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9094A -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9094A
CN108879094A CN201810724760.5A CN201810724760A CN108879094A CN 108879094 A CN108879094 A CN 108879094A CN 201810724760 A CN201810724760 A CN 201810724760A CN 108879094 A CN108879094 A CN 108879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substrate
probe
earth plate
aerial array
sub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47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9094B (zh
Inventor
曹凤杰
邓春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NTECH Corp
China Grentech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N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N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NTECH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7247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9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9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9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该天线阵列包括底板,底板包括下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下介质基板正面的接地板,还包括沿底板的横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上的若干子阵列;每个子阵列包括多个沿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上的单元子阵列;每个单元子阵列包括N个沿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上的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辐射主体包括设置在接地板上方的中间介质基板、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正面的中间辐射贴片、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上方的上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上介质基板背面的上辐射贴片,上辐射贴片和中间辐射贴片呈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耦合连接;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发明可降低天线阵列的剖面和重量、展宽带宽。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基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规模的MIMO(多入多出技术)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4G无线网络的规模商用,极大促进通信业务的发展,还有正在涌动的移动物联网、车联网、移动医疗和虚拟现实的产业浪潮,用户对于移动通信网的数据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高频谱效率和高可靠性的大规模MIMO(多入多出技术)天线阵列已经成为5G通信最具革命性的一项技术。
传统基站的天线阵列的剖面高、体积大且重、带窄,不适合当前及未来的5G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剖面低、重量轻、带宽的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阵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下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下介质基板正面的接地板,还包括沿所述底板的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的若干子阵列;每个子阵列包括多个沿所述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上的单元子阵列;每个单元子阵列包括N个沿所述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所述辐射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方的中间介质基板、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正面的中间辐射贴片、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上方的上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上介质基板背面的上辐射贴片,所述上辐射贴片和所述中间辐射贴片呈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耦合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上辐射贴片和所述中间辐射贴片之间的间距为2-8毫米,所述中间辐射贴片和所述接地板之间的间距为2-8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介质基板背面的馈电主体以及设置在接地板和中间介质基板之间的探针主体,所述中间介质基板通过所述探针主体设置在所述接地板的上方,所述探针主体与所述馈电主体电连接,且与所述中间辐射贴片耦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主体包括左馈电部和右馈电部,所述左馈电部、右馈电部分别包括呈弯曲状的左差分馈电网络、右差分馈电网络,所述左差分馈电网络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左输出端,两个左输出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右差分馈电网络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右输出端,两个右输出端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一个所述左输出端从两个右输出端之间伸入所述右差分馈电网络的内侧;所述两个左输出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两个右输出端之间的连线呈正交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主体包括与所述两个左输出端对应的两个左探针部以及与所述两个右输出端对应的两个右探针部,两个左探针部、两个右探针部分别关于所述中间介质基板的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左探针部包括左探针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介质基板背面的左细贴片,所述左探针的底端插设在所述下介质基板和接地板上并与接地板、对应的所述左输出端电连接,左探针的顶端与所述左细贴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两个左探针部的左细贴片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右探针部包括右探针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介质基板背面的右细贴片,所述右探针的底端插设在所述下介质基板和接地板上并与接地板、对应的所述右输出端电连接,右探针的顶端与所述右细贴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两个右探针部的右细贴片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左细贴片、右细贴片与所述中间辐射贴片耦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子阵列中,奇数项子阵列和偶数项子阵列之间呈错位设置;相邻的两个子阵列之间的纵向间距为每个单元子阵列的相邻的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的一半,相邻的两个子阵列之间的横向间距为半个天线工作波长;每个子阵列中,相邻的两个单元子阵列之间的间距是每个单元子阵列的相邻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的M倍,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M等于N。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子阵列沿所述底板的横向并排设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所述辐射主体包括用于设置在底板的接地板上方的中间介质基板、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正面的中间辐射贴片、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上方的上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上介质基板背面的上辐射贴片,所述上辐射贴片和所述中间辐射贴片呈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耦合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介质基板背面的馈电主体以及用于设置在所述接地板和中间介质基板之间的探针主体,所述中间介质基板可通过所述探针主体设置在所述接地板的上方,所述探针主体与所述馈电主体电连接,且与所述中间辐射贴片耦合连接。
实施本发明,可降低天线阵列的剖面和重量,以及展宽天线阵列的带宽,且成本低,满足了当前以及未来的5G大规模MIMO天线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阵列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天线阵列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天线阵列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天线阵列的天线单元安装到下介质基板、接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天线单元安装到下介质基板、接地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天线单元安装到下介质基板、接地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天线单元的馈电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天线单元的电路等效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天线阵列的左印制网络、右印制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阵列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天线阵列的左印制网络、右印制网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天线阵列的左印制网络、右印制网络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天线阵列端口反射系数曲线和同极化隔离度曲线示意图;
图14是图10所示天线阵列+45°极化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曲线示意图;
图15是图10所示天线阵列-45°极化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线阵列100,为一种3.4-3.6GHz(吉赫兹)频段的5G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100。该天线阵列100包括呈矩形状的底板以及若干子阵列20。底板包括下介质基板11以及设置在下介质基板11正面的接地板12。优选地,接地板12覆盖在下介质基板11整个的正面。接地板12用于实现接地。若干子阵列20沿底板的横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12上。
每个子阵列20包括多个沿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12上的单元子阵列30,从而构成支持16、32、64、128、256或512通道的5G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每个单元子阵列30包括N个沿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12上的天线单元40。接地板12用于实现天线单元40的接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N为2,即每个单元子阵列30包括2个沿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12上的天线单元40,从而构成支持64通道的5G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
本实施例中,若干子阵列20中,奇数项子阵列和偶数项子阵列之间呈错位设置,可提高天线阵列100的端口同极化的隔离度。相邻的两个子阵列20之间的纵向间距为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相邻的两个天线单元40之间的间距的一半,相邻的两个子阵列20之间的横向间距为半个天线工作波长入。每个子阵列20中,相邻的两个单元子阵列30之间的间距是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相邻两个天线单元40之间的间距的M倍,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M等于N。本实施例的N为2,即M也为2。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干子阵列20沿底板的横向并排设置,即相邻的两个子阵列20之间的纵向间距为0。
参考图1至图7,天线单元40包括辐射主体、设置在下介质基板11背面的馈电主体以及探针主体。
具体的,辐射主体包括设置在接地板12上方的中间介质基板41、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41正面的中间位置的中间辐射贴片42、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41上方的上介质基板43以及设置在上介质基板43背面的中间位置的上辐射贴片44。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呈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耦合连接。上辐射贴片44为一寄生贴片,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共同以电磁波的方式辐射信号。探针主体设置在接地板12和中间介质基板41之间,中间介质基板41通过探针主体设置在接地板12的上方。探针主体与馈电主体电连接,且与中间辐射贴片42耦合连接,馈电主体通过探针主体实现对中间辐射贴片42提供馈电信号,并最终对上辐射贴片44提供馈电信号,从而实现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共同辐射信号。上介质基板43和中间介质基板41的大小相等。
上介质基板43通过绝缘支撑柱45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41的上方。具体的,中间介质基板41的四个角位置分别安装有绝缘支撑柱45,上介质基板43安装在四个绝缘支撑柱45的顶端。绝缘支撑柱45的材料为塑料。
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之间的间距为2-8毫米。中间辐射贴片42和接地板12之间的间距为2-8毫米。优选地,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之间的间距为0.02-0.15天线工作波长入。中间辐射贴片42和接地板12之间的间距为0.02-0.15天线工作波长入。
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采用层叠贴片的方式,且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之间的间距以及中间辐射贴片42和接地板12之间的间距比较小,降低了天线单元的剖面高度和重量,展宽了带宽。
优选地,上介质基板43、中间介质基板41以及下介质基板11为同一介电常数的介质基板,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变化在2.2-10.2之间。可以理解地,上介质基板43、中间介质基板41以及下介质基板11也可以是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基板。
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之间填充的是空气,通过空气实现两者的耦合连接,中间辐射贴片42和接地板12之间填充的是空气,通过中间介质基板41以及空气实现接地。优选地,空气的介电常数为1。
本实施例中,中间介质基板41和上介质基板43的大小相等,且两者形状均为正方形,中间辐射贴片42和上辐射贴片44的形状均为正方形。中间辐射贴片42和上辐射贴片44的尺寸小于中间介质基板41、上介质基板43的尺寸。
中间辐射贴片42的边长与天线阵列100的第一谐振频率(第一谐振频率为天线阵列100介于3.4-3.5Ghz频段的一个谐振频点)呈负相关关系,其边长约为天线工作波长入的一半。上辐射贴片44的边长与天线阵列100的第二谐振频率(第二谐振频率为天线阵列100的介于3.5-3.6Ghz频段的一个谐振频点)呈负相关关系,其边长约为天线工作波长入的一半。
如图5、图6、图7所示,馈电主体包括左馈电部46和右馈电部47。左馈电部46、右馈电部47分别包括呈弯曲状的左差分馈电网络461、右差分馈电网络471。左差分馈电网络461和右差分馈电网络471分别对应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45°极化。左差分馈电网络461的两端分别两个左输出端461b,用于输出等幅反相的两路差分馈电信号,两个左输出端461b的延伸方向相同,左差分馈电网络461的靠近其中一个左输出端461b的位置具有左输入端461a,用于实现馈电信号的输入。右差分馈电网络471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右输出端471b,用于输出等幅反相的两路差分馈电信号,两个右输出端471b的延伸方向相同,右差分馈电网络471的靠近其中一个右输出端471b的位置具有右输入端471a,用于实现馈电信号的输入。其中一个左输出端461b从两个右输出端471b之间伸入右差分馈电网络471的内侧。两个左输出端461b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右输出端471b之间的连线呈正交设置,从而实现天线阵列100的两个极化正交设置。
优选地,左差分馈电网络461和右差分馈电网络471均为一分二功分器。一分二功分器采用的是相差半个波长长度的微带功分器。
如图5、图6、图7所示,探针主体包括与两个左输出端461b对应的两个左探针部48以及与两个右输出端471b对应的两个右探针部49,两个左探针部48、两个右探针部49分别关于中间介质基板41的中心对称。
左探针部48包括左探针481以及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41背面的左细贴片482。左探针481的底端插设在下介质基板11和接地板12上并与接地板12、对应的左输出端461b电连接,实现接地以及传输左差分馈电网络461的输出的馈电信号。左探针481的顶端与左细贴片482的一端连接。两个左探针部48的左细贴片482的延伸方向相反。右探针部49包括右探针491以及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41背面的右细贴片492,右探针491的底端插设在下介质基板11和接地板12上并与接地板12、对应的右输出端471b连接,实现接地以及传输右差分馈电网络471的输出的馈电信号。右探针491的顶端与右细贴片492的一端连接。两个右探针部49的右细贴片492的延伸方向相反。左细贴片482、右细贴片492分别与中间辐射贴片42通过中间介质基板41实现耦合连接,从而给中间辐射贴片42提供馈电信号。优选地,左探针481、右探针491的形状为圆柱形,左细贴片482、右细贴片492的形状为矩形。
左差分馈电网络461通过其两个输出端461b输出两路等幅反相的差分馈电信号,两路差分馈电信号分别经两个左探针481、两个左细贴片482实现对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馈电,右差分馈电网络471通过其两个输出端471b输出两路等幅反相的差分馈电信号,两路差分馈电信号分别经两个右探针491、两个右细贴片492实现对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馈电,最后通过中间辐射贴片42、上辐射贴片44辐射信号。本发明采用左差分馈电网络461和右差分馈电网络471分别实现对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45°极化馈电,使得各极化具有低交叉极化水平。
本实施例中,左差分馈电网络461的两个输出端461b之间的连线与中间介质基板41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右差分馈电网络471的两个输出端471b之间的连线与中间介质基板41的另一条对角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两个左探针部48的两个左细贴片482的轴线与中间介质基板41的其中一条对角线重合。两个右探针部49的两个右细贴片492的轴线与中间介质基板41的另一条对角线重合。
天线阵列100的第一谐振频率和第二谐振频率的产生来源可通过图8的电路等效示意图进行描述。其中,L0和C0分别为左探针部48或右探针部49引入的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R1、L1和C1为中间辐射贴片42和接地板12之间引入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R2、L2和C2为上辐射贴片44和接地板12之间引入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上辐射贴片44和中间辐射贴片42之间的耦合等效为电路中的变压器。从图8中可以看出,每个辐射贴片和接地板12形成RLC并联电路,天线阵列100的第一谐振频率主要由R1、L1和C1的并联电路形成,天线阵列100的第二谐振频率主要由R2、L2和C2的并联电路形成。如此,通过图8的电路等效示意图,从而可知天线阵列100的第一谐振频率和第二谐振频率的产生来源,同时可知天线阵列100引入的左探针部48和右探针部49在天线阵列100的馈电电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图9,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印制馈电网络13、右印制馈电网络14。左印制馈电网络13、右印制馈电网络14设置在下介质基板11的背面且两者呈对称设置。左印制馈电网络13具有一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31a、N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31a用于与其他设备电连接,以实现对左印制馈电网络13提供馈电信号。N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分别与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N个天线单元40的左差分馈电网络461的左输入端461b连接,以实现对左差分馈电网络461提供馈电信号,从而每个单元子阵列30通过左印制馈电网络13实现对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提供馈电信号。右印制馈电网络14具有一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41a、N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41a用于与其他设备电连接,以实现对右印制馈电网络141b提供馈电信号。N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分别与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N个天线单元40的右差分馈电网络471的右输入端471b连接,以实现对右差分馈电网络471提供馈电信号,从而每个单元子阵列30通过右印制馈电网络14实现对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提供馈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单元子阵列30包括两个天线单元40,因而左印制馈电网络13具有两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右印制馈电网络14具有两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31a位于两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之间。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41a位于两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之间。
优选地,左印制馈电网络13、右印制馈电网络14为结构相同的构件,均为一分二功分器。
本发明的天线阵列100,其天线单元40通过采用层叠贴片式的辐射主体进行辐射信号,从而降低了天线阵列400的剖面高度和重量,剖面高度约为0.1天线工作波长入,且展宽了天线阵列100的带宽,同时具有低交叉极化水平,降低了成本,适合批量生产,满足了5G大规模MIMO天线的需求。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10,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N为3,即每个单元子阵列30包括3个沿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12上的天线单元40。相邻的两个单元子阵列30之间的间距是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相邻两个天线单元40之间的间距的3倍。
参考图11,本实施例中,左印制馈电网络13具有3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3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分别与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3个天线单元40的左差分馈电网络461的左输入端461a连接,以实现对左差分馈电网络461提供馈电信号,从而每个单元子阵列30通过左印制馈电网络13实现对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提供馈电信号。右印制馈电网络14具有3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3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分别与每个单元子阵列30的3个天线单元40的右差分馈电网络471的右输入端471a连接,以实现对右差分馈电网络471提供馈电信号,从而每个单元子阵列30通过右印制馈电网络14实现对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提供馈电信号。
左印制馈电网络13中,其中两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位于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31a的一侧,另外一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位于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31a的另一侧。右印制馈电网络14中,其中两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位于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41a的一侧,另外一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位于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41a的另一侧。
优选地,左印制馈电网络13和右印制馈电网络14为结构相同的构件,且均为一分三功分器。
图12为图11所示左印制馈电网络13和右印制馈电网络14另一种替换的结构,左印制馈电网络13中,其中两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位于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31a的两侧,另外一个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31b与左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31a相对。右印制馈电网络14中,其中两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位于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41a的两侧,另外一个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出端141b与右印制馈电网络输入端141a相对。
图13为本实施例的天线阵列100的端口反射系数曲线和同极化隔离度曲线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天线阵列100的端口反射系数S11低于-12.5dB,同极化两端口隔离度S21高于-20Db。图14为本实施例的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曲线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的天线阵列100的-45°极化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曲线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天线阵列100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比大于18dB。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线阵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下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下介质基板正面的接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底板的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的若干子阵列;每个子阵列包括多个沿所述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接地板上的单元子阵列;每个单元子阵列包括N个沿所述底板的纵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所述辐射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方的中间介质基板、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正面的中间辐射贴片、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上方的上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上介质基板背面的上辐射贴片,所述上辐射贴片和所述中间辐射贴片呈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耦合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辐射贴片和所述中间辐射贴片之间的间距为2-8毫米,所述中间辐射贴片和所述接地板之间的间距为2-8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介质基板背面的馈电主体以及设置在接地板和中间介质基板之间的探针主体,所述中间介质基板通过所述探针主体设置在所述接地板的上方,所述探针主体与所述馈电主体电连接,且与所述中间辐射贴片耦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主体包括左馈电部和右馈电部,所述左馈电部、右馈电部分别包括呈弯曲状的左差分馈电网络、右差分馈电网络,所述左差分馈电网络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左输出端,两个左输出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右差分馈电网络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右输出端,两个右输出端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一个所述左输出端从两个右输出端之间伸入所述右差分馈电网络的内侧;所述两个左输出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两个右输出端之间的连线呈正交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主体包括与所述两个左输出端对应的两个左探针部以及与所述两个右输出端对应的两个右探针部,两个左探针部、两个右探针部分别关于所述中间介质基板的中心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探针部包括左探针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介质基板背面的左细贴片,所述左探针的底端插设在所述下介质基板和接地板上并与接地板、对应的所述左输出端电连接,左探针的顶端与所述左细贴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两个左探针部的左细贴片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右探针部包括右探针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介质基板背面的右细贴片,所述右探针的底端插设在所述下介质基板和接地板上并与接地板、对应的所述右输出端电连接,右探针的顶端与所述右细贴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两个右探针部的右细贴片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左细贴片、右细贴片与所述中间辐射贴片耦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子阵列中,奇数项子阵列和偶数项子阵列之间呈错位设置;相邻的两个子阵列之间的纵向间距为每个单元子阵列的相邻的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的一半,相邻的两个子阵列之间的横向间距为半个天线工作波长;每个子阵列中,相邻的两个单元子阵列之间的间距是每个单元子阵列的相邻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的M倍,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M等于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子阵列沿所述底板的横向并排设置。
9.一种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主体包括用于设置在底板的接地板上方的中间介质基板、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正面的中间辐射贴片、设置在中间介质基板上方的上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上介质基板背面的上辐射贴片,所述上辐射贴片和所述中间辐射贴片呈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耦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介质基板背面的馈电主体以及用于设置在所述接地板和中间介质基板之间的探针主体,所述中间介质基板可通过所述探针主体设置在所述接地板的上方,所述探针主体与所述馈电主体电连接,且与所述中间辐射贴片耦合连接。
CN201810724760.5A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Active CN108879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4760.5A CN108879094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4760.5A CN108879094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094A true CN108879094A (zh) 2018-11-23
CN108879094B CN108879094B (zh) 2020-03-24

Family

ID=6429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4760.5A Active CN108879094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909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049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成都天成电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寄生贴片的微带天线
CN111029791A (zh) * 2019-12-20 2020-04-17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紧耦合偶极子反射天线阵列
WO2020134463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毫米波阵列天线和移动终端
CN113497351A (zh) * 2021-09-07 2021-10-12 华南理工大学 滤波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US11978964B2 (en) 2019-11-26 2024-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circuit board with antenna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32A (zh) * 1993-09-29 1998-02-25 荷兰塞纳拉帕拉塔公司 多片天线
CN2783546Y (zh) * 2005-02-01 2006-05-24 烟台高盈科技有限公司 3g30°双极化板状基站用天线
WO2006103128A1 (de) * 2005-03-29 2006-10-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tennenarray mit hoher packungsdichte
WO2010028491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Tenxc Wireless Inc. Patch antenna, element thereof and feeding method therefor
CN102299409A (zh) * 2011-05-16 2011-12-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IMT-Advanced系统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2916247A (zh) * 2012-10-12 2013-02-06 重庆大学 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Hilbert分形天线阵列
CN104733843A (zh) * 2015-03-16 2015-06-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tcc缝隙耦合阵列天线
CN205303671U (zh) * 2015-12-02 2016-06-08 成都南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耦合馈电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32A (zh) * 1993-09-29 1998-02-25 荷兰塞纳拉帕拉塔公司 多片天线
CN2783546Y (zh) * 2005-02-01 2006-05-24 烟台高盈科技有限公司 3g30°双极化板状基站用天线
WO2006103128A1 (de) * 2005-03-29 2006-10-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tennenarray mit hoher packungsdichte
WO2010028491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Tenxc Wireless Inc. Patch antenna, element thereof and feeding method therefor
CN102299409A (zh) * 2011-05-16 2011-12-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IMT-Advanced系统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2916247A (zh) * 2012-10-12 2013-02-06 重庆大学 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Hilbert分形天线阵列
CN104733843A (zh) * 2015-03-16 2015-06-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tcc缝隙耦合阵列天线
CN205303671U (zh) * 2015-12-02 2016-06-08 成都南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耦合馈电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4463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毫米波阵列天线和移动终端
CN110011049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成都天成电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寄生贴片的微带天线
US11978964B2 (en) 2019-11-26 2024-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circuit board with antenna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1029791A (zh) * 2019-12-20 2020-04-17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紧耦合偶极子反射天线阵列
CN113497351A (zh) * 2021-09-07 2021-10-12 华南理工大学 滤波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WO2023035390A1 (zh) * 2021-09-07 2023-03-16 华南理工大学 滤波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094B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9094A (zh) 一种天线阵列及其天线单元
KR20170027678A (ko) 이중 대역 이중 편파 안테나 모듈 구조
JP5727587B2 (ja) 二偏波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CN106816695B (zh) 三频段高增益全向偶极子天线
CN101359777B (zh) 平面宽带行波波束扫描阵列天线
CN10211090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阵列天线及其实现方法
CN103840254B (zh) 超宽带双频带蜂窝基站天线
US7551144B2 (en) Triple polarized clover antenna with dipoles
CN207624912U (zh) 一种双频偶极子天线及微基站
CN209045768U (zh) 一种电调基站天线
CN111697331B (zh) 一种超宽带紧耦合天线阵列及天线设备
EP2984709B1 (en) Array antenna and related techniques
WO2016065830A1 (zh) 一种天线阵耦合校准网络装置及校准方法、存储介质
CN101465475A (zh) 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其平面振子
CN106207444A (zh) 双极化高增益及宽带互补天线
CN108886202A (zh) 包含变极化相控阵列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2217140A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基站的双频段双极化天线
US20180219289A1 (en) 5-6 ghz wideband dual-polarized massive mimo antenna arrays
CN110085986A (zh) 一种可波束扫描的大频率比双频天线
CN107069195A (zh) 一种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07919522A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天线
CN208208987U (zh) 一种高隔离低交叉极化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CN106229658A (zh) 一种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06602232A (zh) 双频高增益介质谐振阵列天线
CN208674382U (zh) 一种紧凑型多波束天线阵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5th floor, building 1, Guor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he intersection of Jinxiu middle road and Cuijing Road,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Guore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7F, B 7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ee road, central high tech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GrenTech Corpor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