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0651A -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0651A
CN108880651A CN201810547474.6A CN201810547474A CN108880651A CN 108880651 A CN108880651 A CN 108880651A CN 201810547474 A CN201810547474 A CN 201810547474A CN 108880651 A CN108880651 A CN 108880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information source
channel estimation
vecto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74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0651B (zh
Inventor
沈弘
秦宇静
许威
赵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474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0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0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0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0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通过构建非理想信息CSI情况下,以系统发射功率受限为约束,最大化系统的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联合优化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以及中继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优化过程是首先优化中继端的发射波束成形向量,然后固定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对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进行优化,再固定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对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进行优化,重复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和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交替优化步骤直至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收敛。相对于未考虑非理想CSI的传输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并且计算复杂度较低,利于工程实现。

Description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通信系统,尤其是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多天线中继的工作模式主要为放大转发和解码转发,放大转发模式的中继会把从信源处接收到的信号直接提供增益后发送给下一跳,而解码转发模式的中继在接收到信源传输的信号时,会对这一信号进行解码,然后对信号进行重新编码再将信号传输至目的端。这种方法能够减低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性能优于放大转发模式。
中继系统还可以分为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工作模式,其中全双工模式可以很好地节省资源,但需要中继节点同时进行收发,对信号的分离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中继节点的全双工模式还在研究之中。
在实际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往往很难获取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如果信道状态信息不完全,容量增益会降低。因此基于理想CSI的波束成形设计性能会严重下降。针对半双工解码转发多天线中继系统,有必要考虑非理想CSI下的收发机优化方法,使得系统的可达信息速率最大化。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该方法能针对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通过联合优化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以及中继发射波束成形向量,最大化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非理想信息CSI情况下,以信源和中继发射功率受限为约束,最大化系统的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联合优化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以及中继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中继发射功率为约束,最大化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优化中继端的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
(2)以信源发射功率为约束,最大化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固定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对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进行优化;
(3)固定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对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进行优化;
(4)重复步骤(2)-(3),直至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收敛。
作为优选,步骤(1)中的中继端波束成形向量wR的最优解为 其中,(·)H表示矩阵共轭转置,(·)T表示矩阵转置,(·)-1表示矩阵的逆,umax{M}表示矩阵M的归一化主特征向量,I表示单位矩阵,是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是中继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Pr是中继最大发射功率。
作为优选,步骤(2)中通过构建如下优化问题优化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
约束条件为:‖wS2≤Ps
其中,min(a,b)表示a和b的最小值,‖·‖为矢量的二范数,log2(·)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函数,E{·}表示统计平均,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值,ΔH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误差,表示信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表示信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误差,表示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表示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误差,Ps是信源最大发射功率。
作为优选,将步骤(1)得到的中继端波束成形向量wR的最优解代入步骤(2)中的优化问题并进行等价简化,转换为如下等价形式: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t
约束条件为:
tr(WS)≤Ps
其中,t>0为辅助变量,tr(M)表示矩阵M的迹, 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Φ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接收协方差矩阵,是信源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λmax{M}表示矩阵M的主特征根。
作为优选,运用二分法搜索以及内点法确定步骤(2)中t以及WS的最优解,如果WS的秩等于1,对其进行特征根分解获得wS的最优解,否则利用秩缩减法得到wS的最优解。
作为优选,步骤(3)中的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的最优解为
作为优选,步骤(4)中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针对存在CSI误差的半双工解码转发多天线中继系统,通过对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中继接收波束成形以及发射波束成形向量进行联合优化,在满足系统发射功率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的可达信息速率。
2、相对于未考虑非理想CSI的半双工多天线中继传输方案,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系统可达信息速率。
3、本发明计算复杂度较低,利于工程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算法流程图。
图2是仿真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典型应用场景为存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半双工解码转发多天线中继系统,通过对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以及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进行联合优化,在满足系统发射功率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的可达信息速率。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所构建的优化问题可表示为: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
约束条件为:‖wS2≤Ps,‖wR2≤Pr
其中,min(a,b)表示a和b的最小值,‖·‖为矢量的二范数,log2(·)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函数,E{·}表示统计平均,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值,ΔH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误差,表示信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表示信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误差,表示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表示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误差,Ps是信源最大发射功率,Pr是中继最大发射功率。
该问题的具体优化求解步骤如下:
(1)以中继发射功率为约束,最大化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优化中继端的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
本步骤中,优化变量为中继端的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所构建的优化问题描述为: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
约束条件为:‖WR2≤Pr
中继端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的最优解为其中,(·)H表示矩阵共轭转置,(·)T表示矩阵转置,(·)-1表示矩阵的逆,umax{M}表示矩阵M的归一化主特征向量,I表示单位矩阵,是中继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
(2)以信源发射功率为约束,最大化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固定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对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进行优化。
本步骤中,优化变量为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所构建的优化问题描述为: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
约束条件为:‖wS2≤Ps
为便于求解,可将上述构建的原始优化问题进行转换,并代入步骤(1)求得的中继端波束成形向量wR的最优解,本例中转换成如下等效的优化问题: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t
约束条件为:
tr(WS)≤Ps
其中,t>0为辅助变量,tr(M)表示矩阵M的迹, 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Φ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接收协方差矩阵,是信源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λmax{M}表示矩阵M的主特征根。
可采用二分法对t进行搜索,利用内点法求解给定t时WS的最优解。如果WS的秩等于1,对其进行特征根分解获得wS的最优解,否则利用秩缩减法得到wS的最优解。
(3)固定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对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进行优化
本步骤中,在得到中继端波束成形向量wR的最优解以及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的最优解后,在||gR,S||2=1约束下,中继接收向量gR,S的最优解为
(4)重复步骤(2)和(3),直至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收敛。
可达信息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效果,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所涉及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仿真实验参数表
图2为仿真实验的对比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实际存在信道误差的情况下,考虑信道误差的传输方案比不考虑信道误差的传输方案得到的系统性能更优。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构建非理想信息CSI情况下,以信源和中继发射功率受限为约束,最大化系统的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联合优化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以及中继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中继发射功率为约束,最大化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优化中继端的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R
(2)以信源发射功率为约束,最大化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固定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对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进行优化;
(3)固定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对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进行优化;
(4)重复步骤(2)-(3),直至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收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中继端波束成形向量wR的最优解为其中,(·)H表示矩阵共轭转置,(·)T表示矩阵转置,(·)-1表示矩阵的逆,umax{M}表示矩阵M的归一化主特征向量,I表示单位矩阵,是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是中继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Pr是中继最大发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过构建如下优化问题优化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wS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
约束条件为:||wS||2≤Ps
其中,min(a,b)表示a和b的最小值,log2(·)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函数,||·||为矢量的二范数,E(·}表示统计平均,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值,ΔH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误差,表示信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表示信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误差,表示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表示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误差,Ps是信源最大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得到的中继端波束成形向量wR的最优解代入步骤(2)中的优化问题并进行等价简化,转换为如下等价形式:
优化目标为:最大化t
约束条件为:
tr(WS)≤Ps
其中,t>0为辅助变量,tr(M)表示矩阵M的迹, 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中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接收协方差矩阵,是信源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是中继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Pr是中继最大发射功率,λmax{M}表示矩阵M的主特征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二分法搜索以及内点法确定步骤(2)中t以及WS的最优解,如果WS的秩等于1,对其进行特征根分解获得wS的最优解,否则利用秩缩减法得到wS的最优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gR,S的最优解为
其中,(·)H表示矩阵共轭转置,(·)T表示矩阵转置,(·)-1表示矩阵的逆,umax{M}表示矩阵M的归一化主特征向量,I表示单位矩阵, 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值,Φ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接收协方差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是信源端到中继端的信道估计值,ΦR,S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接收协方差矩阵,是信源端到中继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是信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是信源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是中继端到目的端的信道估计值,是中继端到目的端信道估计误差的发射协方差矩阵。
CN201810547474.6A 2018-05-31 2018-05-31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Active CN108880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474.6A CN108880651B (zh) 2018-05-31 2018-05-31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474.6A CN108880651B (zh) 2018-05-31 2018-05-31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0651A true CN108880651A (zh) 2018-11-23
CN108880651B CN108880651B (zh) 2020-11-03

Family

ID=64335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7474.6A Active CN108880651B (zh) 2018-05-31 2018-05-31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06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128A (zh) * 2019-08-23 2019-12-06 东南大学 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优化方法
CN113660022A (zh) * 2021-08-11 2021-11-16 东南大学 非理想csi下空中计算系统的收发机及irs优化设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7728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Atia George K Wireless Cooperative Relay Network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Imperfect CSI
US20110268015A1 (en) * 2009-01-05 2011-11-03 Jun Xia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orthogonal decode-and forward-input multiple-output relay channels with finite rate feedback
CN102347820A (zh) * 2011-09-28 2012-02-08 东南大学 一种多小区协作无线通信系统联合编解码方法
CN105764130A (zh) * 2016-03-04 2016-07-13 山东大学 非理想信道状态下的全双工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6301513A (zh) * 2016-07-15 2017-01-04 北京邮电大学 多用户译码转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以及安全波束成形设计
CN106921418A (zh) * 2017-03-31 2017-07-0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协作预编码方法
CN107017932A (zh) * 2017-05-12 2017-08-04 东南大学 一种考虑发射信号畸变的全双工中继波束赋形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7728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Atia George K Wireless Cooperative Relay Network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Imperfect CSI
US20110268015A1 (en) * 2009-01-05 2011-11-03 Jun Xia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orthogonal decode-and forward-input multiple-output relay channels with finite rate feedback
CN102347820A (zh) * 2011-09-28 2012-02-08 东南大学 一种多小区协作无线通信系统联合编解码方法
CN105764130A (zh) * 2016-03-04 2016-07-13 山东大学 非理想信道状态下的全双工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6301513A (zh) * 2016-07-15 2017-01-04 北京邮电大学 多用户译码转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以及安全波束成形设计
CN106921418A (zh) * 2017-03-31 2017-07-0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协作预编码方法
CN107017932A (zh) * 2017-05-12 2017-08-04 东南大学 一种考虑发射信号畸变的全双工中继波束赋形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NAPATHIPPILLAI CUMANAN,ETC.: "Robust MMSE Beamforming for Multiantenna Relay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YUKE CUI,ETC.: "CSI Impaired Precoding Optimization for Energy-Efficient MIMO Communications Under Total Power Constraint",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
ZHANGJIE PENG,ETC.: "Achievable Rate Analysis and Feedback Design for Multiuser MIMO Relay with Imperfect CSI",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128A (zh) * 2019-08-23 2019-12-06 东南大学 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优化方法
CN113660022A (zh) * 2021-08-11 2021-11-16 东南大学 非理想csi下空中计算系统的收发机及irs优化设计方法
CN113660022B (zh) * 2021-08-11 2022-06-07 东南大学 非理想csi下空中计算系统的收发机及irs优化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0651B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3729B (zh) 一种无线携能协作系统的保密传输方法
CN110752865B (zh) 一种中继协作网络下多用户mimo通信保密方法
CN106301457B (zh) 双向全双工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方法
CN105933046B (zh) 一种大规模天线系统基带与射频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988410A (zh) 一种多自适应天线阵列的无线传输方法
CN102035629B (zh) 基于多天线预编码的双向中继系统的网络编码方法
CN109495881A (zh) 一种使用协同干扰的无线中继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CN104601213B (zh) Mu‑miso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鲁棒构造方法
CN108449150A (zh) 基于无线电地图信息的星地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007108A (zh) 基于发射天线选择的分布式干扰对齐方案
CN108880651A (zh) 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
Oechtering et al. Optimal transmit strategies in multi-antenna bidirectional relaying
CN108494466B (zh) 基于环路干扰重构抵消的全双工中继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269242B (zh) 一种基于凸优化的上行协作中继波束成形方法
CN108880633A (zh) 一种波束成形天线选择分组算法联合设计优化方法
CN110545128B (zh) 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优化方法
CN109474297B (zh) 一种全双工信能同传天线模式切换收发机及收发方法
CN104394572A (zh) 一种基于最优中继选择的波束赋形和干扰对齐中继传输装置
CN104202277A (zh) 一种认知中继网络的次用户网络线性收发机的设计方法
CN108540192B (zh) 中断概率约束下的全双工多天线中继发射波束赋形方法
CN104837194B (zh) 一种基于af机制的双向中继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CN107017932B (zh) 一种考虑发射信号畸变的全双工中继波束赋形优化方法
CN103297108A (zh) 一种多源多中继协作网络的上行波束成形方法
CN109474318A (zh) 多用户双向mimo中继系统下包含直传链路的预编码方法
Liao et al. Energy harvesting enabled MIMO relaying through power split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