件,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这种处理、方法、物品,或装置所固有的其它组件。
所有方向引用(例如,“加”、“减”、“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前”、“后”、“顶侧”“底侧”、“上方”、“下方”、“上面”、“下面”、“垂直”、“水平”“顺时针”,以及“逆时针”)仅用于标识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并且不会造成限制,特别是对于本公开的任何方面的位置、取向,或使用。要明白的是,这样使用的术语在合适情况下可互换,使得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例如能够按除了本文所示或另外描述的取向以外的其它取向操作。
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配置成”、“配置为”以及类似短语表示本主体设备、装置,或系统被设计和/或构造(例如,通过适当的硬件、软件,和/或组件)成实现一个或更多个特定对象目的,而不是本主体设备、装置,或系统仅能够执行对象目的。
连接引用(例如,“粘接”、“联接”、“连接”等)应广泛解释并且可以包括部件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以及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因此,连接引用不一定推断两个部件直接连接并且彼此采用固定关系。上面描述中包含的或者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都旨在被解释为仅仅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细节或结构上进行改变。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表达测量等的所有数字都要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通过术语“大约”来修改,其特别意指与基准值的偏差为10%。
图1以截面图示出了可以具体实施为扬声器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的一示例。换能器1a包括壳体2以及具有弯曲区段4和中心区段5的振膜3,该中心区段通过板被强化。而且,该换能器1a包括粘接至振膜3的线圈排布结构6。线圈排布结构6 包括第一线圈7和第二线圈8。在该示例中,第一线圈7设置在第二线圈8的顶部上并与第二线圈8同心。通常来说,将线圈7、8彼此安装可以借助于粘合剂或胶来完成。
而且,换能器1a包括磁路系统,该磁路系统具有磁体9、磁钢板(pot plate)10 以及导磁片(top plate)11。该磁路系统生成横切于线圈排布结构6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B。
图2和3示出了线圈排布结构6a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线圈7、8沿对角线方向位移的分解图,而图3示出了处于设置在另一个之上的工作位置的线圈排布结构6a。
第一线圈7具有相对于壳体2静止的两个端子T7a、T7b。类似地,第二线圈8 具有相对于壳体2静止的两个端子T8a、T8b。连接导线12a在连接点C7a处连接端子T7a和第一线圈7,连接导线12b在连接点C7b处连接端子T7b和第一线圈7,连接导线13a在连接点C8a处连接端子T8a和第二线圈8,并且连接导线13b在连接点 C8b处连接端子T8b和第二线圈8。
连接点C7a、C7b、C8a、C8b环绕线圈排布结构6a对称地设置,具体关于矩形线圈排布结构6a的主轴x和y对称地设置。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端子T7a、T7b、T8a、T8b也环绕线圈排布结构6a对称地设置,如图3所示(再次关于主轴x和y对称地设置,相应地从一个平面的垂直方向看过去是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情况 a)。而且,如果连接导线12a、12b、13a、13b如图3所示也环绕线圈排布结构6a对称地设置(再次关于主轴x和y对称地设置),则这是有利的。最后,如果连接导线 12a、12b、13a、13b形状大致相同(如图3中的情况),则这也是有利的。
一般来说,连接导线12a、12b、13a、13b与线圈7、8之间的连接点C7a、C7b、 C8a、C8b可以按这样的方式对称地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6a上,即,从环轴z相应地从一个平面的垂直方向看过去是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情况a)。在这视图中,线圈7、8的缠绕导线呈现为环。上面讨论了这种对称性的第一种方法。
然而,另选的是或者另外,可以将连接点C7a、C7b、C8a、C8b的第二种对称方法应用至换能器1a。根据该方法,连接导线12a、12b、13a、13b与线圈7、8之间的连接点C7a、C7b、C8a、C8b可以按这样的方式对称地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6a上,即,针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高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情况b)。具体来说,连接点C7a、C7b、C8a、C8b可以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6a的高度延伸的中间,如图1中的情况。线圈排布结构6的高度延伸在图1中垂直地取向。
然而,将连接点C7a、C7b、C8a、C8b设置在线圈排布结构6的高度延伸的中间不是必要条件。连接点C7a、C7b、C8a、C8b还可以设置在不同平面或不同高度处。例如,第一对两个连接点C7a、C8b可以在第一高度或水平上彼此相对设置,而第二对两个连接点C7b、C8a可以在第二高度或水平上彼此相对设置。
这同样完全适用于端子T7a、T7b、T8a、T8b,其可以针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高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情况 b),如同图1的示例中的情况。端子T7a、T7b、T8a、T8b还可以设置在不同平面或不同高度处。例如,第一对两个端子T7a、T8b可以在第一高度或水平上彼此相对设置,而第二对两个端子T7b、T8a可以在第二高度或水平上彼此相对设置。
应该注意,为了更好的理解,图1中的连接点C7a、C7b、连接导线12a、12b以及端子T7a、T7b被示出在切面中,而在图2和3的俯视图中,连接导线12a、12b 沿其它方向继续。
连接点(C7a、C7b、C8a、C8b)有利地可以设置在两个线圈7、8的接合面中,图1至3所示的示例就是这种情况。以这种方式,制造线圈排布结构相当容易。
在一非常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线圈排布结构6包括形状相同并且头向前地彼此安装的(两个)线圈7、8。使用相同的线圈允许以非常经济的方式制造线圈排布结构6。因为线圈7、8被头向前地彼此安装,所以以非常容易的方式获取关于线圈排布结构 6的高度延伸的对称性。
图4示出了另一线圈排布结构6b的一实施方式,其与图2和3所示的线圈排布结构6a非常相似。与此相反,端子T7a、T7b、连接点C7a、C7b以及连接导线12a、 12b不是设置在矩形线圈7的长边上的相邻角处,而是设置在对角处。这同样适用于第二线圈8。
图5示出了另一线圈排布结构6c的一实施方式,其与图2和图3所示的线圈排布结构6a非常相似。与此相反,端子T7a、T7b、连接点C7a、C7b以及连接导线12a、 12b不是设置在矩形线圈7的长边上的相邻角处,而是设置在短边上的相邻角处。这同样适用于第二线圈8。
鉴于多边形线圈设计,通常使用许多单独的杆形磁体9(相应地为形状为长方体的磁体9)而不是单个环形磁体9。因此,磁场集中在所述多边形的纵向边,而在其角部相对较弱。这就是为什么多边形的角中的单独连接点C7a、C7b、C8a、C8b对所述换能器1a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的原因。
图3至图5示出了这样的排布结构,即,其中连接导线12a、12b、13a、13b在线圈排布结构6a..6c的角部处连接线圈排布结构6a..6c。然而,这不是唯一另选例。
图6示出了线圈排布结构6d,其中,端子T7a、T7b、T8a、T8b、连接点C7a、C7b、 C8a、C8b以及连接导线12a、12b、13a、13b处于线圈排布结构6d的纵向边的中心处。
在图6中,端子T7a、T7b、连接点C7a、C7b以及连接导线12a、12b设置在短边上,而端子T8a、T8b、连接点C8a、C8b以及连接导线13a、13b设置在矩形线圈 7的长边上。而且,在另选实施方式中,端子T7a、T7b、连接点C7a、C7b以及连接导线12a、12b可以设置在矩形线圈7的另一边上。类似地,这按同等方式适用于第二线圈8。
在图1至图6中,线圈排布结构6..6d包括两个线圈7、8。然而,线圈排布结构 6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线圈7、8。图7示出具有三个线圈因此具有六个端子T7a、T7b、 T8a、T8b、T9a、T9b的线圈排布结构置6e的示例。线圈装置6e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端子T7a、T7b、T8a、T8b、T9a、T9b的位置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加以修改。
在图1至图7中,线圈排布结构6..6e它们各自的线圈7、8形状为矩形。然而,这不是唯一的可能性。例如,线圈排布结构也可以是方形或圆形。图8示出了环形线圈排布结构6f的一个示例。第一线圈7’的端子T7a和T7b在图8中彼此相对设置。然而,端子T7a和T7b也可以彼此相邻设置。这同样适用于第二线圈。
在图1至图8中,线圈装置6..6f的端子T7a、T7b、T8a、T8b、T9a、T9b可以以任何希望的方式连接。然而,线圈7、8通常必须串联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同线圈7、8的两个连接点C7a、C7b、C8a、C8b电连接。
关于这点,图9示出了线圈排布结构6g的第一示例,其与图2和图3所示的线圈排布结构6a非常相似。相比之下,线圈7、8的连接点C7b和C8b电连接。因此,线圈7、8具有一个公共端子T78b。连接点C7b与C8b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在(静态) 端子T78b处连接所述连接导线12b和13b来完成。另外,连接点C7b和C8b的电连接可以直接在移动线圈7、8处完成。有利地,在移动线圈7、8处的连接可以以低欧姆电阻进行,使得连接导线12b和13b可以制成得相对较薄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欧姆电阻而基本上不影响线圈7、8的低欧姆串联连接。
在图9中,两个连接导线12b、13b连接线圈7、8和公共端子T78b。然而,这不是唯一的可能性。图10示出了线圈排布结构6h的另选实施方式,其与图8所示的线圈排布结构6f非常相似。相比之下,两个线圈7、8再次串联切换。但现在,单个连接导线12b连接线圈7、8和公共端子T78b。因此,线圈7、8的公共连接点C78b 被设置在移线圈排布结构6h上。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线圈排布结构6h的简化电路图。具体来说,图11示出了产生电压UIn的电压源,该电压UIn被馈送至第一线圈7和第二线圈8的串联连接。在常见设计方面,电压UIn形成声音信号,并且由电压UIn引起的、流入端子T7a并流出端子T8a、T7b的电流IIn比较高。相比之下,流出或流入公共端子T78b的电流 (其例如用于控制任务)相对较低。
为此,可以省略从连接点C78b到公共端子T78b的专用连接导线12b。相反的是,出于该理由,使用粘接至振膜3并且电连接至线圈7、8的公共连接点C78b的导电路径14a,这在描绘了一示例性换能器1b的截面图的图12和描绘了图12的换能器 1b的俯视图的图13中示出。
具体来说,一小段导线15(其可以是线圈7、8之一或者两个线圈7、8的、线圈导线的一小段)连接线圈7、8的公共连接点C78b和导电路径14a。在振膜3的外侧固定部分上,相应地在导电路径14a上,设置有公共端子T78b。导电路径14a包括粘接至振膜3的导电粘合剂,或者由粘接至振膜3的导电粘合剂构成。
这种设计特别有利于具有偶数/奇数个角/边的多边形线圈排布结构6需要奇数/偶数个端子T7a、T7b、T8a、T8b、T9a、T9b、T78b的情况。图9示出了针对其的例示性示例。这里矩形线圈排布结构6g具有三个端子T7a、T8a、T78b。
可以利用针对两个外部端子T7a、T8a的两个对称地设置的连接导线12a、13a 和针对公共端子T78b的导电路径14a获得对称性,因为导电路径14a几乎不影响线圈排布结构6的摇摆或滚振趋势。例如,连接点C7a、C8a以及还有端子T7a、T8a 可以设置在x轴或y轴上或相对角处。为了进一步改进对称性,可以将第二导电路径 14b与第一导电路径14a相对设置,这在图14中的针对换能器1c示出。从电观点来看,这种额外的导电路径14b不是希望的,但改善了换能器1c的机械和声学特性。第二导电路径14b可以电连接至线圈7、8,或者不电连接至线圈7、8。用于改进对称性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将导电层粘接至整个振膜3或将具有对称形状的导电层粘接至振膜3。
图15和图16示出了具有定心支片16a..16d的换能器1d的第一示例。图15以俯视图示出了换能器1d,其中振膜3的弯曲区段4被移除以提供进入换能器1d内部的视图。图16以截面图AA示出换能器1d。电动声学换能器1d包括连接至线圈排布结构6的定心支片16a..16d。具体来说,该定心支片包括四个定心支片臂16a..16d,其中每个定心支片臂16a..16d设置在矩形线圈排布结构6的纵向边缘上。
在这个示例中,将连接点C7a与端子T7a连接的连接导线12a粘接至定心支片臂16d,并且将连接点C8a与端子T8a连接的连接导线13a粘接至定心支片臂16b。而且,连接线圈7、8和公共端子T78b的导电层或路径14a粘接至定心支片臂16a。
换能器1d的电结构与图11、12和13中所示实施方式相当。在机械方面,换能器1d有点不同,因为定心支片16a..16d固定(相应地,居中)线圈排布结构6。定心支片臂16a..16d围绕线圈排布结构6对称地设置,并因此作为连接导线12a、13a。连接导线12a、13a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连接导线12a、13a的振动趋势减小。
这里应注意到,术语“导线”不一定意味着圆形截面,而且还包括“扁平”截面,特别是矩形截面。尤其是在定心支片16a..16d的情况下,使用扁平截面是有利的,以便允许线圈排布结构6进而允许振膜3的中心区段5的不部分不受阻碍的垂直移动。关于这点,还应注意到,被固定至定心支片16a..16d的、具有矩形截面的连接导线 12a、13a也可以被视为基板上的导电路径,其在此为定心支片臂16a、16d。因此,针对固定至定心支片臂16a的导电层或路径14a的边界变模糊。然而,导电层或路径 14a有利地包括粘接至定心支片臂16a的导电粘合剂,或者由粘接至该定心支片臂16a 的导电粘合剂构成,而连接导线12a、13a有利地由铜制成。尽管如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层或路径14a也可以由铜制成。
通常来说,连接导线12a、13a以未切割的方式在连接点C7a、C8a处绕成线圈7、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圆形截面的导线被用于缠绕线圈7、8,该导线在连接点 C7a、C8a与端子T7a、T8a之间的区域中变平,例如,通过按压。以这种方式,有利的机械性能(例如,低抗弯曲性)与有利的电特性(低过渡电阻)相结合。
为了获得完美的对称性,定心支片臂16c也可以配备有额外的导电路径,其可以连接至公共连接点C78b或者不连接至公共连接点C78b。从电观点来看,这种额外的导电路径不是希望的,但改善了换能器1d的机械和声学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还参见图14)。
图17和图18示出了具有定心支片16a..16d的换能器1e的另一示例。图17以俯视图示出了换能器1e,其中,振膜3的弯曲区段4再次被移除,并且图18以截面图 BB示出换能器1e。换能器1e类似于图15和图16中所示的换能器1d。相比之下,在定心支片臂16a..16d上设置有将所述连接点C7a、C7b、C8a、C8b与端子T7a、T7b、 T8a、T8b连接的四个连接线12a、12b、13a、13b。在电方面,换能器1e类似于图1 至图6以及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机械方面,换能器1e类似于图15和16的换能器1d。
应注意到,图中所示实施方式应该只是例示了可能性,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不同种类的变型例。
还应注意到,所呈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任何有用的组合来使用。例如,将连接线12a、13a设置在定心支片16a、16c上可以与设置在振膜3上的导电层或路径14a组合(参见图12至图14)。而且,自由悬挂连接导线12a、12a(参见图1)可以与定心支片臂16a、16c上的连接导线12a、13a和/或设置在定心支片臂16c上的导电层或路径14a组合。此外,定心支片臂16c上的导电层或路径14a可以与振膜3上的导电层或路径14a组合。
在上述示例中,换能器1b..1e仅包括一个公共连接点C78b、一个公共端子T78b 以及一个导电路径或层14a和可选导电路径14b。尽管如此,另外的公共连接点可以通过另外的导电路径或层电连接至另外的端子。不同的路径可以并排设置,而不同的层可以视情况设置在彼此的顶部。
应注意到,尽管图1至图18中描绘的示例公开了环形和矩形线圈排布结构6a..6h,但本发明涉及线圈排布结构的任何形状,特别是椭圆形和多边形。而且,线圈7和8 可以具有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以及相同数量的绕组或不同数量的绕组。有利地,线圈排布结构关于两个主轴x和y是对称的。
还应注意到,线圈7、8可以以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缠绕。
而且,本发明不是仅涉及两个或三个线圈7、8,而是涉及任何数量的线圈。
另外,应注意到,尽管连接点C7a、C7b、C8a、C8b,端子T7a、T7b、T8a、T8b、 T9a、T9b、T78以及连接导线12a、12b、13a、13b的对称设计是有利的,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也可以偏离严格的对称设计。例如,端子T7a、T7b、T8a、 T8b、T9a、T9b、T78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设置以提供特定的电接口。而且,连接导线12a、12b、13a、13b的形状可以不同。尽管如此,通过选择适当的设计,连接导线 12a、12b、13a、13b对振膜3的移动的影响仍然可以大致对称。
如上文中公开的,使导线12a、13a、12b、13b相应地使各个连接点C7a、C7b、 C8a、C8b处于多边形线圈排布结构6a..6e的角部中是有利的。基本上,同样适用于导电路径14a、14b,导电路径14a、14b也有利地设置在所述角部中。一般来说,磁性杂散场对导线12a、13a、12b、13b的影响因不同的电流电平和/或阻抗而不同于对导电路径14a、14b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的电流电平导致由流过导线12a、13a、12b、 13b相应地流过导电路径14a、14b的不同电流所引起的作用在振膜3上的不同力。另一方面,不同的电压基于导线12a、13a、12b、13b的不同阻抗而被感应到这些导线中相应地感应到导电路径14a、14b中。因为角部区域的杂散场较低,所以如所述,对于线圈7、8与换能器1a..1c的非移动部分之间的任何连接类型,即,对于导线12a、 13a、12b、13b和/或导电路径14a、14b,使用这这些角部区域是有利的。此外,出于机械理由,在没有磁体9的区域中,更容易连接导线12、13、12a、13a、12b、13b (相应地,导电路径14a、14b)。
应注意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示例性工作例。进一步的开发、修改以及组合也处于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并且被置于根据上述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拥有之下。因此,本文描述和例示的技术和结构应被理解成例示性和示例性的,而非对本发明范围进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包括在提交本申请时的已知等同物和不可预见的等同物。尽管上面已经以一定程度的特殊性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实施方式进行许多改变。
标号列表
1a..1e 电动声学换能器
2 壳体
3 振膜
4 弯曲区段
5 硬化中心区段
6、6a..6h 线圈排布结构
7 第一线圈
8 第二线圈
9 磁体
10 磁钢板
11 导磁片
12a..13b 连接导线
14a..14b 导电路径
15 导线
16A..16d 定心支片(臂)
B 磁场
C7a..C8b 连接点
T7a..T9b 端子
x 第一主轴
y 第二主轴
z 第三主轴/环轴
UIn 输入电压
IIn 输入电流。

Claims (21)

1.一种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该电动声学换能器包括:
-壳体(2);
-振膜(3);
-线圈排布结构(6、6a..6h),该线圈排布结构粘接至所述振膜(3),其中,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包括多个线圈(7、8),所述多个线圈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2)静止的两个端子(T7a、T7b、T8a、T8b、T9a、T9b);
-磁路系统(9、10、11),该磁路系统被设计成生成横切于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的缠绕导线的纵向的磁场(B),以及
-连接导线(12a、12b、13a、13b),所述连接导线连接所述线圈(7、8)与所述端子(T7a、T7b、T8a、T8b、T9a、T9b、T78b),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导线(12a、12b、13a、13b)与所述线圈(7、8)之间的连接点(C7a、C7b、C8a、C8b)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12a、12b、13a、13b)与所述线圈(7、8)之间的连接点(C7a、C7b、C8a、C8b)按下面的方式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上:
a)从一个平面的垂直方向看过去是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和/或
b)针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高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平面由缠绕导线形成相应地由导线环所围绕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T7a、T7b、T8a、T8b、T9a、T9b、T78b)环绕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对称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12a、12b、13a、13b)环绕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对称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12a、13a、12b、13b)的形状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连接点(C7a、C7b、C8a、C8b)设置在两个线圈(7、8)的接合面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两个线圈(7、8)具有一个公共端子(T7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包括两个以上的线圈(7、8)和多个公共端子(T78b)。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导线(12b、13b)连接所述线圈(7、8)和所述公共端子(T78b)。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单个连接导线(12b)连接所述线圈(7、8)和所述公共端子(T78b)。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粘接至所述振膜(3)的导电层或路径(14a、14b)电连接所述线圈(7、8)和所述公共端子(T78b)。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或路径(14a、14b)包括粘接至所述振膜(3)的导电粘合剂,或者由粘接至所述振膜(3)的导电粘合剂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定心支片(16a..16d),所述定心支片连接至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其中,
-连接所述线圈(7、8)与所述端子(T7a、T7b、T8a、T8b、T9a、T9b、T78b)的连接导线(12a、12b、13a、13b)粘接至所述定心支片(16a..16d),和/或
-电连接所述线圈(7、8)和所述公共端子(T78b)的导电层或路径(14a、14b)粘接至所述定心支片(16a..16d)。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或路径(14a、14b)包括粘接至所述定心支片(16a..16d)的导电粘合剂,或者由粘接至所述定心支片(16a..16d)的导电粘合剂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的至少两个线圈(7、8)沿相反方向缠绕。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包括两个线圈(7、8)。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排布结构包括形状相同并且头向前地彼此安装的线圈(7、8)。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7、8)的形状为多边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导线(12a、12b、13a、13b)在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的角部处连接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导线(12a、12b、13a、13b)在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的纵向边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线圈排布结构(6、6a..6h)。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a..1e),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7、8)的形状为圆形,具体为环形。
CN201810424783.4A 2017-05-15 2018-05-07 具有改进布线的电动声学换能器 Active CN108882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0410/2017 2017-05-15
AT504102017 2017-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121A true CN108882121A (zh) 2018-11-23
CN108882121B CN108882121B (zh) 2020-12-22

Family

ID=63962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4783.4A Active CN108882121B (zh) 2017-05-15 2018-05-07 具有改进布线的电动声学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9680B2 (zh)
CN (1) CN108882121B (zh)
DE (1) DE10201800358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5838A1 (en) * 1986-02-04 1987-09-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dynamic transducer
CN1388729A (zh) * 2002-07-01 2003-01-01 斯贝克电子(嘉善)有限公司 双对称磁路双音圈双定心支片扬声器
CN101026901A (zh) * 2006-02-20 2007-08-29 张凡 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
CN10238745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张凡 双磁隙双线圈外磁式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172818A1 (en) * 2010-06-16 2015-06-18 Timothy A Gladwin Loudspeaker and electrodynamic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bulbous waveguide tip
US20160007121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Chien-Kuo HUNG Dual voice coil speaker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212546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Apple Inc. Halbach array audio transduc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40964A (en) * 1945-05-09 1953-06-02 Freedman Samuel Microwave modulation
US20030174856A1 (en) 2002-01-25 2003-09-18 Leif Johannsen Flexible diaphragm with integrated coil
US20050078848A1 (en) * 2003-10-09 2005-04-14 Audio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rp. Power amplifier and method for split voice coil transducer or speaker
CN1954639B (zh) * 2004-05-14 2012-12-05 索尼昂荷兰有限公司 双隔膜电声换能器
CN101766035B (zh) 2007-07-31 2014-04-30 日本先锋公司 扬声器装置
US8391520B2 (en) * 2008-10-24 2013-03-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lat speaker unit and speaker device therewith
US8625824B2 (en) * 2007-09-04 2014-01-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lat speaker unit and speaker device therewith
WO2009063557A1 (ja) 2007-11-14 2009-05-22 Pioneer Corporation スピーカ装置
KR101042032B1 (ko) 2009-03-11 2011-06-16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마이크로 스피커
JP2010268032A (ja) 2009-05-12 2010-11-25 Onkyo Corp ボイスコイ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US8374380B2 (en) 2011-04-08 2013-02-12 Zylux Acoustic Corporation Speaker voice coil structure having at least three coils
CN202435594U (zh) 2011-12-29 2012-09-12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US9838794B2 (en) 2013-04-26 2017-12-05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Double coil speaker
TWI599243B (zh) 2014-07-01 2017-09-11 jian-guo Hong Dual coil speaker for mobile devices
CN204392552U (zh) * 2015-01-07 2015-06-10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声器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5838A1 (en) * 1986-02-04 1987-09-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dynamic transducer
CN1388729A (zh) * 2002-07-01 2003-01-01 斯贝克电子(嘉善)有限公司 双对称磁路双音圈双定心支片扬声器
CN101026901A (zh) * 2006-02-20 2007-08-29 张凡 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
US20150172818A1 (en) * 2010-06-16 2015-06-18 Timothy A Gladwin Loudspeaker and electrodynamic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bulbous waveguide tip
CN10238745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张凡 双磁隙双线圈外磁式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007121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Chien-Kuo HUNG Dual voice coil speaker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212546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Apple Inc. Halbach array audio transdu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003589A1 (de) 2018-11-15
US20180332402A1 (en) 2018-11-15
CN108882121B (zh) 2020-12-22
US10999680B2 (en)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9673B2 (en) Thin speaker with curved or angled structure
US9456280B2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US9173022B2 (en) Acoustic transducer
CN210641017U (zh) 发声器件
US9820054B2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having a suspending ring disposed for increased vibrating space
CN107682790A (zh) 一种扬声器
CN109495819B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208112932U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362003B (zh) 扬声器
US10536063B2 (en) Vibration motor and portable device
JP2009219342A (ja) 振動電流変換装置
WO2018095047A1 (zh) 线性振动马达
WO2022068081A1 (zh)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CN108650598A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10149578A (zh) 发声器件
CN105681979A (zh) 扬声器
WO2019029050A1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9017311U (zh) 扬声器
CN108882119A (zh) 具有用于线圈连接的导电振膜的电动声学换能器
CN106416296B (zh) 电声换能器
CN106210993A (zh) 音圈、音圈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该音圈的发声器件
CN108882121A (zh) 具有改进布线的电动声学换能器
CN206413185U (zh) 平膜发声装置
US20180367912A1 (en) Membrane for Sounding Device
CN209283490U (zh) 发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2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pplicant after: AAC TECHNOLOGIES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2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Tongji Road No. 20

Applicant before: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