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254A -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254A
CN108848254A CN201810516903.3A CN201810516903A CN108848254A CN 108848254 A CN108848254 A CN 108848254A CN 201810516903 A CN201810516903 A CN 201810516903A CN 108848254 A CN108848254 A CN 108848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ximity sensor
detection
threshold value
error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69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德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69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8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接近传感器的性能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打电话时,如果移动终端靠近面部,容易发生误触而导致挂断电话等现象。为了防止用户接打电话发生误触,几乎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移动终端都有靠近检测功能,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打电话时,一旦检测到移动终端靠近面部时,移动终端会自动灭屏,从而防止用户发生误触,同时还能减少移动终端的功耗。
由于不同移动终端的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不同等原因,使得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性能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性能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比较模块,用于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由于通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差值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性能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4表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红外接近传感器、超声波接近传感器、电容接近传感器等。以红外接近传感器为例,红外接近传感器通常包含一个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向外发射红外光时,当有物体靠近时,红外接收管会检测到一部分反射红外光,从而检测出有物体靠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红外接近传感器上进行检测的工具可以是生产线上的红外检测仪器。使用生产线上的红外检测仪器检测移动终端在检测范围内无物体遮挡时的红外光强度的底噪值,即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接近传感器为超声波接近传感器、电容接近传感器等时,采用与所述接近传感器对应的检测仪器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为了减小红外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相同环境下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多个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取其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步骤102,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的情况可以是在检测范围内使用标准反射物靠近红外接近传感器,使用生产线上的红外检测仪器检测此时的红外光线强度的绕射值,即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接近传感器为超声波接近传感器、电容接近传感器等时,采用与所述接近传感器对应的检测仪器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为了减小红外检测仪器的检测误差,相同环境下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多个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取其均值作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
步骤103,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使用步骤102中得到的第二检测结果减去步骤101中得到的第一检测结果,得到红外接近传感器在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时的红外光强度增量,即所述检测差值。
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比较方式,第一种是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之间误差与一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另一种是直接比较检测差值与预设值的大小。
所述预设值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进行设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其预设值不相同。这样使得在对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特点,灵活设置所述预设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性能一致性。
步骤104,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根据步骤103中的不同比较结果,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不同参数,所述参数可以包括红外接近传感器的发射接收参数、阈值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既可以先执行步骤101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02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以红外接近传感器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检测物体靠近的工作原理与红外接近传感器类似的其他接近传感器例如超声波接近传感器、电容接近传感器等均适用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可以由生产线上的计算设备和校准设备分别执行上述步骤103和步骤104。也可以由生产线上的计算设备执行完步骤103后,由生产线上的调试员执行步骤104,对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参数进行调整,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上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具有接近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由于通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差值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性能一致性。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202,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20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可以是在检测范围内使用标准反射物靠近红外接近传感器,使用生产线上的红外检测仪器检测此时的红外光线强度的绕射值,即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反射物可以是固定反射率的灰卡,也可以是其他物体,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靠近的位置不限于特定的距离,但是需要保证每次靠近的距离保持一致,例如全部在2cm的位置靠近或者全部在1cm的位置靠近。
步骤203,判断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是否在第一预定范围内,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使用步骤202中得到的第二检测结果减去步骤201中得到的第一检测结果,得到红外接近传感器在有遮挡时的红外光强度增量,即所述检测差值。
所述预设值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进行设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其预设值不相同。这样使得在对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特点,灵活设置所述预设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性能一致性。
步骤204,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一预定范围外,则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判断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大小,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比较大,不在第一预定范围内,则需要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所述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如下至少一项参数:红外发射电流、红外发射脉冲数、红外发射频率、红外发射持续时间、红外接收增益和红外接收通道数。例如,若所述检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值,则表明此时红外接近传感器的红外发射功率过大或者接收灵敏度过高,此时可以适当减小红外发射电流、红外发射脉冲数、红外发射频率、红外发射持续时间、红外接收增益和红外接收通道数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包括:将所述误差分为不同范围,根据所述误差的对应范围,对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假设仅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电流,将所述误差分为3个不同范围,即第一范围、第二范围、第三范围。根据所述误差的对应范围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电流的档位,所述挡位包括第一档位、第二档位、第三档位。将所述误差的第一范围设置为与红外发射电流的第一档位对应,所述误差的第二范围设置为与红外发射电流的第二档位对应,所述第三范围设置为与红外发射电流的第三档位对应。若所述误差处于第一范围,则按照第一档位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参数。若所述误差处于其他范围,则按照其他范围对应的档位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执行完步骤204后,可以结束整个校准过程,也可以重新执行步骤201或步骤202,对接近传感器进行重复校准,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所述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并重复对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所述误差进行校准,使得所述误差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内。根据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后,由于此时接近传感器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的第二检测结果发生变化,即所述检测差值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对所述检测差值与预设值的误差大小进行判断,判断调整参数后的接近传感器是否校准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参数例如红外发射脉冲数、红外发射频率、红外发射持续时间、红外接收增益和红外接收通道数等的调整方式与红外发射电流的红外发射电流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205,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内,则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校准。
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内,则表明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接近,则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校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预定范围的大小可以根据所述红外检测仪器以及移动终端的类型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既可以先执行步骤201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2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的误差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改变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得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差值与预设值的误差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由于结构设计或生产工艺等原因导接近传感器准的性能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同时由于放宽了对接近传感器的设计规格,降低了移动终端接近传感器的制造成本。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30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302,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30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是指在检测范围内使用标准反射物靠近红外接近传感器,使用生产线上的红外检测仪器检测此时的红外光线强度的绕射值,即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反射物可以是固定反射率的灰卡,也可以是其他物体,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靠近的位置限于特定的距离。例如采用18%的发射率的灰卡靠近时,则要求在2cm的位置靠近红外接近传感器。
步骤303,判断检测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使用步骤302中得到的第二检测结果减去步骤301中得到的第一检测结果,得到红外接近传感器在有遮挡时的红外光强度增量,即所述检测差值。
所述预设值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进行设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其预设值不相同。这样使得在对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进行校准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特点,灵活设置所述预设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性能一致性。
步骤304,若所述检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值,增大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若所述检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值,说明所述检测差值过大,使用接近传感器的标准阈值会导致亮屏和灭屏的距离变长,此时需要增大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
步骤305,若所述检测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减小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若所述检测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说明所述检测差值过小,使用接近传感器的标准阈值会导致亮屏和灭屏的距离变短,此时需要减小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
所述阈值包括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接近阈值是指当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大于等于所述接近阈值时,此时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所述远离阈值是指当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小于等于所述远离阈值时,此时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既可以先执行步骤301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02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差值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可以在不改变接近传感器的硬件参数的情况下提高接近传感器的性能一致性。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400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401,用于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第二检测模块402,用于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比较模块403,用于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调整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404用于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一预定范围外,则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其中,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内,则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校准。
可选的,调整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并重复对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所述误差进行校准,使得所述误差在所述预定范围内。
可选的,调整模块404用于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如下至少一项参数:红外发射电流、红外发射脉冲数、红外发射频率、红外发射持续时间、红外接收增益和红外接收通道数。
可选的,调整模块404用于若所述检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值,增大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若所述检测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减小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包括:
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一预定范围外,则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其中,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内,则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校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并重复对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所述误差进行校准,使得所述误差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如下至少一项参数:
红外发射电流、红外发射脉冲数、红外发射频率、红外发射持续时间、红外接收增益和红外接收通道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包括:
若所述检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值,增大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若所述检测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减小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6.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范围内有遮挡情况下,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
比较模块,用于将检测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检测差值为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差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一预定范围外,则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
其中,若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预设值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一预定范围内,则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校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误差的大小,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参数,并重复对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所述误差进行校准,使得所述误差在所述预定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如下至少一项参数:
红外发射电流、红外发射脉冲数、红外发射频率、红外发射持续时间、红外接收增益和红外接收通道数。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值,增大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第三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减小所述接近传感器的阈值,使得所述检测差值与所述阈值之间的误差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阈值包括所述接近传感器接近阈值和远离阈值中的至少一项。
CN201810516903.3A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88482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903.3A CN108848254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903.3A CN108848254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254A true CN108848254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13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6903.3A Pending CN108848254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825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986A (zh) * 2020-01-16 2020-06-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654773A (zh) * 2020-05-29 2020-09-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的校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4862A (zh) * 2020-08-19 2020-12-18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多媒体接近感应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3253244A (zh) * 2021-04-07 2021-08-13 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Tws耳机距离传感器校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14902A (zh) * 2021-06-22 2021-10-1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动态门限调整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7665958A (zh) * 2024-01-31 2024-03-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接近光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252A (zh) * 2011-06-24 2011-11-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感知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5661A (zh) * 2013-12-20 2014-03-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产品生产线的距离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06210227A (zh) * 2016-07-06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60377762A1 (en) * 2015-06-23 2016-12-29 Rohm Co., Ltd. Proximity sens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323353A (zh) * 2016-08-12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546969A (zh) * 2016-10-19 2017-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超声波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02157A (zh) * 2016-12-28 2017-06-06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504994A (zh) * 2017-08-08 2017-1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65232A (zh) * 2017-09-27 2018-03-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252A (zh) * 2011-06-24 2011-11-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感知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5661A (zh) * 2013-12-20 2014-03-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产品生产线的距离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及方法
US20160377762A1 (en) * 2015-06-23 2016-12-29 Rohm Co., Ltd. Proximity sens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210227A (zh) * 2016-07-06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323353A (zh) * 2016-08-12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546969A (zh) * 2016-10-19 2017-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超声波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02157A (zh) * 2016-12-28 2017-06-06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504994A (zh) * 2017-08-08 2017-1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65232A (zh) * 2017-09-27 2018-03-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986A (zh) * 2020-01-16 2020-06-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654773A (zh) * 2020-05-29 2020-09-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的校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4773B (zh) * 2020-05-29 2022-04-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的校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4862A (zh) * 2020-08-19 2020-12-18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多媒体接近感应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2104862B (zh) * 2020-08-19 2023-09-0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多媒体接近感应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3253244A (zh) * 2021-04-07 2021-08-13 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Tws耳机距离传感器校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14902A (zh) * 2021-06-22 2021-10-1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动态门限调整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7665958A (zh) * 2024-01-31 2024-03-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接近光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665958B (zh) * 2024-01-31 2024-05-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接近光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8254A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CN106323353B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210227B (zh)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TWI599188B (zh) 用於wi-fi保護之電容性/電感性鄰近偵測
CN106464754B (zh) 一种校准检测距离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86678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884766A (zh) 基于天线进行距离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38004B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68768A (zh) 适用于体重秤的用户识别方法及体重秤
CN103368662A (zh)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059987A (zh) 一种校准光传感器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869519B (zh) 一种测试麦克风本底噪声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29284A (zh) 带电测量氧化锌避雷器的无线测试仪及检测方法
CN106301622B (zh) 干扰检测方法和干扰检测系统
CN105187135B (zh) 测试无线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US10639003B2 (en)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CN108594150A (zh) 一种校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768311A (zh) 一种环境光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58567B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检测设备
CN109059181A (zh) 光电传感器校准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09496A (zh) 压力指纹模组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7569229B (zh) 一种生物阻抗测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883501B (zh) 一种俯视视角的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7638174A (zh) 一种提升准确度的心率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207918A (zh) 一种防抖功能检测方法、防抖功能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