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5955A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5955A
CN108865955A CN201810854206.9A CN201810854206A CN108865955A CN 108865955 A CN108865955 A CN 108865955A CN 201810854206 A CN201810854206 A CN 201810854206A CN 108865955 A CN108865955 A CN 108865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sm fungicide
micro organism
complex micro
bacillus
fermenta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542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凡强
曾松清
杨丹
吴灜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engm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engm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engm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engm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542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5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5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5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05F11/08Organic fertilisers containing added bacterial cultures, mycelia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包括以下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0‑85%、多粘芽孢杆菌5‑10%、荧光假单胞菌3‑5%、玉米淀粉5‑10%、蔗糖0.5‑1%、磷酸氢二钾0.01‑0.03%;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多粘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需预先活化培养制成发酵液,然后和枯草颗粒芽孢杆菌粉剂制成混合发酵液。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针对土壤和农作物种植,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利用率,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以促进植物生长,防治土传病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克服现有微生物菌剂技术的不足之处,该复合微生物菌剂菌种和原料易得,且制备工艺简单,用途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生物产业迎来了发展势头,在农化领域,以微生物菌剂等微生物肥料为主的一类生物产品开始逐渐增多,而且在国家宏观层面“减肥减药”、“化肥零增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等国家需求中也离不开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其中以微生物菌剂为代表的微生物肥料已被列入生物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可以说市场前景良好。
微生物菌剂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问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微生物菌剂里面单纯的就是活菌制剂,里面没有其他营养物质 (N+P2O5+K2O,中微量元素,生物菌体蛋白,有机质,活性炭,活性钙,腐殖酸等),这是微生物菌剂于微生物肥料的最明显的区别,微生物菌剂里面的菌种纯度高,有效活菌数含量≥50亿/克。
微生物菌剂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目前市面上所售菌剂以粉剂和菌液为主,大部分菌需要搭载载体才能进行代谢和应用,液体菌剂由液体培养基培育菌株然后混合而成,不能保证混合菌株是否共生,而土壤环境的复杂,微生物菌剂在根际的存活与竞争定植规律以及与植物根系分泌物互作过程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微生物菌剂产品在田间效果的稳定性也需要得到提高。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0910201305.8《一种颗粒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利用麦饭石对单一菌种的发酵菌液进行吸附,然后对吸附菌液的麦饭石进行烘干冷却,但是此法在进行造粒时,烘干和冷却麦饭石的过程中难免会损失一部分菌群,菌群的数量得不到保证,菌剂应用效果的稳定性较差,恐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而且烘干设备的运行会消耗能源,从而加大了生产的投入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号201204066456.9《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EM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的发酵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每种菌发酵都需要单独配适宜其生长的培养基,工作量较大,培养基所需原料多,因此无形中会增加培养菌种的成本。复合菌剂的菌群复杂,每种菌培养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的长短对菌的生长代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生产一批产品所耗时间延长,对产品后续的投入生产也相应的延长时间。
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已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其效果的稳定性和科学的评价问题未根本解决,挖掘、筛选、拓展新的功能性菌种,选育具有作物亲和性、地域性、针对性、适应性、生产性优良的菌种,实现应用效果的稳定就是目前微生物菌剂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针对土壤和农作物种植,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利用率,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以促进植物生长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包括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枯草颗粒芽孢杆菌粉剂。
如上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0-85%
多粘芽孢杆菌5-10%
荧光假单胞菌3-5%
玉米淀粉5-10%
蔗糖0.5-1%
磷酸氢二钾0.01-0.03%。
如上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多粘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需预先活化培养制成发酵液。
如上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假单胞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0.5×108cfu/mL,多粘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0.15×108cfu/mL,枯草颗粒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6× 108cfu/mL。
如上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108cfu/mL。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装有无菌水的发酵罐中加入蔗糖和磷酸氢二钾,保持温度在32-37℃,然后加入多粘芽孢杆菌,震荡培养,进行菌种的发酵;
步骤二、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
将玉米淀粉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水中,高压灭菌,待培养液降温到 28-32℃时加入荧光假单胞菌,恒温震荡培养;
步骤三、菌液混合
将发酵好的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过滤后混合在一个发酵罐,搅拌均匀后按比例加入枯草颗粒芽孢杆菌,震荡培养48-72小时,当颜色变为微黄到浅绿时培养结束。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种在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2-37℃,采用摇床震荡培养,摇床转速180-220r/min,培养时间2-4小时。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玉米淀粉要先稀释,后灭菌,培养温度为28-35℃,采用摇床震荡培养,摇床转速160-180r/min,培养时间为2-4小时。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菌液混合后,其培养温度控制在28-35℃,采用摇床震荡培养,摇床转速保持在 150-200r/min。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灭菌过程中,灭菌时的气压至少达到0.1MPa,温度至少达到121℃,灭菌时间30-60min。
本发明所用菌种均是“中国微生物菌种目录数据库”收集达到菌种,是在微生物肥料中普遍使用的菌种,均可用于环境中。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于农作物来说即可以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也可作为拌种使用,但由于该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多,浓度较高,使用时需用水稀释400-500倍再使用。
本发明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有效微生物含量高,产品性能稳定,肥效高。
本发明所以土壤和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该菌剂对自然环境和栽种作物的适应性强,可防治多种病害,促进作物增产,是一种可有效降低化肥用量,节约化肥资源,防治土传病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菌种和原料易得,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工艺简单,确保产品复合微生物菌剂无毒无害,正常情况下不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菌种和原料易得,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工艺简单,用途广泛,既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也可作为拌种使用。该复合微生物菌剂有效微生物含量高,产品性能稳定,对自然环境和栽种作物的适应性强,可防治多种病害,促进作物增产,是一种可有效降低化肥用量,节约化肥资源,防治土传病害,提高作物产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无毒无害,正常情况下不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
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0%
多粘芽孢杆菌10%
荧光假单胞菌3%
玉米淀粉6.45%
蔗糖0.5%
磷酸氢二钾0.0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装有无菌水的发酵罐中加入蔗糖和磷酸氢二钾,保持温度在 32℃,加入多粘芽孢杆菌,然后震荡进行菌种培养。
步骤二、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
将榨好的玉米淀粉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水中,高压灭菌,待培养液降温到28℃时加入荧光假单胞菌,恒温震荡培养。
步骤三、菌液混合
将发酵好的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过滤后混合在一个发酵罐,搅拌均匀后加入枯草颗粒芽孢杆菌,震荡培养48小时,当颜色变为微黄到浅绿时培养结束。
所述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2℃,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2小时。
所述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玉米淀粉要先稀释,后灭菌,培养温度为28℃,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为2小时。
所述菌液混合后,其培养温度控制在28℃,摇床转速保持在 150r/min。
所述灭菌过程中,灭菌时的气压至少达到0.1MPa,温度至少达到121℃,灭菌时间30min。
实施例2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
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5%
多粘芽孢杆菌5%
荧光假单胞菌4%
玉米淀粉5%
蔗糖0.97%
磷酸氢二钾0.03%。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装无菌水的发酵罐中加入蔗糖和磷酸氢二钾,保持温度在 37℃,加入多粘芽孢杆菌,然后震荡进行菌种培养。
步骤二、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
将榨好的玉米淀粉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水中,高压灭菌,待培养液降温到32℃时加入荧光假单胞菌,恒温震荡培养。
步骤三、菌液混合
将发酵好的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过滤后混合在一个发酵罐,搅拌均匀后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枯草颗粒芽孢杆菌,震荡培养72小时,当颜色变为微黄到浅绿时培养结束。
所述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7℃,摇床转速220r/min,培养时间4小时。
所述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玉米淀粉要先稀释,后灭菌,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为4小时。
所述菌液混合后,其培养温度控制在35℃,摇床转速保持在 200r/min。
所述灭菌过程中,灭菌时的气压至少达到0.1MPa,温度至少达到121℃,灭菌时间60min。
实施例3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
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2%
多粘芽孢杆菌8%
荧光假单胞菌3%
玉米淀粉6%
蔗糖0.98%
磷酸氢二钾0.02%。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装无菌水的发酵罐中加入蔗糖和磷酸氢二钾,保持温度在 35℃,加入多粘芽孢杆菌,然后震荡进行菌种培养。
步骤二、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
将榨好的玉米淀粉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水中,高压灭菌,待培养液降温到30℃时加入荧光假单胞菌,恒温震荡培养。
步骤三、菌液混合
将发酵好的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过滤后混合在一个发酵罐,搅拌均匀后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枯草颗粒芽孢杆菌,震荡培养60小时,当颜色变为微黄到浅绿时培养结束。
所述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200r/min,培养时间3小时。
所述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玉米淀粉要先稀释,后灭菌,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时间为3小时。
所述菌液混合后,其培养温度控制在30℃,摇床转速保持在 180r/min。
所述灭菌过程中,灭菌时的气压至少达到0.1MPa,温度至少达到121℃,灭菌时间40min。
实施例4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
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0%
多粘芽孢杆菌5%
荧光假单胞菌3.99%
玉米淀粉10%
蔗糖1%
磷酸氢二钾0.01%。
其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0.5×108cfu/mL,多粘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0.15×108cfu/mL,枯草颗粒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6×108cfu/mL。
实施例5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
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0%
多粘芽孢杆菌10%
荧光假单胞菌3.9%
玉米淀粉6%
蔗糖0.88%
磷酸氢二钾0.02%。
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108cfu/mL。
实施例4和5可以通过一下方法制备:
步骤一,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装无菌水的发酵罐中加入蔗糖和磷酸氢二钾,保持温度在 32-37℃,加入多粘芽孢杆菌,然后震荡进行菌种培养。
步骤二、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
将榨好的玉米淀粉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水中,高压灭菌,待培养液降温到28-32℃时加入荧光假单胞菌,恒温震荡培养。
步骤三、菌液混合
将发酵好的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过滤后混合在一个发酵罐,搅拌均匀后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枯草颗粒芽孢杆菌,震荡培养48-72小时,当颜色变为微黄到浅绿时培养结束。
所述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2-37℃,摇床转速180-220r/min,培养时间2-4小时。
所述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玉米淀粉要先稀释,后灭菌,培养温度为28-35℃,摇床转速160-180r/min,培养时间为 2-4小时。
所述菌液混合后,其培养温度控制在28-35℃,摇床转速保持在 150-200r/min。
所述灭菌过程中,灭菌时的气压至少达到0.1MPa,温度至少达到121℃,灭菌时间30—60min。
实施例6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装无菌水的发酵罐中加入0.5%的蔗糖和0.01%的磷酸氢二钾,保持温度在35℃,加入5%的多粘芽孢杆菌,然后180r/min的转速震荡2个小时进行菌种培养。
步骤二、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
将榨好的玉米淀粉按5%的加入量加入水中,0.1MPa,121℃高压灭菌30min,待培养液降温到28℃时加入荧光假单胞菌,28℃恒温震荡培养,转速为180r/min,培养时间2小时。
步骤三、菌液混合
将发酵好的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过滤后混合在一个发酵罐,搅拌均匀后按80%的加入量加入枯草颗粒芽孢杆菌,震荡培养72小时,转速为180℃,培养温度为30℃,当颜色变为微黄到浅绿时培养结束。
经检测,该实施例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有效活菌数为18× 108cfu/mL。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包括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枯草颗粒芽孢杆菌粉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枯草颗粒芽孢杆菌80-85%
多粘芽孢杆菌5-10%
荧光假单胞菌3-5%
玉米淀粉5-10%
蔗糖0.5-1%
磷酸氢二钾0.01-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多粘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需预先活化培养制成发酵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假单胞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0.5×108cfu/mL,多粘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0.15×108cfu/mL,枯草颗粒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6×108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108cfu/mL。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装有无菌水的发酵罐中加入蔗糖和磷酸氢二钾,保持温度在32-37℃,然后加入多粘芽孢杆菌,震荡培养,进行菌种的发酵;
步骤二、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
将玉米淀粉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水中,高压灭菌,待培养液降温到28-32℃时加入荧光假单胞菌,恒温震荡培养;
步骤三、菌液混合
将发酵好的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过滤后混合在一个发酵罐,搅拌均匀后按比例加入枯草颗粒芽孢杆菌,震荡培养48-72小时,当颜色变为微黄到浅绿时培养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种在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2-37℃,采用摇床震荡培养,摇床转速180-220r/min,培养时间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制备过程中,玉米淀粉要先稀释,后灭菌,培养温度为28-35℃,采用摇床震荡培养,摇床转速160-180r/min,培养时间为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菌液混合后,其培养温度控制在28-35℃,采用摇床震荡培养,摇床转速保持在150-2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灭菌过程中,灭菌时的气压至少达到0.1MPa,温度至少达到121℃,灭菌时间30-60min。
CN201810854206.9A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865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4206.9A CN108865955A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4206.9A CN108865955A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5955A true CN108865955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06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54206.9A Pending CN108865955A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595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4648A (zh) * 2019-07-11 2019-10-01 鸿坤土壤修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土壤的复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3698A (zh) * 2019-10-22 2019-12-20 潍坊绿威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作物根系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CN111470889A (zh) * 2020-05-28 2020-07-31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改良专用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2189A (zh) * 2021-10-19 2021-12-31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5224A (zh) * 2022-08-15 2022-11-08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沼液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6726A (zh) * 2012-09-10 2012-12-12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06434430A (zh) * 2016-09-07 2017-02-22 中山市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解抗生素与农药残留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6726A (zh) * 2012-09-10 2012-12-12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06434430A (zh) * 2016-09-07 2017-02-22 中山市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解抗生素与农药残留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YU CHOONG-MIN ET AL.: "Nature of a root-associated paenibacillus polymyxa from field-grown winter barley in Korea",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杨丹等: "一株种内拮抗的海洋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生物技术》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4648A (zh) * 2019-07-11 2019-10-01 鸿坤土壤修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土壤的复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3698A (zh) * 2019-10-22 2019-12-20 潍坊绿威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作物根系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CN110583698B (zh) * 2019-10-22 2020-07-10 潍坊绿威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作物根系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CN111470889A (zh) * 2020-05-28 2020-07-31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改良专用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70889B (zh) * 2020-05-28 2022-03-08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改良专用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2189A (zh) * 2021-10-19 2021-12-31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5224A (zh) * 2022-08-15 2022-11-08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沼液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5955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4946B (zh) 一种水稻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8915B (zh) 适宜于作物苗期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71205B (zh) 一种促进油菜生长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69349B1 (ko) 친환경 토양활성제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2001869B (zh) 用沼液制备生物药肥的方法
CN101842334B (zh) 新型生物肥料、获得所述肥料的方法及所述肥料作为植物生长刺激剂的应用
CN104560045B (zh) 微生物菌剂及化肥过度使用促生次生盐碱及沙化土壤的改良应用
CN109182172A (zh) 一种促根养根、增产提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6304B (zh) 一种用于种植少林药局药材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4041A (zh) 生物炭负载PSB钝化剂的制备及其修复Pb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5347926A (zh) 一种微生物有机土壤杀菌杀虫增温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CN110305671A (zh) 一种用于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生物改良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7409928A (zh) 一种有机果园的种植方法
CN106305793A (zh) 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092A (zh) 一种含复合微生物的功能型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6937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素盐碱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1891A (zh) 一种防治枸杞根腐病死树的方法
CN108863462A (zh)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59575A (zh) 一种生物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1874507A (zh) 蓝莓培育及种植用微生态制剂、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5037042B (zh) 一种采用复合菌剂二次好氧发酵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534A (zh) 水稻旱育壮秧生物基质的生产工艺
CN107021828A (zh) 一种巨菌草固氮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1735A (zh) 一种青稞专用根腐病防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8400 Gonghua Industrial Zone No.1 No.6, Tor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NGSHAN CHENGM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00 Gonghua Industrial Zone No.1 No.6, Torch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NGSHAN CHENGM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